第一篇:副市长全市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启动年度各项工作,奋力开创一季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门红”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全省民政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回顾总结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清形势,凝心聚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力促改革,竭力惠民生,全力抓脱贫,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前面,晓宇同志已经作了全面回顾总结,我觉得有这么五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兜底保障更加有力。紧扣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全兜底”行动,全面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市15%的贫困人口通过农村低保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发放兜底保障资金4.4亿元,贫困人口年均补助达到5456元。扎实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调整低保一、二类对象9.3万名,一些影响低保公平公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二是养老服务持续提升。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先后建成了市老年公寓和市精神病人福利院、崇信县老年养护院主体工程,开展了农村敬老院专项整治和“百院万床”改造提升行动,探索走出了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营模式,灵台县老年公寓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公建民营。三是防灾减灾有力有效。面对春季低温冷冻、夏季强降水和大范围暴雨洪涝以及冰雹等频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市、县(市、区)两级及时响应,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应对防范,争取省级冻害应急、农房恢复重建、受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970万元,市级财政多方筹措安排资金x万元,调拨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x万套(件),帮助受灾群众维修重建农房x户x间,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群众生产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四是涉军上访问题保持稳定。认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扎实开展军队退役人员技能培训和自主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对100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进行了接收安置。积极解决涉军上访人员的合理诉求,对一些不合理诉求耐心细致地给予了解释答复,劝返接回赴省上访13批x人(次)、赴京上访55批x人(次),做到了全国重点节会期间我市涉军人员零进京上访。五是区划调整任务顺利完成。加强与省民政厅的衔接沟通,圆满完成了华亭撤县设市工作,华亭成为继国务院撤县设市冻结17年后我省获批的第一个县级市,也是全省设立的第五个县级市。完成了10个乡撤乡建镇工作,目前全市建制镇达到70个,占乡镇总数的68.6%,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民政事业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低保对象认定不准确的问题依然存在,与精准扶贫对象衔接仍不够紧密,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推进缓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覆盖面窄,综合服务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机构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养老服务单一,农村敬老院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滞后;殡葬改革推进难度大,县(市、区)城区公墓少、管理不规范,农村乱葬乱埋的问题十分突出;城乡社区治理协调推进难度大,基层工作经费保障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提高站位,明确靶向,切实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做好民政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特别是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能有了比较大的调整,双拥和优抚安置、减灾救灾等传统职能划转到其他部门,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能得到了全面优化和加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核心理念,全面履行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和专项行政管理职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民政事业开创新局面。关于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晓宇同志已经作了具体安排,这里,我重点强调以下四点:
一要兜牢最底线的民生保障。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将由特定老年人向全体老年人扩展,儿童福利保障将由孤残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向全体儿童扩展,残疾人福利保障将由重度残疾人与困难残疾人向全体残疾人扩展,流浪救助服务对象将由“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向“生活无着的临时遇困流动人员”拓展。这些都对各级干部队伍、工作标准、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和民政系统要深刻认识新要求、新变化,切实推进民生保障政策全面落实,更加有效地发挥精准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要严格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今年省政府决定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和补助水平、特困供养补助标准,农村低保指导标准均提高8%,一、二类月补助水平分别由310元、290元提高到335元、318元;城市和农村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不低于年人均x元、x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提标政策要求,尽快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提标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6月底前补发到位。近日,民政部印发了《2019年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要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查处“漏保”、近亲属备案制度不落实、资金监管不力等问题,各级要积极行动,主动担当,集中整治,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要精心精准推进儿童保障。进一步健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督促强化监护人主体责任,推进分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孤弃儿童基本生活费保障标准提标政策,按照集中供养、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160元、800元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深入实施孤残儿童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有效保障好孤弃儿童的基本生活权益。要全力做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探索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依托“福康工程”和“福彩助残”项目,切实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要优化最基本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事关每个人和家庭基本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社会服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实实在在地讲,我市在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方面总体还比较欠缺,这也是我市民政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各县(市、区)和民政部门今年要在这方面精准发力、下大气力,力求取得新突破、新提升。要全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市老年公寓项目要加快配套功能设施,确保3月底前投入使用。持续深入开展养老院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实施 “百院万床”改造提升计划,支持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安全设施。认真落实省上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公建民营运营模式,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按照建设区域性、综合性农村敬老院的思路,加大撤并整合力度,有条件、有需求的县(市、区)要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质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带动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完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规范养老机构监管。要积极推进丧葬礼俗改革。目前,灵台县殡葬服务设施己全面建成运营,今年泾川、崇信两县要在建成殡仪馆的基础上,加快火化设施的安装、调试和启动;静宁县要积极论证规划,加快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庄浪县、华亭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全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尽早谋划论证,多方筹措资金,尽早开工建设。要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解决违规乱建公墓、违规销售超标准墓穴、高价炒买炒卖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殡葬行业健康发展。要持续推动高价彩礼整治。加大婚姻法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以建章立制、舆论监督、村民自律为突破口,加大高价彩礼整治,有效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切实解决因婚致贫等突出问题。
三要创新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城乡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短板,突破难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发展。在社区经费保障方面,要按照省市要求,县(市、区)在足额拨付省补6万元社区工作经费的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为每个社区再补助2万元,确保社区工作正常运转。在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方面,要按照《平凉市城市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协调争取同级编办、人社等部门支持,按70—100名的标准足额核定城市社区管委会事业编制并向社区下沉,确保社区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在村(居)民自治方面,要建立村(居)务公开、村(居)务监督和社区协商常态化制度化长效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基层自治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组织发展方面,要加大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稳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组织帮扶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推动帮扶项目落地见效。
四要规范专项行政管理。行政区划、地名、界线管理,是体现国家“存在感”、形成民族“内聚力”的关键因素,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重要烙印与标志。一方面,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慎重稳妥地优化乡改镇行政区划设置,积极探索推进县城驻地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区划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抓好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实事求是地讲,这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部分新建道路、小区、建筑等命名管理不够规范、地名命名更名不及时,一路多名、名址不符、大洋怪重等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影响了群众生活。今年,省上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抓好清理整治工作,不断净化地名环境,提高地名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新时代为民政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服务领域更为广阔,服务对象更为复杂,工作推进任务繁重。能否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能否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一要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市民政系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总体要求,把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放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全兜底专责小组职能作用,研究破解补齐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各项民政政策措施在基层全面落实,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兑现到位。
二要强化部门协作。要健全完善市、县(市、区)两级养老服务、社会治理、殡葬改革等方面的领导协调机制,促使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最底线的民生保障覆盖到哪里、相关资金就配套到那里,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延伸到哪里、相关工作就延伸到那里,最基本的社会治理推进到哪个环节、相关措施就跟进到那个环节,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同时,要切实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真正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社会救助兜底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
三要严格监督管理。高度重视抓好省委巡视、审计监督等反馈问题的整改,以坚决的整改态度和强有力的整改措施,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地生根。时刻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等新动向、新表现,盯住关键节点和重点问题,加大明察暗访和通报曝光力度,根除“四风”顽疾。要积极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查处基层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在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社会福利、项目建设等民政惠民政策和民生实事中优亲厚友、暗箱操作、克扣挪用等违纪行为,以强有力的执纪监督问责震慑,努力形成依政策办事、按规矩理事的良好民政政治生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志们,民政工作是民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做好民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振精神,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副市长民政工作会议讲话
副市长在市第四次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转型示范市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书记对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天,***市长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出席会议,随后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
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保持良好态势,明确目标任务,推进工作落实,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成绩显著
2007年全市第三次民政会议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职尽责,精心谋划运作,注重务实求效,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中不断提质提效积极作为,全市民政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为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基本民生保障实现新突破。一是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和完善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害应急救助和孤儿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和运行机制。全市城乡低保保障人数从9.9万人增加到13.7万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8.83亿元,农村五保金0.53亿元;支出医疗救助金6975万元救助52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金191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2万人(次),其中发放困难学生救助金1351万元救助学生8442人(次);下拨救灾资金6319万元,帮助2786户灾区群众重建倒房7859间。二是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福利企业113家,累计安排残疾职工3600余人(次)。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新审批社会办养老机构30余所,新增床位2600余张,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需求。公益慈善事业加快推进,各类慈善活动日趋活跃,受益范围不断扩大。三是福利彩票发行和爱心捐款工作成效突出。五年累计发行福利彩票6.748亿元,募集福彩公益金2亿元,接收爱心捐款5415.78万元,有力支持了社会福利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发展。
——基层社会服务取得新成效。一是城乡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社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区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解放模式”研讨会。解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探索建立了“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模式。二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率先顺利完成第三届、第四届社区居委会和第六届、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更加扎实有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有效治理11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大幅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全市社会组织由652个增加到931个,社会各界群众依托社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更加宽广。四是社会工作逐步推进。社会工作岗位服务领域逐步拓展,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深入开展。
——优抚双拥安置创造新业绩。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建立健全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累计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3.79亿元。认真落实新的义务兵优待制度,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及时发放到位。积极推进优抚事业单位建设,零散烈士纪念建筑物得到有效保护。积极推进新型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累计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5110人,培训退役士兵2432人,接收安置军休人员76人。严格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比照公务员标准为军休人员补发了取暖费。组织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军休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子。大力支持部队建设,先后为驻焦部队划拨建设用地1977.48亩,并在规划审批、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政策。创新双拥工作形式,积极开展科技拥军、信息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活动。努力打造双拥工作品牌,涌现出了“海军云台山舰”、“拥军公交专线”、“军地青年鹊桥会”等拥军行业品牌。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和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社会事务管理取得新发展。审慎稳妥审批行政区划调整,圆满完成新区区划调整工作,全市撤销2个镇,新设立5个办事处,调整了3个乡镇和70个建制村的行政隶属关系,变更了11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促进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扎实推进地名管理,建成市地名信息数据库,自主设计楼门牌编码管理业务软件,实现了市城区楼门牌编码规范化、网络化、防伪化管理,地名服务达到全国先进
水平。规范有序开展界线管理,确保边界地区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全市实现了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加强墓地建设与管理,将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对非法公墓和偷埋乱葬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建立健全救助机制,积极推进救助进社区、进乡镇,救助网络更加完善,实现街面无滞留流浪未成年人目标。强化婚姻登记管理,婚姻登记
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明显。积极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达标,10个婚姻登记机关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称号。
——民政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加大民政项目建设,建立了民政事业项目建设储备库,做到申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市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项目顺利建成投入使用,改善了孤残儿童和城市“三无”人员居住、生活条件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条件。全市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64个,敬老院基础设施和供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基层民政所建设,对105个基层民政所近500名专职民政人员进行了轮训,基层民政干部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先后制定了“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五年来,全市民政工作在务实创新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突破。这五年,民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民政事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民政社会形象全面提升,民政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这五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儿保障、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地名管理、殡葬改革、退役士兵安置等制度不断创新完善,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五年,民政事业发展的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新成就,社区建设、婚姻登记、优抚双拥等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五年来,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民政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主要有:一是只有始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才能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二是只有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才能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服务;三是只有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才能为民政事业的发展积蓄后劲;四是只有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只有始终坚持加强作风建设,才能把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实办好。以上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发扬。
过去五年,硕果累累。******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全省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市民政局先后获得全国民政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组织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指导单位、全省民政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民政部门忘我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诚挚的谢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正处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城乡居民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各种社会矛盾正在一个相对活跃的高发期,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建设。民政工作主要集中于社会领域,在社会建设中的责任更为重大、任务更加繁重。与新时期新任务相比,我市民政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民政干部思想解放程度、创新能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民政工作服务方式、工作体制、经费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基层民政保障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四是民政服务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任务繁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前景。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民政工作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进入新阶段,面对新任务,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主题,抓住重点,持续求进,积极作为,奋力开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目标任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支持和促进国防建设、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努力开创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实现民政事业城乡发展一体化,初步形成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层民主活力和社会自治功能明显增强,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更加有力,民政基本社会服务网络健全有效的发展新格局。
围绕这一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民生是国之大计,民之生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任务。“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公平、普惠、均衡的发展导向,着力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等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是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严格对象认定条件,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建立举报核查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努力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平、进出有序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格局。建立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十二五”末,市、县两级都要建立专业化核对机构和信息核对平台。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与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无缝衔接的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科学有效的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适度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提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临时性突发困难的群体及时实施救助。加强农村敬老院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明确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法人地位,提高五保供养服务水平。持续开展争创文明(示范)敬老院活动,2014年,全市所有乡镇敬老院达到市级以上文明(示范)敬老院标准。加快实施敬老院普遍安装冬季取暖成套设备的“温暖工程”,从2013年起,用3年时间彻底解决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冬季取暖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减灾救灾体系。落实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市级灾害救助应急指挥平台,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善灾害信息报告和发布、应急处置和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动员机制。提升灾害救助应急能力,逐步建立救灾资金投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和灾害分担机制,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积极推进综合减灾工作,健全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构,加强“防灾减灾日”宣传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防御能力。
三是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科学规划养老机构布局,加强供养型和护养型养老机构建设。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依托乡镇敬老院,建立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为低保、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和其他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按照“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的建设原则,“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要建成1所集养护、康复、托管于一体,为老年人、孤儿、精神病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托老和互助养老站(点)等服务网络覆盖全市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
四是探索建立普惠社会福利体系。全面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孤儿安置、养育、教育、医疗康复、成年后就业、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完善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各类慈善组织,推动慈善组织覆盖城乡社区。建立健全慈善工作网络,完善社会捐赠接收、管理、使用、监管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慈善工作服务平台,构建运作规范、机制完善,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互助体系。加强福彩文化和保障能力建设,科学、安全发展福利彩票事业,不断提高公益金募集额度,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更大的支持。
(二)着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职责,必须扎实推进平台建设和体制创新。“十二五”时期,要突出推进基层民主和城乡社区建设,突出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着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增进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解放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深化城镇社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社区化、网络化。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加快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十二五”末,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60%以上的县(市)区要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80%以上的社区要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修订市级和谐社区示范标准,积极开展争创活动,打造“精品社区”。
二是推动社会组织创新。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积极培育和大力扶持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落实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在协同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上发挥更大作用,到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总数达到1200家以上。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力量,实施社会组织分类评估,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稳妥推进直接登记管理、下放登记管理权限和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等工作。建立评估工作长效机制,加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力度,用3年时间对现有社会组织评估一遍。
三是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体系,在城乡社区、民政服务类事业单位率先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积极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当前,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力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扩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范围。
(三)着眼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积极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优抚安置双拥工作事关军政军民团结大局,事关军事斗争准备质量,事关军地安全稳定,必须健全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深化优抚安置工作改革,着力提升优抚安置保障水平,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是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全面实施新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刚性手段和沟通协调、制度激励等柔性措施,全面提高安置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制定落实针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着力加强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有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100%参加培训,培训合格率、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各地要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新老政策衔接,提高安置质量,扎实搞好服务,促进退役士兵创业就业。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细化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
二是加强优待抚恤保障工作。要建立健全“普惠”加“优待”的优抚保障模式,促进优待政策落实。加大优抚事业配套经费落实力度,完善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按时足额发放各项抚恤金和义务兵优待金,不断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完善新型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医疗补助和优惠减免力度,有效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加快实现优抚信息管理系统省、市、县联网。优先安排优抚对象危房改造工作。做好烈士审批、评定、褒扬工作,2013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长效机制。要扎实做好复退军人解困稳定工作,在广大复退军人中继续深入开展以“发扬光荣传统、珍惜光荣称号、再创光荣业绩、争做光荣公民”为主题的“四光荣”活动,帮助和扶持广大优抚对象自主创业,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做好军休人员安置管理。要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安置任务,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医疗待遇,确保军休干部享受安置地同职级退休公务员医疗待遇,确保无军籍职工各种地方性补助补贴经费落实到位。要按期完成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将服务管理机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效解决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用房、服务管理工作及工作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不断改善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
四是提升双拥共建工作水平。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双拥工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深入开展军地互办实事和社会化拥军活动,大力帮助部队解决在训练、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健全各级双拥工作机构,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继续推动军地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制定加强双拥文化建设意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四)着眼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突出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区划地名、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收养登记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依法管理,优化措施,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增强区划地名服务效能。牢固树立“区划调整也是生产力”的工作理念,推动区划工作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引领发展、助推发展、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强行政区划规划论证,优化中心城市功能布局结构,培育发展县域城市和中心城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助推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探索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与行政事权不相协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内“村改居”工作,有计划地推进城市规划区内“村改居”工作。加强具有******特色的地名文化建设,理顺和完善地名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管界,推进平安边界建设。
二是提高婚姻和收养服务水平。加强全市婚姻登记数据库建设,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确保婚姻登记合法、规范、便民。加快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十二五”末,每个县(市)都要建成1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救助管理站,并配备救助专用车辆等设备。要推进救助工作进社区、进乡镇,基本实现街面无滞留流浪未成年人目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新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和全省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精神,加大殡葬改革推进力度,努力提高火化率,推行节能、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要加强对经营性公墓规划建设及经营行为的指导与监督,严厉打击非法公墓。要不断改善殡葬服务设施,提高殡葬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满意。
(五)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发挥民政提供和拓展公共服务的载体作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民服务的载体,是民政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服务保障有效衔接的重要结合点,是履行民政职能、发挥民政作用的重要依托。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实施民政事业发展各项规划的有利时机,科学谋划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基本社会服务网络。要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举措,全面推进婚姻、殡葬、养老、防灾减灾、社区服务、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孤残儿童养育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规划项目按时开工、精心施工、如期竣工。要加快建设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和民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民政综合信息服务与人口、社保、医保、工商等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城乡不同层次群众的服务需求。
三、为民执政,贵在落实
今后五年的全市民政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重点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不折不扣把各项惠民政策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民政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认真研究解决民政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要落实基层民政部门工作机构办公经费、办公场所及设施、制度、队伍建设等实际需求,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能力服务。
二要加强协作协同。民政工作点多面广,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发改、教育、工信、公安、财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商务、卫生、编制、税务、工商等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自身职能,在政策、资金、项目、土地、规划等方面,支持民政事业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交流,积极争取支持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加强能力建设。各级民政部门要不断深化现代管理理念,推进民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民政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在全市民政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和“听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政干部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廉洁奉公、为民惠民,不断增强民政部门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同志们,新的五年,新的任务,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务实重干,奋发进取,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副市长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会议表彰了20**民政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爱军同志对去年民政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民政工作作了详细具体的安排,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研究,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20**年,全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工作局面。双拥、老龄等多项工作跻身全国领先水平,主要职能发挥十分到位,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行风建设、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全系统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民政系统有一个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能干事的领导集体;得益于民政战线有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队伍;得益于民政部门有一个“关心困难群众、肯为困难群众出力办事”的好传统。市委、市政府对沧州民政工作十分关注,对民政战线的同志们也十分关爱。去年,市委郭华书记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民政工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前天到民政局调研,听了工作汇报,总的感觉沧州民政工作基础好、思路清、目标明、措施硬、业绩大、后劲足。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体民政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真诚的谢意!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把民生工程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对我们做好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讲几句话,与大家交流和沟通。
一、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提高认识,把握特点,增强责任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生活方式、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呈现多样性、多样化趋势,民政工作也随之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认为,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正日益显露出四个特点。一是工作职责越来越重。民政工作是为民之政,民政事业是和谐之基。民政工作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心,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扭带和桥梁,肩负着调整利益、化解矛盾、维护公平的责任,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部门。民政部门还承担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军队国防建设、管理社会专项事务等20多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可以说事事关系民生,责任十分重大。民政工作的好与否,甚至民政干部的喜怒哀乐都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国家把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这么重要的工作由谁来完成?是与会的各位。国家给政策、给资金,如果落实不到位,不能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去,如有一点闪失、一点不到位,小事就会变成大事。希望大家一定高度认识民政工作的重要性,把这付担子担起来,把这个责任负起来。二是政治敏感度越来越高。民政工作从来没像今天这样肩负如此重大的政治使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中,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重要任务。今年总书记在保定过年,慰问视察六个点中有四个涉及民政工作;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民生。”把民生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是大势所趋,是执政之基。三是社会关联度越来越强。民政工作肩负着保障群众基本民生的重任,每一项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关联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许多部门的工作,最终呈现的工作结果往往与民生直接相关,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也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民生工程的社会高关联度,直接决定了民政部门工作的高关联度。四是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宽。民政工作内涵和外沿都在日益发生着新变化。民政工作的对象由特定目标群体向全体城乡居民扩展;民政工作的功能在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同时逐步向提升社会公共福利水平延伸;民政工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以城市为主向乡村转移;民政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临时性、分散性、救急性逐步向整体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管理的方向转变;民政工作的机制由政府主导逐步向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要想做好一项工作,就必须把握它的时代特性,把握它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民政工作也是这样,要做好新时期下民政工作,就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找准工作定位,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把民政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思考清楚。只要我们把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深刻认识民政工作的意义,增强身为民政人的责任心。
二、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
新时期民政工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框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对民政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正因此,民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自觉实现从局部向全局的转变。只有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也才能不断拓宽民政工作的道路,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具体讲,就要做到“三个自觉”。
自觉服从经济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民政工作是政府组成部门,要服务要务,服从大局,部门工作和全局工作一定要摆正位置。工作发生冲突时,要“两利相衡取其重”,对大局有利的就去做,对大局不利的就不去做,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比如社会保障工作,要立足困难群体帮扶,为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必要条件;民间组织管理要以协会建设为重点,让它们更加规范,更有活力,架起经济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架起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与民政工作紧密相连,民政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承担着大量具体任务。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整个农村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稳定的基石,是党的执政之基,这个工作做好了,确保村民自治到位,确保农村长治久安,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城市飞速发展,城市社会的规模、职能、任务也在迅速扩展。怎么发展社区事业,怎么弘扬社区文化,怎么加强社区治安,必将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就会失控;再如拥军优属工作,事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
自觉服务群众百姓。新时期民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刚才,爱军同志讲的“1+5+**”工作框架,很到位,很具体,我很赞成。“1”是目标,“5”是体系,“**”是措施。目标是四个一流,五大体系覆盖方方面面,全是服务群众的具体的机制性的建设,不管是五大体系,还是十项措施,都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
三、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把握重点,破解难点,消除热点 首先要把握民政工作的重点。概括地讲民政工作就是“三个民”:民生、民主、民权。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民主就是民主政治建设,民权就是维护公民的权益保障。虽然民政工作涉及20多项,林林总总,但一定要抓住重点,强攻弱项,修补短板,整体提升民政工作。这是一个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也是民政工作整体上水平的关键。具体要在三个方面着力,实现工作上的突破:
一是以“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为目标,在提高城镇低保工作运行质量上有突破。目前,我市有19万名城乡低保对象,2.4万名五保对象,1400名孤残儿童,每年需救济的灾民也在**万人左右。其中城乡低保是起到兜底作用的重要保障制度,要要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在这方面要有突破,因为这是我们的主业,如果这方面保障不到位,社会影响就不好。要把握好这个重点,有所突破。
二是以力争我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为目标,在提高双拥优抚安置保障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又是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评选年,各县(市、区)要把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严格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大力推进安置就业改革,努力化解矛盾,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确保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实际行动,积极创造亮点,培育品牌,为我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要以“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为目标,城市社区建设要有新突破。重点是要把社区基础设施搞好,特别是两区的社区建设,市民政部门在政策上多支持,在社会宣传上多呼吁,努力建设出几个示范性社区,摸索中一些典型工作模式,通过在运转中不断完善,不断优化,充分起到引导带动作用。其次,要破解难点。当前,民政工作最大的难点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目前社会养老压力非常大,我们现有的政策体系、制度建设、硬件设施等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持续发展下去,就会是一个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要有新的探索。要切实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机构,落实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财政补助、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同时,要关注热点。民政系统掌握着大量各类款物,这些款物的使用和监管,非常敏感,也非常严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必须保证经费物资的安全,保证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身上,决不允许“跑冒滴漏”。各级民政工作者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贯彻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在工作中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是最好的“消毒剂”,是化解问题的最好办法。
四、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强化部门联动,在建设社会化工作模式上多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政工作职能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宽,社会关联度越来越高,需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民政发展机制。要做到“三个依靠”:
(一)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民政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摆上工作日程,应该党委政府管的要管起来。有一些工作是完全公益性的,依靠市场化运作行不通,比如说荣军供养、孤儿救助、五保户的救助,该政府承担的责任一定要政府承担,政府在财政可能的情况下,必须不断加大投入,保证民政工作的良性运转。
(二)依靠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民政工作涉及面广,点多线长,需要配合的部门很多,财政、劳动保障、城建、规划、卫生等,要加强沟通,把低保、救助、福利、优抚、拥军纳入预算。要加强同社会部门沟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如农业、水利等部门,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是不是可以在农业开发、资金贷款等方面得到一个优惠。在农业企业中安排一些特困人员的就业等等,都是沟通协调的工作。民政工作是一个很繁重的工作,联动机制建立起来,把工作面拓展出去,工作量就增加了,就会形成一个联动机制。事实上,就是要公共财政阳光,公共政策阳光,普照民政对象,这就是部门协调的力量。
(三)依靠社会力量支持。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民政工作就是社会事业管理工作。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会福利都是社会事业工作。既然是社会工作就需要社会力量。需要政府投入的政府要投入,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的要动员参与,应该说这个方面才刚刚起步。有个例子很明显,西欧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政府的包袱太重,这是一个教训,他享受的社会福利太多了,不劳动甚至比劳动生活还要好,就造成了整个经济秩序的混乱。所以说现在的社会事务发展,该政府办的政府办,该走向市场的走向市场,该福利社会化的社会化,该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门管理,要向办民政到管民政的方向去发展。这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前天我到万盛老年公寓调研,建设标准高、收费低,一人每月1500块钱,这就是办实事、办好事,积极为政府分忧,为儿女尽孝,为老人解难。现在社会上有大量的资金,流动性很强,只要我们政策引导,完全可以做很多有益的事情。比如在推动老年公寓的发展上,我们可以做一个论证和探讨,可以在西部搞一块,在北部搞一块,建一个区域性的老年公寓。在福利彩票的发行管理上,也做一探讨,如如何处理社会资金;如何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包括社会捐助如何回报等等。
五、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增强政策法规意识,建立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
热点问题靠什么去化解?要靠人们觉悟的提高,要靠责任意识的增强,也要靠教育和纪律的约束,重要的是靠政策法规意识的提高。法律是杆秤,程序机制是定盘星,称起公平。在民政工作工作量不断加大、社会关注热点难点不断增加的同时,要把程序,特别是民政对象的评定、物资的发放,都要研究出一些程序化的东西。要体现六个字“公正、公平、公开”,这是机制建设的大方向。公正是民政工作要把握的原则,公平是整个程序过程的操作要求,方法要公开,原则要公正、程序要公平。“公正、公平、公开”一定意义上是民政工作的灵魂,也是民政工作的活力所在,更是民政工作的生命线。要真正贯彻这个原则,保障各项规定的运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目标督查考核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一个目标明确、督查到位、奖惩分明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根据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安排,确定工作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全局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坐标和定位,有了目标,才能有动力,才能细化落实责任。民政系统各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如低保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灾民救助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切实加大救灾资金的财政投入,各县市区按照辖区农村人口每人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自然灾害救济费预算,确保资金需求;双拥工作的目标就是力争我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等等。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解,列出具体项目,确定完成时间和责任单位;其次要强化督导考核。市、县、乡,要一级查一级,定期跟踪督查,检查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确保各项目标按时序进度进行推进。同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廉洁、高效、透明”的工作机制。要在民政系统全面推进决策民主化,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化建设,针对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需要加大力度解决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可供遵循的制度,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严肃的法律规范,严格的工作标准。每一项工作都要按制度和政策实施,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方式方法,绝不允许变相操作,违规操作。否则就会把好事办成坏事,就会出事,甚至会出大事。一旦如此,就会伤害到我们的干部,就会影响到民政的声誉,就会损害到群众的利益。三是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机制。民政工作中有不少热点难点问题,社会敏感度高,群众关注度高,特别是在各种专项资金和物资的发放上。“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要始终坚持阳光操作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机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建立严格规范、公平公正的工作程序,使用好我们的每一笔资金,发放好每一份物资,规范好我们的每一本台帐,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漏洞。
六、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关于队伍建设,市委书记郭华同志多次强调,无论是做经济工作,还是做社会工作,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许多工作都是事在人为。我想这句话用在民政工作上也很贴切。一个人的能力、素质、责任心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工作达到什么水平,就是一个能力素质的体现。要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才能使我们的队伍整体素质在新时期形势下不断提高,那么怎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呢? 一要把我们的基层队伍建设好。现在有一种现象,我们很多部门不是正三角形,而是倒三角形,机关人很多,基层人很少,作指示、发文件的人很多,抓落实的人很少。基层工作是民政工作的根本点。我们民政工作的力量在哪里?战役阵势应该往哪摆?我觉得应该摆在基层。搞好基层民政建设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一个关键点。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职能越来越多,面越来越广,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覆盖面也是有极限的,你超过这个极限工作肯定是有漏项。所以,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我们要思考一下,“十二五”期间,第一年干什么,第二年干什么,每个县(市)要考虑一下。如要创新工作,每年搞一个基层队伍建设年,附带一些基层队伍建设文件也是可以的。基层民政建设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基石。这个队伍稳定了,这个队伍坚强了,民政工作落实起来就更到位。上级的各项政策需要去落实,如果队伍建设不到位,何谈落实。所以,基层队伍是关键,要千方百计建设好,重视起来,培养好、使用好,确保基层队伍能力水平和素质达到新时期民政工作的要求,使基层民政工作整体水平有一个提高。
二要加强民政干部的能力建设。新时期民政工作需要去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新时期民政工作需要我们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我常说喜怒哀乐都事关政府形象的好与坏。所以,我们干部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也很重要。不仅要提高政策水平,也要提高业务能力,还要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特殊群体,他们和我们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希望民政工作要考虑得再细致一点,怎么样带着感情去做好民政工作,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感情融入到民政工作中去,把方方面面工作考虑周全。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民政工作需要有扎实的作风,需要鞠躬尽瘁,需要倾听,需要深入基层。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像民政工作这样需要带着感情去做,民政工作需要在一个细小的地方去做一篇大文章,需要更扎实、更深入、更体贴,靠真情、靠真诚的言语去沟通。说一点我自身的感受,前些年我在县里工作,每年去走访慰问特困户都不带电视记者,因为要考虑到困难家庭的心理感受。总之,工作应该往细的方面去想,把工作做扎实一点。
七、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完善措施,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工作有了目标、有了方向,也有了重点,完成这项工作的措施就至关重要。我完全赞同爱军局长讲话提出的具体工作措施,要不断增强落实工作措施的力度,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下面,我再着重强调几点。
(一)分管同志的必须重点抓。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必须时刻把民政工作挂在心上,民政工作事关群众的冷暖,应该始终当作你的一项重项工作,摆在日程。民政工作越来越重要,分管民政工作责任也越来越重大。
(二)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日程。民政工作一定要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要出台一个民政部门方面的意见办法,要上会研究,要出政策,要听到来自各方声音,必要的工作项要在电视台进行报道,在社会中形成为民服务的氛围。
(三)分管负责同志要当好民政局长的坚强后盾。我也一样,作为一位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为民政工作多呼吁,对民政工作发展给予支持,要说加强领导,我认为民政部门是最需要的。加强组织领导不光要自己重视,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党政主要领导重视,不断关注、支持、重视民政事业的发展。
第四篇:副市长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X副市长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XX年X月XX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是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九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XX同志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XXXX年全市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 XXXX年全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为已任,大胆实践,务实创新,较好地完成了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管理机制有新举措。在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坚持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建立了低保对象渐出机制。制定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 法》、《XX市随军家属安置办法》、《XX市城乡医疗救助方案》。这些带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和工作机制受到了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也为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XXXX年城市低保对象比上年减少9358人。164名随军家属走上了工作岗位,加强了民政资金管理力度,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我市被评为全省民政资金管理先进单位。二是服务水平有新提高。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着力落实重大民生承诺,加大了社会救助的力度,城市低保月人均标准由XXXX年的160元提高到225元,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由540元提高到了760元。在全市开展了“民政系统优质服务年”活动,不断提高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文化拥军、优抚安置、救灾救济、政权建设、社会事务、社会福利、区划地名、慈善救助、福彩发行和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XX年长白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先进单位,抚松县、靖宇县、临江市、八道江区和市本级被评为单项工作先进单位。三是队伍建设有新成果。全市民政系统紧密结合地方党委政府目 标责任绩效考核,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建立了奖罚分明,鼓舞斗志的激励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争创一流工作、打造精品工程的良好氛围,各县(市、区)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国家和省、市的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民政部门锐意创新、加快发展的结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奋斗在民政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二、充分认清新时期民政工作面临的任务和形势 民政工作一头连着“民”,一头连着“政”,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民政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新的变化,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
第一,民政工作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防范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民政工作承担着确保社会有序运行、维护民众基本权利和保障 民众基本生活等方面的责任,在民生保障方面处于重要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现XX富民强市宏伟目标的进程中,民政工作的基础地位和稳定社会大局的重要性必将越来越突出。
第二,民政工作的领域在不断扩展。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以及民生目标的确立,民政工作的领域正在加速延伸。社会救助方面,由过去的救灾救济为主,扩展到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工作;社会福利方面,由农村“五保”、城镇“三无”老人和孤残群体等特殊群众的供养,扩展到社会老人的养老服务;救灾救济方面,由过去只注重农村自然灾害救助,扩展到城乡并重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社会管理方面,由过去单一的殡葬、婚姻登记等专项事务管理,扩展到社会组织管理、农村社区建设等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建设;民政工作保障方面,由过去只依靠政府,扩展到以政府为主体,开展慈善募捐、福利彩票募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诸多方面。
第三,民政工作的功能在不断增强。民政工作的核心功能是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 入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民政工作对象覆盖到了所有困难群众,民政工作发挥着社会保障“兜底”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得到了明确和强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之后,特别是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系的逐步建立,民政工作由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向为全社会公众提供普惠型公共服务延伸,民政工作的功能由维护社会稳定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基础作用拓展。
第四,民政工作的支撑能力在不断强化。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民政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公共财政开始注重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同时慈善募捐、福利彩票募资能力不断提升,民政工作保障资金越来越多,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城市社区用房建设、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民政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民政福利机构建设,使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民政工作队伍、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队伍的形成,使民政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基层民政工作的力量进一步壮 大。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我们每个民政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发展思路、工作能力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做到有新面貌、新变化、新提高。我们不仅要时刻紧跟国家政策和民政工作发展趋势,还要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民政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不断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全面加强和推进XXXX年民政工作
XXXX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担负着重要基础性保障任务的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与传统民政工作相比,现阶段民政事业发展无论在功能定位、职能调整、发展布局,还是工作机制、服务对象和管理形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从多元分散的专项行政管理的传统民政,向整体制度安排的现代民政 转型。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政策研究、制度落实、效果评估为重点,认真分析研究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特点、规律、趋势,找准民政工作的功能定位、改革方向和发展坐标,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在服务经济增长的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步伐,实现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要立足我市实际,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民政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建设,确保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紧紧抓住改善民生的重要契机,不断提高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民政工作涉及城乡居民生存权、民主权、发展权等多个层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围绕今年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民政工作要更多地体现社会财富的二、三次分配,更充分地体现公平,科学分配,逐步由提高标准向科学体系、有效实施转变。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低保标准,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救助体系不能简单是提标扩面,要完善各类机制,认真研究城乡居民生活成本,探索 实践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以及慈善事业发展的关联机制,政策上要有可行性、工作上要增强操作性。二要加快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对困难老年人,不仅仅是养起来,加强物质保障,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三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的衔接,形成政府主导与社会互助有机联动的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水平,更好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
(三)强化维护稳定的责任意识,增强管理社会的能力。民政工作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承担着繁重的社会维稳任务。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发挥民政工作的平衡稳定机制作用。在切实保障“三个群体”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还要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社区建设作为基层社会有序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基础平台,逐步实现各种利益关系在社区层面的和谐,使社区成为人民 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要加强民政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作为让老百姓讲话的地方,进一步畅通渠道,建立对话机制。要切实增强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专业优势和行业自律等作用,增强社会自治能力。要进一步提高突发性上访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准确掌握上访动态,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就地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推进民政体制机制整合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事关民政事业发展的全局,也是衡量我们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健全民政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紧扣不同时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协助党委、政府抓好社区建设、基层民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双拥创建、地名管理等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将民政工作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穿于各项民政工作始终,落实于各个岗位与细节,从具体技术改进做起,提高效率,形成规范;从相关制度整合入手,由点及面,形成长效; 从积极推动立法着力,巩固成果,提升效力,不断完善民政政策法规体系。
四、进一步强化民政基础保障工作
作为一项社会工作,民政事业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要切实加强民政基础保障工作,为民政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提高认识,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各级政府要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XX的高度,把民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掌握动态,落实措施,形成党政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要将民政工作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办,年终结硬帐,确保民政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是发展民政工作的后盾。民政事业是为民的事业,决定了民政事业经费的主渠道必须是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建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 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的要求,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建立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民政事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足额保障民政事业经费和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要积极拓宽社会化、市场化筹资方式和途径,抓好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搞好社会捐赠,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强民政工作资金保障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民政事业经费分配、使用和发放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
(三)夯实基础,健全组织落实机制。民政工作的对象在基层、根基在基层,基层组织不健全,工作基础就不会牢固。要切实解决乡镇(街办)民政工作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适应、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不适应、工作待遇与工作强度不适应的问题。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健全乡镇(街办)工作平台,做到基层民政工作有人抓、有人干、能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怀广大民政干部,加强民政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干部队伍,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同志们,新的一年给我们提出了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XX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充分体现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坚持统筹协调,拓展服务空间,坚持廉洁从政,打造“阳光民政”。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为全面推进XX民政事业的快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会议讲话稿(副市长)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会议讲话稿(副市长)
交通扶贫工作会议发言稿
这次全市交通扶贫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既是一次扶贫攻坚的动员会,也是一次交通扶贫工作的部署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和交通运输战线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加快农村公路交通建设步伐,为打赢扶贫攻坚硬仗、实现全面小康当好先行。上午,我们实地观摩了XX县4条通村油路建设,达到了相互交流、互促共进的目的。刚才,XX同志就我市交通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XX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会上还印发了全市交通扶贫攻坚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交通扶贫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入开展交通扶贫大攻坚
交通是发展的“主动脉”和“加速器”,是加快扶贫攻坚的“大通道”。我们一定要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崇高的历史使命和强烈的紧迫意识,牢固树立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的理念,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大建设、新一轮扶贫大攻坚的热潮,让老百姓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第一,开展交通扶贫大攻坚,是夯实转型跨越发展基础的客观需要。“公路通、百业兴”,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目前我市不通铁路,公路等级低,能源通道不畅,全市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XX公里,比全国低XX公里。公路欠账多,通畅程度低,交通制约明显,已成为实现转型跨越必须破解的最大瓶颈。同时,道路也是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振兴之路,“路难行”直接影响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作为XX省唯一的革命老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农村公路通畅率只有XX%。发展要素不足、发展基础不实,不仅使群众脱贫致富的项目难以实施,也使我市转型跨越相当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破除瓶颈、补上“短板”,深入开展交通扶贫大攻坚,加快交通基础大建设,尽快构筑转型跨越“快车道”,为富民兴市鼓起奋进的风帆。
第二,开展交通扶贫大攻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举措。“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多年实践得出的一条成功经验和鲜明共识。目前全国XX%的建制村通了沥青路,而我市落后全国将近XX个百分点,还有XX个建制村没有通沥青路,山大沟深、山路弯弯,农村公路通达通畅率特别低、安全保障差。正像XX县一位70多岁的老农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农村公路是“晴天沙尘暴、雨天泥水路”。在下乡过程中,更多受到震撼和冲击的是我们的路,这样的路令人揪心而夜以难眠。
把一条条坑洼难行的“泥水路”、颠簸难行的山坡路变成平坦顺畅的柏油路,是老百姓日思夜盼的梦想,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只要我们以民为本、以路为先、以干为要,把交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就能为老百姓脱贫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三,开展交通扶贫大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乡村,最急迫的事就是乡村道路建设。只要我们把农民增收的致富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转型路、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路,铺到家门、修到地头、通到村口,就能为实现全面小康架起一道“七彩虹桥”。
二、聚焦交通扶贫的着力重点,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坚决打好交通扶贫大会战
加快推进交通扶贫,既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扶贫开发硬仗,也是对我们各级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XXX”扶贫攻坚行动,吹响了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号角,拉开了我省交通扶贫再提速的大幕。我们要紧紧围绕201X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任务,统筹好先行示范和整体推进两个层次,以贫困乡村通公路、通班车为主攻点,在确保今年新增通沥青路建制村XX个、通畅率达到XX%的基础上,从明年开始,深入开展“交通扶贫三年大决战”活动,建成农村公路、城乡公交、农村客运三个网络,提升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保障、服务群众脱贫致富和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等四种能力。到201X年全市XX%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路、通班车,XX、XX、XX、XX4县区通畅率达到100%;到XX年全市所有建制村通沥青路、通班车,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打赢扶贫开发硬仗、推动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兴市提供强力保障。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牢固树立规划就是“龙头”、规划就是“财富”的理念,把规划设计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一抓手,认真研究对接省上规划和意见,坚持规划一次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市县农村公路扶贫攻坚规划,做到与生态移民搬迁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发展富民产业相结合,切实提高路网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最大程度地放大农村公路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主要突出“三个优先”:优先支持人口密集、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开发路、致富路,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优先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路、样板路,加快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和城市公交向乡村延伸步伐,构建“班车到村、人便于行、安全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和“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富有活力”的城乡公交网络。优先支持“连成网”的出境路、打通“断头路”,把已建成的农村公路连接起来,构建“通村畅乡、标准适宜、管养到位”的农村公路网络;把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高速公路等主要道路靠拢连接,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交替循环、“血脉畅通”的公路网络,解决好新农业“四化”与开放开发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要快速度推进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和“致富线”。要加快建设进度。全市所有建制村实现通畅目标,还需新修通村公路XX公里,任务非常艰巨。各县区和交通运输部门要把建设的快速度与开展扶贫攻坚的大行动结合起来,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受益面广的原则,快速推进,高效建设。通过“三年大决战”,新修农村公路XX多公里,使XX个建制村告别不通油路的历史,告别晴通雨阻的行路难历史。再通过“一年大收尾”,完成下剩的XX个建制村、X多公里建设任务。特别是XX、XX、XX、XX等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区,要走在全市前列,树立样板和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市交通扶贫快速推进。要严格建设标准。今年通村公路建设标准有所提升,在原路基标准不变的情况下,路面宽度由原来的4米提升到4.5米,县乡道路改造要求在三级以上标准。我们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质量标准宁高勿低,施工管理宁严勿松,严格操作规范和流程,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以科学的质量体系规范施工,决不允许随意降低标准和变更设计的现象发生。要强化监督管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把各环节的质量关,以严密的管理措施控制施工,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速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各县区政府及交通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积极引入群众监督机制,实行多重监督,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资金监管,确保把每条道路都建成质量过关的“德政路”、人民满意的“民心路”、群众脱贫的“致富路”。
三要全方位强化公路管护。常言道:修路不养路,等于没修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是确保乡村公路安全、顺畅的重要保证。目前,好多通乡、通村以及能源通道中修建的一部分道路,由于只修不管或重建轻管,道路使用率大大降低。相当一部分公路只有路基、没有排水沟,加上长期无人管护,道路使用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我们的道路少,另一方面有路却不爱路,群众受益有限,发展无大支撑。要牢固树立“建养并重”的道路发展理念,切实从以建为主转换到建管养运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上来,充分发挥公路养护管理的投资主体作用,不折不扣地落实《XX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健全乡镇公路管养机构,配齐公路管养人员,疏通公路管养资金渠道,保障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养好,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加快推进养护正常化、管理规范化、客运网络化、货运便利化,实现农村公路建、养、管、运四轮齐驱,协调发展。要加强日常路政管理和安全管理,坚持依法治路,认真贯彻落实《公路法》、《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和遏制侵占路产、路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管住超载超行现象。“自己脚下的路,要用自己的心来管理、养护”。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确保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四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交通扶贫的关键就是要广泛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实施,就要靠我们县区政府积极争取,把中央车购税资金和省交通厅的补助资金作为建设的主要资金,努力争取国家和省上最大的支持。要加大财政投入,年初市本级就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主要是基于多少次下乡看到山大沟深、看到群众劳作的艰辛,自己多少次也在自责。所以,宁可遭一些不理解,只要多出一份对群众实在的支持,我感觉就值得。今天会上,给X个县区每县拨XXX万公路建设补助资金,这是严控非生产性开支的节约,希望大家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在老百姓的心里。同时,市县财政要积极筹措资金,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财政增收、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要有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集中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要加强地企合作共建,整合油田地方道路共建资金,用于通村油路建设。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共建快建致富路。要充分利用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交通扶贫投融资机制。
三、切实加强交通扶贫的服务保障,多方联动、集聚合力,奏响交通扶贫大合唱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的务实之举和关键之策。我们要坚持市县联动,精心组织,合力攻坚,有力、有序、有效地快速推进交通运输扶贫进程,确保交通扶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工作责任。交通扶贫老百姓期盼、上下关注。各县区要切实担负起交通扶贫工作的重任,把此项工作作为明年扶贫的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资金筹措、项目实施等具体内容,强化督查考核,督促有关部门抓好工作落实。从现在开始,抓紧规划、融资以及其他前期工作,迅速掀起道路交通扶贫攻坚战的热潮。毗邻县区要加强沟通协作,抓好跨区域项目建设工作,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功能和效益。交通运输部门要主动承担起交通扶贫的重要责任,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扶贫、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政策指导、资金保障和行政审批服务等工作,为开展交通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共同奏响交通扶贫大合唱。
二要创新运作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机制就是生产力。针对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投资额度大、时限要求紧的实际,我们要用创新的机制创造交通扶贫建设的奇迹,这样才能创造发展的奇迹。要创新投资机制高效建,用足用活用好中央和省上加大扶贫开发的重大利好机遇,使农村公路建设先行一步、快走一拍。要创新融合机制共同建,凡涉及资源开发的县乡,要与资源开发企业积极对接,建立农村公路共建共管共用机制,修路架桥,惠及群众,造福子孙。凡是能整合共建的道路,积极推动共建,使农村发展与资源开发共同繁荣。要创新工作机制抢先建,对省市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哪个县区建得快、建得好,我们给予多补重奖;哪个县区建得慢、建得差,我们就给予少补重罚。
三要加强宣传引导。交通扶贫关系千家万户、受益父老乡亲。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支持、参与、投身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和媒介,广泛宣传交通扶贫的政策、措施、经验和典型事迹,动员群众舍小利、为大家,不因一棵树、不因一面墙而阻挠、影响公路建设,在全市形成人人参与支持、个个关心帮助交通扶贫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
实施扶贫攻坚是一场空前的硬仗,推进交通扶贫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勇于担当、大胆创新、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交通扶贫各项任务,为全市早日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