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一 教案
课题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要求 ㈠ 知识与技能: ⒈学习观察身边的物质 2.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3.初步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 ㈡ 方法与过程
1.学习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联系用化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2.学习查找资料和总结信息 ㈢ 情感态度价值观
⒈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化学奥秘的动力和兴趣; 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欲望和创造热情
3.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化学的研究对象 关键:学生对化学好奇心的强化 教学基本思路:身边的化学物质 化学史
化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共同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它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的——化学。说起化学,大家心里肯定有很多疑问。不妨畅所欲言。
[生] 化学是什么?化学有趣吗?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如何才能学好化学?
[师] 同学们提得问题都非常好,我也很好奇,那么就让我们赶快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吧!
【板书】(展示课件)走进化学世界
其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信大家看看我们生活中一些及其常见的东西。【实物展示】(课件)盐 它是我们每天必用的调味品,它的化学成分是是氯化钠(NaCl)、味精化学成分主要是谷氨酸钠、醋其中含有醋酸也称乙酸(CH3COOH)回忆衣服成分标签或互相观察衣服标签有那些化学物质组成:麻 棉 涤纶 锦纶 丙纶 氨纶„„
农业上用的化肥,农药。生活中的药物
[展示图片]请同学找找还有那些是与化学有关的 壮观雄伟的高楼大厦确实钢筋水泥铸造而成。家中的厨具更是陶瓷、不锈钢、铁、铝等的精美展示 贵气豪华的奔驰也是由橡胶、玻璃、塑料、钢板而成。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简直是无处不在!同学们还可以找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东西。
在这里我要提两个名词:物质与物体。同学们能区别吗?
物体是具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空间的固体。日常生活中我们乘坐的汽车、居住的楼房以及学习用的铅笔、橡皮等都是物体。
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汽车由铁、橡胶、玻璃、木材等多种材料制成。铁、橡胶、玻璃、木材都是物质。
一种物质可以组成多种物体,如玻璃杯、玻璃瓶、玻璃板等都由玻璃这种物质组成,机床、铁锤、铁钉都由铁这种物质所组成。
下来我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象 【实验】钠在水中的反应
这是一瓶煤油,里面装的是金属钠。
在小烧杯中加入半杯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取黄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开外面的氧化膜,用镊子夹起小心放入烧杯中,并立刻在烧杯口盖上一只干燥的蒸发皿。观察现象。
现象:在小烧杯中加入半杯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取黄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开外面的氧化膜,用镊子夹起小心放入烧杯中,并立刻在烧杯口盖上一只干燥的蒸发皿。观察现象。【实验】铁在水中的反应 这是我们常见的铁丝。同样的,在小烧杯中加入半杯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剪一段铁丝用镊子夹起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其结果是没有任何现象。
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金属,为什么钠这么软,用一般的小刀就能切开,而铁却不能?为什么钠一到水中就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而铁在水中就没有明显的变化?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中而铁只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就行了?
其实,这是由于钠和铁的组成不一样造成的。铁是由铁原子组成的,钠是由钠原子组成的。
物质的组成不同,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自然就不一样。化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就是物质的组成。【实物展示】金刚石、石墨
同学们知道建筑工人是用什么划玻璃的吗? 玻璃刀
那玻璃刀为什么能划开玻璃呢? 是因为玻璃刀上有一颗金刚石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自然界中的金刚石一般总含有一些杂质,因而带有各种颜色(展示图片),有的呈蓝色、粉红色,也有的呈绿色、棕褐色,有的甚至呈灰色和黑色。天然采集到的金刚石经过精雕细琢,便成了贵重的装饰品——钻石。
同学们都用过铅笔,它的笔芯是石墨。我们可以写字。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用途告诉我它们的软硬 石墨很软,金刚石很硬。
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那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又是什么呢? 大家可能想不到这两种外观和性质上都很不相同的物质的组成是相同的,都是由碳原子组成。
同学们很惊奇吧?现在就不明白了,为什么组成相同而性质差异这么大呢?其实,决定物质性质的,除了它们的组成外,还有一个因素,这就是结构。在金刚石中,碳原子呈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排列,这种结构非常牢固,轻易不会被改变;而石墨中的碳原子是以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平行排列的,所以很软,且易滑动。
[讲解]在天然物质里,金刚石的硬度最大。金刚石一词的原意就是“最硬的”、“不可克服的”。因此,它可以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也可以用来加工金属材料和切割玻璃;在一些精密的仪器中,也常用金刚石做轴承的轴。
跟金刚石相反,石墨是自然界里最软的矿物之一。用石墨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铅笔芯就是用石墨粉和粘土混合制成的。用手触摸石墨有滑腻感,可以用它作润滑剂。由于石墨的熔点高,所以石墨润滑剂可以在不适宜用普通润滑剂的高温下使用。
[讨论]请总结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
[小结]由此可见,物质不同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不同的性质,而物质不同的性质又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总结一下化学研究什么,也即化学是什么? 【结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需要向大家说明的一点是: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新物质。
比如:合成纤维;研制新型的半导体;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PPT】
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正是化学家们通过不懈的研究,认清了导致非典产生的主谋是一种冠状病毒,科学家们经过测定这种病毒的主要蛋白质结构及其性质、变化机理,终于研制出了非典疫苗,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临床试验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就会研制出能投入使用的非典疫苗,我们就再也不用“谈SARS色变”了。
同学们也许会说,研制非典疫苗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的工作吗?不错,这些工作的确是由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做的,但是测定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这些工作需要很多化学知识,因此,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化学家,只不过他们研究的是化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化学罢了。在今天,化学已经成为一门中心学科,与很多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纳米材料就是化学与物理交叉的很好例证。
[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纳米材料成为化学家研究的热点。纳米是长度单位,亦称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人的头发丝的直径一般为7000—8000nm)。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100纳米是一个神奇的临界点,当材料的尺寸小于100纳米时,其物理、化学特性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奇妙变化。例如:当黄金或白银细分到纳米尺度的微粒时,美丽的光泽消失了,变成一些黑乎乎的微粒。如果分割操作是在空气中进行,这些微粒会自己燃烧起来。根据这些特性,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将会制造出形形色色的纳米材料,这些材料将具有异乎寻常的优良性能。易碎的陶瓷可以变成韧性的,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纳米金属材料将比普通金属材料坚韧几十倍;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自行车,重量将只有几公斤;将防水、防油的纳米涂料涂在大楼表面或窗玻璃上,大楼将不沾油污、玻璃也会永远透亮;甚至可以设想用防污的纳米纤维材料织成免洗涤衣物。纳米技术用于制药,可以制成神奇的导弹型药物,这种药物可以像导弹一样,循着导引的方向直达病变部位,疗效大大提高。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世界简直太神奇了!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化学是什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有多紧密,化学为人类做了多大的贡献,那么有没有想过化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如何发展至今的,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化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类发现和利用了火。火的发现和利用,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使人类更聪明而强大。
火拉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继而又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制成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瓷、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
但很长时间内,人类对化学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象阶段。
到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例如:水分子H2O ,一个水分子破裂形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气分子。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气分子。
目前人类已知的物质有三千多万种,可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并不多,我们把每一类原子成为一种元素。组成三千多万种物质的元素不过百十种。这些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这些元素的内在联系排列了一张表,称之为元素周期表。
自从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化学家们已经创造除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3000万种。
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有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资料-化学发展简史)
(这部分可一问题的形式留作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下节课再讨论)问题:什么是绿色化学?
为什么全世界都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号召? 绿色化学最早是哪个国家提出的? 它的理念是什么?
举例说明现在的那些产品、措施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有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的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有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有好的产品。绿色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ppt】化学的历史功绩
第二篇:课题一
班级 : ______姓名:______主备人: 王雪峰参加人 : 胡长军
审核人:_____使用人: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
课题一:秒的认识
课后反思:
第三篇:第六单元课题一教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投影仪、电视媒体、防毒面具、导线、灯泡。
学生用具:(1)仪器: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2)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教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引导]观察金刚石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展示]玻璃刀
[介绍]刀头上镶有金刚石,用它来裁玻璃。[设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金刚石很硬,所以可用来裁玻璃。[板书]
一、碳的单质
1.金属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介绍]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的价格比金刚石还高,现在带钻戒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引导]观察石墨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描述]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引导]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何感觉? [学生]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
[演示实验]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 灯泡是否发亮。
[学生观察]灯泡发亮。
[设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
[展示]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教师]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很广。试总结石墨的重要性质。[学生]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板书]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介绍]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这些都是由石墨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其中木炭、活性炭用途很广,你想知道它们有什么性质吗? [活动探究]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学生活动] [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淡红色的水颜色褪去。
[教师]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另外活性炭的吸附性 更强。
[板书]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
[设问]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学生发言]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2.冰箱的除味剂; 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展示]防毒面具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并板书]4.性质用途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另外还有碳管。
[展示]C60分子模型
[投影]
[介绍]这是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设问]上面我们认识了三种碳的单质,它们的性质类似吗? [学生回答]性质各不相同。
[总结并板书]5.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过渡]在了解了单质碳物理性质后,本节课重点了解碳的化学性质。[板书]
二、碳的化学性质
[投影]资料: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设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板书]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设问]若升高温度,又如何呢? [回顾提问]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C+O2点燃CO2
[介绍]当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总结板书]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1)跟氧气反应:C+O2点燃CO2(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引导]碳在高温时还有重要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图),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学生活动] [交流]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粉末中有红色物质。
分析得产物为二氧化碳、铜。
[设问]上述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都已确定,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板演] [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2CuO+C高温2Cu+CO2↑
[分析]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 [讨论回答]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中的氧。[讲解并板书]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练习]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2Fe2O3+3C高温4Fe+3CO2↑
请问:
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此反应是还原反应,其中碳具有还原性。[介绍]工业上常利用碳的还原性,制取多种金属。[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首先认识了几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然后重点分析总结了碳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了还原反应及还原性的概念。[作业]习题2、3、4,家庭实验2。
第四篇:课题一 爱护水资源 教案
一.课题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空气之后又一环保素材,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水资源概况,一方面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说明淡水的分布不均匀和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强化学生的爱惜水、节约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内容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有关水资源图片的观看、在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关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对收获的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上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2)让学生从理论提高到实践的高度去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二、学情分析
1.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认识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
2.城市水污染程度大,但农村学生体会不够深切;农村的水资源比较短缺,但水的污染程度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整体感性认识。
三、教法和学法
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讨论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直观全面的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自主分成小组,积极讨论,推荐一名胆大、叙述能力强的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五、教材处理
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课堂上:
1.通过展示一些水资源短缺的资料图片,使学生认识我们对淡水资源的渴求。
2.通过讨论谈谈在我们身边如何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讨论工业、农业、生活上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对地球造成的污染,从而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去保护环境。
3.通过一些具体的严重水资源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等来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和群众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4.鼓励学生通过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制作环境小报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1)先播放一组有关“水”的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水资源对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水存在形式和分布状况,面临的污染和浪费情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有效举措来治理污染、节约用水。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思考题,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组内探究,合作学习。
(3)展示一些图片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意义和治理水资源污染的严峻形势。
(4)展示一些节水宣传图片,增强学生的自觉的节水环保意识。2.学生互动学习
(1)如何正确认识水资源是丰富的同时又是短缺的这一辩证关系,各小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阐述。
(2)对工业农业生活上对水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污染以及我们如何采取有效节水治污措施举例加以说明,每一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出自己的阐述。(3)每一组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节水环保计划。3.板书设计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
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4.课堂练习及作业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C)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B)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D)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D)
A、50多种 B、60多种 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C)
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B)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C)
A、1/2 B、1/3 C、1/4 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D)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A)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D)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B)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B)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1、水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组成成分,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水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一个成年人在下述情况下每天需要补充多少
(1)每天吃含水约750ml的食物,并利用通过食物被氧化产生的约350ml的水;
(2)每天以尿、汗、呼气和大便等形式排除体外的水分是:1700ml、500ml、400ml、150ml。需要再补充水的体积为:
(1700ml+500ml+400ml+150ml)-(750ml+350)=1650ml
2、根据199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现场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流至海口,水下能见度不足10cm。其主要的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泥沙;④普通雨水(D)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二、爱护水资源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生产各种废水、废物等未达标排放;(2)农业上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排放标准;(3)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作业:某水池安装有10个龙头,如果每一个龙头每秒钟 滴水2滴,平均20 滴为1ml,试计算:每一昼夜,该水池可漏水多少L?
解:24×60×60×2×10÷(20×1000)=8.64L
第五篇:八年级课题学习重心教案(一)
重心
(一)田 英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何图形的重心。
2、探究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3、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手指顶举的方法探求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2、通过悬挂的方法探求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3、经历探索各种几何图形的重心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重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进行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合作交流的意识与合情的归纳推理。
教学重点:各种几何图形重心的探究。教学难点:各种几何图形重心的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搭建探究平台
杂技演员用竹竿顶碗,碗从竿上掉不下来是由于碗保持一种平衡,这种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呢?大家可以拿自己的一个笔记本,用笔来顶,看看笔顶的位置对平衡有什么影响?
笔顶的位置对平衡有很大的影响,笔如果顶在笔记本的边缘上,笔记本就保持不了平衡,笔尖如果顶在本的中心,笔记本就可以保持平衡。
经过一番思考与观察后,我们拿出一块均匀的木板,用指头来顶它,总可以找到一个点让木板保持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木板的重心。
板拿出来,用铅笔将薄板相对的顶点连接起来,也就是画出薄板的对角线,看看会出现什么结论? 我们找到的重心离对角线的交点很近,它们是不是同一个点呢? 你可以用手指顶住对角线的交点将薄板慢慢托起,看能否保持平衡。
大家看大屏幕演示课件
结论:1.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
2.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分组探究了线段、平行四边形的重心,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计探究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我们探索性学习,并且的出了两个结论:(1)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
(2)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四、课后作业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思考:如何寻找不规则几何体的重心。板书设计
重心
1.课题学习目的:通过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了解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2.工具准备 3.集体活动 4.课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