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一、教学目标
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感受诗歌中艺术手法的运用:⑴诗歌的音韵 ⑵诗歌中移情手法的应用
⑶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其艺术手法的应用。难点:诗诗歌中艺术手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查字典、赏析法
三、导入
1、结合七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杜甫的《望岳》复习介绍杜甫的基本资料及其创作背景---安史之乱。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1]?,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四、反复朗诵诗歌,初次品味诗歌
五、课文讲解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律诗四联:首联、颔联、劲联、尾联)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⑴借助《古代汉语词》查找意义: 城:都城
⑵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烽火:战火 抵:值,相当
(2)译文: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搔:抓,挠 短:稀疏 浑:简直 不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ēng)簪:簪子(注意写法)(2)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六、诗歌的艺术手法
1、表现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于事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①拟人化的写法,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②移情手法,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③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的修辞手法。“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5、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七、再次诵读诗歌,感受杜诗的沉郁顿挫及品味诗中的感情
八、诗歌的思想感情
1、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
2、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找不相应的字词来说明。
(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
3、重提“安史之乱”,知人论世
4、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5、作业:背诵诗歌
第二篇:《春望》 教案
《春望》
教案
《春望》
教案1
【设计思想】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同学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观赏他们为创设美妙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育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擅长倾注剧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同学具有肯定的形象思维的力量,他们的学问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转变。因此,在教学这四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同学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育他们品尝语言鉴赏诗歌的力量,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化理解名句,培育同学品尝语言鉴赏诗歌的力量。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沟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精准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化理解名句,培育同学品尝语言鉴赏诗歌的力量。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化理解。
课时支配:2课时(40分钟×2)
教学方法和手段:争论沟通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精准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同学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化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同学活动:悄悄地观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争论沟通: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同学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对。
留意:陈述理由或反对看法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会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苦痛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剧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至死不屈的顽强决心。]
3.组织班级沟通。
1)
同学活动:每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老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沟通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关心同学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仿照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
假如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
同学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竞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
同学互评,老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春望》(悲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三、重放配乐朗诵,同学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
跟读。
2)
老师小结:诗歌是.的产物,不是带着剧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需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化体会诗人情感;实行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
四、拓展提高:
你最喜爱哪一首诗?为什么?
1.思索。
2.沟通、点评。[鼓舞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赐予确定。]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争论沟通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盼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其次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尝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力量。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喜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忱。
教学难点:品尝名句,体会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观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二、品尝诗歌名句,体会深沉情思。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争论沟通,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沟通,老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内容
第三篇:《》春望》教案
《 春 望 》教 案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
三、出示目标、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五、合作提升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时间8分钟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六、当堂检测
1、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内容?
2、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七、抽查清
古诗文导读11、12题
第四篇:《春望》教案
25.《春望》教案
授课班级:连搭中学八(6)班 授课教师:蔡媛媛 时间:2014.10.11 【教材解读】
《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2.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3.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学习方法】
1.朗读教学法。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以读代讲,以讲促读。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4.诗歌境界教学法。——《春望》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1.情景导入:
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李白和现实主义的杜甫,请读大屏幕上的对联,你能看出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感悟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2.齐读学习目标。
3.请展示你的课前预习。[学生展示文学常识、字形、字音、字意等。]
走近诗人
走进历史——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沉郁顿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败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春望》写于公元757年的三月。诗人看到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写下了切身感受。
4.《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足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大家预习非常细致,准备好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诗人对话。
二、初读诗歌 感知诗情(读)
1.听读感知。听读古诗应该注意听什么?[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2.朗读指导。3.初读感受。4.自读展示。学者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自由读,组长组织读] 拿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齐读] 5.身临其境,理解诗意。
听老师配乐范读,闭眼想想,这首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全班交流:透过《春望》,你读到了哪些了信息?
追问:⑴山河在,什么不在了?很多人不在了,和平不在了,繁荣昌盛不在了
⑵春天,草木为什么深?物是人非,草木萧条
⑶花为什么溅泪?鸟为什么惊心?感时+恨别
⑷什么情况下,诗人会搔头? 忧国思家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交流一下,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揣摩诗意
品味诗情
例句:从
,我读到了诗人。
三、再读诗歌 品味诗句(研)1.小组合作,理解诗情。
古诗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最好的诗应该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力指思想内容,丹采指文词形式。诗歌是抒情性的,但形象性很强,所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感悟《春望》之“风力”。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学生小组学习,教师适当指点。
鉴赏诗歌,就是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感情。2.美读感悟。
安史起狼烟,国破不长安。感时泪四溅,亲人何日还。
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关心国家,关注人民,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
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练)
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2.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五、积累与提升(评):
1.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你还读过哪些杜甫的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透过《春望》,我们读到了一个为国而愁、为亲而恨、为民而伤的杜甫。2.假若杜甫跨越了1000多年时空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3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4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9岁)
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2.请同学们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请语文课代表评价这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
用本节课学到的阅读古诗的方法,赏读杜甫诗《春夜喜雨》。
板书:
春 望
杜甫
“丹采” “风力” 国破城荒(见)凄
花鸟泪惊(感)悲 忧国 对比反衬
烽火家书(盼)苦 思家 触景生情 白头更短(思)愁
教学反思:
第五篇:《春望》教案
《春望》教学安排
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屏幕上出现《春望》全诗)
师:今天我们所学诗的题目是《春望》。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配音乐,学生自由地朗计。)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齐读——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呢?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色?加上去把句子说完整。(生纷纷举手)
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生齐声朗读诗的前四句)他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什么意思?
师:“国破山河在”连起来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师: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民?
师:“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师:你想象当中的和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师: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读?(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样凄惨的景象,心里是无比的悲痛。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掌声献给他。一起来试一试。(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两句)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师:(屏幕出现诗文)“感时”是感动的时候,这个“时”还有别的理解吗?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下面一句“恨别鸟惊心”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
师:他跟谁分别?
师: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怎么跟亲人分别,听到鸟叫会心惊肉跳呢?
师:就仿佛像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杜甫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产生了这样的感情(指着第三、四句),读。(生齐声朗读第三、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啊。连起来把前面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师: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师:愤怒之泪。他对谁愤怒呢? 师:对叛军愤怒呀,你说。
师:流下了叹息的眼泪,说得真好。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激愤的泪水。我们再来把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叫?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四句)
师:“烽火连三月,家书的万金”什么意思?
师:“烽火”指的什么? 师:“烽火连三月”怎么解释? 师:那么你连起来说一说看,师:接下去。
师:“家书抵万金” 的“抵”是什么意思?
师:值,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师: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还没有讲得我心服。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呢?你说。
师: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万两黄金能胜得过亲人的生命吗?
师:所以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刚才同学们讲的“烽火连三月”是指的三个月,这个“三月”还可以怎么理解,请你说。
师:对“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间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有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生齐声朗读七、八两句)
师:这两句什么意思?互相讨论,可以把发的讲义看一下。(生同座位相互议论)
师:好,集中交流一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你来说。
师:是写家人,还是写诗人杜甫本身呢?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什么程度?
师:古代的男人和女人的头发都是盘在头上,然后戴一个帽子,是用发簪把帽子和头发别在一起的。看,诗人的头发稀少到什么程度了,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和帽子了,诗人忧国思家到了这种程度。根据这首诗去理解,你猜猜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师:同学们,我告诉你们,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的春天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忧,充分地表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懂了吗?下面就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行不行?
师:自己练练看,最起码练两遍。(配上音乐,生纷纷在座位上大声地练读全诗。)
师:谁来朗诵这首诗,把杜甫忧国思家的心情表达出来,你来试一下。(学生朗诵)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幕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屏幕上出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并配乐朗诵全诗。)
师: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你说。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师:一个说“狂”,一个说“喜”,你们同意哪一个字? 师:喜到什么程度?
师:狂,发狂,喜到手舞足蹈就是“狂”。“狂”是来形容“喜”字的,“喜”是这首诗的诗眼。请读题目。(生齐声读题)
师:河南、河北原来是叛军的老巢,根据地被收复了,说明叛军彻底被消灭了,说明祖国得到统一了。“剑外忽传收蓟北”这个消息是什么消息?
师:用书中这个字眼来说是什么?
师:是一个好的消息来到了,所以说这个消息来得快不快? 师:你从哪一个字看出快?一起说。
师:读一读,把这个喜讯来得快的感情读出来。(生齐声朗读第一句)师:这个喜讯来得太快了,听到这个喜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读。(生齐声朗读第二句)师:流的是什么泪?你说。
师:“感时花溅泪”中的泪是感伤的、痛苦的、哀怨的、愤恨的泪。此时是兴奋的、激动的、喜悦的泪花呀。
一、二两句诗人是闻喜讯流喜泪。读下面两句。(生齐声读三、四两句)
师:“却看”是回头去看,妻子、儿女的忧愁还有吗?
师:“漫卷诗书喜欲狂”,请你告诉老师,诗人为什么要喜欲狂?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要发狂吗?
师:他一喜叛军得到平定。这是一喜,二喜呢? 师: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呢? 师: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呢?
师:四喜回乡得偿愿,他怎么不喜欲狂呢?(指着三、四句)读这两句。(生齐声读三、四两句)
师:诗人喜得想要发狂,他不仅漫卷诗书,他还想干什么?(指着后四句)读。(生齐声读后面四句)
师:诗人不仅漫卷诗书,他还要白日放歌,唱的是什么歌? 师:喝的是什么酒?
师:纵酒高歌,他要唱喜歌、喝喜酒啊!唱喜歌、喝喜酒的时候,他就想到“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青春”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你说。
师:对。这里的“青春”是指美好的春光,它可以伴随我更好地回家。回家要经过哪些地方?读最后两句。(生齐声读最后两句)
师:要经过巴峡、巫峡,经过襄阳,最后才到达他的家乡洛阳,真是千里洛阳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已经归心似箭了。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生纷纷大声吟诵)
师:谁来吟诵一下?把杜甫平生第一首痛快的诗读出来,你来。(一男生流畅地读)
师:读得酣畅流利,一气呵成。谁能把这种狂喜极乐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一点呢?谁来试试?(一女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好,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吟诵这首诗。
师: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心惊,忧愁到了极点;另一首诗,诗人喜悦到了极点。他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声,他是怀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出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屏幕出示文字)
师:在诗人喜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漫卷诗书喜欲狂。师:在诗人忧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师:在诗人怒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师:在诗人愁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同学,你也能像诗人一样写出这样流芳百世的诗句吗?那你就和我们的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