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等待花儿开》教案
教材简解:
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含于等待之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这种等待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果农把对果树的爱浸透于等待之中,渴望成熟,穿梭林间,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于是这种等待换来了满园飘香,果实累累。爱需要等待,等待也是一种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需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我们的孩子也需要怀有一颗爱心,耐心等待,等待长大,等待花儿开。
活动目标:
1.能有层次、逐一地观察画面内容,会欣赏散文的优美。
2.能理解图画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3.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
重点难点重点:欣赏散文,找出散文句式的特点和优美。
难点:帮助孩子解析文中动词的具体含义,并且与相关的主体对应起来进行学习。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本文运用拟人化的、自述的方式来展示植物生长这个自然过程,将植物生长相关的各种因素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把一个涉及科学的内容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教学的特殊和优美之处,展现无遗,更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文体的美。
设计思路:
等待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漫长难熬的过程,但是孩子的学习、成长、游戏都必须遵守这条很重要的规则和过程--即等待,只有通过耐心的等待,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以及游戏合作的快乐。大自然的一切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们等待春天花开的那份激动与喜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聪明、灵动的孩子们又怎能错过上天赐予他们发现这一切的慧眼呢?
教学准备:
1.幼儿有观察过各种植物或种植植物的经验,2.太阳、朝霞、风、雨、土地、种子、花等的小图标。
教学过程:
1.谈话活动:(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经验)请幼儿说说:你种过什么花?它开花了吗?你觉得植物开花需要哪些条件呢?当幼儿说出阳光、水、土壤时,教师可以用表示各个因素的小图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2.阅读图画: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画面。
画面上有什么呢?这个故事是跟花有关的。你们知道花儿是怎样从一粒种子长大并开花的吗?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慢慢地等待花儿一点点长大。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散文名字叫《等待花儿开》
第一幅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呢?看见朝霞接着会出现什么呢?看,太阳出来了,你可以用一个动词来描述太阳的状态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会给花儿带来什么呢?没有太阳,花儿会怎样呢?这时候的花儿又是什么样子呢?
第二幅图:这次出现的又是谁呢?风是怎样来的?你可以用一个动词来形容一下吗?风儿会带来什么呢?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使用确切的动词。这时候花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三幅图:现在又是谁出现了?“云是怎么过来的?风和云又是什么关系呢?当云在天空变厚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什么呢?花儿长大了吗?变成了什么?
第四幅图:看,雨来了!没有雨水花儿又是怎样呢?云和雨又是什么关系呢?花儿有什么变化呢?
第五幅图:雨点落到地上了,大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雨水不见了,原来是大地喝到肚子里了。雨水落到地上就不见了,原来是渗到地里去了,这样花儿才能吸收到水分。花儿又有什么样子的变化呢?
第六幅图:画面上都有什么呀?小种子是长在哪里的?小种子慢慢长大后会怎样呢?从泥土里钻出来。
第七幅图:(跟前面对照看)花儿由种子变成什么了?从土里钻出来的是花苗。花苗慢慢长大、长高,然后会怎样呢?
第八幅图:花儿终于开放了!我们再返回去看一下,从第一幅图开始,是经过一个怎样的过程花儿才长大、开放的呢?(教师对照画面,利用小图标将花儿开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展示出来,帮助幼儿进行梳理。
回放画面:原来花儿开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好多因素,所以文章名叫《等待花儿开》,”等待“是什么意思?在等待花开的时候有哪些因素陪伴着、等待着花儿逐渐长大并开放的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样的?花儿又是怎样一点点地长大的?
3.自由讲述,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及整个故事的内容;在幼儿讲述时请幼儿注意书中所使用的不同的动词。
4.教师出示词汇:升、飘、吹。并且根据图画来理解这些动词的不同含义。教师帮助孩子解析词汇的具体含义,并且与相关的主体对应起来进行学习。例如:风-------过来了。(吹、刮)太阳-----------上来了。(升、爬)等待花儿开朝霞说:”太阳要升起来了。“太阳真的升起了。
太阳说:”风要吹过来了。"风真的吹过来了。
第二篇:我们等待花儿开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等待花儿开
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含于等待之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这种等待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果农把对果树的爱浸透于等待之中,渴望成熟,穿梭林间,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于是这种等待换来了满园飘香,果实累累。爱需要等待,等待也是一种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需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我们的孩子也需要怀有一颗爱心,耐心等待,等待长大,等待花儿开。
活动目标1.能有层次、逐一地观察画面内容,会欣赏散文的优美。
2.能理解图画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3.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
重点难点重点;欣赏散文,找出散文句式的特点和优美。
难点:帮助孩子解析文中动词的具体含义,并且与相关的主体对应起来进行学习。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本文运用拟人化的、自述的方式来展示植物生长这个自然过程,将植物生长相关的各种因素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把一个涉及科学的内容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教学的特殊和优美之处,展现无遗,更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文体的美。
设计思路:
等待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漫长难熬的过程,但是孩子的学习、成长、游戏都必须遵守这条很重要的规则和过程--即等待,只有通过耐心的等待,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以及游戏合作的快乐。大自然的一切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们等待春天花开的那份激动与喜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聪明、灵动的孩子们又怎能错过上天赐予他们发现这一切的慧眼呢?
教学准备:
1.幼儿有观察过各种植物或种植植物的经验,2.太阳、朝霞、风、雨、土地、种子、花等的小图标。
教学过程:
1.谈话活动:(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经验)请幼儿说说:你种过什么花?它开花了吗?你觉得植物开花需要哪些条件呢?当幼儿说出阳光、水、土壤时,教师可以用表示各个因素的小图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2.阅读图画: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画面。
画面上有什么呢?这个故事是跟花有关的。你们知道花儿是怎样从一粒种子长大并开花的吗?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慢慢地等待花儿一点点长大。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散文名字叫《等待花儿开》
第一幅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呢?看见朝霞接着会出现什么呢?看,太阳出来了,你可以用一个动词来描述太阳的状态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会给花儿带来什么呢?没有太阳,花儿会怎样呢?这时候的花儿又是什么样子呢?
第二幅图:这次出现的又是谁呢?风是怎样来的?你可以用一个动词来形容一下吗?风儿会带来什么呢?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使用确切的动词。这时候花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三幅图:现在又是谁出现了?“云是怎么过来的?风和云又是什么关系呢?当云在天空变厚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什么呢?花儿长大了吗?变成了什么?
第四幅图:看,雨来了!没有雨水花儿又是怎样呢?云和雨又是什么关系呢?花儿有什么变化呢?
第五幅图:雨点落到地上了,大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雨水不见了,原来是大地喝到肚子里了。雨水落到地上就不见了,原来是渗到地里去了,这样花儿才能吸收到水分。花儿又有什么样子的变化呢?
第六幅图:画面上都有什么呀?小种子是长在哪里的?小种子慢慢长大后会怎样呢?从泥土里钻出来。
第七幅图:(跟前面对照看)花儿由种子变成什么了?从土里钻出来的是花苗。花苗慢慢长大、长高,然后会怎样呢?
第八幅图:花儿终于开放了!我们再返回去看一下,从第一幅图开始,是经过一个怎样的过程花儿才长大、开放的呢?(教师对照画面,利用小图标将花儿开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展示出来,帮助幼儿进行梳理。
回放画面:原来花儿开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好多因素,所以文章名叫《等待花儿开》,”等待“是什么意思?在等待花开的时候有哪些因素陪伴着、等待着花儿逐渐长大并开放的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样的?花儿又是怎样一点点地长大的?
3.自由讲述,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及整个故事的内容;在幼儿讲述时请幼儿注意书中所使用的不同的动词。
4.教师出示词汇:升、飘、吹。并且根据图画来理解这些动词的不同含义。教师帮助孩子解析词汇的具体含义,并且与相关的主体对应起来进行学习。例如:风-------过来了。(吹、刮)太阳-----------上来了。(升、爬)等待花儿开朝霞说:”太阳要升起来了。“太阳真的升起了。
风说:”云要飘过来了。云真的飘过来了。“云说:”快要下雨了。雨真的下了。“雨说:”土地要喝水了。“土地真的要喝水了。
土地说:”种子要发芽了。“种子真的发芽了。
种子说:”花苗要长大了。“花苗真的长大了。
花苗说:”花儿要开了。"花儿真的开了。
第三篇:幸福花儿开心上教案
《幸福花儿开心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幸福花儿开心上》是一首柯尔克孜民歌,歌曲情绪热烈、欢快,表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关怀下的幸福生活。全曲为降E大调,共五个乐句,第五乐句为结束句。优美的旋律使人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的旋律、节奏,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熟演唱歌曲上声部的旋律。
2、了解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和民俗。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中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及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在歌曲《美丽的鲜花在开放》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学习。随音乐做几个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
伴随着愉快的音乐,我们走进了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听说我们3年1班的同学上课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了,那你们今天能用实际表现证明吗?好的。问题来了,请听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对了!他们大多能歌善舞,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在重大节日里,人们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歌唱伟大的祖国和幸福的生活。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一起走进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啊?()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课件展
示)柯族人在路上相遇时,要用手抚胸躬腰互相问好。他们说“你好”时说“西涨西”。跟我示范一下:请同学们用柯族礼仪及柯族语同桌之间互相问一次好。()我们了解了柯族的文化和民俗,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柯族的歌曲怎样唱啊?
二、放录音感受歌曲情绪。带着问题初听音乐。在听歌曲时我们要思考两个问题:
(1)、在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欢快 热烈的)(2)、看看歌曲中有哪些你认识的音乐记号? 简介重音记号的用法,反复记号的应用。
> 重音记号 :‖ 反复记号
三、课堂练习
老师这有一段旋律,只有认真听讲的孩子才能够唱的准,看谁能够做得到!视唱练习:
师弹琴,生试唱。(4)节奏练习:
教师小结:同学们做的真准确!想不想学唱歌曲啊?
四、学唱歌曲:
1、拍手听音乐并提出要求:歌曲为我们描述了哪些美景?(羊群、草原、太阳、葡萄、酥油)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有这些美景的地方,就是柯尔克孜族人们生活的地方。这首歌曲是两声部的合唱歌曲,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学唱上声部。
2、听教师范唱,生拍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3、学生用啦哼唱,拍手熟悉旋律。
4、鼓励学生试填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情的投入)
6、指导学生打手势练唱。
7、指导学生用上几个简单舞蹈动作,练习,边唱边表演。
同学们你们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因为你们真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孩子!
五、课外拓展:歌曲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两个小任务:
1、请你回家把今天学唱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从歌声中能感受到你的快乐。
2、请有条件的同学们在课下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并为歌曲编排舞蹈,下节课给同学们展示。同学们能不能完成?
六、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收获?()对,我们游览了柯尔克孜族,了解了柯族的生活,风俗文化等,还学唱了一首柯族民歌,学会了一句柯族的语言。希望同学们能像柯尔克孜族的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怀抱里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幸福花儿开心上教案
《幸福花儿开心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幸福花儿开心上》是一首柯尔克孜民歌,歌曲情绪热烈、欢快,表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关怀下的幸福生活。全曲为降E大调,共五个乐句,第五乐句为结束句。优美的旋律使人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的转折阶段,对音乐已有一定得感受力和表现力,模仿力较强,而且仍活泼好动。所以本节课我采取动、静结合的形式,以带领学生畅游柯尔克孜少数民族村为线索,让学生了解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概况、生活风俗等,并边看边听来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听唱能力及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的旋律、节奏,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熟演唱歌曲上声部的旋律。
2、了解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中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及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老师自我介绍,请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一、导入。
老师听说我们3年1班的同学上课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了,那你们今天能用实际表现证明吗?好的。请听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个民族),对了!那么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民族呢?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一起走进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啊?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柯尔克孜民族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新中国成立以前还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生产生活水平都非常低下。新中国的柯尔克孜草原出现了兴旺景象。《幸福花儿开心上》就描述了牧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老师边介绍柯尔克孜族边播放课件)。
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柯尔克孜族,那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柯尔克孜族的歌曲怎样唱啊?
二、放录音感受歌曲情绪。带着问题初听音乐。在听歌曲时我们要思考两个问题:(1)、看看歌曲中有哪些你认识的音乐记号?
(2)、在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欢快 热烈的)简介重音记号的用法,反复记号的应用。
> 重音记号 :‖ 反复记号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真仔细!想不想学唱歌曲啊?
三、学唱歌曲:
1、拍手听音乐并提出要求:歌曲为我们描述了哪些美景?(羊群、草原、太阳、葡萄、酥油)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有这些美景的地方,就是柯尔克孜族人们生活的地方。这首歌曲是两声部的合唱歌曲,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学唱高声部。
2、按节奏教学生朗读歌词。
3、学生边聆听歌曲范唱边拍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4、学生用啦哼唱,拍手熟悉旋律。
5、鼓励学生试着填歌词。
6、完整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情的投入)
7、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8、指导学生用上几个简单舞蹈动作,练习,边唱边表演。
同学们你们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因为你们真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孩子!
五、课外拓展:歌曲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两个小任务:
1、请你回家把今天学唱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从歌声中能感受到你的快乐。
2、请有条件的同学们在课下了解一下其他民族的民俗风情,下节课同学们相互展示。同学们能不能完成?
六、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收获?()对,我们游览了柯尔克孜族,还学唱了一首柯族民歌。希望同学们能像柯尔克孜族的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怀抱里快乐的、健康的成长!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幸福花儿开心上教案
幸福花儿开心上
一、教材分析:
《幸福花儿开心上》是一首柯尔克孜民歌,歌曲情绪热烈、欢快,表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关怀下的幸福生活。全曲为降E大调,共五个乐句,第五乐句为结束句。优美的旋律使人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二、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熟悉歌曲二声部合唱的旋律。
2、感受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热烈、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歌曲《娃哈哈》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学习。随音乐做几个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歌曲,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五十六个大家庭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大多能歌善舞,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在重大节日里,人们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歌唱伟大的祖国和幸福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学习一首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
2、放录音感受歌曲情绪(1)、初听音乐
要求: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欢快
活泼的)(2)、再次听音乐 要求:歌曲为我们描述了哪些美景?
(羊群、草原、太阳、葡萄、酥油)
师:这么多的美景,有草原,有羊群,有葡萄。有这些美景的地方,就是祖国的西北新疆地区,柯尔克孜族人们生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3)、民族介绍(课件展示)
这首歌曲中唱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是生活在新疆的西南部及北方的一些地区。以游牧、畜牧业为主。而且,是我们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
3、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教师分句教唱学生学唱(3)分析曲谱 认识歌谱记号:前奏、结束句、重音记号
(教师示范重音记号的演唱)
解决节奏难点:前八后十六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教师示范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启发学生感情的投入)(5)演唱第二段歌词。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两段歌词。
四、合作拓展
1、指导学生用上几个简单舞蹈动作,练习,边唱边表演。
2、自制简单打击乐器,(文具盒、学具盒代替手鼓为歌曲进行伴奏)
3、歌舞器乐表演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游览了柯尔克孜族,了解了柯族的生活,风俗文化等,还学唱了一首柯族民歌,学会了一句柯族语。今天的柯族之旅就到这里吧!板书设计
幸福花儿开心上
1= ЬE
2|4
柯尔克孜族民歌
应炬改词 配歌
重音记号:
> 反复记号:
: ||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带领学生畅游柯尔克孜民族为线索,通过介绍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概况、生活习俗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视听结合来了解柯尔克孜族,并用听唱、模唱等方法让学生学唱歌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视听、学唱、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