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麻雀教案
四年级语文《麻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练习抓住 故事中的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老麻雀及描写猎狗的重点词句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父)爱的力量。
3、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样子、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文章魅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
1、抓住课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的强大力量。
2、自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母爱的力量。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一、媒体导入,引出课文
出示带有课文标题《麻雀》以及麻雀图片的PPT。让学生开火车式朗读。【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情境,这一步既对学生听故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既有条理性,又减轻了难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紧扣结果,引发思考
1、教师提问:同学们看课文最后,结局是怎么写的呢(读故事的结尾部分)学生读到课文最后。
2、教师提出问题:麻雀是那么弱小,猎狗是那么强大,但结果,老麻雀却赢了,吓退了猎狗,成功地救下了小麻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难道是因为这只猎狗胆小无能吗?学生思考。
三、感悟猎狗的老练和凶猛
1、教师询问: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请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感受猎狗的训练有素、凶猛、庞大。
学生找出相应句子,如下: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教师提问: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猎狗是什么形象的? 抓住一下字词,并让学生演一演读一读。
a、“放慢”“悄悄”“嗅到”——通过形象演示来体会猎狗的老练; b、“张开大嘴”“锋利的牙齿”——读、演,感受猎狗的凶残。c、“庞大”“怪物”——站在麻雀的角度感受猎狗的庞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猎狗的老练和凶猛是为了让他们充分感受老麻雀勇敢、无私,品读对猎狗动作、样子的描写,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中心的领悟及对作者所作对比描写的感知。
四、感受老麻雀不顾一切的护子之爱
1、找出写老麻雀表现的语句并用波浪线画出来。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2、教师提问:老麻雀看到眼前的猎狗,它就不害怕吗?(害怕)那为什么老麻雀还是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呢?
它很紧张,很恐惧,很绝望,因为它看到孩子处境极其危险,自己又根本不是猎狗的对手)(随之感受小麻雀的幼稚和无奈)老麻雀在庞大的对手面前,它把凶猛、庞大的猎狗吓退了,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3、再读读写老麻雀的语句,看看它是凭什么吓退猎狗的?小组讨论讨论。概括: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设计意图】对这部分正面描写老麻雀勇斗猎狗的文字,去品读,深切感受它外表弱小、处于劣势的一面;再从“它的不一般的表现”去赏析,则体悟到它的力量,它的内心的强大。这种强烈的对比下,老麻雀的形象才更深刻地留在了学生心中,作者描写事物真实合理的文法也留在了学生心中。然后通过想象老麻雀叫的声音和它当时的内心活动,真切地感悟到老麻雀对幼儿无私的爱。
五、小结
《麻雀》这一课,我想我们都会被文中老麻雀爱孩子的力量和勇气震撼。的确,这个世界上,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懂得了这一点,面对父母,我相信大家能更加懂得感恩。
【设计意图】简单结课,引导学生“由人及己”,看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懂得感恩,学习做人。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回去分享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第二篇:麻雀教案
麻雀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有关词语,懂得有关词语的意思。
2、学习本文借麻雀表达人类社会观念的写法,即“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通过铺垫、对比的写法,写出麻雀的“不自由,毋宁死”的尊严与气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初步预习、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理解关键词句,感受中麻雀为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的精神,理解的主旨。
2、难点:文中选材与作者观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语,导入新课。
、学习有关词语:
学生边读边圈划文中的有关词句。
要求积累的字、词有:栖止、雏鸟chú、奢侈shēchǐ、淫威、繁衍yǎn、炫耀、无动于衷、翱翔áo、土崩瓦解、禁锢gù、桀骜不驯jiéào、煎熬、诱饵、随身附和、恩赐、奄奄一息、无可厚非、俯首帖耳、差遣chāi。
将下列解释性的词句与相关的成语联。
(1)比喻彻底崩溃。
A、无动于衷
(2)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B、土崩瓦解
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c、随声附和
(4)形容气息微弱。
D、俯首帖耳
(5)看到了假装没有看到的样子。
E、桀骜不驯
(6)性情倔强,不被驯服。
F、奄奄一息
2、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接下来在没有分析课文之前老师来作个统计:
在没有看过之前老师问一下同学:在鸟类中是你最喜欢麻雀吗?请你举手。说说为什么呢?
好,老师接下来再来问一下同学,经常看到过麻雀的请举手。那又为什么呢?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默看课文第1到3节说说你经常看到麻雀的理由。
麻雀是对人类依赖性最强的鸟类。
2、请哪个同学把刚才同学说的内容概括一下,课文分几个方面来麻雀对人类的依赖性的。
再简单些,二个字。
3、麻雀对人类的依赖性这么强,我们人类驯化了老虎、狮子等凶猛的野生动物,如果麻雀被驯化了大家感到奇怪吗?有没有意见?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一起来读14节。
问题是麻雀有意见。
三、再读课文,圈划品读。、作统计:有谁看到过被驯化的麻雀吗?看来一致通过谁也没有看到过。这个小小的麻雀竟然没有驯化真是想不到。
2、那是为什么呢?用的一句话来回答一下。
麻雀是唯一不曾向人类屈服的鸟类。
唯一说明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读黑板上的两句话。说说哪一句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重点?那为什么还要写前面四节?
3、所以作者称麻雀为什么?用课文后面用哪一句和它照应的一句话来赞美它?麻雀是动物世界最后的烈女。
称麻雀是最后的烈女解释一下烈女的意思?的“烈女”又是指什么呢?请同学看第(11-18节)用文中的词语或短语说一说麻雀的“烈”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划出有关词语来说一说。
捍卫着自由、倔强地抗拒着、以死抗争、视而不见、绝食、致死都紧紧地闭着眼睛和嘴、一副凛然不可冒犯的神态、抵御、顽强
那么麻雀为什么这么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三节。
4、麻雀是烈女吗?不是。这种写法是什么?用人格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叫做托物言志。
5、噢,那老师要问了如果改成现代时髦的形容女子的说法叫什么?“美女”行吗?为什么?
6、因此,赞美麻雀一种什么精神?
7、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麻雀为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这样做值得吗?
下面我们进行正反方的辩论赛。
通过以上的辩论,我相信同学们自己会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四、拓展延伸,领悟主旨、通过的分析同学们知道了作者通过赞美了麻雀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的以弱抗强,坚韧不屈,刚正不阿的精神。老师就把这种精神称之为“麻雀精神”古往今来,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去抗争强权,坚持正义,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追求我们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我们中华民族有这种“麻雀精神”的也不乏其人,请同学举例说明。
明代于谦光明磊落,“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其一生的写照。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
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查禁鸦片,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勉。
坚贞的共产党人夏明翰临刑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慷慨赴死。
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早已亡国灭种了。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志士仁人坚持这种精神,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那么,既然我们把麻雀比作这样的人,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中写到的其它被人驯化鸟类是什么呢?比如“宠物、喜鹊、乌鸦、白头翁、鹰、鹦鹉、鱼鹰”等是什么人呢?默读(6-10节)
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五、总结,感情升华。、课上到这老师要停一下教学工作再作个统计:从品格上来说你喜欢麻雀的同学请你举手。
2、看来这就是应了一句话:“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3、既然大家因为麻雀为尊严而战、为自由而死的精神而开始喜欢上了麻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写写喜欢的理由吧。我喜欢麻雀,因为。
课堂赠言:让我们对自尊和自由多一份坚守,去搏击属于我们的天空!
六、作业布置,巩固复习。、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种动植物,赋予其人格化加以赞美。
2、课外阅读老舍《小麻雀》、屠格涅夫《麻雀》说说为什么方刚的《麻雀》和另两位作者的小麻雀形象各不相同?作者的情感也各不相同。
第三篇:麻雀教案
麻雀教案
实验初中:葛小静
一、导入语
同学们,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
今天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随着冯爷爷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麻雀世界,听听他们的心声。出示题目和作者
冯爷爷是谁呀?(冯骥才)学过他的作品吗?(学过)
简介作者。
二、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去读课文,告诉老师:
(1)你读懂了一群怎样的麻雀?(出示投影)别忘了说说你的理由。
这是一群多么伟大(板书)的麻雀呀!看来我们的同学真是用心去读了,一下子就读懂了麻雀的心理。做一个有心人,好啊!
(2)假若这儿有一群麻雀,面对你,我,冯爷爷,你知道他们会和谁交朋友呢?(都不喜欢)为什么他们没办法接纳我们人类呢?
(麻雀生来就不相信人)为什么?经常同人打交道,它懂得了人的恶意。
(3)“恶意”?人类有什么恶意呢?你能用简洁的话告诉老师吗?(关窗捉鸟/布圈套/米粒引诱/利用血缘情感捕杀)
我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捕杀他们呢?
(4)面对这样的人类,同学们,你们说麻雀们还会相信我们吗?还会找我们做他们的朋友吗?(不会)是的,他们不会相信我们,他们生来就不相信我们,他们得时刻怎样呢?提防着我们。
不信,请听听这一家麻雀的声音:
孩子:爸爸,我们为什么不穿奇丽的衣服而总是穿着土色的衣服呀? 爸爸:孩子,这是为了乱淆人的注意力,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啊!孩子:爸爸,那亮晶晶的是什么?米!米!
爸爸:孩子,那是人类的陷井。
接下来,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这一家的对话补充下去。
(5)小麻雀能有这么丰富、复杂的感情吗?(不是,这只是他们的天性。其实小麻雀的心声,正是冯爷爷的心声)那么,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声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怜爱)
(热爱大自然的鸟儿,保护他们的天性,还鸟儿自由生活的空间,珍惜鸟的生命,创设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6)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文章最后一节,此时此刻的你想到了什么呢?
(7)同学们,现实生活中,麻雀是微不足道的小鸟,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麻雀被当做“四害”之一。„„
同学们,人们往往会无视这些可爱的生灵的存在,你还注意到哪些类似的现象呢?(青蛙,蛇,蚂蚁,„„)
如果用荣辱观来呼吁世人,你觉得应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呢? 以放飞他们的理想为荣,以限制他们的自由为耻;
以珍惜他们的生命为荣,以扼杀他们的生命为耻;
以创造和谐的社会为荣,以破坏美丽的家园为耻!
(全体起立,将手放在胸前,呼吁)
第四篇:麻雀教案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是屠格涅夫笔下的麻雀却战胜了庞大的猎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麻雀。(板书课题。)
1、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重温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家边看动画回忆课文的叙述顺序。(播放动画课件)
2、教师:谁能按一定的顺序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一生概括)其实同学们用连接叙述顺序的方法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重点,大家学的很好。相信这节课同学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下面咱们就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深入的学习这篇课文。
二、新授。
(一)学习第一大段。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我在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用笔画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2、出示句子。大家仔细读句子,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从哪看出来的?(抓住呆呆、无可奈何、刚出生不久等词来理解)。
3、指导朗读。小麻雀这么可怜,能通过你的读体现小麻雀的可怜吗? 学生试读、指名读。(师:这真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通过你的读引起了我对小麻雀的同情…)齐读这句话。
(二)学习第二、三大段。
1、多么可怜无助的小麻雀呀!而此时此刻更大的危险正在向他逼近。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出示描写猎狗的句子。)
2、画出句子中几个动词,从这几个动词看出猎狗想干什么? 师:在这危急时刻谁能救救这只小麻雀??
3、小声读二、三段,思考:老麻雀是怎样做的?它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两个重点句理解)(1)随机出示句子:
a.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的尖叫着。
b.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它立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着。
师: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个好?
师:“像一块石头似的”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用“像……似的”说句话。师:“扎煞”一词什么意思?你能用其他的词表示扎煞的意思吗? 师:“绝望”一词什么意思?老麻雀为什么绝望?(根据老师的提示填空练习理解绝望的意思。)
(2)老师范读这句话。让学生评价老师哪里读的好?然后学生练读。(个人读、填空读、齐读、背诵。)
(3)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诵,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爱让老麻雀毫不犹豫的冲下来,爱让老麻雀不顾一切的保护小麻雀。(4)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老麻雀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哪看出来的?(5)生朗读体会。
(6)正是因为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所以尽管猎狗那么庞大,尽管自己心里那么恐惧,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生练读:个人读、分组赛读、齐读、齐背)
(7)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那么文中这强大力量指的是什么?(爱的力量)
(8)这种强大的力量、伟大的爱不仅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受到感染,更使文中的谁和谁震撼?用你的读体现出来。(生读6、7自然段)(9)图文结合朗读第二三段,让我们再次感受老麻雀对小麻雀惊心动魄的爱。(10)回读全文。
(三)拓展:
1、出示《猎人笔记》中原文的结尾,建议阅读这本书。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的有关爱的事例。
三、结束语:
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构成了一个爱的世界,但愿这份爱,永驻同学们心中。
第五篇:麻雀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2、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教具准备:
《麻雀》课件、课文中的插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觉得今天来到这个学校十分地亲切,这里是老师的母校、也是老师成长的摇篮〃〃〃〃〃〃老师感到很幸福。同学们可以把你们的幸福时光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生:自由回答。
师:谢谢同学们让我体会到了你们的幸福!大家想不想知道宝莲灯里面的“沉香”妈妈的幸福观呢?
课件出示短片(幸福就是沉香和妈妈在一起啊!)
师:母亲的要求多么得朴实啊,每个母亲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甚至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不仅人是这样,动物之间也一样。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吧!课件出示麻雀图片(老师介绍:麻雀是一种很普通的鸟,它没有孔雀那漂亮的外衣,没有黄莺、百灵那动听的歌喉,甚至平时都不会有人多看它一眼,但在它的身上发生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感动了我,我把这个故事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听吗? 生:愿意!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麻雀》 板书课题:麻雀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任务: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学生反馈(教师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
(二)品读探究,感受情感。
1、师讲诉课文第1-2自然段。(课件展示小麻雀掉下来,猎狗露出牙齿的内容)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此时你紧张吗?你最担心谁的命运。
2、重点体会:(1)通过“无可奈何”让学生感受到小麻雀的无助。
(2)通过描写小麻雀外貌的句子感受小麻雀的幼小。(3)通过“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
啊!”感受猎狗与麻雀强弱悬殊。
(出示小麻雀图)作者真实具体地描写,使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这只小麻雀,它本应在巢里尽情地享受父母的关爱,可在大风中,它不知不觉跌落在地,多么孤独、多么无助!指导朗读:
“呆呆地、无可奈何”要读得稍慢些,“嫩黄、绒毛”要读重音。
3、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
找出最使你感动又最能体现出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的语句。
(课件演示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当凶猛的猎狗张开大嘴,就要吞食这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时,你能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形吗?结果又如何?板书“吃”。
4、全班交流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师:“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什么?
(老麻雀九子心切,落地很快)课件演示老麻雀飞速落地。指导朗读:“飞”语速较快,“落”要读重音。(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要不停地尖叫?
扎煞:张开。绝望:毫无希望。老麻雀明知斗不过猎狗,只想借助张开羽毛和尖叫发泄自己的愤怒,宣泄心中的恐惧,吓退猎狗。)指导朗读:指导把这种绝望、无助读出来!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板书“救”
(4)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联系前文了解声音嘶哑的原因。老麻雀十分紧张、害怕。)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师:由于心情紧张、着急,而造成发声沙哑,它是多么害怕啊!可是同学们,它既然敢飞下来,为什么还如此害怕?
让我们读:(齐读)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面对如此庞大的怪物,老麻雀害怕着,浑身都在发抖着,可是它又多么想拯救出自己幼儿呀!可是以它的力量,要与庞大的猎狗搏斗,可能吗?简直是……
(5)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这是爱的力量,促使它奋不顾身,将自己置身于险境。)
5、顽强不屈的老麻雀用弱小的身躯保护着小麻雀,猎狗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齐读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课件演示猎狗慢慢地向后退)比较句子说体会:
(1)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猎狗为什么会退缩呢?(学生想象回答)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6、让我们怀着对老麻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朗读课文。
三、总结升华
动物和人是一样的,为了孩子,她们将自己生命都可以舍去。麻雀有着伟大的母爱,有着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宽容和无私!当你看见麻雀飞来的时候,请不要伤害他们!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这种强大的爱,征服了猎狗;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强大的爱打动了每位读者的心。让我们用歌声来倾诉我们的真情,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所有爱我们的人〃〃〃〃〃〃(课件演示母爱的图片,学生表演《感恩的心》)
四、作业布置
1、续写:小麻雀最终归巢了吗?
2、为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唱支歌,以解除疲劳!
板书设计:
13、麻雀
救
母爱
吃
斗
老麻雀
猎狗
教学反思
读了屠格涅夫的《麻雀》,我确实被老麻雀那种伟大的母爱精神所感动。我选择了本课上研究课,就是因为感动。课堂伊始,从“课文动画,激情导入”到“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到“细读感悟,合作探究”再到“精读课文,感悟思想”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为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设置的。在教学的同时,我注意体现以下两点:
一、充分读与学会评价读。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
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教学《麻雀》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从找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特点,到发现老麻雀救小麻雀时的矛盾的表现,再到体会“一种强大的力量”。整个过程,老师仅仅起到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实际教学中,上面所构思的自己还是没能完全、很好地运用到课堂中,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我说的内容还是比较多,没能放得开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去想象。
《麻雀》备课资料
[日期:2004-07-16]
作者:lisa 浏览次数:1241 次
[字体:大 中 小]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理解“野物、分明、蓬起、绝望、拯救、安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得它免受伤害的故事,表现了爱的无私和伟大。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3自然段):讲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4、5自然段):讲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表现了老麻雀的爱子之心。文中“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动作之快,用力之猛,反映了老麻雀着急、紧张的心情,也显示了它的勇敢。“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比一比,也可以结合实际说一说“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对自己能否挡住猎狗没有把握,但仍尽力尖叫保护自己的幼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中的强大力量就是“爱”,第三部分(6、7自然段):讲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后退,“我”急忙带它走开,小麻雀的危险解除了。教法建议
1、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初读时让学生质疑、解疑,再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写一写,议一议,说一说,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2、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学生只有在充分的讨论中,才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在讨论中我们不要去限制学生,对文中“爱”的理解,可以理解成“母爱”,可以理解成“亲情”、“爱子之情”等。在讨论中
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心。
3、运用有感情的朗读加强教学效果。在学生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一
9.麻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理解“野物、分明、蓬起、绝望、拯救、安
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板书课题:麻雀,最好在课题旁贴一幅麻雀的图,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语:(教师边指板书边说)麻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鸟,它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学生讲的符合实际,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导学,如:你的观察能力真强。你的知识真丰富,我很欣赏你。等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麻雀》,来欣赏作家笔下的麻雀是怎样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国杰出作家屠格涅夫,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屠格涅夫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
二、学习新知
1、自学字词,扫清障碍。
(1)初读课文,看书后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2、教师检查
(1)指读生字,并说说读字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
嗅、撼、奈、绒、躯、拯、幼、浑、哑、搏、庞、愣
(2)注意订正以下字的读音:(教师出示两种读音,学生进行选择)
(3)说说如何记住生字的字形。
拯:右边是丞,丞字的第五笔是“捺”,不是“点”;另外还要注意最后一笔“横”
不要丢掉。
庞::“广字头”下面是“龙”字,切记不要丢掉撇,写成“尤”。
(4)分段指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5)自读课文,记住字音字形,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词义。
野物——这里指野生动物。
分明——非常明白的意思。
蓬起——指散乱地竖起。
绝望——毫无希望。
拯救——救助、搭救的意思。
安然——安安稳稳的样子。
3、自学尝试,自悟自得。
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中都出现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自读课文时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标示出来。
随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老麻雀 小麻雀 猎狗
猎 人
4、质疑疏疑,初步解疑。
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较容易的问题边提边由学生解答。较难的问题疏理后放
到下次课导读时解决。
5、简要总结。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牢固掌握。
(2)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与猎人之间发生了一件动人的事。(边说边板书:同上节课板书)
谁来简单地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描述的是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得它免受伤害的故事。)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还有„„问题不明白,这节课我们带着问题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学习新知
1、默读课文,你认为哪些地方的描写最感动你,就动笔画一画,并在边上加批注。
2、小组交流,互议互得。
在自学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3、班级汇报,梳理脉络。
(1)通过自学和小组交流,你们对文章的理解一定更深了,下面开始汇报。汇报方式不拘一格,可以把你感受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重点词句的分析谈你的理
解。重点理解:
①猎狗要吃的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谈谈你的感受。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
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学法:
A.如果学生自己谈到这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如果学生没有找到这个点,老师可以随着课文的进行提出来。学生先从老麻雀救小麻雀入手,待学生理解了这部分后,老师可以引导说:“老麻雀在凶猛而高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要保护的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谈谈你的感受。”
B.重点理解括号中的词语(可以根据词义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小麻雀的稚嫩幼小,尚无自救能力,使人产生同情之心。
板书:同情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面对有着如此稚嫩生命的小麻雀,猎狗嗅过之后,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在这危急关头,老麻雀怎么做的?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学法:
A.句子的引入同上例。分析时视学生实际情况而定,也可根据思考•练习中括号中的问题来回答。
B.体会“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动作之快,用力之猛,反映了老麻雀着急、紧张的心情,也显示了它的勇敢。体会“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可以做动作比一比,也可以结合实际说一说;“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对自己能否挡住猎狗没有把握,但仍尽力尖叫保护自己的幼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中的强大力量就是“爱”,此处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理解成“母爱”,可以理解成“亲情”,也可以理解成“爱”。以上几句使人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麻雀的敬佩。
板书:敬佩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③“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结果怎么样呢?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问题。
板书:唤回
(2)总结课文,梳理脉络。
文章1、2、3自然段讲了猎狗发现掉在地上的小麻雀,4、5自然段讲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表现了老麻雀的爱子之心,也正是它的爱,保护了小麻雀。
6、7自然段讲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后退。在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中“猎人”先是同情小麻雀,继而敬佩老麻雀,最后唤回猎狗,保住了小麻雀的生
命。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一些描写人与动物的文章。(老师可以视班级的实际情况,推荐相关文章)
附:板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
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
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
情的结局。
六、作业。1.写生字和词语。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教师示
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
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附板书设计 麻雀→←←斗救猎狗
《麻雀》教学设计教案
-----------------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以上略)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对麻雀都不会陌生吧,大家都看到过。今天我们就来学学麻雀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布置了预习课文,老师想听一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要求其他同学能认真听有没有读错。能不能读得更好?
(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及时指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2、大家读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直奔重点
读这篇课文,你最关心谁?(关心小麻雀 关心老麻雀)
(一)关心小麻雀
为什么关心小麻雀?能不能从课文找依据?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茸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繁荣牙齿。”
(二)关心老麻雀
1、小麻雀幼小,特别需要关心爱护。不仅我们在关心,老麻雀更是关爱有加。当猎狗走近小麻雀时,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请在课文里找出有关语句,并把你想到的写在旁边。
2、老麻雀是怎样关心爱护小麻雀的,请把课文的有关语段读出来〉(投影)
s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s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3、请看第1个语段,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1)“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3)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尖叫?
4、请看第2语段,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1)“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2)从“不能安然”“高高的没有危险的”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课文4、5自然段),想象老麻雀不顾生命危险保护小麻雀的情景。
6、播放课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想象。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朗读
要引导评读。
四、事情结果怎样?为什么写猎狗的后退和“我”急忙唤回猎狗?
第二课时(略)
参考资料1 蒋卉教《麻雀》
2004年12月,我在澳门青洲小学执教的《麻雀》一课,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这是对我的莫大的鼓励。在此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文本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一次尝试研讨式教学。我自己反思整个过程,感觉与港、澳、台的老师们所采用的研讨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教学大多是针对文本的主题所展开的研讨,研讨的过程中,更多的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交流,比较忽略对文本的研读,忽略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揣摩与品味,教学过程中,有时出现工具与人文割裂的现象(这是我粗浅的想法)。而在《麻雀》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想体现的研讨式教学,是立足文本的语言,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紧扣文中的重点此举,与文本进行平实的对话,与作者进行真情的交流。师生共同经历读书、感悟、体验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我从文中师生共同感觉扣人心弦的第四、五自然段切入教学,直奔重点,围绕“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来展开研讨。整个教学中,我只知道最后将达到的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体验情感的重难点是什么,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预测,至于怎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向目标,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衔接,甚至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都全凭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真诚对话中,迅速地捕捉学生发言中的一个个动情点,并用简短的语言在在瞬间将它拨亮。凭借文本,在研讨中,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因此,这节课我在不同的场合共上了六次,由于学生不同,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也不同,老师说的教学语言也不大一样。在澳门订购的光碟还未寄到,我凭印象写了一篇教学实录,供您参考。等光碟寄到之后,我刻录一盘寄给您,请您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