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泼水节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初步感受傣族音乐的特点。2、能力: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重点、难点:
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哎啰”的节奏把握。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歌曲。歌曲欢快跳跃,表现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热闹场面。歌曲为单段体,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曲调富有傣族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
“泼水节”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
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彩云之南》:刚才的这首乐曲名叫《彩云之南》。“彩云之南”是我国云南省的美称。美丽、神秘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聚集了壮族、白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傣族”,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请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生:展示
师补充: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图片给大家看一看。(展示图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那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不仅如此,它还有更吸引游人的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教学歌曲: 1. 下面我们听一首歌(播放快乐的泼水节):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刚才的所听所见?这首歌你熟悉吗?在什么时候听过?
生:课间音乐。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快乐的泼水节》。
2.打开书,看着歌词听一遍。
分句学唱:第一段。
听第二段歌词:同学们注意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泼进心里开出幸福花”。有两个“开出”,应该怎么唱。(要特别注意第二段最后两句)
(听前奏和间奏)我们试着唱一遍。
跟老师钢琴唱一遍。(先听老师钢琴伴奏再唱)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容易唱?(处理难点)
3.分析歌曲:
A.师:这首歌曲就只有它的主旋律,因此是单段体结构。第一乐句(一定要唱出来)有几小节?第二句呢?第三句?第四句?这种由四个小节构成的乐句叫做“方整性”乐句。
B.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四句的歌词,有什么发现吗? 生:几乎每一句都有个重复。
师:我们来接唱。重复的部分由我来唱。(在最后一句停止)师:什么感觉? 生:
师:这是一首儿童歌曲,这样使歌词朗朗上口,并且起到了情绪延续的作用。
C.师: 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
生:2|4拍的。
师:二四拍的强弱规律是? 生: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师:(播放一段《快乐的泼水节》),我们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并听听这首歌用什么乐器对节奏进行了点缀?
生:鼓声。
师:用什么办法能模仿它的声音? 生:实验。
师:我们在强拍上拍,跟我的琴配合下,咱们来个合作。D.现在谁可以来唱一唱这首歌?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E.用你手中的笔将音符连起来,你发现什么了吗?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跳跃式前进。这是傣族音乐的特点之一。我们以前学过《金孔雀轻轻跳》一起来看下。(出示《金孔雀》乐谱,进行对比。)我们来唱唱。
三、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傣族音乐特点。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傣族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在乐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吹奏葫芦丝)在学生有错时有让他纠正的机会。
第二篇:泼水节教案
一、导入新课
1.在我们祖国云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四季如春,风景优美。谁能把这个美丽的地方的名字读好,拿词卡:西双版纳 请你来。真美,你也来读。小朋友一起读。
2.西双版纳气候温暖,树木茂密,是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那里这里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
再过一段时间啊,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就要开了,谁愿意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个花的名字。课件出示:凤凰花。拿词卡:凤凰花 指一生读后,评读:凤凰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你读得真准。点击课件: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美吗?(美)谁再来读。小朋友们,你们的呼唤会让凤凰花更加灿烂地绽放,让我们齐读,点击课件。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孩子们注意了,泼是一个生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头发的发。一起读。
2.傣族人们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答案就藏在课本里。请小朋友打开课本,先标自然段的序号,再把课文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两遍都读完了就坐端正。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看,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这里面有2个词,刚才我们再看图片的时候已经认识了。
(2)现在你一定能把这小节读正确,谁来试一试?指生读。
(3)评读:又正确又流利,学着这个小老师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
4.嗯,一年只有一次,这泼水节可真神奇,他们到底是怎么过的呢?小朋友没有见过泼水节,老师带你们到现场去看一看。播放泼水节的视频
5.小朋友看的时候有的发出了惊叹,有的笑出了声,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呢?补充课题:这就是欢乐【欢乐的】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去找一找,看看哪两句话给我们具体描写了泼水的画面。(课件出示第二小节)生自读,教师巡视。适时提醒或夸奖:你真棒,一边读一边找,还在书上划出了这两句话,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找到的小朋友就可以举手,好,请你来读读。(1)指名读 课件出示:(“开始泼水了„„脸上笑开了花。”)(2)这两句话挺长的,有点难读,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
(3)这是泼水的画面,能不能演出来?要想演得好,就得读懂这两句话。学生各自读。
3.指名两生表演。生上讲台,先表演,然后现场问:你拿的是什么?问另一个:你呢?(端盆和拿瓢)小朋友还没有见过瓢,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就是“瓢”,瓢是用匏瓜做成的,老了熟后剖成两半,所以“瓢”左边是“票”,右边是“瓜”。现在也有用木头制成的瓢。看课件,读“瓢”。
4.傣族人民就是这样,拿瓢往别人的衣领里灌,出示词卡“灌”,齐读2遍。5.现在我们就和同桌表演一下。左边的孩子表演拿瓢往别人衣领里灌,右边的孩子就表演端盆往别人身子上泼。边读边演“灌”“泼”的动作。学生互相泼水。
6.齐读这句话,点击课件。7.学习“互相”
(1)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这就叫——(引读:互相泼水)【互相泼水】,“互”是一个生字,会学习的小朋友都会跟着老师一起写。边写边说笔顺。(2)在泼水的过程中,你追着我泼,我追着你泼,就是互相追赶,互相泼水。出示词卡:互相 齐读 生活中你帮助我,我帮助你,这叫——。
(3)现在,还是这两句话,同桌练习朗读,一个人读,另一个听,指出不足,然后交换。可以给他提提建议,看看谁读得更棒。
(4)评价语:这个小朋友读错了,同桌就在他的书上给指出来,另一个读得很好的,同桌就微笑向他表示祝贺。这就叫互相提建议,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8.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永远记住欢乐的泼水的场面。
9.刚才我发现,你在读的时候,脸上笑开了花,我来采访采访你,同学们灌了你,泼了你了,身上已经湿淋淋的,为什么你还笑开了花?指名回答。
傣族人们还不止这样想的,他们还有更深一步的的想法,到第二自然段再去找一找。教师问:为什么身上湿淋淋的,傣族人民脸上还笑开了花呢?
10.学习“吉祥如意”
(1)大家都找到这句话了吧,这句话很长,里面还有很多的生字,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听老师读的时候,注意听老师的停顿。只有注意停顿了才能把书读好。(范读)谁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
(2)现在我们明白了这水不是一般的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出示词卡:吉祥如意 要读好“吉祥如意”这个词可不容易,里面含有三个生字,你们看看谁能把这个词语读准?正音:如是一个翘舌音,齐读。
(3)仅仅会读还不够,你们会写这三个生字了吗?谁来说?“吉”上面是个“士”,第一横长,第二横短,祥的左半部分是什么旁?左边是个示字旁,因为古人认为神佛能够保佑人们得到幸福。指名学生上台写【吉祥如意】。
(4)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里听到过或者看到过吉祥如意这个词?指名回答。(春联、红包、贺卡等)相机评价:对,过年时家家户户的门上会贴着吉祥如意的春联,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得到幸福,万事如意。指生再说。
(5)看,互相送祝福,彼此表达心意,在各种各样喜庆的场合都能看到、听到这个词,是啊,这个词表达了人们最真挚的祝福。被这吉祥如意的水淋湿了,当然是幸福的了。再来读一读这个词。齐读。
11.再来读这句话,咱们一定会读得比刚才还要好。女生读,男生读,师述:怎么能不高兴呢!多高兴啊,我们再一起来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12.这吉祥如意的水,傣族人民又是怎么准备的呢?我们一起读——出示课件。师述:是啊,就是这样,水准备以后,变得又清又香又美。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这泼水节的欢乐还在延续。
2.(看图片)人们在干些干什么呢?师引读:地上铺满了——空中回响着——泼水节的活动这么丰富,当然大家都——【不肯离去】
这个“离”是个生字,看书后笔顺,跟着写一写。把眼睛闭起来,书空。眼睛睁开,合上书。“离”字已经离开我们了,你还会写吗?书空。
五、指导写字
1.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在感受欢乐的同时你们有没有记住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呢?老师出示生字,第一次读,默默地在心里面读。如果你会读就冲老师微笑,如果你不会读就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注意,不发出声音。
我的火车谁来开,开火车读。
3.最后,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写两个字,第一个是“互”,它的部首是什么?我们把“互”放进田字格里,小朋友看,要注意什么?先写一短横,中间有两个折画,一个是撇折、一个是横折,它们多像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最后写长横。注意上横短,下横长。这个字一定要写在格字中间。
观察“离”,怎样写显得美观?指名说,师述:以横中线为界,上下各一半,上面的部分要略窄一些,下面的略宽,托住上半部。尤其要注意里面是撇折、点(红笔写)。
写一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这节课,就学到这里。板书:
欢乐的泼水节
互相泼水
吉祥如意
不肯离去
第三篇:泼水节教案
13课《难忘的泼水节》
悦庄中心小学
陈守霞
一、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13课《难忘的泼水节》,看到题目你有没有问题要问?(“泼水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泼水节”谁来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学完课文你就会明白?
在预习课上的时候,老师请大家查阅的资料,泼水节:
过渡语:热闹的泼水节里藏着热闹的生字宝宝,预习课上大家已经跟他们交了朋友,让我们来认识他们:
二、检查生字
1、fèng huáng dǎi ēn qiāo sǎ jīn guà kā fēi cǎi
凤
凰
傣
恩
敲 撒 襟
褂 咖 啡
踩
duān zhàn shòu
端
蘸
寿
2、去掉它们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龙 恩 寿 柏 泼 特 敬 鲜 脚 度
识字方法:
襟
褂
咖 啡
踩
3、读词语:
泼水节
敬爱
周恩来 总理
踩伤
对襟白挂
敲鼓
衣襟
银碗
顶端
祝福
健康
长寿
幸福
咖啡
盛满
白大褂
4、多音字组词
过渡语:泼水节里的生字宝宝我们已经熟悉了,现在我们来开火车走进读课文: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作为列车长领读课文。
三、回顾整理: 学习提示:
1、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将课文读正确,连贯。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仔细读课文,想一想,傣族人民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
(一)开火车轮流读课文(8段)。朗读感悟
要求:认真倾听,是否有错字出现?画出不明白的地方和问题。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________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课文介绍了______(什么时候),_______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______、________的节日。
四、感悟理解:
问题1: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我们来看一下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凤凰花的样子好像什么鸟的样子?
随文识字:“凤凰”谁来说一下这两个字?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板书)
指导朗读:
就是在这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的时候,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想一想,看到这么美的花,这么热闹的节日,他们高兴吗?就让我们带上我们高兴的心情和傣族人民一起迎接泼水节吧!
过渡语:今年的泼水节更让傣族人民格外高兴?为什么呢?
问题2:周恩来总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课件出示:周恩来总理的资料:
指导朗读: 有了周总理的到来,傣族人民高兴吗?激动吗?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学习提示中,傣族人民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你找到这些句子了吗?谁再来给大家读出来?从这些句子和画面中你感悟到了人们现在的心情怎样?(高兴)
1、四面八方赶来: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2、问题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3、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喻词各是什么。
4、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5、“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指导朗读:第三段
人们这样精心的准备着,等待着,渴望着..........周总理来了吗?谁来给大家读出现在人们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
1、小组合作
2、汇报展示: 第一组:第4段: 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写出了周总理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第二组:第5段: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第三组:我们能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造句。
第四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就这样祝福着,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周总理热爱人民,人民敬爱周总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指导朗读最后2段:
1961,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当年这里交通不便。周总理先乘飞机后改乘汽车。然后再乘船过江。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涌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
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五、全文朗读感悟:同学们,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回忆刚才的画面,好好读一读课文,重温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的这个幸福、难忘的泼水节!
六、拓展延伸: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呢?请大家交流你收集的资料。
小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我们心连心,手拉手,团结在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的周围,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第四篇:泼水节教案
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感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快乐之情。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泼水节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第一小节: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还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欢乐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小朋友,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先去欣赏一下傣族风情,好不好? 你们欣赏到了什么?
生:(1)这里有高大的椰树(2)有傣族人民住的竹楼(3)有勤劳的傣族姑娘(4)漂亮的孔雀舞(5)象脚鼓(6)象牙塔(7)凤凰花 师:(指凤凰花说),这就是美丽的凤凰花。
(出示第一小节)每年春天,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谁来把它读一读 生:指名读 师:从这一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举行泼水节;
(2)泼水节是在凤凰花开的时候举行的
师:对了,泼水节是在凤凰花开的时候,也就是在阳历的4月中旬举行的,那个时候正好是什么季节啊?(3)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 你从那个词语中知道的呢?(4)还知道了什么呢? 人们非常盼望泼水节的到来。师:文中哪一个词说明人们是盼望已久的 生:迎来
师:对了,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把这句话读一读)
齐读第一小节。
学习第二小节:
师:那么傣族人民为泼水节做了哪些准备呢?小朋友自己把课文的第二小节读一读,想一想,待会儿告诉老师。生:盆,桶,清水,滴上香水,撒上花瓣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说明人们泼的水很讲究。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出示句子】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生:指名读
师:这两句话里有两个词语说明了大家的心情非常迫切,你能找出来吗?试试看
生:早早地;早已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的? 生:指名读
师:开始泼水了,小朋友你们看【视频】
热不热闹呀,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大家互相追赶;
用盆泼水; 往衣领里灌; 向身上泼; 身上都是湿的;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有老人,有小孩,大家都来参加泼水,每个人都很高兴。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师:他找的对吗?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吗? 生:指名说。
师:(注意加点的动字,谁再来把它读一读)生:指名读
师:不光是我们,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出示加点的字)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读得真棒)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瓢】
生: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演示一下【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
师:你们明白了吗?我再来喊一组小朋友来演示一下。对,这就叫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这么热闹,这么欢乐的泼水情景,你们能读好它吗?先在下面自己试一试
生:指名读。(要读得快些)小组比赛读 师:【出示图片】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师:哦,原来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出示加点字)
“怎么能不高兴呢”你能给它换个说法吗? 师:老师这儿有两句话,【出示句子】
1、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很高兴。
2、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你们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好些。请小朋友自己先读一读。
师:请男小朋友再来读第一句话,女小朋友读第二句话,再来比较一下哪句话好? 生:指名说
师:对,我也觉得第二句话好,第二句话语气更强烈一些,更能表现人们的高兴心情。生:指名读,齐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假如现在我再让你泼泼水,你想把这吉祥如意的水泼给谁,祝福他们什么呢? 【句子:我想把着吉祥如意的水,泼给(),祝福他(她)()。】 生: 指名说
师:我想把这吉祥如意的水泼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祝福你们天天进步,天天快乐!我还有一个提议:把这吉祥如意的水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祝他们什么呢? 生:指名说
师:第二小节学完了,老师呀还给它配了音乐呢,想不想伴着音乐一起读一读呀!生:配乐朗读
第三小节
师:泼水节人们还举行了哪些活动?我们一起来看【图片】。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指名说
师:谁来把第三小节读一读
师:是呀,这么有趣的泼水节,所以人们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我们再一起来把它读一读。
师:我们在语文书上学了很多的识字词串,你能到课文里找主要的词语来说说泼水节吗?试试看。生:指名说
师:老师帮你们总结一下,一起来看看。
西双版纳 凤凰花 一年一度 泼水节 提桶拿瓢 互相泼 吉祥如意 幸福多 不肯离去 笑开花
生:指名读,拍手齐读
课后练习: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节日,课后查资料了解。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第二课时)
【课题】
《欢乐的泼水节》
【教材简介】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了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要指导学生观察,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2、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思路】
《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篇洋溢着欢乐的美文。文中处处流露着欢乐,句句体现了欢乐。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读全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时,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课文中的欢乐,教师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结合学生自己初步的认识与学习进行教学。
除了以“欢乐“为主线串起整个文本,感情朗读也是贯穿始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体验品味。另外,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西双版纳的图片)
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个“迎”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是呀,人们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这一年只有一次的泼水节。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句子。
(学生练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重点:一年一度、迎)
3、大家读得真棒,作为奖励,老师要邀请小朋友去看看泼水节。
(播放泼水节影片)
二、精读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
1、看了影片,说说泼水节给你流下了什么感受?(难忘、愉快、高兴„„)是呀,小朋友说得都不错,作者和你们的感受也是一样的,所以课文就以“欢乐的泼水节”为题(板书课题,读题)
2、你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欢乐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找有关句子,把找到的句子多读读。(学生自读)
3、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请说说你的理由。先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小组里交流后,指名交流。)
(1)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A自己读读这两句话,从这两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早早、早已”反映了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清水”“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说明泼水的讲究。)
B你能读出人们急切的心情和泼水的讲究来。
(2)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A你从哪里读出了欢乐呢?大家都是怎样泼水的呢?你能来表演表演吗?(生表演,重点指导:灌、泼)。
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学生动作表演)? 能学着书上的样,说说吗?((如:你捧水向我脸上泼,我提桶往你头顶上浇;你拿树枝向我头发上洒,我用手指向你脸上弹;你提桶向我衣服上淋,我端盆向你身上倒„„)B再来读一读泼水热闹的场面。(齐读)
C现在看看你的身上——湿得怎样?你身上都湿淋淋的为何还笑开了花呢?(相机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3)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A别人向你泼水你心里怎样?
B能把你的快乐、美好的祝福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呢?(比赛读)C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看,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还有你的同学、老师,那你刚才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了或者一会想泼给水?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谁来说说?
出示:我把水泼向____,我________.4、小结: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5、你想把这热闹的泼水场面介绍给你的亲人、朋友吗?
(自由练习背诵、加上动作边背诵边表演)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欢乐的泼水节这天可不仅仅只有泼水给人们带来欢乐,人们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快乐呢?去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交流:
A(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出示图片。满地是火红的凤凰花花瓣,真是喜气洋洋呀!播放音乐,听,连回响的鼓点也是欢乐的!
B(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出示图片:舞姿优美,歌声动听!又唱歌又跳舞,用我们已经学过词语就是——(载歌载舞)喜庆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现在夜深了,还是不肯离去。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C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读读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熟读成诵。
1、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2、让欢乐难忘的泼水节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会背的小朋友可以试着背一背。
四、拓展练习: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展示中国地图)傣族有欢乐的泼水节,(展示泼水节的场景图片,配以傣族的民乐)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相机出示相关图片)
2、出示识字1,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这课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你能也试着用几个词串来介绍介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的吗?先和你们小组的成员讨论讨论。
(小组交流,相机板书)
第五篇:泼水节教案
一、开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2、读词
3、所有的词串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心情
4、傣族人民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
5、你瞧,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二、学习第二段
1、周总理是什么样子?自由地读一读第三段,划出那句话。
2、学生答:(生1:你真幸运,第一个看见了总理)
(生2:你多幸福呀!)
3、出示 CAI:师说:你看,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多像一位傣族老人。
4、喜欢总理这身打扮吗?谁来读?(指名读)
5、所有人的表情都化为了一个词。
6、让我们带着满心的喜悦一起来,(齐读)
7、小男孩身上背的是什么呀? 傣族人最喜欢敲着象脚鼓边唱边跳。周总理呢?CAI:自由读——指名读
8、他接过象脚鼓就跳了起来,而且还载歌载舞,什么意思?周总理唱的是傣族的歌,跳的是傣族的舞,这样的总理我们要给他竖大拇指。
9、CAI(动词变红)教师引读。
10、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让我们和总理一起载歌载舞。(师生律动)
11、让我们留住这幸福的时刻,(全班读)。
12、让我们把这欢乐的场面永远留在心里,(再读)。
13、快乐吗?高兴吗?幸福吗?
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
14、(齐读)
多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三、第四段
1、热闹的泼水开始了,自由的读一读第4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泼水的?边读边画。
2、(生答)原来他们是互相泼水,同时也把祝福送给了对方。
3、傣族人们是怎么向总理泼水,送出祝福的呢?
4、(生答)你真会读书,出示CAI。
5、(师读)谁愿意向总理送出他的祝福。
6、(指名读)
7、让这清清的水,洗去总理一路的疲惫(全班读)让这祝福的水,带去我们深情的问候(再读)这清清的水,是祝福的水,是充满爱的水(再读)
8、师述: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泼呀、洒呀。
四、周总理是怎样向傣族人民泼水的呢?(生答)CAI
1、你知道吗?在傣族,银碗像征着吉祥、幸福。柏树枝四季常青,像征着长寿,周总理是想把所有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我们。
2、谁收了总理的祝福?(指名读)。
3、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4、我们的爷爷奶奶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5、(老师边说边做动作)。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所有的人都收到了祝福。(齐读)
6、(CAI)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泼呀、洒呀。(两遍)
7、老师表演给姑娘、小伙泼水。
8、得到总理的祝福,高兴吗?幸福吗?
9、(CAI)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读三遍)
10、难怪姑娘、小伙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11、(CAI)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12、(视频)
13、让我们一起来: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14、周总理热爱人民,人民敬爱周总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版书)。
15、这就是1961年的泼水节,一个难忘的泼水节。16、47年过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衣服,笑容满面的周总理。(全班读)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16、傣族人民依然记得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齐读)
17、傣族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再读)
18、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和其它的少数民族的人民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今晚回去问问爷爷奶奶,问问身边的人,还知道哪些感人的故事。
19、学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