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五)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教部编版

2020-03-02 03: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五)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教部编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五)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教部编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古诗二首》是两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雷雨》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介绍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告诉人们怎样辨别方向;《太空生活趣事多》讲述了在太空中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二首

1.认识4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34个词语。

2.能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词运用的妙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

3.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在太空中生活的趣事。

4.能背诵《古诗二首》《雷雨》。

雷雨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空生活趣事多

语文园地六

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3个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3.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5.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6.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在学生诵读古诗、大致理解诗意的同时进行随文识记。可以根据语境巩固识记,还可以联系熟字比较识记以及偏旁归类识记。

(2)写字: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采取归类指导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莲、穷、荷、含、吴”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区分上下部分的宽窄关系。“湖、绝、岭”这3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占位和高低关系。

2.朗读教学

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可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把古诗读正确。要读出节奏和韵律,甚至读出感受,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前两句诗要读出赞叹的语气,边读边想象美景;《绝句》要带着愉悦轻松的感情朗读。

3.理解运用

两首古诗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应充分借助插图,诗画相融,帮助学生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趣。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时目标

1.认识“晓、慈、毕、竟、映”这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走近作者

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2.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交流感受: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作者的了解?(多媒体课件出示诗人杨万里的生平介绍)

(4)理解诗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①学习“晓”。看看“晓”的偏旁,你有哪些发现?

②相机解释“净慈寺”。

课件出示: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阅读期待。

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

①正音。“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②识记。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识记“慈、竟、映”。

(4)指名读,读出节奏感。(课件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教师范读。

②分组读,读出诗的韵味。

2.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理解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学生已经理解的就无须再做过多的解析。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只要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初步的了解即可。

板块三

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景色多么美啊!你们想去看看吗?

2.学习诗句。

(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色?

(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

课件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指导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

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为什么是“别样红”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吧!

(1)品荷之多。

①“接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的多吗?

②指导朗读: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

③指名读、小组读。

(2)品花之艳。

①早晨的太阳是怎样的?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②指导朗读:读出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的荷花的红艳。

(3)品人之情。

①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色的情有独钟?

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喜爱、愉快)

②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在学生逐步理解诗情的基础上,我又给予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朗读指导。这样的朗读方式,不只是形式上的多样化,更让每一步朗读都有确定的目标,让每一次朗读都是学生认知上的一种提高,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板块四

入情入境,读中悟情

1.配乐诵读: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谁来试着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呢?

2.编写故事:“时光仿佛回到了古时候,我,就是杨万里……(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我来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美景)”

3.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

(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中。

(3)引导背诵。

【设计意图】编写故事,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的情境,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有效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时,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绝句》

▶课时目标

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这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激情导入,了解作者。

同学们,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鹂、白鹭、雪山、小船、柳树)

2.介绍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这里生活。

3.一天,诗人坐在家中向外望去,被外面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提笔写下了这首古诗。(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绝”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在组织课堂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的内容紧扣上课内容,力求在极短的时间内,用风趣的导语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课堂之中。

板块二

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黄鹂

鸣唱

一行

西岭

停泊

(2)结合图片,学生认读识记词语,读准多音字“行”,相机理解“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3.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把每句诗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5.指导写字。

分类比较,指导书写“吴、含、岭”。

(1)课件出示“吴、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2)教师范写,相机指导。

(3)出示“岭”,将“岭”和“含”做比较,“含”字上边是“今”,“岭”字右边是“令”,分辨清楚有点和无点。另要强调“山”作偏旁时竖折要斜。

(4)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讲评。

【设计意图】把生字和图形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识字,又为学生理解诗意打下基础。

板块三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出示诗句,指名找出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

课件出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学生自读,试着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2)师生交流,相机板书:黄鹂、白鹭、翠柳、青天。

2.理解诗意。

(1)通过“鸣”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快乐鸣唱,歌声动听的情景。

(2)提问:天空中的白鹭是怎么飞翔的?

通过“上”字引导学生感受白鹭飞得高远,姿态优美的情景。

(3)学生带着体会读诗句。

3.感受诗中的色彩美。

(1)教师引导:找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几种色彩。(教师相机板书,将表示色彩的词加上横线)

(2)教师引导:这么多色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朗读。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

引语:诗句中藏着优美的图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5.学生结合图片,说说看到的画面。先同桌之间互相说,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

引语:诗中藏着的这幅色彩艳丽、充满活力的春天美景图,是多么美丽、自然的一幅画啊!诗人很喜欢这道风景,你们喜欢吗?用朗读表达自己的这种喜爱吧!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对于这首诗,教师不能只作一般性的语句疏通,而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去想象,把学生带入到诗的优美意境中。

板块四

借助图片,突破难点

1.学生自读后两句诗,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读不懂?和同学交流。

课件出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难点。

(1)西岭雪山怎么看上去好像装在窗户里呢?出示图片,看看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美景的?(诗人坐在屋内从窗户向外看)

(2)引导理解: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

(3)图文结合,提问:这些停泊着的船要到哪里去?相机讲解东吴离成都很远。

(4)理解“万里”和“千秋”。顺接上个环节,问:东吴离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真的有一万里远呢?

课件出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回顾体会“三千尺”“落九天”夸张的写法。

②结合诗句理解“千秋”和“万里”: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从成都到东吴时间久、路途远。顺势引导学生了解夸张是古代诗人在写诗词时常用的手法,以后读古诗时会经常遇到。

3.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1)学生自读。引语:这首诗前两句相对,后两句相对,读起来可好听了。

(2)指名读,师生对读。

(3)引导背诵。

4.布置作业。

(1)收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送别诗,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这些诗中蕴含的情感的不同。

(2)动手画一画《绝句》所描绘的画面中你最喜欢的一幅画。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了解诗人的视角,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帮助理解“窗含”的意境,突破难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练而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学生灵活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也被引发。

2.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美丽的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3.设置场景,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学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我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最后一个环节中,设置场景,安排学生由读到说,这样的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创新的火花时时闪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下载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五)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教部编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文(五)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教部编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会认“晓、净、慈、寺”5个生字。 2.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引导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引导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感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山左口乡白石头小学沈素娥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教案 冀教版

    6.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 1.正确认读“寺”,掌握“妆”与“寺”两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读......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

    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