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美丽的菊花教案反思
《大班美丽的菊花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美丽的菊花教案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纸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
3.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唱首歌欢迎她们,好吗?
师:刚才我们这首歌里唱得什么?
师: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们看见过菊花吗?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师:哇!菊花有那么多种颜色呀,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
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妈妈的卷发、面条、烟花)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们愿意帮忙吗?
师:看,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这样就更像了!)
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童年》)。.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作品展示,活动评价。
1.布置菊花展并欣赏。
2.师:你们觉得我们的菊花展漂亮吗?在所有菊花中,你最喜欢那一朵?为什么?
教学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将菊花瓣的形状都剪好了,重点教小朋友怎样来卷花瓣。经过观察,我发现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在老师示范后就能独立操作卷花瓣的活动,而且动作很快,做出来的菊花形状各异很是漂亮。还有个别幼儿拿着花瓣在铅笔上搓来搓去就是卷不到铅笔上,于是我就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指导,发现他们在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绕的不紧,所以在后来卷的过程中松开了,于是我就让他们一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就要绕紧,然后慢慢地将铅笔卷上去。经过慢慢的练习,最终也做出了漂亮的菊花。
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我也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对幼儿进行示范、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我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其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在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幼儿双手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当孩子们将自己做的菊花拿在手里,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这时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大班教案《美丽的菊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纸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
3.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唱首歌欢迎她们,好吗?
师:刚才我们这首歌里唱得什么?
师: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们看见过菊花吗?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师:哇!菊花有那么多种颜色呀,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
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妈妈的卷发、面条、烟花)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们愿意帮忙吗?
师:看,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这样就更像了!)
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童年》)。.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作品展示,活动评价。
1.布置菊花展并欣赏。
2.师:你们觉得我们的菊花展漂亮吗?在所有菊花中,你最喜欢那一朵?为什么?
教学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将菊花瓣的形状都剪好了,重点教小朋友怎样来卷花瓣。经过观察,我发现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在老师示范后就能独立操作卷花瓣的活动,而且动作很快,做出来的菊花形状各异很是漂亮。还有个别幼儿拿着花瓣在铅笔上搓来搓去就是卷不到铅笔上,于是我就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指导,发现他们在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绕的不紧,所以在后来卷的过程中松开了,于是我就让他们一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就要绕紧,然后慢慢地将铅笔卷上去。经过慢慢的练习,最终也做出了漂亮的菊花。
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我也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对幼儿进行示范、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我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其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在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幼儿双手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当孩子们将自己做的菊花拿在手里,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这时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大班美丽的菊花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9404字。
第二篇:幼儿园教案美丽的菊花
幼儿园教案美丽的菊花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等,棉签若干,颜料碟若干,图画纸。
2、纸杯若干,剪刀若干,胶布。
3、各色菊花和菊花图片
4、各色毛线若干,胶水
5、菊花茶,吸管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4、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感情交流。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引入菊花的课题。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做客。老师给客人们准备了茶,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茶?老师请小朋友闻一闻,闻到什么味道?再请小朋友尝一尝,尝出什么味道?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1、提供实物—菊花,让幼儿感受菊花的美。
2、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菊花,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菊花。)(二)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菊花:菊花很美,它可以把我们的环境装扮的更加漂亮。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菊花来装扮我们的环境好吗?
1、棉签蘸颜料在美工墙上画菊花,注意不弄脏衣物。
2、用毛线粘贴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
3、用纸杯做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布。
4、小朋友和家长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菊花。
三、结束部分:作品欣赏 把幼儿和家长制作的作品一一展示在美工墙上,供大家欣赏。
(今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了菊花,把我们幼儿园装扮的更加美丽,你们高兴吗?老师看到小朋友这么能干,幼儿园这么漂亮,心里也非常的高兴,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爱护花草,对不对?)
第三篇:美丽的菊花(大班)
秋天,孩子们在散步时非常关注菊花,他们发现菊花有不同的色彩、花瓣、形态。于是,我们抓住这一兴趣点,及时生成了活动“美丽的菊花”。
目标:
1.感受菊花不同的色彩、形态,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
2.学习用表演、绘画等方式表现菊花。
3.养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表演的能力。
准备:
1.幼儿日常观察周围事物在秋天的变
化。
2.各种各样的菊花若干盆,粉笔一支,音乐磁带《赶花会》,绘画材料。
过程:
一、谈话
1.秋天到了,幼儿园有哪些变化?
2.秋天,幼儿园里悄悄地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树叶黄了,石榴成熟了,菊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欣赏
1.放音乐《赶花会》,幼儿自由走动,赏菊。
2.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感知菊花的色彩与形态。
师:你觉得这些菊花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什么地方很漂亮?
幼:颜色很漂亮。
幼:有黄色、紫色、红色、白色。
幼:花瓣也很漂亮。
幼:有的花瓣卷起来,像妈妈的卷发。
幼:有的花瓣像孔雀尾巴,长长的。
幼:有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
师:(在黑板上画出花瓣)我们来画一画这些长长的、弯弯的花瓣。
师:这样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柔软。
幼:像海带一样长长的,很流畅。
师: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有的盛开,有的还是花苞。
(请幼儿表现花苞和花盛开的样子。)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幼: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
师:你想不想变成一朵可爱的菊花呢?
3.播放音乐《赶花会》,请幼儿找好朋友合作表现菊花的姿态。教师用语言提示:秋天到了,朵朵菊花盛开了,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有的还是花苞,有的已经盛开了。在阳光下,它们快乐地舒展着花瓣。清风徐徐吹来,它们随着风儿轻轻摆动,像在尽情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菊花,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幼:我觉得很快乐。
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朵快乐的菊花。
三、绘画表现
1.到了冬天,菊花就会枯萎,请你们选择一朵最喜欢的菊花,把它画下来,留作纪念吧。
2.幼儿画菊花。
内容要少而精幼儿要主动参与
上海威海路幼儿园王秀梅
原方案活动形式多样,但各个环节与形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拼盘”的痕迹。总体来看,我认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原方案从谈菊花到表现菊花,采用了较为丰富的形式,但对大班幼儿来说缺乏挑战性。如第一环节的谈话与欣赏仅仅停留在对菊花表面形态的描述上,虽然采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但并没有在幼儿原有认知水平上有所提升,也就很难促进幼儿进一步探索。
建议:变“多而浅”为“少而精”
整个活动的内容可以拆分为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以谈话为主要形式。开菊花展,欣赏菊花,然后谈谈菊花。可以从菊花的表面特征延伸到菊花的品种、菊花的养护、菊花的功用甚至菊花的文化内涵等。第二次活动以音乐舞蹈表现为主要形式。根据相应的音乐进行舞蹈表现,可以表现菊花花苞、半开时、盛开时的不同姿态;也可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情景性表演,如想象风和日丽时、绵绵细雨时、狂风骤雨时菊花会有怎样的表现。第三次活动以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为主要形式。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折纸、剪纸等,或者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
问题二:教师主宰,幼儿被动
从原方案中不难看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绝对的“导演”地位,主宰着整个活动进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被动参与,难免兴趣不高。教师带孩子们看花展,教师抛出问题让孩子回答,教师提示幼儿以舞蹈形式进行表现,教师请幼儿画菊花„„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如第一环节中,教师说“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看。”可以看出,花展是由教师来办的,幼儿只是作为“参观者”来看花展,而不是主动参与。
建议: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将花展改为由教师与幼儿共同举办。教师可事先请家长配合幼儿收集各种菊花,并让幼儿了解有关菊花的知识,如品种、花期、养护方法等。花展上,可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菊花。这样在谈话过程中就不会是“教师问幼儿答”这样单一的形式,而可以是幼儿相互问答,或幼儿问教师答,还可以进行有关菊花的知识小竞赛,从而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索。
丰富活动的内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余香
从原方案可以看出这是一项艺术活动,教师将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三个部分逐层推进,可谓环节齐全,结构完整。但活动过程似乎还不是很完满,给人一种“点到为止”“不畅快”的感觉。
1.限于与“知识”的对话,缺少与“美”的对话
从《赶花会》后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似乎更多地在考察幼儿对各种菊花的颜色、形状的了解。教师由开始问“什么地方很漂亮”转为问“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幼儿“审视”菊花比欣赏菊花的成分要多(当然后者难免或多或少地包括前者),这其实表明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幼儿认知菊花,而非感受、欣赏菊花的美。同时,教师仅仅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与形状,忽视引导幼儿去闻闻花的清香,摸摸花瓣的柔软,以及发现菊花在大自然中展现的不同姿态,而这些恰恰能激起幼儿对于菊花的更多经验、更多感受、更多想象。
2.限于对话的形式,缺少对话的内涵和精神
原活动在师幼一问一答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幼儿看似在自由地表达观点,其实每一步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在很多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提问者,而幼儿永远只有回答问题的责任和义务。其实对话的环境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教师可以与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感受去激发幼儿获得更多的感受。比如在幼儿讲到“有的还是花苞”时,教师如果发表一句“我想它有点害羞”,说不定就会引发幼儿更多的奇思妙想,如“我觉得它怕冷”“说不定有谁欺负它了,它正伤心呢”,等等。
3.限于艺术形式的组合,缺少艺术表现的空间
教师在最后再次播放音乐《赶花会》,幼儿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有的朝上,有的朝下„„”)表现菊花的姿态,然后教师让幼儿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菊花。教师将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绘画等集于一个活动,虽然表达了“可以用多种手段表现美”的观念,但同时也使活动显现出“为表现而表现”的痕迹。教师的提示让人觉得幼儿的表现并非是在真正感受菊花的美之后发自内心的表现,而是教师计划与控制的结果。
只见计划不见幼儿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张兰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付出最少的劳动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就“要以完整的、活动的观点来看待整个教学过程,以综合的观点来改进教学过程。”原方案设计者力图打破学科教学模式,以综合的观点来改进教学过程,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原方案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活动能否按计划开展。在原方案中,教师办了一个菊花展,但办在哪儿,设计者并没有明确说明。如果这个菊花展办在活动室里,那么幼儿在活动前就会看见,活动室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幼儿还能坐在位子上等教师慢慢导入“新活动”吗?可能活动还未开始,活动室里早就“炸开锅”了。而如果这个菊花展设在其他地方,教师如何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菊花展呢?
2.幼儿有自己认识和表达事物的方式。在原方案中,幼儿完全在教师的高控制下进行活动,这违背了幼儿的学习特点。第一,幼儿不是木偶,他们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在活动中,他们不可能按教师方案中设计的那样只用眼睛“赏”菊,他们会去触摸,会去闻。事实上,幼儿只有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才能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幼儿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表达。教师应认真倾听,捕捉有价值的观点,在教学中不能只见计划不见幼儿。
3.幼儿不是白纸。大班幼儿已具备不少知识经验,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幼儿的主动探索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然而在原方案中,教师未能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拓展性活动,失去了一次促进幼儿发展的良机。
放开牵着孩子的手
北京延庆县第四幼儿园余燕
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然而从原方案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仍牢牢地牵着孩子们的手,不敢放开。我觉得可作如下调整:
第一,放开牵着幼儿观察的手,鼓励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菊花。
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应斟酌语言,使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富有意义。如原方案中第一部分的谈话可精练成“秋天来了,菊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们一起去参观菊花展吧”,以免其他谈话内容干扰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幼儿参观菊花展的过程中可提出开放性问题,如“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闻一闻,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也许幼儿看到的菊花与成人眼里的菊花大相径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逻辑来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地观察。
第二,放开牵着幼儿表现的手,鼓励幼儿大胆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菊花。
幼儿在观察菊花的基础上,要把立体的菊花转换成平面的图形,需要发挥想象力。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花瓣的举动是为了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技能指导,但结果反而会限制幼儿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的个性化表现。建议该活动以写生的形式进行,为幼儿留下自主表现的空间,以免全班幼儿克隆“长长的、弯弯的花瓣”。
巧妙引导幼儿的兴趣
河北玉田县第一幼儿园夏瑞果
一、抓住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孩子们在散步时关注菊花,一般来说只是“喜欢”“好玩”而已,多属于浅层兴趣,容易转移。所以,教师应抓住这种浅层兴趣,及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知菊花的颜色、形态,以便将幼儿的浅层兴趣引向深入。
二、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幼儿创作
当幼儿兴致勃勃地说出菊花的颜色、形态时,教师可鼓励幼儿边说边用肢体动作表现菊花的形态,此时,幼儿已沉醉于菊花的美,教师则可再次激活幼儿的兴趣,问:“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从而激发幼儿画菊花的欲望。至此,幼儿的兴趣已转入积极主动地参与绘画表现。在幼儿画完后,教师的激励会使幼儿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活动的需求和期待上。
突出兴趣点
宁夏灵武市幼儿园杨雪晴
从原方案的活动过程来看,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只是看了看、说了说菊花的色彩和形态,至于对菊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中没有体现出来。我认为教师可以抓住幼儿说得最多、观察得最仔细的地方,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有更多的发现,更深的感受。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时也要注意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方法,如创设游戏情景,让孩子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看看菊花的颜色和形态,找找自己最喜欢的菊花,并说出那朵菊花的特点。这样,孩子们的表演会更形象、更到位,也能更富有感情地、更细腻地画出自己喜欢的菊花。
支持幼儿深入表现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第一幼儿园廖欣
在原方案中,教师用了较长篇幅来引导幼儿感知和欣赏菊花的色彩和形态,这对大班来说是很容易达到的一个目标。我觉得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该活动不仅要引导幼儿感知、欣赏菊花,更要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在原方案中,教师在支持幼儿深入表现菊花方面做得不够,仅仅让幼儿简单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了花苞和花盛开的样子,在绘画表现方面也仅仅选择画一朵菊花。其实,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知、想象来表现菊花的各种姿态上,表现方式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彩,比如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菊花的各种姿态,用绘画大胆表现各色菊花,还可以利用废旧纸杯卷出各种菊花,用各色毛线黏贴菊花,用菊花的花瓣拼贴菊花,等等,从而支持幼儿充分感受,深入表现。
两点不足
福建泉州市鲤城区第一幼儿园王茹燕
一、单向、线性的活动方式
在原方案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该活动到底要培养幼儿哪些科学探索方面的素养?我觉得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不断体验探索的成功和乐趣。
二、缺乏知识经验的整理与提升
在原方案中,教师只是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而没有整理和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其实,教师可在幼儿交流的基础上,简要概括幼儿的发现、意见及观点,帮助幼儿整理在探究中获得的经验,适时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提升经验,引导他们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整合≠拼盘
江苏吴江市黎里镇中心幼儿园朱燕
整合活动不等于大拼盘,如果只是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尽量拼凑在一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在每个活动中,教师还是应突出活动重点,这样才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技能。我觉得可将此活动重点落在美术领域,将表演菊花的环节移至区域活动中进行。而活动的技能目标可定为让幼儿用长长、弯弯的线条进行绘画,感受菊花花瓣的特点。
第四篇:大班美术:美丽的菊花
大班美术:美丽的菊花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金灿灿的稻田、丰收的果园、五彩的树林等等。而在秋天中绽放的菊花更是独具风格。通过了解、认识菊花的特征、种类和用途,进行卷一卷、做一做、贴一贴等各种操作技能,大胆探索设计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菊花,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操作欲望,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了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教学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种类和用途。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教学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纸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
3、音乐《童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师: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看见过菊花吗?你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
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妈妈的卷发、面条、烟花)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2、了解菊花的种类,药用价值及用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菊花有哪些种类吗?
胎菊、杭白菊、怀菊花,野菊花。
那这些菊花有什么作用呢?
菊花具有清热除火、生津止渴、解毒、安神除烦、明目、消炎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因为菊花对人体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经常把菊花做成菊花粥、菊花羹、菊花茶、菊花糕,还可以做成菊花枕,帮助人们入睡。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愿意帮忙吗?
师:看,老师帮你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这样就更像了!)
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轻音乐《童年》)。
五、作品展示、评价。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索制作菊花。
活动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将菊花瓣的形状都剪好了,重点教小朋友怎样来卷花瓣。经过观察,我发现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在老师示范后就能独立操作卷花瓣的活动,而且动作很快,做出来的菊花形状各异很是漂亮。还有个别幼儿拿着花瓣在铅笔上搓来搓去就是卷不到铅笔上,于是我就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指导,发现他们在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绕的不紧,所以在后来卷的过程中松开了,于是我就让他们一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就要绕紧,然后慢慢地将铅笔卷上去。经过慢慢的练习,最终也做出了漂亮的菊花。
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我也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对幼儿进行示范、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我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其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在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幼儿双手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当孩子们将自己做的菊花拿在手里,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这时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第五篇:大班美术美丽的菊花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菊花》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活动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会,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3.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教师:你看见过菊花吗?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教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教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叫什么?(花心)
教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花瓣长得什么样子?想什么?(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教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愿意帮忙吗?
教师:看,老师帮你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的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教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铅笔)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
教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的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作品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