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巧板教案
《七巧板》教学设计
崇寿镇中心小学
施旦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想像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七巧板的结构,会用七巧板拼图形。
教学难点:能把七巧板还原成正方形,并能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和想象的图形。教学准备:七巧板一副
课件
教学设计:
活动
(一)介绍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激趣引入
今天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它的年纪可大了,比你们爷爷的爷爷还大,有2500 多岁了,想不想见见他?
引出七巧板
2.初步感知七巧板的结构
你知道为什么叫“七巧板”吗? 介绍七巧板。
3.那这个“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呢?
4.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
(二)动手操作,拼图
1.拼简单图形,按要求拼:
(1)拼一个正方形,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图形,各有几个?
(2)拼出长方形,说说你用了哪些图形,各有几个?
(3)拼出三角形,说说你用了哪些图形,各有几个?
2.拼图图案欣赏
观察这些图案,说说各像什么。3.模拟拼图
自己动手拼一拼,拼完后请同桌看看拼得对不对。
4.创意拼图
自己尝试不照样子能不能拼出一些有趣的图形?
活动
(三):全课总结回馈新课。
1.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看,喜欢什么?
2.请你把“七巧板”复原拼成一个正方形,收起来。
第二篇:七巧板教案
一年级下册《用七巧板拼一拼》学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准备: 教具:七巧板、黑板。
学具:七巧板、彩笔、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把你喜欢玩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具,好不好?出示黑板: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七巧板”(板书)。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认识七巧板。
1、操作感知,初步认识七巧板
猜一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汇报发现,“七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
2、分一分:(板书)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全班互动,按图形形状分类)你是怎么分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分法)复习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展示平行四边形,并板书。师:看看它的外形与其它图形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四条边,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
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最多,有5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只有1块;
3、比一比:(板书)
师: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还可以比一比呢?请你动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
4、简单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展示:今天老师请来了七巧板,请它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吧!(一学生头戴七巧板头饰表演)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个叫黄泊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等。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师:听了七巧板的介绍,我觉得七巧板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七巧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课件出示第4页内容说一说)
5、欣赏:如何把正方形剪成7块图形,并注有编号。你看到了什么?
6、知道了七巧板的组成,大家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七巧板。
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七巧板,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每一块涂上不同的颜色,做成一副彩色的七巧板。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为下面的拼图做好铺垫。以“动手玩游戏”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来。】
(二)、动手实践,逐步体验七巧板
1、拼图形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欣赏课本第4页《你知道吗》:七巧板拼图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发挥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小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拼好后,师选几副作品展示,让学生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2、结合练习一第4题第二小题,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图案 讲故事。
【设计意图:让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数学的学科性任务。】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小结:玩到现在,你喜欢七巧板吗?你能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七巧板呢?(好玩的、有趣的、漂亮的……)
第三篇:七巧板教案
第十二课时
活动目的:
同一图案可以通过智力七巧板不同的结构组合拼搭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方式。活动方法:
以滑梯为例,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拼装出来。
1、公布拼装内容:滑梯
2、用多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开始拼装。
3、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
4、如学生拼装的种类不多,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第十三、十四课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拓展: 专题设计一:飞机 ——观察创造
在多次接触七巧板,学生基本熟悉了智力七巧板的组拼规律和技巧,引导学生进入创作阶段。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动物、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用品等,经过抽象化后,均可作为创作题材。用“智力七巧板”表现出来。活动方法:
1、借助挂图,注意观察。
2、分析结构,将所观察到的事物抽象化。
3、将抽象化的图形用“智力七巧板”表现出来。
4、学生专项训练。活动图例:
观察到的事物——抽象化的图形——智力七巧板表现 ——举一反三
让学生将一个图形,进行自我揣摩、并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变、移动板块,转换成类似的多种图案。就是七巧板活动中的举一反三
第十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过程
师: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1)模仿
师:老师现在放一段动画片,请小朋友在观看动画片时,结合故事情境,猜猜他们各代表什么?
课件演示:拼好的人、大树、兔子图形。
师:边放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勤劳的孩子。
指名说说这三个图案各代表什么。
师:你喜欢哪一个图案?或者从书上选一个喜欢的照样子动手拼一拼。
拼的时候,先仔细观察,用哪几块,每一块的位置在哪?拼好后小组内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同时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拼一拼。
评价:这三个同学谁拼的最快、最好。集体反馈,评比贴星。(2)创新
师:刚才我们是模仿来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动脑拼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吗?把你拼好的图案贴在纸上。学生拼好后可以走下来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3)参观、点评作品。
师: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师随机将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都动脑筋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获得了丰收。
全课总结
1、评比冠军队,教师发奖品,希望你们继续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取得更大的成绩。
2、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校本课,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第四篇:七巧板教案
教学内容: 书本第22——23页“有趣的七巧板”。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教具准备:课件,师、生每人一副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
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不知道小朋友还认不认识它们,记不记得它们的名字,师出示图形生辨认图形。
2、欣赏图形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3、揭示课题:师: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这七块图形叫“七巧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认识七巧板师:你想了解有关七巧板的哪些知识? 生1:七巧板有几块?
生2:七巧板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生3:七巧板有什么奇妙?……
师:你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等学完这节课,就会知道答案了
2、介绍七巧板的来历课件出示七巧板师
师:有的小朋友问到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谁来说一说? 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师: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 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三、自主探究,开发潜能
1、组织竞赛。师:你们想不想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今天我们8个小组就来比一比,举行一次夺星大赛,哪一队得的合作星最多就是今天的冠军队。就把老师拼的作品奖励给这个小组。(出示作品)
2、用两块拼师: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
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刚才我们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
师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3、用三块拼师: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比比哪个小队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师小结:用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用四、五、六块拼师: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4、用七块拼师: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是模仿来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动脑拼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吗?把你拼好的图案贴在纸上。学生拼好后可以走下来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师: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生1:我喜欢王蕾的作品,因为她拼的小鱼很像。
师:看来同学们都动脑筋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获得了丰收。
四、总结
第五篇:七巧板教案
奇妙的七巧板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并且玩过七巧板,七巧板本身对他们而言并不新奇,切入点比较低。
2,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想象力及创造力丰富,求知欲强,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当引导,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欣赏为主的教学策略
1,演示一些有意思的七巧板图案,让学生欣赏一下,体会其中的神奇之处。2,介绍一下七巧板的历史由来,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
3,巧妙地运用七巧板来证明数学中的勾股定理,让学生欣赏一下七巧板在数学之中的妙用。
4,给学生一些没有标明拼法的七巧板图案,让学生两人一组,共同把这些图案拼出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智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普通教室
2,资源准备:至少50副七巧板,一些七巧板的图片,若干小礼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手拿一副七巧板,同学们,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七巧板了,相信大家都会用七巧板来拼图吧,下面大家看一下这里:
(二)介绍七巧板历史
同学们都玩过七巧板,但有谁知道七巧板是怎么得来的吗? 七巧板是由宋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来的。燕几就是宴请宾客的案几,他的创始人是黄伯思。黄伯思的燕几中只有长方形,虽然可以拼出多种巧妙的图形来,毕竟变化有限。到了明代,出现了三角形案几的“蝶翅几”,其发明人是严澄。蝶翅几不仅能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还可以拼成菱形,马蹄形,S形及其他各种复杂的形状。在《燕几图》和《蝶几谱》的基础上,兼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拼出更加生动,多样图案的七巧板终于问世了。目前,世界上公认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拼图游戏都源于中国的七巧板。七巧板在流传到海外之后,其他民族对七巧板加以发展,改造,也有许多的创新,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国外的七巧板。1,阿基米德的“小盒子”
阿基米德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最著名的数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的一个拼图游戏叫做stomachion,意思是“令人发疯的游戏”。,由于阿基米德的小盒子由14个组块组成,其中既有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有直角三角形,还有不规则的2块四边形和1块五边形,因此可以称之为“超级七巧板”,能够拼出许多复杂的图案来。
2,日本的七巧板
日本七巧板和中国七巧板有两个显著的不同:
(1)中国的七巧板只有一种拼法能拼成一个正方形,而日本的七巧板却有2种不同的拼法拼成正方形,这从日本七巧板的分割方法中可以很明白地看出来。
(2)中国七巧板不能拼出在中心有一个与边缘平行的正方形空洞的正方形,而日本七巧板却可以拼出来。
3,德国七巧板
在世界各国的七巧板中,德国的七巧板是品种最多,最复杂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多巧板”。
(三)七巧板中的数学问题 1,介绍用七巧板来证明勾股定理
七巧板除了可以拿来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之外,还可以拿来演示数学定理。我们已经学习过勾股定理了吧。我国古时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为勾与股,称斜边为弦。下面,我们将用七巧板来演示一下勾股定理。
首先,准备两副七巧板。先将一副七巧板拼成大正方形ABCD,再将另外一副同样大小的七巧板拼成两个小正方形BIHE和CEFG,并使它们与ABCD相接,如图所示。这时ACG,DBI,BEF,和GEI必均为直线,这样,3个正方形之间正好空出一个大三角形BCE,其斜边(弦)就是大正方形的一条边,它的两条直角边(勾和股)分别是两个小正方形的一边。由于两幅七巧板的面积相等,这就证明了两个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和,也即勾方+股方=弦方。
2,七巧板中的悖论
在数学和逻辑学中出现的悖论,是科学家历来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所谓“悖论”,简单的说来这就是这样一种命题,如果说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假的;如果说它是假的,它又是真的。
比如说理发师悖论。理发师悖论是这样的:一个乡村的理发师决定,他将给村里那些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当然他不会给那些自己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样悖论就产生了:他是否应该给自己刮胡子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依据前半句话,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 但是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依据后半句话,他又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问题的关键是,理发师的这个决定把自己也包括在内了。
在七巧板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有趣的悖论。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这幅图中有4组8个七巧图,前三组中的2个图形外形是完全相同的,但左侧的是实心的,右侧的有边缘缺口或有内部空洞;最下面一组是2个人形,外形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左侧那个人有脚,右侧那个人没有脚!如果说这8个七巧图是用同一副七巧板拼出来的,你相信吗? 就拿最下面这2个人来说,他们虽然外形相似,实际上左侧的人体只用了七巧板中的6个组块,留下一个小三角形当脚;右侧的人体已经把7个组块全部用掉,因此就没有脚了。所以这两个人看起来虽然相似,实际上左侧的那个人要瘦一些,矮一些,右侧那个人要胖一些,高一些,但由于差别很小,乍一看会觉得身体是一样的,因而会觉得奇妙和不可思议。其他三组七巧图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四)游戏时间
刚才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有关七巧板的知识,大家是不是也很想自己动手拼一下七巧板呢?那我们就来个七巧板拼图比赛吧。大家2人一组,分成15个小组,看看那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手头上的七巧板把图案拼出来,最先完成的小组可以获得一份精美的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