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及教学反思大全

时间:2020-02-21 16:2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及教学反思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及教学反思大全》。

第一篇:大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及教学反思大全

大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小灯泡亮起来》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教学反思】

今天县里领导来校检查期初工作。教研员和包学科领导深入课堂,听了我们学科的三节课。说实话,心里真有点发毛,毕竟科学这一学科涉猎面广,而且我又是现学现卖。今天我和四年三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二节《点亮小灯泡》,课前虽然有点紧张,可自认为准备还是挺充分的。(刚刚接触这一学科,每节课都得细心准备,否则真不知道课该怎么上)但一节课下来,才知道毛病还真是不少。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意识围绕课题,但操作有问题。本学期我的教研主题是《探知前科学概念的方法的策略的研究》,本节课上想运用一下画图法,通过画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画出印象中的小灯泡。孩子们画的还真是五花八门,一个个灯泡残缺不全,但从外形上看还是很像的。只有两个孩子把灯泡的结构画完整了。这一环节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如果这一环节在课前完成,更便于老师调整教学策略。

2、还学生主体地位,但知识落实上有欠缺。课堂上让孩子们小组合作,想办法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这三种材料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兴致很高,很快就操作成功,而且能够画出实物图。然后又检验了四种连接方式小灯泡能否被点亮。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但我忽视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如果每一个小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相信孩子们对本节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而本节课后,如果调查孩子们学习效果,会有很多孩子能点亮小灯泡,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3、没有充分利用好生成的资源。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观察电池时,我再行间巡视,一男孩问我:“老师,电池里面的黑色的小棒是什么呀?”“那是碳棒”。看来孩子的研究兴趣很浓。如果我及时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见识一下电池的内部结构,会对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而我却忽视了这一资源。

4、多余的实验材料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前我告诉孩子们去实验室上课时带好学具袋。其实本节课用到的学具只有导线和小灯泡。很多孩子们出于好奇,课堂上不按照老师的实验步骤完成,却悄悄地弄起了别的实验材料。

针对以上课堂出现的问题,我把课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还好《点亮小灯泡》这节课才上完一节,还有六个班级可以磨合。希望今天的课能避免这些问题。

本文扩展阅读:灯泡,通过电能而发光发热的照明源,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爱迪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发明了实用性强的白炽灯,而灯泡早在1854年就出现了)。灯泡最常见的功能是照明。

第二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反思

孙萌遥

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更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成功之处:

1、材料准备要充分。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材料准备,买手电筒、制作导线、准备开关、电池,并且针对教学内容中的实验要求,把每一组准备的实验材料亲自实验一番,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前我找学生了解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了解到虽然手电筒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见到和使用的手电筒大部分是外壳是塑料,充电式的,所以我布置学生课前对老式手电筒进行认真观察。在授课中,我引领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回忆使用手电筒的经验,并让学生提出为什么,怎么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动脑猜一猜,动手拆一拆,认识了解手电筒的组成部件及其特点,揭开了小灯泡亮起来的秘密。

3、分工明确,提高课堂效率。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科学实验教学主张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因此,在科学课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从而使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学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6人一个小组,组内分工明确,有小组长、记录员、观察员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连一连让小灯泡亮起来这个环节中,组内制订实验方案后,组长领取实验材料,组员合作连接电路,观察员仔细观察并记下连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员画出电路图,这样分工明确,基本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高了课堂探究效率。

4、实验过程教师对实验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引领。通过让学生观察手电筒,大致描述电在手电筒中是怎样流动的。让学生观察灯泡的结构,观察电池盒、电池和开关的特点,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池(电源)、开关、小灯泡(用电器)、导线四部分,并了解到各部分起到的作用。这些对学生最终理解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是很有帮助的。在实验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启发指导,起到了组织者、引领者、合作伙伴的作用,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成就感不断增强。

二、不足之处:

1、在连接电路的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小组始终没有让小灯泡亮起来,在其它小组接二连三“亮了、亮了“的欢呼声中,这个小组的同学就有些手忙脚乱了,没有认真检查线路接头、检查小灯泡、电池是否有电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给他们适时而合理的指导,而是安排他们课后继续研究,使这个小组的同学没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失望情绪一直蔓延到下课,影响到课堂效率。

2、在连接电路的实验过程中,要求记录员画出电路图,本来我认为学生会连接电路,画电路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其实不然,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根据电路,画出电路图其实很难,由于课前在备学生方面不够充分,在这一知识点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效果也不是很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得 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三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用多种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

知道电池、导线、灯泡的作用

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共同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用多种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教学准备:幻灯片、实验记录卡、小灯泡、导线、电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五光十色的霓红灯吗?喜欢吗?的确它们把夜晚的街道装扮的非常美丽;你们见过路口的红绿灯吗?(见过)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行人和车辆在它的指示下安全地通过,除了这些灯还有许多灯,如:过年时喜庆的红灯笼、大海中指引航向的灯塔、还有街道边为夜间提供照明的路灯等等。灯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用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灯泡是如何发光的呢?(生答,教师不做纠正,但学生一定会提到是因为电)

点评:教师从生活中五光十色霓虹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进一步学习新课打下铺垫。

二、学习新课

活动

一、画灯泡

师:你们见过灯泡吗?记得灯泡是什么样的吗?你能画一画灯泡的样子吗?(生动手画记忆中的灯泡)

师:我把灯泡带来了,你们观察一下,和你们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吗?(幻灯片展示灯泡)你能介绍一下小灯泡吗?(组内活动)谁能向大家介绍你都观察到什么了?(视情况1-2人实物介绍,其他人补充,师图片或板书小灯泡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对灯泡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培养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求知欲望,为下面的操作做好铺垫,达到课堂教学的预设。

活动

二、点亮小灯泡

师:我们认识了小灯泡,你想不想把它点亮了

(每个组发一节电池、一根导线,请你们利用这些材料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点亮小灯泡。板书课题)

师:点亮小灯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大家仔细观察,反复尝试。把经过验证后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画在一张纸上,把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画在另外一张纸上。每张纸下面都给大家出示了图例,在尝试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千万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起来,这样会损坏电池。(师做一下)(投影出示要求)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和动手尝试点亮灯泡,在不能点亮和能够点亮的反复尝试过程,是学生建立电路概念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幸福。

点评:教师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探究小灯泡点亮的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反复实践中形成能力。

(学生活动,并画图)时间短一点,有点亮的即可!

学生汇报。(只汇报点亮的方法)边汇报、边讲解、边演示,边贴图

活动

三、认识电路、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让小灯泡都亮起来了。你们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这些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思考)或者说这些连接方法都分别与导线与电池、小灯光的哪连接到一起了?

(学生回答)

2、小灯泡亮起来啦,你有没有仔细观察是小灯泡的什么地方发光了?(灯丝)

灯丝发光说明有电流过灯丝,那么,电是怎样流过灯丝的呢?给大家些时间一起来讨论讨论,也可以借助你们画的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那些连接图,用手指指电是怎样流动的。(学生讨论、汇报问题:电是怎样经过灯丝的?电是如何流动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适时揭开灯泡内部结构图

3、再请几名同学说说,电是怎样流过灯丝的。

4、师:现在你能说说,没有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是哪出现了连接错误?(小组讨论)

5、小结。(结合,介绍电的流动)

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使用电池和导线让小灯泡亮了起来,研究了小灯泡发光的秘密。电灯是人类最伟大的一项发明,你知道是谁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吗?

设计意图:实验让学自己体会,总结发现灯泡亮起来的真正奥秘,教师给学生营造广阔思考空间,让学生了解认识灯泡的内部结构、知道电是什么、在灯泡点亮时电是怎么流动的。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点评:经过反复实践学生得知灯泡亮起来的真正原因,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意提高。

三、拓展活动:、阅读爱迪生与电灯的故事,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3、用电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一项试验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基础上了解科学家爱迪生以及与电有关的知识内容,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电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让小灯泡亮起来

导线、电池、小灯泡

【评课】本课以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创设求知探索氛围。鼓励学生发现。给学生更广阔动手实践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个学生都参与科学实践当中来。教师把教材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建立电路概念的过程。教学语气流畅、教态自然,教学设计合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日常安全教育,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是一节非常好的科学课,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第四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

西园小学 谭光亮

教学说明:

本教学活动是《电路》单元中的一个案例,在“做中学”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活动,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本案例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情景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手电筒直接切入,引出小灯泡,再让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儿有灯泡?紧密联系生活,并且让学生知道,这样一个非常普通的灯泡也能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以此说明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只要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能随时捕捉到内容,做科学。

第二部分:认识灯泡的构造。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灯泡,可能同学们从来就没有仔细观察过,在这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外部构造,主要是训练学生能够正确的描述小灯泡的外部主要结构,为后面探究灯泡怎样亮起来作打下认知基础。

第三部分:探究怎样让灯泡亮起来。这一部分紧接上面认识了小灯泡后,学生都很急切地想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样就自然的过渡到探究怎样使灯泡亮起来了。提出了问题,就进行猜测,让学生画出猜想到的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并将这些想法贴到黑板上,这就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接着,就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环节中非常强调要严格按照预测的想法进行实验,因为,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做的实验和预测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这样,就使预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最后,同学们将实验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

第四部分:拓展与应用。这里的设计突出了分层教学,让连对的同学,想一想,还有没有新的连法;连错的同学,就将他们错误的连法拿回去修改一下,让小灯泡亮起来呢。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小灯泡。

2、知道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2、能对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进行预测,并能严格按照预测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3、能自主探究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

情感态度:

1、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并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手电筒、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剪好的电池、小灯泡纸样

学生准备: 彩色笔、固体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手电筒,打开)

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手电筒里的小灯泡亮了)

2、除了手电筒里有灯泡,还有哪儿有?

学生汇报(教室里、家里、冰箱里、玩具上)

二、认识灯泡的构造

1、那么,灯泡是怎样的呢?

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灯泡的各部分,每一小组同学在纸上画一个,边画边给每一部分起个名字,注意尽量画大一点。

2、小组活动:(用彩色笔)在纸上画灯泡,并将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3、集体评价,哪些小组画得准确?

请同学汇报灯泡的构造,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4、教师小结:通常我们将灯泡的这些部分叫做:玻璃泡、灯丝、螺纹、接触点、发光球。(并板书)

三、探究怎样使灯泡亮起来

1、问题:要使灯泡亮起来,需要些什么?(电池、电线等)

2、出示(电池、小灯泡、电线等)怎么使小灯泡亮起来呢?

3、猜想

(1)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请你们先商量一下,将你们的想法画在纸上,有几种想法就画几种,并将它们编上号,(注意:不要出现重复的想法。)为了方便,这儿有剪好了的灯泡和电池模型图,(出示样图)直接贴到纸上再用黑色笔连接起来,然后再写上你们的组号和编号,并贴到黑板上。

(2)分小组活动,画模型图,并贴在黑板上。

(3)小组汇报描述连接的方法:你们是怎样连的?强调学生描述清楚连接灯泡、电池的具体位置。

(4)讲述:通过这样一些图,我们很快就能明白别人的想法。所以,在研究问题的时候,把自己的方法和发现记下来或者画下来都非常重要,这样不仅能让别人很快明白你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让你的脑子更清楚,帮你更快地将问题弄清楚。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时也经常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学习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想法。

4、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

要求:严格按照你们的刚才的这些想法来做,做了实验后如果小灯泡亮了,就在黑板上的图上用红笔打“√”如果没有亮,就在图上用红笔打“×”。

(1)小组活动,连接电路,并在图上做记号。

(2)小结:实验完毕后,将能亮和没亮的图它们分开。6、整理、分析、归纳

(1)讲述: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获得了这么多信息,科学家们在实验后往往也会得到很多信息,这时候,他们会坐下来,共同整理获得的信息,看看这些信息都告诉我们什么?

(2)观察这些亮了的方法,哪些是相同的?将相同的方法归到一起。

(3)对于有疑问的连法,就请本小组上来演示连接方法,检验是否亮了。

(4)分析: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亮的方法和不亮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5)修改不亮的方法,使灯泡亮起来。

(6)归纳:那么怎样连接能使灯泡亮起来呢?连接哪些地方很重要呢?

(5)师生共同小结: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四、作业:

(1)用语言和图记录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教学反思:

首先,在这节课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比如,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的构造,认识灯泡。在这里,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后再画出一个灯泡模型图来,这样,就促使学生必须得仔细的观察,进行详细的记录,因此,就获得了非常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为后面的语言描述打下基础。例如,学生在汇报灯泡的构造时对灯泡的玻璃罩、螺纹、触接点、灯丝等都做了描述后,有个同学又举手了,说灯泡内还有一个发光球,你看,同学们观察得多么仔细呀。

其次,教师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充分的想像,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例如,给学生准备了灯泡和电池的模型,让学生猜测怎样连接,才能让小灯泡发亮?同学们兴致勃勃,纷纷画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贴到黑板上,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从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上,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被他们的自信所感染着„„

再次,在整节课中,始终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最后,本活动过程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科学学习态度等方面比较突出。例如,在第一个环节,让同学们画灯泡的模型图时,要求他们尽量画大一些,方便同学们观看;同学们发言时训练其他同学倾听的习惯;在小组活动中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表意见,互相商量,训练尊重他人的习惯;在每一个小组提出使让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不能随意更改实验方案等等。虽然有这样一些具体的要求,时不时还是有同学不断“违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如果你不这样要求,可能他们永远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当你长期这样要求学生,那么,他们将会潜移默化的将这些要求形成习惯,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这节课进行了约45分钟,学生在这45分钟里,一直都很投入,而且他们的思维在后面的分析归纳总结中不断的碰撞,可以看到,经过这个活动过程,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发展。

第五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

北展希望小学小学 马阿利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电》的第二课,其内容属《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范畴。

2.教材主要通过用身边的材料让学生自主连接,让小灯泡亮起来,在观察和操作中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3.学习用画图的方法表达观察的过程和结果。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的材料。(2).知道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2.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到在探究中交流、讨论、可以引出新的发现。(2).亲历让小灯亮起来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达电路的连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意见

(2).学身边的科学,乐于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现象。三.教学重点

选用一些基本元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电路。四.教学难点

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要接通一个简单电路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回路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每两人一组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各一个。六.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昼夜交替的美好家园,白天我们可以尽情的做任何事情,可是到夜晚,当黑夜来临时又是什么给我们带来光明?

生:灯

师:嗯,是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师: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灯的世界。(播放灯的图片)出示北京水立方、鸟巢、深圳世界之窗、上海夜景照片,看看这些美丽的夜景,是什么装点着绚丽的夜晚!对了,是灯,灯不仅可以照明,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的五彩缤纷。你想设计出更美的灯景吗?

生:想。

师: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哦,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我们要先从简单的入手,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样,不能一步登天,要先易后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小灯泡亮起来。

(二).观察材料,铺垫准备。1.设问:想让小灯亮起来需要什么材料?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板书: [电池

导线

小灯泡] 2.布置观察任务,引导学生观察并画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1).小灯泡:上面是玻璃泡,里面有金属架和灯丝.外面是金属螺纹和连接点。

(2).电池:有正负两个极,分别用“+”和“-”表示.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

(3).导线:导线的外面是一层橡胶,橡胶是绝缘的。里面包裹着许多细小的金属丝,这些金属丝能导电。

(三).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布置合作连接任务,看哪一组的连法最多,并把怎样连亮的画下来。

教师巡视,会发现学生连接小灯泡时会出现多种连接方法:金属螺纹连正极,连接点连负极;金属螺纹连负极,连接点连正极,但都使小灯泡亮了起来,给予学生鼓励。

2.通过实验,发现让小灯泡亮起来的共同点:电池的两极必须连接到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上,小灯泡才会亮。

3.出示图,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小灯泡会不会亮,并说明原因。4.在连接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汇报。

5.总结:电流从正极流出,进入灯泡,经过灯丝再从灯泡流出,经过电线流到负极,形成回路,小灯泡就亮了。这样的电流通路为电路。

6.画出电路图。

(四).延伸应用,升华认识。1.刚才我们学习了连接一个小灯泡,如果有两个小灯泡,你还能让它都亮起来吗?学生课后试一试,连一连。

2.展示小开关模型,布置学生课后制作,连接。

七.板书设计:

让小灯泡亮起来

小灯泡

导线 电池

下载大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及教学反思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及教学反思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反思 在探究怎样让灯泡亮起来时,学生了解了小灯泡的构造,都很急切地想让小灯泡亮起来。首先让学生猜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接着就进行试验,验证......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认识小灯泡亮起来的元件,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科学知识:学会组装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会画让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图......

    会亮的小灯泡活动反思

    《会亮的小灯泡》活动反思 大一班 王从珍 这次上完《会亮的小灯泡》这节课后,有很多感触,觉得科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更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

    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灯亮起来》是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家庭用电单元第一课。什么是简单电路以及简单电路中的各个组件。我认为这一课学生应该是很感兴趣的,而且......

    《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灯亮起来》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电》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1、让小灯泡亮起来;2、制作开关;3、认识电池。我今天这节课进行本课的第......

    《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东圃小学 吴文婷 《让灯亮起来》是小学科学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电单元第二课。学生在前一课已经了解到电的基本概况,所以在第二课中进一步认识电——什......

    教学反思点亮小灯泡

    观摩《点亮小灯泡》有感 金林敏 今天,很荣幸我能参加省农远工程小学科学录像课拍摄观摩活动,在椒江实验小学观摩了林志老师和张玲芳老师的两节科学课。这不仅提供了一次学习观......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点亮小灯泡》是有关电一单元的第二课,要发展的科学概念有: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