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
夏邑高中
张子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了解乙酸化学性质及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3.辩证认识乙酸的弱酸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2.通过教学软件,介绍同位素示踪这一先进的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用品:
多媒体 乙酸,CaCO3粉末、紫色石蕊试液。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酸【板书】第四节乙酸
一、分子组成与结构
【提问】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介绍乙酸的官能团——羧基。(设计意图: 强调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学生活动: 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基)
教师活动: 【板书】
二、性质 乙酸又叫醋酸。1.物理性质
官能团:(羧【指导实验】观察乙酸的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冰醋酸。并看书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 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熔点:16.6℃ 沸点:117.9℃ 教师活动: 【板书】2.化学性质
【设问】初中化学书上已简单介绍过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1)证明乙酸确有酸性;(2)比较乙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药品】乙酸,CaCO3粉末、紫色石蕊试液。学生活动:讨论、归纳:乙酸具有酸性CH3COOH
CH3COO-+H+
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教师活动: 下面学习乙酸另一个重要的化学性质: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板书】2.酯化反应 【演示】 :乙酸乙酯的制备
请同学们一边观察实验一边阅读课本。观察、阅读的要点是:
1.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
3.反应后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 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乙醇和冰醋酸是反应物,浓硫酸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先加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边加边振荡。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有无色油状液体,并有香味。教师活动: 【讲述】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板书】CH3COOH+HOCH2CH3【设问】
在上述这个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的羟基提供,还是由乙醇的羟基提供?
学生活动:有两种可能:(1)由乙酸的羟基提供。(2)由乙醇的羟基提供。
教师活动:【软件演示】酯化反应机理 【小结】(1)酯化反应实质
CH3COOCH2CH3+H2O(乙酸乙酯)
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
【讲解】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正反应是酯化,逆反应是酯的水解。正反应的催化剂是浓硫酸。
【设问】
(1)在酯化反应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加冰醋酸和无水乙醇?(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3)导气管为什么不能插入液面下?(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学生活动:(1)因为冰醋酸与无水乙醇基本不含水,可以促使可逆反应向酯化反应方向进行,使乙酸乙酯的产率提高。
(2)浓硫酸起催化和吸水作用。(3)防止因加热不匀造成倒吸。(4)①溶解乙醇
②中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乙酸的酸性及酯化反应,通过学习我们对乙酸有了一个全面认识。【随堂检测】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H2O平衡体系中加入H218O,过一段时间后,平衡体系中分子里含
18O的有机物是()A.乙醇 B.乙酸和乙醇 C.乙酸 D.乙酸乙酯 2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在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④2-丁醇, ⑤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之反应的物质是()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已知:①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②2CH3CHO+O2 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
①写出A的电子式。
②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
、。
③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
,②
,④。
④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④
第二篇:乙酸教案
第三章 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
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3.能够初步熟悉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的有关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引导学生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2.能够通过对乙酸的用途等学习,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为 我们的服务,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1.乙酸的酸性,2.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讨论—多媒体辅助的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多媒体课件;
冰醋酸,乙酸溶液,无水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NaOH溶液,CuSO4 溶液,镁条,酚酞,石蕊,试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胶头滴管,带胶塞玻璃导管等。【教学步骤】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乙醇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性质,知道它是酒的主要成分,那你又是否知道: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够知道其 中的奥妙。[投影]各种醋的图片,了解生活中常见醋的种类。[板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讲述]醋的来历的传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设疑]如何区别纯乙酸和乙酸的水溶液? [展示]无水乙酸样品及乙酸溶液,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一些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和气味)。[实验]分别取样后装入试管中,同时放入冰水浴中,观察现象。
[现象]其中一只试管中立即变为冰状固体,而另一只试管无明显变化。
[讲述]在较低温度时,无水乙酸可以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因此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投影]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沸点:117.9℃(易挥发)
熔点:16.6℃(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第1页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讲述]在初中阶段介绍醋酸时,其化学式写成为CH3COOH,为什么没有把其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并写出来,而是写成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书写,说明其结构具体是怎样的呢? [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投影]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投影]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2H4O
2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讲述]乙酸分子是由甲基和羧基组成的。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相连而成的。这 两个基团连在一起,相互影响,结果不再是两个独立的官能团,而成为一个统 一的整体。所以羧基表现的性质跟羟基和羰基都不同,而是羧基特有的性质。
[投影]生活现象一: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用久了,内壁会有一层厚厚的水垢,坚硬难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除去水垢? 漫画:用食醋来清洗。
[设问]为什么可以用食醋来去除水垢呢?你能否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乙酸的确具有酸性? [学生活动]讨论,利用食醋可与水垢中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
[投影]可供选择的药品:镁条、NaOH溶液、Na2CO3溶液、乙酸溶液、石蕊、酚酞、CuSO4 溶液 [学生活动]分组设计方案汇总:
[投影]方案一:往乙酸溶液中加石蕊
方案二:往乙酸溶液中加镁条
方案三:往加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方案四:往乙酸溶液中加Na2CO3溶液
方案五:往CuSO4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再加入乙酸溶液
[学生活动]分组完成上述实验,互相合作,观察各方案中反应现象,共同讨论 乙酸的性质。教师根据各小组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实验]乙酸与石蕊试液的作用。
实验步骤:向一支盛有少量乙酸的试管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现象:溶液颜色变红。
结论:乙酸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具有酸性。
[归纳]结合实验设计方案及初中关于酸的性质知识共同回顾。[投影]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A、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CH3COOHCH3COO-+H+ B、与活泼金属反应: C、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D、与碱反应: E、与盐反应:
[学生活动]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归纳]通过前面几个小实验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活泼金属、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乙酸的酸性比硫酸、盐酸等的酸性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
第2页 [设疑]醋酸和碳酸都属于弱酸,你能否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 [实验]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实验步骤: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约3mL乙酸溶液,观察现象。现象: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
结论: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板演]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H2O [过渡]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什么其他化学性质呢?
[投影]生活现象二: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 展示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的图片。为什么葡萄酒封存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
[讲述]葡萄酒在贮存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这样 葡萄酒就更醇香了。
[投影]妈妈给宝贝烧鱼的漫画。
[设疑]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为什么? [演示实验]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投影]实验步骤:在试管里先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 入2mL浓硫酸和2mL无水乙酸。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min。同 .....时将导管通到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注意产物的气味。[播放实验视频]便于后排同学可以观察清楚点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有不溶于水,具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投影]思考实验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讨论]1.装药品的顺序如何?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3.不加热反应能够发生么?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4.得到的反应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有哪些?如何除去? 5.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6.长导管有何作用?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投影]共同归纳实验注意点。[投影]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讲述]通过实验得出: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应,实验中生成的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设疑]思考: 酯化反应中酸和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怎样断裂?在酯化反应中乙酸 和乙醇有几种可能的断键方式?如何确定实际发生的是哪种断键方式? [投影]两种可能的断键情况。
[动画演示]利用同位素示踪法验证酯化反应的实质。[动画演示]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过渡]性质决定用途,乙酸具有酸性,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用途。[投影]
四、乙酸的重要用途
[讲述]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 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以及农药等。同时,乙酸是食醋的重要成分,也可 用于杀菌消毒。
第3页 [投影]喝醋的十大好处,学会用醋,给健康加分。[随堂练习]三道典型选择题目。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乙酸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乙酸的羧基决定 了乙酸具有酸性、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作业布置]1.《导学方案》100页到102页
2.上网查阅资料,了解醋对人健康的影响,以及生活中醋的妙用。
【板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式:C2H4O
2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酸性强弱:H2SO4 > CH3COOH > H2CO3 2.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四、乙酸的重要用途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通过乙酸模型、多媒体课件、补充分组实验等直观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官能团—羧基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课件展示分析,共同总结、归纳乙酸的酯化反应实质与分子结构中化学健断裂的关系。但教学过程中时间分配问题还需要把握好,实验演示要注重面对大部分学生,学生分组实验中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
第4页
第三篇:《乙酸》教案
校本课程案例设计:高中化学袁以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乙酸 一.教学背景分析:
《乙酸》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这为过渡到乙酸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使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或自制模型),使学生对有机原子之间的成键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但有机化学容易使学生感觉很复杂很陌生,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乙酸来学习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乙酸的酸性学生有这个常识,但作为有机酸如何确定它为几元酸以及如何判断它的酸性强弱是学生认识的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作为一种新的有机反应,后续教材中还有,本节是第一次接触,让学生去感受此反应的真实存在,以及运用已学过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知识解释此反应作为探究的重点。因此乙酸作为烃的衍生物典型官能团的代表,是理科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方法培养的良好载体,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化学实验也可全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说出乙酸的物理性质
2、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酸主要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
3、通过对乙酸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建立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体会学以致用的科学方法
3、尝试建立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方式;体验从宏观到微观的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逐步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点:
乙酸的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建立从结构认识性质的思维方法。四.教学难点:乙酸的一元弱酸性以及乙酸酯化反应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方法
六.教具:学生用球棍模型、教师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课件;
【实验药品】
Mg粉、Na2CO3粉末;石蕊溶液;1mol/L乙酸、NaOH溶液;无水乙醇、无水乙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生鸡蛋壳。
【实验仪器】试管、点滴板、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镊子、大烧杯、量筒、铁架台、带橡胶塞的导管、酒精灯、火柴。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诗朗诵
多媒体播放展示
展示小诗一段:
酒醋同源发酵生,酸甜苦辣却因情。昔时无氧煎熬处,最是醇浓久梦萦。问哉醇酒何生醋,橘枳争言风雨故。
朗诵、聆听思考并观察分析
激发兴趣,暗藏乙酸的制取方法,【环节1】展示乙酸实物
①展示无水乙酸实物并提出问题:从这里你可以获得乙酸哪些物理性质? ②引导参考教材归纳其他物理性质(熔、沸点等)。③通过观察标签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④通过化学式你又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想了解乙酸的结构是吗?展示乙酸结构模型。
①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实际观察认识乙酸,归纳其物理性质;其他同学观察。②乙酸的俗称---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相对分子质量:60 ③乙酸的分子组成C2H4O2,观察分子模型。分析其是否符合化学成键规律,并让一学生到黑板画出其结构式。
从生活回到化学课堂,培养学生观察方法和通过标签获取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环节2】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
演示:用乙酸溶液将鸡蛋壳变软实验。思考:此反应的涉及乙酸的什么性质?由此反应推断乙酸的用途?可否可否用乙酸擦拭大理石器具?
②展示仪器药品,请依据所给仪器与药品,在最短时间设计并完成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药品】
Mg粉、Na2CO3粉末;酚酞、石蕊;NaOH溶液、1mol/L乙酸、CuSO4 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点滴板、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镊子
温馨提示:①请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案进行操作。②一定注意按实验规范操作。③药品用量尽可能要少。巡视并指导学生 ③追思:由方程式得出乙酸与碳酸酸性比较强弱如何?由产生二氧化碳与乙酸的定量关系得出乙酸为几元酸?请分别完成乙酸与盐酸的电离方程式?可否验证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并演示。
①观察实验,思考解释。回答乙酸除水垢的实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得出乙酸与碳酸酸性强弱。
②认真阅读要求,分组设计实验,每小组选取至少两种方案动手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并交流汇报。完成相关的学案填写
③分析化学方程式得结论。乙酸为一元酸,比碳酸酸性强。观察后,写醋酸的电离方程式;得出结论。
由用途—推测乙酸的酸性---实验验证—得出正确结论。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化学用语使用和推理能力。
【环节3】
分析乙酸的结构特点
带领学生一起归纳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官能团,让一名学生板书乙酸的结构式、其他同学观察、分析、理解并分别书写并改错。
由宏观性质到微观结构
【环节4】探究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引入: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是为什么呢? 常温下,乙酸与乙醇反应很慢,怎样能加快这个反应的速率呢? ②阅读P75实验3-4:“乙酸的酯化反应”,思考下列问题:
1、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
2、欲加快此反应的速率采用了哪些方法?你能提示老师完成此个实验还需注意什么? 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3、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4、演示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再加入乙酸?展示的作用?
①思考;
②阅读、分析、思考,得出初步结论。本实验的收获 ⑴总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⑵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⑶得出酯化反应概念 归纳实质 找出酯的命名一般规律。⑷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由生活中启发思考—通过对实验的条件、药品、装置的分析,培养阅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课本获取信息、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5】总结概括,学以致用
概括整合 交流平台 迁移应用
1.乙酸丁酯是香蕉的香味主要来源,化工厂生产乙酸丁酯用到的主要原料有()A.乙酸与乙醇
B.丁酸与丁醇 C.乙酸与丁醇
D.丁酸与乙醇
得出结论:
在溶液中官能团羧基中的氢氧建易断裂,电离出氢离子,表现出酸性;纯的乙酸中羟基键易断裂,表现为酯化反应。①醋能醒酒 ②醋吧
③喝醋十大好处 ④科学用醋
从结构认识乙酸的性质,进行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方法训练。再由性质回归用途,指导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环节6】 课后思考
课后作业:
1、报道2009年我国乙酸产量约230万吨,我们在生活中食用的乙酸只是“九牛一毛”。大量的乙酸是怎么生产的?请你搜集资料,设计用不同的原料生产乙酸的反应路径,以满足人们对乙酸的大量需求。
2、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乙醇和乙酸,能用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明白新的任务,课后进行查阅、整理
对新的内容产生兴趣,为以后课作铺垫
九.板书设计: 结构 用途乙酸性质 制法
十.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乙酸》教后感[范文模版]
教学比武课《乙酸》教后感
首先我想谈下我认为化学学科对学生的意义。
化学课如果仅仅是拿起教材,书上写什么我上什么,如此学生也只能是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让他们背很多化学方程式,物质结构,分子式等等这样的化学知识纯粹只是用于考试。等学生毕业了以后,那么这些学到的知识也就不再起什么用处了。我觉得化学课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现代社会文明离不开化学,生活一样离不开化学。就像巴斯夫的广告中说的:如果说爱是一种化学作用
那么,我们相信化学定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化学作用就是在元素之间创造和谐关系,是化解冲突,探索和合之道的秘密方程式 化学作用就是通过一次次实验,让创可贴不再怕水
让麦子可以承受虫害
让舒适的房间不再为电费单烦恼
就连汽车和城市都能和睦相处
化学作用最终创造了人与人以及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巴斯夫,我们不仅创造化学产品,更创造化学新作用。
所以我上课的想法是,要让学生在化学课上能够学到对他们生活实际有帮助的知识,将来或许就是终身受用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用于考试。
我的这堂课主要介绍乙酸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学习乙酸的物理性质中我让学生看冰醋酸样品和亲身闻一下纯乙酸的气味,用这种直观感受让学生学习乙酸的物理性质。这比我说学生记笔记效果好得多,甚至我已经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了。
本节课我在内容安排上很充实,我觉得各环节的衔接过渡都还算顺利,重难点较突出。其中有一个乙酸的化学性质就是乙酸的酯化反应。这个反应如果做课堂演示实验不成问题,但是这样子的话时间会用去很多,而且实验现象只有前面几个同学看得到。因此我采用实验视频播放,这样全班同学都能很清楚的看见。我找的这个实验视频也很清晰,讲解配音也很细致到位,应该说教学效果是不错的。
我本节课自己觉得有一个亮点是介绍了与乙酸有关的两则生活常识。一则是醋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除水垢,简单讲述了水垢的危害。第二则是醋的错误用途,不能用醋来融化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并且讲了卡鱼刺后的正确处理方法。这两则生活知识就体现了我的化学课思想,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知识融于生活。要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用的化学知识。
但是我本节课也有缺点,在有的环节上时间控制不是很理想,占去了稍多的时间,导致最后总结内容来不及因此拖了点时间。在乙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酸的通性学习时,方程式给出的时间较少,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原理的讲解自我感觉学生还不是很明白,关于同位素原子示踪法的学习后期还要讲解。板书设计我觉得比较合理,简洁,实在。
上了这节课后,我觉得课程内容尽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是很有好处的。脱离生活好比纸上谈兵,联系生活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今后我继续会朝这方面努力。
孙斌
第五篇:乙酸评课稿
评课稿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二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已经简单介绍了乙酸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同时,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有机物,从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同时,为选修《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四中《羧酸的性质》做好铺垫。
1、从教学目标和设计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节课教学目标全面、适宜、明确,符合学生的年龄,难易适度。本节课教学设计,教师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生活中熟悉的醋引入新课,贴近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兴趣。以直观的比例、球棍模型、化合价分析乙酸的结构,从结构出发,让学生推断官能团羧基可能具有的性质,紧紧的抓住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完成探究实验:乙酸的酸性、乙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总结分析、认识乙酸酸性→实验乙酸的酯化反应→分析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应发生时断键的位置→讨论有机物性质的影响→讨论乙酸在生活中的妙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和反馈练习。
2、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本节课,老师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内容
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知识顺序合理,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衔接比较恰当。教学过程以探究性教学为主,例如,酸性强弱比较,酯化反应的反应原理,针对学生认知的表面性,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授课过程细腻,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3、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无常法、贵在得法。在本节课上,老师恰当的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设计。例如,问题创设:生活内容呈现:观察样本、探究实验、乙酸结构模型和多媒体动画等。方法手段:讲授、实验、类比、模型、讨论、抽象的。评价反馈:板演、练习等。
4、从教师教学基本功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的课堂语言清楚,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成功,熟练。
5、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错。例如,在乙醇和乙酸反应的断键中,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讲解及实际科学研究方法介绍—180同位素的示踪反应,学生很好的理解酯化反应的本质,水到渠成的突破乙酸的教学难点。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还有待商榷。由酸性过渡到酯化反应的漫画引出不能及时解决,讲授酯化反应药品添加顺序原因不清,演示实验中,让学生不规范夹持试管,在课下,可以把乙二醇与
乙酸反应的可能情况作为一个问题留到课后思考,又可以为下一课时学习做好准备。应当加强一些板书。
总之,瑕不掩瑜,这是一节相当不错的新授课。篇二:《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梁胜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 《乙酸》。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乙酸这一节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有机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烃和乙醇及乙醛。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乙酸又为后面的高分子有机物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高中生具备基础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握乙酸的性质及主要用途,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认识推理分析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感知与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理念,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机理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我提出了以下设计理念。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提倡关注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归纳总结有机反应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刻理解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回归到理论。通过思考与推理,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我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四、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努力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以实验为基础,老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师生合作体验式教学法”。并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五、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感知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天下无贼》视频引入,观看视频,正当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影片中时,将学生思绪拉回课堂,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能完好无损的去掉鸡蛋壳,学生思考交流,老师展示醋泡鸡蛋同样可以去掉鸡蛋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为什么醋酸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本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乙酸的性质。板书乙酸,物理性质
由老师展示,学生观察“无水乙酸”的颜色、闻气味,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当看到无水乙酸呈无色时,学生将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生活中见到的醋多数是有颜色的呢?然后教师给学生解释生活中的醋是用不同的原料酿造而成,所以除了醋酸之外,还有很多成分,当然也就呈现了不同的颜色。比如,陈醋,多数是各种杂粮和麸皮酿造而成,发酵剂用黄豆酿造,麸皮和黄豆的含钙量都比较高,所以陈醋的含钙量也就比较高了。呼应之前提出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感知我在冰箱中冻好的“冰醋酸”学习新知。冰醋酸外形像冰,学生感觉比较新奇,可以提高兴趣。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为了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贯穿化学学科的始终,然后展示乙酸的比例模型。板书分子结构。小组竞赛组装乙酸的球棍模型,并且自己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学习一种新的烃的衍生物,首先要学习他的官能团,依据之前学习的乙醇的结构,学生会找出羟基,然后教师介绍羰基,两个官能团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官能图——羧基。羧基这种官能团的存在,决定了乙酸的化学特性,那么乙酸具有什么样的的化学性质呢?无论学生回答情况如何,老师都要对学生给予肯定,老师启发总结。根据前面的实验,学生可以回答出酸性。然后,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限两种),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小组汇报。板书化学性质及酸性。
本环节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让他们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正当学生积极性很高时,老师提出为什么红葡萄酒、酿造白酒没有保质期,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越香?为什么炒菜、做鱼时加点醋再加点酒就会使得菜更香,鱼无腥,让我们共同揭开其中的奥秘。板书酯化反应。
教师开始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和提醒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做完了,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同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明白上层是生成的乙酸乙酯,提高实验的可观察性和趣味性,叫学生闻到扑鼻的香味。
在学生的精神正处于亢奋时,我及时提出关键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乙酸和乙醇是以什么方式结合成乙酸乙酯的呢?此时学生将陷入沉思,结合乙醇的知识,会提出两种断键方式,那么如何证明呢,此时我将给学生介绍示踪原子法确定反应机理,同时播放动画,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 酯化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了这部分教学的比重。反应机理是教学重点,如果不做分析,学生在书写方程式时会存在困难。本环节通过演
示实验和多媒体动画,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更好地培养了敢想、善思、勇于创新的精神。
前后呼应:解释酒越放越香和做鱼加醋和酒的原因,同事告诉学生大自然的很多水果花草都含有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可以揭开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堂小结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分子结构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2、酯化反应
课后练习及研究性学习作业
研究性学习:调查身边各种醋的成分及妙用,在生活中学习化学。
教学反思与启发
借助学生喜爱的影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三:乙酸 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
清苑中学 石春芳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必修2》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乙酸》
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体会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乙酸》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从教材整体来看,乙酸既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并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类化合物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物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利于沟通。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根据新大纲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知道乙酸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感悟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观;通过对探究性试验的设计,学生能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⑵难点:酯化反应实验及注意事项的探究
突破策略:创设情境,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点拨,通过实验分析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规律,采用“指导发现问题和问题解决相结合”教学模式。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一节课,但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做些调整,以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即:(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和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为此,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设计这节课。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能力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学习侧重于结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以实验为基础,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学程序: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情景线 知识线 活动线 1 教学准备:
(1)让实验室买来酒糟,在二十一天前分给各个小组,然后用水泡上密封,让学生等待奇迹的发生;(2)在两天前让学生调查身边与醋有关的资料、图片或事物等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个环节——引出课题
首先学生展示搜集来的宝贝,并观看“制作糖醋鱼的视频”,引出课题:今天的课题就与这种调料醋有关,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不同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今天的主角就是乙酸。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个环节——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活动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观察试剂瓶中的乙酸,自己描述出乙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老师补充乙酸的熔沸点。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不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乙酸中的羟基与乙醇中羟基的不同,先探究乙酸的酸性,再分析其结构。通过“巧除水垢的漫画”创设情境,并结合糖醋鱼酸甜可口的味道提出问题:体现了乙酸的什么性质?
活动二:乙酸的酸性。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验证乙酸酸性
药品:镁带、锌粒、铜片、naoh溶液、食盐、纯碱粉末、鸡蛋、乙酸溶液、酚酞、石蕊。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药品选择药品设计实验,学生动手设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板书学生设计方案并进行点评
最后由学生写出醋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设问:鸡蛋能不能验证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设计成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堂以外。
活动三:认识乙酸的结构
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乙酸有什么官能团?学生可能会答出有羟基。
2、醇羟基不显酸性,为什么乙酸的羟基有酸性呢?羟基所连的基团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乙酸的羟基连在碳氧双键,受碳氧双键的影响所以产生了酸性,碳氧双键和羟基一起就构成新的官能团羧基。通过直观形象的分子模型,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并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角度,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为了加深学生对羧基的认识,老师介绍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提出乙酸是含氧酸,氧的一半和酸字的一半便组成了羧字,这样便于学生记忆羧基。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学生自主地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尤其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物质结构”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个环节——酯化反应
以气味为切入口提出问题:
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糖醋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 是因为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这个反应叫酯化反应(出示反应方程式)。
按照课本实验71页活动与探究,给出酯化反应实验步骤及装置图,进而提出问题:(1)为什么要加浓硫酸?
(2)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
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按照课本实验进行酯化反应实验,对不同的组进行条件控制做对
比实验
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在实验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实验前的温馨提示: 1.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2 2.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为什么 3.每组控制加热时间为2分钟。
实验后的提示: 1.实验完毕后先振荡接收试管,然后向试管中插入红色的油画棒一会儿并取出。2.请l、2大组的同学注意观察接收试管中的现象。3.请3、4大组的同学用尺子量出上层液体的厚度。
完成实验完毕后的现象收集,填写实验报告 3 预计实验现象 l 大组接收试管溶液无色且无分层现象。2大组接收试管溶液有分层现象。3大组上层液体厚度约为1cm。4大组上层液体厚度约为2cm 进而提出以下问题:(1)
1、2实验现象主要不同点是什么?找出其原因。(2)3、4实验现象主要不同点是什么?找出其原因。同时提供资料卡让学生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问题(1)的讨论得出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通过问题(2)的讨论得出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度,中和乙酸及溶解乙醇。
提问: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羧酸提供?学生结合教材讨论研究,教师利用多媒体模拟酯化反应中键的断裂方式,使学生明确酯化反应的机理。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通过实验,体验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问题讨论中,大胆发表见解,更好地培养学生敢想,善思,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四个环节——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生活质量,更广泛的了解乙酸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教师展示乙酸的其他用途,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化学很有用,最后设计食醋妙用大家谈: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师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食醋的妙用:食醋不仅可以洗去水垢;还可以除去饰品上的铁锈;擦皮鞋时在鞋油里加几滴醋,皮鞋会更光亮;洗毛衣时加几滴醋,毛衣会焕然一新;用醋漱口可以防感冒,吃黄豆泡醋可以降血压;醋饮料还可以美容养颜,更是让我们青春永驻。
最后,结合图片讲述醋的来历:传说在古代,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觉得酿酒后的酒糟扔掉很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就是最早的食醋,并结合汉字的造字规律解释“廿一日的酉时---醋”。
揭示二十一天前的秘密,把课的气氛提向高潮,下面大家来品尝一下自己做的醋吧!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设计两个练习。
随堂巩固 1.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a.乙酸和水能任意比例混溶 b.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醋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 d.乙酸能与乙醇发生反应 4 2.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反应 b.属于取代反应 c.酸去氢,醇去羟基
d.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五、板书设计(见ppt)
六、设计体会: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突出化学实验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在设计课时,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
谢谢大家!
5篇四:乙酸-说课稿 乙酸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
二、专题
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节 乙酸,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乙酸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酸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通过对“同位素示踪法”的信息介绍,引导学生探究酯化反应的机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乙酸的化学性质。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机理。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1.创设共同探索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我采用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边教边实验法。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性实验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另外,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闪现创造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2.变静态信息为动态信息,将微观问题宏观化、直观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乙酸的静态微观结构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同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动态演示乙酸酯化反应的反应历程。3.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乙酸联系实际的材料很丰富。如烧鱼时为什么要放少许醋和料酒?熬骨头汤时也需要加少许醋等。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法(转载于:乙酸评课稿)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
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导课
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乙酸制品——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乙酸的物理性质
实物展示,提出观察目标,完成填空并回答: [观察] 乙酸的色、味、态、挥发性。[推测] 乙酸的熔点、沸点(填高或低),推测根据
是
;冰醋酸可能是什么类型的晶体?
,推测根据是。
[思考](1)为什么乙酸又叫醋酸?无水乙酸又叫冰醋酸?
(2)根据你生活中接触的乙酸,你能说出它的溶解性吗?(3)若乙酸和高沸点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要想将乙酸分离出来,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3、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的酸性
提出问题,根据要求设计实验。[问题] 初中化学已介绍过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或自己寻找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 ① 证明乙酸有酸性;② 比较乙酸、碳酸的强弱。[提供药品] 镁粉 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铜固体 碳酸钠粉末 乙酸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等。
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通过学生的实验设计来研究探索乙酸的酸性,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性和参与性,使能力培养落在实处。又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认识论、方法论、教学论中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探索中感知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能潜移默化地树立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和建立化学思维观点。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4、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酯化反应 [阅读思考]阅读要点:①什么是酯化反应?有何特点?②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药品的添加顺序如何?③实验装置有何特点? [讲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演示实验] ① 观察乙酸乙酯样品
如何去感知其物理性质?色、味、态、水溶性、密度(无色、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微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② 混合乙酸和乙醇,加热并收集馏出液,在馏出液中加入约3倍体积的水,观察现象。(无分层现象,说明了什么?—未生成乙酸乙酯,加热时反应很慢。)
③ 混合乙酸和乙醇后,再加入少量浓硫酸,加热并收集馏出液,馏出液有浓厚的果香气味。
[设问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和吸水剂)[设问2]那么馏出液中是否有乙酸和乙醇?如何验证?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有乙酸。有乙酸就有乙醇,为什么?)④ 将馏出液分成两份,第一份:加3倍体积的水
第二份:加3倍体积的饱和碳酸钠溶液
观察现象:均出现分层,但第二份中有小气泡,形成的酯层比第一份用水者厚。[设问3] a、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b、为什么产生蒸气的导管口要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设问4] 在上述这个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分子中的羧基上的羟基提供,还是由乙醇分子的羟基提供?如何能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能否提供理论或实验依据?(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提出设想)[介绍] 酯化反应的机理(多媒体展示——同位素原子示踪法): 1818用含o的醇跟羧酸起酯化反应,形成含有o的酯,证明这种酯化反应的实质是:羧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式的教学,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亲身感知和体验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5、乙酸的用途:让学生根据乙酸的性质及生活经验说出用途。
6、本课小结
7、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乙酸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弱酸性(强于碳酸):ch3cooh+na2co3→ch3coona+h2o+co2↑
2、酯化反应——羧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浓硫酸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
三、用途篇五:乙酸、羧酸的说课稿
乙酸、羧酸的说课稿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罗小飞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乙酸、羧酸》一节内容是继学习了卤代烃、醇、酚、醛类之后的又一类烃的衍生物,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有机化学知识的重点。学好本节知识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酯类奠定基础。学好本节知识,能综合运用烃及烃的衍生物知识解决一些常见的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握乙酸的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问题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整体感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感知与体验,学会自己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实验讨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能力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学习侧重于结论,不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节课主要讲解羧酸的代表-乙酸的性质,关于羧酸的概念﹑分类﹑命名﹑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常见的一些其他羧酸(如:甲酸﹑乙二酸等)的教学我安排到下一节课中来进行。由于实际条件的制约,关于课本60页的“科学探究”我安排为学生分析讨论,最后设计出实验方案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学科特点,本节课采用以“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方法”并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程序: 几点说明:
1、时间分配:(45分钟)
新课导入:2分钟; 物理性质:3分钟; 分子结构:3分钟; 酸性:5分钟; 酯化反应:10分钟; 巩固与创新:16分钟 反思与延伸:4分钟; 作业布置:2分钟;
2、设计思想:依据“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深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