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案
一年级: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大师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画经典作品,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趣味性。
【教材分析】: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美化了我们生活,感受线在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教材中还选择了一些学生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身边的线条,感受这些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美术知识的不足,以及感受生活经验的限制,虽然在生活中,学习中经常见到线条,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线条并不认识,没有感受过线条的美。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线的组织。
【教具】:电线1根、四幅画、课件。
【学具】:电线、硬白纸、彩笔(或蜡笔、彩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线条
1、心情导入新课。
师:(师表现上课前心情紧、张乱的情绪)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生:紧张、乱……)
师:老师看到你们可爱认真的样子,现在心情平静了许多,你能表现一下老师此时的心情吗?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说说你折的像什么?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各种图形并相互交流。)
[上课时随机设置这样一个环节,使孩子原本不安份的心一下子被老师手中的电线吸引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初步认识了几种线。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线条就像个顽皮的小孩,总在和我们捉迷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它,和它交个朋友。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板书:《我们身边的线条》。
设计意图:[在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后采用游戏法设置情境,悬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兴趣,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同时也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精致的课题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把他们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
1、初探: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寻找教室里的线条,小结归纳并且汇报观察结果。师:谁能发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条? 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条。谁能找出最多。(教室里、校园中、回家的路上、、、、、、)
2、(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果教室中线的物品不够丰富,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做找线游戏,或者布置在生活中观察自己身边的线条。
3、再探:学生可以在课前搜集来的物品上寻找:树叶、雨花石、海螺、羽毛。线状的物体。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树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五线谱、铁轨、弹簧、叶子的边沿等……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线?(生畅所欲言)
(认识直线、曲线、折线,分别体验各种线给人的不同感受,并适时板书。)
在自己掌握的基础上,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应用。如轮廓线。如门框、、城墙等……(欣赏课件图片)汇报展示,归纳:波浪线、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折线、弧线、螺旋型线、弹簧型线、城墙型线…………等。
4、感受:师:(1)线条可以看得到,欣赏史前时期画在陶器上的纹饰、吴冠中的《春如线》、韩美林等画家的作品、中国古代草书、象形文字等,通过视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我们一起用手跟着画)
(2)线条还可以听得到:课件放音乐,让学生迷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①动物的叫声。《命运交响曲》
②边听音乐,学生用手线边指挥,感受线的美。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线条会随着音乐高低翩翩起舞。通过听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我们一起跟着线条舞)
(3)线条可以摸到:摸不同质感的物体,通过触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我们一起谈谈感觉)
(4)线条不仅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还能感觉到: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有感情的线条,如“刚强有力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奔放的线条”、“平静的线条”、“烦躁的线条”、“潇洒的线条”、有情感的线。线条还蕴涵丰富的情感。线条的表现力是神奇的,或长或短,或平稳,或多或少,或跳跃,或流畅,或凝重,或刚毅,或柔弱。(我们一起跟着做表情)
设计意图:[通过找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在游戏中初步感受线的美感,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严肃等不同感受。]
你们看,线条们一根根,多孤单啊!你能给他们找找好朋友吗?
三、线条的变化和组合
1、Flash小游戏:把几种不同形态的线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更丰富的构成效果。(归纳:组合有一定的秩序,排列紧密,形态富于变化的线条很美。)
师:每人在卡片上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些漂亮的线条,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的不同感受。(生画出并讨论。)
小结: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2、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说说画中都有什么线?感受美感。
3、欣赏课本学生范作,给自己最喜欢的线条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从小朋友的画中看到了什么?
4、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如“扩散的圆形”、“美丽的树叶”“想象中的花”、“快乐的歌”、“燃烧的太阳”等,供学生进行主题漫想,创作线条画。
5、线条的秩序和变化。
出示四幅画,学生谈谈喜欢哪幅,为什么?
小结:线条要富于变化,但也要有一定的秩序,才会更美。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布置作业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
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只要大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合作创新、动手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给他们创设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从感性到理性有了一个飞跃。]
四、学生作画
教师巡视辅导。(播放轻音乐)
1、巡视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
2、作画中集中辅导: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3、分组指导:针对小组个别问题及时辅导。
4、对孩子进行个别差异指导。
五、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1)各组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推选出一名代表;
(2)请各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两、三名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构思、线的组织、工具、材料的使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师进行客观评价。(以鼓励为主,客观指出不足之处,已作修改)
设计意图:[让孩子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更不应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要鼓励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2、总结延伸: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大家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展示几幅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背景音乐感受的作品。
师:我们回家听一段音乐,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美术有什么联系。
画完后可以与父母共同欣赏,装饰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设计意图:[强调美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引导孩子将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同时学会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又增进了亲情。] 【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线条
直线
曲线
折线
二年级:
课题
1.我和昆虫
课型
绘画课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动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昆虫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绘画方法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
技能:通过探索用各种绘画方法自由创作“昆虫”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学习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用各种绘画方法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各种色彩、手法表现昆虫。
教学用具
图片、录象资料、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昆虫?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昆虫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谜。)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昆虫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昆虫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3)人和昆虫的联系,小朋友们和昆虫之间,是怎样的友好相处?
(4)揭示课题:可爱的昆虫。
二、新授
①播放各种昆虫活动的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②浏览各类昆虫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昆虫之美和可爱之处。
③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哪种昆虫?为什么?你知道哪种昆虫的故事呢?
④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⑤引导赏析学生绘画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
三、师生总结制作“昆虫”的方法:
a.根据构思来决定要绘画的“昆虫”。
b.根据想好的“昆虫”来选择绘画材料及昆虫的动态。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绘画一组自己喜欢的动物
六、展示学生作品,讲评。
(1)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
(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奇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
(4)课后延伸:a.你还知道其他关于动物的更多知识吗?
b.你知道其他国家如何爱护昆虫吗?
板书设计
1.我 和 昆 虫
学生作品
方法:构思
绘画
奇妙的爬行
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教学准备:
教师:爬行动物图像资料、范画
学生:观察爬行的形态、搜集爬行动物资料、画笔
教学过程:
一、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二、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2、思考:
(1)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2)你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吗?
3、他们的爬行各式各样真奇妙呀!【认识爬行动物及其特点】
三、想象:
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想爬到什么地方?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表演爬行的样子。
·它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事? 【发挥想象,增加趣味】
四、欣赏作品:
你喜欢哪一幅?观察爬行的位置、方向、路线、环境等,描述发生了什么事? ·毛毛虫在树枝上扭来扭去的爬行,树枝弯来弯去画满整张纸,很生动; ·乌龟在五彩路上爬行,就像跳集体舞;小乌龟在大乌龟背上爬行; ·蜗牛在水边爬行;
·蚂蚁在窗台边爬行,欣赏着窗里窗外的景色; ·瓢虫在爬山虎的叶丛中,正从右上角往左下方爬行。【学习多种构图方法,使作品更有趣】
五、作业
注意构图时动物与环境的位置、大小、前后关系。
六、讲评:
讲讲自己画了一个什么故事。
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设计.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人们冬季常带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这些新形象经过简单添加,装饰就会变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如小兔、小熊、小鸟、骆驼等)、美丽的植物、生动的人物或者某种物品。在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在手套中加入填充物,让手套鼓起来,形象更逼真;也可以利用多副手套相组合;还可以将手套和其它简单的辅助材料相组合变化出生动有趣的物品。
教学内容和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
应会:能大胆的创作,通过对手套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难点: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学习材料:
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手套、剪刀、胶水、扣子、彩色纸、丝线或丝带等装饰品。
教学设计:
1、欣赏、了解手套外形的区别。
师:大家准备了什么样的手套? 生:好多手套呀!
大家戴上从各自家里到来的小手套,并高高举起:由五指的、有半截指的、有棉的、有毛的……
2、导入
师:好了请大家摘下来!
同学们摘下自己的手套,有的手套缩成一团,只露出两根手指。
3、情趣激发
师:咦?好可爱的形状啊!你们看,像什么? 两根手指向上,团起来的手套看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两根手指朝下,再把旁边的手指拽出来一点,看起来又像一个大头的小人……
4、分析
师:哈哈,这些平平常常的小手套居然可以变出这么多种可爱的造型。引导大家欣赏书中的作品的表现形式。
大家从简单的想象对比书中呈现的另一种形式的作品,创作热情被极大的激发,又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出现。
5、分析交流 师:瞧!这些作品不但只是手套自身的变化,还添加了许多其它的小装饰呢,这样看起来就更有趣啦!你又受到哪些启发?
小组同学利用带来的装饰品,共同研究探讨手套添加变化的不同方式方法,人际,组际之间交流。
6、创造
提出制作要求,巡回辅导,提醒同学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以自己创作,也可以与人合作,材料共享,进行有趣的创造。
7、自评、互评、表演、展示 协助组织大家评比活动。
比一比看谁的思路最新奇?最有趣?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认为他们哪里制作的最精致?
大家评比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8、拓展
想一想:你还可以把生活中那些小物品变成有趣的形象?
《小花饰》
教学目的:
1.:通过制作与分析让学生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2.:通过导入、欣赏、讨论、演示、让学生在直观看到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中,引发学生对小花饰的思考与探究。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教学重点: 小花饰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教学用具:
旧挂历纸,废彩带及各色彩纸等,双面胶,剪刀,绳,订书器、课件等 学生用具:
旧挂历纸,废彩带及各色彩纸等,双面胶,剪刀,绳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的衣服和以前比有什么不同?(老师衣服上佩戴小花饰)
(2)生:老师今天衣服上有两朵小花。
这花很漂亮。
(3)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今天穿了件深颜色的上衣;所以就佩戴了两朵非常漂亮的小花饰来装饰自己。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小花饰。
(意图:创设有小花饰物品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情景)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小花饰 1.思考与回答问题。
(1)设问:什么是小花饰呢?
小结:小花饰就是像花一样漂亮的,用来美化我们生活的装饰物。(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课教材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最上边留言条上的内容“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师:这张留言条有什么特点? 生:这留言条很漂亮。
这个留言条很特别,上面有朵小花。
师:小花饰的用途很多,请同学仔细地想一想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花饰? 生:表演节目时见过。
婚礼中新娘子头上戴着和手上拿着的,花车。花蓝上。
许多盒子上也有小花饰
师:用小花饰装饰美化的地方太多了,不仅我们喜欢用小花饰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许多外国的朋友也喜欢用小花饰来美化装饰、如美国夏威夷有的人就喜欢头戴花冠颈挂花链、身穿草群跳起草裙舞,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好客的的菲律宾人往往把茉莉花串成花环,挂在来宾的脖子上,表示纯真的友谊。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小花饰,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带有小花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并讨论)
(意图:在讨论与回答活动中解决以下问题:a.发现小花饰的用途有许多,并能举例说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与探究。师:想一想,分析、讨论一下,小花饰是怎样做出来的? 生:b.把课前收集到的小花饰拆开。a小组探讨研究做法。
师:出示一小花饰并拆开,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使用了什么材料?
(意图:a.在讨论与探究过程中,自己发现了小花饰的制作方法。b.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己所使用的媒材的特性,以期对材料和制作方法有大致的了解和掌握,保证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3.教师演示:将自己身上带的小花饰拆开,讲解这个小花饰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意图:让学生了解小花饰不同的制作方法,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四、作业布置: 做一自己喜欢的小花饰 作业要求:边做边思考。(1)你做的小花饰有什么用途?(2)使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
五、教师辅导:(1)注意色彩的配置。(2)制作时注意安全。
(意图:把重点问题融入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决重点问题,并对设 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有所体验,逐步感受小花饰的美。)
六、展示评价:
(1)将自己制作的小花饰展示给大家看。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制作的小花饰的特点、用途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哪个地方是你喜欢的地方,为什么。(3)其他同学说一说你喜欢的小花饰。
(4)同学们将做好的小花饰戴起来,随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音乐和老师一起舞起来。
(意图:把展示作品、表达特点与评价活动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融在一起,让学生活动的乐趣。)
七、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最后请大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哪些场合用小花饰?它们有什么特点?材料是什么?请你记录下来,和同学、教师一起讨论。
(意图:拓展思维空间,延伸知识,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到一起)八.拓展:
制作小化饰的方法很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探讨、制作,来美化我们生活。
课题:我们身边的痕迹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是学习简单的技巧的版画起始课。通过学生接触一些版画的初级活动,拓宽对美术范畴的认同。
2、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能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发现凹凸不平的材料的美感,并能用工具采集下来,体会整个过程的经历,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和经验。
3、利用采集到的肌理效果,展开想象,做添加,制成新的作品。
4、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难点:拓印的技巧。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先出示刻有凹字“缘”的小花瓶,教师取一张小白纸覆盖“缘”字上,然后边告诉学生老师要变一个魔术,边在讲台下拓印“缘”字。
2、出示已拓印的“缘”字,提问:你看到什么了?为什么能印出“缘”字。在讨论以后让学生摸一摸刻在花瓶上的“缘”字,并请摸过的同学说说感受。
二、探索游戏
1、闭起眼睛摸一摸,在你的身边,有什么东西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2、老师演示拓印技法,然后以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的纸和笔拓印,通过小组汇报讨论的方式得出用薄纸和蜡笔或彩色铅笔拓印的效果最好。
3、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带来的小物品进行拓印,尝试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笔触等技法。然后通过自评、互评,交流拓印技巧心得,比如选用的蜡笔的色彩与纸的色彩有些对比可使拓印效果更清晰,笔触的方向最好统一,擦笔的力气稍重等。
4、总结拓印的概念,并揭题:用拓印的方法可以拓印出很多的痕迹。(板书:我们身边的痕迹)
三、探索游戏
1、师提出探索目的:大自然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痕迹,接下来,我们就到校园里去找一找并用拓印的办法把它采集回来。
2、提出户外活动要求:
(1)组长负责带到操场上、楼梯、碑廊或在教室内、(2)始终保持安静,不能大喊大叫。
(3)由组长在十分钟后按时带小组回教室。
3、学生到校园中采集美丽的痕迹,老师巡回指导。
4、汇报与交流: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件拓品来源什么实物,采集的地点。提问: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2)看看你的作品象什么?(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象,找一找原因。(实物本身不清。纸质过薄、过脆,容易破。笔芯太硬不好用。)
(4)老师提问启发:看看我们采集来的痕迹,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能使它变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四、学生作品欣赏
(1)展示作品,请说说那图案是从什么物体上拓印出的痕迹?又用什么方法进行了加工?(2)让学生想一想还能用什么表现方法?小组讨论并汇报。
五、合作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每小组共同合作,利用拓印来的痕迹进行组合加工创作出更美的作品。(2)提出评价标准:看看哪组的作品痕迹利用得巧妙、创意新颖?
六、评议总结:有一些画并不是只靠“画”来完成的,许多肌理效果妙趣天成巧工夺天,反而是画所不及的。美无处不在,老师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成为发现美的有心人。
《新颖的泥名片》
本课教材分析:
名片,是成年人与他人沟通最便捷有效的工具,小小名片,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集实用与美感与一身的交往使者,我们小朋友为什么就不能深入的接触感受一下呢?而且,我们小朋友笔下的名片设计,自然有与成年人截然不同的一份天真和童趣。有句话说得好:“教师在新教材实验中,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个教学话题而已,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教师们可以根据话题来创造性地展开教学。”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的《新颖的泥名片》,是一堂手工制作课,但目的不是简单的进行某种手工制作,而是能通过对自己名片的设计制作过程,更深入的了解名片,并能够借鉴其他艺术设计元素,为自己设计出新颖美观的个性化名片,更多的重视了艺术感受、表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它对美术教学各学习领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涵盖。因此,本课在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改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一开始老师就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以提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引导对美的感受创造欲望。重点部分从名片的设计到制作完成,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表达中进行,老师只在其中穿针引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现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表现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用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人们要介绍自己,就要靠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有需要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己的名片。
教学难点:
制作得新颖、生动,作品美观,富于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成人用的各种名片、不同形状的彩泥名片若干、硬纸板、彩泥、剪刀等。学具:硬纸板、剪刀、彩色橡皮泥、用以压印花纹的工具(如瓶盖、笔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师:老师与小朋友们已经接触了一个多月了,可老师还是不认识你们,怎么办呢?
生:一个个逐一自我介绍一下„„
师:真是个好方法,可是老师一下子记不住全部学生的名字的,又怎么办呢? 生:名片。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知识面,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
二、观察分析、探究
师:同学的爸爸、妈妈有名片吗?生:有
师:说说爸爸妈妈的名片是什么样的?生:有名字,地址,电话,还有颜色的„„
师:名片最早出现在汉代,人们利用竹片刻上自己的姓名和职位,用于互相介绍,这种竹片叫“谒”。随着时代的发展,名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直到现在。教师展示古代名片和现代名片,请学生对比其中的的异同。
a、外形都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外形、)b、材料有什么不同?(板书:材料)c、名片上都有什么内容?(板书:内容)d、名片的色彩怎样?(板书:色彩)
小结:a、外形 古代:长方形,比较大 现代:形状各异
b、材料 古代:竹片 现代:纸张
c、内容 古代:姓名 职位 现代:姓名 电话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d、色彩 古代:竹片本色 现代:色彩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古今的对比,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名片的基本结构。】
师:对!多亏这小小的名片帮忙,人与人之间才可以顺利地沟通、交流,人们都十分重视名片的设计和美化。如果你的名片很美观、有特色,那么第一次见面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看,这是老师的名片,小朋友们比较一下,它与普通的名片是一样的吗?用什么做出来的?
生通过观察就会比较出:不一样,这是立体的,用彩色橡皮泥制作的。
师:名片就代表着你的形象。要想做的很特别,让同学一眼认出是你,那可得先好好动脑设计呀!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设计的(课件展示各种造型的名片)。欣赏时要注意观察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1,生通过观察答:外形有长方形、正方形、椭圆、不规则形等。师总结:外形可以自由选择。板书:外形——多样 问题2,师根据生的回答总结板书:色彩——醒目 问题3,生答:名字。
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放在的位置。除了名字还有什么? 生:音符、调色板、球拍„„
师:从这些装饰图案你能看出这个小朋友的爱好特长吗?
师总结:名片上除了要制作名字,还可以加上一些代表自己特点的装饰图案,使你的名片与众不同,体现你的个人特色。板书:内容——有特色名片要有个性
三、讨论名片的设计内容——“我的名片我设计”
师:名片上的内容可以包涵学校、班级、姓名(英文名)、性别、星座、爱好、人生格言、吉祥物、电话、QQ号码„„怎样设计名片,才能让人家对你印象深刻?(名字设计与个性体现至关重要)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的名片将怎样设计呢? 生自由发言。师发现创意新颖的构思及时表扬。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作品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通过欣赏设置一些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发现,激活学生创造的灵感,同时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也大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实践活动:
师:现在不少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了,好的,我们先分组讨论一下做的方法好吗?大家可以边试做边讨论。生尝试并热烈讨论。
师:你们认为做泥名片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使名片更美观? 学生发言,如遇到问题可请求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师:哪位同学能总结出制作步骤? 师根据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并总结:
1、用硬纸板剪出名片的外形。
2、铺底色。
3、搓出泥条拼贴名字。(注意字不要太粗)
4、添加特色图案。师提示:添加的图案是装饰,可利用身边的用具来做做(这步很重要,体现你的个性)
5、借助工具装饰完成。
学生开始制作。师巡视指导,随时帮助解决学生实际中遇到的小困难。
【设计意图:探究性学习是一个障碍重重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与他人交往、合作,从而获取同学的帮助。,我让学生在解决本课的泥名片的基本要素、方法与步骤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中,让学生学会参与,积极投入到探究的环节中。】
五、评价展示、交流延伸:
情境表演:(扮演两位刚认识的人)
请两个同学分别拿自己制作的泥名片,进行互相介绍。
分组进行表演,同学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制作的名片,增进友谊,共同体验成功。师课堂小结:
老师看到大家脸上一直在开心地笑着,是啊,这节课我们都为自己设计了那么棒的泥名片,老师也为你高兴啊!今天,同学都发挥了聪明才智为自己制作了一个新颖的泥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了解你长大后的理想和志愿,老师祝福你们:好好学习,早日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
【设计意图: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自由交流的空间,既能使他们充分感受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可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名片设计的课后延伸,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发展其想象力。】
板书设计:
9.新颖的泥名片
(一)外形----多样
(二)材料----纸、橡皮泥
(三)内容----姓名、电话、住址等体现个性
(四)色彩----醒目
一年级:
《漂亮的瓶子》教案设计
[ 2010-10-12 10:35:00 | By: 施苏群 ]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和美化方法。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和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创作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材料:
教师用具:课件幻灯片,示范画,剪刀一把,画笔。
学生用具:彩色纸,剪刀一把,水彩笔,油画棒,固体胶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齐摆放好学习用具,做端正。
二、故事导入:
1、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施老师先给小朋友讲一小段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海底里有一个瓶子,这瓶子里困着一个巨魔。那是五百年前一个神仙把巨魔收到瓶里的。巨魔曾经许过一个愿,谁能把这个瓶子捞起来,把瓶塞打开,把他救出来,他就赠给这个人一座金山。可是,五百年过去了,还没有人把这瓶子捞起来。巨魔十分气恼。他诅咒说 : “以后,如果谁把我救出来,我就一口把这个人吞掉。”后来,巨魔有没有被就出来,又有没有人被他吞掉。施老师在这里先卖个关子,看看小朋友今天课堂上的表现,表现好的话下节课再把故事讲完。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和瓶子有关的,跟着老师一起读课题:
2、揭示课题--漂亮的瓶子。(出示幻灯)学生听故事,读课题。
三、新课讲授:
1、欣赏、观察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故事中的瓶子的作用很神奇,居然可以困住一个巨魔。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瓶子都用来干什么的?出示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并展示自己带的瓶子。
学生展示,说说:插花、装水、装油等。
2、师:看来瓶子的用途还真不少,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瓶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观察,说一说:口(大小),颈(长短),肚(胖瘦),底(宽窄)。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兴趣,懂得从细处去观察。
四、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1、师:每种瓶子都有自己的外形,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先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的外形,看看谁剪得最快。生用自己的方法剪瓶子。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师:这个小朋友已经剪了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看它的形状特点(口、颈、肚子、底)。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剪的?有什么好方法? 为什么要这样剪?
学生展示自己剪的瓶子,说说方法:先对折,画出瓶子的一半造型,再剪。因为是对称的。
师同时出示幻灯片。强调对称。
师:真聪明!有多少同学是用这种方法剪的?请举手。这种方法真不错,不是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跟着施老师一起也来学一学。你们希望老师剪一个什么样的瓶子呢?来提一提要求。
学生学一学,提出要求:口要大一点,颈要``````,肚子要``````,底要``````
五、谈话引导,欣赏图片
1、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剪瓶子的方法,都学会了吗?但是施老师还是觉得瓶子不漂亮,在你们的心中,漂亮的瓶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还应该有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有花纹,各种颜色。
2、师:施老师收集了好多漂亮的瓶子,带你们一起去参观一下。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它漂亮在哪里?播放图片
学生欣赏,说一说:外形,色彩,花纹的特点(花、人物、文字书法、点、线、面)(分布在瓶子的各个部分)
六、谈话引导,装饰示范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瓶子心情真是不错。我们发现虽然这些瓶子的形状多种多样,花纹也变化多端,但是它们都是对称形的。把它们一分为二的话,两边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所以都可以用刚才学到的对称剪法来剪。比如```````
师:施老师从那么多美丽的花瓶中受到了启发,想把刚才的瓶子打扮一下,等会请你们来评价一下我装饰得好不好?示范装饰瓶子,用点、线、面装饰在各个部位。
学生观察、学习,评价。哪个部位还可以装饰一下``````
七、布置作业
请小朋友把自己刚才剪下来的瓶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打扮,或者对刚才剪的瓶子不满意的可以重新剪了再装饰。等一会我们要评一评谁设计的瓶子形状最漂亮,谁装饰得最美!出示幻灯片
学生按要求作业,施巡视指导。
八、展示、评价 先四人一小组选评,再请代表将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全班同学一起评出最漂亮形状奖,最漂亮装饰奖。师点评,颁发小奖品。学生按要求操作、评价。
九、今天我们学习制作了漂亮的瓶子,小朋友的表现都非常好,下节课施老师会把刚才的故事讲完。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不对称的瓶子,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幻灯片。
教学目标 :
一.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二.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三.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四.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美术教案-洗澡
重点难点:
一.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二.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观察,说一说自己洗澡的趣事。
2. 作出洗澡的动作,问:老师在做什么?
3. 观察,讨论,交流。
观看,分析动物洗澡的录像片。
4. 欣赏范画,谈感受。
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洗澡?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5.思考如何表现。
要求:(1)先体验洗澡时的情绪,选择表现方式。
(2)再用不同方式对主题进行表现。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 自由组合,完成作品。
2.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1)结合成小组。
(2)根据大家的特长,爱好选择表现方式。
(3)筹备,完成。
3. 巡视,及时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
2.展示,表演。
3.组织活动,营造气氛。
四.课后小结。
让学生能学会简单的评述,并相互起到推动作用。
用一两句话对同学的作品发表看法。
第二篇:【推荐】美术教案模板
【推荐】美术教案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生成背景:
中秋节快到了,为了让幼儿能够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组织了一次做月饼的美术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幼儿说一说以前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在幼儿的回答中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说“和妈妈一起过节吃月饼”,“妈妈买月饼给我吃”等等,足以看出幼儿对妈妈的情感,于是就想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妈妈,抒发自己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妈妈的欲望。
2、知道妈妈的节日:母亲节和三八妇女节。
3、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请幼儿带一张妈妈的照片来幼儿园
活动过程:
请每个幼儿都拿出妈妈的照片,和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妈妈。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情况
2、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时候生日的吗?
妈妈最喜欢吃什么呀?
妈妈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呀?
那妈妈最烦恼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3、引导幼儿回家以后问问自己的妈妈,增加对妈妈的了解。
美术教案 篇2一、教材分析《过大年》
依据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精神和有关学习建议,本课《过大年》以过年为题材,设置了民间美术的学习内容,《过大年》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方法,领悟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唤起他们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喜庆节日,其间穿插大量民俗民间活动,这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选择了陕北农民贴窗花、舞狮、划旱船等图片营造出节日的热烈气氛。在特定的情景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个教学活动的设置,相对独立又统一在同一题材中,为不同地域学校的教学提供选择。戴上自己制作的罗汉头,表演一段有趣的节目,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和成就感;通过调查活动寻找、发现身边被忽略的民间美术活动,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面;学习剪纸窗花的折、剪等技能方法,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特点,表达节日的喜庆心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古老的民间美术一样可以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
“资料库”中给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对学生构思和实际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习大空间”里的年画和灯彩是学生轻易想到的民间美术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展民间美术知识。教学实施过程应该着眼于如下方面: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时代气息等内容、特点,体现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质。
二、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法,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通过设计、制作、策划、表演等活动表现节日的喜庆心情。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有关节日活动的图片用做情境设置的提示和参考,在教学中可根据条件加入图片或影视资料补充,将教学引入喜庆、热烈的环境气氛中;
罗汉头制作结合游戏进行,可以考虑模拟节日民间活动的节目或作为新年联欢会的准备,以感受节日气氛为主要目的,穿插有关民俗的知识内容;
调查活动安排在课余展开,应为学生提供资源和路径以及调查研究的方法(参考七年级上册《门》);设计、剪刻窗花的学习活动结合民间剪纸的一般知识,以对折、剪刻技法为主要内容,教学中可以根据当地资源优势进行调整。在技能训练、创意表现等方面应该始终围绕喜庆吉祥等民俗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难度,使学习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含量。
2.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实物、服装、道具以及作业用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工具。罗汉头制作活动要考虑游戏的场地和时间,最好安排在室外或课余活动时间进行,以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剪纸活动分组围坐,便于制作时交流;涉及社会调查的活动也应分组进行;对活动纪律、工具使用、安全、卫生等事项等提出要求。
3.教学策略
营造喜庆吉祥的氛围,用热情愉快的语言带领学生很快地进入特定情境,顺利导入教学活动。结合教材补充的图片资料,师生互动,畅谈自己曾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感受。总结、归纳节日民俗活动的主题:纳福迎祥、驱灾辟邪、喜庆祝寿等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畅谈自己在过大年时参与或见过的一些民俗活动,如吃年饭,放焰火,贴对联、门神、年画,挂花灯等,引入罗汉头或窗花的活动内容。
制作罗汉头的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操作,需要注意对细节的提示,启发学生对头饰的设计进行变化;戴上自制头饰表演一段与过年有关的小节目,巧妙地把其他民俗活动融于表演之中;对表演和制作水平做出评价。
按小组分工,制定计划,进行了解民间民俗的社会调查,利用互联网、有关书籍刊物、图片文字资料;运用摄影、速写、翻录电视节目等手段,汇集整理,分类成册;利用获得成果,在校园内(网站或橱窗)举办展览。
制作窗花的教学活动以介绍剪纸作品导入,介绍窗花、门笺、墙花、炕围花、顶棚团花、灯花、喜花,甚至是刺绣用的花样剪纸类型。通过演示折剪双喜字或其他较简单的内容开始,让学生对剪纸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认识。提供一定素材,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节日气氛,布置新年准备,大家动手以剪纸的形式装饰“大家庭”(教室),制作红包或小礼物。引导学生研究设计和剪刻的方法,分析窗花设计种种有关造型要素的运用,制作表现喜庆、祥和的剪纸图案;作业过程中及时点评、提示,表扬和鼓励大胆的创意和巧妙的设计;用作业布置教室,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介绍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4.教学评价
以布置教室的方式进行作业展示,在观赏作品时进行学生互评,教师在评价中对大家的看法进行归类、总结。评价内容着重于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在设计中造型要素的运用,大胆、巧妙的创意以及认真细致的制作等。
四、教学选择
教学活动可以有所选择,以适应于地域和学校的资源环境。“活动二”的内容有助于其他活动的开展,可以考虑安排在前;罗汉头制作可以考虑作为节日联欢的节目准备,安排在课余进行;窗花制作为本单元的重点,用一至两课时完成。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应该增加窗花制作活动的知识内容,以补充教材的不足。如阴刻、阳刻以及剪纸的多种表现手段,民间美术形式语言的运用以及造型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等,本教参在参考资料中给予补充。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教室环境的布置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可以视为本课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届时于冬季期末,新年、春节期间,配合学校的联欢活动,将学习环境布置一新,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同时也为教学营造了相应的情境。也可以考虑将教室环境的布置作为作业展示的方式,将教学活动置于迎接新年的准备工作中。
借用节日民俗习惯安排教学活动细节,使学习适合于喜庆祥和的氛围。如罗汉头表演借助于秧歌、旱船形式,剪纸运用于窗花、礼品、红包等等。
使用相关主题的音乐背景烘托气氛。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对民间美术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通过社会调查、作品分析等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汇集资料、分析造型规律和运用综合知识理解民间艺术的方法,促进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问题设置的排序要考虑学习方法的过程,资料汇集要注重分类的方法等等。在教学引导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想法,鼓励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及时点评学生的创意和制作,并给予合适的建议。教学示范应考虑使用直观的演示,可以由教师演示,也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师生教学角色的变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学媒材主要用于营造情境,除充分运用多媒体和影视课件以外,不可忽视其他媒材的利用,如演示、演出、展示用的道具,民间美术作品实物以及工具材料等。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窗花制作可以考虑一种方法进入,多种题材分小组进行的形式,在课时内做出不同品种的作品;也可以参照七年级上册《花圃》的展示方法,采用规定尺寸和折叠方法,将不同表现主题的作品,拼成大图案,增强视觉效果。
民间美术的调查,可以采用分组分类的办法收集材料,根据学生的条件,自由组合,分头采用不同途径搜集,最后整理汇总。
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帮助学生掌握窗花剪刻的对折变化方法,用一个图案造型,让几个学生分别用不同折法进行剪刻后向全班展示,对折引起的图形变化便一目了然。运用造型要素的图示对应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剪纸作品的表现方法,可以起到好的效果。结合成语、俗语以及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对民间美术中的表现内容加以解释,可以使学习生动有趣,同时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教学资料
民间美术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并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形成多种分类法:1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2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4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6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7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8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9纸扎灯彩。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10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11食品。包括面花面点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
美术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熟悉工具和材料,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三、教学难点: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彩泥
学生:彩色笔和彩泥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情绪,检查用具。
2、导入:出示《后羿射日》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及讲述。
3、想象:请学生在画好的圆形上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太阳。
4、欣赏:欣赏课本上的彩泥作品,讨论、探究浮雕太阳的制作方法。
5、表现:用彩泥创作一件浮雕太阳的形象,注意五官和光芒的不同制作方法,注意色彩的对比。
6、展示:说说自己和别人的太阳。
7、延伸:展示自然界中的太阳、神话中的太阳形象、以及生活中的太阳图案。
美术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3、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身喜欢的肖像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
教学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出示肖像作品(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线描),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肖像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流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同学讨论
如何才干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猜一猜
拿出自身的照片,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发明性的表达。
四、画一画
选择自身喜欢的肖像图片,用自身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并可依照自身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课后拓展
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态。
课后记: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加上同学们也懂事了许多,课堂的配合还有相互的合作都比较好。
美术教案 篇51、尝试用瓶盖蘸颜料在小鱼的周围印泡泡,体验合作印画的乐趣。
2、初步学习欣赏作品,用简单句描述,感受画面的美。
3、在作画时注意卫生,不把颜料弄在衣服上。
二、活动重难点:
愿意尝试运用瓶盖合作印泡泡,初步学习用简单句描述作品。
三、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的背景图。
2、红、蓝水粉颜料各两盆;大小不一的瓶盖每人一个;抹布4块。
3、背景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小鱼图,激发幼儿印泡泡的兴趣。
看谁来了?小鱼宝宝们,你们真可爱!看一看它们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它们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图上的小鱼它们也会吐泡泡。咦?它们的泡泡在哪儿呢?
2、出示印画的材料,讲解瓶盖印泡泡的方法。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材料?有很多大大小小不一样的瓶盖,还有一个彩色的小浴缸(水粉颜料)
(运用儿歌示范作画)小瓶盖,真可爱。小浴缸里跳一跳,大海里来压一压。哆唻咪,拿起来。看小鱼的周围吹出了许多的泡泡,小鱼更开心了。
你看到小瓶盖在干什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大海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一个小朋友也来试一试。小朋友吐泡泡的时候要在小鱼的周围。
3、介绍背景图,布置任务。
(1)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片海洋,请每位小朋友轻轻拿一个瓶盖来印泡泡。
小朋友在印画的时候注意卫生,小心颜料,手脏了可以用抹布擦一下。
(2)幼儿开始站着作画,关注幼儿印泡泡时注意在画面空的地方印,关注个人幼儿的卫生等。小朋友印了大泡泡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个瓶盖再来印泡泡。
4、相互欣赏并展览幼儿作品。分享集体创作成果的欢乐。
展示幼儿作品。看一看现在的大海美吗?为什么?
你印了什么颜色的泡泡?你印了怎样的泡泡?
五、活动反思: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一个人从小时候起就应进行美育,那么在幼儿园小班进行美育活动更显得迫切了。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其绘画发展水平也正处于“涂鸦期”,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画面怎样变得漂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中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成形)。
因此,小班幼儿的美术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年龄阶段,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来说,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幼儿学会绘画的手段,表现他们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
在《小鱼吹泡泡》这一活动中,目标是让幼儿学会运用一些辅助工具压印图形,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但对于小班的孩子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的确也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感受活动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时,我先出示一张小鱼在吹泡泡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要把整片海洋的小鱼都吹上泡泡。
第三篇:美术教案集锦
【精选】美术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泡泡的颜色、大小、形状等。
2、学会用油画棒画封闭的圆。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体会活动的趣味性。
重点:通过观察、欣赏让幼儿了解泡泡的特征。
难点: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的控制能力,画封闭的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带领幼儿玩吹泡泡、学跳律动《我爱洗澡》
——物质准备:吹泡泡玩具一个、炫彩棒和画纸若、教学PPT、《我爱洗澡》视频’、圆形玩具、水粉颜料(用抹布本蘸好)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我爱洗澡》视频,幼儿律动。
——提问:洗澡时我们我们搓啊搓出了许多什么东西?
2、老师吹泡泡,幼儿观察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泡泡?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还有的是什么样的?
——3游戏:吹泡泡
——这么漂亮的泡泡我们再来看看玩一玩吧!
——提问:你们用手抓到泡泡了吗?为什么?
——老师把泡泡吹在托盘里,让幼儿仔细观察泡泡的门有没有关好?用手戳一戳,泡泡破了会怎么样呢?
3、表演游戏:戳泡泡
——老师用手变成一个圆,另一个老师去戳,另一个老师做泡泡破了的样子。——幼儿也游戏一次。
4、小结:
你看,泡泡都圆圆的,关好门的,没有关好门的泡泡就破了。泡泡是五颜六色的,有一串串的、手拉手的,有大的,也有小的,真的漂亮极了。让我们一起来把泡泡画下来吧。
5、幼儿自由作画
——要求:画画时注意干净,不把桌子和身上画起来
——分发材料:炫彩棒一组两盒拆开放在篮子里、画纸一人一张。
——幼儿自由选择炫彩棒作画,教师一旁引导。
6、评价总结
——把幼儿作品迅速展示在黑板上,请大家欣赏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提问:你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有关好门吗?还有什么样子的泡泡没有画出来呢?
——小朋友画的泡泡有大有小,颜色是五颜六色、有手拉手的,一串串像葡萄似的泡泡,真的是美极了!我们一起去外面吹泡泡吧!
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花卉的大致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花卉原始形状与花卉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能够运用点、线、面三元素、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设计花卉图案,采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
重点难点:
·先简化花卉的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适当添画、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花卉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卉实物、花卉图片、花卉图案图片等。
·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闻——感受其香
(1)独用嗅觉感受花卉的芳香
(2)猜一猜:是花(板书——花)
2、看——感受其美
教师展示一组世界各国国花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花卉的名称及国籍;
3、说——展现其多姿多彩
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花卉常识,如:花的气味、外形、颜色、作用怎样,花的生长、栽培、种植、养护如何等。
·学习与创作:
1、观察与写生:以线描的方法写生花卉
(1)教师示范,并以语言表述写生的点滴感受,给学生明了的学习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线描1-2朵花
(示条件而论,可室内写生、也可室外写生)
3、概括花卉的特征:
(1)每朵画都有花瓣、花心组成(2)不同品种的画,其花瓣、花心、颜色也有所不同
4、花儿变戏法——看看、说说、想想
(1)教师出示写生花卉与花卉图案(点题:板书——花儿变戏法)
(2)寻找异同之处——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花卉图案保留了花卉原形的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请学生概括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概括的方法,尝试设计花卉图案。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及自己的经验完成花卉图案的设计。
6、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花卉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花卉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画的是对称式,则再画一个均衡式。或反之。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两种形式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请同学画花,教师将他们的花心、花瓣进行从新组合,在以点、线、面三元素进行装饰。
7、大胆尝试: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花卉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花卉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注:为自己的花设计一个特定的场景)
(4)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作品的装饰性。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
(1)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桌同学欣赏,看他能否猜出图中的花卉图案的原形。
(2)向同学介绍自己创作构想,说说自己如何“妙笔生花”,并设想它的用途。
2、全班同学围绕“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图案设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3、教师展示以花卉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并作介绍。如南方航空公司的红色木棉花标志、东盛医药的绿色菊花标志、上海电视台的玉兰花标志等等。
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会变的花
闻——花香
看——花魅
画——花形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为花设计特定场景,使得学生的画面更显生动——从无计划的聚合转向情节性描绘,这一转变将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
美术教案 篇3一、教学设计:
1、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在观察活动中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并且能够记忆和表现春天的色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把春天的色彩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应会: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以及整体的色彩倾向。
4、学习工具
油画棒、水彩笔等
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
2、教授新课
小朋友们好,在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看看大家是不是都知道,大家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对,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看来大家都知道一年的划分啊,那现在请小朋友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唱,(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小朋友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恩,对了唱的是春天,大家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春天啊,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春天?说的真好,听小朋友们说的,老师也想看看春天是不是有小朋友们说的那样的美丽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好吗?(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看看春天来了,谁回来了啊?对小燕子。小燕子和大家一样都喜欢春天,所以从遥远的南方飞了回来。再看看春天还有什么?这是什么啊?谁来说说,对,小草发芽了,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哇,看漂亮吧,鲜艳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多漂亮啊。
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老师想再让大家看两张图片,这次啊小朋友吗要认真的看,等下老师要提问的。看完了吗?那现在谁来说一说呢?恩,他回答的对吗?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对了,你真棒,小朋友门都猜对了吗?
好,现在大家说说春天都有些什么颜色呢,草是绿色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蓝色的。大家说的真多,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大家说的颜色春天里能不能找到呢?
好,大家听完了歌,看完了图片,现在老师要求大家都来动手画一画,看看那些小朋友画的最好,颜色用的最漂亮,好不好?
3、布置作业
大家在画之前可一好好的想一想,你要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春天?你可以创作一种新的方法吗?
4、讲评作业
大家都画好了吗?画春天我想对大家来说是小菜一碟,没有什么难度吧?我相信也是没问题的。老师刚才在大家画画的时候也画了一张,现在老师就想和大家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更好,谁愿意把他的画和老师比比啊?
恩,有四个小朋友愿意,来给他们点掌声,现在小朋友们来说说你的最欣赏的地方,为什么?用了什么颜色?什么地方你不满意,有什么好的建议。
5、课后延伸
好了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现在老师要求大家回去后把画给家人看看,并把自己在课堂上看到的春天色彩说给他们听听,再想想看这张画有春天色彩的纸你能做什么,那你们的家人和你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好不好?
三、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采用大量的带有春天特有色彩的,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强烈感受,并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探讨春天的色彩方法检验学生研究的结果。这样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等不同的方法、手段解决了教学重点。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用不同方法表现的春天的色彩,让学生初步领略点、线、面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运用点线面完成表现春天的画面,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中学生都能很好的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说出来基本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美术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帽子,了解帽子的作用,美术教案-新年帽。
2、引导幼儿大胆运用贴、团、印等技能装饰帽子。
活动准备:
1、装饰好的帽子若干顶(4-6)
2、漂亮的动(植)物图片若干,各种颜色的皱纸,印章、印泥等若干。
3、用纸剪好的“帽子”人手一份。
4、已学会唱《新年好》
活动过程:
师:(听,这是什么歌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走边唱)是呀,新年快到了,我们小朋友又要大一岁了,园长老师已经给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看看?
幼:想。
师:那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礼物呀。(教师出示示范帽子)
幼:帽子。
师:哇,这么多漂亮的帽子呀!那你最喜欢哪一顶帽子呀?(请小朋友上前来拿着喜欢的帽子回答)你为什么喜欢这顶帽子呢?(你喜欢这顶帽子的哪个地方呀,如:颜色、图案方面——引导幼儿讲述)
幼:有小动物的,幼儿教案《美术教案-新年帽》……
教师小结:园长老师送给我们小朋友的帽子真是漂亮啊!有的帽子上有许多小圆点,五颜六色的,像彩色的小雨点,有的帽子上有许多可爱的图案。那你们知不知道帽子有什么用吗?(现在是冬天了,早上起来小耳朵会很冷,我们戴上帽子就会怎么样啊?)
幼:漂亮的,带上帽子就不会冷了……
教师小结:对,冬天的帽子戴上去可以保暖的。
师:刚才我们看了好多漂亮的帽子。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帽子(教师出示未装饰的“帽子”)你们觉得这些帽子漂不漂亮啊?
幼:不漂亮。(漂亮)
师:那我们一起把它们打扮得漂亮一点好不好?(这些帽子和那些帽子哪些更漂亮啊?)
幼:好
师:等一会儿小朋友打扮的时候可以像这顶帽子一样用印章印上漂亮的图案,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咦?这顶帽子上的小圆点是怎么变成的呀?(引导幼儿讲述)。老师告诉你吧,只要拿一张皱纸,先捏一捏,再搓一搓(教师迅速将皱纸团团圆)变变变!啊,变出来了。然后我们把小圆点用固体胶粘上,再贴到“帽子”上去就可以了。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其他小朋友看看她有没有变出小圆点。
教师小结:哦,变出来了,她的小手真能干。现在我们知道了是用这个皱纸放在手心里面像做圆子一样搓成一个个彩色的小圆点的。你们能像她一样变出许多小圆点吗?
幼:能。
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帽子”呀,皱纸呀,小印章呀,你们自己去选一顶帽子,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不好?(现在就请你们过去吧)
师:已经打扮好帽子的小朋友坐到前面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打扮帽子的。哇,你们的帽子打扮得这么漂亮啊!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打扮帽子的呀。来,我们一起把帽子戴上,笑一笑,老师给你们拍照。
师:我们跟客人老师说一声“再见”。
幼:客人老师再见!
美术教案 篇5一、欣赏讨论
1、什么是化妆舞会?
2、我们来开个化妆舞会好吗?
3、你想怎样打扮自己?
4、出示范例:这种化妆方法好吗?为什么?
5、出示教师形象,讨论用什么方法为老师化妆。
二、创作要求
每人为自己创作一个化妆舞会的形象
三、幼儿创作
1、按兴趣选择服装、头饰等
2、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3、选用多种表现手法
四、游戏讲评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游戏:化妆舞会
美术教案 篇6(一)教学内容和目标。
1、显性内容和目标: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年处理方法。学习运用电脑绘画与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想像有机结合运用纸面绘画作品达不到的效果。
2、隐性内容忽然目标: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要不一样并利用电脑进行独特绘画。难点是如何在画面中合理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
(三)教学准备。
电脑软件。
(四)教学过程。
1、感受电脑绘画工具 有“神奇”性。
2、体验电脑绘画工具的独特魅力。通过上机器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绘画工具的表现特色,此时应以体验为主,不应过分追求完整的画面表现。
3、创作构思。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人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它们的“神奇”性。
4、创作作品。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知和了解进行创作。关键是如何在作品中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5、教学评价。通过网络或分组欣赏同学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者允许,同学之间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相互修改作品。
第四篇:美术教案
我的小天地
课 时: 1-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应会: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录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⑴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⑵你准备怎样去改进后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
2、引导学生看书,欣赏美术作业。
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回答问题。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欢的居室。
四、小结
组织交流
五、拓展
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中其它房间的环境。
1、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2、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美化自己的生活。
六、板书设计: 我的小天地 民间面塑
课 时:1-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教学重点:
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
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拨子、剪子、小梳子、搽手油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1、激情引趣 昨天我去公园玩,带回来一件好东西。
请同学们欣赏签式面人作品。由日常生活中曾经见到的形象引入艺术教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2、形象回忆
佳作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
课件:不同种类形象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学生自由讨论。
由学生见过得比较简单的面人引入精美的面塑艺术宝库。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吗?
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生活中所见的面人作品。
3、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橡皮泥与面有什么不同?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小组合作探究:
橡皮泥没有面紧密细腻,黏合力也不强。
同学互相交流。通过亲自动手,感受不同艺术的材质特性。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品质。
4、答疑解惑: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学生尝试。
在学习新技法的同时鼓励创新,鼓励举一反三。
5、自主创造:
提出作业要求,巡视辅导,注意以点促面。结合不同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6、交流评述: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赏浏览。小小鉴赏家谈谈自己的发现: 不但说出喜欢谁的作品,还要引导学生锻炼对作品的评价表述能力。
课堂延伸: 由于地域、时代、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以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看看你还能有更多的收藏吗?
板书设计: 民间面塑
冰棒棍玩具
课 时:1-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冰棒棍的中部固定后,若再与另一组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部固定,就成为一份游戏冰棒棍玩具的材料。
应会:参考教材中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制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学习材料:
冰棒棍、大头针、彩色纸、胶水、彩色笔等。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与方法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 语言表述。
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新课
探究式学习活动1 探究式学习活动2
探究式学习活动3 提问:谁能说说冰棒经过组合之后有什么特点?
布置学生研究教材第7页。
提问:
(1)说说你熟悉的人物、动物的运动方式。
(2)想想开合的冰棒棍像什么动物的嘴? 学生分组观察冰棒棍的组合。
结合手中材料,学生分析、研究,了解用冰棒棍设计人物、动物的一般规律。
小组同学互相启发谈话。了解冰棒棍组合后的活动规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探究式学习活动4 布置学生研究教材第6页:冰棒棍玩具制作的步骤。
布置作业。小组中进一步谈息的创意和设计。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创作实践
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美术实践活。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课后拓展 提问:说说制作冰棒棍的体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冰棒棍玩具
红色的画
课 时:1-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认识三原色
2、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成四组:红队、蓝队、绿队、黄队。四个队分别以四种颜色树代表。获得奖励的在相应的树上贴上一个果子。
二、认识三原色:(出示课件,展示色卡)
师:你们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三种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三原色)
(出示课件)
师:这三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喜欢红色的同学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红色,学习用红色作画。(课件出示课题)
三、新授:
1.体验红色的美感及红色的特点。
图片上是什么?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课件出示)
平时你还见到哪些红色的物体?
2.欣赏书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师:看了这么多红色的画,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
生:(自由说)
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以红色为主。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欢庆、美丽的场面。
(2)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师:这幅作品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两幅画那幅好,为什么?
生:••••••
师:这副画中有哪些红色?
生:••••••
师:你能调出来这些红色吗?
学生自由调色、展示(实物投影)
(3)欣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红色的画,认识了这么多红色,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四、学生实践:(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1、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如果让你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你想画什么?用哪些红色?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黄色和蓝色的画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
应会: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以黄色为主的画和以蓝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学习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课前准备:
请同学收集有关资料。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出示黄色的实物,如麦穗、芒果、树叶等。
提出问题:
(1)黄色常常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2)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是可以用黄色来代表的?
出示课题。
3、新授课
(1)请学生把各种黄颜色的树叶展示出来。
提出问题:
<1>这些树叶的颜色一样吗?
<2>你能从你的颜色盒里也找出类是这些颜色的颜色吗?
(2)看书并欣赏以黄色为主的画面。
提出问题:
<1>这些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用了哪些颜色来表现的。
<3>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利用了黄色醒目的特点的?
<4>你打算以什么为内容、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以黄色为主的画面?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以黄色为主,画一幅画。
5、小结
组织交流
6、拓展
(1)欣赏以替他颜色为主的绘画。
(2)总结其方法,上试着去表现。
学生搜集有关黄色画面的图片和蓝色画面的图片,收集生活中常见到的黄颜色的实物和蓝颜色的实物。
组织学生讨论。
解决的问题:
(1)初步认识黄色。
(2)感受黄颜色带给我们的一种成熟的、明亮的美感。
(3)黄色代表着秋天、黄色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启发谈话。
解决的问题:
(1)认识三原色中的黄颜色。
(2)认识各种偏黄的颜色。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解决的问题:
<1>进一步感受黄颜色带给我们的明快的、温馨的美感。
<2>认识不同深浅的黄颜色及其相邻的颜色。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黄色的重要用途。
<4>分析以黄颜色为主的画面主体和背景深浅的对比关系。
<5>解决学生提出的在绘画作业中的疑难问题。
学生绘画。
学生展示、交流。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以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来拓展相关知识,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经过讨论,学习领会本课知识的重点。
感受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和大自然的美。进一步理解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评述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欣赏、分析、评价能力。
讨论时,教师应本着尊重学生的想法的原则,教师的观点对学生只能是一种借鉴、一种参考。
指导学生运用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现一幅绘画作品。
通过欣赏其他学生作品,交流经验。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课前准备:
请同学收集有关资料。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生活中你还会在那些地方见到蓝颜色?
蓝色常常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都有哪些同学在生活中喜欢蓝颜色?为什么?
如果要用蓝色作为主要颜色画一幅画,画面会是什么样的呢?
板书课题:蓝色的画
3、新授课
(1)课件:欣赏蓝色的画
提出问题:
<1>这些画为什么称为蓝色的画?
<2>画面上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蓝色?这些蓝颜色都一样吗?
<3>画面上还用了哪些其它颜色?
<4>你认为还有那些内容可以用蓝颜色来表现。机器人
课 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会: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或者用多种材料制作机器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
学生装扮的机器人与大家见面交流。
激发兴趣,简单了解机器人。
做好上课准备。
讲 授 新 课
1、组织学生参观师生制作的有关展板:
机器人文字资料
机器图片字资料
表现机器人的优秀作品 参观展板,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解答问题: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的种类和特征。
引发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2、组织学生研究。
教师学生共同介绍机器人资料。小组同学互相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机器人资料,典型发言,投影展示资料。培养搜集信息和合作能力,初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科学知识。
3、观看机器人是怎样帮助人做事的录像资料。观看录像思考:
机器人是怎样帮助人类工作的?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启发创新思路。
4、机器人制作基本方法。
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机器人。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利用?
书中作品使用了哪些材料。小组讨论:
你们准备做个什么样的机器人?
它会干什么?
怎样巧妙运用各种材料? 启发学生根据机器人的功能特点进行创新设计。
引导学生巧用多种材料创新设计、制作机器人。
5、提出作业要求:创新设计,巧用材料,分工合作。利用多种材料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合作学习训练。
艺 术 实 践 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作业。
利用材料:
易拉罐、纸盒、纸箱、纸餐具、衣夹等。
给机器人起名,布置小展台,选派讲解员。
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材料的能力。
总结 展示作品。
小组介绍作品。捏泥巴
课 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没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泥把、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具准备:
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激 情 引 导(有一段激进苍凉的表现原始部落的音乐导入)
听,什么声音? 可见欣赏:
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半坡博物馆展品)。从听觉到视觉,情景铺垫,引发兴趣。
欣 赏评 述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谈一谈:
这些器物的造型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吗?
哪个部分的造型让你觉得非常新鲜有趣?
古代的先人们使用什么方法塑造的?
看到这些奇妙的艺术品,你突然想到什么样的造型?
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锻炼他们的欣赏评述能力。
技 法 学习教师示范捏泥的手法:
揉、捏、搓。
尝试用这些方法捏成高、矮、胖、廋、方、圆等不同形状的筒形。
由听觉、视觉,进而到触觉,使学生全身心放松地进入捏泥游戏中,大胆创造。
自 主 探 究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大胆创兴的学生。用泥浆将两三个甚至更多的筒形连接在一起,注意重心的稳定。看看谁的造型最有意思。
想一想:在上面装饰些什么呢?
积 极 评 价
引导学生积极评价。给同学们讲一讲:
(1)你这个器物可以做什么用?
(2)请你给好朋友提一条好建议。
(3)谁给你的建议令你觉得最受益?
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进行评价。
知 识 延 伸 从网上下载有关陶艺其它制作方法的图片和资料,和同学们分享。
你还想了解其它的泥塑方法吗?课后可以和同学或爸爸妈妈查找相关资料。
感受知识的延伸带来的学习乐趣。
第17课 课题: 电脑美术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施教时间:12月9日——12月10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在绘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利用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活动二: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活动三: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忸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和*作。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动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动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作业指导要点
1、上机打开电源,操作电脑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2、用左侧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先画一个矩形,再用画笔等工具在矩形中进行简单的纹样创作,点取油漆桶,刷子等工具进行上色*作。
3、点取选取工具在画面上选择对象,接着在编辑菜单中点击复制,便可复制对象到系统剪贴板。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教学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公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札记:
电脑美术每学期都有,但着重点不同,象本次电脑美术就是四方连续为主,可以以“我的花布最漂亮”为题来进行作业设计。但由于没有打印机,作业效果的展示显得有些苍白。
第18课 课题:会响的玩具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2月13日——12月15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设计。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竹筒,木片,毛笔杆,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竹筒,木片,毛笔杆小瓶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活动二:
1> 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活动三:
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作业指导要点: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玩具发声的原理。要让学生结合手中的材料找到合适的发声方式,并设计出美观的造型。要加强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核心所在。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他资料,无形中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这些框框,鼓励学生做出有独特创意的玩具。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如何引导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札记: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教室布置——作品篇》,里面介绍了怎样用双面胶带的内芯来做响铃手镯,我把它教给了学生们。孩子们高兴极了:双面胶带的内芯终于派上用场了!这才是真正的变废为宝呢!
第19课 课题: 美术小记者
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2.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3.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2.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20日——12月23日 活动一:
做好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活动二: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活动三: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札记: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他们设计的问题很有深度,居然还有针对老师的“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职业,你还会当老师吗?”可见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了。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27日——12月29日 活动一: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活动二:
学生整理,教师指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产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札记:在分组下去采访时,有一个组三位同学推来搡去的迟迟不见行动,我问他们怎么不行动?他们说:“我们三个都很害羞,不知道该由谁去说。”我鼓励他们设计好问话稿,然后一人问一句,每个人都要锻炼自己。不一会儿他们回来了,红着脸说:“张张嘴也没有多难嘛!”
20、课题:迷人的动画片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2月30日——1月5日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教学重点:
了解动画片的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动画片夸张变形的特点并能用学过的美术技法创作或表现一个动画形象。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收集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资料,制成课件。课前发给学生“动画城”的请柬。学生:课前收集动画片的资料供上课时讨论。完成请柬后面的调查报告。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
教师用课件创设出“动画城”的情境,迎接学生
“欢迎大家到动画城来做客,看,KT猫在招呼小客人们一起去看„迷人的动画片‟呢!”(板书课题)把你的请柬拿出来摇一摇跟她打个招呼吧!” 活动二:交流、探究
“你昨天收到KT猫送你的请柬时,心情一定很激动吧?KT猫在请柬的背面还给大家留了一项小任务呢,咱们现在就来向KT猫汇报一下吧!课件出示三项调查任务:
“1.你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看过动画片吗?2.你的爸爸妈妈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是什么?3.你都看过哪些动画片?最喜欢的是哪一部?” 请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
教师总结:“看来动画片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爷爷奶奶小时候虽然没有动画片看,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让图画动起来,想知道是什么办法么?”
教师展示一本小小动画书“这样一本画满画的小书,快速的翻动起来,真的好像画面动起来了。这就像《动画城》的广告中说的:“五十年代,动画在纸上”。这个小本子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咱们来研究一下吧!”请学生翻翻看,讨论一下,再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把一张张有细微变化而且动作连续的画钉在一起,通过快速的翻动就会产生„动起来‟视觉效果。动画片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作的。”放课件“比如《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独闯瑶池喝闷酒的一个镜头,就是画师们画了这样15幅连续动作的画面(展示),再经过上色、画面合成、一幅幅的拍摄,经过剪辑就成了这样的一组动画片了。(展示)你们看,拍摄一部动画片要花去制作者多少的心血呀。” 活动三:感受、体验
“这么有趣的动画片,你知道是谁发明的吗?”
“让我们听KT猫来介绍一下。”(课件展示动画的发展)
(画外音)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家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电影发明以后,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从此动画电影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动画艺术家,他的大量作品,不仅在美国,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
(下一屏出示迪斯尼照片)话外音:迪斯尼从少年时期就酷爱动画艺术,但早年创业很不成功,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睡在别人家楼梯拐角的地方,孤独的他常把面包分给老鼠吃。所以他把老鼠的形象加以夸张变化,于1928年创造了世界动画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卡通明星,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课件出示米老鼠的形象。
教师:其实早在大家的爷爷奶奶小时候,就已经有动画片了,只是那时候动画片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的,而且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课件展示:上世纪三十到六十年代迪斯尼又创造了“唐老鸭”、“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小飞象”等一系列受到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这个时候日本、捷克等国家的动画片也发展起来。(课件出示《阿童木》《巴巴爸爸》《蓝精灵》《鼹鼠的故事》《花仙子》《聪明的一休》的图片)这些都是大家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看到的外国动画片。
“KT猫还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你都看过外国的哪些新的动画片?”
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外国动画片。
课件展示近年来经典的外国动画片图片。
现在你看到的动画片和爸爸妈妈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呢?咱们来比较一下吧:(课件展示最早的《白雪公主》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说:爸爸妈妈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多数是用勾线平涂的方法画的,(九十年代初的《狮子王》片断,)随着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进步,动画片中的色彩越来越细腻、富有变化。(最近的《海底总动员》、《精灵鼠小弟》片断)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使动画片中的造型逐渐向三维立体形象发展,甚至动画人物可以和真人同时出现在画面上。
“国外的动画片大家都很熟悉,那中国的动画片你看过多少?”学生回答。
KT猫介绍:中国动画开始于1920年。动画先驱万氏三兄弟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美国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你知道吗? 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1961年中国摄制的《小蝌蚪找妈妈》。
“想看《小蝌蚪找妈妈》吗?KT猫有一个要求:你要仔细观察:这部动画片和我们常看的动画片在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课件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片断,学生带着问题静静地观看。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这部片子是用国画中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的,中国特有的水墨动画片,曾引起西方国家、港台等地动画界人士的赞叹。动作细腻,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国格调的动画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板书:水墨片)
“中国动画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KT猫还要请大家看一些动画片的片断,先看那一部?不过KT猫还是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几部动画片分别是运用了那种美术手段表现的?” 教师点击链接放映《神笔马良》、《刺猬背西瓜》、《小鸭呷呷》三部动画片,通过感知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是是哪一种类的动画片。”(板书:木偶片 剪纸片 折纸片)
这些都是爸爸妈妈小的时候爱看的中国动画,有一些咱们也看过。课件逐幅展示几幅七、八十年代经典国产动画片的图片《张飞审瓜》(这是哪一类的动画片?对剪纸片,)《哪吒》《三个和尚》(这部作品整篇没有对话,完全靠音乐来表达人物的感情)《雪孩子》《老山道士》(这是一部什么片子?木偶片)《黑猫警长》。再播放几部动画片来表现中国动画的发展。(阿凡提、大闹天宫、九色鹿、牧笛、葫芦娃、现代三维技术制作的《宝莲灯》)活动四:创作、评析
“看来你们都很喜欢看动画,那能不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喜欢动画片吗?” 通过举例请学生谈谈动画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夸张与概括是动画片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板书:概括、夸张、想象力)大家这么喜欢动画片,想不想运用咱们学过的美术手段来表现一个动画形象呀?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想表现什么动画形象?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表现?准备合作还是自己制作? 小组讨论,汇报。
KT猫希望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好动画画形象的特征,要是能自己创作一个形象就更好了!
学生在《动画城》主题曲中制作,教师指导。
展示作业,请各组代表上来谈谈自己组的创意,再次强调动画形象的特征。活动五:拓展
放课件:学生用数码相机拍摄的自己制作的小动画。希望同学们回家也来试一下。
今天我们和KT猫一起在动画城度过了美妙的四十分钟,KT猫希望你能经常到动画城来作客,并且把你的新作品带来。现在让我们跟她说再见吧!
札记: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尝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并进行交流。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和学习中具有非常大 15 的优势。动画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动”,如果像以往的欣赏课那样只是针对书上的二维画面进行欣赏、评述,无异于纸上谈兵,根本感受不到动画片的精妙之处。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西方动画的发明、发展和国产动画的发明、发展为两条主线,通过播放动画片的片断,以直观的效果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动画片所具有的风格特点,了解动画片的发明、发展,以及动画形象的特征,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推荐】美术教案
【推荐】美术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的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了解一些陶艺历史,我做的罐和壶使学生对陶艺产生了兴趣,学习不同造型的罐和壶的制作方法。我做的罐和壶
2、操作领域:学习制作的方法,能做一个简单的“罐和壶“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陶艺知识,学习制作“罐和壶”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制作的方法,并可以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过程;
三、讨论制作方法。如果要做好一个陶罐要从哪里入手,学生讨论。出示:毕加索的《鸟形壶》,学生讨论是如何来制作的,教师总结、演示制作方法。
四、研究“装饰”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展示,教师总结,学生自由想像。
五、制作“罐和壶”,可以模仿书本,也可以自己想像。
六、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开展活动。罐壶展示会,学生每人一张评价纸,把自己最喜欢的几件作品名称写下来,并写好在哪里,还有哪里要修改。学生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
八、课后延伸: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罐和壶的图片,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九:收拾活动场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肖像画。
(了解、练习)(二)进一提高观察、概括、表现能力。
(练习)(三)通过画爸爸、妈妈,激发学生的爱心。
(初步肯有)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头型和五官的特征,并画出简易草图。
爸爸、妈妈的照片。
四、教学步骤
(1)揭示课题,(2)引入谈话。
教师问:怎样把人画好?
教师小结:如何表现人的面貌特征,抓住其特点。
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及表现内心情感的人物画。
(2)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爸爸、妈妈的头型和五官的特征,(3)并出示照片。
(三)让学生画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的头像或胸像。
(四)课堂练习。
(五)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画。(六)作业讲评。
先对能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的作业进行讲评。讲评可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课后录:培养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感情)
美术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引出课题。
2.观察感受。
(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
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
(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
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
4.表现与创新。
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
5.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一招贴画:
(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
(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
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
2.欣赏分析。
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
(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
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
(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浪费水的现象
(2)小组交流:生活中 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缺乏水的结果)
(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
(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
(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
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
(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
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
美术教案 篇4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的第一期画展。(播放背景音乐)
“ 小朋友,图形王国今天举行第一期画展,里面的画非常特别非常漂亮,每一幅画里都藏有一些图形,图形王国的主人听说大×班的小朋友很棒,所以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画里藏着什么图形!好了,我们出发吧!”(参观时可与幼儿小声讨论,引导幼儿发现藏在里面的图形)。
自由讨论:你最喜欢图形王国里的哪一副画?它是由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总结:小朋友都很厉害,能够发现图形王国里的画都是由三角形、半圆形、圆形和正方形变出来的。
二、观看多媒体,扩展幼儿思维。
出示三角形的蜡光纸,提问:三角形除了变出图形王国里的东西外,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呢?(依次出示半圆形、圆形、正方形)
“让我们看看电脑里这个小画家把这些图形变出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打开多媒体,观看课件。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柔的.音乐)
“小朋友,图形王国的主人说马上就要举行第二期的画展了,他邀请小朋友来当小画家,用各种图形添画出更漂亮的东西,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览在图形王国里,给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师参观,但是图形王国的主人说他有个要求:就是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图形要用胶水贴在自己的画纸上再用蜡笔添画,如果手脏了可以在桌子上的抹布上擦一擦,画好了就可以把你的作品挂在图形王国去了。”(指导重点: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创作,同时了解幼儿意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独特表现)
四、展示与体验――参观“图形王国”第二期画展。(播放音乐)
“小朋友们,图形王国的第二期画展开展了,让我们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去参观参观吧!”
参观完画展后,提问一幼儿:“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可以告诉我吗?你为什么喜欢这副画?”(幼儿作答)
老师给以简单及鼓励性的评价。
“老师发现今天小朋友的小手都很巧,每副作品都很棒,图形王国的主人也说要谢谢大×班的小朋友,他说以后还要请你们帮忙出第三期的画展,你们愿意吗?(愿意)那小朋友下课后还要动动脑筋,想想这些图形还可以变出什么样更有趣的东西来。”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图形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大胆创作。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在原有的各种形状上进行想象的方法。
难点:幼儿通过添画更直观地表现出自己所想象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图形王国”画展的场景布置(范画作品、夹子、绳子、大门及“图形王国”大字)
2、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背景音乐
3、各种剪好的图形(蜡光纸)、画纸和胶水人手一份、抹布
美术教案 篇5活动目标
学会说儿歌画香蕉。
知道不乱扔吃完的果皮,要讲卫生。
活动准备
切好的香蕉一盘。
卡通图片一张。
画香蕉儿歌。
香蕉简笔画图。
活动过程
1、看看老师手里的图片非常好玩,你们想看不?
2、这个卡通图片上是不有一只猴子坐在香蕉船上晃来晃去,在上面吃香蕉那?
3、你们看猴子把吃完的香蕉皮随手就扔了对不啊?
4、不对啊!老师是不是教过你们吃完的食物皮不要乱扔,我们要讲卫生。
5、那猴子喜欢吃香蕉,小朋友们喜欢吃香蕉吗?那你们会画香蕉吗?
6、老师还准备了一首画香蕉儿歌,我先来多读几遍。
7、那我们来学画香蕉,画好的奖励吃香蕉好不好?
——一个小岛真美丽。
——弯弯小船来拜访。
——又来三条小小船。
——变成一串大香蕉。
8、是不是会这首儿歌,学画香蕉都简单多了。
9、香蕉都画好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画的好,谁那画的不好。
10、小朋友们都非常棒,可还需要继续加油,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吃香蕉吧!
活动结束
美术教案 篇6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道秋冬的色采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秋冬的色采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和掌握秋冬的色采的用色方法,运用秋冬的色采创作画。
3、在教学体验中感受秋冬的色采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绘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秋冬的色采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和掌握秋冬的色采的用色方法,运用秋冬的色采创作画。
教学难点:突出秋冬的特点,色彩对比强。教学准备:欣赏用的范画资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提问揭示课题:秋冬的色采
1、讲授秋冬的色采。秋冬的色采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
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秋冬的色采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欣赏分析作品
①、《秋韵》师:秋冬的色采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
你看《秋韵》里的牛多漂亮!可是生活中的牛你能看到这么多的色彩吗这么多色彩吗
②、学生优秀作品
比较写生色彩与秋冬的色采上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三、作品展览,激发创作热情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色彩鲜明、艳丽、明快。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秋冬的色采?给人什么感觉?
2、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效果。
五、课后拓展
展示其他内容的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美术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吹画和笔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树和梅花的基本特征。2.引导儿童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儿童吹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彩颜料,毛笔、水彩纸、吸管、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一.看范画引入
1.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在上学期都学会了画树,我们今天也是来画树,但是这一次我们的画法却完全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范画
你们看看这是老师画的一棵树,你们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树吗?
我们再近距离的看一看这幅画,它有褐色的树干,还有许多的树枝,树枝上还开满了美丽的红色的花,它是什么树呢?(学生自由讨论)
2.哪位学生知道老师的这画是用什么画的呀?(学生随意说说)
小朋友说了不同的方法,老师到底是用哪种方法把这棵梅花树画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想)那老师就给大家演示一下,所以你们看的时候可要仔细点啊,过会要告诉我们你看到老师是用什么画出这梅花树的好吗?(好)
三.引导学生学习吹画的方法。
1.小朋友你们看明白了吗?这梅花树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是用吹的,然后点的)小朋友的小眼睛都看得很仔细都看明白了,都看清楚了。
2.这种画画的方法我们叫它“吹画”,我们来再看一次老师是怎么画出这梅花树的(再次演示吹的过程)
教师讲述吹画梅花的树干和树枝的方法:先用毛笔蘸上颜料,点一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用吸管对着颜料往前吹,我们可以改变吹的方向,可以向左吹或是向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状,注意不能吹到桌子上去。吹好树枝后稍等一会,等颜料干后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梅花这样我的梅花树就完成了。这下你们都明白了吧!
3.原来老师的梅花树就吹了几口气就完成了,你们觉得简单吗?好玩吗?
4.今天老师也为我们小朋友准备了材料,想让你们也试着吹棵梅花树好不好?(好)
四.交待要求,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在吹画前老师要提几点要求:
要求:1.画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用手去碰树干的颜料,用手压住纸用吸管吹就行了(没有吸管也可直接用嘴吹)。吹的时候要鼓足气,嘴唇承鱼嘴型。
2.我们把树干,树枝吹好后要等一下,等颜料稍稍干了以后再用毛笔蘸上红色的颜料来点画梅花,注意不要点在树枝上,而要点在树枝的旁边,要多点些梅花。
3.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2.下面请学生在画纸上练习吹画梅花树。
3.学生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把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多吹几棵树,能力弱的学生掌握吹的方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老师对学生作品讲评。
2.结束。
美术教案 篇8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
3.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
4.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
2.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折、叠、剪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兴趣点:①卡通形象的夸张比例。②百变卡通玩具。③贴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
4.观察点:。①卡通形象的头部与身体的1/2比例设计。②拟人化的人物表情、动态服饰设计。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2.(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互相讨论、提出看法
通过折叠剪画的方法,设计制作多种变化的百变卡通玩具。
讲授新课
1.课题:百变卡通玩具
2.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3)玩一玩,感觉夸张的比例能产生幽默卡通形象。
(4)准备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精美的百变卡通玩具?
3.教师讲授新课:
4.过程与方法:
①在卡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案和礼物的外形。
②感受多种材料,引导巧思妙用。
③运用美感形式进行设计,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1.学生活动:我能行,体验活动。
:体验卡通形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想象。
2.交流怎样设计卡通玩具。
3..欣赏学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础之一。①欣赏有趣的卡通形象,激发创造思维。②说一说你喜欢卡通形象,为什么?他们运用什么方法表现?美在哪里和有趣在哪里?③卡通形象有趣④头部与身体的设计正确⑤剪、折美观。
在活动中获得兴趣和知识。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小组活动:
1.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探讨线的种类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线,看看有什么发现。
2.各组选出一个同学在全班进行表演。
感情于态度: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夸张、色块: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
②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1.造型能力:能运纸材设计制作送给父母的小礼物。
2.较高要求:能设计制作形式美感强的小礼物。
3.个性发展:能秒用材料,设计制作独特、有创意的小礼物。
创作与众不同的百变卡通形象玩具。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教师讲授新课
教学活动一:想一想导入。
目的:1.激发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发现,了解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反正折叠,产生多种搭配,是卡通形象产生多种变化
2.感受卡通形象有部、身体夸张的比例,多种的搭配所产生的幽默、有趣的画面。
活动二:礼物与材料的关系。
活动三:美观、精致的设计制作方法。
活动四:创作与众不同的多变的卡通玩具。
活动五:欣赏与评价。
1.感知能力:
能感受比例夸张的拟人化卡通形象。
2.造型能力:
能设计比例夸张的拟人卡通形象。
能用“色彩、线条、夸张、幽默”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和设计百变卡通玩具。
3.审美能力:
能从“趣”、幽默的角度观察与评述卡通形象。
4.合作能力:
能与同学合作做游戏、创作。
能与同学共享材料、用具。
能与同学共享成功的快乐。
色彩鲜艳、变形、夸张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有变化的卡通玩具。
学生活动
1.学生继续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
对制作一个能百变卡形象的玩具图案能进行各种方法表现,发展创造思维,可以在结构运用抽象形等手法来进行表现。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作业有:造型美,色彩美,创意美。
课后记:要学生学会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