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沏茶教案
教学评优 教学设计
沏茶问题
中卫九小 李珍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良好意识。
三: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法 讲授法 学法: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卡片 资料袋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课
中国是特别好客的国家,招待客人包含着很多知识,有请客人喝茶的,有请客人吃饭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由沏茶引出的待客之道吧!
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待客之道第一曲——沏茶
就“沏茶”来说,有哪些小工序呢?
老师也测量了一下各个工序所用时间,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资料袋,四人一组讨论。
要求: 教学评优 教学设计
1)说一说:把你的方案和小伙伴互相说说,并讨论得出最合理的方案。2)摆一摆:把你们的方案用卡片摆出来。
3)算一算:把你们的方案所用时间列出算式计算出来。三)谈话交流
(1)汇报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沏茶的工序这么多,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你打算怎么做?
引出:有序想,同时做,并板书(3)添画箭头,完成流程图。小结:通过沏茶问题你学到了什么?
做一件事情,在考虑好先后顺序的基础上,用同时来做几件事的方法,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会画流程图
四)介绍优化法提出者——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
今天,我们学习的沏茶问题的方法,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提出来的。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于1965年发表《统筹方法平话》,也叫“优化法”,“统筹法”通过合理安排时间, 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
五)深化理解,巩固拓展 待客之道第二曲——热情招待
过渡语:妈妈和阿姨喝着茶,聊着天,肚子“咕咕”叫起来,妈妈要留阿姨在家吃晚饭,你愿意帮助妈妈安排以下事情,让阿姨尽快吃上饭吗?
洗锅 1分钟 炒菜 3分钟 煮饭20分钟 烧汤 5分钟 烧鱼 6分钟 煮肉 6分钟 教学评优 教学设计
淘米 2分钟
想一想:小明应该怎样合理安排以上事情,尽快将饭烧好? 六)布置作业
待客之道第三曲——安排休息 优化 78页3题 七)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生活中,学习中可以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篇:沏茶教案
《沏茶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汇报课前调查资料
课前调查1分钟能做什么事。
师: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体会时间真的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体会学习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板书:合理安排时间)
师:大家会合理安排时间吗?下面我们就开展“今天我来当家”的活动,比一比谁最会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
1.明确“做事要明确先后顺序”。
师:今天你是值日生,主要负责地面清扫工作,包括拖地、扫地、倒垃圾、撮垃圾。你将怎样安排你的工作程序呢?不这样安排可以吗?(板书:明确先后顺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新知之前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为新知的教学奠定基础。
2.明确“做事不仅要明确先后顺序,而且能同时做的可以同时做。”
师:小明的家里也来了客人,(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李阿姨来家里做客,妈妈让小明烧水沏茶;
怎样让客人尽快喝上茶。
师:你们知道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吗?
师:怎样安排这些工序才能尽快喝上茶呢?
师:这么多的事情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用你手中的小纸片摆一摆。
(1)小组合作学习:
①独立思考,设计方案。
②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展示流程图。
③计算所需的最少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为新知的方法的掌握奠定基础。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设计方案?
生:板演。预设情况:
①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共14分钟
师:还有更省时的方法吗?
②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茶杯(2分钟)共11分钟
师:比较两种方法,哪种设计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为什么?
生:烧水时可以同时找茶叶、洗茶杯,不用计算这两件事的时间了,只计算烧水时1+1+8+1=11(分钟)师:(板书:同时)接水、沏茶能同时进行吗?
生:不能,要有先后顺序。师:(板书:顺序)
师:能同时做的事情竖着摆在一起,其他事情要有先后顺序,如果用箭头表示顺序是不是更清晰呢?(边说边画箭头,出现流程图)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出最优化的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的目的。
师小结:
(1)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少。
(2)几件事情同时做时,计算时只加最长时间。
3.明确“在做一件事的同时可以做几件事时,也要考虑这几件事的先后顺序和所用时间”。
师:今天我们也试着炒鸡蛋吧。
(1)炒鸡蛋需要做哪些工作?(读信息)
(2)合作建议:
①思考:如何安排炒鸡蛋的过程最合理?
②利用信封中的学具摆出炒鸡蛋的过程。
③算出炒鸡蛋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3)小组活动摆学具
(4)学生汇报
情况1:
洗锅(2分)——烧热锅(2分)——烧热油(4分)——炒蛋(4分)
切葱花(2分)
敲蛋(1分)
搅蛋(2分)
2分
2分
4分
4分
2+2+4+4=12(分)
情况2:
洗锅(2分)——烧热锅(2分)——烧热油(4分)—— 炒蛋(4分)
敲蛋(1分)
切葱花(2分)
搅蛋(2分)
2分
2分
4分
4分
2+2+4+4=12(分)
(5)对比:
①这两种方案有什么相同点?(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
②有什么不同点?
师:两种方案都合理吗?(从时间的角度思考)
师:你有什么体会?
师小结:在做一件事的同时,如果可以做其他几件事,也要考虑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所用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出最优化的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师:请看屏幕,李阿姨问了小明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助解决一下吗?
(1)
写作业(10分钟)
择菜洗菜(5分钟)
洗米(3分钟)
蒸饭(20分钟)
师: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些事,你需要考虑什么?
请你用流程图表示出准备晚饭的过程,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2)学生反馈
(3)对比:哪个方案用的时间最少?
师小结:从节省时间考虑的,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
2.P105页做一做1
(四)总结
“今天我当家”,同学们沏了茶、准备了晚饭、洗衣整理房间,做的事情可真不少。能说说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吗?(做事明确先后顺序,要同时做的同时做,节省时间;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设计:
洗水壶→接水→
烧水→
沏茶(1分钟)(1分钟)(8分钟)(1分钟)
洗茶杯
(2分钟)
同时进行 →
找茶叶
(1分钟)
第三篇:沏茶教案
数学广角《统筹安排时间》教案
尤溪县实验小学
黄秋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1、欣赏《时光匆匆》视频。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时间是金钱所买不来的。时间是最珍贵的,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就与时间有关,究竟是什么内容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课件出示课题。
2、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出示课件:选词游戏。
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师生点评合理不合理,为什么?引出“什么可以同时做的“同时”,什么不可以同做的“先......后......””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沏茶问题预设场景: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他们家来做客。(多媒体出示例2主题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想一想,你平时在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那些事情?(多媒体出示各项工序图)师:如果一件一件地去完成,需要多长时间?但是,小明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他在想什么呢?课件出示: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请同学们帮帮忙。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老师温馨提示:
(1)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联系生活你认为大概顺序是什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
(2)有那些事情一定要先做,那些可以同时做?
(3)你能把这个过程和时间记录下来吗?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师: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活动开始吧!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做好点拨和搜集信息。
(3)展示不同的方案:
方案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方案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方案C:小明一件完成再做下一件事,会用多长时间?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沏茶1分钟。
1+1+8+1+2+1=14(分钟(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
师:我们来看小明是怎样做的?(出示课件)提问:烧水的同时为什么还要找茶叶、洗茶杯呢? 生:因为这样做比较节省时间。
5小结:刚才的方案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4页“做一做”第2题。
(1)师:帮完小明,我们再来帮助小红,小红感冒了,她想吃完药赶快休息,小红在休息之前要做这些事:(出示图表后,理解水变温的意思),应如何安排才能让她尽快休息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出流程图,并算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要求书写格式规范)
(2)展示几名学生的流程图,生评议。(课件显示结果)找杯子倒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 量体温5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1+6=7分钟
师:单独完成需要几分钟?看经过我们合理安排顺序,比单独完成节省了几分钟?这样小红就可以尽快的休息了。
(3)介绍流程图的书写。课件出示。
2、东东放学回家,肚子咕咕地叫,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饭?要做以下几件事:
洗电饭锅(1分钟)放米和水(2分钟)
煮饭(20分钟)炒青菜(3分钟)
烧鱼(6分钟)烧肉(6分钟)
烧汤(6分钟)
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要用几分钟?(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选出最佳方案并画出简单的流程图)
3、喜羊羊每天早晨都要做这几件事:起床穿衣3分钟,洗脸刷牙3分钟,整理床铺3分钟,吃早饭10分钟,听英语广播20分钟,如果你是我,你会怎样合理安排?
4、这样安排时间可以吗?为什么?课件出示:(1)方方边吃饭边看电视画面。(2)小伙子边骑车边打电话画面。(3)在路上踢球画面。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1、告诉学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同时做的,强调:合理,科学。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最后老师把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与您共勉(课件):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附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科学
+ 1 + 8 + 1 = 11(分)先...再 洗水壶 → 接水 → 烧水 → 沏茶
同时 同↓ 洗茶杯 时 找茶叶
第四篇:《沏茶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
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04数学广角——沏茶问题例1。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示标导入
1、同学们,谁来说说我们刚刚做了些什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等等。我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
2、出示错误例子:一边刷牙,一边洗脸。引导学生理解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
3、师: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首先要明确先后顺序,其次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ppt出示主题图)
2、小明沏茶需要哪些工序?(ppt出示)指名读沏茶工序,问:按照这样的顺序沏茶可以吗?引导学生说明沏茶的先后顺序不对。指名说出正确沏茶顺序。
3、小明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也想让李阿姨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理解“尽快”。
4、学习要求:
(1)请你用摆一摆的方式,帮小明设计出一份既合理又省时的方案,(2)计算出所用时间。(3)比一比,哪一组最快。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1+1+8+2+1+1=14(分钟)
5、师:A、B两种方案你们更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生:A种用的时间更短。师:为什么他用的时间短呢? 生:同时进行的事情放在了一起。
师:同事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节省时间)师:计算出时间,并解释这里烧水的八分钟。
6、横着表示什么?(顺序)竖着表示什么?为了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箭头的形式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的一幅图就叫流程图。
7、为什么B方案不够合理呢?生:没有同时进行。
师:他们是一件一件做的,需要14分钟。这组同学只注意到了先后顺序,而忽略了那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导致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8、我也帮小明设计了一个方案C,大家看看是否合理呢?
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 同时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师小结:这个方案可以,但不够合理,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他匆忙。
9、总结:所以,三种方案中,我也觉得A方案更加合理,我们帮小明解决了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沏茶问题。(板书)对于今天的沏茶问题,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这就叫合理安排时间,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同时做(不是),教师再次强调合理安排时间。
10、这些事情这样安排合理吗?(课件)
(1)小丽边写作业边听音乐。
不合理(2)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不合理(3)芳芳边泡脚边看电视。
合理
三、练测促学
1、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
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
扫地(10分钟)
整理书桌(10分钟)
晾衣服(5分钟)生交流,汇报。
2、小明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
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
等开水变温
(6分钟)
找感冒药
(1分钟)
量体温
(5分钟)
请你在练习本上帮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3、我们今天帮小明解决的问题都属于沏茶问题这一类型的。首先要明确先后顺序,其次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才能够节 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
4、同学们今天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让老师眼前一亮,同学们都快成数学家了,不信吗?(幻灯片出示华罗庚和统筹学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了很多知识有很大收获,古今中外,有很多文人志士对时间有很深的体会,我国文学家鲁迅。
五、以鲁迅的名言作为结束语。
六、板书
沏茶问题
先后顺序
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进行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
+
+
1=11(分钟)
魏晨琪
新源镇中学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单元中的一个内容,这个单元安排了简单的运筹思想的教学,它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一课时的内容是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操作,对于如何上好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有以下的体会:
1、教师要做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不应包办,在指导学生用流程图的方法记录时,教师指导的过多。学生自己能发现能探索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就不要说了。在备课时,就需要教师要想到细节。确定出正确的教学设计。
2、课堂练习的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相符合。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我联系了一些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事例。
3、教师的语言还有待加强,要更加精炼。既然是合理利用时间,教师就要抓住省时、高效这样的词。
4、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应排除一切干扰,充满激情的上好每节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全身心投入课堂,在融洽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第五篇:沏茶问题教案
《沏茶问题》教案 昌黎县 第六小学 尹二零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113-11
4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
1、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卡片、练习纸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册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统筹方法”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有用到过,平时在做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也注意到怎么做会省时些。但更多的是无意识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统筹方法”的运用有所了解,知道怎么做效率会更高,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会有意识的去运用。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谈话引入。
同学们,咱们猜个谜语吧?今天看谁最快猜出老师的谜语(出示谜语)“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是什么呢?
生:是时间
师:对就是时间,对于时间来说还有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无价的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我们在生活里要合理的安排时间。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数学广角看一看我们的主人公小明是怎样合理的安排时间。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活动一:客人来之前
1、出示:拖地、擦桌子、烧水
师:星期天小明家要来客人,小明在家打扫卫生,看一看他做了哪几件事,至少要用多长时间完成这些事?考考我们班同学的口算看谁的口算最强?
(会得出两种以上的答案)
2、小结,同样的事情,开动脑筋想一想做出合理的安排,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
时间对人们来说那么的宝贵,金钱买不到时间,但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如果把这十分钟给你,你想做点什么?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
活动
二、客人来了、沏茶
1、卫生打扫完了,不一会,小明家的门铃响了?
(出示幻灯片,门及门铃声)
原来是李阿姨来做客,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一名同学说)出示图片
谁还想说一说?
2、导入:为了使李阿姨能尽快喝到水,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
3、讨论分析,设计方案。
(1)、讨论:
师:根据你平时沏茶的做法和小明家当时的情况,你想一想,小明需要做哪些事?
(洗水壶、烧水、找茶叶、找茶杯、沏茶。)
(2)、看图分析:(多媒体出示各项工序图。)
(3)、设计方案:
A:老师提出设计要求: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啊!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用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并算一算你们合理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B: 独立设计后,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出一份合理又省时的沏茶方案,比比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⑵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⑶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安排工序的?(请学生用工序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教师板书每种方案和时间。)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案:
①:洗水壶 →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共14分
1分钟 1分钟 8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②:洗水壶→接水→烧水8分→找茶叶→沏茶 共12分
1分钟 1分钟
↓ 1分钟 1分钟
(同时洗茶杯 2分钟)
③:洗水壶→接水→烧水8分钟→沏茶 共11分
1分钟 1分钟(同 时)1分钟
↓
洗水杯 找茶叶
2分钟 1分钟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第三种)
师:想一想,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工序不同,所用的时间就不一样呢?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生:合理安排时间,就能节省时间。考虑做哪件事情的时候是空闲的,在空闲的时间里哪些可以同时做就同时做。这样就能节省时间。
(4)引导学生完成方案时可以用图式的方法,也可以用画箭头的方法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介绍这种图示称为流程图。
(5)小结:
如果要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抓的是烧水这一环节,而不是拿茶叶或洗茶杯,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三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做,所以我们再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作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少)
4、找规律
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两个问题,好孩子并不是做的题越多越好,而是从不同的题中找到相同的规律。
1)我们并没有把几个数相加我们在想想什么呢?想哪几件事情可以(同时做)。
2)这么多事情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要排一排(先后顺序)
3)做完后检查是否(全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练习,小红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否做出合理地安排?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1)、独立尝试完成。
2)、集体汇报交流。
2、结合生活,实际应用。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安排沏茶的事例:比如早上起床后,先盛粥,一边等粥凉,一边可以洗刷等等,聪明的人类总是想把有关的事物进行最优的安排,以获得最佳的结果,同学们谈谈,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的?
3、拓展练习。
出示:快中午,小明准备露一手,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饭?
(1)独立解决。(2)集体交流。
4、讨论
师: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去做一定都好了呢?下面的事可以同时做吗?
1、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强强在回家的路上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3、边唱歌边跳舞。
师: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的,合理安排了就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安排不合理就事倍功半。我们在安排的同时一定要讲究科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大家谈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统筹方法”,在国防、在工业生产管理和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向华爷爷学习!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懂得合理安排,把事情做得更好。
3、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盼望大家今后经常运用统筹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时间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