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定稿)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读好每一个句子。
2、体味孩子们的生活情趣,能借助课文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唤起学生与课文共鸣。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题激趣
在这样一间简陋的、地洞似的屋里,只能透少许光线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写下这篇文章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窗。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学重点
完成练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4—9自然段。
2、小组讨论,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当(夏天阵雨来了)时和(晚上,孩子被逼着上床去“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它让孩子们感受到这小小一方空白是(神奇的),想到应该(感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相机板书:唯一的慰藉?
神奇?
三、品读体会
启发想象
1、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慰藉”是什么意思?
2、学习课文4、5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你体会到孩子怎样不同的心情?
(2)天窗是怎样给孩子带来慰藉的呢?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用直线和曲线分别在文中划出。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3)你从这句话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指导朗读。
(4)作者透过天窗想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猛厉地扫荡了世界,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呢?(课件出示)
“风”会这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
“雨”会这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
“雷电”会这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
(5)指导朗读。小结: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也活跃起来了,你们从无中看出了有、从虚中看出了实。作者这样一想象,还会无聊、苦闷吗?小小的天窗给作者带来了慰藉。
(6)
理解“唯一”。
3、自由读课文第6、7自然段,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分别用直线和曲线划下来。
(1)指名汇报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出示课件)
(2)(出示图片)“被逼着上床休息”说明什么?这样虽然锁住了孩子的身体,却锁不住孩子的什么?(思绪)。
(3)老师把这一段改写成了一首诗,教师引读。
(4)夜晚,作者透过小小的天窗,又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你们愿意和作者一起来想象一下吗?(课件出示)引导想象
①我也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云,想象到()、()、()。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一下也许还会是什么?
(5)你能用“也许……也许……也许……”说一句话吗?
四、体会神奇
激励想象
1、孩子们,茅盾透过天窗展开想象,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还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快乐。难怪茅盾爷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课件)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引导读出感叹语气)
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出示课件)齐读。
2、孩子们,你觉得“天窗”是什么?(出示课件)引读。
3、孩子们,打开你心灵的窗户吧,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吧,想象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
课后练笔
老师这里也留下一方空白,请你想象,写一写。(课件出示)
下雨了或下雪了,透过玻璃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天窗
唯一的慰藉?
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