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说课稿(大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开展教学,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验和基础。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虑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同时又照顾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使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在素材例题的安排上,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口算或笔算)。口算和笔算的安排在教材中也是有机渗透,没有刻意的区分口算和笔算的教学,使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及竖式计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过程和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解题能力得以提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将例题与练习贯穿于整个故事中,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乐学的情境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辨析、体验、感悟,真正理解“进一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情境导入”、“审读题意,交流理解”、“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交流理解,提升认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此,我创设了探索除法王国的秘密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22个学生坐船过海,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让学生明确“最多坐4人” “至少”是什么意思。
三、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1)讨论辨析。
问题: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做一做第一题
五、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一)审读题意,独立尝试。
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三)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同时出示“例5” 和“做一做”第2题。
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说课稿】相关文章:
1.最新《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2.《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
3.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4.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
5.《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
6.《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7.《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8.《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总结
9.《有余数的除法》的评课稿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问题: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 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2. 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三)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
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五、作业: 第65页练习十四,第4题、第5题。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学难点: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 “至少”是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三)讨论辨析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
1.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 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2.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梳理: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3位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四、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1.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3.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五、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3题。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
问题: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引出: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
第17个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方法交流
(一)理解题意,自主尝试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问题: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数据变化,体会方法
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了几种好办法?
谁再简单说一说?
检验:这个问题解答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答题吧。
变化:1.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2.第25面呢?第29面呢?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四)变化练习,完善认识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自己试一试。3.有的同学发现27÷3=9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
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按照例6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 是什么颜色?
四、作业 一个星期有7天。
(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除法算式13÷2=6„ „1中13是(),2是(),6是(),1是()。
2.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五、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7,商几余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数是9,被除数是62,商是几?余数是几?_______________ 3.49里面最多有()个9,余数是()。4.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比()小。5.在一个余数是8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6.□里最大能填几?
□×4<37 8×□<70 54>8×□□×6<39 9×□<65 48>5×□7.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8.□÷8=5„ „△,当△最大时,□应该是()。9.19根小棒可以摆()个正方形,还剩()根。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不能比除数大。()2.49除以8,商5余9。()
3.48÷7和60÷9的商相同,余数也相同。()
4.妈妈将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到9块,还剩9块。5.一只35元的玩具熊可以换7辆8元的小汽车。()
三、直接写答案:
21÷6=_„„_19÷4=_„„_ 67÷9=_„„_ 38÷5=_„„_52÷7=_„„_ 71÷8=_„„_ 17÷2=_„„_ 43÷9=_„„_ 25÷3=_„„_
四、计算下列各题: 27÷9= 60÷7=58÷8= 70÷9=29÷5=34÷6=
六、开放题:()÷9=8„„()
要使余数最小,被除数是()。算式: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算式:
七、用数学:
1.(1)二班有44名学生去森林探险,每辆车座8人,最少租几辆车?
(2)每盒牙刷3元钱,用2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个牙刷?
(3)把60块月饼每8块装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准备几个盒子才够?
2.小刚买来20条金鱼,送给小明4条,剩下多少条金鱼?小刚把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鱼缸,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还剩多少条?)
4.一本书共86页,小丽看了30页,剩余的每天看7页,还需要看几天?
5.__________,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还剩几张?(补充条件,并解答出来)
6.有32本书,最少拿出几本后就可以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
第四篇: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除法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说课。
教学思路
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正好分完”和“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就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就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这部分内容是《表内乘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因此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中的例1是复习以前学过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教学。这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例
1、例2承载两部分知识:一是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二是学习竖式的写法。
学生的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除法》,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且在生活中有动手平均分物品的经验。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操作、观察,对比、想象等活动来理解有余数的意义,并且通过自学来探究竖式的写法是可行的。
对教材的处理
这节课教学承担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摆三角形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层次是通过具体抽象出除法竖式的写法。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效操作,在两种不同结果的操作中,(一种正好摆完,另一种是摆完后有剩余)引发学生观察、对比、思考,感知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其次,组织学生在理解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有效自学。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给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强。最后,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竖式的写法,学生的思维有直观到抽象,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结合具体情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用竖式表达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探究意识。
重点:
1、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笔算方法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难点:比算方法。
二、教学设计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设计了“情境导入,操作体验,尝试笔算,巩固练习”四个环节。
1、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新课开始,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做一个猜手指的游戏(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2、操作体验,建立概念
具体情境引入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想一想,摆一摆,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建立表象,逐步由表象感悟出有余数除法。
3、尝试笔算,探究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意义后,鼓励学生尝试笔算,然后引发学生自学,有效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
4、应用拓展,巩固提升
此环节,我设计了基础练习笔算,尝试练习,根据填空的结果列算式笔算,拓展练习,口算等环节。这样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第五篇:《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并且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的应用。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二、说学情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三、说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是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通过课前谈话,告诉学生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奖励智慧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后出示智慧星,六个智慧星,每人奖励2颗,可以奖励给几人?让学生到黑板前分智慧星,列出除法算式,复习巩固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名称。
(二)动手操作、建构知识
教学不是简单给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所以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两次摆小棒来感知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第一次摆:
教师在6颗智慧星的基础上增加一颗智慧星,现在有7颗智慧星,每人奖励2颗,可以奖给几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独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体验有剩余,剩下的1个还够不够分给一个人?引出算式:7÷2=3(人)„„1(个),教师顺势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表达方式,用省略号把商和余下的数个开,并让学生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确定除数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明确“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
2、接着研究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进行第二次摆小棒。
组织小组分工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两组小棒根数不同)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然后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除数。接着教师质疑:余数等于除数可以吗?说说你的想法?余数大于除数可以吗?你是怎么想的?从学生的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这里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的学习方法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优节省了全部都摆的时间,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巩固新知,完成60和61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并深化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历程,畅谈自己的收获。评价自己及本组的表现,然后教师评价,奖励智慧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得到具有象征意义的奖励,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爱学、乐学!
七、说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让学生学好本节课的目的。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