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北师大版

2021-02-23 09:4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北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经历猜想、操作、验证、讨论和归纳等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公式的应用。

数学思考:经历自主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和掌握“转化”和“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尊重他人,在表现自我的同时,心中有他人。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1)软硬件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平板互动系统、教师和学生平板终端,(2)教具:圆纸片、不同等分的圆卡片

(3)学具:剪刀、圆纸片、不同等分的圆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导学案(后附课前导学案的内容)

一、课前互动: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绘本故事,想看吗?大家请看,其中一张图片是这样的,猜一猜最后的这一棵盆栽会长出怎样的图形呢?为什么?

生:越来越接近圆形。

生:圆形,因为从三角形开始,然后到正方形、正五边形……图形越来越接近圆形。

师:说的太好,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们都是观察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同学。随着正多边形边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这个图形就会越来越接近一个圆了

师:哪一个图形最特别。

生:圆形,因为它是曲线围成的图形,其它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师:真棒,其实这一张图片蕴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个思想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历史难题,想知道是什么思想吗?

生:想。

师:那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所感悟。下面我们就开始上课了。上课。

二、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知道了怎样求圆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是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预设)生:什么是圆的面积?

(预设)生:如何求圆的面积?

师:问的好,能提出问题的一定是会思考的同学,很多伟大的发明往往从提问开始,我们来整理一下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圆的面积是什么?如何求圆的面积?(教师板书:是什么?如何求?)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和四能,其中一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很多教师所忽视的环节,通常让学生提问题的环节让本课的研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性更强。

师:现在我们逐个问题来解决。请看,这里有一个圆(出示一个圆的方框)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这个圆的面积?

(预设)生:圆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师:说的对,是这一部分的大小吗?(课件把圆填充颜色)

师:(拿出手表)那么,什么是这个圆形手表镜面的面积?(手表镜面占平面的大小),所以圆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看来,“什么是圆的面积”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就解决了。

(课件出示)

师:接着我们来研究如何求圆的面积。请看,第一个正方形是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r,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大家会求吗?(会,是r×r,也就是r2),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就是4

r2,等于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大家猜一猜第二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等于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呢?

(预设)生:2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预设)生: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师:这样猜还是有一点困难,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可以把第二个正方形重叠到第一个图像上来比比。

(预设)生: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2

r2,。

师:那么这个圆的面积呢?还要重叠过来吗?

师:原来这个圆的半径和小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谁来说说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预设)生:大约是3

r2

师:能确定?为什么不估2r2和4r2

(预设)生:因为里面这个绿色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

r2,圆的面积比它大,而蓝色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r2,圆的面积比它小。所以我估算是3r2.师:分析得有道理,太棒了,通过这比较的办法,我们知道了圆的面积的范围,就是大于2个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之和,小于4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这也是数学上经常说的“内外逼近”的方法。

(课件出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4个正方形的面积

r2<

S圆<4

r2

师:那么圆的面积与r2(也就是与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否存在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呢?如果有,又是几倍的关系呢?根据课前我对多个学校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想法。

(平板电脑出示题目和选项:那么圆的面积与它的r2是否存在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呢?如果存在,它是几倍的关系呢?

A:圆的面积是它的r2的3倍

B:圆的面积是它的r2的3.5倍

C:圆的面积是它的r2的π倍

D:圆的面积是它的r2存在其他的倍数关系

D:圆的面积与它的r2不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

师:你认同哪一种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和昨天课前的思考,在平板电脑上独立作出选择。(学生选完后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有30%的同学认为圆的面积是它的r2的3倍,有50%的同学认为圆的面积是它的r2的π倍,还有少部分同学有其他的想法。太棒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珍贵的猜想,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猜想,至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就要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板书:猜想、验证、结论)现在我们一起进入验证的环节,请大家先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可以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也可以结合昨天的课前小研究、还可以利用桌面的圆纸片。比一比谁最快有思路。开始吧!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圆与小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圆面积的概念,初步了解圆的面积在2

r2与4

r2之间,还体会了“内外逼近”的数学思想。另外,在学生提出猜想的环节加入平板互动系统的统计,更加清晰和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困惑,更加直面学生的认知基础,既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培养,又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学习空间,充分地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三、启发探究,尝试验证

(一)数格子验证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生:可以利用数格子的方法。

(学生的课前研究单上有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

(预设)生:我数了半径是3厘米的圆,不满一个的算半格,每个格子是1平方厘米,圆的面积大约26格。所以面积大约是26平方厘米。

师:数格子(板书:数格子),很好的思路,数出圆的面积再除以半径的平方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了。26除以半径的平方大约等于3,大家觉得这个思路怎样?这样数出来的得数有误差吗?

(预设)生:有,这些不满格的要估算。

师:有道理,你看,这些不满格的还有这么大面积需要估算(指着图),那么,有什么办法提高数格子的精准度?如果把格子变小一点,像这样(课件出示下图)估算的误差会不会小一点。

(预设)生:会,因为这样需要估算的面积就会越少,所以更准确。

(课件展示)

师:如果继续把格子变小,无限地变小,想象一下,这样数出来的结果就会(就会很准确了)。

师:讲得太棒了,像这样把格子无限地平均分,其实相当于把圆平均分成无数个格子,这种思想就是我们数学常说的极限思想。(板书:数格子

极限思想)

师:但是,如果格子分得太细的话,我们能数得过来吗?(不能),看来,通过数格子的办法也很难准确地求出圆的面积,还有没有别的思路?

【设计意图】数格子是学生计算新图形面积的常用办法,通过汇报“课前研究单”中数圆的面积,并比较格子的大小对估算圆面积大小的影响,让学生初步感受数格子中的极限思想,同时引出了数格子的不足,为下一步把圆平均分成无数个近似三角形埋下伏笔。

(二)“对折”验证

(预设)生:我用对折的办法,把圆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折到这么小,就很像一个三角形,这样就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以三角形的数量就是圆的面积了。

师:真棒,思路非常独特,你觉得同学们都听懂了吗?你觉得哪个地方同学们不是很理解,还要重点再讲讲?

(预设)生:要尽量折得小一点,这样圆的这条曲边就会越来越直(边操作,边说),这样就会越来越近似于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吗?太厉害了,我觉得这里应该有掌声。这个同学用对折的办法,相当于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拿着学生的圆)平均分成4份的时候,这个近似三角形的底边还是比较弯曲的,对折几次后这个近似三角形的底边就会越来直了,如果让这条边变得更直的话,我们要怎样做?

(预设)生:再对折。

师:折一折,看一看,这条边是不是更直了,再对折看看

(预设)生:太小了,折不了,师:没关系,纸片折不了,我们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帮忙,请大家打开平板,继续把圆平均分,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点击把圆平均分成32、64、128份)

师:(学生展示平均分成128份)这是大家平板上的画面,你来说说。

(预设)生:随着平均分的分数越多,这条边就会越直,128等分的时候,这条边已经很直了。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继续无限地平均分,这条底边就会(简直就变成直线了)

师:太棒了,刚才同学们想到了,把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成无限个近似的三角形,这样每个近似三角形的这条曲边就会无限的接近于直线,这就是极限思想的魅力,它能画曲为直(板书:化曲为直),然后只要求出一个近似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三角形的数量就等于圆的面积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折纸以后再用课件展示,这种做法中学生的体验是不足的,因此在这里引入平板电脑的手段,让学生不但可以通过折一折,还能利用平板电脑把圆平均分成更多等分,再结合分享和展示,增加学生在操作中的体会和经历,更加直观地理解化曲为直和极限数学思想。

(三)等积转化验证

师:还有其他的思路吗?

(预设)生:把圆平均分后再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就像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

师:说得好,你的思维很敏锐,厉害,转化,把未知转化成已知,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把它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再推导出计算公式,这样就不用数近似三角形的数量了,直接就能求出圆的面积就,不如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板书:转化、推导)

师:在每人的平板电脑上里都有4等分、8等分、16等分的圆,也可以利用等分圆的学具,还可以利用圆纸片进行任意的剪拼,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索

活动要求:1.拼一拼。将等分后的圆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

2.比一比,拼成的图形中哪一个更接近于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的画面在讲台的一体机中流动显示)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你是几号平板(马上在一体机中调出学生的画面)

(预设)生:16等分的圆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因为16等分拼成的图形的底边是最直的。

师:为什么会最直呢?

(预设)生:像刚才一样,平均分成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底边就越直,拼成的图形就越近似于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像这样继续平均分,会变成怎样呢?请打开平板系统,继续试一试(每人的平板出示32、64、128等分的圆)

师:谁来讲讲发现。

(预设)生:你看,等分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的底边会越来越直,而且(指着图形的两条宽)左右两条边跟底边就越接近于垂直,所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像这样继续无限地平均分,平均分成256分等等……,然后再拼起来,拼成的图形就会无限的接近一个长方形了,这个极限思想太了不起了,不仅能画曲为直,还能化圆为方。(板书:化圆为方)

我建议我们要把这个过程留在板书上,我们通过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个近似的小三角形,然后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随着无限地平均分,这样拼成的图形就会无限地接近一个真正的长方形。(板书:16等分的圆拼成的图形和一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融合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打破传统学具的限制,传统的学具最多把圆平均分成32份,这样拼起来的图形与长方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理解化圆为方的思想有些困难。当信息技术与传统学具融合后,学生不仅能更直观、更方便地探究,而且又避免了信息化手段容易固化学生研究思维的缺点,让学生还能利用常规学具进行随意剪拼,这样学生研究的素材更多元化。另外,通过平板系统,学生在探究和分享、师生互动、学生间互相学习的过程中都能随时调用画面到屏幕上进行互动。让教学更加直观形象,让交流分享更加充分和完善,让学生的互相学习更加有效。

师:研究到这里,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了,就是推导计算公式,这个过程是老师教你,还是大家自己来。

(预设)生:自己来。

师:真的,我就站在旁边,有困难就举手。

四、寻找联系、推导公式

要求:

想一想: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什么有关呢?

试一试:把推导的过程写下来。

师:我把这个画面(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的画面)发到大家的平板上,大家可以结合我们刚刚的发现来推导。

学生分享:

(预设)生: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周长的一半,宽近似于圆的半径,而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即S圆=C÷2×r。

因为C=2πr,所以S圆=πr×r,S圆=πr2。

师:我真没想到我们班同学能把这个问题讲的这么清楚,你觉得大家在哪一部分的理解还是有点欠缺呢?要不要再讲讲?

(预设)生:我觉得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周长的一半这点是比较难发现的,要这样来看,在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把这些近似的小三角形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例如下面这部分,这些小三角形的底边就是原来圆的边,它们的总长就是原来圆的周长的一半。

【设计意图】通过平板系统的引入,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不仅可以把推导的过程发送到互动平台让其他小组互相学习,而且在分享中也能随时调出其他小组的作品加以质疑和评价,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深度学习。

师:太棒了,见过厉害的,但是没见过这么厉害的,掌声鼓励一下。

师:经过大家的研究我们似乎把公式推导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师: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周长的一半,宽近似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即S圆=C÷2×r。

因为C=2πr,所以S圆=πr×r,S圆=πr2。

(板书)

S长方形=

×

S圆=

周长的一半

×

半径

=

C÷2

×

r

=2πr÷2

×

r

=πr2

师:太好了,终于把公式推导出来了,原来圆的面积就等于它半径的平方再乘π,圆的面积与它半径的平方之间是π倍的关系,哪些同学猜对了(学生举手),掌声表扬,你们有数学家的眼光。没猜对的同学也不要紧,因为你们已经把公式推导出来了,也掌声鼓励。你知道吗,在古代,曾经有很多的数学家对圆的面积做了详细的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魏晋数学家刘徽的千古绝技

“割圆术”请看。

五、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展示魏晋数学家刘徽割圆术视频)

师:刘徽在当时这么简单的条件下计算了正3072边形面积。他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一千多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此时此刻我再一次为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感到震撼和自豪。而且,这也是我们课前小游戏的奥秘,无限分割和极限思想。所以我也为大家在这节课上的发现和总结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魏晋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优秀传统中国数学文化,不仅增加了民族自豪感,还培养了数学素养】

六、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师:既然已经我们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接着来尝试运用公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板书:运用),你会吗?(会)

1.一个圆形沙井盖的半径是30厘米,这是沙井盖表面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七、全课总结,课堂延伸

师:大家请看(指着板书),我们班的同学太棒了,一节课下来有了那么多的总结,如果要圈出本课的重点,你觉得要圈什么?(圈出本课的核心)

(预设)生:S圆=πr2、转化、化曲为直、极限……

师:刚才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采取了什么策略,(猜想、验证、结论、运用),在验证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转化、化曲为直、极限思想)

师:对于圆的面积你有什么新的思考。

(预设)生:圆的面积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

师:问的好,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有趣的推导圆面积的方法,例如可以把它拼成一个三角形甚至是拼成梯形,大家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回去继续探索,只要大家用数学的眼光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去研究,你会有更多的发现。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八、布置作业

书本第68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题目:一个圆形茶几的直径是1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书本71页第4题。

(题目:小刚量得一颗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近似于圆,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下一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九、板书设计

附录:《课前导学案》

《圆的面积》课前小研究工作纸

班别:

学号:

姓名: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周长,接着要学习什么呢?当然是圆的面积啦!还等什么呢,赶快出发吧,马上进入数学的神奇世界……

同学们,看到《圆的面积》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问题?请把它写下来。(写2-3个问题)

2、请大家先观察下面图,你知道圆的面积和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圆的面积小于于()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圆的面积大于()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

圆的面积

()

3、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格子的办法数出圆的面积,试试看吧!

图中每个格子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圆的半径是3厘米,请你数一数,这个圆形的面积大约占了()个格子,所以圆的面积大约是()平方厘米。

(为了方便数数,你可以在格子中写数字或作记号)

4、圆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1)圆可以转化成()形,请画图说明。转化后的图形与圆有什么关系?你能尝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除了书本的推导办法,还有其它的办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吗?可以和家长一起探索,也可以上网搜索查询。

下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北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面积应用》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面积应用》教案设计 题 圆面积应用 执教 薛xx 时 时 教学 目标 使学生理解内接正方形和外切正方形的含义,掌握圆与内接正方形、外切正方形之间面积的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新课标六年级人教版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

    一 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探索发现长方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课 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一册教案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