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
为了大家要多学习一些系统的法律知识,逐步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树立守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能正常运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大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供你阅读。大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国家宪法日,1982年的今天,我国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而且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的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氛围;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利属于人民,权利服从宪法。公职人员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怎样看待宪法等其他法律,我们应该怎么做麽?我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认识。
首先是知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作为祖国壮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学习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法法制思维,才能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是不该做,这样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一清二楚。
第二是守法。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法律,我们就应该明白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我们的权利,而不是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成为我的笑料,因此我们应该遵守她。其实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违法,要么守法。违法就意味着你愚昧无知,你没有社会责任感,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行为给你的家庭,给整个社会甚至给全国全球造成了多么恶劣的影响。你为了一己私利,不仅伤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如果没有宪法来规范,那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社会,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吗。当然你也有另外一种选择—守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反省自己,其实在你守法的过程中慢慢就养成了法制思维,你心中装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的亲朋好友,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好品质自然就形成了,社会自由了、平等了、公正了、法制了,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会远吗?
第三是用法。当你的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时,要毫不犹豫的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第四是相信人间美好。社会风气日下,但有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公平正义一定会挥手金钱的诱惑。法律面前,不管财富如何,不管地位如何,人民最终一定能够人人平平等。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大学生法律知识演讲稿2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XX大学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法律,从我做起》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又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就将失控;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就会混乱;没有了规矩,又怎能成就这优美的方圆?
伴随着21世纪的钟声,我们大学生走在了新世纪的前端,健全的法律,和谐的社会,温暖的家庭,无不充溢着我们年轻的心。然而,正因为我们有着年轻的心,才有了一份狂妄,一份叛逆。从小偷小摸到杀人放火,我们的身边有着太多太多鲜活的例子,我们的朋友也一步一步的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也许,他们此时此刻正在懊悔的火海中苦苦挣扎;也许,他们的亲人正在孤独无望中艰难生存。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继续这样无知吗?难道要继续这样冲动吗?不!我们正处花季,我们正在拥有的是一段单纯而又复杂的人生,站在十字路口上,我们必须明确方向,在法律的引导下,奋勇直前!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学习法律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年轻人!
可是,我们做到了吗?当你过马路时,你有没有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当你借别人东西的时候,你有没有记着要及时归还呢?你说过脏话吗?你无故旷课过吗?你在无监护人看管的条件下去过网吧或游戏厅吗?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些琐碎小事,他们都是不道德的、违纪的甚至违法的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小的松懈很可能会酿成将来一次大的失足,同学们,当你头脑发热、准备行动时,请你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当你受到不良行为侵犯时,你又能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呢?因此,我们也要多学一些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同时也积极制止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决不能允许那些不良行为来伤害我们美丽的校园,伤害我们这颗炽热的心啊!同学们,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宣传法律知识,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不要再让我们的社会受到任何不良行为的威胁。
同学们,当你看到花园里的花绽放的无比鲜艳时,请不要忘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当同学之间因误会发生争吵时,请千万不要让他扩大成校园暴力事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人之过也必文”,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时,请不要加以掩饰,不要撒谎隐瞒;“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当我们犯了过错时,就让我们积极承认错误,认真改正错误。同时,“法源于理”,再守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可以去敬老院,看看那些孤寡老人,他们需要倾诉,他们需要关爱;我们可以组织去做公益事业,去种树,去清除路边小广告,不要小看这些小事情,他对我们的生活却有着巨大的影响。
那么,就让我们挑起繁荣祖国的重担,在现代化社会的潮流中,冲破艰难险阻,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健全我们的法制知识。只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也只有学会法律知识,才能明遍是非,才能遵纪守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努力吧!掌握今天,把握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加入学法守法用法的行列,秉持心中的利剑,共同描绘美好的明天!
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演讲稿3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公共生活作为重要组成的部分构成的。公共生活的秩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公共生活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调节。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因为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助人为乐是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它不仅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并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造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就是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法律规定了经济运行的规则,而道德则使经济运行中每个个人更有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在人们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人们会更加重视生活品质和品位。更需要良好的省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要以有序公共生活作为保证。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得而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
当人们有时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我们应用法律思维来处理,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打下未来良好基础。
第二篇:法律知识演讲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挑大梁者。祖国和人民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可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尤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校园暴力和某些学生的出轨行为成为了困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问题。
作为年轻人血气方刚,有时欠思考,法制观念淡薄,有时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加以限制,采取了一些过激做法。据了解,青少年犯罪除了法律意识淡薄,遇事容易冲动、不好把握以外,升学和就业的压力,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平时教育和关心的不够,学生自身分辨和识别能力的限制,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一些法制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课在一定范围内要加强进行实施外,还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还有家长方面的教育,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社会氛围。
自199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已经普遍开始关注预防青少年犯罪,学校里的法制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法制班会、法制课、法制演讲赛等一系列与法有关的活动此起彼伏地各个学校开展起来。让学生尽早在法制教育中,在幼小的心灵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法律教育知识。
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校园法制活动也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和法律保护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宣传普及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和青少年相关法律,帮助广大青少年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掀起一个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新高潮,正是宣传学习法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活动就像给花朵浇水施肥,我相信,只要我们整个社会都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针打早一点,打准一点,青少年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并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普法教育活动正如一场润物好雨,持久而细腻地滋润青少年的心田,以孕育出法制之花。
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来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吧!
第三篇: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
1.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道路优先通行权。(√)
2.虽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个人,也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
3.大学生应该遵守宿舍管理规定。按时熄灯就寝,不喧哗、打闹,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不损毁和私自拆装宿舍设备;不留宿异性(√)
4.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5甲将乙交自己保管的笔记本电脑卖与不知情之丙,并已交付。乙发现后可以向丙索回,丙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6.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故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应该说明理由,不予受理。(×)
7.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1.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2、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利制定基本法律(√)
3.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书写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现病史时,首先应对本次住院前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主要责任。(×)
6、在我国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言论自由(√)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篇: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
第一轮(判断题)
第一组: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由民法调整,但亲属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和分配等横向财产关系则不属民法调整。(×)
3.法人与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都是法律赋予的,故二者的权利能力应相同。(×)
4.名称权是人身权,所以法人与自然人的名称权都不可转让。(×)
5.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6.无效的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从撤销起失去效力。(×)
7.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一经结婚即须辞职”的条款无效,是采用了当然解释的方法。(√)
8.宣告死亡后,被宣告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丧失,产生与自然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宣告失踪后,被宣告人的民事主体资格并不丧失,仅发生设置其财产代管人的法律后果。(√)
第二组:
1.我国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生活不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残疾生活补助费应根据伤残等级,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补偿30年(√)
3.无效的法律行为不发生任何民法后果。(×)
4.租赁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5.权利能力的实现必须依赖于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因没有行为能力,就不能实现其权利能力。(×)
6.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民事行为属于效力未定的(√)
7.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属于强行规定。(√)
8.人格权与物权一样都具有支配性。(√)
第三组:
1.居住用地使用权最长期限是70年。(√)
2.物权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3.以法定程序确认为违法、违章的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无效。(√)
4.抵押物依法被继承或者赠与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5.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
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6.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7.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可以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
8.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
第四组:
1.典权是我国所特有的物权类型。(×)
2.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原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
不承担责任。(×)
3.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4.人权就是公民权。(X)
5.在我国,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一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X)
6.王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根据法律规定其在监狱服刑期间仍享有选举
权。(√)
7.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8.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以适当收取杂费。(×)
第五组: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
或者工会讨论通过。(×)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
头协议。(√)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
期。(×)5.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6.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
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学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在对外抗性或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学校不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
8.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
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学校没有责任(√)
第六组:
1.环境权是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公民均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人民的范围要比公民的范围广。(×)
4.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相结合。(√)
5.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申请人所在地的县、市公安机关。(√)
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上的一律平等。(×)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又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权
利。(√)
8.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模式。(√)
第七组:
1.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反悔的不可以
依法提起诉讼(×)
2.同一劳动者只能适用一次(√)
3.“自理”条款无效(√)
4.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2次,记录时间应
当具体到分钟。(×)
5.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6.劳动合同的某一条款无效,将导致整个劳动合同无效(×)
7.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将终止劳动合同(√)
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轮(选择题)
1.药品进口,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
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口,并发给(C)。
A、进口许可证B、进口药品许可证
C、进口药品注册证书D、新药证书
2.劳动合同法施行的时间为(B)
A、2007年1月1日B、2008年1月1日
C、2007年7月1日D、2008年7月1日
3、名称权是(C)。
A.公民享有的人格权B.自然人享有的身份权
C.法人享有的人格权D、法人享有的身份权
4、我校某学生得知汶川灾情后,将自己积攒的50 元零花钱捐给灾区。这是他
在行使自己合法财产的(D)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指的各级各类学校,不包括哪种?(C)
A、学前教育B、普通初、中等教育
C、地方教研室D、特殊教育
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C)。
A.防范意识B.道德素质C.法制观念D、价值观念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D)。
A、所有权B、支配权C、处分权D、继承权
8.下列选项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
A.法律法规B.计算机软件
C.舞蹈作品D.即兴演讲
9.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C)
A、医生B、医生或药剂师
C、医生、药剂师、护士、技术人员D、医生、药剂师、护士
10.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______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A提出请求时B判决生效时
C损失发生时D财产生成时
11.侵权责任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几年几月几日通过,自几年几月几日起施行。
A 2009 12 26, 2009 7 1B 2009 7 1, 2009 12 26
C 2009 12 26, 2010 7 1D 2009 7 1, 2010 12 26
12.刑事责任能力是指:(C)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危害行为的能力
D、意识和意志能力
1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C)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C、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D、不满14周岁
1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A)。
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具有违法性
C、尚不够刑事处罚D、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15.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D)。
A、9月9日B、10月1日C、10月9日D、12月4日
16.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条规定的是著名的A一赔偿金原则B同命不同价原则
C同命同价原则D同时死亡原则
第五篇:大学生法律知识调查
大学生法律意识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但是由于法制教育的不足,他们的法律意识可能不成熟。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比例持续上升。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为此,我们小组以惠州学院为例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违法,犯罪 前言:
1.调查时间:2015年5月 2.调查地点:惠州学院
3.问卷调查参加者:惠州学院学生
4.调查背景: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民族发展的重任,他们的素质水平直接代表了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但是由于社会经验和法制教育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不高。其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成熟,虽然大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的阶段,但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世界观。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跟社会要求存在的一定偏差。当前,我国大学生大多重视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法律知识不予重视,他们的虽然有正义感,但是法制观念偏弱,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选择沉默,而不是站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受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被动接受法律教育,这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得不到提高。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17%,同社会犯罪相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和危害没有质的区别,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状况令人担忧。5.调查目的及意义:
1、对惠州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的客观的调查,一定程度可以窥见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从而了解到大学法制教育的成效如何,可以为大学法制教育改进提供思路与方法;同时,大学生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介于学校与社会之间,也是即将会踏入社会,而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从年龄与阅历来说,思想上仍未成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通过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针对性地给予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与举措,增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内在自觉性,这于大学生踏入社会有益,于社会亦有益。
2、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将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国以依法治国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所以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关乎未来我国依法治国是否能实现;另外,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有利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也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6.调查方式:我们通过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共收集问卷80份。通过分析从而得到结论。
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请先选择个人信息:
A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学一年级 B 大学二年级 C大学三年级 D大学四年级
3您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在
A城市 B农村
4您是否有观看法制节目或阅览报刊的习惯?
A没有 B偶尔 C经常 5您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来源于 A法律书本 B学校教育 C报刊电视
6您认为您的法律意识强吗 A强 B不强 C不清楚
7您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经历吗? A有 B没有
8若在日常消费中您索要发票,商家拒绝开发票,您会 A索性不要发票,反正东西已经买了 B不要发票,但要求商家给予一定的好处 C向当地工商部门检举
9当你参加勤工俭学时,你有会向用人单位签署合同吗 A 会 B 不会 我国效力最高的法律是?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1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制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是否要负刑事责任 A是 B否 C不清楚
13对坦白我们有规定可以从轻处罚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14您对自己掌握法制知识程度的评价是 A匮乏 B一般 C丰富
15通过这次调查你觉得你有必要提高法律知识吗 A有 B没有
调查分析:1.从回收的网上问卷的大学生的构成比例来看,女生所占的比例比男生多出三分之一多;大一的学生占了所调查的大学生的大多数;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例相对平衡。
这与惠州学院内大学生男女比例的情况有关,也与我们这次调查方式单一有关; 所以本次调查结果更侧重反应大一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情况。
2.绝大多数大学生偶尔会看关于法制的报刊或电视,其中没有看过的大学生比例还比经常看的大学生比例高出一点;而根据问卷可以知道,大学生认识法律法规的渠道虽然有不少来源于学校教育,但更多的是来自报刊电视与法律书本;
大多数大学生清楚自身法律意识不强,表现在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商家所要发票,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勤工俭学时不会跟用人单位签署合同;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或他人合法权益的经历。
以上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增强,学校教育要更加重视;
大学生对于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的自觉性不够,以致可能会使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这可能与大学生很少有使用到法律武器的经历有关,接触法律的几率小,导致的不重视;所以学校的法律教育要贴合生活。
3.通过对大学生基本法律知识的提问,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但认为自身的法律知识是一般的;通过此问卷的提问后大多数学生有想提高自身法律知识的自觉。4.总体上,我们因调查方式单一,调查学校只有惠州学院的局限,导致调查的大学生群体有局限性;但依然可以得出因为学校法律教育不足,大学生平时主动接触法律少,还有,因为大学生生活阅历少,主观上可能认为使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离自己生活较远,大学生虽然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但法律意识依然不强的;通过此问卷的调查,大学生有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的自觉性,此自觉性可以得到增强。
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
1.大学生大多数都比较重视专业课,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就业问题。对于思想道德修养这些公共课比较不重视,他们没有意识到法律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2.不少大学生认为法律相当枯燥,所以他们对法律没有兴趣。思修课大多数都是开卷考,他们觉得随随便便抄一下书就能通过考试,因此他们的法律知识不牢固。
3.部分大学生是从农村出来的,当地的法制教育可能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法治氛围不够浓厚。相比起大城市,农村比较淳朴,发生的违法犯罪事情也比较少。
4.大学生缺乏生活阅历,觉得违法犯罪离自己比较远,自己更不可能干违法犯罪的事情。5.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对法律教育不够重视,学校方面关于大学生法律教育也只是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而且课时也比较少,对这门课程的考试要不严格。课堂上讲得都是理论知识,使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所以造成他们对法律知识印象不深刻。学校关于法律知识方面的讲座也比较少。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丰富和法律兴趣的培养。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的灵活多变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干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2.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学教师多采用讲.授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去努力学习法,以法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因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3.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只是通过开设法基课程,进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鼓励大学生自身多接触有关法律的书籍,电视栏目,报刊等,课堂上老师多给予学生表达他们对法律的看法或疑问,相互共同探讨,触发思考,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吸收法律知
此次调查的总结
1.大学生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有一定的自觉性,但大学生生活中的法律意识的体现不乐观;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不强的,这与学校法律教育欠缺与学生本身不重视等因素有关,因此,学校应更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大学生的自觉性也得提高。
2.我们应该有所忧虑,近些年以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虽然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这个结果是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不高有关的,虽然大学生已经不是青少年,但肯定的是有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提高主要还是通过学校教育,但大学只有四年,四年的法律教育,但一般不到四年,这与大部分大学生之前十多年学校法律教育的缺失相比,能弥补多少是一个未知数;虽然研究主题是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的调查,但若要不用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过于担忧,那么从小学开始,便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因为亡羊补牢虽正确,但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羊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