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八 中外历史改革专题
专题八 中外历史改革专题
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洋务运动
(1)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朝面临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内外交困: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国外有资本主义侵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者“师夷长技以制夷”。
(2)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目的: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统治。
(4)内容:先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还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5)性质: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一次失败了的自救运动。☆启示: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戊戍变法
1、国内背景: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际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
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主要活动: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发展:创办报刊《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组织团体(强学会)-----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结束:戊戍政变。
5、“百日维新”的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④文化教育。
6、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8、地位: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9、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参照资料上对应的内容)日本明治维新(参照资料上对应的内容)▲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出现政治统治危机。
2、目的:渡过经济危机,挽救政治危机,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书中写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特点: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4、实质:在保持资本主义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5、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6、影响: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提高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程度。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影响:①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启示:①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改革要注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
★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探索的过程及成就,给我们以下启示:
1、认识到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马列主义理论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要学习外国长处,但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要依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艰辛的,我们要继承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6、通过对建设之路探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党,又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的党。
7、从中国建设之路探索的曲折过程,再结合东欧各国及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巨的、复杂的、曲折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篇:中外历史专题
专题一:反抗
中国近现代史:①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的主要事迹。②中国局部抗战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③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④魏源的主要思想(制夷);洋务运动(抵制外国侵略势力);张謇兴办实业(实业救国);
拓展考点: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长国人之气);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鼓舞抗日)。
世界近现代史:①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拓展考点: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②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克莱武——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③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宪章运动——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④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⑤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⑥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度——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专题二:思想解放运动
世界近现代史:
一、文艺复兴运动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二、启蒙运动
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中国近现代史:
四、近代化的起步
1、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真理标准讨论。
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南巡讲话。
专题三:民主与法制
世界历史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制的进程
(一)理论思想基础: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
(二)演变进程:②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进程:④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中国历史
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进程:①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法制推进历程
(一)民主革命时期:②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二)民主建国时期:③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曲折发展:④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⑤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专题四:改革
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1、洋务运动
考点罗列: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戊戌变法
考点罗列: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内容、作用、性质、地位(政治近代化第一步,思想启蒙)、启示)
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考点罗列: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背景、改革者、内容、意义、局限性)
4、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罗列: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5、罗斯福新政
考点罗列: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背景、目的、特点、实质、核心、影响)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实施新经济政策
考点罗列: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改革内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于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历史意义: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最主要的探索,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额指导意义。
2、苏东社会主义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
考点罗列:了解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罗列: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3)东欧改革
考点罗列: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考点罗列:考点:(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专题五:科技
一、世界近现代史
1、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工业革命: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及作用;“旅行者号”机车发明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本茨和莱特兄弟发明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爱迪生发明的电器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4、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
1、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专题六: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世界历史
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4、知道苏联解体。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内容略)
中国历史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6、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专题七:国际关系格局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新航路的开辟——萌芽阶段: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初步形成阶段: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及世界的影响。(相关拓展: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确立阶段: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综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亚、非、拉美等地区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二、一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实质。
三、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杜鲁门主义,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四、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相关拓展: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五、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加强: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专题八:人物
中国近代史:
1、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被选举为总理;1911年,组织发动武昌起义;12月,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宣告中国华民国成立。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中国现代史:
1、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邓小平理论
世界近代史:
1、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
2、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华盛顿的主要活动:(1)1775年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大陆军和殖民地人民坚持武装反英斗争,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2)1789年大选中被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3)1787年,主持制定了美国第一部宪法,即1787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评价:华盛顿是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同时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建立了联邦政府,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多次组织军队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并对外进行一系列的扩张战争,既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也侵犯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利益;1814年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1815年又遭到滑铁卢战役惨败,从此退出了政治舞台。评价: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军事独裁者。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既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积极成分,但是,也具有侵略的一面,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3、瓦特改进蒸汽机。
4、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5、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1865年领导北方军队取得最终胜利,维护了美国统一。
6、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长期合作。他们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848年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7、爱迪生发明电器,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爱迪生: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一生发明1300余项,其中包括留声机、电报机、有声电影和电灯等。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相继问世,充足而又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的被送到各个工厂和千家万户,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8、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牛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摧毁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
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牛顿、达尔文的成就摧毁了欧洲中世纪以来以神为中心的宗教神学体系,把人们从封建宗教愚昧中拯救出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9、伏尔泰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伏尔泰: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他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又一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10、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世界现代史
1、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专题九:文献
考点1:《南京条约》及其内容 考点2:《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考点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考点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考点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考点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考点7:《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内容 考点8《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考点9俄国废奴法令的主要内容,考点10《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专题十: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张謇兴办实业及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深度理解: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张謇的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其创办实业的经历又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考点2:轮船、火车、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新式交通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兴起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深远巨大,而近代中国社会在这两方面的变化尤以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最具代表性。学科内综合:①中国史: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通车,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②世界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试车成功。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深度理解: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追根溯源,这西方工业革命作用于中国的结果。
娱乐方式: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1896年电影在法国诞生,次年就传入上海。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发展渐趋成熟。)
考点3:电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点4: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辛亥革命后,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巨大冲击下,人们开始对许多不合理的风俗习惯进行变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要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强调]传统的习俗因传统势力强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比如缠足的陋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彻底废除。
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考点1: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及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考点2:就业制度的变化,就业观念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发生变化,“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考点3: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保、医保改革正在进行中。
考点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报纸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联系上文《申报》相关知识);影视是音像媒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在近现代社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联系照相、电影等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即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应用的层面上讲,有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前两类属于传统媒介,各自都有较长时间的发展轨迹,后一类是现代社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媒介类型。
我国政府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日益深入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三、世界史: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
考点1:“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考点2: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3:爱迪生电器的发明,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专题十一:文化
1.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 2.抗战年代的艺术家——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3.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新中国文学的繁荣 4.“人文主义”的体现者——莎士比亚和达·芬奇 5.激烈变革中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托尔斯泰、梵高和贝多芬:19世纪的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矛盾的加深,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无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同时也为文学家们提供了写作素材。6.多元性的20世纪文化——德莱塞、毕加索、爵士乐和好莱坞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都在冲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专题十二:建国后成就
一、钢铁长城:
1、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
2、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二、和平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等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3、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活动,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
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育体育:
1、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2、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专题十三:中共
第一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二件大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件大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篇: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设计
一、专题复习目标: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通过对中外历史重大改革的回眸,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改革的内容分析改革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特点,正确评价改革的历史作用。
2、知识梳理:紧扣中考考点,通过表格的形式对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相关知识进行识记、理解并学会运用。
3、理性认识:对改革本质的认识;对改革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的认识;对改革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三、基础知识梳理:
中外历史改革,从社会性质方面来看,可分为封建主义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三种主要类型。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1、目的: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2、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1)商鞅变法
(2)孝文帝改革
3、巩固和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1)庆历新政
(2)王安石变法
(3)洋务运动
(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目的:为了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日本明治维新
(3)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1)罗斯福新政
(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目的:摆脱苏联模式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1)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中国的改革开放
(四)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美国罗斯福新政;
3、中国的改革开放
四、知识综合拓展
(一)几次重大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作用,成败原因
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满足争霸战争需要的典型。
商鞅变法“令民为伍”,实行连坐,加强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业生产,刺激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废井田开阡陌封疆吏”,废除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废分封,行县制,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是实行中央集权的重要步骤。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产生了消极影响。
商鞅变法发生在封建社会的初期,顺应了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制度的时代潮流,改革较彻底,也成功,“商君虽死,秦法未败”,正是这一历史潮流的必然要求。
2、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国贫兵弱”、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动。改革实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旨在增加政府收入、缓和阶级矛盾。保甲法、将兵法,有利于增加军事力量,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变法的具体内容服从于“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变法失败。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封建社会的中期,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封建制度造成的,王安石变法不触动封建制度,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些社会问题。同时改革者自身的素质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3、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外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朝统治危机四伏,为解决内忧外患,维护满清贵族的统治,清政府被迫改革。
统治者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采取了开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学校派留学生出国和建立海军等措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经济、军事、教育、外交、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可以讲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发生在近代,此时,封建制度落后于时代的潮流,完全走向历史的反动,而洋务运动却采取“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就注定其必然失败。
4、俄国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农奴制的矛盾。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使社会矛盾激化,是迫使沙皇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
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俄国走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改革没有触动俄国政治制度,沙皇专制依然存在。改革也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5、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在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的前提下进行。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制、统一征收地税等法令,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通过引进西方技术、扶植私人企业、废除国内关卡和行会制度等,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革军事实行征兵制,积极准备对外扩张。推行文明化政策。其核心是学习资本主义文化。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面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但是依然存在较强的封建势力残余。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6、戊戌变法
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变法在政治上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如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有关经济的内容均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等,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但是变法法令中没有涉及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有进步意义。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7、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包括: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起初实行产品交换,后允许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一条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8、罗斯福新政
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中,为了摆脱困境,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政府运用国家的调节职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颁布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以及劳资矛盾;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通过上述措施,从解决产销矛盾入手,局部地调整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政既对垄断资本的某些方面进行抑制或扶植,又对劳动人民作部分让步,以换取劳动人民对现政府的支持,从而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新政以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取代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这对后来的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9、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社会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农村改革,废除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一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三是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认识:三次改革各有特点,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中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中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市场化。
(三)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误的教训:
1、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复杂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具有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2、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四)对改革本质的认识
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从本质上讲,改革是对生产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2、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
(五)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原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认识
(1)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六)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切实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努力建构和谐社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竟争,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周边国家和本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等等。
(七)思维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历史上的改革目的在于兴利除弊,或有利于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据此回答1~5题。
1、元人陈采正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它所反映的是 A、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初税亩的实行使井田制瓦解 C、商鞅变法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D、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
2、洋务派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矛盾无关
A、民族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矛盾
B、人民群众与封建地主阶级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中国与外国侵略势力矛盾 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C、维新派争取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D、维新派得到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4、导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落后的农奴制致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B、落后的农奴制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C、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 D、加强军事力量进行领土扩张的需要
5、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波、匈、捷)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B、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C、稳定苏联、东欧政局的需要
D、苏共“二十大”打破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改革与发展相伴而生,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据此回答6~10题。
6、我国完成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A、战争
B、革命
C、变法
D、思想争鸣
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8、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B、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
C、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9、日本明治维新实行的下列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
C、实行征兵制
D、发展近代教育
10、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由于国情和时代背景的不同,不同的改革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使改革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据此回答11~15题。
11、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奖耕织,抑商末
12、“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在触犯官僚利益方面的主要差异,前者表现在A、财政税收方面
B、整顿吏治方面
C、教育科考方面
D、抑制藩镇方面
13、下列所述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似之处的是
A、改革的目的都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都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但不彻底
C、改革的主持者都是最高封建统治者
D、都在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国家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
14、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5、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减少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B、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
C、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D、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事务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据此回答16~20题。
16、这三次改革具体指
①苏俄20年代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②美国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
③中国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
④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这三次改革的结果都
A、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B、没有达到既定目的C、避免了集权专制统治
D、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18、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19、在罗斯福新政中,意在通过增加社会需要以刺激经济,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和城市改革的相同点是
A、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
B、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
C、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D、进行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8年~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工厂数
蒸汽机数
1888年
1691家
1888家
409家
1894年 1808家
1894年
5985家
材料二
1923年,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大半历程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书中写道:“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个五十年”里,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重大“进步”。
(3)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梁启超发出“惭愧无地”的感叹,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
2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
(2)概括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功能、所有制、经济调节机制、分配政策上有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3)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出现南斯拉夫、匈牙利、苏联和中国的四种模式,请简述四种模式的特点,不同后果及从中获取的启示? 参考答案:
1-5:C、A、A、B、A
6-10:C、C、D、D、C 11-15:A、B、A、C、C
16-20:A、D、C、D、C
21、(1)特征:经济发展迅速;原因:明治维新深入;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2)重大“进步”: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③思想上,经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④文化教育上,废除科举制,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3)①日本在民族危机面前,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对外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②中国在民族危机面前,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由于力量薄弱,没有推翻封建制度,一再遭受外国侵略,割地赔款,实力削弱。(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计分)
22、(1)主要目标: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与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2)概括说明:①国家功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所有制上。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③经济调节机制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重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作用。④在分配政策上,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3)特点: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②匈牙利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③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①南斯拉夫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也出现了分散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潮,民族问题也逐渐尖锐起来。②匈牙利成效显著,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经济平衡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③苏联的改革成效甚微,负面影响很大。④中国人民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之路,成绩斐然。启示: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选择并完善建设道路。②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本文来源于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33630-1.htm
第四篇:专题八分配制度改革
专题九 社会主义分配体制改革
一、我国分配体制的历史沿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逐步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就是要把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和严重的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改革开放初期的分配制度改革(1978~1986
年)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尖锐地指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制度和由此造成的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分配方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工人农民、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企业依靠辛勤努力成绩大而先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我国旧的分配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
此前,即1978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的通知》,正式恢复了已经停止实行十多年之久的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并通过试点逐步扩大。随后,国务院及其所属综合部门重新发布或修订了发明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国家优质产品奖励条例。奖励和计件工资制的恢复、实行,拉开了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序幕。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三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农业问题。针对以前的 1
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造成劳动者缺乏积极性,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状况,决定首先以农村为突破口,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包括“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这一制度,一方面是农业经营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即由原来的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经营,家庭成了基本的农业经营单位;另一方面,又是农村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方式,成了农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实现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从此农业生产连年跨上新台阶。
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由农村转向城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指出,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 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种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决定》对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作出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是‚企业职工奖金由企业根据经营状况自行决定,国家只对企业适当征收超限额奖金税‛;二是‚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好地挂起钩来‛;三是‚在企业内部,要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和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当前尤其要改 2
变脑力劳动报酬偏低的状况‛;四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要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使职工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和劳绩密切联系起来。‛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改革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制度;二是改革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实行结构工资制;三是开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2、党的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具体来讲,第一,‚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第二,这些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第三,‚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第四,‚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对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第五,‚当前分配中的主要倾向,仍然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互相攀比,必须继续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加以克服。凡是有条件的,都应当在严格质量管理和定额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制和定额工资制。‛ 针对当时消费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十三大特别强调,要坚决防止消费膨胀,保证社会消费基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可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奖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企业自我约束的机制,同时在宏观上建立一套有效的调节制度和办法。
党的十三大在分配制度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提出了允许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在促进 3
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等政策主张。
3、党的十四大及其随后的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十四大首次提出了在分配制度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大还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努力实现的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加快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在总结十几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对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作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如下基本原则:第一,‚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就把多种分配方式作为与按劳分配方式长期并存的制度确定了下来,而不仅仅是按劳分配方式的一种补充。第二,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了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原则。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第四,‚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五,‚建立适应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国有企业在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劳动就业供求变化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第六,‚行政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工资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并参照企业 4
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和调整,形成正常的晋级和工资增长机制。‛第七,‚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和分配方式,有条件的可以实行企业工资制度。‛第八‚国家制订最低工资标准,各类企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第九,‚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第十,‚逐步建立个人收入应税申报制度,依法强化征管个人所得税,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要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调节,避免由于少数人收入畸高形成两极分化。‛第十一,‚对侵吞公有财产和采取偷税抗税、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非法手段牟取收入的,要依法惩处。‛
十四大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实行了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了国有企业内部分配自主权,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分配,不同企业之间的工资水平因经济效益的高低不同拉开了档次。二是进一步改革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职务级别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与行政机关工资制度脱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特点的工资制度。三是颁布并实行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发挥税收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四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改革和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4、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第五部分即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中,专门阐述了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第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第四,‚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第五,‚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第六,‚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第七,‚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第八,‚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 5
收入的比重,并适应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
十五大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最大突破,就是解决了生产要素能不能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如前所述,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在这个提法中,其他分配方式还只是按劳分配方式的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就把多种分配方式作为与按劳分配方式长期并存的制度确定了下来,并且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则第一次把其他分配方式科学地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明确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5、党的十六大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十六大报告在第四部分即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专门阐述了如何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第一,要‚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第二,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第四,‚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五,‚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十六大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最大突破,就是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十五大解决了其他生产要素能不能参与收入分配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了其他生产要素怎么样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即按贡献大小参与收入的分配。6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虽然我们反对平均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按劳分配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现象,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我们又误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因而一概加以排斥,结果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十六大确立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解决了其他生产要素能不能和怎么样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这是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
十六大提出,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论断和重大政策取向。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指明了今后我国要努力形成的收入分配新格局,即中等收入者居人口的多数,并占有大部分收入和财富的格局。这样的收入分配新格局,符合社会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目标。《决定》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中央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继续适当提高相关人员的待遇水平。
6、党的十七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深入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报告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强调,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 7
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二、当前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主要问题
1、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关系不合理概括为“两降四大一不顺,三低一慢两并存”
“两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1995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比重是67.3%,跟同期的国际水平差不多,2005年降到54.1%,2007年再降为50.6%,12年间下降了16.7%。而同期政府企业收入比重均有提高,政府收入比重提高的最快。每年财政收入增长了30%多,至少也有25%以上,这个增长幅度比GDP的增长速度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多了。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 2000年为 51.4%,2007年为39.74%,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劳动报酬中,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7%逐年下降到近年来的11%。而在2007年,美国劳动报酬占比为55.81%,英国为54.5%,瑞士为62.4%,德国为48.8%,南非为68.25%。
“四大”——
第一“大”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1985年时城乡收入差距是1.86:1,这个差距是不大的,因为改革开放是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起步的,所以那几年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改善幅度比较快,可是之后就基本呈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央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在3.3倍左右,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收入为5919元,相差3.2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环境等多方面优惠,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美国在20世纪初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大概是2倍,之后就一直缩小,我国这个收入差距显然是偏大的。
第二“大”是地区收入差距偏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差距还是有继续拉大的趋势。2010年居民人均收入第一是广东,为46990.63 8
元,最低是贵州为11749.28元,最高的省与居民人均收入最低的省相差35241块钱,收入值比是4.0:1。
第三“大”是行业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8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证券业,人均年收入17.21万元,平均工资最低的是畜牧业,人均年收入只有10830块,两者相差了将近16倍,比2005年时候的7.78:1又拉大了8倍。虽有所调整,但差距依然大。2009年全国平均工资最高是金融业为70265元,最低是农林牧渔业为14911元,差距仍为4.7倍。
第四“大”是职业群之间包括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偏大。2007年大家通过报道了解到的企业高管的薪酬(当然这里面不只包括年薪,还包括股权激励收益)最高是6600万,是同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2687倍,跟美国最高、最低收入差距比较接近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是58.39万元,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加上股权激励收益,两者之间的差距在30倍以上。其中金融企业高管平均年薪是351万元,是金融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71倍,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40.8倍。2010年企业高管工资最高是中国平安马明哲为987万,民生银行为715万。
“一不顺”—— 组织层级之间、机关事业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尚未理顺
一些地方下级行政机关工资水平高于上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该参考企业薪酬水平来调整确定公务员的工资,但这种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现在由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也还可以,福利待遇不错,特别是个别地方还能分房(不论是福利分房,还是低于市场价格去购房),所以现在全国公务员考试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这种状况在历史上也是没有的。
“三低”—— 劳动密集型企业、私营企业和生产一线员工的工资水平偏低。
2008年全国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29229元,低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行业有7个,农林牧渔的职工是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4%,住宿餐饮行业职工是68%,建筑业是75%,制造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4%。而国际上通行惯例是制造业应该等于甚至略高于其它行业平均工资,而我国是倒过来的,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因此中国制造之所以信誉不太好,除了别的原因外,这也是原因之一。而29229这个数据一出来就被网上骂成一片,很多人发帖留言说:我和我的亲戚、我的朋友,我的熟人没有一个达到29229,到底是谁的工资在上涨?钱是不是都跑到中央企业、垄断行业、国有单位去了?
2008年私营企业的平均工资是17071,只相当于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8%,这个数可能还有点高估了,因为这是抽样调查的,还有很多小企业,微小企业没有被包括进来。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而国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053元。上述数据表明,私企员工平均工资比国企员工低48%。美国法律明文规定,公务员收入不得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新加坡公务员工资只有企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一慢”—— 普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偏慢。普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
“两并存”—— 低岗工资偏低和某些低岗工资不低并存,相当部分高岗工资偏高与少数高岗工资不高并存。
第一个“并存”是说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非全日制工等许多低岗职工以及某些从事一般性岗位工作的城镇正式职工的工资明显偏低,某些低岗工资不低是指某些垄断行业、企业的普通岗位职工收入较大幅度地超过市场同类岗位工资。大家可能还记得,媒体曾披露电力系统的抄表工年薪13万,这个简直是没道理。
第二个“并存”是说某些高中层管理、技术岗位人员的工资明显高于其能力和贡献,但也有少数单位的高层岗位工资不高,比如一些企业和国家机关。按照2006年的标准,胡锦涛主席的工资即职务工资、薪级工资两者之和不到8000,国家主席这个职位的工资只是公务员最低职位工资的6.8倍,这显然是太廉价的国家主席了。1956年毛泽东任国家主席时,国家主席的工资是每月650,后来毛主席说这个工资太高了,降了几次,最后降到450,周恩来总理说不能降了,这样一层层降下去,下面的干部工资就太低了。当时办事员的月工资是22,相差大概19倍。
2、分配次序混乱。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部分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薪酬权益。——拖欠工资
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在各类经济组织中只要是农民工、临时工、非正式工,工资都明显低于正式工。电信行业劳务派遣工只有同岗位的正式职工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有十分之一。
特殊情况工资支付混乱。——据一些工会的调查,不按规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占了一半多
用人单位制度外收入多。——许多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名目繁杂、渠道混乱,发的和领的都说不清楚,不知道什么名目突然又发了一千块钱。垄断行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乱定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还有车贴发的也很高。制度外收入大约占职工全部工资的30%多,有的单位可能是100%,甚至200%、300%的都有。(灰色收入)
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失范。——吴敬琏教授说中国的股市就像赌场,忽低忽高,房地产市场价格更是一路飙升。
非法收入占有一定的比重。(黑色收入)
(二)原因
一是初次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
没有健全并实施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资源占有税等制度,这使国有企业垄断行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分配给员工;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制度尚未健全并且全部落实,中小企业的税赋结构有待调整。本来效益就不高,税又缴得重,就更没有钱来给员工增加工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不健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分配关系没有理顺,资本拿得多,劳动拿少;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没有健全,上市公司的高管监管制度也不完善;农村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对农产品扶持还不够有利。
二是二次分配制度也有待完善。
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和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投入的比例有待提高;个人所得税等再分配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公平。不管你家里是三口人、四口人,一个拿工资,还是三个人拿工资,都是按个人领工薪的人来征收个人所得税。国际上通常区分未婚还是已婚,单亲还是双亲,是一个孩子还是几个孩子,是有老人还是没老人,不同的状况个人所得税征缴比例、数额是不一样的,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该保的保得多,该保的没保到。比如经济适用房本来是一个好的想法,却被有关系、有路子、有权势的人利用,违规搞了好几套经济适用房,转手卖出去就赚一大笔。那些真正困难户打破头还争不到。吴敬琏教授曾经说,最可怕的是权贵资本 11
主义,也就是有钱的跟有权的结合在一起,老百姓就惨了。
三是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不健全。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调整没有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协调机关、公共部门工资分配、社会保险与企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的机制不健全;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层次不高,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收入分配的执法监管不到位。
四是收入分配基础工作薄弱。
银行监管制度不健全,现金支付还相当普遍。在美国国内携带一万美元现金就可能违法,在我国背一麻袋人民币到处走除了有被抢的危险外,根本没人管;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做假账,但现在审计越来越严了。当年朱镕基总理给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是不做假账,国际上一些人听了首先觉得吃惊,其次觉得可笑,最后表示理解,在中国法不责众的大背景下,这已经是高要求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平台尚未建立健全。1949年国民党到台湾,1950年就引入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职位分析、岗位评价的办法,规范台湾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工资标准,我国内地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范,所以才会出现国家主席和普通公务员的工资相差仅为6.8倍的状况。
三、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人财产。二是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四是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以“调高、扩中、提低”为主线。
第一,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关键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全面推行劳动合 12
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特别要抓紧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
第二,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税收流失。研究适时开征物业税。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对公益事业的捐赠款项实行全额税前列支或抵扣。
第三,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完善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建立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完善监管办法,并对职务消费作出严格规定。
第四,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切断违法违规收入渠道。加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力度,并向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延伸。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工资外的各种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严禁国家机关和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以及供水、供气、供电等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严厉查处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行为。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消除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
第五,保障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要通过发展生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让低收入群体有一个基本的收入,同时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要保障困难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有效发挥和调动他们依靠自己力量改善生活的积极性。
第六,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工作。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有了低保制度,就不再需要扶贫了。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低保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和 13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还必须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这一点不能动摇。现有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地区,扶贫难度大,返贫问题严重。要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贫困程度较深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对一些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人类生活居住地区的居民,要逐步迁移到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异地扶贫。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等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第五篇:八大员考试改革。
一、内容概要
1、到2016年年底,一级资质及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自有工人全员培训、持证上岗;
2、到2020年,实现全行业建筑工人全员培训、持证上岗;
3、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为骨干,技师、高级技师为龙头,老、中、青比例合理,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工人队伍。
二、主要内容
1、实行分级分类培训
①对从事技术工种的工人,应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职业技能标准相应等级要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
②对施工现场的普工,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③建筑工人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由施工企业或培训机构核发培训合格证书。
④对从事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当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⑤建筑施工企业应有计划地对项目班组长进行重点培训,提升项目班组长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八大员考试报名就找南京润利。
2、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①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培训考核机制,增强企业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
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持证上岗制度与企业资质管理、招标投标、质量和安全监督、施工现场检查、企业信誉等级、工程评优等行业管理规定和要求结合起来,推动建筑工人培训和取得证书。
3、工人技能分级管理机制和办法
①建立建筑工人职业培训考核等级与基本工资挂钩制度;
②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③鼓励施工企业搭建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4、开展建筑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鼓励开展建筑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建筑工人提供展示技能、交流技艺的平台,促进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5、保障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经费
建筑施工企业要依法切实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确保建筑工人培训经费足额合理使用。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提出批评、责令整改。
6、健全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监督管理机制
①建立工作信息公开的制度和机制,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体系,督促建筑施工企业等相关单位做好工作。
②重点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培训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凡不承担培训主体责任、持证上岗情况未达到相应要求的企业,应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和处理。
③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的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制止和纠正,严肃追究责任。
④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对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情况实施有效监督。
⑤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动态管理的认定退出机制,开展培训考核工作的质量评估。
7、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信息化管理
①督促施工企业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的劳务员,负责登记建筑工人的基本信息、培训技能、诚信状况、工资结算等情况。
②建立统一的建筑工人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建筑工人职业培训与考核管理,掌握建筑工人的结构比例及流动情况,引导和推进全员持证上岗,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