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做操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蚂蚁做操。(教材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做操的情境吗?仔细看一看,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情境图)
生:图中有4排小蚂蚁在做操,每排有12只小蚂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向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并交流计算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么圈的?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每排12只,共有4排,用连加法计算12+12+12+12=48(只)。
把小蚂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先算6×4=24(只),再算24+24=48(只)或24×2=48(只)。
分成两部分计算,先算10×4=40(只),再算2×4=8(只),最后算40+8=48(只)。
把12只小蚂蚁平均分成6份,先算4×2=8(只),再算8×6=48(只)。
师: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
×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上;
第二步,4个十是40个点,写的时候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
8写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4写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这样书写更简便易懂。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213×3。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各种算法,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的含义。
【设计意图: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道理,尤其是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就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乘法问题吧!
板书设计
蚂
蚁
做
操
12×4=48(只)
答:一共有48只小蚂蚁
教学反思
1.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理解,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道理。
2.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采用了口算、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列表、用竖式计算等多种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些方法,说一说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这些方法看起来好像不同,但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这样就建立了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