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案
社区幼儿园教 学 教 案
一、教学名称:认识《四季》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四季,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
2、让幼儿掌握词汇:“暖和”、“炎热”、“凉爽”、“寒冷”。
3、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判断能力。
三、教学准备:
笔、四季图片每人一份
四、教学重难点:
指导幼儿完成“四季”排序
五、教学过程:
1、用“捉迷藏”的歌曲引出课题:①老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②提问:小朋友你们在歌里听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
2、出示春季图片:①提问:小朋友这幅画漂不漂亮?那小朋友看看上面有什么?②老师讲解春季特征(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草地上有绿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鲜花都开了,草地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小朋友看见它的妈妈没有,它的妈妈在干什么,小朋友知道青蛙是怎么叫的 1
吗?你们看河边还有一棵柳树,柳树长出了许多嫩芽,啊,春天多美呀。
3、告诉幼儿春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又来到了(出示图片)。①提问:夏天为什么这么热?②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见太阳没有?在哪里?③老师讲解夏季特征(夏天的太阳像一团火一样,小朋友都穿上了裙子,短衣短裤,夏天的树叶很茂盛,它可以给我们遮挡阳光,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树上有两只知了,夏天到了知了就会躲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告诉小朋友夏天来到了!)。④提问:小朋友夏天我们还可以做什么?⑤告诉幼儿夏天我们可以去游泳,不过要爸爸妈妈带着,自己可不能下河游泳;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冰淇淋,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开了,下雨,我们要穿雨衣,打伞,还会听见轰隆隆的打雷声。
4、提问:小朋友炎热的夏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我们的第三个好朋友,它叫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好不好?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好不好?(出示图片)①让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②老师讲解秋季特征(秋天到了,天气变凉爽了,树叶变黄了,秋风吹来的时候,树叶一片一片落到了地上,大地变成了金黄色,秋天还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成熟了,许多水果也熟了,菊花开了,大雁往南飞了)
5、提问:小朋友我们什么季节穿棉袄,戴帽子,围围巾?①让幼儿观察冬天的景色;②老师讲解冬季特征,寒冷冬天到了,天空下起了雪,雪花从天空一片一片飘下来,落在我们的房顶上,房顶
变成了银白色,落在树枝上,就像给树穿了一件银白色的衣服,落在地上白茫茫的一片,小朋友我们下雪的时候喜欢做什么?冬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在雪地玩,小动物跑到哪里去了?原来有很多小动物都冬眠了,要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才会醒来,有时冬天会吹很大的风,吹在我们的脸上,脖子上会很冷,我们就会穿得厚厚的,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儿歌《冬风》小朋友想不想学?
6、老师示范一遍
7、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操《冬风》2遍
8、总结一年四季特征:春天暖和、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
9、作业:指导幼儿完成四季排序(春天为1,夏天为2,秋天为3,冬天为4)
第二篇:幼儿园教案
胡椒小猪
小班音乐活动 王曌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歌曲 2.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3.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理解“满头大汗”和“手忙脚乱” 活动难点:
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图谱、胡椒粉、炒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只小猪在厨房里做晚餐,加一点盐加一点水,忙的小猪满头大汗,小猪手忙脚乱打翻了胡椒粉,胡椒粉好呛啊,呛得小猪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啊——湫!
二、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这只小猪叫胡椒小猪,让我们来一起听听胡椒小猪的故事吧
1.教师清唱一遍
(1)小猪在干什么?在哪里做晚餐?——边唱第一句边出示图谱1.(2)小猪在晚餐里都加了哪两种东西?(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2.教师清唱第二遍
(1)小猪在晚餐里加了盐和水(肯定幼儿回答)——边唱第二句边出示图谱2(2)厨房里好热啊,忙的小猪都怎么样了?(引导幼儿说出满头大汗)——同时出示图谱3。3.教师完整清唱第三遍,同时手指第一段图谱
(1)小猪在厨房里做晚餐(出示图谱4),最后手忙脚乱打翻了一样东西,是什么啊?——引出胡椒粉,同时出示图谱5(2)引导幼儿闻实物胡椒粉,建立幼儿的生活直接经验。
(3)小猪也被胡椒粉呛住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出示图谱6.三、与幼儿一同随乐唱歌(提示幼儿做出切菜的动作)1.提示幼儿帮助小猪一起做菜,提起幼儿随乐演唱的兴趣
(1)“小猪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你们想帮帮他吗?”幼儿随乐演唱。
2.唱一遍出示一种炒菜图片,吸引幼儿的兴趣,共五遍。
四、活动结束
1.教师与幼儿一同边随音乐边炒菜 2.活动结束
“香喷喷的红烧鱼出锅了,让我们一起端给小猪尝尝吧!”
第三篇:幼儿园 教案
颜色变变变
幼儿中班
一 主题由来:幼儿喜欢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象,再秋景迷人的季节里,丰收的果实、五彩缤纷的色彩……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是他们产生遐想,感到惊奇。本节课将引导幼儿感知颜色的变化,大胆想象,尝试美术创作、感知多彩世界。
二
晨间活动 晨检:检查幼儿仪表、安全 2 与幼儿交流
了解幼儿的健康 3 室内区域活动及讲评(1)表演区
活动材料:彩带
磁带
录音机
活动目标:感知五彩缤纷的色彩,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2)绘画区
活动材料:纸
彩笔
活动目标:请幼儿画不同景、物的图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3)玩玩乐乐
(玩具王国)活动材料:不同颜色的物品
水
盆
陀螺
活动目标:感知颜色,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4)认知区
活动材料:多功能转盘
多功能组合 活动目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育活动:颜 色 变 变 变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颜色会变化,把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就能变成另一种颜色。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感知颜色的能力。活动准备:
1.事先画好的一棵大树,喷壶一只。
2.红、黄、蓝三种颜料、棉签、每人三个透明空杯、小勺、空白水果蔬菜图。活动过程:
(一)魔术的方式把大树变绿,激发幼儿兴趣。
秋天到了,大树穿上了黄衣裳(边说边将大树涂上黄颜色),春天来了,我来变个魔术,让大树换上新衣裳(用喷壶往大树上喷颜料,使它变绿)。
(二)教师示范操作,观察颜色变化。
1、树变成什么颜色了?(绿色)
2、怎么会变成绿色的呢?小朋友看,我的杯里是什么颜色?(黄色)我把什么颜色放进去了(蓝色),看,变成什么颜色了?(绿色)
(三)游戏 变魔术:自来水开花
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小朋友们要注意看,先滴入一种颜色,再滴入另一种颜色,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请幼儿欣赏两种颜色融合后发生的色彩变化。
小结:我把红色放到黄色里就变成了桔红色,只要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就变出了另一种颜色了。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变魔术? 请幼儿继续到活动区中做让水“开花”的实验,感受多种颜色融合发生的色彩变化。
(三)幼儿动手操作
1、小朋友的桌上也放了和老师一样的三种颜色:红、黄、蓝,等会儿你们也变成魔术师,把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变出另一种漂亮的颜色。
2、作前我要提几点要求:
1)每种颜料里都有两把勺子,不能把这种颜色里的勺子放到另一种颜色里去,不然变出来的颜色就不漂亮了。
2)小朋友盛水的时候不要盛太多。
3)在变颜色之前,把袖子卷上去,别把衣服和桌子弄脏了。4)记住你是把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放在一起变出了另一种什么颜色的。
3、操作期间,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给予表扬肯定,将一些小朋友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并能完整说出是将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放在一起变成的什么颜色。
4、小结:小朋友都很能干,变出了很漂亮的颜色,大家一起告诉我,都有变出了什么颜色:黄+蓝=绿、红+黄=桔红、红+蓝=紫。(边说边用油光纸展示在黑板上)
(四)延伸活动: 给水果蔬菜涂色。
故事《红黄蓝三兄弟》请幼儿用三原色彩泥制作桔子、葡萄、黄瓜。
幼儿操作活动“纸团印画”、“弹珠滚画”。四
户外活动:
游戏:《转陀螺》
《有趣的房子》
《彩带飘呀飘》
目标:
1、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感知颜色的能力。
2、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
第四篇:幼儿园教案
教
案
授课时间:6月22日9点—9点半 授课班级:贝佳幼儿园A1班 教学目的:1.何如正确判断水
2.了解水的特性 3.小朋友如何保护水
授课方式:1.讲授
2.实践 3.分组游戏
课前活动:
三.课堂小调查 1.小朋友喜欢喝什么?(举手回答)(PPT图片展示)
A.水
B.果汁
C.牛奶
2.幼儿园里哪里地方有水?(厨房、洗手间、水杯)
教学步骤:
一.如何正确判断水
1.根据颜色(水、果汁、牛奶、可乐、咖啡)
将五种液体分别倒入透明杯中并编号,根据颜色,由小朋友判断。2.根据味道(水、米酒、牛奶)
将三种液体倒入品尝杯中并编号,将纸杯分发给学生品尝,由小朋友判断。3.根据温度
将水和冰块放入两个不同的透明杯中,每桌放两个不同的杯子并编号,由小朋友触摸杯子来判断。课程结束前十分钟,观察冰块的状态。二.水的特性 1.溶解性
将盛满水的三个透明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白糖、盐和绿豆,观察其状态。(以变魔术的方式呈现)2.水的密度
观察放入水中的物体是否会沉入水底。
将盛水的四个透明的杯中分别放入乒乓球、鸡蛋、卫生纸和绿豆。(哪些物体会掉进水里,哪里物体会在水里游泳。以变魔术的方式呈现)
知识扩充:
生活中哪些动物会游泳(PPT图片展示)
金鱼、海龟、美人鱼、鸭子
四.幼儿园的小朋友如何保护水(PPT图片展示)1.关掉水龙头(不能让水龙头流泪)2.不能扔垃圾到水里 三.游戏:帮水宝宝搬家
1.如何运水
A.用双手
B.水杯
C.保鲜袋
2.小实验: 水具有流动性(有小洞洞的纸杯和保鲜袋不可以装水)3.分组游戏:帮水宝宝搬家
两组进行比赛,由两名小朋友共同拿起保鲜袋的两个角,一起将A盆中的水运到B盆中,速度快的一组获胜。
教具:冷水、冰块、果汁、牛奶、可乐、咖啡、米酒
白糖、盐、绿豆
乒乓球、鸡蛋、卫生纸
透明水杯(5个)
纸杯
脸盆(4个)
保鲜袋
第五篇:幼儿园教案
两只熊的早餐
活动目标:
1、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重点: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用具,幼儿活动材料人手一份,大熊小熊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它们今天来到咱们班做客,咱来招待招待它们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具,请幼儿区分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蜂蜜)那个给大熊哪个给小熊? 小结:大蜂蜜给大熊,因为大熊长得大吃得多,小蜂蜜给小熊,因为小熊身体小吃得少。
2,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区分大小
师:小朋友们看你们的凳子底下有什么?原来是老师大熊和小熊准备的早餐呀。有大的蜂蜜和小的蜂蜜,大的玉米和小的玉米等等 把小筐子拿出来,看看老师为他们准备了什么?(有大的蜂蜜和小的蜂蜜,大的玉米和小的玉米等等)3,请幼儿依次区分,自主分发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拿着小筐子给大熊和小熊分分早饭吧!4,教师检查幼儿分放的物品,指正错误
大熊和小熊非常感谢小朋友们的热情款待,它们为了表示感谢,要邀请小朋友们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客,还要请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5,游戏:去小熊家做客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教师一手拿大熊一手拿小熊,举起大熊,小朋友跑到大圈里;举起小熊,跑到小圈里。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和大熊小熊玩得开不开心?(开心)那咱和它们一起到院子里接着玩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