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家教家风故事主题演讲活动方案
“我的家教家风故事”主题演讲活动方案
为大力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落实《沈阳市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具体内容,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紧密协作的工作网络,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校计划于 11 月开展“我的家教家风故事”主题演讲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8 年 10 月 30 日--11 月 30 日
二、活动主题:“我的家教家风故事”——好家风成就大作为。
三、活动形式:组织全校学生围绕“好家风”成就“大作为”内容,以“学生个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等演讲方式,通过讲演一封信、一篇文章、一段语言、一首诗词或者一个故事来讲述“我的家教家风故事”。
四、活动内容:
1、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制定一个主题,围绕《沈阳市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中和家教家风有关的“文明有礼、自理自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劳节俭”这些方面任选其一。确定完主题后,每班自行决定演讲形式。
2、七至九年级统一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题,
每班自行决定演讲形式。
五、活动规程:
1.10 月 22 日前,小学各年级上报演讲主题。
2.11 月 25 日前,每班摄制录制 1 部主题演讲作品,作品时长不超过 15 分钟。演讲地点可以在学校会议室、教室、操场、活动室等。德育处可负责提供相关的基础条件和物资(场地选择、嘉宾席桌椅等)。班主任可以自己用手机录,也可以提前上报,德育处安排用摄像机录制。
六、有关要求
各班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准备,形成有本班特色和特点的主题演讲活动,注重成果展示。注意活动规程中的时间节点,按规定完成每一项内容。
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8.10.15
第二篇:我的家教家风故事主题演讲活动方案
“我的家教家风故事”主题演讲活动方案
为大力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落实《沈阳市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具体内容,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紧密协作的工作网络,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校计划于11月开展“我的家教家风故事”主题演讲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8年10月30日--11月30日
二、活动主题:“我的家教家风故事”——好家风成就大作为。
三、活动形式:组织全校学生围绕“好家风”成就“大作为”内容,以“学生个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等演讲方式,通过讲演一封信、一篇文章、一段语言、一首诗词或者一个故事来讲述“我的家教家风故事”。
四、活动内容:
1、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制定一个主题,围绕《沈阳市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中和家教家风有关的“文明有礼、自理自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劳节俭”这些方面任选其一。确定完主题后,每班自行决定演讲形式。
2、七至九年级统一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题,每班自行决定演讲形式。
五、活动规程:
1.10月22日前,小学各年级上报演讲主题。2.11月25日前,每班摄制录制1部主题演讲作品,作品时长不超过15分钟。演讲地点可以在学校会议室、教室、操场、活动室等。德育处可负责提供相关的基础条件和物资(场地选择、嘉宾席桌椅等)。班主任可以自己用手机录,也可以提前上报,德育处安排用摄像机录制。
六、有关要求
各班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准备,形成有本班特色和特点的主题演讲活动,注重成果展示。注意活动规程中的时间节点,按规定完成每一项内容。
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8.10.15
第三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努力
坚持
成功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大田县上京中心小学四年四班昂
林紫轩
我们家既不穷也不富,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在爸妈的努力之下,家里也在不断变化。爸爸是个电脑店的老板。他2004年来上京,开起了这个小镇的第一家电脑店,也没雇小工,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把这个原本空荡荡的店铺,一手打造成几乎全镇的人都知道的电脑维修的“名店”。我出生才仅一个月就随着妈妈来到了上京,从小就看着爸爸在工作。虽说爸爸对我的成长没有太多的规矩,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你肯去努力,肯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成功。
妈妈是个微商老板,卖护肤品。她一开始也对这个产品有疑心,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决定加入这个团队。妈妈一开始卖的时候,还受到家里人的反对,但她认定这护肤品有发展前景,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用这产品,那是因为她自己用过这产品,皮肤大有改善。妈妈坚持了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微商。果然2年过去了,妈妈已经有了她的小金库。妈妈也用行动告诉我——有些事情只要你认准了,并且为之而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有一回,妈妈想自己动手做蛋糕,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还是失败了。妈妈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寻找失败的原因。再次做的时候,她在第一次做错的地方,更加用心地做,她终于成功了,我们一家人也吃到了她亲自做的蛋糕。她又用行动告诉我——做事情不怕失败,而是怕失去信心,要找出失败原因,再努力去做,终会成功。
在爸爸妈妈平平常常的工作当中,在那好像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蕴藏着大道理——做事只要坚持、努力、用心,会成功的。我现在就像他们那样,学习上用心、努力、坚持,我的学习成绩就挺不错的。
第四篇:我的家教家风故事
我的家教家风故事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并非领导干部,也并非书香门第之家。世世代代也没有树立明确的家规。要说我家有什么家教家规其实我也不能明确地说出来,有的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攒而来的那种约定成熟的做事风格。
先说一说孝顺。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我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没有纷争,家人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从小在村里长大,村里谁家发生小事大事全村人都知道,听得最多的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当然了我妈妈和奶奶之家也有矛盾,但是从来没见她们争吵过,一直到现在奶奶已经什么劳动能力,妈妈在家一直照料着,所以爸爸暗地里经常跟我们兄妹说妈妈的贤惠,说他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长大了才渐渐明白,那是我妈妈和奶奶都懂得以和为贵,家和才能万事兴。我很感谢妈妈和奶奶让我懂得以和为贵。现在长大了自己也成了家,也有了跟婆婆相处过程中的一些矛盾,我都试着理解婆婆,跟婆婆好好相处,不过我也很庆幸婆婆也很理解我,所以我们的关系也很融洽。
谦虚。这是我在父亲身上找到的第一个品质,他经常说“自大一点就是臭”,属于造字性的解说,但这并不只是说一说这也让我在遇到其他事情的时候,即使很有把握,依旧抱有谦虚的心态。记得上学的时候村里的人经常夸自己孩子学习好,我父亲从来不在众人面前夸我们兄妹,遇到别人在我父亲面前夸自己孩子的时候父亲老是笑笑,我当时心里带着点小小的不情愿,私底下经常在父亲面前嘟囔“我也不错啊!”父亲笑笑说“等你考上大学证明你自己吧!”后来我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分数达到本科线的。记得高考完知道我被本科院校录取后,父亲洋溢在脸上的笑,是自豪的笑。街坊邻居来道贺的时候父亲说“好是不能光挂在嘴上的”。父亲谦虚的品质教会了其一个道理;万事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时候,要“谦虚”哦!
勤劳。这也是父母亲那一辈人共同拥有的品格。在农村,人们信守一种法则:干活越多,收获就越大,日子就会越过越好。也正因如此,人们从自己的祖辈那里秉承了勤劳的美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在黄土地里耕耘,维持生活,繁衍后代。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亲在外打工赚钱供我们上学用,母亲在家一边照料我门兄妹三人一边种地干活,由于家里干活人少,母亲早上早早起来做晚饭把饭留在锅里热着,自己一个人便出地干活,等我们早上起来母亲已经不再家了。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等到我们礼拜天,母亲便让我们跟他一起出地,虽然我们并不能帮多大忙,但跟着母亲,看着母亲不辞辛苦地劳动着,我们也不想拉后,也极力帮着母亲。我们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做一事要忠一事,秋天看着母亲那丰收的喜悦,感觉一切都值得了。到了秋天母亲忙完了收割也不闲着,带上我们拿着长杆子打那树上别人家打得遗留下的枣子,到种土豆的地里掏遗留下的土豆,那也是小时候的一种乐趣,也有勤劳干活后丰收的喜悦。
节俭。这样的品质,不光父亲有,父亲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基本都有,即使是一粒米,一根面,甚至一点馒头屑,也不会浪费。与现在餐馆里大量精致的饭菜被倒掉对比鲜明。也正因为是受到父辈们的影响,我比较喜欢在家里吃饭,一是味道可口,有利健康;二是节俭,基本不浪费。
要说家风,如果仔细地去捋,应该还有,以上总结下来的几点,算是最为重要的,并且至今还在影响着我。父母对我们的共同影响,成为了我们的家风,也塑造了我们的性格。
武玉竹 河曲县实验初中 电话:***
第五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作者
王跃
无眠的夜,总想起我的母亲:她面对困境的那种坚强,乐善好施的那份善良,对家庭对工作的那种担当,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她一生都在践行着忍耐与坚强,宽容与善良,奉献与担当。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我家的传承。
忍耐与坚强
母亲66年结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唯成分论,富农成分的母亲嫁给了贫农成分的父亲。看着那间只有十三四平米刚用石灰水刷过还弥漫着刺鼻石灰水味的婚房,看着家徒四壁只有两个铺盖卷堆在床上的婚房,母亲没有嫌弃和抱怨,从此开始了为这个家终其一生的劳作与奔忙。
那是何等的艰苦啊,没有水了,下班后疲累的爸爸要去五里外的王龙沟,挑两担水要一下午的时光;没有煤了,妈妈要在上班前的四五点钟去白羊墅车站的铁轨旁,把货车落下的煤面扫进筐;那是怎样的付出啊,小姑子饿了,妈妈快去做饭,小叔子病了,爸爸快去照看。爸爸一个月37.5的工资是一大家子人全部的预算。两个人为了一家子心无旁骛地付出,无怨无悔地奉献。最艰难的是,孩子们多了,六口人挤在一间十三四平米的房间。在其他兄弟妯娌们为爷爷奶奶的几间房屋争得面红耳赤,谩骂争吵时,我的父母不争不靠,自力更生,省吃俭用,终于修下了自己的两眼窑洞。
在母亲被生活挤兑的满腹委屈,疲累不堪的时候,她就给我们讲姥爷的故事:姥爷是在日本人占领了大西庄村的时候,被一个外号叫“油葫芦”人告密被日本人抓去的。当时姥爷参加了一个抗日组织,专门破坏敌人的通讯设备,日本人白天架起电线电缆,晚上就被我姥爷他们绞断,如此反复。一日晚间,姥爷出去再没回来。后来多方打听,被告密关进了日本人当时在下白泉的监狱里。放狗咬,严刑打,让钻进一个半米的狗洞里直不起身,受尽折磨而死。母亲总说,“姥爷在日本人的严刑拷打下都不屈不挠,这点困难又算什么?”
我们姐弟四个就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中成长。或是我们的血液中就奔流着不屈与坚强,或是我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都不怕困难与挫折。我的弟弟,大学毕业独闯青岛,为省钱,打地铺,吃剩饭;为立足,搞推销,做应侍生;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都不叫屈不抱怨地走了过来,终于在青岛站稳了脚跟,事业也小有成就。
母亲面对病痛,也有异乎常人的忍耐与坚强。在她五十岁的那年,晚上天天咳嗽喘不过气来,胸闷睡不着觉,白天照样撑着病体伺候姥姥,照看姐姐家三岁的孩子,给一家子做饭,工作也没有落下。直到躺在医院才得以歇息。想起这些,我总会泪流满面。母亲因骨质增生腿疼得厉害,却也要拖着疼痛的腿干家务。不仅把自己家打扫的一尘不染,而且还要拖着病腿把楼梯一级一级地洒水扫净。至今母亲已75岁,仍坚持不懈地打扫楼梯。
我们几个子女在母亲的影响下,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母亲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宽容与善良。母亲的善良在我们村子是有口皆碑的。记得小时候穷,吃上玉米面窝窝头就是最幸福的事了。那时候,母亲总是畅想,“什么时候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就好了。”一次,一个讨饭的到了家门口时已过了饭点,衣衫褴褛的他走了好几家都没有讨到吃的,饿得已经说不出话了。母亲没再多言,二话没说捅开了火,给他做了碗玉面疙瘩。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我流出了口水,母亲平时都舍不得给我吃啊。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吃食施舍给别人,这何止是善良?
母亲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人都能如此的好,对自己家人就更不用说。奶奶50
多岁眼睛失明,那时我家都搬离了村子,住在了城里。母亲下班后要给奶奶带些好吃的,做好饭,扶她去厕所,陪她聊聊天才往家里赶。看见奶奶的衣服旧了,就亲自给奶奶裁衣缝裤。奶奶的家产父母未分半份,母亲却从不计较这些,一如既往地孝敬奶奶。在农村的老人们都羡慕乃你啊有这样的媳妇。
宽容与善良已经成为母亲的习惯,如今传承给我们,也已成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我们姐弟几个不仅孝顺,而且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在那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母亲从未屈从于落后,从未向愚昧妥协。心中总是充满了对知识的崇拜,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母亲在山村务农后几年就成了我们村的民办教师。记忆中母亲的身后总是簇拥着十几个要背书的学生,暑假给学生免费补课那是常事。在得知民办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转正的消息后,母亲人在哪儿,书就在哪儿。洗衣时背书,做饭时背书,上厕所背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转正,我们家的生活才开始有了改善。我们姐弟四个在母亲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学习刻苦,接二连三都考上了大学,跃出了农门,母亲长长的舒了口气。
不仅如此,当姑姑家的孩子第一次高考失利,因家贫想放弃学业时,是母亲一再劝说,并拿出200元钱做学费,鼓励他复读。九十年代初的贰佰元对我们家来说是巨资啊。如今姑姑家孩子研究生毕业做了外科医生。
每每思之,我都暗自庆幸,在那个落后的小山村,有这样伟大而明理的母亲。我庆幸我生于逆境中不屈的家庭。我的家庭,给我的不仅仅是衣食的富足,而是一种融入我血脉的精神的传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都有正确的家教观,有良好家教的传承,我们的社会是否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