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诗中的生字,背诵古诗
2.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诗句、体验诗情;
3.感受古诗的节奏感、音韵美,在背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过程: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
初解诗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诗仙李白到了安徽天门山,欣赏了天门山的雄奇景色。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节课老师带大家随着北宋文豪苏轼走进绮丽的天堂——杭州,领略西湖之美。
西湖风景如画,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这里欣赏美景。你都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吗?(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的这首诗,描写了杭州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那苏轼笔下的西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你对苏轼有什么了解吗?(介绍苏轼)
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题即给我们介绍了了时间,地点,事件。初晴后雨的一天,诗人与友人一起饮酒聊天。
二.想象画面
1.请先听一遍朗读,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范读)
请你自己读一读,试着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一定看到了湖面波光闪闪,看到了“潋滟”。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浮动呢?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西湖的风光是如此的明媚鲜艳。如果此时这样的美景就在眼前,你会怎样吟诵这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水光潋滟,波光粼粼,风光旖旎。雨天的西湖,也别有一番奇妙之处!
细雨蒙蒙之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细雨蒙蒙之中,时隐时现,朦胧之中,非常奇妙。正所谓
山色空蒙雨亦奇。
2.“潋滟”和“空蒙”,一个写水光,一个写山色,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然而,更为精彩的还在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抹”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抹,涂抹”,写的时候,注意右边的“末”,要和“未”区分开。
西子即西施,是越国的一位姑娘,长得美貌动人。有一天,她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后都忘记了游动,沉到水底。后来人们夸赞女子美貌,就说有“沉鱼”之美。
3.这首诗中,诗人又是怎样赞美西施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天生丽质,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
这两句诗看似在说西子美,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西湖晴时美,雨亦美,诗人不禁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
品味“‘美’喻”
东坡先生将佳人之美与西湖之美结合起来,将西湖的美定格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这是一种独出心裁的“美喻”,也正因为此诗,西湖也多了一个很美的别称——西子湖。
这首诗是诗人初到杭州时所作。当他见到这好似人间天堂的奇丽景色时,满是喜爱与愉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尝试背诵全诗。
《望洞庭》
四.导入
诗仙李白用“奇喻”之法为我们展现了天门山的气势磅礴,大文豪苏轼以“美喻”描述了西子湖的风情万种,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眼中的洞庭湖又是怎样一番奇妙的景象呢?
出示资料:“洞庭”指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它最大的特点是水天一色,湖中有山(君山),绚丽迷人。(出示地图、图片了解洞庭湖)
五.解悟诗情
1.初读古诗。回顾学习前两首的方法,利用看插图、读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学古诗,一边读,一遍想:《望洞庭》描绘了洞庭湖几处美丽的风光?
2.整体感知。诗中写了湖光、秋月、谭面、君山四种景物的风光。
3.感悟画面,理解诗意。
(1)理解“和”,出示字典中“和”的义项,引导学生选择义项,理解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鼓励学生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2)解读“谭面”。出示谭面和铜镜图
师: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作的,需要精细打磨才有表面的光亮。如此比喻,说明无风时的洞庭湖朦胧中透着宁静、柔和的美。
(3)品味修辞。(课件出示:洞庭湖、君山图)
师: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都是翠绿的。请你和刘禹锡一起遥望洞庭,你能看到“白银盘”里有一个“青螺”吗?(出示图片)
在诗人陶醉的眼里,八百里月光闪烁的湖面,就像晶莹剔透的银盘;而盘中碧玉般的君山,恰如这盘中小巧玲珑的青螺!这样“妙喻”之下,一个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湖,跃然眼前。
4.寻找诗眼,配乐诵读。
师: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君山玲珑青翠,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出示配乐范读)请你也试着用这样舒缓的语调读一读,去感受月夜下洞庭的宁静之美。
六.作业设计
无论是诗仙李白“奇喻”天门山的气势磅礴,大文豪苏轼
“美喻”西子湖的风情万种,还是大诗人刘禹锡“妙喻”洞庭湖的宁静祥和,都为我们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课后同学们可搜集整理,编制家乡诗意地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