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24 司马光教案

2021-08-26 14: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24 司马光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24 司马光教案》。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4 司马光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正确断句。

3.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言学习的乐趣。

2.通过改写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宋朝,一个小孩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这个小孩就急中生智,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小朋友,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录在古代史书中。由于古代书面语与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一些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故事都是翻译成现代语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讲述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与我们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体会一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庭、众”可以采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司、持”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庭、跌、众”可以用汉字加减法。

谜语示例: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雅士,斜帽站船上。(庭)

三人叠罗汉。(众)

形近字示例:

司(司机)——同(相同)

持(坚持)——诗(古诗)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司:内部的“口”要扁而方正。

登:“豆”的上横短,下横长。

跌:左窄右宽,右部撇捺伸展。

众:上边“人”居中,下边“从”左小右大。

持:左窄右宽,右上“土”的第二横长。

易错提示:

司:里面有一横,不要少写。

庭:里面是“廴”,不要多写一点。

登:上面右边是两个短撇,不要多写。

跌:右边是“失”,不要写成“夫”

(3)归类识字。

同音字归类示例:

持(主持)——池(水池)——迟(迟到)

部首归类示例:

广:庭(家庭)——应(应该)——座(座位)——床(木床)

足:跌(跌倒)——跑(跑步)——跳(跳高)——路(小路)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示范朗读,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课文的朗读节奏。

明确: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3.分组朗读,其他组评价读得是否标准。

4.全班齐读,要求注意节奏,要语速适中,停顿恰当。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对这篇文言文进行了反复的诵读,但是这篇文章具体讲的是什么呢?同学们课后可以结合课下的注释,与你的同桌、好朋友或者父母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意思。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司马光 家庭 登山 跌倒 众多 放弃 坚持

2.导入新课

(1)检查预习,随机指名学生大致翻译一下课文的意思,并请其他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起来翻译和发言,将理解有不同的地方板书出来。

(2)对学生预习的行为进行肯定,然后对不同的地方进行总结,导入:究竟哪一位同学的理解更好呢?在今天的学习中,也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地方,进行判断。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全班齐读课文,从节奏、停顿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指导。

2.通译全文,采用逐字逐句理解的方法来翻译并理解句子意思。

(1)学习并理解“群儿戏于庭”的意思。

明确:群,一群。儿,儿童。戏,嬉戏、玩耍。于,在。庭,庭院。

句意: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

(2)学习并理解“一儿登瓮”的意思。

明确:一,一个。儿,小孩。登,爬。瓮,大缸。

句意: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耍)。

教师点拨:

文言文在翻译的时候,一般是把每个词语的意思翻译出来,然后将这些词语的意思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句话按照一般方法进行翻译,句意应该为“一个小孩爬大缸”,但是按照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来说,这个意思并不完整,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联想对这个句子的意思进行合理地补充,即想一想小孩爬到大缸上是干什么,结合前一句和我们生活中的积累,可以知道是玩耍。

(3)学习并理解“足跌没水中”的意思。

明确:足:失足。跌:身体失去重心而摔下去。没,读mò,淹没。

句意:一失足就掉到缸里了。

(4)学习并理解“众皆弃去”的意思。

明确:众,众人,指其他小。;皆,都。弃,放弃、抛弃。去,离开。

句意:其他小孩都抛弃(他)离开了。

(5)引导学生回忆在平时学习中“去”的意思,与这里的“去”的意思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存在不同,这种词叫做“古今异义词”,这是文言文学习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对这些词语进行积累。

(6)学习并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

明确:光,指司马光。持,拿。击,敲打。破,使……破碎。之,代词,指大缸。

句意:司马光拿着石头敲打,使大缸破碎。

(7)抓住“破”的意思,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并点明这是与古今异义词一样比较常见的文言现象,提醒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抓住“之”字的意思,说明在文言文中“之”的意思会有多种,提醒学生可以将“之”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抄写下来,有时间可以多读一读,从而培养语感。

(8)学习并理解“水迸,儿得活”的意思。

明确:迸,流出来。得活,得以活下来。

句意:水流出来,这个小孩就得救了。

(9)在对句子意思的疏通上,理解全文的意思。

3.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说一说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聪明、勇敢,临危不乱。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与我们现代词语的意思不同,这个叫“古今异义词”,如“去”字。文言文中还有一种词语是使动用法,翻译时一般为“使……”,如本文中的“破”。这些都是文言文的常见现象,我们可以抄写下来进行积累。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下载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24 司马光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24 司马光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一)《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课文主要写了司马光看到嬉戏的小朋友跌到大水缸里去了,就机智地拿石头击碎水缸,救出了落水的......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教案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的。包括三篇精读文章、一篇略读文章、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赞扬了他的......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检阅教案

    《 检阅》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五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检阅,、棘手,、挑选、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

    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牟县卫民路小学 三年级/2017、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优质教案)

    习作《我来编童话》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作,更陶冶情操。 2.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全文5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理解“数不清”,“飘落”,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