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案

2021-07-13 11: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政治经济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的性质及其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它研究经济事物所使用的主要方法。

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2、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和任务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3、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运用的根本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人类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旋转的轴心,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其他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条件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然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内容。社会生产力就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结果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表现为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只有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3.在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和生产工具。首先,劳动力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资料要由人来改变和使用,生产工具也要由人来创造和改进,离开了劳动力再好的生产资料也无从发挥作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类引起、调整、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其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生产力可能发展的程度;生产工具作为人类生产技能、经验和知识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和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认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对其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界定。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性质。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进行和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取决于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2.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分配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方面的内容。首先,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其次,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最后,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是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首先,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社会分工决定交换的必然性,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和社会形式。其次,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广义地说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消费在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满足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的。消费不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它包含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首先,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其次,消费关系要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最后,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一。

3.社会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就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要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一方面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经济体制,生产关系总是要求一定的经济体制与其性质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通过经济体制来实现的。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对生产关系也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完善的经济体制能够较好地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经济体制存在着某种弊端或缺陷就会限制生产关系本身优越性发挥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

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政治经济学必须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性质变化。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其次,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也就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就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如果人为地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破坏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变革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方面的每一种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如果人为地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过早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之后才发生的。只有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使新的生产关系得到巩固。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可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不变,并能够容纳生产力在其中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体。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形成的。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决定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思想政治路线的确定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则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反之,则对其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适合经济基础变革性质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在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否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否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然陷入机械唯物主义。

3.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才能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只有了解了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的说明。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在其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诸多社会形态。科学地认识这一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并且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

二、社会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表面的经济现象,在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普遍地、反复地和经常地发挥作用的力量。这种客观力量作为经济规律决定着经济现象必然的发展运动趋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规律只是一种倾向或发展趋势,而不是直接实现的。经济规律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因此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过程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经济规律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形成的,因此经济规律必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便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其作用上,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经济规律,它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挥着作用。既使人们认识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是不能人为地跨越它的自然的发展阶段。人们即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经济规律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相同的客观性。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去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正是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3.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由于存在条件的特殊性质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一般是经久不变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们自身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多数经济规律则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对待同一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一般不会导致这种结果。

4.经济规律的类型。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经济规律表示着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由于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表现着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

5.经济规律体系。每个社会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总有一条经济规律在该社会经济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这种经济规律便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其它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它的基本方法。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

1.唯物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应当以“理性”、“正义”或人的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因素出发,而应以客观存在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固有的规律性。把社会运动看作是一种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2.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法把社会生产关系视为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社会有机体。辩证法对现存社会生产关系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是从不断发展变化中或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与不同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都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不存在凝固和永恒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3.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一切社会生产过程发展变化的决定性的原因和力量,在于它内部固有的矛盾性。社会经济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运动永不枯竭的源泉。政治经济学要揭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归根结底就是要揭示它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矛盾的特殊内容、特殊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从而揭示出它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律性。4.阶级的观点。经济关系最本质的内容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中的矛盾表现为各个社会集团间的矛盾和斗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时必然要分析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及其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它形成的根源和实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然申明自己具有深刻的党性和阶级性。

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1.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地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首先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充分地占有材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坚持辩证思维的理论研究过程,也就是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透过经济现象发现经济事物的本质,揭示经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这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

2.从抽象到具体。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叙述的方法,也就是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从抽象到具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再现出来。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着多重的规定和关系,正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总和,所以是具体的。人们在理论上阐明这种经济事物,首先需要对那些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做出理论分析,然后逐步深入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直到最后对这一社会经济关系做出全面的、完整的、具体的理论阐析,在理论范畴上达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经济过程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在研究工作完成后,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方法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出发,通过研究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经济过程本质的抽象理解和把握。叙述方法是从最简单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通过分析逐步上升到表象的经济理论范畴,达到对经济过程本质与现象统一的说明。这里作为出发点的具体是复杂现象的浑沌堆积,作为结果的具体则是多种规定的综合即有规则的整体。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这里的逻辑是指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析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研究方法则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人们的逻辑思维进程是社会经济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逻辑进程要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论逻辑进程与社会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相一致。逻辑再现了历史。这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相统一的基础。这种一致性集中地表现在,历史进程所遵循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是一致的。科学理论所阐明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已经被人们认识了的历史必然。真实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而逻辑进程在阐发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时,则要排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现象以及各种曲折的过程,使社会经济进程中所包含的客观规律清晰地表现出来。

四、其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和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的本质即内在联系时,除了上述主要方法,还经常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新的方法论。这些方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有力地拓展了经济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加强了经济理论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自然科学和西方经济学某些分析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再生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5.怎样科学界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7.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8.为什么说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支配着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及特点是什么?

10.如何把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1-3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商品学说、货币学说和价值规律学说的有机统一。学习重点包括:商品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的理论,商品内在矛盾的理论;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和货币形式的发展的理论;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机制、作用后果的理论等。

通过学习要全面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商品经济一般的各个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转化,初步领会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一定生产方式下物的分析揭示该种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方法。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一)分析现代市场经济要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

对商品的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分析的起点,这是基于以下原因: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财富的最普遍形式。在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中,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都是以直接的自然形态存在的,以直接消费为目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才普遍以商品的形式存在,成为这个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商品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经济关系。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至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有多种形式,譬如,货币、资本、证券、地产等,但是从这些形式追溯下去,都要追溯到商品上。因为,这些财富形式都是一定量价值的体现,要回答价值是什么就必然要追溯到对商品的分析。3、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存在着多种矛盾,这些矛盾中最根本的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但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并且是借助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了解商品所包含的矛盾,就不能全面了解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各种矛盾形式及其原因。因此,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使政治经济学解剖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及市场经济有了一种科学、合理的起点。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简单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体现着生产者在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的。

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与任何一般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样,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相比的特点是: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它必须要满足别人的需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在私有制和分工条件下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即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用于交换;只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里面,就不构成劳动产品,因而也就没有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包含着人类劳动,但如果不进入交换就不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对立性表现在:商品虽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它只能直接表现为使用价值,却不能把自己表现为价值,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属性。

(一)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各种不同形态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人类劳动分工的基础。

(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属性,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的。

(四)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与复杂劳动的区分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作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标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指的是不同的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同一生产单位内部分工的生产者之间的劳动量对比关系。在同一生产单位内部,不同劳动者之间不以独立商品生产者身份互相对待,所以不存在复杂劳动折合成简单劳动的关系。

(三)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的指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①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③生产组织形式;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等。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反比关系是劳动二重性在劳动生产率变化中的表现形式。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一)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阶段。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商品生产者为实现私人利益而自己进行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局部独立经济利益决定的。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在社会分工体系下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社会分工所赋予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在分工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们实际上是社会劳动,但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商品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使这种社会劳动直接表现为互不相干的私人劳动,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由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价值形式。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产品转化为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表现为价值的原因。

商品交换能够成功,就表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也就转化为社会劳动。但是当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不能从质上或量上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私人劳动也不能顺利地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五、商品拜物教

拜物教是马克思经常用来反映一般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类特定现象的用语。它是指在商品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产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神秘属性。商品拜物教是指商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支配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属性,譬如,人们认为价值是商品物的属性。同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有时表现出价值很大,有时又只有很小的价值。商品在市场上价值大小直接影响着在生产者的命运,如果商品能够顺利地高价出售,生产者就可以换回更多别人的产品,如果相反,生产者就只能获得较少别人产品,甚至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再生产。因而,商品、价值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运动使它们成了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东西。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本来是人们劳动的产物,但在商品经济关系下却反过来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使经济过程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这样就产生了人们对商品的神秘感,形成人们头脑中商品拜物教观念。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映。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货币在雇佣劳动关系下又转化为资本,因而,伴随这些发展,在一般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又存在着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拜物教观念中,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使人们对它们产生各种神秘感。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本质

商品具有二因素,因而也就相应地具有两种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物质形式。价值形式是指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但是一件商品的价值却不能通过这件商品本身表现出来,它只能在商品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形式是用另一件商品来表现某一商品价值的形式。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货币,一切商品都用货币来表现自身的价值。

(一)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最初形态,也是价值形式的基本形态。它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斧子

这是一只绵羊的价值形式。在这个简单价值形式中,绵羊和斧子分别处于等式的两端,绵羊在斧子上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绵羊通过斧子把自己的价值属性相对地表现出来;斧子只是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处于等价形式,即斧子是绵羊的等价物;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对立。

(2)相对价值形式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察。相对价值形式的质,指的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性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绵羊通过使自己与等价形式上的斧子相等,说明自己作为价值是与斧子相同的;相对价值的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现的。这样,一件商品的价值就通过另一件商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3)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①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③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等价形式的这三个特点是货币拜物教赖以产生的基本因素。

(4)简单价值形式中,一件商品的价值属性虽然通过另一件商品表现出来了,但是这种表现是不充分的,它只表现出商品作为价值是不同于它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但是,商品价值作为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属性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在量上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也只是偶然地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相等。因此,价值要求充分表现自己性质和简单价值形式不能充分表现这一性质的矛盾推动着价值形式从简单价值形式向着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

简单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共同体之间偶然的交换关系。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2把斧子

=50斤小麦

1只绵羊

=5斤茶叶

=30尺布

=1克黄金

=其它商品

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比在简单价值形式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等价形式上,缺乏统一的价值形式,使商品没有统一的价值表现。商品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无差别的,因此,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必须是统一的没有差别的。价值形式的不统一给交换带来困难。对统一价值形式的要求,促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向着一般的价值形式发展。

扩大的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两次大分工后,生产力的发展使剩余产品增加,从而商品物物交换成为经常性活动时代的交换关系。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2把斧子

50斤小麦

5斤茶叶

=1只绵羊

1克黄金

其它商品

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价值的表现,第一,是简单的,即各种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第二,是统一的,即一切商品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中起等价形式作用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但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不利于商品交换的稳定发展。

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当作为商品的贵金属固定地占居了等价形式的地位,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2把斧子

50斤小麦

5斤茶叶

=1克黄金

30尺麻布

1只绵羊

其它商品

贵金属之所以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其特殊的自然属性有关。贵金属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容易保存等,使之最适合充当表现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表现出来。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相继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以货币为尺度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比率,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由于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价格形式本身就包含着价格与价值在量上不一致的可能性。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还可能出现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不一致。所谓价格与价值质上的不一致,或者说在质上与价值的背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下,没有凝结人类劳动从而没有价值的客体也具有了价格的外观,例如,土地、证券等。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是虚拟资本以及泡沫经济产生的基础。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为了使货币能更好地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要求货币自身也必须有量的规定。为此,在技术上就有必要用某一固定的金属量作为货币单位,并把它分成若干等份,这种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就叫价格标准。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及其名称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发生着变化。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流通公式为: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W—G-—W)。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商品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交错整体形成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使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分离的两个阶段,第一形态变化W——G,卖,和第二形态变化G——W,买。其中,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流通中的关键环节。一个商品在经历了第二形态变化结束自己的流通过程的同时,就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样,商品流通就把整个商品界的运动联系成为一体,产生了一系列不受生产当事人控制的社会联系。

卖和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产生了只卖不买,或多卖少买的可能性,形成了以商品不能实现为特征的危机可能性。但是,在以最终为获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还不具有危机的现实性。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生产当事人之间除了买卖关系以外,又出现了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使经济中有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债务链,当债务链的某一环节出现破裂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支付困难,从而产生了另一种危机即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

货币执行职能产生出两个与货币职能有关的问题,即货币的形式演变和货币流通规律。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一)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货币成为交易中转瞬即逝的东西,因而产生了以贱金属乃至以没有价值,纯粹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来代替昂贵的金银充当交换媒介的可能性。因此,在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形式也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不断演变,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创造着实现货币形式变化的条件。在历史上,货币形式经历了贵金属、贵金属铸币(即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并标明面额值的金属货币)。贱金属铸币、银行券、无抵押的法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等形式,法币又借助银行支付功能采取钞票、硬币、支票存款账户等形式。支票存款账户又借助支票、磁卡等形式实现货币的转手。

(二)货币形式演变的内在逻辑

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运动的产物,它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价值作为商品经济下独立的经济范畴力求获得独立化表现的要求。

马克思论述的货币产生过程科学地阐明了这种内在要求如何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最终在金银上得到体现。但是,金银只是商品经济在一定阶段上适应了充当价值体现物的要求,当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交换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金银的使用价值开始束缚货币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束缚了价值的运动。因此,货币的职能要求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以摆脱贵金属物质形式的束缚。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它本身不包括一个价值原子,这一性质要求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货币尽量地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随着商品经济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货币便经历了从商品实体(金银)向着无形的价值符号的方向演化。因此,货币形式的演化逻辑过程就是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逐步脱离使用价值实体的过程。

四、货币流通规律

每个商品经过流通过程后就退出流通领域,但作为媒介的货币却始终留在流通领域,这就产生了流通领域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问题。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揭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用一定时期内同一货币单位平均转手次数表示)。待售商品总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平均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周转次数)

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贵金属是真正的商品,具有实在的价值,这一货币量是通过货币在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之间转换而达到的。但在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纸币流通情况下,由于纸币没有价值,所以纸币的流通量也是由上述货币流通公式决定的,如果发行的纸币超出了这一数量就会使纸币贬值,产生全面的物价上涨。

这种由于纸币发行量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但是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已把由其它原因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都称作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种现象是通货紧缩,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同样,当前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通货紧缩已不完全是甚至根本不是由货币发行的数量所引起的。人们把由任何原因引起的一般物价普遍持续下降都叫做通货紧缩。

在不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纸币流通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发行纸币的中央银行的控制。由于这种纸币彻底脱离了它的价值基础,只有根据商品的价格总水平和流通速度、以及证券市场的货币流通需要等因素来调节它的流通量。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发生了变化。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变成: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购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消的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周转次数)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实现形式。

二、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①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②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

三、价值规律作用的社会后果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流通手段、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通货膨胀、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供求关系、竞争机制

2.理解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经济社会的逻辑起点。

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4.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怎样的经济关系?

5.结合现实思考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

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如何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表现为价值?

7.什么是商品拜物教,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商品拜物教观念。

8.思考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

9.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10.思考货币形式发展变化的逻辑过程;

11.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

12.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这种背离又是如何产生的?

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3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2、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1-3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1、剩余价值的产生的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基本形式和变化趋势。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之所以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关键在于雇佣劳动。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它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中都是资本的始点。所以我们本章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

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只是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作为资本的货币则不同,它借助于商品的买和卖发生增殖。

我们用字母W表示商品,用字母G表示货币,商品流通公式是:W

G

W。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

W

Gˊ。前者反映了G作为货币的性质;而后者表现了G作为资本的性质。这两个公式都包含着商品与货币相对立的买卖两个阶段,说明二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虽然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都借助于商品和货币进行,但是对比之下至少有以下区别:1、运动形式不同:前者先卖后买,公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起着媒介作用,反映了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后者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商品成了媒介,反映了货币借助于商品的运动。2、运动主体不同:前者两边都是使用价值,运动的主体是商品,反映了商品的流通。后者两边都是价值,运动的主体是货币,反映了价值的运动。3、运动目的不同:前者是不同质使用价值相交换以满足消费。而后者是为了同质货币量的增殖,这个货币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3、运动限度不同:以最终满足消费为目的商品交换是一种有限度的运动。以价值增殖为目的运动是一种无止境的价值增殖过程。

二、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的流通公式G

W

Gˊ中包含着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值的矛盾。

按照商品、价值、货币的性质和交换规律,商品在流通中是以等价交换实现其价值,改变的只是价值存在形式,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货币在流通中作为一般等价物只是表现商品的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但是货币作为资本在流通中的却实现了增殖。

事实上,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发生的。无论是商品流通还是货币流通,无论是商品所有者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剩余价值。即使商品所有者能够做到贱买贵卖,结果也只能使其他人的价值减少,并不能改变流通中商品的价值总量。换言之,从流通中的商品总量来看,不等价交换的结果只能改变价值分配,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在流通领域以外,商品生产者在生产领域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商品的生产者在生产中用一定量的劳动创造一定量的价值,劳动量和价值量相等,不能解释剩余价值。

价值的增值过程经过商品的流通过程,也经过商品的生产过程。如果不是孤立地看这两个过程,而是把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这里的奥秘在于作为资本所有者在流通中买到的是什么商品?如果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于自己价值的商品来,那么价值增殖就可能发生。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得到了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问题的关键。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雇佣劳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都成为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劳动力成为商品社会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1.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有权“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作为谋生的手段。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力是归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

劳动力作为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的大小由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从事劳动的能力,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因为劳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创造新价值,它不仅能够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它的价值不是像其他商品那样逐渐消失,而是重新被创造出来,并且劳动力能够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演变

1.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它是指社会生产活动中生产的主体对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产品的一种排他性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支配、使用和处置生产资料,并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生产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模式。

2.资本主义所有制就是以资本所有者占有生产资料,并以此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特征是:(1)生产资料由资本所有者私人占有,并采取资本的存在形式;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所有者,采取雇佣劳动的存在形式。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这种结合方式,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2)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与发达商品经济相联系、并以价值存在和价值增殖运动为形式的一种私有制。(3)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社会化。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由单个资本家的私有制转变为集体资本家乃至国家总资本家的私有制。(4)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种依靠资本积累和积聚不断扩大和发展的私有制。

3.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演变存在三种基本形式:资本主义个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

(1)资本主义个体所有制是指资本家依靠个人或家庭拥有一定量的资本开办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事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劳动力作为雇佣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和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在这种所有制下,生产组织的管理模式建立在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为资本家一身,生产关系体现为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对立关系。

(2)资本主义集体所有制是若干资本联合起来经营的所有制。集体资本所有制形式在发展中又有合伙经营和股份制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1)合伙经营所有制下,两个以上的资本所有者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分享收益、共担风险和债务责任。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相比一般规模较大,能够雇佣更多的劳动者,因而体现资本家集体联合剥削更多雇佣劳动的关系。(2)股份所有制是通过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方式将许多分散的个别资本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股份公司靠集中起来的资本,经营资本主义企业,剥削雇佣工人的劳动,榨取剩余价值。股份所有制的特点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所有者并不直接经营企业,而是雇用企业家来专门从事经营活动。资本所有者凭借在企业资本中的股份,定期领取一定的股息。所以,股份所有制下存在双重的经济关系:一是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二是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股份制下,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使个别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是对私有制的一种形式上的扬弃。

股份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股份制主要以家族股份为核心,兼收社会分散的资本,组成股份公司。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为巨型垄断股份公司,私人垄断资本又发展为国际化的多国集体资本所有制。跨国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私人自资本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公司形式。二战后股份资本所有制发展的新特点是:家族为核心的股份资本逐渐削弱;股票发行趋于小额化和分散化;法人资本成为一种新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3)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是由国家占有的生产资料、自然资源和金融资产及部分用于投资的财产收入经营的资本而形成的经济关系。它的具体形式是国有企业和国家和私人共有的企业。国家所有制是一种“总资本家”的私有制。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人不能停止消费,因而就不能停止生产。在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通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则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以资本与雇用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还是资本的增殖过程。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加工的过程,它的目的性在于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某种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和一般人类劳动过程不同,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由两个特点:1、由于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出卖给资本所有者,所以劳动必须在资本所有者支配和监督下进行。2、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所有者占有,所以劳动产品归资本所有者所有。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出卖,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交换所依据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耗费劳动创造了这些新价值。如果新价值量相当于能够补偿劳动力的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因为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在生产产品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了新产品中,同时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其结果全部投入的资本价值被重新创造出来。如果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了这个量,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由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和生产目的决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总是尽可能多地大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量的计算上看,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劳动力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一定点上,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超过了这个点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前者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后者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是依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具体的生产要素形式。在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中这两种具体形式起着不同的作用,从而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被称为不变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被改变成新产品,这部分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是原有价值的一种再现,不会增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因为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购买劳动力的价值,还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来。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至关重要的。它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投入生产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

(二)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也被称之为剥削率。用字母mˊ表示剩余价值、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则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mˊ=

m/v。它表示:剩余价值率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者剩余价值率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量是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剩余价值绝对量,反映资本投入的收益。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投入的可变资本数量,即剥削程度和被剥削的人数。其计算公式是:M

=mˊv,表示:剩余价值量

=

剩余价值率

×可变资本量。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依靠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范围内,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补偿一切消耗的生产投入价值,因此是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个范围,是价值增殖过程。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就能够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资本家主要采取这种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因为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时候,生产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容易改变。

但是工作日的延长是有限度的。限制工作日延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的界限。虽然工作日的最高界限有很大的弹性,但是资本家受这两个界限的限制不能无限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时间一定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也能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减少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通常是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耗费的劳动越少,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普遍提高。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个别企业在竞争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或改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那部分超过一般水平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在竞争中一旦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被普遍采用,产品的社会价值就会普遍降低,超额剩余价值也因此消失。为了不断获得超额利润,个别资本必须不断提高生产率。这样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会引起社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价值因此产生。可以说,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劳动强度的提高

除了延长工作日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还采用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增加剩余价值。所谓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和繁重程度。严格来说,劳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劳动力的消耗程度。劳动强度的提高是劳动者在同样的时间内支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

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还是绝对剩余价值?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从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增大劳动强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来看,这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有类似的效果,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所以有人认为,增大劳动强度而多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但是从劳动者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来看,压缩在一定时间内较大量的劳动相当于一定强度下劳动时间的延长。因此提高劳动强度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又可看作绝对剩余价值。它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样,也受到人的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的制约。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售,因此资本家向工人支付的工资就是购买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就是资本所有者投入生产的可变资本。工资的多少或变动还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或劳动产品的数量,所以从表面看,工资好像是工人的“劳动报酬”或“劳动价格”。这是一种假象,并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报酬,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因为:(1)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是商品。作为商品,其价值量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劳动是商品,岂不是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2)劳动在出卖之前还没有支出,不能作为商品,劳动力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已经不属于自己,也不是商品的交换。所以在劳动市场上,买卖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按照价值规律,劳动如果是商品就应该是等价交换,工人的工资就应该是全部劳动的报酬,这无法解释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

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来,把劳动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是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是劳动的报酬,更不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的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根据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工资。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是工资等。计时工资是劳动力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如月、周、日、小时)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不是一定时间内付出的劳动的价格。马克思批判地借用“劳动价格”这个概念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劳动价格

=

劳动力日价值/

工作日小时数。

计件工资是按照产品数量或作业量计算的工资。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同计时工资一样,计件工资在本质上也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所不同的是,计件工资更有利于压低和克扣工人的工资、有利于对工人劳动的监督和管理、并能够刺激工人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

工人的工资数额在本质上取决于工人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或价格,因此工资的数额必须等于消费资料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实中,由于价格的变动,工人得到的工资常常不等于消费资料的价格。所以工资的概念由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所谓名义工资就是工人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工资。而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只有实际工资才是工人真正得到的报酬并反映工人的生活水平。在通货膨胀发生时,如果货币工资不变,消费品价格上升,工人的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剩余价值相比较的比例,亦称比较工资。它表示劳动与资本相对利益关系。

三、工资的变动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由缓慢上升的趋势。

劳动力价值提高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工人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数量和质量都趋于提高。(2)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生产中对新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培训费用趋于增加。(3)由于垄断竞争和国家垄断的发展、工会斗争的加强,使得社会保险和各种福利等费用增加,也提高了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虽然,工人的工资呈现提高的趋势,但是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提高的幅度更高,因此工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相对工资是下降的趋势。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个体所有制、资本主义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3.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社会化的必然性?

4.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5.现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能否认为劳动已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什么转化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7.如何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者实际工资变化的趋势?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4-7、10、17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9-10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4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第4-6章,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第四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积累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运动和经济增长,都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进行的。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理解: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主要特征;2、资本积累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资本集中与垄断的形成和发展;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5、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因、方式和主要特征。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一、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和重复就是再生产。任何一个生产过程从连续的过程看都是再生产过程。任何生产不仅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来进行,而且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这种生产关系也随着生产过程的重复进行不断被再生产出来。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从规模上看,可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以原有的生产规模,不断重复地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目决定的。资本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追逐剩余价值,就必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通过扩大再生产,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因此扩大再生产是资本进一步积累的途径。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首先分析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我们必须从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入手。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地进行。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首先,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而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实际上是工人自己劳动创造出来的。在生产过程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所预付的可变资本,一次又一次地被工人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并用来支付工资。其次,工人不但创造了可变资本,还创造了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不管它的最初来源如何,经过不断的再生产过程,都会被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替换,原有资本的任何一个原子都不复存在了。这就是说,在一次次重复的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了补偿购买劳动力价值的可变资本,创造了补偿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还创造了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第三,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看,工人的个人消费也隶属于资本。工人的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活消费,另一种是生产性消费。前者的作用实际上是补充和恢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的生活资料;后者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从再生产过程看,工人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力,必须通过工人个人消费得到补偿,才能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劳动力,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

3.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一方面再生产出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条件,即劳动和劳动条件的分离,并使之永久化。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积累及其过程。资本家把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用,从而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市场上提高竞争能力,并不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即用来购买新的或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让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规模增大,从而在更大规模的基础上获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这就是资本积累。没有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不可能的,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假定资本积累率不变,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此凡是有利于增加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决定资本积累的多少。这些因素包括:(1)剩余价值率;(2)社会劳动生产率;(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数量,等等。

3.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把一定数量的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过程才使得再生产在扩大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表明,扩大再生产以资本积累为前提条件,资本积累实际上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仅使资本家占有的资本不断增加,而且还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雇佣工人;因此它不仅是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

[1]

资本积累的实质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资本家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就在于商品生产的所有权与劳动的分离。而资本积累过程就是不断扩大地制造这种分离。一方面资本所有者不断在扩大的基础上占有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工人在扩大的基础上为资本所有者创造剩余价值。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垄断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不仅从小资本变成大资本,而且个别资本存在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资本积累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引起生产的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一、资本的积聚与集中

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的方式使其总额增大。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积聚是由资本积累引起的个别资本的增大。从量上看资本积聚是原预付资本与历次追加资本之和。资本积累量越大,次数越多,资本积聚就越大越快。反过来,个别资本越是增大,榨取剩余价值的能力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就会越大。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资本积聚是更大资本积累的条件,二者互相促进。

资本集中是指社会上已有规模较小的单个资本合并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二是原来分散的较小的资本以和平的方式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资本,如股份公司。

2.资本主义竞争和信用的发展是资本集中过程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在资本主义竞争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是大企业,它们凭借其资本雄厚的优势,争夺市场、争夺原材料来源和争夺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常常使处于劣势地位的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结果不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就是小企业为了竞争中联合起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集中。信用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和货币的借贷。信用,特别是货币借贷对资本集中起了加速作用。起初,它把分散的货币资本吸引到个别或合伙资本家的手中,帮助个别资本实现资本积累。后来货币借贷发展成银行,成为促进资本集中社会机构。银行不仅能够通过信用贷款支持大资本,使其在竞争中加强吞并小资本的实力,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并促使分散的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规模较大的股份公司。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它不仅使单个资本增大,同时还增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只是现有分散资本的合并,不会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数量受到原有资本数量、剩余价值的绝对数量、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家个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以及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3)资本积聚由于受到资本积累能力和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资本集中因为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速度比较快。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资本积聚是资本集中的基础。在竞争中大资本之所以能够吞并小资本,是因为大资本实力雄厚,具有小资本不可能具备的许多优越条件。随着资本积聚的发展,分散的、彼此独立的单个资本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大资本凭借其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打败小资本,必然加速资本集中。反过来看,资本集中也有利于并促进了资本积聚。由于资本集中,少数大资本有了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更有利的条件。因此集中后的更大的资本具备了获得更多超额剩余价值的能力,因而资本积累数量迅速增长,资本积聚加快了。

二、生产集中与垄断

1.生产集中。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集中的过程,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越来越被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或者说少数大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的过程。生产集中是资本积聚和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主义竞争和信用制度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集中的过程。

2.生产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个大企业联合对某种或某些商品的生产和市场的操纵或控制。垄断企业控制一个或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甚至在经济生活中取得支配地位,操纵商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垄断形成以后改变了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深刻的基础。

3.垄断形成的主要原因。(1)生产集中首先使企业之间失去了在自由竞争中的平衡,从而为大企业确立垄断地位提供了条件。当生产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个别企业规模扩大到在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占相当比重,大企业利用它们在竞争中的优势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独占或控制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2)生产集中造成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困难,使垄断成为必然趋势。因为一方面大企业,特别是重工业部门,一般资本有机构成都比较高,不方便资本转移,使自由竞争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大企业虽然资本雄厚,但它们之间在势均力敌情况下的竞争势必两败俱伤,因此为了共同的利益大企业之间往往容易彼此妥协、达成垄断协议。少数巨大企业以联合或协议等方式共同操纵和控制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4.垄断组织形式。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最主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二战后又出现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等巨型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式的发展标志着垄断统治的加强。

5.垄断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垄断势力一方面限制竞争,从而改变了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机制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垄断不但没有消除竞争,而是改变了竞争方式,并使竞争更加激烈了。特别是战后,不仅垄断资本资本之间存在竞争、在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存在竞争,而且中小资本之间更存在竞争。这些竞争的并存和相互交织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复杂性。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与社会后果

资本积累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出现了新的变动趋势和规律性。特别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失业的日益严重、劳资矛盾的加深等等。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不仅资本总额会增大,而且本的有机构成也趋于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物质形态看,资本的构成是一定量的生产资料与一定数量劳动力的比例,这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这种物质比例,是由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技术条件决定的。

从价值形态看,资本的构成是一定量的不变资本与一定量的可变资本的比例,这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也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变化的影响。

用字母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通常资本有机构成用c:v或c/v来表示。这一比例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对于所使用的劳动力增加,即用相对多的生产资料,和相对少的劳动力来生产。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不变资本的比重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生产技术的变化的结果。特别是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的时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技术的变化是在资本积累的前提下和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的促进下发生的。这是因为,改进生产技术条件可以提高生产率,而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加快资本积累。为了获得件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和增强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机器设备,提高生产率。资本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单个资本的大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前提条件。只有单个资本不断增大,企业才有可能改变生产技术条件。所以竞争促进资本积累加快,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趋势。

二、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超过了资本需要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超过资本需要的这部分劳动力供给是“多余”的人,因而成为“过剩人口”。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下降,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条件下的结果。如果资本总额不增加,提高有机构成,只能是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绝对地减少。在资本总额不增大的基础上提高有机构成,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下降,但其绝对量可能会随着资本总额的增大而增加。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力市场同时存在两种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有增长的趋势。结果过剩人口的存在成为必然现象。

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供给之所以出现增长的趋势,原因在于:(1)一方面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尽量压低工资,使得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必须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去做工;另一方面,机器和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简化了劳动操作方法,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事过去比较复杂或沉重的工作,甚至在某些工作领域中资本家广泛使用女工和童工。(2)资本主义竞争的加强迫使许多生产力低下的手工业者和大批农民破产,甚至一部分中小企业主也遭到破产,沦为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出卖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这样,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绝对增加。大批失业工人找不到工作,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因此,马克思说:“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2]

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1)流动的过剩人口,即现代工业的中心——大城市的时而被雇佣,时而被解雇的那些工人。(2)潜在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3)停滞的过剩人口,即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从事家庭劳动和打短工生活的劳动力。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工资更低。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社会后果不仅是失业或过剩人口问题,还有无产阶级的贫困。马克思说;资本积累的结果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3]

其原因有二:一是随着资本积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二是相对过剩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不利于工人阶级,使得资本家能够把工资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使工人的生活水平降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富裕的经济。然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并没有消除而是依然存在,因为资本主义积累的规律仍然没有变。随着资本积累,社会财富的积累同贫困的积累并进,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

第四节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国民财富的增长,体现在价值上是国民收入的增长,体现在物质方面是总产品的增长,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经济增长意味着总体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因

无论经济制度如何,任何社会形态下,经济增长都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这两个基本因素是通过资本积累过程实现的,体现为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和资本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的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二、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

经济增长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在技术不变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二是在改进生产技术条件下提高生产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两种增长方式体现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外延式和内含式。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以外延的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加新工厂,还是从内含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生产规模。

马克思讲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指有机构成不变情况下资本总额的增大引起生产规模的增大。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原来的比例增大,生产规模的扩大自然表现为“在就工厂之外添加新工厂”。

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改进技术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这种内含型扩大再生产,不仅包含资本积累,还包含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积累表现为:一方面资本总额增大,另一方面比较少的可变资本推动比较多的不变资本。其结果必然是在更高的使用效率的情况下使用更大量的资本。

两种扩大再生产实际上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扩大规模进行。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

三、资本积累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

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无论用任何方法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成为社会产品。对于资本来说能不能完成价值增值,不但依靠对剩余劳动的剥削,还依靠商品交换实现劳动产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是资本积累的规律与资本积累的目的常常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遇到交换的困难,也使经济增长具有不稳定的特征。

资本积累的规律决定,积累导致财富的增长与贫困的增长并存:一方面生产率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事的劳动力收入相对下降和过剩人口增加。结果生产的扩大不能被社会购买力全部吸收,造成相对生产过剩。当生产过剩出现时,只有减少生产,甚至一部分企业破产才能回复平衡。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总是被经济危机或经济停滞所打断,呈现为波动中的增长。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决定的。它实质上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生产集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内含式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它们在今天有什么变化?

4.垄断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自由竞争与垄断的关系?

5.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它是否还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6.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是什么关系?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1-24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4、15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5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第2、3章,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教学目的与要求】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极具特色的内容,它揭示了资本是通过在生产与流通活动中不断运动实现增殖,揭示了资本与运动不可分离的性质。它不仅对于丰富了资本范畴的内涵,而且对于分析企业活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本章的教学,应当使学生了解单个资本的运动过程,掌握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丰富学生对资本范畴的理解,启发学生运用这些理论考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本章重点说明以下问题和相关范畴:产业资本的基本特征及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产业资本循环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条件;资本周转的概念;资本周转的时间、速度、影响因素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范畴及相关问题;可变资本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等。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运输业的资本。产业资本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生产剩余价值,这一根本特征使产业资本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其它一切形态的资本都是在产业资本活动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特有的运动。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基本过程

产业资本有着自己特有的循环形式。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是:

A

G—W

…P…Wˊ—Gˊ

Pm

1.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产业资本家要进行生产,首先要以货币所有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劳动力和

A

生产资料,其公式是:G----W

Pm

A

从形式上看,G—W

是一般商品流通过程,即用货币购买商品;但从实质上看,货币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劳动力,它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从数量上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必须在性质上相适应,在数量上保持恰当比例以使购买到的生产资料能够吸收到劳动者足够的剩余劳动。正是由于货币所购买商品的物质内容的特殊性使购买阶段成为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产业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便离开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其公式是:

A

W

…P…Wˊ

Pm

从形式上看,W…P…Wˊ,是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但从实质上看,它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实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吸收劳动力提供的剩余劳动,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

生产阶段是真正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所以,生产阶段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是决定性阶段,生产阶段上资本的规模直接决定着剩余价值的生产规模。

3.第三阶段——销售阶段

生产过程结束,资本家即以商品所有者的身份重新回到市场上销售自己的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其公式是:

Wˊ一Gˊ

从形式上看,Wˊ一Gˊ,也是一般商品流通过程,把商品实现为货币。但从实质上看,它也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资本家销售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它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作为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形式。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职能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产业资本只有顺利地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才能正常地循环,实现价值的增殖。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这三个阶段上资本的职能形式不同但都统一于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这一目的。

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表明资本离不开运动,资本的概念中必然包含着运动,资本一旦停止了运动就不能增殖,因而也就不成为资本。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处在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处在生产过程,因此,产业资本循环也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三、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产业资本循环必须反复地进行。其循环运动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G—

W…P…Wˊ一Gˊ·G--W…P…Wˊ一Gˊ……

从产业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看,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进行着各自的循环运动。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包含着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这三种循环形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征,也以各种不同形式产生某些假象,掩盖资本运动的真实过程与动机。

1.货币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是从货币资本开始,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实现资本价值增殖,又回到货币资本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G--

W…P…Wˊ一Gˊ

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①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而且终点上的货币数量上大于起点上的货币量,所以,货币资本循环最明显地表明了价值增殖是资本运动的目的和动机。正因为此它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②货币资本循环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在货币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表现为两个流通阶段的中间环节,因此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价值增殖是在流通过程产生的,好像是货币本身具有的能力。

2.生产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是从生产资本出发,依次经过生产、销售和购买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回到生产资本形式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P…Wˊ一GˊG一W…P

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①它克服了货币资本循环的片面性,揭示了剩余价值来自生产过程而不是来自流通过程。②生产资本循环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由于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这就产生了另一个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了不断扩大再生产,是为生产而生产。

3.商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依次通过销售、购买、生产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又回到商品资本形式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Wˊ一GˊG一W…P…Wˊ

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①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而商品资本又是生产过程的结果。②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全部被社会所消费是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因此,商品资本的循环揭示了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③商品资本循环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因为在这一循环形式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流通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商品的被消费,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必须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够全面地把握产业资本运动的本质。

四、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要求资本运动每个阶段都具有连续性,不因资本完成一种职能形式转入下一种职能形式而中断。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进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②必须保持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其中,并存性是保持每个过程连续性的直接条件,而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则是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的必要条件。

五、扩展的产业资本循环

现代企业组织多采取企业集团的形式,因而是由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资本组成的一组资本的存在形式。企业集团中资本的运动仍保持了单个独立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但资本与资本之间的联系使单个资本运动出现的新的特征。根据企业子公司在生产上的纵向、横向、混合联系方式,形成单个资本循环的不同组合。

1.纵向联系生产企业的资本循环

这类企业的资本循环是由若干个以互相买卖方式衔接起来的单个资本循环过程构成,即

G---W

P

Wˊ---Gˊ

G

G

---

W

P

Wˊ---Gˊ

G’

G

---W

P

Wˊ---Gˊ

在这种资本循环中,生产上互相联系的若干子资本仍保持着独立循环的基本形态,但是,由于它们是企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资本的增殖情况是着眼于总资本运动的综合结果,因此,具体的子资本在循环中不一定必须要实现价值增殖,可以通过内部价格把剩余价值从一个子资本转给另一个子资本。总资本可以通过剩余价值分配使资金在不同子资本之间进行调剂。借助这种方式,现代跨国公司可以以内部剩余价值转移的方式,逃避东道国的税收,使总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达到最大化。

2.横向联系生产企业的资本循环

这类企业资本的循环是由若干个互相平行的单个资本循环构成,即

G——W…P…Wˊ一Gˊ

G——W…P…Wˊ一Gˊ

G

……

G——W…P…W’一G’

G——W…P…W’一G’

这种资本循环中,生产上互相平行若干子资本仍保持着独立循环的基本形态,资本的增殖情况是也着眼于总资本运动的综合结果,具体的子资本在循环中不一定必须要实现价值增殖,而是服从于总资本的增殖战略。总资本可以通过剩余价值分配使资金在不同子资本之间进行调剂。借助这种方式,现代跨国公司可以以内部剩余价值分配的方式,一定时期支持在一些东道国某些部门的投资,以达到长远扩大影响和占领市场的目的,实现长期剩余价值最大化。

3.混合联系生产企业的资本循环

这种企业的资本循环是以上两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组合,这里不再重复。

扩展的资本循环形式,使企业总资本更方便地利用子资本运动的各种组合达到总资本最大限度增殖的目的。

六、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资本的循环过程每个阶段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支出一定的费用。由于资本在不同阶段上的职能不同,因此在不同阶段上支出的时间和费用对资本增殖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影响。其中在必要限度内,生产中支出的时间和费用通过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分别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和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这些支出构成商品的总价值,从而可通过流通过程实现为货币资本。但是由于资本在流通领域的职能特征,使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与在生产领域支出的时间和费用有着不同的意义。

流通时间和费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完成使用价值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化所必须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这一部分是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继续,所以从性质上仍属于生产领域;另一方面是完成价值形态的变化,在这一活动中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不增加任何社会使用价值,这一类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被称为纯粹流通时间和纯粹流通费用。这里所论述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只是指纯粹流通时间和纯粹流通费用。

1.流通时间:流通时间是资本循环过程中处在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的时间,其中,更为重要的售卖时间。资本在流通时间所执行的职能是完成资本价值存在形式的变化,并不增加任何使用价值,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商品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在资本的流通时间内,资本的形态和地位决定了它不能作为劳动的吸收器来占有工人的劳动。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就越是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增殖,因而,流通时间对资本增殖构成了限制。

2.流通费用:资本在流通阶段不仅要花费时间,而且,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还要发生各种费用,这部分费用就是流通费用,为了与生产在流通中的继续所发生的费用相区别,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所支出的费用被称作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包括:买卖商品的时间、商业簿记、货币制造和磨损。耗费在这些方面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也不能在出售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它只能在社会总剩余价值中扣除。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一)资本周转及其与资本循环的关系

资本周转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两者都是考察资本的运动过程,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资本循环的研究侧重于资本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各阶段要完成的职能以及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等问题;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二)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资本周转速度。所谓资本周转速度就是指预付资本运动的快慢。

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用预付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来表示,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

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可以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预付资本周转的次数来表示,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n=U/u,其中,U代表单位时间,u代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n代表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的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公式表明,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越短,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多,表明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越长,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少,表明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也就是说,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固定资本的特点是:它的使用价值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从投入使用直到报废的较长时间内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反复执行相同的职能;它的价值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转移。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以原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重新购买。与此相联系,它的价值是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性收回。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会将这部分价值重新创造出来,成为新产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生产资本,两者的区别归纳起来有: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价值是分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流动资本价值则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②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时间短。③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固定资本是一次性预付,多次收回,回收期长;流动资本是一次性预付,一次性收回,回收期短。④物质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在发挥作用的期限内,不需要不断购买或更新;而流动资本,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在实物形式上不断更新。

(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首先,划分的依据不同。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次,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再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四)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

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有形磨损即物质磨损和无形磨损即精神磨损。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而为它的更新提取补偿基金的办法,叫做固定资本的折旧。所提取的补偿基金叫做折旧费。每年提取的折旧费等于固定资本原价值除以它的平均使用年限。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公式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年总周转次数=————————————————————————

预付资本总额

四、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快。二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资本总周转速度也越快。反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也越慢。它们的周转速度受到它们在生产与流通中的运动条件影响。

1.生产时间。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阶段的时间,也就是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直接生产阶段开始到生产出产品为止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及停工时间。

(1)劳动时间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劳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产品的性质;二是生产技术水平。(2)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是劳动过程的中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3)生产资料储备时间,是为了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需要事先贮存一定数量的原材料的时间。停工时间是正常检修机器设备或工人必要休息而停止工作的时间。

2.流通时间。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它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购买时间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销售时间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影响资本流通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商品生产地点与销售市场距离的远近;二是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的好坏;三是市场供求状况。此外,产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企业的形象以及售后的服务状况,等等,都会对流通时间的长短、周转速度的快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有着重大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预付流动资本。这样,同样资本可以支持较大的生产规模,从而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2.加速可变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在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v代表预付可变资本,那么,M’=M/V=m’n。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首先,两者含义不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时间内剩余价值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其次,两者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再次,一般说来,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可以减少或避免由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而造成的资本价值上的损失;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固定资本价值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从而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益。

六、资本周转速度与社会再生产中的比例关系

由于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生产物质内容不同,所以资本的周转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需要社会不断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却不向社会提供产品。这样,必须合理安排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的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使那些在一定期间内不提供产品但却需要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部门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生产和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下维持自身正常的生产。

七、资本循环和周转原理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原理,不仅揭示了资本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反映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因此,如果撇开其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许多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同样适用:

1.关于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统一的原理,对一切商品经济都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同样要处理好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企业的资本也同样要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

2.关于加速资本周转同提高资本效率的关系、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以及加快资本周转的途径等原理,对一切商品经济也都是适用的。运用这些原理,对于提高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合理分配生产资金,正确处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可以加速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周转;合理运用折旧基金对提高社会主义企业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是加速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等等。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周转、周转时间、周转速度、劳动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折旧、折旧率、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2.什么是产业资本?它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按照政治经济学的产业资本概念,目前所说的第三产业中运动着的是否都是产业资本?

3.思考产业资本循环中各个阶段上一般商品职能和生产职能如何成为资本循环的一个阶段?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统一的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需要保持连续性?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5.思考纯粹流通时间不仅不创造价值,而且对资本的增殖造成限制。

6.思考纯粹流通费用的支出与资本在生产中的支出之间的本质差别。

7.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它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8.固定资本的磨损所丧失的价值是如何通过折旧来补偿的?

9.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是怎样计算的?

10.什么是年剩余价值率?怎样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1.资本周转对社会生产部门间的比例有何影响?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1、4-9、16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4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6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使学生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它们的具体形态,认识它们的本质与现象间的关系。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角度,理解和把握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和农业利润、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金融资本和垄断高额利润等以及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的;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影响;金融资本的统治是如何形成的,从现象和本质统一的高度加深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理解。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㈠商品的资本主义成本价格

它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时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资本家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以K表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构成就由c+v+m转化为K+m。

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的补偿是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保证;它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资本家经营盈亏的分界线;它的高低是资本家竞争成败的关键。

成本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它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它造成剩余价值来源于流通的假象,使资本的增殖过程神秘化。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由于商品价值的c+v部分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由于全部所用资本都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参加了商品的生产过程,资本家就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就由K+m转化为K+p。利润是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观念上的产物,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二者量上相等。但剩余价值反映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体现资本与它自身的关系,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预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体现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p′=m/C。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只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以不同标准计算的不同比率,二者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二者的区别:表示的经济关系不同;二者量上不等;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剥削程度,利润率掩盖资本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具有提高趋势,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节约;生产资料价格。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1.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各不相等。但资本的平等社会权力却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资本的这种平等社会权力是平均利润率形成的根本原因。

2.平均利润率形成的直接原因是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竞争的形式是资本的部门间转移。资本在部门间的自由转移的条件:机器大工业为生产的技术基础;信用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

3.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就是各生产部门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率。这时,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就不再和本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相一致。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4.决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两个因素:各部门的特殊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

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并不排斥部门内部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同时,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指等量资本能够提供等量利润的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规律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就按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它通过生产价格规律发生作用。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⑴

它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⑵

它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领域的资本家之间分配;⑶

它自发地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

生产价格规律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作用形式。虽然大多数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与其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一致,但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尽管大多数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其价值不相等,但整个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一致的;⑶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它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表面矛盾,使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它揭示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机制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运行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奠定了基础;它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根源。

三、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从长期看,平均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它是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有表现。

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减轻和利润量的减少,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可以同时并存,是资本积累发展的二重结果。因而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一个利润率下降和利润绝对量增加的二重性规律。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剥削程度的提高;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上述因素的作用,虽然不能完全阻止利润率下降,但却使利润率的长期变动呈现时升时降的缓慢下降趋势。

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就是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的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的加深。⑴

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⑵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⑶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⑷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上述矛盾的展开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稳定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的来源主要有:⑴

对国内雇佣劳动者剥削的大大加强;⑵

对国外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发展中国家雇佣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剥削;⑶

通过高价销售和低价购买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并对城乡小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剥削;⑷

垄断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⑸

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和剥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中国家。

垄断利润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进一步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凭借其在生产和销售中的垄断地位所制订的价格。一般具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一般是垄断高价。它也要受到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制约。

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⑴

垄断价格也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并不违背价值规律。⑵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价值规律通过垄断价格规律发挥作用。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的形成。

1.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独立化的必然性。⑴

独立化的可能性: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商品资本执行的职能不同于其他资本形式的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总资本总是要有一部分处于商品资本形式上,与其他资本形式同时并存。⑵

独立化的必要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品资本的数量从而其职能日益增大,产业资本家继续兼营商业会加大流通费用,减少生产资本数量,延缓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导致利润率下降。因此,商品资本的职能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就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2.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资本形式。

商业资本的职能

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G—W—G′。它的职能就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最终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的作用

在商业资本规模保持社会必要的比例时,其促进作用主要有:有利于产业资本提高利润率;有利于节约整个社会的流通资本;加速产业资本周转,提高年利润率;加快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⒉

商业资本的自发发展和竞争无序,产生消极作用。

二、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本质

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但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是非生产活动,不能成为商业利润的来源。

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来自于商品的购销差价。但这只是商业资本获取利润的途径,并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二者的差额形成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通过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商业资本的运动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它和产业资本共同构成职能资本。商业利润的量必须等于平均利润。这是由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决定的。商业资本作为职能资本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从而形成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用公式表示: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商业利润总额=商业资本总额×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形成后,商品的生产价格构成发生了变化。用公式表示:生产价格=K+p+h。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

商业利润是由商业职工的劳动实现的。商业职工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等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为商业资本家占有的商业利润。

商业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商业流通费用是指商业资本家在商品流通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可分两类:⑴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它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⑵

纯粹流通费用是与商品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是纯粹为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引起的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的补偿。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有关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因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用物质资料的价值也加入商品价值,因而都会增加商品价值。它们可以随着商品的销售而得到补偿,并且这部分商业资本也带来平均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⑴

它的补偿受生产价格规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制约。⑵

纯粹流通费用最终要有剩余价值来补偿。因为耗费在这方面的资本和劳动就性质来说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和社会物质资源的一种虚耗,它只能由社会剩余价值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作为商业资本也要带来平均利润。

第三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的形成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的循环周转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这种暂时闲置货币资本,停止运动就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其所有者必然为其寻找出路,以贷放收取利息形式形成货币资本供给。同时,一些企业在资本收回前需要购买原料或发放工资;固定资本需要更新;急需扩大生产规模等,从而形成对货币资本的需求。这两部分资本家之间就形成了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闲置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又为职能资本服务的一种独立资本形式。

借贷资本的特征

1.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它的使用价值的转让,不是买卖而是借贷。2.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其所有权掌握在所有者手中,使用权转让给职能资本家。3.它是一种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它的特殊运动形式歪曲了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彻底掩盖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使资本拜物教达到了顶峰。

利息、利息率与企业主收入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是一部分平均利润,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借贷资本使平均利润在量上分割为两部分:企业主收入和利息。因而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量的分割进一步导致了质变: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管理企业的报酬。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贷出的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一般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和竞争关系,它决定市场利息;习惯和法律传统在供求平衡时对利息率确定起决定作用。平均利息率是按整个产业周期平均计算的利息率。它具有逐渐下降趋势,其原因:⑴

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⑵

借贷资本具有供大于求的趋势。

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的构成、职能及其性质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就所有权而言,它由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两部分构成。就资本形式而言,它由现金和有价证券两部分构成。

银行资本的职能是通过银行业务实现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信用业务,它包括负债业务,即银行吸收存款,和资产业务,即银行贷款和证券投资。此外,银行还充当支付中介。银行还发行代替铸币的信用流通工具和代替现实货币的信用工具。

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银行的各项运营费用之后的余额。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职能资本家支付给银行资本家的、作为平均利润一部分的贷款利息。因而银行利润也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银行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是通过银行职员的剩余劳动实现的。银行职员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以自己的中介服务活动为银行资本家实现其瓜分的这部分剩余价值,而银行资本家则无偿占有他们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

银行资本家的创办银行投入的自有资本要求获取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率是银行获得的剩余价值与自有资本的比率。它若低于平均利润率,就会通过银行资本与工商业资本的竞争,使之趋近于平均利润率水平。但银行资本并不独立地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为贷给职能资本家的借贷资本,已作为职能资本参与了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银行利润只是贷款利息的一部分,而且银行利润的形成要借助于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

三、金融资本

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工业形成集中与垄断的同时,银行资本也形成了集中和垄断。

银行资本的集中也是通过竞争实现的。其实现途径:⑴大银行排斥、吞并小银行;⑵大银行通过购买股票控制小银行,使之从属于自己。当银行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少数大银行为避免彼此竞争的损失并保证自己取得高额利润,必然联合起来形成垄断。银行垄断使银行支配着社会的大部分资本;控制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银行;确定存贷款利率并划分经营范围;经营巨额而有利的金融业务;掌握着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金融市场。

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

银行垄断的形成,银企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银行具有了新作用,它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银行新作用具体表现为:银行对工业企业加强了监督和控制;大银行促进了生产集中和工业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大银行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支配和调节。

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更高级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有三条途径:⑴

银行垄断资本渗入工业企业;⑵

工业垄断资本渗入银行业;⑶

双方互派代表,互兼要职,实现人事结合。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在股份公司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控制额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股票控制额是能支配一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额。金融资本借助于“参与制”可以控制比自身资本大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他人资本。金融寡头还采用种种办法在政治上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对政治领域进行统治,并把触角伸入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维护和加强其统治。

银行垄断的新发展和金融资本集团的新变化

二战后,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银行资本规模不断扩大,集中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大银行之间的兼并和购并越演越烈;金融机构多样化和银行业务范围扩大;银行信用活动遍及各个领域。强化了金融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统治。二战后,金融资本集团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工业资本对银行资本的依赖性更为增强,金融资本集团的规模和实力大大超过战前;金融财团内部的家庭色彩日益淡化;金融财团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剧。

四、资本主义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及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是充当货币借贷中介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它的突出特点是中介作用。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已发展为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辅以各种专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体系。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银行业不仅数量、种类、分支机构日益发展,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市场中枢,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形式。目前,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规模集中化;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证券化;

工具电子化。

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银行业以外那些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当代西方国家主要有:保险公司、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信用合作社、养老基金会、财务公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消费信贷机构和邮政储金局等等。

它们的产生,既推动了金融创新,融资机构、渠道及形式日益多样化,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方便,并增加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对手,给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资金日益集中到金融业特别是金融业垄断者手中,从而加强了职能资本对金融货币资本的依赖关系。

当前,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业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

第四节

资本主义信用

一、资本主义信用与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销商品的形式彼此互相提供的信用,是以赊销商品延期付款形式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而充分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对加速资本周转、维持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商业信用的特点是:信用关系局限于职能资本家范围内;信用对象是商品资本;信用变动与产业资本在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运动相一致。(2)商业票据是实现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品赊销者与赊购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凭证。商业票据有两种形式:期票和汇票。(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受职能资本家个人资本量的限制;范围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目前,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结合起来,使商业票据重新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短期筹资的重要手段,并很快向国际扩展。

2.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以贷放货币形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实质上是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信用的特点是:借贷对象是货币资本;当事人一方是银行资本家,另一方是职能资本家;其运动与产业资本在经济周期各阶段上的运动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背道而驰。(2)它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资本主义信用的规模。它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及其周转状况的限制;其范围不再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3)银行信用工具包括货币和银行券。银行券是银行发出的、持票人可随时兑现的、用来代替私人票据的银行票据。它比私人票据具有更广泛的流通范围和效力。它能代替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真正的信用货币。它不仅使银行能超过其实有资本量扩大信用规模,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货币资本的追加需求。它的发行与流通要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其数量应按交易需要来调节。

3.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以政府和国库收入作保证的、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社会筹资的一种信用形式。其主要信用工具是国债券和国库券。它具有双重性质:财政性质,政府可以无偿使用;信贷性质,政府要有偿使用,还本付息。实践证明,它的重要性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加深及财政赤字的增加而不断发展,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转移支付手段,对于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其有偿性还会迫使国家债台高筑,从而不仅削弱它对经济干预的作用,而且会使国家陷入债务泥潭,引发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

信用工具

它泛指一切融资活动使用的票据、存单以及媒介资金流动的其他债务凭据,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和债券。

1.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向股东发行的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筹资是一种信用活动。股票发行取决于股票购买者对该公司的信任。股票作为资本所有权证书,也可看作是一种长期信用工具。股票按股权可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普通股票的持有者有四项权利:管理权、股利分配权、财产分配权、优先认股权。优先股票的优先权主要表现为:股息固定并优先支付;对公司破产后的剩余财产有优先分配权。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股票所获得的收入。它是按股票票面额分得的一部分企业主收入,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股东不能退股索回本金,但可在证券市场上转让买卖。股票交易就是公司产权交易。

由于股票本身并无价值但可买卖,因而有价格。股票价格并不是股票票面额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其理论价格是股息与利息率的比率。它取决于股息的多少和利息率的高低。股票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关系。

创业利润就是资本家在创办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时所出售股票的价格总额大于其实际资本总额的差额。追求创业利润是大资本家谋取暴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2.债券。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为筹资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地方债券。其中,国债最重要,规模巨大,影响面甚广。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是:⑴

后者体现股东与股份公司之间的所有权关系,前者体现债权人与发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⑵

股票持有人不能退股收回本金并承担一定风险,债券持有人可到期收回本金,不承担风险。

债券可在市场上买卖,也有价格。债券价格是债息收入的资本化。它是债息与银行利息率的比率。大多数债券的利率是固定的,因而可以预先确定并受银行利息率的影响。

资本主义信用的新发展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金融创新与证券化;金融衍生物的发展及市场扩展;公共投资机构日益占统治地位;投资基金的发展。

二、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相互结合,通过买卖信用工具,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它按内容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融资形式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金融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参加者,就其在交易中的地位而言,可分为三类:资金需求者;资金供给者;中介机构。货币市场的中介人主要是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的中介人主要是股票市场中的证券公司和从事长期信用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市场是高度发达而健全的现代金融市场。主要特点是: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资产交易规模巨大,交易迅速;具有高效率的金融市场管理机构。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功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形成;信息导向;分散投资风险。

虚拟资本与证券交易市场

虚拟资本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使其所有者定期获得一定收入的一切资本。之所以称之为虚拟资本,是因为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不是实体资本,只是按一定利息率换算成一种想象的价值,其实体资本已经转移到股份公司里,证券持有者手中的股票或债券只是资本所有权证书,因而是虚拟的。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区别:从质上看,虚拟资本没有价值,不进入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发挥职能,只不过是资本的纸制复本;从量上看,虚拟资本总量总是大于实体资本总量,其数量变动经常与实体资本数量变动不一致。

虚拟资本的运动使证券市场逐渐发展起来。⑴

有价证券促进了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⑵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运动的不一致性,加剧了证券投资与交易收益的不确定性,进一步诱发各种证券投机活动,既进一步活跃了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又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证券市场是买卖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市场。它包括证券交易所和柜台交易。证券交易所是一个有组织、有固定地点、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它本身并不参与证券买卖,只为证券交易双方提供场地和服务,是一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证券市场。

在证券市场上,既可进行正常的证券投资,也可进行证券投机。正常的证券投资活动在于获取相应的股息或红利,而证券投机则纯粹是为了从证券价格差额中捞取投机利润。正常的证券投资作为一种长期信用行为,是动员和分配社会资金的重要渠道,起着自发分配货币资本的作用,而证券投机则会在激烈竞争过程中加速资本的集中。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国际证券市场向着自由化、一体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一些国家的金融当局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专家认为一个一体化或全球化的证券市场,有利于资本的国际分配,但也造成了国际投机资本的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及其发展

虚拟资产是市场经济中那些没有价值却有价格,其价格本质上是某种收入资本化的资产。它包括所有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市值中扣除建筑成本的价值部分。虚拟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中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虚拟资产经营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它包括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还包括根本脱离实体经济活动的博彩业。实体经济是指从事实际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近20年来,虚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和房地产业的炒作及其结合,对虚拟资产的膨胀和虚拟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⑴

金融深化理论指导下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金融资产总值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金融资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⑵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资产也在高速膨胀。⑶

房地产信用以及与其相关的证券发展迅速。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就共同构成了虚拟经济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对实际经济产生了比以往更大的影响。

虚拟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虚拟资产按其与实际资产关系远近可分为四类:传统的股票、公司债券和房地产等,这是虚拟程度最小的虚拟资产;政府债券,它比前一类虚拟程度较大;组合证券,它是虚拟资产的虚拟资产,比前两类虚拟程度更大;金融衍生物,它使虚拟资产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

虚拟资产一出现就具有社会属性和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价值增殖的烙印。随着金融资产的膨胀,价值增殖过程日益取得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虚拟价值增殖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日益外在化。虚拟资产的价值增殖过程也越来越脱离实际物质生产过程,不断创造出脱离实际经济过程的新虚拟价值增殖形式。如今,资本主义经济已发展为实体经济过程和虚拟价值增殖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日益社会化的结果,体现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本质。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当虚拟资产膨胀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一倍以上时,就可以称作虚拟化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没有后者,前者就没有存在的根据。后者不发展,前者如何膨胀也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前者适应后者,就会对后者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前者脱离后者而过度膨胀,就会产生“泡沫经济”,对后者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虚拟化经济已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经济的正常运行也要依赖于它的正常运行。因此,稳定虚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虚拟经济的稳定是当代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它既不能过度繁荣,也不能过度萧条。因此,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五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在封建土地所有制解体和小农经济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英国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及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主要通过

“圈地运动”,依靠暴力对农民进行剥夺发展起来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主要是通过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建立起来的。

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这种生产关系下,有三个相互依存而又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资本所有者阶级,雇佣劳动者阶级。有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三种收入形式:地租,利润,工资。

二、资本主义地租及其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在农业及其他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它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要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地租的真正含义,还必须区分租金和真正意义上的地租。前者不仅包括后者,而且包括土地固定资本的折旧和利息,以及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按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不同,它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级差地租

(1)它是指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提供的产量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它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2)土地的等级差别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或自然基础,它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农业超额利润与工业超额利润的区别:农业超额利润具有稳定性,工业超额利润具有暂时性;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经营优中等地都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工业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只有少数先进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3)土地所有权只是这部分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原因。

(4)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5)就形成条件不同而言,级差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前者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后者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等量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在租约有效期间,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租约期满重新签订租约时,土地所有者会提高地租额,把追加投资带来超额利润攫为己有。

(6)级差地租与虚假社会价值。由于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劣等地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高于优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因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就大于各级土地产品个别生产价格的总和,其差额就是虚假社会价值,它等于级差地租的总和,一切级差地租都是虚假社会价值。虚假社会价值是由竞争实现的市场价值决定的。

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就是由土地所有权垄断决定的租用任何等级土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它使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价值出售而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构成不同于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即绝对地租的实体。

(2)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它虽然不能完全排除竞争和资本转移,但会形成竞争和转移的一种障碍,即资本投入农业,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不然就不能向农业投资。而农业资本家投资于农业则必须获得平均利润,否则就不会向农业投资。因此,农产品就只能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于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并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留在农业部门,并转化为绝对地租。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4)绝对地租的变动趋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表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土地价格不加入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形成,而其在统计资料中却占很大比重,扣除这个因素,还不能说目前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接近甚至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有来源的绝对地租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来源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来源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即使将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绝对地租也不会消失,只是其来源会发生变化。

总地租

前面的分别分析说明,级差地租量等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量等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把它们综合起来分析,即分析总地租。

由于农产品价格按价值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售,级差地租量和绝对地租量的规定必须作一修正。在农产品按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就是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绝对地租量的规定就变为个别价值与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各级等面积土地的绝对地租量相等。这样,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总和就等于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总地租就是这一差额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的其他形式

1.垄断地租。它是由某些特殊地块生产的稀有名贵产品的真正垄断价格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化而成的地租。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是某些特殊地块的特别优越的自然条件。稀有名贵产品垄断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构成垄断超额利润。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垄断。

2.建筑地段地租。它是建筑资本家为取得建筑用地使用权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的特点:⑴

地理位置差异对级差地租具有决定性影响。⑵

包含明显的垄断地租因素。⑶

城市土地经营的巨资性和土地投机对建筑地租有很大影响。

3.矿山地租。它是采掘业资本家为取得矿藏开采权而向矿山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三、土地价格

1.土地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它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其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量/利息率。在现实中,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租金,因而土地价格公式应修正为:土地价格=租金量/利息率。

2.土地市场。它是买卖土地的场所,它是土地供求双方当事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土地市场的特点:⑴

土地价格在市场上由各种影响地租收入的因素决定,其变动比较复杂。⑵

土地市场交易的对象实质上是土地的产权。⑶

土地交易特别是城市土地交易与房产交易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土地市场转化为房地产市场。⑷

要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必须促进土地市场上的竞争,削弱土地稀缺性引起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垄断。

3.土地价格机制作用的特点。⑴

土地价格中的预期因素使其变动比一般商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⑵

土地价格涨落对土地供给的调节作用很小,土地价格并不能像一般商品价格那样刺激生产率的提高,调节土地的合理利用。

4.土地价格的变动趋势。从长期发展看,它具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原因主要有:⑴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引起的占用农业土地,必然导致土地供不应求,土地价格上涨。⑵

土地需求的增长导致了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加强和绝对地租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⑶

土地投机活动对土地价格的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⑷

从长期看,平均利息率的下降趋势必然会引起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成本价格、利润、利润率、年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商业利润、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借贷资本、资本商品、利息、利息率、银行资本、银行利润、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参与制、商业信用、期票、汇票、银行信用、银行券、国家信用、金融市场、股票、债券、股息、股票价格、创业利润、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泡沫经济、资本主义地租、租金、级差地租、虚假社会价值、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土地价格

2.何谓成本价格?它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实际意义?

3.试说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与利润率变动的关系。

4.试述平均利润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5.试述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的内在联系。

6.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不违背价值规律?

7.试说明平均利润下降与利润量增加并行不悖的原因与条件。

8.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展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哪些矛盾?

9.垄断利润的来源有哪些?垄断价格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10.商业资本家是如何获得商业利润的?商业利润的来源和本质是什么?

11.为什么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12.试述金融资本的形成和战后的新发展。说明金融寡头如何实现自己的全面统治。

13.说明目前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14.资本主义信用有哪些新发展?

15.试说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和虚拟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16.试析级差地租及其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7.试析绝对地租及其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

18.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否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表现和变化的趋势。

19.说明建筑地段地租及其特点。

20.说明土地价格具有上涨趋势的原因。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1、9、13、16、17、21、22、25、37、38、45章。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5、1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8-13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七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周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中心内容是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通过对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研究,了解它运动的过程和运行机制,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部矛盾和运行规律。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把握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及其运动的规律;把握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把握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

个别资本的运动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总资本运动,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目的是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规律性。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个别资本是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运动及其特点:社会资本运动是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共同点: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运动都要经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三种职能形式;运动过程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社会总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不同:单个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而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个人消费和一般商品流通。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商品资本。第一,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进行研究,既可以考察资本运动中的生产消费,又可以考察个人消费;既可以考察资本流通,又可以考察一般的商品流通。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在这个公式中,起点是社会总商品资本Wˊ,它既包括预付资本,也包括剩余价值。

第二,从商品资本出发研究,能够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因为在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中,既要说明商品资本的每一组成部分是如何销售出去实现其价值的,同时又要说明生产要素的各个组成部分从什么地方购买到。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资本家能够买到再生产需要的生产要素,工人和资本家能在市场上购买到生活资料。

首先,实现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获得持续进行的动力。其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

(三)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按其最终用途不同,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第二部类(Ⅱ)是消费资料生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c+v+m。

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划分为c、v、m三个组成部分,这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首先分析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要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分析开始。第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出发点;第三,从理论上看,简单再生产的分析是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分析的难点,只要把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分析清楚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也就比较容易解决。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假设条件和图式

为了便于从本质上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需要排除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因此假设:考察的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整个社会只有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个阶级;在一个为期一年的生产周期中,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全部商品都按价值出售,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一致;没有对外经济关系,全部社会产品都要在国内得到补偿和实现。

图式:

I

4000c+1000v+1000m=6000

II

2000c+500V+500m

=3000

在上述图式中,全年社会总产品为9000,剩余价值率都是100%,两大部类的有机构成都是4:1。

(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社会总产品通过三大交换而实现。

1.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一部类中的I4000c,在实物形式上是由各种生产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它代表本部类已经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生产中消耗了的4000c必须用新的生产资料来补偿,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而得到实现。

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中的产品Ⅱ(500v+500m),在实物上是由各种消费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代表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500v需要购买消费资料;500m也需用来购买消费资料,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交换,第一部类还剩下I(1000v十1000m)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在实物上都是生产资料,不能用于个人消费,因而无法在第一部类内部实现,而必须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相交换。第二部类剩下的Ⅱ2000c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在实物上却是消费资料,不能用于生产消费,无法在第二部类内部实现,必须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相交换。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两部分产品都得到实现。

经过以上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在实物上得到了替换,社会资本再生产可以正常进行。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I(v+m)=Ⅱc。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这是基本的实现条件。这个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即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必须与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2.I(c+v+m)=Ic+Ⅱc。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这是从基本条件引申出来的实现条件。这个条件反映了生产资料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关系,要求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3.Ⅱ(c+v+m)=I(v+m)+Ⅱ(v+m)。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这也是从基本实现条件中引申出来的实现条件。这个条件反映了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它要求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保持平衡。

(五)固定资本的补偿

1.固定资本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不一致

不资本中的固定资本部分,往往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并不一致。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固定资本在实现价值补偿后,并不在当年实现实物补偿,而是以折旧基金的形式积累起来。因此,社会就会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价值不能实现,从而社会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2.固定资本补偿的具体条件

由于有一部分固定资本正在折旧,另一部分固定资本已折旧完毕,正在实物更新,因此,只要处在不同补偿阶段上的这两部分固定资本在时间上互相衔接、在数量上互相平衡,第一部类的全部生产资料就可以实现。所谓时间上互相衔接,就是当一部分资本家提取折旧基金时,另一部分资本家则用以前积累的折旧基金进行实物更新;所谓数量上的相互平衡,则是要求每年以货币形式提取折旧基金的固定资本部分,要等于每年用积累的折旧基金进行实物更新的固定资本部分。这是固定资本补偿的具体条件。

三、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I(v+m)>Ⅱc。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补偿两大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为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

2.Ⅱ(c+m-m/x)>I(V+m/x)。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研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I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

=3000

假定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两大部类全部产品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重新组合,进行三大交换,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1.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I(4000c+400△c)所代表的这部分生产资料,通过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

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Ⅱ(750v+50△v+600m/x)所代表的这部分生活资料,通过第二部类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I(1000v+100△v+500m/x)和Ⅱ(1500c+100△c)之间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交换。通过两大部类相互交换实现。

通过以上三大交换关系,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扩大再生产可以正常进行。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v十△v+m/x)=Ⅱ(c+△c)

(基本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它一方面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客观上要求保持平衡;另一方面表明了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的积累存在着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I(c+v+m)=I(c+△c)+Ⅱ(c+△c)

(派生实现条件)。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它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不仅要补偿两大部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而且要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它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

3.Ⅱ(c+v+m)=I(V+△v+m/x)+Ⅱ(v+△v+m/x)

(派生实现条件)。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它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与原有的和追加的工人以及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关系。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客观经济规律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在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因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社会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部分会逐渐增大,而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会相对减少。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必然使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比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增长得更快,从而导致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速度更快。

2.正确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发展,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因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将依赖于消费资料的增长。这体现在:第一,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求,要依靠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来提供。第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取决于第二部类生产的发展。第三,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也受第二部类生产发展的制约,最终是为了给第二部类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以生产更多的产品。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再生产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次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周期的阶段性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现象,但资本主义并不是时时刻刻处在经济危机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出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即时而激化、时而缓解。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也具有了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之间的时期,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它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对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固定资本进行实物替换。第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第二,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基础。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相互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国家作为经济实体占有、支配和使用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运动密切地联系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私人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国家作为上层建筑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这种反作用贯彻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并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强。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经济实体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并发生深刻影响,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二次战后才真正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的自我调整,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一个阶段: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它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但还很不稳定和不全面;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全面和迅速发展,成为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尖锐化,私人垄断资本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以缓和各种激化的矛盾。2、生产和消费矛盾的发展,导致经济危机的加深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缓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条件。3、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私人垄断资本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加强对外的竞争能力和对外统治。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国有垄断资本(国有企业)。国有垄断资本(国有企业),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投资兴办或国家收购原来属于私人所有的企业而形成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三种:国家通过财政拨款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通过实行国有化政策,即国家通过高价收买,把私人企业收归国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2.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国私共有垄断资本是指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兴办的企业,实现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的资本结合。国私共有垄断资本的产生,一是通过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部分股票;二是私人垄断资本购买国有企业的部分股票;三是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联合投资兴办新的企业。

3.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结合。国有资本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参与成为私人垄断资本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国家庞大的科研投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私人垄断资本,形成巨大科技支持。并且国家通过财政、金融等各种渠道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资本支持。在分配过程中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做出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得再分配。在交换过程中,国家一方面通过大量政府采购为私人垄断资本的产品扩大销路;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私人垄断资本的商品输出。在消费过程国家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以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为私人垄断资本创造发展条件。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即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和垄断集团的高额利润。因为: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资本的基础上形成的,私人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国家作为上层建筑,是要维护私人垄断资本统治的利益,政府的政策,最终都要服从金融寡头的利益。2、国家作为经济实体和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渗透,互相结合,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和实现私人垄断利润的条件。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加深和单纯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决定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1、难以解决外部性问题;2、市场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4、市场调节只以效率原则为标准,会造成个人分配不公;5、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是由市场失灵引起的。它并不排除市场调节,而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有非自愿就业而未能实现充分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他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实行国家调节,他的政策主张主要是由国家进行需求管理,设法刺激和扩大总需求,重点是投资需求。以他的这一套政策主张为基础,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凯恩斯的认识无疑比新古典经济学家前进了一步,但是他对市场调节局限性的认识还是浅层次表面的。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市场机制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这些局限性早已有之。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中,表现得如此充分,完全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造成的。因此,所为市场失灵或局限性,其实质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失灵和局限性。

四、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主要目标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一般是要实现以下目标:谋求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实现充分就业;谋求稳定的经济增长率;评议经济波动,防止萧条或衰退;稳定物价,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谋求公平和效率,改善公民福利。所有这些目标的实质,就是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经济矛盾。

(二)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二是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三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手段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通过国有企业和国私共有企业占有的资本,以数目巨大的商品供应者和购买者的身份进行活动,直接控制和调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另一种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经济计划等政策和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广泛的调节。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所制定的关于财政运作的原则和行为准则。它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性措施对一定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通过税率和税收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的。通过调节税收结构,可以影响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财政支出政策的内容主要是政府采购、政府直接投资或补贴、社会保障和福利开支等。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用来管理货币和信用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的运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的方法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以碾平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节的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

3.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国家对收入分配过程进行宏观控制的政策措施。其基本内容是政府通过有意识的措施,调节工资、利润和其它收入间的关系,达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干预和调节。资产阶级政府采取收入政策的目的之一是企图借助对工资与物价的管理,克服物价和工资的螺旋式上升,制止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另一目的是调节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会影响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从而影响到经济。

4.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和调节,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形式多样,但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计划一般是指导性或参考性的;多数计划的内容只规定总任务和总指标而没有具体指标;虽然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而重点是长远目标的计划;计划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国家的经济政策,借助财政、信贷等经济杠杆来引导私人企业。

五、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后果

战后,现代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一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缓解了矛盾,刺激了经济发展,有时成效还比较显著。但是,另一方面它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它又以新的形式积累了新的矛盾,带来了新的不良社会后果,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的“滞胀”现象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它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限性。近20年来,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削弱,但推行新经济自由主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初露端倪。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之争还会发展下去。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个别资本、社会总资本、个别资本运动、社会资本运动、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价值补偿、物质补偿、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相对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有企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调节、货币信贷政策调节、计划管理、信用扩张、信用紧缩

2.为什么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的原理,对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有何意义?

4.试说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内容。

5.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为什么生产资料必须优先增长?

6.固定资本补偿有何特点和规律性?

7.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8.怎样理解经济危机周期性与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关系?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战后为何得到了迅速全面的发展?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主要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如何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

1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有哪些?

1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哪些?它们是怎样运用这些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18、20章(1、2节),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331-332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

3.保罗·A·萨谬尔森等:《经济学》第285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4.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7、1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14、15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八章

资本的国际运动和世界经济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考察的中心内容是资本的国际化理论。资本的国际运动是指为追求更高的利润,资本的价值增殖活动跨越国界,通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运动来实现。资本的国际运动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要求,并影响着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理解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并掌握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如何发挥作用;了解三种资本形态即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国际运动方式,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理解资本的国际运动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加深各国之间的矛盾,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扩大。通过学习,深刻理解资本国际运动的实质和世界经济关系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世界市场与国际价值

一、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世界市场是各种形态资本即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国际化运动的舞台,也是世界经济关系的载体。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相互间通过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建立起来的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世界市场是在各国国内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国内市场的有机整体,是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必然结果。

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又是它发展的结果。“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到19世纪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开始的资本输出、二战后的国际分工与科技革命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的狭小、内部矛盾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增殖要依赖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也是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廉价原材料和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重要渠道。

二、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中的作用

当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后,商品交换的尺度就不再是国内价值,而是国际价值或国际生产价格。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参与世界市场的各国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由生产某种商品和服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国际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决定商品国际价值的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劳动强度、世界市场上不同贸易国的商品数量比例。

在世界市场上,人们只承认由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并且按照国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价格可能会偏离国际价值,但从长远观点看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仍然是相吻合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国的配置。第二,刺激各国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推动世界的科技进步。第三,在固定的分工模式和价值规律作用下,形成国际社会的两极分化。

另一方面,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上,如果资本和劳动力能够自由地流动,如同国内市场上利润率的平均化一样,世界市场上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也具有平均化的趋势,从而使得商品的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商品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第二节

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的国际化包括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的国际化,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跨越国界还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输出开始发展,战后更是在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带动下,商品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国际化迅速发展,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

一、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商品资本的国际运动主要借助于国际贸易形式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国际流动早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但作为资本意义上的商品国际流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出现的,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得到发展。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获取更大的利润,驱使资本家去开拓国外市场,同时对外贸易能调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顺利运行,资本家还可以利用对外贸易来缓和和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上,出现了奴隶贸易、鸦片贸易和殖民地贸易等特殊的对外贸易。

二战后,随着世界上多数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使当代商品资本的国际化呈现出如下新特点。第一,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扩大。第二,不同国家部门内贸易迅速发展。第三,国际贸易手段日益现代化。第四,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

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自然条件和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因素共同决定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现实中,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等价交换,而市场并非充分竞争的市场,贸易保护长期存在,贸易摩擦与争端经常发生。

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协调作用的国际性组织。它对扩大贸易自由化,实行公平竞争的贸易以及解决贸易争端都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贸易规则的制定权,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公平与自由远没有实现。从历史上看,贸易保护是资本主义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有力手段,一旦他们已经发展到可以面对世界市场上的一切竞争时,往往转向而且希望别国转向自由贸易。

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

所谓货币资本国际化,是指货币资本作为世界货币发挥的职能和它作为借贷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运动。

资本的国际运动和世界市场发展要求价值有独立统一的表现,导致了世界货币的形成。世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中承担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以及储藏手段的职能。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交换的数量比率,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以借贷资本输出的货币资本,流动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国际信贷和证券投资。具体而言,前者又可分为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后者则可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公司股票。

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尤其是国际借贷资本的发展,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为生产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国际性经营活动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渠道,从而提高了资本的配置效率。其次,国际资本市场具有信息导向功能,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信息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开放经济的平稳运行。再次,大量创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为资本家的投机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而国际虚拟资本运动的膨胀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隐患。最后,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来资金,选择外向型经济。另一方面,国际短期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肆意出入,又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动荡的导火索。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都对协调和引导货币资本的国际运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执行自己的职能时往往成为发达国家实现金融霸权的工具。

三、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是指资本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性投资,把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活动由国内扩大到国际范围。这不仅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而且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并形成固定的国际分工模式。国际直接投资采取的基本形式是:股份制合资企业、合同制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

跨国公司是生产资本国际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在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的现代企业。

跨国公司在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主要包括: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间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跨国公司推动了资本国际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跨国公司的经营方式标志着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方式彻底突破了国界,资本的价值增殖已完全成为世界性的过程。其次,跨国公司以价值增殖为动力,以世界市场为运作的舞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信用的发展。最后,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从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得溢出效益,另一方面,却造成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严重的依赖,抑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四、资本国际化的新特征

近20年来,资本的国际运动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第一,国际兼并收购浪潮盛行,国际垄断势力进一步扩张。第二,高新科技领域的竞争是当今国际垄断资本竞争最主要的内容。第三,市场经济制度的范围随着资本的国际运动在全球进一步扩展。第四,金融市场的开放与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垄断资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的渠道。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向国际延伸。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

一、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资本国际运动的发展要求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活动连结在一起。各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了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一定地缘联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或融合。其主要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一般说来,这些形式体现了经济一体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目前,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有三大地域集团,它们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发展,既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加强,也反映了各国间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与投资,推动了生产国际化的巨大发展。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集团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融合与冲突、集团之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矛盾与摩擦、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即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总的来看,经济一体化还会呈现加强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国际化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即经济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重组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影响与融合、相互竞争与制约的发展趋势。

信息通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各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目前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远没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积极的一面主要指经济全球化会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消极的一面包括: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全球化的节奏和格局,经济全球化会导致全球利益的分配不均;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世界市场危机的一些新的因素,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又使得一国经济危机在世界市场上表现出来,影响着世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发展。

二、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二次战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态势。

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斗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金融等领域。在科技领域,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高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并将其视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策。在国际贸易领域,它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贸易摩擦经常不断。在国际投资领域,发达国家争夺投资场所的斗争也日益加剧,日本、欧盟各国的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在70年代初崩溃,形成了美元、欧元和日元对峙的多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相互融合表现在:二次战后发达国家间经济联系与相互往来增强,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的比重大为提高。并且,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发达国家间的国际经济协调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构成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反映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的本质。在一次战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支配与依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帝国主义控制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其经济结构单一,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改变了殖民地国家的阶级结构。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长期影响,要科学地分析战后以及当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就不能割断历史。

二次战后,虽然旧殖民体系瓦解,但发达国家又开始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因而使现在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具有了以下特征。首先,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性。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主权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而且更因为战后资本国际化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其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仍具有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性质。由于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从总体上控制着世界的生产和流通,左右着重大的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把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关系,极力贯彻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之中。

要改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南北对话是必要的。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南北对话方式难以继续。国际间的经济对话主要在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和主持下进行。传统的南北对话方式将主要由区域范围内的南北国家之间或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的国家之间的双边与多边联系方式所代替。

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由于发展中国家大都具有相同的历史经历,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所处的现实地位和利益趋向基本相同,这就为它们发展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此也决定了它们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

在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它们的经济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合作形式由较为简单的双边合作向较为复杂的多边合作发展,使其合作利益增大,合作力量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几乎涉及到了一切领域,如贸易、金融、投资、技术、资源利用等等。

但是应当看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发展中国家整体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制约经济合作向深度发展。它们各自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影响着合作基础的加固。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五、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伴随着资本的国际运动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与经济矛盾也并行发展,使得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在发达国家内部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多极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到70年代初步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差距也逐渐扩大,形成了多样化的国家类别,大致可以划分为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原料及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及最不发达国家。

而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不断拉大。资本的国际化运动非但没有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反而使其扩大。而全球化过程中信息技术革命、金融自由化更加深了全球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下,而且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组织,控制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规则制订权,垄断世界市场,使真正意义的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不可能实现。

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打破发达国家的束缚和控制,获得与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平等权利。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建立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斗争。1974年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更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试图控制经济全球化“游行规则”的霸权行为,通过协调立场和加强合作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国际价值、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新秩序、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2.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如何发挥作用?

3.简述三种形态资本的国际化及各自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4.如何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5.为什么说现代世界经济体系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

6.在资本国际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626-631页;第639-64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9、14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16-17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5.[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第九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学习目的在于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

本章的学习要重点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弄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支配这一过程的客观经济规律。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质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开创社会生产新时代的必要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质,是就它本身的性质与其以往的生产方式相比较而言的,是就它本身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言的。

1.小生产者生产方式的社会历史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起源于把奴隶和农奴直接转化为雇佣工人,而是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是发展个人生产力的适当形式,同时又为个人生产力发展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必要的条件。但是,小生产者占有和支配的生产力就其性质来说仍属于个人生产力,科学技术还没有获得发展的适当条件,生产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由于这种生产方式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所以它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排斥协作和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它不可能实现社会对自然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2.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社会进步性质。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小生产者两极分化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以货币和生产资料的集聚为前提,它能够把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结起来组织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从而成功地把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适应了自发分工的商品生产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全面流动的客观要求,因此能有效地组织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过程。资本运动以广阔的世界市场为基础,同时还不断地为自己创造着新的市场。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包含着一个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资本为了扩大自身的增殖能力就必须不断地积累,发展资本积累的各种形式和开创资本市场,把私人资本联合起来转化为社会资本,不断地使更多的生产要素置于它的支配之下。资本为了提高自身的增殖效率,它要把一切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开创社会劳动的各种组织形式和进行社会劳动过程的管理创新,它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精神生产力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基础,它把科学技术发展起来并入物质生产过程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可见,资本主义私有制既能取得使之迅速扩大的物质手段,也有自我发展的巨大的内在动力和实现机制。这既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原因,也是它历史进步性的重要体现。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资本运动的一个内在趋势

资本组织社会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就必须首先生产商品和交换价值,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力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

1.剩余价值生产和劳动生产力之间是生产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资本要实现其目的必然要把实现目的的手段也一同发展起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力。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会造成社会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物质生产方式的经常变革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同剩余价值生产相伴随的必然过程。资本要调动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同样也要调动社会结合和社会交往的一切力量,去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2.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个资本价值无限增殖的过程。资本运动的这种内在本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社会条件。由于资本追求的是财富的一般形式和一般的社会权力,由于剩余价值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的矛盾的刺激,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资本积累成为资本运动的必然过程,推动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不断发展。因此,资本是生产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关系,资本的使命就是发展生产力。

三、资本关系的发展为新社会形成准备着必要条件

1.随着资本积累进程的发展,资本关系从根本上改造了社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并使其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资本所创造的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推动着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成为资本关系自我扬弃的强大动力;同时它也为新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新的社会形态之所以必然要形成,正是因为它适合于社会生产力这种发展了的社会性质。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为了创造无限的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是一个必经点,而这个阶段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2.资本还为新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形式。首先,资本创造的生产组织为新社会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利用的组织形式。其次,资本创立了一个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调节的组织形式。这些调节机构有自发形成的银行制度,也有为自觉干预经济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机构。这些组织形式为新社会组织和调节社会生产提供了直接的组织基础,并且会在新社会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最后,资本积累过程形成的资本的自我扬弃形式是向新社会的过渡形式。(1)资本的自我扬弃是资本积累的一种内在趋势,随着生产过程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资本积累方式必然社会化发展,股份资本是资本集中的适当形式,是资本自我扬弃的社会形式。(2)股份公司是资本转化为生产者财产的过渡形式,是资本再生产的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形式。(3)股份公司是对资本的消极扬弃,合作工厂则是对资本的积极扬弃。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及其历史局限性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根源其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从一开始占有的就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力,因为它以工人协作劳动作为生产的起点和基本形式,这种物质生产方式具有社会化性质。因此我们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始点就已包含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矛盾并不就是对抗,对抗只是矛盾对立性质的激化形式。资本主义初期的基本矛盾主要是相互促进的适应关系,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力和资本积累发展的动力。这种矛盾不仅决定了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资本量从一开始就必须大于小生产者所支配的生产资料数量,而且决定了它要无止境地进行积累,因为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资本是依靠规模效益、依靠协作劳动对生产资料和劳动时间的节省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它的内部矛盾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产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业的技术基础得以确立,社会生产力就其技术性质看已经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物质生产方式都社会化了。另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化。首先是资本占有关系的社会化。单纯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而使个别资本增大,已经无法占有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集中,导致资本占有关系的社会化。资本集中本身有两重作用。一重作用在于,它使私人资本联合起来转化为社会资本,资本的社会化性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创造了矛盾运动的新形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重作用在于,它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的产权关系调整,本质上有利于大资本支配中小资本,因而又成为加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有力因素。从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的性质要求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配置生产资源,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把社会生产的内部联系割裂开来,表现为一种盲目的竞争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对立,这种对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以外部对抗的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生产的物质基础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直接体现。这一矛盾是其他经济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力,也是引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解体的终极原因。

二、资本私人权力与社会权力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私人资本的所有制关系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质。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财产关系是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统一。资本的私人权力体现为资本家个人作为资本的所有者占有、支配和使用资本的实际权力。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结合的力量又体现为一种社会权力。私人资本的社会性质根源于其占有的物质内容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只是由于资本作为社会劳动的转化形式,作为社会化生产力的特殊社会存在形式,资本具有了社会性并体现为一种社会权力。资本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的关系不过是资本占有形式和占有内容关系的表现形式,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在资本自身性质上的一种表现。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它的基本矛盾的展开,资本内部的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矛盾也必然随之发展起来。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条件日益转化为社会的生产条件,劳动方式以及生产力日益社会化。单个私人资本已经越来越无法独立地占有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要组织社会生产就必须联合起来,使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把资本的私人权力转化为社会权力。但是,这个转化过程本身则包含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自我否定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社会化性质得到不断的加强,资本占有的社会权力越来越发展为与私人权力相异化的权力,成为私人资本无法支配的一种社会权力。所以,资本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矛盾既是迫使私人资本占有关系向社会化方向变革的直接原因,也是最终导致资本私人权力关系解体的直接原因。

三、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的矛盾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经常的和内在的趋势。既然提高劳动生产力是资本增殖的必要手段,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包含着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和机制,包含着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却会与资本运动的目的本身发生冲突。资本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的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试图通过无限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使资本的价值得到保持和无限地增殖,但是这种方法本身同时也包含着现有资本价值周期地贬值和社会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必然降低产品的价值,从而会周期地引起现有资本的贬值。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导致社会资本一般利润率的下降。资本主义生产内部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形成了对资本生产发展的一种限制。

资本主义生产总是力图克服这种限制,千方百计地阻止利润率的下降。但是阻止利润率下降的方法无论是提高剥削程度,还是节约不变资本,其效果都是暂时的。这些限制利润率下降的方法总是以扩大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其长期结果又必然成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利润率下降的因素。这说明资本既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绝对形式,也不是与生产力发展绝对一致的财富形式。

四、资本生产和实现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不但要通过直接生产过程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必须通过交换过程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的运动过程必然是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统一。但是,这两个必须统一的过程却又是相对独立和相对分离的运动过程,各自的运动条件也全然不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过程,它决定于资本量、劳动量和资本的剥削程度以及社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剩余价值生产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扩大。剩余价值实现过程决定于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的客观比例,决定于社会现有的消费水平。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社会生产是一种无政府的盲目竞争状态,社会生产各部门间的比例失调是不可避免的,生产过程的矛盾必然表现为交换过程的供求不平衡,造成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另一方面,社会消费力即不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却由于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而被限制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劳动群众的购买力落后于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必然造成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周期发生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质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演化规律

1、我们应坚持的基本观点。如果把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得出以下理论要点: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它容纳的社会生产力也只是生产的特殊历史形式与它的物质基础的关系。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的形成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连续发展和以往一系列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产物。它只是人类社会产生方式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历史使命。它经常地变革生产技术、劳动方式和社会经济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关系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也正是在相互作用和相互推动的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不断地发展。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最终走向根本性质变革的过程。判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体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够在自身根本性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变革来促进生产力的继续发展。⑸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灭亡的条件和新社会形成的条件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这是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自我否定的条件,它表现为一个逐渐消亡的历史过程。

2、科学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化的规律。马克思把他对社会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结晶为一条规律: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探究,发现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可以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方式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的规律。这是高级形态否定低级形态的社会制度变迁的规律。它是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力循序上升,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关系循序演化的历史必然过程。(2)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步发生性质演变的规律。这就是其在自身发展和完善中同时发生自我否定的历史必然性。这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支配着社会生产方式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完全质变的发展过程。(3)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阶段的过渡规律。这就是一种高级社会形态的形成要素在旧的低级社会形态的晚期成熟起来,使得人类社会的演进表现为一个不可割裂的社会发展过程,后一个阶段对于前一个阶段来说既是否定又是继承。这是社会生产和历史连续发展的必然性。这三条规律可以相互区别,但又是一致的,它们的统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资本社会化发展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主体。社会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体现为适合生产力社会化发展性质而呈现的资本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现实的特殊存在形式。生产社会化是资本社会化的物质内容,资本社会化是生产社会化的社会实现形式。依据马克思所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在一些基本方面对我们所研究的论题做出以下结论:

1、资本社会化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资本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因而生产社会化是资本社会化的根本动因和推动力量;而资本社会化只是生产社会化的一种必然反映,是生产社会化得以实现的适当社会形式。因此,资本社会化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资本关系演变过程。社会资本作为私人资本的对立物,是这个过程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内部矛盾的发展形式。

2、资本社会化的发展程度有一种不断提高的趋势。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不断发展,二者相互推进向同一方向成长。社会资本作为资本关系变革的产物,也必然在资本关系的变革中取得多种发展形式,这些形式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资本关系社会化的系列。社会资本自身的发展从性质上表现出资本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不同历史形态的演变。

3、资本社会化发展是一个至今尚未完结的变革过程。只要资本关系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变革余地,只要社会生产力在资本关系的范围内还具有相当的活力,资本社会化发展就不可能完结,它就会继续进行下去。实际上随着资本关系自我调整的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展开,资本社会化也随着生产社会化而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新的发展形式。

4、资本社会化发展最终必将转化为一个历史过渡过程。资本社会化发展是资本作为私人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一种自我扬弃或异化,这个过程从性质上显然包含着资本关系的自我否定和资本性质的部分变化。当然这个自我扬弃的过程完全可以与资本关系的上升阶段相一致。在自我否定中求得自身发展是世间万物包括社会经济形态在内的一般发展规律。但是这种扬弃过程最终会逾越资本根本性质规定的界限。这时社会资本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也就成熟为向新社会的过渡形式。这时资本社会化的发展就取得了历史的过渡性质,它也就进入了向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的过渡阶段,这个过程获得历史过渡性质完全取决于社会资本自身的发展成熟程度。

5、资本社会化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演变的规律。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向,调节着资本关系发展和变革的全过程,支配着资本关系各个方面的演变进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具体实现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它自身的发展演变就是在资本社会化发展规律的推动下实现的。在这一规律的支配下,资本形态的历史演变不断地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和资本关系的不断发展;同时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又不断地充实着新社会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历史因素。总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小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私人权力、资本社会权力、积极扬弃、消极扬弃、自我扬弃、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发展规律、历史过渡性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辟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时代?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何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4.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为什么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4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40-76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7-8节,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9、15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结束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张彤玉:《社会资本论》第4、12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对于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了解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善于分析所有制结构对于整个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2、产权的内涵与功能;3、公有制的基本特征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4、非公有制的具体形式;5、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6、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与现状。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

在人类历史早期,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是一体的,但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获得各自独立的经济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并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是两个相互关联又存在区别的范畴。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有权则是一个法律用语,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二、所有权的分解

在社会经济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关系,受到成文法或非成文法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分解后的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拥有关系,即生产资料归属所有的问题;占有权是指人们直接掌握、实际控制和具体管理生产资料的关系;支配权是指人们安排、调度、决定生产资料使用方向的关系;使用权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直接作用或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关系。分解后的各项权能,都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形成权与利的对应。

在企业层次上,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结合为一体,形成企业的经营权。

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也可以分属于不同的主体。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同组合,形成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经营方式;一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方式。通常讲的两权分离,即是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如产业资本家与货币资本家之间的分离,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所有者的财产关系内部。后者更具有普遍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两权分离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两权分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经营权脱离所有权是一个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需求千变万化,企业条件千差万别,经济联系错综复杂,全民所有制企业如果都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会严重压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会滋生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因此,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就必须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当分离。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要求两权分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作为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传统的经济体制将全民所有与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等同起来,使企业失去了独立性。要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必须改变全民所有制的内部关系,使国家拥有所有权,使企业拥有经营权,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产权及其功能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所有制和所有权是核心范畴,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产权问题被推到经济发展的前沿,产权理论也开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权是指各经济行为主体在经济运行中对财产的具体权责利关系。其要点是:第一,各经济行为主体,既可以包括所有权主体,也可以包括其他经济行为主体,围绕财产关系的行为主体都可形成产权关系;第二,产权是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权利关系,在同一所有制的经济运行中,可以有不同的产权安排和产权结构;第三,产权是责权利的统一,任何给定的产权都要求责权利的对应。

在市场经济中,产权的基本特征有三:产权的多样性;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交易性。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权具有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1)硬化财产约束,以利于资产增值;(2)有利于维护正当经营权利,抑制外部侵权行为;(3)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者依法维护其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智力成果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对它的法律保护也具有特殊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生产。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从法权形式来看,公有产权就是由多人对同一财产对象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财产权利的等同性可以从本质规定性和形式规定性两个方面来理解。

1.公有产权的本质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配平等,公有产权消除了公产成员之间财产权利的差异,因此财产权利不再构成个人收入的源泉。财产不再有“自然果实”,因而个人不可能拒绝劳动。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成为个人收入的源泉并成为收入分配的唯一尺度,“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

[1]

二是决策平等,即公有资产运作的全部决策都应由劳动者共同作出,由于劳动者的财产权利是无差异的,因此他们的决策权也应当完全平等。

2.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性。公产成员与劳动者集体必须是严格同一的。公产成员规模不管有多大,每个适龄的劳动者必须能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一个劳动岗位。反过来,公产规模不管有多小,它都不能将任何一个适龄的公产成员排斥在就业岗位之外。否则平等的财产权利就会被不平等的就业权所否定。

二、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及其多种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的内部矛盾

由于公有制内部矛盾的运动,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同时,各种公有制又有具体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所有制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性质的公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实现形式也可以为不同的公有制所采用。寻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目的在于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因此选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坚持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

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其公共意志的现实机构,全体公产成员通过民主协商和民主表决做出所有的决策,自然符合劳动主权和决策平等的要求,但运行成本太高。要减少运行成本,就必须为公有产权寻找代理人,让代理人来承担财产管理和劳动管理的大部分职能。但是,一旦公有财产的管理责权集中到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管理者手中,多数劳动者的决策主权就被削弱了。这是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公有制质的规定性的维护程度取决于其自身被削弱的程度与其所节约的运行成本之间的平衡。在公产代理制中,如果]公产代理人由国家来承担,就会形成国家所有制;如果公产代理人由社会(企业)来承担,就会形成社会所有制。

在公有制的形式规定性中,也存在固有的矛盾。按照公有制的形式规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应当是无差别的,即劳动者享有与生产资料平等结合的权利。但在运行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又必须遵从技术构成的要求。所以,在公有制经济中,两种要素的结合要么以技术构成为约束条件,按照生产资料的规模决定就业规模,要么以公有产权的社会性质为约束条件,按照人人就业的要求去分享或肢解公有资产。两种标准之间存在持续的冲突。只要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性受到技术构成的冲击,就必然导致劳动力或生产资料越出特定的公有制范围。要让这些被排挤出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独立运行的公有产权。这是各种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存在的一个重要根据。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国家所有制

在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即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由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来代理。尽管这种所有制形式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在实践中造成了政企不分、官僚主义盛行等弊端。这是我国国有经济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改革国家所有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的国有经济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产业分布过于宽泛,资金分散,效率不高,因而必须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一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应该占支配地位。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应该逐步从一般性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以便把资金、技术、人才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行业,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重视国有资产的运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注重国有资产的运营,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关系。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同时兼有两种身份,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接受上级政府行政指挥之间难以协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实现国有资产的独立运营。

(2)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产经营的关系。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属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经营是一项微观经济职能,二者混在一起,必然导致“政企不分”。

(3)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把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分为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是我国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新进展,这既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制性质,又使企业具有支配和处置资产的法人权利。企业可以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国家则只对所投入的资本承担有限责任。

(4)国有资产管理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权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利益、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2.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内部,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的分配是平等的,但在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分配存在较大的差别。

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业中的主要所有制形式。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种实现形式由于(1)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归集体所有;(2)通过承包合同,将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转归农户;(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整体的生产布局和公积金、公益金的确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田间作业及其技术选择,实行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因此,这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另一重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反复,现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促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将市场经济观念引进广大农村,对破除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2)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但乡镇企业目前的发展受到产权模糊的制约。因此,明晰产权,改革乡镇企业政企不分的运行机制成为促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城镇的集体所有制,包括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中的各种集体企业。对城镇集体企业,必须改变两种倾向,一是在认识上,认为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公有制的低级形式;二是在实践中,国家随意支配和调用它们的生产资料,用行政手段强行“升级”。

3.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与其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在市场经济国家,股份制对促进资本社会化,分散投资风险,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调节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股份制也可以作用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目前,我国的股份制企业有多种类型,一种是在公有制企业之间组建的股份制企业,股东都是公有制单位。第二种是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但公有股东掌握控股权。这两类股份制企业由于国家或集体控股,因而具有公有性。还有一类股份制企业,公有股不居控股地位,但其参股部分仍是公有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结合起来,既有合作制的特点,又有股份制的特点,是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职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作为劳动者,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劳动。作为出资者,他们又都具有一定数量的、相差不多的股份;企业决策上一般实行一人一票的权利;分配上则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

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兼有合作制特点和股份制特点的组织形式,它的经济合理性和生命力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正在实践中探索,各种投资基金、保险基金正在建立和扩大,这些属于公有性质的基金也将逐渐成为公有制的有效的实现形式。

第三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非公有制形式

在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其所有制形式分别表现为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等。

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客观依据是: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远未达到可以实现全面公有化的程度。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状况是多层次、不平衡的。既有现代化大工业,又存在大量落后与现代水平的传统工业;既有少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又存在许多原始手工操作;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又存在着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总体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种生产力状况决定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多元的市场主体。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调节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不同主体之间的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如果整个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一统天下,没有其他所有制共同形成的多元市场主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元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第三,我国的经济改革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准备了条件。资本和劳动力是任何一种经济成分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正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这两个条件。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使企业职工和经营者的实际收入迅速增加,居民个人收入的增加除了提高消费水平以外,还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由于国有经济无法容纳庞大的就业人口,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从国有经济中排出劳动力要素,这实际上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和被排斥在国有经济之外的劳动力相结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二、个体所有制

个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使用,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经济形式。

现阶段个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必然性。从供给来说,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不平衡决定了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囊括一切生产,这就需要保留个体经济;从需求来说,一些特殊的行业更适宜个体经营,缓解就业压力也需要个体经济发挥作用。即使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个体经济的某些特点仍然是社会化大生产不能完全替代的。技术进步甚至有可能为个体经济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经济直接和公有制经济相联系,是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新型个体经济,不仅应当允许存在,还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三、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指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经济组织。在性质上,由于其生产资料归企业主私人所有,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雇主和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因此所有制基础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它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

但在现阶段,私营经济又具有不同于以往私人资本主义的特点:

第一,私营经济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存在广泛的联系,在经济上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它的运行是依附于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它还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和调控。

第二,私营经济的内部关系具有新的特点。企业主与工人的关系虽然是雇佣劳动关系,但私营企业的工人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他们许多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以及剩余价值的分配受到限制,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资本主义的属性。

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满足人民需求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但其存在的雇佣关系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倾向可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四、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由外商投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进行经营或外商独资经营,形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2],是“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

[3]。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三来一补”等。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国曾经利用国家社会主义的形式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过社会主义改造。但是,现阶段以“三资”企业形式存在的国家资本主义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它已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可以提供资金,弥补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

一、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我国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机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营决策、收入分配和融资等方面存在机制上的摩擦,这种摩擦会导致一系列经济参数的扭曲。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要求机制上的统一,这就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的内在要求。改革初期,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基本上是孤立地并存,每一种所有制对应着国民经济的一块,各板块之间相互封闭。国家也根据不同的板块制定差别性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条例。但生产要素流动的本性注定会冲击板块之间的壁垒。我国的混合所有制就是在各所有制追求优势互补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其形成途径有:组建跨所有制的、由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公有制企业出售部分股权或吸收职工入股,等等。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从资产运营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已突破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限,因为无论资本来源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已融合为企业的法人财产。在现代公司中,各利益主体通过治理结构形成一种混合的、复杂的产权安排。

二、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混合所有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所有制结构上多种所有制并存。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就是一种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分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本节讨论的是狭义的混合所有制。

我国目前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共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

(二)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

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混合所有制通过资本的联合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的财务约束,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又可以分散风险。以资本联合为基础,通过建立广泛的经济协作关系,可以形成一种“联合生产力”。混合所有制开放的产权结构可以更好地体现资本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由此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优化。混合所有制除了可以在“技术”上实现优势互补以外,还可以克服单一所有制的制度性缺陷,有利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的空间。

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国有企业以公司制改组为核心的制度改革的深化,整个国有经济将因此而逐步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中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将减少,混合所有制形式将会大量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形式。除少数具有特殊性的行业需要国家独资或控股,因而需要政策上做出特殊规定外,大多数竞争性行业,都将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股权多元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入非国有或非公有股东,实现不同所有制成分的融合;二是变革单一国有股东为多元国有法人股东。混合所有制的广泛推行,会进一步导致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革。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所有制、产权、公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混合所有制。

2.运用分工的原理说明所有权是如何分解的。

3.说明所有权与产权的关系,并论述产权的功能。

4.论述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的主要措施。

5.论述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及其绩效。

6.论述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及其发展趋势。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1、17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谷书堂、宋则行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2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体制》,第1、2章,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吴敬琏等著:《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第1、2、3章,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5.朱光华等著:《过渡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第5、7、8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分配关系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生产资料所有制如何通过决定分配关系而决定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学生对现阶段我国的分配结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2、现阶段我国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特点;3、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及其特点;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及其实现形式;5、两种分配形式之间存在的冲突;6、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和政策调节的关系。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制度基础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主体及其形态

物质利益是指经济主体为了满足其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实际占有的经济资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物质利益关系的性质和构成。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物质利益主体及其构成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利益关系上主要涉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类主体。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物质利益基础,又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利益基础有两个:第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第二个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依据前者,国家要通过收取利润支配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依据后者,国家要通过税收的形式掌握一部分经济资源。

集体(企业)的物质利益,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全民所有制企业物质利益的基础,是国有资产的实际运营权,即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它根源于国有资产的产权分解。在这一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企业要获得经营所得的纯收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耗费的劳动。在这一基础上,集体要占有本企业生产经营所实现的销售收入。

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外,还有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此基础上,劳动者除了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以外,还要凭借劳动换取生活资料。

此外,在现阶段,还存在着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利益主体,他们要享有其经营的成果。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这就决定了社会生产是为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任何人都不允许在凭借生产资料任意侵占他人创造的劳动成果。参加劳动已成为人们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的主要途径。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根本特点是: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三者之间有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国家的物质利益最终是为了满足全体劳动者的利益;集体(企业)的物质利益是为了满足集体劳动者的利益。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又会促进整个社会物质利益的增长。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三者之间也存在矛盾。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总量的条件下,某一方面的物质利益站得多一些,另一方面的物质利益就会相应减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求兼顾三者的利益,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物质利益关系是通过分配关系得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分配采取的是商品(货币)形式,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调节和实现。这也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劳分配及其实现条件

(一)按劳分配的内涵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而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其他条件为尺度;2、每个劳动者应分配的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进行必要的扣除之后为个人劳动部份的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劳动者能够分到的消费品也将增加。

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要有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有实行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才能够消除由于生产条件占有的不同造成的劳动者在分配上的差别,使劳动成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因素。

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这些条件包括足够的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不仅保证人人就业,而且为劳动者选择职业提供充分的自由。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形式,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决定了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无差别性决定了劳动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

2.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的差别,这种差别又会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跟人消费品。

3.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因此,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这就要求把劳动与收入联系起来以激励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

4.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有限。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不能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出现,劳动者的劳动只能先作为企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劳动者的劳动才转化成为社会劳动。第二阶段,企业对劳动者按其劳动进行分配。企业销售产品取得收入以后,依据每个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形成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第三阶段,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2.按劳分配采取货币工资或其他形式实现。劳动报酬以货币工资形式出现,那么实际报酬水平不仅同货币工资的数量有关,而且与商品供求关系及价格状况有关。

3.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既不可能都采取按劳分配的形式,也不可能采取统一标准实现按劳分配。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实现不同的分配原则。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内,按劳分配也无法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4.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由多元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其分配结构呈现一种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机制和实现形式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不是一种任意的制度安排,它是由所有制与其经济利益实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每一种所有制都有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体现其所有制性质的其他分配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索取一定的报酬,这是要素所有权的经济意义;报酬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要素的流动,这是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所以,只要是存在非劳动要素的所有权,这种权力就应该有其对应的经济利益形式,只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所有者对其经济利益的关心就会成为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根源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要在市场竞争中使用生产要素,要素的报酬水平成为决定着生产要素流向的重要参数。所以,即使在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使用也必须是有偿的,必须在其产品的成本项目中包含要素的成本。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关系将全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包容在有偿使用、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无论在公有制经济还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非劳动要素在其生产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然参与了生产过程,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就应获得一份收入。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是获得收入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这种要素的所有权。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按要素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要素的报酬水平就是这种要素的均衡价格。而要素的均衡价格则是由该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按要素分配的机制就是要素配置的机制。

要素的所有权是市场配置要素的基础。按要素分配必须首先明晰要素的所有权,然后才能确定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形式。要素的所有者同时又是要素的供给者,要素的所有者如果是居民个人,那么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依赖于居民个人在若干有利可图的方案之间所作的选择。如果要素的所有者是集体,原则上要通过代理制执行这一选择过程。

要素的需求者通常是使用这些要素的企业,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单个企业对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项要素的边际产出。但要素的报酬水平不仅与该要素的供求状况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与该要素有替代关系的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要素的所有者接受市场评价形成的个人收入,一部分通过购买消费品实现个人消费,另一部分则通过储蓄或投资,转化为资本要素。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按要素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主要的几种形式是:

1.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与劳动力市场相联系。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劳动者,他们将自己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转让给企业,所得的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2.按资分配。按资本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投入的资本分割利润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凭资本获取利润的分配关系。这种收入称经营性资本收入,在企业内表现为利润。它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按居民个人资产分配。居民个人的资产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前者如存款、债券、股票等;后者指私有住宅和某些固定资产。前者的报酬形式有利息、股息或红利;后者的报酬形式是租金。居民个人以这种分配方式的所得份额,不仅取决于其资产的规模,还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行情。

4.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个体经济中,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生产者,生产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生产经营收入是自己创造的,因而是劳动收入。但由于影响个体劳动者收入的因素,从自身来讲,既有其直接生产劳动状况,又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也就是说,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既是一种劳动收入,又是一种资产收入,具有二重性。

5、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分配。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是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其资源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要求索取一定的回报。由于这些资源供给量的有限性,其价格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土地的收益表现为地租,其形式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6、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风险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任何进入市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会面临风险,而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与个人收入实现的程度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这种与风险相关的决策成败要求从收入上得到实现,从而形成风险收入。机遇收入是对市场应变能力的报酬。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及时捕捉市场提供的机遇会产生可观的收益。这种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也要求有收入上的体现,于是形成机遇收入。但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并不完全取决于决策劳动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决策劳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巧遇。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既存在按劳分配的形式,又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这种分配制度主要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主体”和“非主体”的关系。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主体地位在这里包括两层含义:1、在公有制经济单位,全体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他们的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他们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2、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全社会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社会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其他按非劳动要素分配的个人收入只占次要地位。“主体”与“非主体”是按其实现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度量的。

(二)在市场机制下,两种分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替代关系。

这种替代关系源于要素之间在生产产品中的技术替代关系。产品是在几种要素的联合中生产出来的,技术的变化、要素供求的变化会改变联合体中各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这种比例的变化意味着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低于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则会促使生产者增加低价要素的投入量,相应减少高价要素的投入量。这种替代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然而这种技术上的替代不仅会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发挥作用,还会对其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进行调节。这样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就不仅取决于劳动力这种要素的价格变动,而且还受到与它有替代关系的要素价格的影响。

(三)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极不相同,由此可能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上的较大差距。

劳动力是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按劳分配承认社会成员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别。即使是与生俱来的劳动能力,社会成员之间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他们收入差距的重要根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来源渠道是多样的,他既可以参加到公有制经济中获得劳动报酬,又可以以要素所有者的身份获得要素收入。要素可以转化为收入,收入也可以转化为资本(或要素),这样社会成员收入上的差距会因为时间的拉长而导致他们之间财产上的差距。而财产的差距又会进一步导致收入上的差距。这种循环累计的效应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内在机理。

政府对社会成员财产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第三节

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收入分配的调节

一、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其影响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存在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在经济转型期是不可避免的。在企业层次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体现着完全不同的经济关系,也意味着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在企业层次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机制。

在私有制企业里,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分配的格局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取决于经济权利之间的较量和强弱对比。

在公有制企业里,两种要素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占有,即以公有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以私有的形式占有劳动力,生产资料的公有权与劳动力的私有权的矛盾转化为劳动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利益关系。在收入分配上表现为公产的代理人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像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表现为“寸步不让”的特征。国家可以通过委托具体的个人代理行使公有产权主体的职能,但代理者与公有产权主体在目标函数上存在差异,在本质上,代理者是属于职工的一员。在实际运行中,不可能形成等价于私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

如果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是相互隔离的,那么上述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同还不至于导致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直接冲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将二者之间的冲突显性化。两种收入机制的并存,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存在两种不同的尺度。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的要素报酬反映的是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的相对价格,在企业生产函数中,表现为要素的边际贡献。但在公有制企业里,要素的报酬既要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服从市场机制对要素的配置,又要受到企业所有制关系的影响。在整个社会范围里,由于劳动要素均是以个人的形式占有,但是劳动要素在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获得不同的分配份额。更重要的是,同一要素参与分配时存在两种标准,形成了事实上的要素价格的双轨制。这是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的制度性根源,也是形成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二、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或效率原则,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原则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

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的一致性体现在,公平原则的贯彻,可能会刺激生产要素的效能的提高,从而提高效率;效率提高后,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二者的矛盾性体现在,要保证公平,就可能对效率构成损害;要保证效率,则有可能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二者关系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效率型经济,它要求把效率放在首位,同时又要求兼顾公平,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应根据分配领域、分配环节有所侧重。在经济领域应强调效率优先,在社会领域应更多地考虑公平;在初次分配环节应强调效率优先,在再分配环节则应侧重公平。

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与收入分配的政策性调节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格局不断演化,个人收入分配逐步向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靠近,但目前,分配上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收入数量差距方面,更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体制冲突方面。因此,收入分配的调节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还要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推进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建立、健全市场分配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以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界定和调节个人收入,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的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置于统一规范和调节机制下。通过建立、完善市场要素市场及其运行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客观的指示器。通过企业改革,规范企业行为,防止由于企业行为的扭曲而导致价格和分配秩序的混乱。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调节。尽管由市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但它必须以完全的市场竞争和机会均等为条件。这种条件在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因此,有必要由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进行调节。

具体措施有:(1)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有一部分是由于部门垄断和行业垄断造成的,政府应通过规定最高限价或统一定价,对其价格行为加以限制。(2)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政策是国家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的经济杠杆。通过完善税制,加强征管,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逐步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等税种,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对其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进行惩处。

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市场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在市场失灵时,收入上的差距就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弱势群体可能丧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时,社会保障就成为弥补市场缺陷一种制度安排,成为弱势群体维持基本生活的一张“安全网”。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减轻社会震荡而建立的一整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一个体系,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内容。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经济安全,保障其因社会和经济不测造成的伤害得到补偿。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建立一个多层次、覆盖面广、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我国人口基数大,物质基础落后,计划体制的惯性制约,这些因素决定了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和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劳动者都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利益。

2、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化程度。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国家出资承担保障的状况,逐步形成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格局,使居民既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义务。

3、建立和健全多方式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经济结构复杂,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在我国不适宜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较高、层次单一的保障制度,所以,一个多方式、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完善社会保障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改变我国当前条块分割、管理混乱的状况,由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代表组成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监督。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利益、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

2.试说明我国现阶段各利益主体的物质利益基础及各自的物质利益形态。

3.试论述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和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4.论述我国现阶段按要素分配的依据。

5.论述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6.试分析两种分配形式之间的冲突,并说明如何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7.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8、17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谷书堂、宋则行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3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第1、3章,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第1章,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及其构建。

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1、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对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大论战”的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价;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中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特征及其改革;5、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6、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7、市场行为规范与市场经济秩序。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

(一)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经济是同自然经济相对而言的一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直接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获取产品或使用价值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和偶然的交换,社会分工的发展最终导致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商品货币关系的形成,标志商品经济的产生。从历史发展来看,商品经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和私有制形成的历史产物。商品经济是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为了交换或直接获取价值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二)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社会分工把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和产业部门,各个生产者只是专门生产某种产品,这就形成了生产单一性和消费多样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决定了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产品的必要性。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形成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历史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劳动产品的交换之所以采取商品形式是因为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决定性的条件。因为社会分工只决定了劳动产品进行交换的必要,但并不能决定劳动产品交换必须采取商品的形式,所以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正是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都是具有各自物质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并体现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劳动产品的交换就必须采取对等的原则,即劳动产品按其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样,劳动产品就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商品经济的这一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商品经济的出现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二、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单一的、纯粹的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如果某一社会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方式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经济就称为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它都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但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具有一些一般性特征:

1.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也存在计划,但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并且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2.企业行为自主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拥有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全部权利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和独立的法人。

3.宏观调控间接化。现代市场经济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并不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但政府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间接调控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4.市场管理法制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在市场交换活动中,从事市场交易的主体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它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政府的行为也受法律约束。市场经济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公平与效率由法律予以规范。

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1.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形成的基础。商品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就不能形成市场机制以及发挥它的作用。

2.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根据。

3.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只有当商品经济普遍发展,并形成统一的市场和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市场经济。只有当市场机制对生产者的利益和经营活动起直接调节作用,从而市场成为社会资源置的基础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总之,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商品经济。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1.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经济形成在先,市场经济形成在后。商品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市场经济则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才形成的。

2.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主要表现在产品要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商品经济尽管离不开市场,但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十分突出。而市场经济则主要侧重于经济的运行,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形成以后,市场成了组织和调节社会生产、流通以及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除了要具备与商品经济相同的条件以外,还要求有市场的充分发展,即完备的市场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才称得上市场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建国后,经历多次调整,在我国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结构。在城市,实行全民所有制;在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

2.组织结构。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一个统一运行的组织,国家按照行政部门、行政层次、行政区划分配经济管理权限,整个经济形成彼此隔离的“条条”和“块块”。

3.经济调节机制和手段。国家借助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方式配置资源。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单纯依赖行政方式和行政手段,忽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

4.国营企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全民所有制等同于国家所有制,又把“国有”等同于“国营”,从而建立了国营企业制度。国营企业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其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政企合一。

5.资源分配和产品流通。生产资料采取计划调拨,生活消费品采取统购包销的办法。

6.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排斥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但在实践中形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机制。

7.激励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忽视生产经营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物质利益,主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来进行精神鼓励。在国家、集体、个人的物质利益关系上,偏重于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立初期虽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缺少有效配置资源的协调机制;由于忽视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体制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后果

计划经济体制变成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僵化体制,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1.劳动者对资产的关切度低,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2.由于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单纯依靠计划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

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4.政企不分,使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从而失去了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

5.封闭式管理,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地,影响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妨碍了国际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学习,难以缩短我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历史表明,不论什么社会形态,商品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可以消除旧式分工所造成的种种对抗性矛盾,但不可能消灭社会分工,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单位之间以及劳动者个人之间,必然要求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

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考察,市场经济是指在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者具有自身物质利益的条件下,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一方面存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利益差别,另一方面也存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实现形式(包括全民、集体以及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之间的利益差别,同时还存在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差别。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存在另一个原因和条件。

社会分工决定了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物质利益差别则决定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补偿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前者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后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结合问题,(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含义

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的稳定的基本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体制,是指借助于经济机制实行资源配置的经济系统。或者说,经济体制是对资源配置做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经济体制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还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的所有制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中较为浅层次的行为关系。

经济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变革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状况。而同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行。

5.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和健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6.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

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四、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而且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些因素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发展起点,是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尚未培育起来。2.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且还很不平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将是不发达、不完善和不规范的。3.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上。4.我国的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

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一)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甘受“左”的思想长期束缚,我国农民率先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后,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改革不仅对城市工业改革提出了要求,而且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随后,在城市,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沿海,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封闭状态开始打破。

(二)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1984年10月—1992年10月)

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企业改革在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积极推行承包制;价格改革使原有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始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三)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改革(1992年1月至今)

党的第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企业改革中,提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份制试点;在宏观调控领域改革中,加快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有效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紧缩,增强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此外,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机构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三节

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效率是由其内在的机制决定的。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主体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变革和改进经营管理,否则就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在这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的激励作用,会使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同时,市场经济具有灵敏的信息传递作用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供求变动和价格涨落,使千百万人在趋利避害中促使生产要素从低效和“过剩”部门退出,向高效和“瓶颈”部门转移。这样,社会供求的“缺口”就会有人填补,社会资源的“闲置”就会有人利用,从而使生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最终达到社会整体效益提高的目的。

二、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

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1.价格机制。市场价格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供求。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止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这样,价格与供求就构成了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供给,要以生产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需求,也要以消费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所以,在市场机制中,价格处于核心的地位。从这样的意义上,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可以归结为价格机制的作用。

2.供求机制。商品的价格不仅要反映价值,而且还要反映供求关系。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这种机制会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生产经营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市场机制的特征

1.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消费者则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支出他的货币收入。在市场上,人们趋利避害的动机是推动经济运行的原动力。市场机制把企业的利润动机与社会需要和劳动时间的节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平衡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具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趋势变成了企业追求利润、消费者个人追求效用的自觉行动。

2.市场机制的分散化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决策是由各个市场主体分别作出的。市场主体拥有充分的经济独立性和决策自主权,其决策是在获取利润的预期和失败的风险中作出的,它能够而且必须对自己的决策承担社会经济后果。责、权、利高度统一,这就保证了决策的有效性。

3.市场机制对信息的利用非常经济。价格是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损益状况,都会在价格的升降中得到反映。由于价格具有抽象性和综合性,使得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都可以互相比较、加总和综合,也就是使社会经济信息有了一个统一的形式,从而使信息形式极大地简化。在市场机制中,信息传递的通道非常宽广,而传递的环节却很少。信息传递具有直接、迅速、可靠的特点。由于价格的涨落及其变动幅度不仅是市场供求变动的信号,而且也标志着有关当事人可获利或受损的程度,市场主体注意价格的变动,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因此,市场机制能够最节约和有效地利用信息。

4.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自动进行的。市场中各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在运行中会自动协调关系。当某一市场供求失衡时,价格就会变动,理性的生产者(商品供给者)和理性的消费者(商品需求者)就会自觉地调整他们各自的行为,从而最终使供求趋于平衡。市场机制的这种自动调节作用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总供求关系的调节,也是基于同一个机理。

(三)市场机制的功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使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市场价格的形成功能。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但商品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要通过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转化商品价格,最终形成一般价格水平。

2.资源配置的优化功能。市场机制以价格水平的变化,灵敏、高效地向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提供信息,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的基本参数。各市场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不断地重组和改变资源配置状况,政府也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各项宏观政策,从而影响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企业的投放比例,由此灵活地引导资源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不断地趋于优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3.供求关系的平衡功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个别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经常会发生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调节着供给和需求,推动经济总量在动态中实现平衡。

4.提高效率的激励功能。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又会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产生亏损,从而形成被淘汰的压力。这种作用会使企业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拓展市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

5.经济利益的实现功能。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而经济利益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生产者本身的生产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市场状况和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市场机制客观上起着经济利益的实现和调节功能。

6.经济效益的评价功能。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效果如何,不取决于这些主体的主观评价,而取决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程度。只有经过市场机制的检验、在市场上实现了的产品才被证明是为社会所承认的,才是有效益的。这样,市场就成为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效益的客观评价者。

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所具有的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只有在那些可以用价格度量的领域内,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行波动,具有短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往往会造成企业视野的短期性和市场反应的滞后性。市场机制还存在盲目性的弊端。盲目性是相对于计划性而言的,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不是按照某种预定的统一计划协调发展,因而会发生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三、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

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要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基础。市场体系,是指市场经济中由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技术信息市场等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二)市场体系的特征

1.整体性。从市场客体即交换对象角度来看,完整的市场体系既包括各种商品市场,也包括全部生产要素市场;既包括实物商品市场,也包括精神商品(或称知识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既包括发达的现货交易市场,也包括各种期货市场。从空间角度来看,完整的市场是指全国市场不是彼此分割、封闭的地方市场,而是统一的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空间和复杂结构的整体。

2.有机联系性。市场体系不是各种市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存在着内部分工的有机整体。市场体系中的各个子市场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各自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发挥着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一个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会通过价格、工资和利息之间的联系传导到另一个市场。各个市场之间的这种有机联系,使市场体系从而使国民经济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开放性。市场体系不是一种地域性的封闭体系,而是同世界市场紧密衔接的开放性体系。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它本身要求不断扩大市场,而市场的扩大则必然要求不断地突破原有的边界进入新的领域,包括国际市场领域。因此,任何分割和封锁市场的做法都是与市场经济的本性不相容的。

4.动态性。市场体系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市场体系的结构和市场体系的每个构成要素的发展和完善。

四、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

(一)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在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有序性。它是与市场有关的各种社会经济制度和规则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市场秩序是市场的内在规律在运行时的外在表现形式。市场秩序关系着市场中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往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能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预期,从而市场本身也才能持续地运行和发展。

(二)市场规则

市场秩序要靠健全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才能维护。这些制度和规章在市场运行中将会凝结成为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所谓市场行为规范,是指所有市场当事人行为的共同准则或标准,或者说,是市场主体应普遍遵循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例如法律或行政规章,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范。

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国家要依据市场运行规律的要求,制定出市场主体以及市场管理者都必须遵守的完备的规章制度,即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主要有市场进出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裁判规则等。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市场体系

2.试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分析中国为什么会发生经济体制的转变。

3.请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论战,提出你个人的理解。

4.如何理解“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

5.说明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6.就如何在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建立起“诚信”,从经济学的视角谈一谈你个人的看法。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16、18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谷书堂、宋则行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1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第1章,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十三章

企业制度与经营机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认识公司制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治理机制,学会分析公有制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1、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特定的功能;2、古典企业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3、企业,特别是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4、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5、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和传统国有企业的内在缺陷;6、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和分析。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制度

一、企业的产生和性质

(一)企业的产生

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社会分工还没有出现,劳动只有简单的协作。随着分工的发展,个人劳动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独立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但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还不存在企业这种生产组织。

15至18世纪的西欧,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得以急剧扩大,手工制品大量销往海外,资本积累急剧膨胀,个体劳动和行会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世界市场对工业品的需要,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对劳动过程进行了细分,劳动方式同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小作坊有着本质的不同。手工工场是企业的萌芽形态。

18世纪中叶发生的工业革命,使纺纱机、机械织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机和手工锻锤。与手工劳动不同,在机器体系中,生产过程按技术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按照机器运动的本身的规律,形成完整和严密的分工体系,造成了各个局部的操作环节和局部的工人之间的全面的相互依赖,产品成为联合劳动的产物。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或团队性质,就要求对劳动过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这种以分工协作为基础并实行严格的集中化管理的组织就是企业。

(二)企业的性质

企业既是生产的一种技术组织形式,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从技术关系看,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生产过程内部各工序和操作的专业化为基础的劳动的技术组织,企业必须按照社会生产物质技术基础的要求,将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是生产力的微观组织形式。

从经济关系看,企业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一种社会组织,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企业不单纯是一种生产组织,它还是生产关系的载体。企业不仅仅是一种将投放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单位,而且也是一种按一定的社会规则组织起来的制度形态。当人们之间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劳动变换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时候,同时也就出现了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劳动过程由谁指挥、劳动产品如何分配、不同劳动的交换如何进行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占有以及劳动支配权力的社会规则,即生产关系。

(三)企业的特征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程度不等地要接受来自政府的有关调节和干预,但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

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当然,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家对特殊行业中的个别企业也会给予必要的扶持甚至补贴,但这种扶持和补贴是有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自负盈亏的市场制度。

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企业规模扩张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4.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除必须接受相关的法律约束、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政府规则的约束、市场道德秩序的约束等来自企业外部的约束外,还必须要有自主自觉的行为限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规范机制。

二、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一)企业制度的含义

企业制度,就是指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资本所有者、工人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1.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表明了企业资本财产的来源归属及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2.分配制度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3.管理制度也是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

企业制度分为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古典企业制度包括业主制和合伙制,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公司制。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二)古典企业制度

1.业主制企业

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个人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业主制存在三个缺陷:

(1)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来实现企业的扩张,因而发展速度和规模十分有限;

(2)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如果企业经营失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业主要用全部财产包括家庭财产来清偿债务,因此这种企业的经营有较大风险;

(3)企业的寿命有限,这种自然人企业随着业主退出经营或死亡或家庭无人继承而中止,缺乏连续性和自身独立的生命基础。

2.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的企业。合伙制企业的特点是:

(1)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即每一个合伙人对整个企业的债务均具有无限责任,而且彼此连带,随着合伙人的增加,这种无限清偿责任所固有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就限制了合伙者的范围从而也限制了企业的资本规模。

(2)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无法实现自由转让,因为他们全体共同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包括债务。如果遇到任何一个合伙人死亡或退出,合伙企业就可能自动解体,或者是必须重新组合,因此合伙制企业还是没有独立的生命基础,缺乏连续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三)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也称公司制,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1.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与直接融资功能。股份公司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募集资本金而组建的企业,投资者就是股东,享有作为投资者的法定权益。这种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的首要功能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这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业主制、合伙制企业融资有限性的缺陷。

2.债务的有限责任制与投资风险的锁定功能。股份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法定的债务有限责任的性质,即投资主体——股东的债务责任只以他的投资额为限,在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不负连带清偿责任,这就锁定了股东的投资风险。

3.股票的流通机制与风险的转移功能。在公司制度中,股票所有者与公司的实际资产相分离、投资人与企业法人相对分离,既保证了公司资产的稳定性,又使得投资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流通机制转移风险。按法定程序通过发行股票设立公司后,公司的资本金及其由此决定的公司股东,但股东一旦入股,就不能直接支配他已入股的那部分股金及其财产,因为他的投资已与其他的投资主体的资本金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独立于股东的法人财产权,但股东持有的股票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转让(当然,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股票转让上存在着差异)。

4.层级式的企业治理结构与专业化经营管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企业治理结构,各个层级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权益,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司制的经营管理权与投资主体相对分离,使得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者有权支配营运资产,实现经营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使专有的人力资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节

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其全部经营活动中所追求的、并在客观上制约着企业行为的目的。这一定义的特点是:

1.整体性。企业经营目标既非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又非简单地等同于企业职工的目标,而是作为一个统一实体所构成的整体目标。

2.终极性。企业经营目标不是指生产某一产品在某一阶段上的具体行动目标,而是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中的支配着企业经营的深层目的。

3.客观性。企业经营目标并不属于主观范畴,而是由企业全部经济关系决定的客观存在。

二、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现代企业中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投资主体作为委托人将企业的控制权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便成为代理人,但董事会只是一个决策机构,并不具体经营管理企业,于是它又将具体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总经理,总经理成为这一层次的代理人……如此这般地结成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函数不一致,因此,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内生着“代理问题”。

所谓代理问题,就是代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代理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分离产生了经营者或代理人的特殊利益。代理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二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由于公司的产权结构所显现出的不同于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的特点,公司制企业的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例如,作为最终委托人的投资人(股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为公司的可分配利润越高,每股收益就越高,在股票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也越高,反之则相反;而作为股东代理人、也是经理层委托人的董事会成员,虽然作为股东与其他股东在利益上有一致性的一面,但也有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方面,作为大股东,有可能实施有背于中小股东权益,而有利于他们大股东利益的决策;经理层的目标与以上两类主体的目标也存在不一致的方面,经理层可能通过背离利润最大化原则而实施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措施,例如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任意扩大在职消费等。

两权分离使代理人有可能利用对公司的管理控制权,以权谋私,损害公司利益,从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有关企业运行方面,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凭借这种信息优势,代理人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委托人的利益。

三、企业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

(一)企业经营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下,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企业经营机制包括:

1.决策机制。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决策。所谓决策就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根据市场信号,在可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多种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抉择。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所谓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

2.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经济行为和不采取某种经济行为的机制。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有激励主体和激励对象、激励目标、激励的内容及手段等。激励机制涉及到的行为主体有投资者、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他们在一定场合是激励主体,在另一场合也是激励的对象。激励机制的本质则是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

3.约束机制。企业决策要面临来自于内外部的各种制约条件。它的约束机制就是企业在追求经营目标过程中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和制约的机制,实际上它是从反面刺激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使之保持合理的经济行为,并对自己的经济行为承担全部风险的机制。

4.创新机制。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新组合的机制。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必然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因而,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企业创新机制也包括为形成新的组合而引起或促进变革的机制。企业创新机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约束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它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或权力制衡,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

公司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被看作是它和它的组成群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公司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利润只是实现公司利益的一种手段。在此背景下,在公司治理中存在一种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概念是从“股东”套用而来的。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或业主,股东拥有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份,因而股东(stockholder)就是股份的持有者。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企业资本来源多元化和企业本身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来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利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管理层在作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如何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或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

2.公司治理原则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制度构架。一个现代企业能不能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是否有效。公司治理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公司治理的具体原则包括:(1)公司治理的框架应保证公司利益相关者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得到尊重;(2)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3)公司治理的框架应使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有助于建立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机制;(4)当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时,应当得到有关的信息。

在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已成为一种基本趋势。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要求:(1)公司决策要考虑相关者的利益;(2)公司董事会要有一部分外部相关者进入;(3)各种代表相关者利益的机构在起作用;(4)促使企业建立一种新的商业道德。

3.公司治理机制

(1)健全并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于规范公司运作机制,保护投资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约束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各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总经理的权利和责任都作了明确的界定,以规范企业的运作机制。

(2)股东“用脚投票”的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公司筹资和股票的转让方面,而且可以起到约束管理层行为的作用。如果因管理的原因使公司的权益受损或使股东面对的风险上升,股东就会在证券市场抛售股票,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是股东向管理层投的反对票,如果公司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有被其他股东集团、公司或个人收购的危险,被收购的公司在收购者收购成功后必然会改组管理层。即使不被收购,股票市场的压力也会导致公司采取措施改组管理层,从而给管理层施加压力以约束他们的非利润最大化行为。

(3)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经理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可以促使管理者在经营中以股东利益为重,否则,将存在被其他的职业经理替代的可能。

(4)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有效的长期激励计划,使得经营管理者的收益与股东的收益紧密相关,使经营管理者在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股东的收益。例如,有些公司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就具有激励相容的效果。

(5)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通过规范的财务制度及其信息披露制度,防止内部人暗箱操作,鲸吞股东权益。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

一、传统国有企业的内在缺陷

(一)产权不清

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在宪法中明确界定为归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体由谁承担责任是不具体、不确定的。由于在这个基本层次上的产权主体不确定、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因而,就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克服代理问题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政企不分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地集中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企业运营的行政化体现在各个方面:1.要素供给的行政配给制。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由物资部门调拨;企业的用工指标需由主管的劳动部门决定;企业的资金由财政或行政性的银行拨付等。2.经营管理者的行政任命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按行政级别享受待遇。3.企业产品的调拨制。企业的产品一般不直接面向市场,而是由物资部门统一调拨。4.企业利润的统收统支制。企业利润由财政部门统收统支。

(三)责权利不明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不论是与政府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相关利益者之间,不仅责、权、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责、权、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的界区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者有责有权而无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四)管理不科学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替代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

二、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一)放权让利阶段(1979-1983年)

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统得过死过多,致使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的弊端,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从放权让利的改革开始的。所谓“放权”,就是主管政府部门向所管企业下放部分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所谓“让利”,就是提高企业利润留成比例,以扩大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增强企业的动力。

(二)税利改革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83-1985年)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利益关系,重点是“利改税”,就是国有企业将原来的以上缴利润的形式改为上缴税赋的形式;所谓“拨改贷”,就是企业资金来源由原来的财政无偿拨付改为向银行借贷。

(三)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二届三中会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围绕着这一改革目标,按照当时理论界提出的“两权分离”理论(即在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试图以此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促进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3年至今)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三、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面临的主要难点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艰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仅要设计出一种可行的目标模式,而且要解决从旧体制留下的一系列的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有:

(一)国有产权代理难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改制的核心。但首要条件是股东必须在位,统筹全局。在国有成分在大公司资本总额中还占相当比重,因此,国有股权由谁代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国有产权与企业经营之间,关键是解决政府与企业的“界面”问题。组织持股公司并没有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一级持股公司——二级持股公司——运作公司的“嵌套关系”中,持股公司的建立解决了运作公司的“业主在位”的问题,但是,持股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制组织,也有一个所有者是否在位的问题。

(二)现行干部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冲突

在国家控股和持股的公司解决了主要股东即国家股的产权代理问题之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本来是明确的:召开股东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决定公司高层经理人员聘任,由高层经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但是,这一习惯做法,同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矛盾,不少公司制企业的主要领导甚至中层领导,仍然有组织部门任命。不改变这种组织人事制度,整个公司治理结构就无法正常运转。

(三)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住房等支出是由企业负担的。如果不解脱由传统体制带来的历史性包袱,企业就很难搞活,难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国有企业冗员严重

至今,国有企业中存在大量富余人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与劳动人事制度相结合,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国有企业的过量冗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公司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富余职工从经营项目中分离出来。但分离出来后的安置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不解决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企业资源配置就难以实现。

(五)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过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国有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其中半数企业超过80%,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是全额负债经营。这一状况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弱化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居高不下。“债转股”的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一)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继续推动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改革必须坚持先重组改制、后上市的原则。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要实施破产。在企业重组、改制过程中,要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逃废银行债务。

(二)继续做好债转股企业的转机建制工作。

对已经注册成立的新公司要帮助它们做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分流富余人员的工作,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对新办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新公司。

(三)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制度。

一方面,坚持不懈地推进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鼓励企业在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采用先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努力实现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创新。

(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在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中,选择一批监管到位、内部管理规范、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健全的企业集团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重点探索企业经营者分配制度和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复习思考题】

1.解释基本概念:

企业、古典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公司治理。

2.试说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3.“企业家职能的分解”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哪个更能说明公司制企业的特征?请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4.为什么不能简单地用“追求利润最大化”来描述企业的经营目标?

5.在公司制企业中,为什么会普遍地存在代理问题?

6.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12、19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谷书堂、宋则行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5、6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第1—1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第2、4、7章,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科斯:《企业的性质》,载于《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段文斌主编:《企业的性质、治理机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理论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明确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掌握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方法。

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范畴;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3、经济增长方式;4、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5、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6、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等问题。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指标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衡量经济增长,通常主要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生产净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效率增长率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无论采用何种指标表示,一般都采用不变价格进行计算,以消除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科技水平及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状况、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资本积累的规模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等。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首先,就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而言,以劳动要素为例,表现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这一时期所有部门的劳动就业量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乘积,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等于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加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劳动就业量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对产品需求量的增长。从长期看,如果原有生产设备能力已经充分利用,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增长就必须增加投资,才能引致就业量的增长。投资就业弹性则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技术条件所形成的资本——劳动比率,即劳动就业量的增长等于投资总额除以资本—劳动比率。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等于劳动就业增长量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劳动就业增长量等于投资额除以资本—劳动比率。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投资率。这样劳动就业量的增长率就可以表述为:

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即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上式则可写成:

这个等式表明,一定时期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取决于三个因素:投资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劳动比率。

一定时期内的投资额总是有限的,因而就业量的增长也是有限度的。在无外资流入的条件下,投资只能来自国内积累。一般情况下,投资率不能超过积累率。如果投资率超过积累率,在现有生产设备已经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必将造成需求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反之,若投资率小于积累率,经济将会趋于萎缩。从长期看,只有在投资率等于积累率的条件下,由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于是前面提到的等式就可以改写成:

这个等式表明,只有在投资率与积累率相等时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劳动的量,而且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其次,就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来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微观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宏观上,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率的一般公式可以表述为:

除了以上两个重要因素之外,经济增长还要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1)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2)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3)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4)制度或体制,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5)一国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增长方式。由于不依赖技术进步,表现在投入产出比上的效益指标没有明显的提高;集约型增长方式指的是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老实现的增长方式,表现为投入产出指标的不断提高。

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涵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这种转变是渐进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是全局性的,不排斥某些地区、城市、企业在某些条件下实行粗放型增长。各地区和城市受其所处环境、市场条件、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就业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不会步调一致。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

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

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

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在我国,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的需要。2.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1.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2.在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同时,在中国要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便更多地吸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3.注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4.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以便取得优化产业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宏观效益。5.防止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式的波动,使投入产出效益逐步稳定提高。6.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经济增长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一)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相互联系的,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差异表现为经济波动。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社会总供求及其他因素的变动,出现经济增长率的起伏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发生了大起大落的剧烈变动,这表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调。这种表现为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性波动

[1]。

失衡性波动通常表现为,先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度膨胀,经济过速增长,造成生产资源和消费品短缺,物价急剧攀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则转为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消费需求不足,企业存货增加,市场严重疲软。失衡性经济波动会造成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二)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

1.与积累率相联系的投资率的变动。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3.经济体制本身的因素。4.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的变动和重要资源的发现,大范围气候条件的变化。

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所谓经济增长,正如本章第一节表述那样,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即物质产品和劳务生产总量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所谓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三层涵义:

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

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经济的稳定程度、居民实际生活质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结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便失去物质基础;但经济增长不是根本目的,其结果是促进结构优化、居民实际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二者的区别:一般说来,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且偏重于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是指经济在长期发展趋势上表现出向前发展和正增长的走势。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尽快地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因此,经济发展应放在中心位置。

2.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因此,必须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持续地使用可再生性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3.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与不发达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只有消除贫困,才能产生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三)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3.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

(一)产业分类

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凡是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各经济单位的集合,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产业。产业不仅包括各种物质生产部门,而且还包括各种非物质生产部门。

产业分类,亦即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是指对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按其经济活动性质所作的部门分类。从目前的情况看,业已存在的产业分类方法有多种。较为流行的产业分类方法。

1.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产业,由广义的农业中的各部门构成,通常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第二产业,最主要的是制造业,也将建筑、煤气、电力、采矿等部门包括在内。

第三产业,起初包括商业、金融业,后来则将保险、运输、狭义的服务业和其他各项服务业都包容其中。

这一分类方法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柯林·克拉克首先提出来的。1940年,在他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去分析经济发展的某些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初步揭示了经济的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得以流传开来。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所接受和采用。我国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三次产业统计。

2.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方法,曾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文献。标准产业分类先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个大项,每一个大项下分出若干中项,中项下分出小项,小项下再分细项。这样,全部经济活动按四个层次,层层分解,然后按系统进行编码,试图将全部经济活动准确、无遗地显示出来。

其中的十个大项分别为:

(1)

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

矿业和采矿业;(3)

制造业;(4)

电力、煤气、供水业;(5)

建筑业;(6)

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

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

金融、不动产业、保险及商业性服务业;(9)

社会团体、社会性及个人服务活动;(10)

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3.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农、轻、重产业划分的思想和方法,是部分国家一度沿用的产业分类法。但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放弃。这种产业划分的方法在理论上是依据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思想,实践上则是前苏联物质产品管理和统计体系的衍生物。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首先强调和突出了物质产品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然而,这种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体系上的不完备;在统计上的不准确,而且也缺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普遍适用性。

4.两大部类的划分

两大部类的分类思想首先是由马克思提出并作了详细分析的。两大部类分类的思想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很难成为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此外,由于这一方法也不将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进去,因而它同样具有不完整性。

5.其他产业分类方法

在产业经济理论文献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一些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分析目的所进行的产业分类。如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为了进行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分析所提出的产业分类;另外也有人根据要素密集程度进行产业的划分: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当然也还有依据产业的生命周期所进行的划分等等。

(二)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换句话说,它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比较流行的产业结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两大部类结构。它是指按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而形成的产业结构。

2.农轻重结构。它是指按照生产对象的性质和生产方法,把社会物质生产区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部门而形成的。

3.三次产业结构。它是指在产业部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通常用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也可用各个产业部门所占劳动力、资金的比重表示。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使之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1.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较高的宏观经济效益。2.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相适应,以实现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3.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4.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比较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各种资源的优势和国际贸易的有利形势,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的结合。5.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发展。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

所谓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产业的技术结构高层次化,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从而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趋势。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可见,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高度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依次转移;(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3)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高度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是企业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2)产业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包括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3)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4)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2)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仍比较落后,局部仍有“瓶颈”制约。(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并呈现出地区的不平衡状态。(4)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低。

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一是高度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农、林、牧、副、渔与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有进有退,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三是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旅游、法律和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四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五是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布局和结构。

三、产业的地区布局

(一)产业地区布局的涵义和条件

所谓产业地区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它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业地区布局总是依赖于一定的经济条件,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布局。这些条件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二)产业区域布局的规律和任务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区域布局状态,纵观人类社会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变化的几个主要阶段,无一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产业地区布局带有明显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大机器工业的时代,在煤炭、钢铁产地和交通枢纽地区形成了一批现代工业城市,产业地区布局从分散走向集中;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地区布局同时存在聚集和分散两种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多地集中于大城市,集中和规模化产生聚集效益,有利于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但是,过高的聚集又带来诸多弊端,城市病不断出现,并日趋突出,于是产业地区布局又要求分散。所以,既要聚集,又要分散,在聚集中有分散,在分散中有聚集,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产业地区布局的动态规律。

遵循产业区域布局规律要求,人为影响产业地区布局就形成了产业布局政策,它的目的是通过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空间经济的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具体来讲,产业地区布局的任务有两个方面:1.促使地区产业及企业的适度集中,以取得空间集聚的效益。2.促进地区产业和企业的适当分散,实现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产业区域布局战略选择的原则

产业区域布局的一般原则是“全国一盘棋”原则、各个地区相互配合原则、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以及社会政治、国防安全原则等。但我们在这里主要针对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现实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点,阐述产业地区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几个综合性原则。

1.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率优先。

2.产业政策的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以产业倾斜为重点。

3.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结合,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4.从全局利益出发,尽可能发挥各地区的相对优势。

5.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优化目标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经济发展中就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部经济一般发达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始终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各级政府要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经济波动、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地区布局。

2..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5.我国的三次产业是如何划分的?

6.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

8.试分析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现状及其调整和发展的目标。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三、四部分,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2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谷书堂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14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版。

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第1、2、6章,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了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熟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和格局;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成就和特点。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其理论依据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第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是要求做到投资品生产、消费品生产和中间产品生产的相互衔接、协调发展。但是,由于资源约束以及其他原因,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产品上出现“短缺”,需要用进口来弥补;同时,本国的某些产品也为国际市场所需要,通过出口可以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国外产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就能取得本国经济协调发展所需的物资,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二,发展对经济关系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一要有尽可能多的资金,二要有适用的技术和设备,三要有合格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四要有来自多方面的经济信息。发展对经济关系有利于在短时期内获得这些条件,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走或少走弯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第三,发展对经济关系是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需要。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经济效益的提高会受到国内资源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实行对外开放,则可以突破这一制约,发挥各国的相对优势,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取得比较利益,实现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有用劳动成果,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福利水平。

第四,发展对经济关系也是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为了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除了必须总结本国的历史经济,认真研究本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之外,还必须善于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先进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面对高度市场化的世界经济体系,势必要求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环境,这会促进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这一物质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而且必然使国内的经济同国外的经济也彼此发生广泛、密切的联系。社会大生产在国际范围内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和协作。这种分工和协作关系,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紧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大生产,离不开国际的交往,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场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个统一的大市场中,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商品交换和资本的流动,获得本国希望得到的比较利益。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其次,争取国际比较利益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这种要求。国际比较利益是指一个国家提供某种产品和劳务比之提供其它产品和劳务更为有利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际比较利益的客观存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多元性与价值内在尺度的一元性的对立统一运动决定的。与之相适应,国际比较利益有两种基本存在形态。

从使用价值形态看,某种商品在甲国成为剩余产品,而在乙国则可能是紧缺产品,只有通过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实现使用价值的转换,才能发挥使用价值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技术,需要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同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这就决定了各国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限于本国范围内实现,客观要求向世界范围内扩展和延伸。

从价值形态看,追求价值增殖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动因。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决定某种商品价值的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所有参加该种商品国际交换的国家所耗费的劳动的平均量。这种由国际间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称为商品的国际价值。对外贸易是按国际价值进行的。如果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那么它就可获得大于本国出口商品价值的价值,从而实现价值增殖。由此决定,由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比较而产生的比较利益,就成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动因。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载体。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更高级阶段上出现的一种现象,是指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活动日益紧密地相互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运输、通讯、信息成本,缩短了时空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扩散与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是要求生产要素超出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实现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在国与国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在国际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有具体的表现:

在国际生产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产品的分工、零部件的分工以至工序的分工。与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相适应,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的国际转移和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科学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以发明专利、许可证、注册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加快科学技术国际转移的重要渠道。随着生产经营活动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国际化,劳动力国际流动的规模、范围和领域也日益显著扩大。

在国际贸易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世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10%,大大超过同期世界生产年均5%的增长速度。目前,世界进出口总额在世界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达到1/3以上。这意味着各国对国际市场及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大为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已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展到技术、专利、金融等服务领域。近年来,又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便捷报电子化贸易手段,这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革命性影响。

在国际投资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其中75%为直接投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累计已达到2.66万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物——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据联合国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共有6万余家,在全球的分支机构约有50万家,总资产达13万亿美元,全球年销售额达11万亿美元,生产总额占世界的1/4,出口总额占世界的1/3。跨国公司在全球战略的基础上从事生产、销售活动,必然带动资本、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流动,从而使经济全球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国际金融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创新及境外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的资本逐步从实物经济中游离出来,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由于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放松管制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得国际资本流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到90年代中期,全球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交易总量,已由1980年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35万亿美元;全球外汇交易与世界贸易额的比率已由80年代初期的10:1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60:1,外汇交易的日周转额达到1.3万亿美元。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以及技术的转移、扩散和信息交流更加迅速、广泛,世界经济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而单独存在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取得自身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封闭自守、拒绝融入经济全球化是不可能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商品、货币、技术和劳务等的进出口,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是:

一、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及其职能

对外贸易是国家之间的商品流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交换关系。对外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对外贸易有两个基本职能:转换使用价值和实现价值增殖。

(二)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形式。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可以互通有无、调节余缺;2.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比较经济利益;3.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促进国内生产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国际化水平;4.可以弥补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必需而又欠缺的条件。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发展对外贸易,要有正确的进出口战略。从战后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为了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通常采取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两种战略。

1.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生产来替代进口。实行这种战略主要是为了对本国生产所需要进口的产品的部门和行业实行保护。这种战略的优点是:(1)可以促使发达国家由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转向投资,从而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的问题,带动本国工业的发展;(2)本国生产的替代进口产品的市场是现成的,投资和经营风险小;(3)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本国替代进口部门的保护来发展本国生产,比要求发达国家降低关税来扩大出口更为主动和可靠。但是,进口替代战略也有一定弊病,即容易保护落后,形成垄断,引起国内资源使用的不合理和低效率。

2.出口替代。出口替代是指采取各种方式刺激和鼓励本国制成品出口,促进本国出口工业的发展。其优点是:(1)可以使国内生产单位直接面对世界市场的竞争压力,促进国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国内工业发展;(2)在国内市场相对狭窄的条件下,可以突破市场限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本国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在实行出口替代战略时,容易遭受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遏制。

3.中国应当实行综合交叉促进战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既不适合于完全采用进口替代战略,也不适合完全采用出口导向战略,而是应当采用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即结合交叉促进战略。这种战略的要点是:(1)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政策,对生产技术条件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2)出口不仅是为了创汇,而且要通过出口促进国内经济的技术改造;进口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要为发展出口服务,建立和扩大面向出口的产业;(3)积极稳妥地利用外资,扩大再生产规模,改善产业结构,发展和壮大现有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二、利用国外资金

利用外资是以特定方式获得并运用国外资金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种形式,它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产物,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利用外资的方式

利用外资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吸引国外的直接投资;二是吸收国外贷款。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形式,它包括: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补偿贸易等。利用这种外资不构成国家的对外债务。吸收国外贷款是国际间的信贷关系。它包括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以及民间商业贷款和对外发行债券等形式,这种贷款构成国家的债务负担。从实践上看,利用外资的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掌握好这个“度”是利用外资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会出问题。

(二)利用外资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加强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建设;2.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有利于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4.有利于促进外资出口,增强创汇能力,增加外汇收入;5.有利于劳动就业,减轻就业压力。

(三)利用外资的措施和要求

1.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和奴役性的条件;2.尽量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贷款,特别是条件比较优惠的贷款;3.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4.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5.吸引来的外资要充分利用,保证重点建设,提高经济效益;6.建立严格的借用外债责任制度,建立外债偿还基金,确保按期还债。

三、引进技术

(一)引进技术的必要性和意义

引进技术是指从国外引进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先进技术,这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共同财富,它没有阶级性,也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界限。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各国之间必须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推动科学技术的一步发展。

引进先进技术,对加速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1.可以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赢得时间,有利于加速本国科学技术的发展;2.可以节约研究和试制的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3.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和出口贸易的需要;4.可以提高本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引进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引进规划,加强宏观调控,避免重复盲目引进;2.引进技术和设备,要量力而行;3.在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关系上,应以引进技术专利为主;4.引进技术要与国内的研究和创新结合起来。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

(一)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的内容

对外承包工程是通过承包国外工程,输出劳务、设备、技术和其他商品,以获取利润的一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形式。劳务出口是派出劳动力到别国从事劳务生产,并获得一定劳动收入的经济活动。前者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国外架桥、修路、盖房、开矿、采伐树木、安装管道、美化城市等;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工人到国外服务,派遣海员到外国轮船上担负从高级海员到一般海员的服务工作等。

(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的作用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是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遍采用的形式,它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带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其他物资的出口;2.可以扩大劳动就业,减轻国内就业压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3.可以扩大科学技术交流,有利于在科学技术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4.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和劳动者的个人收入;5.还可以增进和加强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五、发展国际旅游业

国际旅游业是一种服务商品贸易事业,它是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劳动而创造收入的行业。旅游业主要包括旅馆业、饮食业、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与游览娱乐等。旅游业是新兴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的特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在我国已经成为继能源、原料、钢铁、纺织之后的又一个主要创汇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的国际旅游业。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模式和格局

一、对外开放的模式及其选择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外开放模式。各国选择和建立对外开放模式应符合本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和要求。当前世界对外开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国际上对外开放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我国选择和建立以先进技术和

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综合模式。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这种有重点、分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工作前进的步伐,体现和服务于我国对外开放勘昴J健?/p>

(一)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展对外贸易而设置的实行优惠政策的特殊区域。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设有经济性的特殊区域。这些特区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目的,但也有其共性。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我国又决定建立海南省特区。经济特区的特点在于它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其中主要包括:特区经济发展基金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管理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形式以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出入境等方面给在特区投资的外商以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国家给特区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特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继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新的重大步骤,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又开放了长江、珠江和闽南三个三角地区,1986年又陆续开放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这样从南到北联成一线,形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沿海开放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围绕这个中心,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引进先进技术,使该地区成为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的窗口,经济开发区既要“外引”,又要“内联”,要加强同内地的联系与协作,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在沿海地区普遍对外开放的同时,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并决定利用部分地区科研单位和科技术人员密集的优势,加紧建设新技术科研开发区,致力于开发新技术和引进国外新技术。从此,揭开了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序幕。

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立对于发挥我国自己的科技力量,通过引进国外科研机构和人员,促进高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以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为龙头、沿江、沿边、沿线扩大内陆地区的开放

199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和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将为下世纪上海腾飞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际性金融贸易中心奠定基础。因此,开发和开放浦东,地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又一重大部署。

1992年8月,继开发浦东之后,国家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

到1992年为止,中国的边境已初步形成了东北、西北、西南三大开放地带。一种以边贸为先导,以内地为依托,以高层次绿技术合作为重点,以开拓周边国家市场为目标的沿边开放新格局已形成。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还沿着主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向内陆地区逐步推进。目前,对外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呈现出全方位高层次大力度的开放。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和成就

(一)对外开放的特点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总结过去,可以看出,中国的开放有共自己的特点。主要是:1.在理论上克服了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自然经济思想,确立了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取价值增殖的开放经济观念;2.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的长期国策;3.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4.对外开放的形式由单一开放转为立体开放;5.对外开放具有双向性。

(二)对外开放的主要成就

1.推进中国的经济改革,改变了封闭、半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2.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全方位开拓了国际市场;3.利用外资规模扩大,成效显著;4.走出国门,积极发展跨国企业;5.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经济生活国际化,国际比较利益,对外贸易,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经济特区。

2.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哪些主要形式?为什么要采取这些形式?

4.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应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为什么?

5.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逄锦聚等著:《政治经济学》,第14、2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方生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第7章,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3.小岛清著

周保廉译:《对外贸易论》,第2、13章,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谷书堂、宋刚行主编:《政治经济学》,第10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与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国民经济总量指标,认识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关系,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并从国民经济总体的角度来考察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平衡。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是:1、国民经济总量及其衡量指标;2、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失衡;3、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5、适应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平衡

一、国民经济总量及其衡量指标

(一)国民经济总量的涵义和分类

1.国民经济总量的内涵。国民经济总量是从社会经济总体进行考察的、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活动的,即社会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的标志。

2.国民经济总量的分类。国民经济总量按范围可分为:综合经济总量和分项经济总量。综合经济总量主要有: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分项经济总量主要有:投资品总量、消费品总量、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信贷收入、信贷支出、进出口总额等。这里主要研究其中的综合经济总量。

(二)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总量指标

1.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1)社会总供给及其构成。所谓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可供全社会使用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所谓最终产品,是指所生产的产品不需要再加工和流通,可直接提供人们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它可分成两类:可直接用于投资的产品和可直接用于消费的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而言的。所谓劳务,即劳动服务,它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上直接结合在一起,提供的是没有实物形态的特殊使用价值。

社会总供给是由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构成的。从价值形态分析,国内供给是国内生产总值。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国外供给,是指海关统计的进口总值。

(2)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所谓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支付能力条件下社会对生产出来的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总和。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三部分构成。投资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对投资品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包括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需求和对流动资产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又称消费支出,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国外需求,是指海关统计的出口总量(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它表明国外部门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3)社会总供求分析的意义。对社会总供求的分析,有利于揭示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规律;有利于观察、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该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结构状态。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国际上通用的也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采用的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二者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

如前所述,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即在本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不论由谁生产、归谁所有,都要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各单位或各部门生产过程中产出价值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的总和,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所谓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或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即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论在国内生产还是在国外生产,都要计入。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本国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常住居民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则相反,包括常住居民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但不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本国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二者的关系是:

GNP=GDP

+

常住居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

非常住居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

=GDP

+

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式中的“要素收入”指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一般按当年价格计算,但为了正确反映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比例和效益,必须消除不同时期内的价格变动因素,一般应用综合价格指数予以剔除,以便进行纵向的比较。

3.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生产一定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是一定时期的生产结果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净产出。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从其实物形式看,是这一时期生产的全部消费品和净投资品;就其价值形式来看,即,为社会净产值,是新价值。也可以把国民收入理解为为了生产一定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投入到生产中的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说,它们都是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指标,核算的范围都是全社会;从区别的角度说,首先,二者的核算角度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角度而国民收入是从收入角度来核算的;其次,二者的核算内容在现实的经济统计中略有差异,凡是存在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却不形成任何要素所有者收入的部分,都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往往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要大于国民收入的数字,其中比较突出的差距来自折旧。

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一)封闭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般条件

1.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条件

在封闭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

由于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而形成,因此上式可以改写成:社会总需求=投资支出+消费支出。

在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供给=投资品+消费品,其价值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将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得出封闭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公式:

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这一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是:(1)

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唯一资金来源是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即c1+v+m,(c1=固定资产折旧);(2)

固定资产折旧全部转化为重置投资;(3)

v+m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由上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还可以引出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其他条件。

(1)引入财政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2)引入信贷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3)同时引入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财政支出+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这时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否平衡,同时取决于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二者之间是否平衡。

(二)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条件

在开放条件下,必然有国际间的商品或劳务流动和资本流动。国际间的商品或劳务流动即进出口,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即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把二者联系起来考察,分析它们的变动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首先,看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后的总需求。引入进出口贸易后,出口引起总需求的扩大;引入资本流入流出后,资本流入引起总需求的扩大,资本流出引起国内需求的减少。因此,发生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变为:

社会总需求=(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口(包括正常的出口和由资本流出带动的出口)

其次,看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后的总供给。引入进出口贸易后,进口引起总供给扩大;引入资本流入流出后,流入资本能增加进口,引起总供给扩大。因此,发生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后社会总供给的构成变为:

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包括正常的进口和资本流入引起的进口)

这样,同时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即为:

(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口=国内生产总值+进口

经过移项整理后为:

(国内资本+资本净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国内生产总值+净进口

上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也有两个:一是国内资本全部来自国内生产总值,并且在扣除资本流出后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这样,由国内资本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才能和国内生产总值相等。二是资本净流入=净进口,或资本净流出=净出口。即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贸易收支)的逆差(净进口)为资本项目(资本流出入)的顺差(资本净流入)所抵消;或前者的顺差(净出口)为后者的逆差(资本净流出)所抵消,这实际上是要求国际收支平衡。

三、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失衡

(一)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一是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按照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进行分散决策,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便产生了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二是宏观层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确定性及宏观调控不利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甚至失衡。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因素也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

社会总供求在总量上的不平衡甚至失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发通货膨胀;二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增长乏力,投资不足,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

四、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不仅要求社会总供求在总量上保持平衡,而且还要求二者在结构上保持平衡。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重要条件。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则是从实物方面来考察的平衡。此外,相对说来,总量平衡侧重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短期调节,而结构平衡主要涉及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依据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调控者,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由社会化大生产的特性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弥补“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缺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决定的。从国家机器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它要借助国家的政权力量,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担负起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二)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

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调控者,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

1.经济调节。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一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二是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即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平衡的调节。三是对经济利益的调节。

2.市场监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监管职能就是建立和调整政府微观计划,促进市场正常竞争的职能:一是要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各自定位;二是简化市场准入,切实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三是加强市场监督,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3.社会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还必须承担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一是汇集和保护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引导市场并通过市场协调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以保证国家重要经济决策和发展计划的实现。二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公共服务。就是由政府提供重要的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按其严格的意义,是指那些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每个人在消费它们时并不排斥其他人同时也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提供的。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还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国家对属于全民所有的资产拥有所有权,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具有了管理国有资产的经济职能。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协调国有资产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宏观调控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其必要性。这是因为:

1.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将市场的自发调节纳入整个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主义预定的目标,政府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

2.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改革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必须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3.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市场虽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功能有缺陷;二是市场竞争有失灵的情况;三是单靠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四是因为市场调节是事后的调节,所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第三节

适应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保持社会总需求及其结构与社会总供给以及结构的相互平衡、相互适应,使国民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并在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持续、协调地增长。

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率,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就谈不上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增加或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3.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和个人在较为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前提。为使经济适度增长、就业率不断提高,必须保持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大体平衡,避免出现价格总水平的大起大落。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外汇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总情况。在开放条件下,出口(国外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进口是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关系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以及对外收支平衡。在开放条件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出、流入也对社会总供求的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一)宏观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是指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直接对微观经济单位进行的调控。间接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但不否定直接调控方式。当然,这种直接调控也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特点。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1.经济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调节手段。经济杠杆是国家掌握和利用的各种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它是和商品货币关系特别是和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相联系的范畴。经济杠杆影响着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促使各经济主体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自动地按照经济杠杆作用所引导的方向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因而它能从经济利益上促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大体上符合宏观经济运行目标。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中所运用的经济杠杆内容很多,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在社会主义经济杠杆体系中,价格杠杆占有重要地位。

3.法律手段。法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法律手段的主要职能是采取法律的形式来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秩序要依靠法律来规范和维系,国家也要依靠法律来调节市场的运行。法制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要求和有机组成部分。

4.行政手段。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三、宏观调控的政策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还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

(一)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它包括规划经济目标政策、完善要素流动市场政策、产业标准和技术进步政策、企业规模结构政策和企业集团政策等一系列具体政策。

产业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目标,即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其某些特定的目的而确定的发展目标。二是政策手段,即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性(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紧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

(三)货币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由法律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

(四)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是指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所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收入政策旨在促进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收入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五)汇率政策

汇率是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之所以能够成为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主要是政府有可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汇率的升降,以引起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运用汇率政策调控就是指直接地运用汇率变动的效应,最终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预期目标。

除上述宏观调控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复习思考题】

1.解释基本概念: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汇率政策。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

3.运用本章分析的社会总供求关系的原理分析1997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运行出现的新特点。

4.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5.试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6.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20、2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谷书堂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13、16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朱光华:《政府经济职能和体制改革》,第1、3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第33——110页,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下载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经济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经济学教案

    《政治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代码 4010501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 政治经济学(Ⅰ) (2)英文名 Political Economics(Ⅰ)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四、大......

    高一政治经济学教案

    一、课标与教学要求1、课程标准描述几种消费心理;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 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

    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案)

    第一篇 总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变迁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的理论发展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和计划经济体......

    政治经济学教案(5篇模版)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的性质及......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案1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准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产权理论极其意义;生产......

    政治经济学教案(王旎)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案 系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系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讲 授 人:王旎 时 间:2011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 学 时:半学年,总课......

    政治经济学

    简述题 1, 简述商品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同类型的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授课教授:陈宁论文题目姓名:陈默学号:2012211961院系:社会学院专业:社会工作年级:2012级 (七校班)成也公司,败也公司------当代公司的发展之道前言: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