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今天我们来看看萧红回忆中的鲁迅先生,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范文一
教学目标:
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
讨论法 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 愧的伟人。这就是鲁迅先生。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
小时候的鲁迅 —— 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赴日本 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 —— 觉悟、思想、爱国情怀
《藤野先生》
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 —— 觉醒追求、执着坚定
《孔乙己》
老师启发导入:
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回忆鲁迅先生》里,作者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
萧红
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
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 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
鲁迅的“笑”
鲁迅的步伐
鲁迅品评衣着
鲁迅的休息
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
鲁迅谈鬼故事
海婴的问好
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
鲁迅最后的时刻
<讨论>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老师引导:
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细节,似乎还是能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文本,感悟一下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现在大家将文本内容再次快速阅读,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形成文字内容,完成“任务二”马上每一组请一位同学来汇报成果。
1: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
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2: 既然鲁迅先生“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鲁迅先生对衣着的 品评见解?
作者意在给我们呈现一个全方位完整的鲁迅形象。“看不见”是指鲁迅先生从来不关注穿着,说明他的注意力不在此,但他却从不缺乏审美观。鲁迅先生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这些美学观足见他独到的眼光。最后,作者借许广平之口,“周先生什么书都看”,从侧面说明了鲁迅先生知识的广博,学养的丰厚。
3:作者写鲁迅先生的休息,强调了他“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
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4:作者详写鲁迅先生一天的时间安排,有何用意?
突出鲁迅先生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说明鲁迅先生 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忘我奋斗的伟大情怀。
5: 作者写了一段鲁迅谈鬼的故事,有何用意?
表现鲁迅先生勇敢大胆、幽默诙谐、富有科学精神。
6: 作者写病中鲁迅先生常看的一幅木刻画,有何用意?
这明显是一幅生命的图赞,女人和飞散的头发,再加上小红花,完全是鲜活的生命。暗示鲁迅先生顽强的生命毅力。
7:文末写鲁迅生命的结束,突出“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用意?
作者运用讳饰手法,表现鲁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彻底的奉献精神。表达作者的无限悲痛和怀念之情。
老师引导:(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细节描写,流露出真挚情感,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朴实”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段朴实的句子来分析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特殊含义)
四、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体会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一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才”字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第二句话,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一个“总是”表现了鲁迅先生彻夜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展开全文阅读
2“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联想到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呐喊的一生,这里的“鬼”与“人”就都有了象征意义:这里的“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是立场错误的文化人,让鲁迅先生踢踢即为被鲁迅先生批评、批判,揭露其身上的劣根性,如能改正,自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3.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言浅意深,词轻情重。两个“以为”,与鲁迅病情的实际相对立。鲁迅先生“以为”,是因为他一贯的不畏惧疾病,一贯的乐观自信;别人——热爱他的人“以为”,是因为对他的身体健康抱有太强烈的期望。然而不幸的是,这都是错觉——真是悲从中来。“准备冬天要庆祝”,因为都“以为”鲁迅先生病好了;特别提到“冬天”,因为,鲁迅先生在10月17日逝世,人们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悲伤之情更深。
五、总结
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 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写作特色
(1)真挚的情感表达。作者对鲁迅的性格为人、日常生活十分了解,他时时处处都感受到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描写了鲁迅的生活细节,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崇敬和怀念之情。
(2)淳朴的语言艺术。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3)生动的细节描 写。作者敏锐地捕捉了鲁迅先生的许多生 活细节,以小见大,微中传神,情真意切。
普通而平凡——平凡中蕴含不平凡
(通过细节描写塑造神韵兼备的鲁迅形象)
结束语:
感谢作家萧红,让我们结识了“走下圣坛”的鲁迅先生,也学习了作者在散文创作方面不凡的功力。有的同学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同学担心文笔不好,写不出好文章来。其实只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有真情实感,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一样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对你的写作有所启迪。
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范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性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思路:
1、整体把握——深入了解——讨论课文
2、走近鲁迅——学习鲁迅——反思自己
3、鲁迅的形象:伟大——平凡——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让我们一同走近鲁迅,请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鲁迅。
三、深入研读讨论
1、请大家默读课文,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可以归纳为几类?
明确:共10个6类,分别围绕外貌行动、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读书写作、休闲娱乐、与青年们交往6类生活场景来描写和塑造鲁迅先生的,使之具体、形象、生动。
2、哪一个片段最能打动你或者你认为写的最好?联系自身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1)、外貌行动
第1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明朗”的特点;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轻捷”的特点。
(2)、待人接物
第2个片段,具体写鲁迅先生对“我”和许广平的衣着批评一事,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既严肃批评其缺点,又不倦地给予帮助。
(3)、饮食起居
第3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的饮食情况,喜欢北方饭菜,赞美萧红做的饭菜可口;鲁迅的胃不好。
第7个片段和青年交往中咖啡、可可、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家里“饼干”,“向日葵子”;
第8个片段,鲁迅简易而两用的台灯;
第9个片段,和青年的交往,一次外出吃福建菜,海婴说菜不新鲜,全座的人都不相信,鲁迅确信孩子的判断,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说明鲁迅先生不会轻易抹杀孩子的天性。
(4)、与青年交往
第6个片段,读青年人的来稿,直至深夜
第9个片段,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们一谈就一两个钟头,谈论当时中国的局势,如“伪满洲国”
(5)、休闲娱乐
第7个片段,看电影,介绍“珂勒惠支”的版画,以及史沫特烈援助当时的中国的事情;
(6)、读书工作
第4个片段,帮助瞿秋白先生校订《海上述林》,联系出版社。
第5个片段,与冯雪峰交往,支持革命,热爱祖国;
第8个片段,写先生夜间工作的情景,饱含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感念之情.第10个片段,详细写鲁迅先生生病的情景,概括写鲁迅先生病中笔耕不辍。
3、请就文中描写的鲁迅背影,写一段你的感悟,80字。
四、小结 :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也一如他在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范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化界的影响和成就。
2.找一些自己能看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说说写了哪几件事。
4.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二、逐件事学习
1.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写了作者几次到 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这两次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2.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自己读课文。
2.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朗读全篇课文。
2.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老师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鲁迅先生。
五、拓展应用,以读代写
1.写一写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外貌片断。
2.念给大家听一听。
3.师生共同评价。
第二篇: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沉浸品读文字
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四、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
把握细节
沉浸感悟
五、教学建议:
鲁迅这个名字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
概念而零散的
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
因而建议如下:
1、在课前可推荐阅读《〈呐喊〉自序》鲁迅散文集《野草》以及搜集一
些关于鲁迅人生历程的资料
2、力图通过文本的研读 对字词的感悟 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 含蓄 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的确
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
而谈及鲁迅其人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沉浸课文: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
迅速浏览课文
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完善
板书)
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
生活场景
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
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
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品词识人
适时板书)
明确:笑声 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 轻捷
“刚” “一” “同时”(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 细致 随和 善解人意
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 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
便戴起眼睛来看
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逆流而上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 有些感动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四)深入探讨:
回味悟旨
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
但倾注满腔真挚
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
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 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正如人们所说
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五)作业:
阅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以及唐弢《锁忆》比较两者之不同(描写侧面或写作手法)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因此我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和搜集鲁迅的一些资料,我这一节课主要从读、论、聊三个层面来进行教学。
首先是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中主要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反应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其次是论,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感悟,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最后是聊,教学中我试图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与学生分享,并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得到学生的不同理解。理解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联系的过程。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打通学生的思路:一是引导学生与生活联系。有人说善于读书的人,不仅能够读进去,更要能走出来。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如鲁迅走路的动作让学生模仿,鲁迅先生读信那部分结合平时老师遇到做作业马虎的同学时候的心情。二是引导学生与历史资料相联系。这篇课文有两个难点,一是鲁迅先生的笑,二是鲁迅先生踢鬼。这两处都有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求学生对时代背景比较了解,因此我与学生交流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三是引导学生与插图和文本相联系。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次看图,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别人穿什么我是看不见”等句子。上了这节课,我觉得我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够好:一是我没有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课文中的6个生
字、3个多音字、和两个文言词汇的学习任务,我全都交给学生了,现在想来未免太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了;二是我的教学重点还不够突出,特别是两个关键句子的把握,还很不到位,也许很多学生还是人云亦云;三是我的教学方式还有些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才明白当好一名语文教师真的拥有太多的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不容易,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不容易,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不容易??而这些方面,我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月朗星稀”,而别的老师的课堂上却“众星拱月”的主要原因。每当想到自己在课堂上言辞枯竭,我恨不能自己化作一条涓涓细流;每当想到自己在课堂上黔驴技穷,我多么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成为坊小的一员我是荣幸的,能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我就是荣幸中荣幸了。教学十年,我仿佛又回到了刚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个原点,希望各位“先生”给我指明方向,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再踌躇!
第三篇: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篱笆中学
宋波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味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
一看题目就知道,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文中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本文也是一篇真实地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提到鲁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是度娘,请注意,现在老师要上网搜索信息了。我在百度上输入的关键词是“鲁迅”,那么网页上会跳出哪些相关信息呢?(开火车或自由发言。)
1、介绍鲁迅的个人情况、作品。已经学过《风筝》、《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2、根据我们之前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
(冷峻、严肃、庄重、伟大、倔强、不苟言笑、难以亲近、深邃、匕首、投枪)
3、鲁迅先生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让我们来看看萧红笔下的鲁迅吧!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学生概括)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或“鉴赏服饰”)、真诚待友(四处:)、认真读信。
2、这些片段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请大家先讨论,然后再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发言。小组交流。
要求:首先确定发言顺序,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发言;其次,发言内容首先应该代表小组意见,个人意见可以作为补充;最后,发言时请注意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坐标明确,建议寻找文本中的证据时,提前在文中圈划出来。
3、班级交流:
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1)笑声——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自由率真、平易近人(2)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动作描写)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精干敏捷(3)品评衣着——不太注意人的穿着,朴素但并不缺乏审美观,博学广识却不妄议他人,足见其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4)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一定” “一定嘱咐”(无微不至)之二:吃韭菜合子、“笑”“冲”(明朗、可亲、可爱)之三:两次来访(幽默)之四:冯雪峰来访(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却与共产党人之间保持着的亲密友情,可见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即使危险,他也绝不回避,足见其爱国爱民之心)(5)认真读信——宽容、赤子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负责任、爱护青年 “深恶痛绝”“但”“每封”“不同角落”“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深入研讨:感悟平凡鲁迅身上的不平凡: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那么,课文最后的内容似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那不凡的一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虽然深恶痛绝青年人写得草率的来信,却依然认真展读每封不同角落里投来的信,绝不因为别人的马虎而卸下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且,这份责任还是他自己放到肩上的,没有人强迫他,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那么做。那他为什么非做不可?
或许,你想起了那个阿累笔下慷慨赠书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在唐弢笔下曾经为青年人补鞋去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竭尽一切力量关怀和帮助青年人的鲁迅。他说“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他从不因为自己力量微薄而放弃努力,以单薄瘦弱的双肩竭力承担着拯救民族灵魂的重任,这便是平凡之中的伟大吧。
四、写法探究: 过去,我们常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而现在我们还要说鲁迅先生是“可敬、可亲、可爱”的。是萧红带我们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于细微处还原鲁迅的本真,使得鲁迅先生走下高高的圣坛,变得平易近人,仿佛触手可及。
因此,有人称赞本文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有人情味的传世佳作”。那么,本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使人们给予它这样高的评价呢?
1、真情最动人。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真实的情感。本文既无溢美隐恶之嫌,也无矫情雕琢之态,更无攀附伟人以自抬身价之意。萧红身世坎坷,鲁迅先生像对无数青年人一样关怀和帮助她,使她终于走上文学之路。对于萧红来说,鲁迅先生是文学路上引领智慧的师者,也是生活中宽厚的长者。没有鲁迅,文坛上或许不会有“萧红”这个名字。所以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也比普通人更浓、更深。而萧红对鲁迅先生的为人性格、日常生活十分了解,她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先生伟大人格的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因此,她笔下的鲁迅,没有偶像气,也没有神秘化,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活人、真人,显得既可敬又可亲,甚至还有些可爱。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前对鲁迅先生性格为人的某些误解,让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特别亲切动人的鲁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这篇文章成为萧红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2、细节最传神。散文的细节不同于小说的细节,它不能虚构夸张,不能加工改造。如果不善于捕捉和描绘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流于平铺直叙呆板乏味。在本文中,作者写的大都是鲁迅先生一言一行的平凡小事,但却做到了“管中窥豹”,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写鲁迅走路时独特的姿态,“刚、一、就”,这种朴素的描写既逼真又传神,把鲁迅精干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都充分表现了出来。
散文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写的往往是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小结:我们怎样才能像萧红那样写出如此真挚动人的文章呢?学生总结。养成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有灵性的细节,而是缺少发现细节的眼睛。
(机动内容:谈谈你观察到的他人的细节。)
五、作业
1、作文: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用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课外阅读。
第四篇: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鲁迅先生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鲁迅先生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鲁迅先生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语
同学们还记得那个五行缺土,颈戴银项圈的少年吗?他是谁?(闰土)对,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这一课文,了解了闰土的世界,那同学们回忆得起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鲁迅)鲁迅笔下有许多特别的人物形象,而今天,他也成为了别人毛下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回忆鲁迅先生》一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走近鲁迅
1、快速标出段落,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中,读通句子。
2、圈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自己试着多读几遍,扫清字词障碍。
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几件关于鲁迅先生的事情。(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到鲁迅先生家做客,二是鲁迅先生怎样对待青年人的来信,三是鲁迅先生踢“鬼”的事。)
4、再读课文,在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勾画,在旁边批写。
三、了解课文第1—3段
1、请同学们再一次细读第一、二、三段,试着归纳各段的段意。
2、找出鲁迅先生的“笑”“走路”各有什么特点,对“穿着”有什么看法?
(“笑”——明朗真诚,“走路”——轻捷快速,“穿着”——不大注意)
3、初步了解鲁迅的精神品质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四、作业布置
1、记生字、新词。
2、温习课文。
五、板书设计
“笑”——明朗真诚
回忆鲁迅先生 走路——轻捷快速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穿着——不大注意
第2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回忆鲁迅先生“笑”“走路”“穿着”等特点,初步了解鲁迅
三、细细分析课文
(一)、再一次细读课文,根据前面介绍鲁迅的几件事,划分出段落。
1、第4—15段:到鲁迅先生家做客。
2、第16—18段:鲁迅先生怎样对待青年人的来信。
3、第19—35段:鲁迅先生踢“鬼”的事。
(二)找出文中对鲁迅先生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鲁迅先生爽朗、幽默、乐观、亲切的性格。
(三)重点句子理解
1、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一语双关,既有现实的写照,又有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他还是展读这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a、体会到鲁迅先生批评青年人的缺点;但仍然不遗余力地关心
下一代。
b、想象鲁迅先生读青年人来信的情境,写下自己的感受。
c、你想对写信青年们说点什么呢?
3、“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作人的机会。”
a、“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的文化人。
b、“踢”指教育、提醒、批评等。
c、说明鲁迅先生相信科学。
(四)总结课文中成功的写作方法,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很传神,细小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实事求是地刻
画人物等方法,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借鉴。
四、回顾全文,评价鲁迅
1、从课文的学习中,你是否想起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情呢/
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平凡的小事)
3、说说现在了解到的鲁迅。(平凡而伟大)
4、说说对鲁迅的认识: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到鲁迅先生家做客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怎样对待青年人的来信
乐观、和善、负责、勇敢
第五篇: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教学方法: 讨论法 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 愧的伟人。这就是鲁迅先生。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
小时候的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赴日本 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觉悟、思想、爱国情怀 《藤野先生》
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觉醒追求、执着坚定 《孔乙己》 老师启发导入: 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回忆鲁迅先生》里,作者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作者简介 萧红
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
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 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 鲁迅的“笑” 鲁迅的步伐 鲁迅品评衣着 鲁迅的休息
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 鲁迅谈鬼故事 海婴的问好
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 鲁迅最后的时刻
<讨论>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老师引导:
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细节,似乎还是能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文本,感悟一下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现在大家将文本内容再次快速阅读,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形成文字内容,完成“任务二”马上每一组请一位同学来汇报成果。
1: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
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
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2: 既然鲁迅先生“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鲁迅先生对衣着的 品评见解?
作者意在给我们呈现一个全方位完整的鲁迅形象。“看不见”是指鲁迅先生从来不关注穿着,说明他的注意力不在此,但他却从不缺乏审美观。鲁迅先生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这些美学观足见他独到的眼光。最后,作者借许广平之口,“周先生什么书都看”,从侧面说明了鲁迅先生知识的广博,学养的丰厚。3:作者写鲁迅先生的休息,强调了他“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
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4:作者详写鲁迅先生一天的时间安排,有何用意?
突出鲁迅先生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说明鲁迅先生 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忘我奋斗的伟大情怀。
5: 作者写了一段鲁迅谈鬼的故事,有何用意? 表现鲁迅先生勇敢大胆、幽默诙谐、富有科学精神。6: 作者写病中鲁迅先生常看的一幅木刻画,有何用意?
这明显是一幅生命的图赞,女人和飞散的头发,再加上小红花,完全是鲜活的生命。暗示鲁迅先生顽强的生命毅力。
7:文末写鲁迅生命的结束,突出“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用意?
作者运用讳饰手法,表现鲁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彻底的奉献精神。表达作者的无限悲痛和怀念之情。
老师引导:(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细节描写,流露出真挚情感,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朴实”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段朴实的句子来分析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特殊含义)
四、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体会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一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才”字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第二句话,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一个“总是”表现了鲁迅先生彻夜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2“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联想到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呐喊的一生,这里的“鬼”与“人”就都有了象征意义:这里的“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是立场错误的文化人,让鲁迅先生踢踢即为被鲁迅先生批评、批判,揭露其身上的劣根性,如能改正,自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3.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言浅意深,词轻情重。两个“以为”,与鲁迅病情的实际相对立。鲁迅先生“以为”,是因为他一贯的不畏惧疾病,一贯的乐观自信;别人--热爱他的人“以为”,是因为对他的身体健康抱有太强烈的期望。然而不幸的是,这都是错觉--真是悲从中来。“准备冬天要庆祝”,因为都“以为”鲁迅先生病好了;特别提到“冬天”,因为,鲁迅先生在10月17日逝世,人们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悲伤之情更深。
五、总结 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 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2.写作特色
(1)真挚的情感表达。作者对鲁迅的性格为人、日常生活十分了解,他时时处处都感受到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描写了鲁迅的生活细节,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崇敬和怀念之情。
4(2)淳朴的语言艺术。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3)生动的细节描 写。作者敏锐地捕捉了鲁迅先生的许多生 活细节,以小见大,微中传神,情真意切。普通而平凡--平凡中蕴含不平凡
(通过细节描写塑造神韵兼备的鲁迅形象)结束语:
感谢作家萧红,让我们结识了“走下圣坛”的鲁迅先生,也学习了作者在散文创作方面不凡的功力。有的同学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同学担心文笔不好,写不出好文章来。其实只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有真情实感,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一样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对你的写作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