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教案《大路歌》
大班音乐教案《大路歌》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知歌曲前后节奏,重点学习×·×××节奏型,并能用动作表达出来,通过观察筑路工作的劳动,感受歌曲的情绪是坚定、明朗、有力的,表现工人紧张劳动和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大路歌》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筑路工作的劳动,感受歌曲的情绪是坚定、明朗、有力的,表现工人紧张劳动和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
2、感知歌曲前后节奏,重点学习×·×××节奏型,并能用动作表达出来。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大路歌》录像带,各种节奏图和沙盘。
2、三幅反映劳动的图画,分别是:打桩、拉船、拉石滚。
活动建议:
1、听音乐进场。
2、复习歌曲“嗨唷嗬”,要求精神饱满、有力度。
3、欣赏《大路歌》,看图了解节奏。
(1)看打桩图用声音打桩:×·×
(2)看拉船图用声音学拉船×·××
(3)看拉石滚压路图用声音学×·××××·×××
(4)欣赏第一遍:提问:这首歌曲讲了什么事情?听了觉得怎么样?
(5)欣赏第二遍,同时欣赏录像。提问:这首歌哪些节奏和节奏图上是一样的?
(6)第三遍欣赏:玩“听听找找”的游戏,让小朋友听节奏找节奏图卡。
(7)欣赏第四遍:请能力强的幼儿用动作表演,其他幼儿伴唱。
(8)欣赏第五遍:全班幼儿表演,强调幼儿按节奏表演。
4、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红红的哩》、《小星星》。
5、随音乐出活动室。
本文扩展阅读:大路,意为宽阔的道路、正当的途径等,有时也作为大辂的共通词。
第二篇:大班音乐教案:十二生肖歌
大班音乐教案:十二生肖歌
设计意图:
歌曲《十二生肖歌》,旋律简洁欢快,节奏清晰明朗,间奏的出现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这首歌曲有个难点:歌词比较复杂,幼儿清晰理解和完整记忆歌词有难度,我们通过“点将翻图”的游戏来化解难点。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
2.发展倾听、推理、猜测的能力。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动物图片、《十二生肖歌》的视频,活动前让幼儿熟悉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等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玩“点将翻图”游戏,初步感知歌曲
1.翻图感知整首歌曲。
师:我们来玩一个“点将翻图”的游戏,看完视频老师让小朋友举手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上前来排顺序。
2.引出课题。
师:一共有几种动物?你觉得这些动物之间有联系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就叫做《十二生肖歌》。
二、玩‘魔语翻图’游戏,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
问题一:第一段歌曲里有四种动物,你觉得应该是哪四种动物? 问题二:歌曲里是怎么称呼这四种动物的?(听完教师演唱,请幼儿验证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理解、记忆第一段歌词,并学唱第一段。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第二次演唱。问题:这四种动物在歌曲里做了什么事情?这很重要哦,否则我们的游戏将会无法进行。
A.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演唱,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小老鼠隐藏起来。演唱结束,幼儿睁开眼睛,找找谁不见了。
教师:怎么才能让小老鼠重新回来呢?得用“魔语”呼唤它,“魔语”唱对了,它就回来,唱错了,它就回不来了。“魔语”就是刚才歌曲里关于小老鼠的那句歌词。
幼儿先讨论关于小老鼠的“魔语”,再用“魔语”来呼唤小老鼠。如果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小老鼠的那句歌词,教师快速地把小老鼠图翻回来;如果幼儿不能唱出,教师可以再次演唱第一段,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告诉幼儿“魔语”。
B.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第一段,将另外三种动物也随机隐藏一种,并用“魔语”将藏起来的动物找回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用相同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理解和记忆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学唱歌曲,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一下子藏起两个或更多的动物。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将十二种动物部分动物藏起来.幼儿唱显示的生肖歌词,教师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2.教师唱显示的生肖歌词,幼儿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3.男女生分别演唱藏起来的生肖和显示的生肖歌词。
4.挑战将所有的生肖图隐藏,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揭秘和挑战的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水平,这样的游戏也深受他们喜爱。在歌唱教学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战的游戏,能使教学更加有效。随着游戏目标和游戏方式的层层推进,孩子们在接受游戏升级挑战的同时自然学会了演唱歌曲,整个活动顺利而流畅。
王晓静
2018年11月27日
第三篇:大班音乐教案狮王歌
大班音乐狮王歌
活动目标
1.喜欢歌曲学习活动,乐于与同伴一起大方演唱歌曲。2.尝试用声音、表情表现狮王威武神气的神态。3.喜欢并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活动准备
1.幼儿对狮子有所了解。
2.彩笔、画纸;玩具狮子一个;彩色纱巾若干。活动过程
1.边画边念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边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帮助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以“变魔术”的游戏情境引入之后,协教老师弹奏歌曲旋律,教师边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幼儿边看教师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3)全体幼儿边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2.回忆、模仿狮子的主要特征
教师请幼儿先说说狮子的主要特征,再邀请幼儿随歌曲旋律一起模仿狮子的动作,并请幼儿比一比谁最威武、神气。
3.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玩具狮子,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2)幼儿跟唱歌曲,引导幼儿能用声音、表情表现狮王的英武、神气等感觉。4.玩“狮王争霸赛”的游戏,全体幼儿表演歌曲
教师出示纱巾,请幼儿把自己打扮成小狮子王,边表演边演唱,比比哪只小狮子最神气。
第四篇:大班音乐教案《颠倒歌》
大班音乐教学活动
一、活动名称及内容:音乐——《颠倒歌》
二、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2.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2.音乐准备:《颠倒歌》,儿歌视频《颠倒歌》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相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鸟、小鱼生活在哪里吗?公鸡和母鸡谁会下蛋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歌曲内容 3.播放课件。
师:歌曲里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幼:小鸟,小鱼等。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再次播放课件。)师: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具体讲述。
小结:歌曲里唱的都是颠倒过来的事情,非常的有趣,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4.教师教唱
师:这首歌曲非常有趣,今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曲,把这首有趣的歌曲唱出来。
⑴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小朋友边看图片边演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
⑵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鼓励小朋友大胆地演唱。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师:这首歌真有趣,把所有的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所以在唱的时候,要怎么样呀?我们脸上要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表演这首歌曲,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播放儿歌,让幼儿跟唱(两道三遍)。2.幼儿一起清唱,活动在歌声结束后自然结束。
第五篇:大班音乐教案:礼貌歌
大班音乐教案:礼貌歌1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了解歌词。
2、初步学唱《礼貌歌》,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唱准弱起节奏和附点音符。
3、知道相互宽容会给大家带来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平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2、录音机、录音磁带《礼貌歌》。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好孩子有礼貌》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按节拍进入活动室。说一说,平时常用的礼貌用语。
教师: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你都会说哪些礼貌用语呢? (对不起、没关系、请、谢谢、您好)教师:昨天我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很想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但我不知道怎样做才好,我唱给你们听一听,你们大家来帮助我,好吗?
(二)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了解《礼貌歌》的歌词内容。
1、幼儿倾听教师稍慢的范唱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了解歌词内容。
2、教师再一次范唱歌曲前半段,重点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这句之前的部分歌词内容。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我”解决这件“不愉快地事情”。可以从“你---泼水的人”、“我---被水泼到的人”两方分别讨论: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高兴起来?
4、教师范唱歌曲的后半段。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教师帮助理解音乐的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
(4)结伴表演唱:幼儿两两结伴,边表演边唱歌。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是不是也是这样说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迁移记忆策略。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跟随音乐(较慢的)整首学唱《礼貌歌》。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记忆的策略,记忆歌词。
教师:歌词这么长,你们在唱的时候觉得困难吗?假如我们不能很快的记住,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记住这些歌词呢?
3、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记忆歌词的经验。
教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记忆歌词的方法?
上次我们学歌曲时,老师出示了一张图,我们用的是看图学歌的方法;还有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每句歌词的内容编了许多动作,然后在动作的帮助下记住了一首歌词很长的歌,那么我们这次学《礼貌歌》可以选用什么方法呢?(假如幼儿原有经验中没有记忆策略,建议教师可以选用动作记忆法和幼儿共同创编动作演唱歌曲,之后引导幼儿反思:是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很快记住了这首较长的歌曲呢?)4、帮助幼儿明确在此活动中,可以重点运用“动作记忆法”来熟悉理解歌词。
5、教师和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6、教师尝试逐步减少对幼儿的帮助,不带唱,或只唱幼儿有困难的部分内容,让幼儿尽快学会这首歌曲。
(四)幼儿结伴表演,感受相互宽容带来的快乐。
1、幼儿散点站位,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两个角色,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此时大家心情愉悦的原因,体验宽容带来的乐趣。
教师:刚才我们还因为被人将水泼到鞋上这件事不高兴,为什么现在你很开心呢?
活动延伸:
1、这首歌曲旋律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族特色,在幼儿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与音乐性质更加和谐的新疆民族舞蹈的动作,边唱歌边表演,从而更好的体验和表现音乐。
2、环境创设: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的'文明行为,然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小标记,粘贴在活动室的适当地方,以提示大家更好的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3、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向家长宣传“宽容与理解”的积极意义,以便在今后幼儿遇到问题时,成人能够以“宽容与理解”的心态,鼓励、支持幼儿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4、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日常看到过的文明礼貌行为,用纸、笔来进行表现。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范唱歌曲请幼儿回答歌曲中相应的内容来熟悉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我及时画出简图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了简图,幼儿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词,但幼儿在掌握附点音符时还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从你门前过”的最后一个字“过”和后面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中的“你”总衔接不上。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我让幼儿说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儿想出的办法不是太多,我还是采用了简图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间一句对不起的话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可能与我在之前提问的时候有关。我反思这一环节的失败,可能在我让孩子熟悉这里的歌词的时候只问了互相生气了应该怎样再和好?没有深入引导。于是我换了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道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后来幼儿对这句歌词的掌握比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这个歌词,总是唱得很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学会歌曲,我在活动当中加插了节奏型的学习环节,带领幼儿学打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唱。这样,孩子们既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熟悉歌词,真是一举两得。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大班音乐教案:礼貌歌2
教育活动目标:
1、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2、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熟悉过歌曲的旋律
2、物质准备:图片8张、钢琴
活动重点: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歌曲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做踵趾小跑步进教室
二、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让座”,刚才歌曲里唱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有礼貌的孩子)
(三)教授新歌
1、通过故事开头用清唱的方式进行歌曲的前半部分,请幼儿带着问题去听。师:“昨天有一个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这么一件事,请你们来听一听(教师轻唱歌曲前两段歌词)后,提问;
(1) 刚才这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情?路上的`行人是怎么做的?
(2) 你们猜猜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3) 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说出歌词。
(4)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解决?引入歌曲的后半部分。教师范唱一边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进一步学唱歌曲
(1)师;“让我们一起再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故事吧!(配班边出示图片,主班完整的弹琴范唱一边)
(2)师:“让我们一起听琴的旋律,用啦的声音唱出这首歌的旋律吧!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学唱歌曲
(1)教师弹旋律,带领幼儿边看图片边说歌词两边
(2)引导幼儿分句用动作来表演歌词内容
(3)师:“为了使这首歌听起来更好听,我们一起来合作,老师大声唱歌曲,请小朋友用啦的声音来唱旋律好吗?
(4)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歌唱出来吧(老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唱)
(5)师:“我们还可以怎样唱呢?
4、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唱
(1)故事里面主要有几个人?那我们可以怎样分角色来演唱呢?(分男孩、女孩表演唱)
(2)引导幼儿两人一个组,自己商量分配表演的角色
七、复习韵律“朋友舞“
这首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想一想生活中如何跟朋友相处?遇到问题怎样解决?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呢?让我们一起跳个朋友舞吧,感受与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好吗?
大班音乐教案:礼貌歌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注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的合拍。
2.大胆主动的邀请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歌曲中小朋友之间宽容所带来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
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课件,幼儿已会记歌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想做一名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怎样做才是懂礼貌?让幼儿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礼貌歌》。
3.发生练习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 ‖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课件,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引起兴趣。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仔细听后回答问题。
提问: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3.幼儿看挂图一起朗诵歌词。
4.教师教唱歌曲,直到幼儿唱会为止。
5.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教师给与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两两分角色表演。
(1)教师和幼儿讨论两两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师引导幼儿商量两两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动作安排。
(3)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进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宽容相处,互相帮助。
2.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范唱歌曲请幼儿回答歌曲中相应的内容来熟悉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我及时画出简图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了简图,幼儿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词,但幼儿在掌握附点音符时还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从你门前过”的最后一个字“过”和后面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中的“你”总衔接不上。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我让幼儿说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儿想出的办法不是太多,我还是采用了简图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间一句对不起的话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可能与我在之前提问的时候有关。我反思这一环节的失败,可能在我让孩子熟悉这里的歌词的时候只问了互相生气了应该怎样再和好?没有深入引导。于是我换了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道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后来幼儿对这句歌词的掌握比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这个歌词,总是唱得很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学会歌曲,我在活动当中加插了节奏型的学习环节,带领幼儿学打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唱。这样,孩子们既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熟悉歌词,真是一举两得。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