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

时间:2019-05-12 19:4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牟县卫民路小学 三年级/2017、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落实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诗文经典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本 班特制定本学期的诵读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针对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形势,明确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本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归属感,从而自觉抵制浮躁文化的影响,不忘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一单:元初识韵律

《笠翁对韵》教案

(一)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冬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冬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

(二)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微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微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

8、指导背诵 自由背诵 比赛背诵

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

(三)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虞韵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虞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合辙押韵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

8、指导背诵 自由背诵 比赛背诵

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第二单元:知书识礼

第四课:锲而不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识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张,劝学的意义。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3、注重字词运用和注释。

【重点和难点】 1、辨析字、词、音。注重朗诵和背诵。2、比喻代议和喻议及正反四方面议论的特点。3、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教法】 师生互动法、提问法、议论法、朗读法、电教法、板书法。

【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位学生,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目的和态度、方法吗?知道坚持学习的重要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怎么劝人学习的。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3、重点拼音:

故不积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îu 4、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称荀卿,又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5、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6、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五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

(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介绍诗歌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有叫“歌”或者“行”的有长歌行、短歌行等

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

(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

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习向导自学古诗。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找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2、给足自学时间,小组合作时要真正体现互动。

3、学生根据学习向导汇报自学情况,汇报形式不限。(这一环节教学侧重在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所查找的资料、工具书,在这环节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自己理解这首诗歌不是很难,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因此设计小组合作目的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考考你

1、同学们汇报的都很好!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1)、解释加横词,说出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戒诗)

五、借助课件,指导朗读

1、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画出重音和停顿。

3、指名配乐朗读 六、总结

1、诗中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3、这是一首劝戒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劝戒人勤奋好珍惜时间的诗句、格言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体会。学生自由汇报,谈感想

七、作业 背诵诗歌

八、板书设计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要 老大徒伤悲。不

第六课《黑发须知勤学早》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从少立志读书自强、勤奋刻苦、珍惜时间,不能虚度过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会后悔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劝学》。颜真卿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1、学习“劝”:“劝”有两个意思,一是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如“劝告”;二是鼓励,如“劝学”。谁知道“劝”字在诗有是哪个意思?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读”“勤”“悔”。

四、再读古诗,感情诗意。

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五、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

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

2、多音字练习。

3、字理识字练习。

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七、课后作业

熟练背诵古诗。第三单元:人物故事 第七课:《张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 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说起,并介绍张衡。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合作探究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从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2.自选角度,用一副对联评价张衡。

第八课《郭守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郭守敬一生在天文学、数学、水力学、仪器制造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 贡献。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分析评价郭守敬的品德和精神。教学过程

一、故事带入

郭守敬是中国元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生于1231年,卒于1316年。

公元1271年元王朝建立,准备颁行全国统一的历法。为了精确汇集天文数据,以备制定新的历法,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整套天文仪器,共13件,其中最有创造性的有3件:高表及其辅助仪器,简仪和仰仪。

高表是古代圭表的发展。表是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底端水平地伸向正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天太阳“走”到正南方时,表影落在圭面上。量度表影长度就能推算出节气的时刻。这是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之一。

郭守敬的简仪是中国传统浑仪的发展,这种结构,欧洲到18世纪才采用。仰仪是个中空的半球面,形状像口锅,锅沿刻有方位,锅里刻有与观测地纬度相当的赤道座标网。锅口架一小板,板上有孔,孔的位置正在球面的中心。太阳光通过小孔形成一个倒落在锅里的像,由此读出太阳的座标和该地的真太阳时刻。仰仪还可以用来观测日食,读出日食的时刻、方位和食分等等。郭守敬还发明了许多其他观测器具。

郭守敬根据观测的结果,于公元1280年3月,制订了一部准确精密的新历法《授时历》。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历》也规定一年为365.2425天,但是《格里历》是公元1582年开始使用的,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整整300年。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共计105卷。郭守敬是中国古代成就突出的科学家,直到很晚,世界各国的科学界才逐渐了解他。

二、学生自读讨论

三、总结

四、作业布置

第九课《宋应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宋应星《天工开物》。

2.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音像资料从而感知历史。

三、教学过程

出示介绍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的相关材料。在学生介绍完后设计问题:

①这些科技成果哪些能反映明朝的时代特点?(也可以从书上去找答案)待学生回答后,师总结:由于明朝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宋应星《天工开物》就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因为明中期以后,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对宋应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也为他写书提供了基础)。例如,他的书中介绍了很多当时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生产技术。

这就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这是我们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时已能排除瓦斯这种气体的技术,这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另外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还有体现宋应星的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

看书上《天工开物》史料,“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①首先看书下注释,了解这段史料的含义。②对两种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可畅所欲言。

让学生看书上史料,并看书下注释,了解这段史料的意思。书上有两位同学对宋应星的这一观点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你们认为呢? 和宋应星同时代的徐光启(学生对他的著作已作过介绍,这里老师可适当作些补充),他是中国古代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接触较早较多的一位科学家,他已觉察到了欧洲的水利技术等比中国先进,能关注别人的长处,虚心接纳外国的科技成果,这在闭关自守的明清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他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这是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第一次。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明朝三位科技巨匠以及他们的著作,那么,在三位科学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一般能从书上的介绍中找到答案(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险、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探究讨论: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都是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并且都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当时却未受到朝廷的重视,这是为什么? 从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重文轻理等方面来谈。

第四单元《家族文化》

第二篇: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每一周一课

第三单元 入则孝亲 第九课 父母呼 应勿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子女的本分的道理。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子女的本分的道理。课前准备:预读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不孝顺父母的人就是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做子女的如果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没有真正尽到子女的本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父母呼 应勿缓”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父母叫我们,我们有没有马上答应,父母叫我们去做的事我们有没有拖延或者偷懒。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1)父母喊我快起床。(2)父母让我来帮忙。(3)父母叫我去学习。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孟母断织教子和小猪乐乐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孟母为什么这样做?小猪乐乐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自我评价。

3、读背“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课堂小结: 教后记:

拓 第十课 顺乎亲 以为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仁爱之心必须从爱亲人开始的道理。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人的根本道理。课前准备:预读陆绩怀橘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不孝顺父母的人就是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做子女的如果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没有真正尽到子女的本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顺乎亲 以为子”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做到孝顺父母,如果没有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1)爸爸妈妈请休息。(2)我给妈妈倒杯茶。(3)爸爸妈妈请先吃。(4)我帮妈妈做家务。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陆绩怀橘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陆绩为什么这样做?孟佩杰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

1、回家和父母做心心相印的行为演练,记住父母的生日和爱吃的东西。

2、学会为父母做点事,倒杯茶,做家务,捶捶背,唱首歌,聊聊天。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十一课 亲有疾 细心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父母养育不易,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父母养育不易,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课前准备: 预读文帝侍母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等父母年纪大了,我们也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亲有疾 细心待”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做到照顾父母,如果没有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要学会照顾爸爸妈妈。(2)要多陪在他们身边,嘘寒问暖 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文帝侍母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文帝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4、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

1、拓展阅读《孟子.万章上》。

2、做个小小护理员,父母生病时要悉心照顾他们。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十二课 亲其亲 孝爹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孝是人世间最高尚的行动。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孝是人世间最高尚的行动,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课前准备: 预读鹿乳奉亲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只要各人亲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亲其亲 孝爹娘”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怎么做才算孝顺父母?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1)多交流。(2)时问候(3)勤劳动(4)常陪伴 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文帝侍母鹿乳奉亲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郯子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4、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

1、拓展阅读《明亮天使》《劝报亲恩篇》。

2、做张感恩卡报答父母,席上想对父母说的话。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四单元 亲和友善 第十三课 为君子 与人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理解与人为善是我们做人的道德规范。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与人为善是我们做人的道德规范,我们要乐于助人。

课前准备: 预读屈原背米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就是君子最高的德行莫大于跟别人一起行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为君子 与人善”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怎样才算与人为善,你们做过什么与人为善的事情?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1)乐于分享。(2)热心助人。(3)原谅他人。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屈原背米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屈原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4、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

1、拓展阅读《一只手套》《唱导文》。

2、行为演练:当别人错怪了你,未向你道歉时„„.当别人无意中弄脏了你的衣服时„„ 当别人在愤怒时对你说了气话时„„ 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十四课近善人 远不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从小养成向好人学习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使学生从小学会向好人学习,做有益的事情。课前准备: 预读庄公不悦晏子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看到好的人或事就担心自己达不到这样;见到不好的人或事,就好像把手伸进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近善人 远不善”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身边哪些行为值得你去学习,哪些行为要我们去杜绝呢?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1)是炽烈的怒火让人心寒。(2)是浓浓的关心让我温暖。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庄公不悦晏子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庄公这样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4、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

1、拓展阅读《高原上的并蒂雪莲》《弟子规》。

2、行为演练:三省养善:(1)、每天的学习生活有没有不尽心尽力之处。(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心诚意。(3)、学到的知识,有没有时时温习、实践。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十五课 多存善 不积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从点滴做起,多做好事。重点难点:使学生从点滴做起,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日积月累。

课前准备: 预读舜隐恶扬善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不积累自己的善行旧无法赢得别人的认可,不积累自己的恶行就不会让自己身败名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多存善 不积恶”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身边哪些行为是善,哪些行为是恶要我们去杜绝呢?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1)不摘花草你真棒。(2)和睦相处跟你学。(3)虚心请教你能行。(4)爱护环境当标兵。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舜隐恶扬善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舜为什么这样做?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4、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

1、拓展阅读《将好事一直做下去》。

2、行为演练:学会宽 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十六课 善若水 利万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任劳任怨是高尚的品德。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不求名利,任劳任怨是高尚的品德。课前准备: 预读盲人提灯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最高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养世间万物,而不求任何名与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善若水 利万物”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善良的人的善行值得我们学习?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1)为灾区孩子捐赠图书。(2)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三)、读盲人提灯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盲人为什么还要提灯?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4、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

1、拓展阅读《微尘在行动》《韩诗外传》。

2、行为演练:爱心捐赠。课堂小结: 教后记:

第三篇: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教案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大青树下的小学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

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第2课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同步练习

一、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

裳()碰()棵()

棠()湿()课()

二、猜字谜。(答案从课文中找)

1.把“党”字中的“儿”换成另一个字,可以组成()字。

2.一只狗从洞里跑出来,是()字。

三、看看下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一群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急忙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知道这些花经常穿什么颜色的衣裳吗?

()的丁香花()的月季花

()的玫瑰花()的牵牛花

五、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也试着写几个富有诗意的句子。

泰戈尔的诗句:

1.湿润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花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3.雷拍着大手。

你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当雷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的东风走过_________,在竹林中_________。于是_________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出来,在_________上跳着_________的舞。

七、下面的花有哪些是春天开的?请为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加上花朵)

梅花 丁香 桃花 荷花

菊花 玉兰花 月季花 牡丹花

3《不懂就要问》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和熟字组成的新词语。

2.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能正确回答练习第1题中的两个问题。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2.重点理解“学问”“照例”“私塾”等词语。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

(二)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能借助拼音,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讲读课文,理解内容,能回答课后练习第1题的两个问题。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教育学生学习这种精神。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并掌握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字义、词义。

(二)初读课文后,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

(一)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二)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这篇较长的课文。

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不懂就要问

2.谈话导入:简介孙中山(可挂画像)。

同学们听说过孙中山这个名字吗?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

(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借助拼音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孙中山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3.指名二人读课文,回答问题。

(共9个自然段。本课书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4.指名读本课由生字组的词,全班对对。

(三)自学生字,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四)检查自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

(1)孙中山小时候读的什么书?那时候怎么上课? 2.理解词语“私塾”、“至于”。3.小结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让背诵,从来不讲。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本段,思考问题,并在文中标出有关语句。

(1)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2)理解词语“照例”、“流利”。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板书这两个词并讨论。

(“照例”就是按照平常的做法。“流利”就是读得很通顺、熟练。说明了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他学习认真、成绩好。)

2.提问:孙中山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问的?(孙中山不满足于只会背,不理解意思的现状,他认为糊里糊涂地死记硬背而不懂得意思是没有用的。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壮着胆子”,向老师提出讲解有关教材意思的要求,渴望老师帮助,态度非常诚恳。

3.小结段意:

孙中山读书认真,功课完成得很好。有一天,他因为不懂书里的意思就站起来请求先生讲解。

过渡:孙中山这一问引起了什么?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默读第4~7自然段,理清思路。

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谁?怎么做的?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2.指名5人读,每人读一段后回答问题。(第3段讲同学们吓呆了;第4段讲先生厉声责问孙中山会不会背;第5段讲孙中山背出了这段书;第6段讲先生答应讲解;第7段讲先生详细讲解,学生认真听。

3.从这几段课文中找出反映当时课堂气氛和先生态度的词语,讨论理解回答。板书:吓呆、鸦雀无声、拿着、厉声。

4.提问: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了呢?

(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诵,说明他确实已经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写得很认真。他要求先生讲文章的意思,是想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而不是

无理取闹。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板书:收起,讲得详细。5.把3~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要读出文中先生态度的前后变化的语气来。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四)学习第8、9自然段。

1.指名读第8、9段,思考回答:

(1)什么叫“学问”?孙中山是怎么理解学问的?

(2)孙中山为什么敢向先生提问?为什么认为“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呢?

2.讨论回答问题。(然后老师补充总结)(“学问”在这里指的是知识、学识。孙中山认为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就是“不懂就要问”,要问个明白,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为了弄清书里的道理,为了学到知识,他当时宁愿挨打,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在当时情况下,孙中山敢于提出问题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是需要有胆量,有魄力的,是求知的强烈欲望促使他这样做的。孙中山这种认真读书、不懂就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全文,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让学生在文中圈画出反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词句,再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说一说。)

(六)作业。

1.写本课生字词和“读读写写”的词各三遍。2.熟读课文。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课文中的问句和感叹句,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反映了孙中山认为胡里胡涂背没有用这一看法,要用反问表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这句话是那个同学不明白孙中山怎么敢问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得稍重些,表示出恳求、期待的语气。

(2)第三段是一个长句,要读出课堂上当时紧张的气氛。可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来读。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

得|鸦雀无声。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出示小黑板)1.比一比,组词语。列()

孙()

通()例()

孔()

诵()提()

厉()

堂()题()

历()

党()2.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生字,再组词语。董()________

昭()________ 卷()________

木()________ 3.填空组词语。

弄清()

摇头()

胡里()连连()

壮着()

()无声

4.从下面的词语中各找出两组近义词和反义词填空。照样 认真 糊涂 详细 马虎 仔细 明白 照例近义词:()——()

()——()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1)心里拼读,对齐拼音写汉字,默读句子。(2)指名读拼音写出两句话,纠正错的,再齐读。

(三)听写本课生字词。

(四)作业。

1.把听写中的错词各改三遍。2.写课堂练习题。3.熟读课文。

第四篇:部编教材ieueer教案

汉语拼音11.ie üe er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 和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学习声母和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3.认识2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儿歌。4.培养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及能力。

教学重点:ie、üe、er的发音、声母与üe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教学难点:er的发音。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美丽的海岛旅游。好,我们的飞机起飞了。飞机飞呀飞,飞过了高山,飞过了大海,来到了美丽的海岛。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椰子树)学生回答:我看到了椰子树。

二、学习复韵母ie,练习拼读。

这椰子树里面就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ie(卡片)板书:ie 1.怎么读准ie的名字呢?由老师来做介绍人,介绍一下好不好?那你们要竖起耳朵仔细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的嘴巴。范读讲解:老师先发i,(你们也把口形摆出来,老师来看看谁的小嘴巴最灵活)然后快速的滑到ê,注意这里的字母e念ê,一口气读出ie 开火车跟新朋友打招呼;齐读。

2.我们小朋友已经跟新朋友ie打过招呼了,它跟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个复韵母很像?(学生回答后,出示ie-ei)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记清这两个朋友的名字? 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记住它们,要听听吗?——i在前,e在后,ie ie ie;e在前,i在后,ei ei ei。

3.现在,给ie戴上帽子,还认识吗?先说说帽子要戴在谁的头上?(复习标调儿歌:有a别放过,没a找o e,i u并列标在后。)(出示:iē ié iě iè)开火车、指名读。

4.摘椰子游戏——声母d、t、n、l跟复韵母ie拼读

我们小朋友已经认识了新朋友ie,几个声母宝宝也跑过来,跟ie打招呼,组成了新的朋友。现在我们去打个招呼吧!(出示:die tie nie lie)(指名读——小组赛读)

二、学习复韵母üe,练习拼读。

过渡:我们在美丽的海岛上玩得可开心了,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到了晚上。瞧,什么出来了?(出示:月亮)这里面也藏着一位新朋友——板书:üe。1.范读,学生说说口形变化,先发什么,再滑向什么? 2.开火车打招呼、男女赛读。

3.üe戴上帽子后你还认识吗?(出示四声)开火车读、指名读 4.晚上,柔和的月光、星光洒在岛面上,比白天还要漂亮。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摘星星、摘月亮”的游戏吧。

①(出示拼读音节:nüe lüe jue que xue)指名读,范读跟读,小组赛读。②哪位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发现这5个音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üe ③小ü见到j q x,擦掉眼泪笑嘻嘻。üe见到j q x,ü上的帽子也要摘掉。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yue。复韵母变魔术。

1.ie的本领可真大,它摇身一变,变出一副新的样子来——板书ye。

2.谁会读?讲解:发音与复韵母ie一样,它属于整体认读音节家族里的成员。(齐读)

3.戴上帽子还认识吗?(出示四声)开火车读、齐读、指名组词(椰子的ē 爷爷的yé 田野的yě 树叶的yè)

4.ie变完魔术,开开心心地走了。接下来üe也要上台变魔术了。猜猜它变成啥样了?学生回答,师板书:yue(发音与复韵母üe一样,它属于整体认读音节家族里的成员。(齐读)

5.你还认识吗?谁会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6.戴上帽子还认识吗?(出示四声)再来开一组横火车、指名组词。

五、小结,指导书写。

1.说说我们今天刚认识的两个复韵母朋友的组成。

2.我们把这几个新朋友的名字写下来,好不好?我们可别小看了这几个字,想要写好挺难的。仔细看老师写:在四线格中住几楼?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3.范写,学生在拼音本里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是第几声。写xiě 谢xiè 雪xuě 学xué 耳ěr 2.找整体认读音节。

把拼音卡片ie ye üe yue er放在黑板上,指名学生找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一遍。

3.拼读音节。

二、拼读üe构成的音节,使学生掌握ü上去点的规则。

1.n——üe——nüe j——üe——jue l——üe——lüe q——üe——que x——üe——xue(复习ü碰上j q x,两点省略规则。)2.练习lüe nüe jue que xue的四声,并组词。

三、教学特殊韵母er。

1.出示插图,这是什么?(这是耳朵。)

2.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3.读er,练习er的四声。ér(儿童)ěr(耳朵)èr(第二)

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比一比,读一读。

ie-----ei ei------er iu-------ui ie-------üe 2.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yē椰子yé爷爷yě田野yè树叶 ér儿童ěr耳朵èr一二三四 3.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夜色、雪花),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六、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儿弯弯》,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弯弯的?你也能来编一句儿歌吗?(什么弯弯怎么样。)

6多种形式读儿歌,背诵儿歌。

七、认生字。

1.出示生字:雪、儿。这两个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2.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两个生字找找朋友? 3.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4.儿歌中,你还认识了哪些生字?(汇报交流)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教学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挂图、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

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

7、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三、总结:

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具准备:大禹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板书课题,指名读。3.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了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大禹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三、总结

大禹一心为百姓造福,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万世师表》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熟练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对孔子生平进行了解。

教具准备: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子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阅读《万世师表》,学生想一想这段文章的意思。

2、学生练习读,并读一读解释。

3、教师结合《万世师表》,介绍一下孔子的成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十岁开始发愤学习,长大后游说各国,修学从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深受世人的尊崇和爱戴,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

4、学生再度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5、听孔子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后拓展:搜集孔子的故事。

《为人处事的准则——孔子语录》

教学目标:

1、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

2、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有很多的至理名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学生练习阅读四句孔子名言。

2、解释名言的意思。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聪明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释: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

三、总结。

孟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孟子格言,体会孟子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孟子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孟子是怎样上当的?

2、有感情的朗读孟子格言!

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晏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孔融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孔融的品质,体会孔融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融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孔融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4、查阅资料,了解孔融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黄河胜景

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3.了解黄河名胜。4.背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7.熟读成诵。8.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黄河号子

教学目标:

1.把《黄河船工号子》

(一)(二)读通顺 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

(一)(二)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7.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黄河精神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了解“龙门”的传说;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

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师范读《公元渡河》 3.生试读

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学生读——背

8.课堂总结:谈收获 9.作业:

黄河颂歌

教学目标:

1.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积累黄河文化; 4.熟读成诵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教学措施:

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2.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3.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4.检查学生读的情况。5.再读诗句——背诵。6.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8.作业:

泰山美景

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2.背诵杜甫《望岳》

3.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4.积累泰山文化。情感目标:

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 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4.再读诗句——背诵

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8.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

泰山日出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教学过程:

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登山抒怀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教学措施:

讨论交流、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

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1.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6.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泰山典故

教学目标:

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教学过程:

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下载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三年级部编教材传统文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三年级教案

    三字经 教 学目 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三字经》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

    第六单元 曲艺与杂技 第19课 相声和口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相声的基本艺术手段是“说学逗唱”,了解口技的表演的方式和特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黄河 本组分两大部分:8.黄河包括黄河胜景、黄河号子、黄河精神、黄河颂歌;9、五岳独尊——泰山,包括泰山美景、泰山日出、登山抒怀、泰......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 一、教学目的: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 一、教学目的: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

    《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

    《传统文化》教案 三年级 王荣海 《三字经》——第一讲 授课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