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白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2、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理解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重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里,第十课第一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播放视频:宪法的力量 法治的精神——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全程视频点播方法 师:“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在刚才的视频里我们知道,我们国家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核心是(宪法)。刚才视频的最后全体法律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那么为什么首先要向宪法宣誓?宪法在治理国家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与其他法律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出示学习目标(见屏幕)
三、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37—40页,找出下列问题(在题目后面标上页码)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哪些最根本问题?
2、建国以来,我国颁布过哪几部宪法?现行宪法的构成?
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如何?
5、综上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合作交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找到的答案。(注意:说清页码及段落)
1、交流一
1)指生交流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看屏幕,补充国家性质、国家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出示:诉讼法、民事通则、行政法、刑法的主要内容。宪法和普通法律比较总结:
2)指生交流第二个问题,师:1954年宪法是建国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国家主席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阅读课本38页方框“宪法制定”故事。毛主席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有要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2、交流二
1)指生交流第三个问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2)看屏幕:漫画
案例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我国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我国民法通则第1条规定:“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3)解决问题,请问:老黄的院落为什么能保留下来? 4)宪法和普通法律比较总结:
3、交流三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总结比较。
四、知识梳理
师:根据上表,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五、学以致用
伴你学32页选择。六、拓展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我们公民守法首先要遵守宪法。
第二篇:宪法教案
宪法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及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责,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主要内容:
一、宪法概述
二、我国的基本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重点难点
一、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六、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第一节宪法概述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说到宪法,大家感到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平时经常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母法等等。那么如何完整的表述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指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宪法是我国治国的根本大法
这是我国宪法在法律上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宪法与我国其他法律最根本的区别所在。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诸如国家的国体、政体、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内容原则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及原则相抵触,否则该普通法律全部无效或抵触的部分无效。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为严格。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及通过的要求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只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二)我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我国宪法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但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表现出来的。在制定宪法的时候,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全面综合考虑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并以这种对比关系为依据确定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宪法是公民的权利保障书
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之极为密切的关系,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确认民主制度和民主原则,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保障基本人权。
视频: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建国后的四部宪法
(一)1949年的《共同纲领》
(二)1954年宪法
(三)1975年宪法
(四)1978年宪法
(五)1982年宪法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1982年宪法总的指导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纵深发展,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的指导思想地位,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四、树立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一)树立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性
(二)我国宪法实施保障制度
我国现行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保障
这是指中国共产党带头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宪法。这宪法得以贯彻实施的根本保证。
2、法律保障
这是指宪法自身的保障。表现在:宪法明确规定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明确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
3、组织保障 这是指依靠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组织来保障宪法的实施。
4、依靠人民群众
我国宪法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也保护每个公民正当的个人利益。因此,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要自觉的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还要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各企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实施宪法。(总结)
第二节我国的基本制度
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一)国体的含义
国体即国家性质,国家的阶级本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国家性质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即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所处的地位;二是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三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它决定着国家政权活动的方向,对国家政策的制度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
这是因为:它们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都是保障人民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保障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最终都是要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的。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征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
人民民主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国家和新型专政的(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
2、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要工人阶级领导,是由工人阶级的特点、优点和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实现的。
3、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都是劳动者阶级,这两个阶级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90%以上,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力量。农民阶级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
4、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大特点之一。在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广泛联盟。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政治。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和特别邀请参加的个人组成。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一)政体的含义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由: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巴黎公社、苏维埃、人民会议和国会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极其优越的制度,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集中统一的行使国家权力。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种类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中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
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由单一制和联邦制两大类:
单一制是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是指国家有两个或者多个成员国(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建立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的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第三,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第四,民主自治机关除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政权机关的职权外,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三)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的特征:
1、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特别行政区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当地人组成,除外交、国防由中央统一管理外,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享有国家主权,即没有外交权和国防方面的权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3、特别行政区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保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
依照法律规定,我国特别行政区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可以保留。
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1999年12月20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了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总结)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公民权与人权
(一)公民、国民和人民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公民与人民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
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概念的属性、概念所指的范围等都是不同的。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重要的权利和义务,也叫宪法权利与宪法义务。它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第二,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基本而又不可缺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母体性。它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第四,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
(三)公民权与人权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在长期的人权实践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形成了自己的人权立场和观点:
第一,人权是权利的一般形式,是人作为人享有的或应当享有的为国家法律认可和保障的一切权力。
第二,权是历史的产物。
第三,人权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权利。
第四,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
第五,人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必然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
第六,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内的问题,人权不能高于主权。
第七,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人权和公民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概念不同;产生不同;内容范围不同;区分层次不同。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
(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凡我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犯罪行为也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自由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
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政治权利,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自由,含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公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人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
这是公民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公民的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否则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权
1、公民人身自由的含义
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它包括生存权和自由权。
2、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一、人身自由权
即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二、人格尊严
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第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国家安全部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下面我们分析一个案例,看看在这个案例中女大学生杨某及其父亲的哪项宪法权利受到了侵害。
不坐我车打你头破血流
女大学生杨某和父亲因拒乘一辆满员中巴车,自己被打一耳光,父亲被打得头破血流,额头缝了5针。据证人说,他当时看到3名男子将杨某打倒在地,并在其头上连踹十几脚后离开。然后打人者中年纪较大者又返回,在杨某头上狠踢几下。旁边的年轻女孩上前拦阻,也遭此人毒打。打人者随后跳上中巴车离去。
(五)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1、监督权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取得赔偿权
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六)社会经济权
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财产权
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个人通过合法劳动或者其他方式的获得并占有一定财产的权利。
2、继承权
3、劳动权
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4、休息权
即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养生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
5、物质帮助权
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助的权利
(七)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少年和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
(八)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特殊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依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政策。同时宪法还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实行计划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儿童和老人;对虐待儿童和老人,以及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犯罪,依法严厉惩处。
(九)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这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全体公民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 公德,与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任何公民不得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有损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如果危害国家安全,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需要,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需要。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地依法履行这一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
(五)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依法纳税,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和执行国家税收法规和政策,与偷税、漏税、抗税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国家的利益。
四、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二)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三)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平等性
(四)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一致性
五、我国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
(一)必须在法律规定、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
(二)必须时刻注意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定。
(三)必须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总结)
第四节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国家机构的定义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二、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国家机构体系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性质
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组成和任期
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3、职权
它行使的职权是: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以及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它由全国人大选出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但是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它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它行使的职权是: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决算的部分调整方案;监 13 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决定任免由全国人大任免之外的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和批准、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规定军人、外交人员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勋章、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戒严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
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结合行使国家元首权。
2、我国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的职权是:对外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等;对内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领导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戒严、战争状态和动员命令等。
第五节我国国家机构
(二)(三)国务院
1、国务院的性质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国务院的组成及任期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
3、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对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实施统一领导和监督;领导和管理经济、国防、民政、文教、卫生、民族事务等项工作;管理对外事务以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它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其他组成人员由军委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其职权在我国国防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受原选举单位监督,每届任期5年。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受选民监督,每届任期3年。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给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决定重大的地方性国家事务;选举和罢免本级国家机关的负责人;行使对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权;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等等。
2、地方人民政府
地方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它既对 15 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也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每届任期与本级人大任期相同。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以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它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2、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人民检察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系统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总结)
第六节小结
1。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二是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三是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有:它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它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它实行爱国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
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因此,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5、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和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包括受教育权与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7、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8、人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公民权利是人权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宪法所规定的本国公民所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人权与公民权联系十分密切,内容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权实质上就是公民权。17 但是人权不等于公民权。人权与公民权在概念、产生、范围、区分、层次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思考题:
▲
1、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篇:宪法教案
课题:《宪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对民主、法制、人权有了基本了解,了解宪法的基本观念
2、思考权利的重要性、公共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在规则之下实现自由和责任的重要性。
3、阐明宪政对美好生活的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对象:二(1)班全体学生。
教学形式:教师讲解与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学生上网搜集相关宪法的知识及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一个班的劳动委员转学了,老师在班会上让同学们选劳动委员。选谁呢?教师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选我,因为我俩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大家都愣住了??
二、‚我选我‛宪法解读,初学《宪法》
(一)师述:《我选我》这篇课文讲了一个班上选劳动委员,一个同学站起来自荐,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权益大胆地争取!‛《宪法》非常重要,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告诉学生们言论自由、公开表达诉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
(二)讲述各种有趣的统计数据(比如各国宪法序言的字数),了解宪法的基本框架和根本地位
(三)教师坐下授课,向同学们传递了人权、平等的理念。尊师重教诚然是一种美德,但在真理和正义面前,重在交流和思考,人人平等与自由。(请一至三个学生谈谈)‚在学习真理、知识面前,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2007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包头市一所中学讲课时,让台下数百名学生向老师下跪、感恩,‚我们都是站起来的人,没有理由向任何人下跪,我们要传播尊师重道的理念,但更应该传播平等、尊重、人权、自由和尊严的理念。而宪法有助于使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地站起来!‛
(四)举例并解读,激活《宪法》,不能让它成为‚睡美人‛
1、列举各种耳熟能详的宪法案例(比如动车事件、孙志刚事件)使学生明确如何改变宪法的‚睡美人‛状况,使之真正实施和管用;
师述案列解读: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说:‚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在实施中,宪法却经常成为‚睡美人‛,‚看上去很美,但经常停留在标语、口号层面。‛《宪法》中的规定,应该拿来激活、使用。比如温州动车事故时,就可以按《宪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启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特别调查程序,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2、列举各种通俗简明的法谚(比如‚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再次渗透民主
师述: ‚国家的宪法来源于人民的授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成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保护公民的权益。任何官员都应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论及法治时,谌洪果说,公权力应该受到制约和制衡,而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应树立司法的意识,因为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当下中国,民众的司法意识恰恰比较淡漠,‚很多人不理解律师为什么替职务犯罪和暴力犯罪的‘坏人’辩护。当有一天,突然有人说你是坏人,如果没有律师进行辩护,只能让公权力一家说了算,那是多么可怕。‛宪法有助于使每个人都真正地站起来。
3、案列总结,让学生明白共同努力培育宪政文化的重要性 师总结:宪法有助于使社会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解决,有助于形成自信、宽容、理性、进取的和谐氛围。‚民无权利则不立,国无宪政则不兴‛法治并不意味着压制,而是意味着解放。任何官员都应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三、课堂讨论
学生讨论:通过老师故事、案列等你明白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总结:宪法正因为重要,所以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宪法很重要,从小学法,将来才会懂法、守法、用法。‛树立宪法意识,我们每个人要培养一种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理性的人格和精神!‛
第四篇:宪法教案
宪法教案
认识法律——《宪法》
灵宝市朱阳镇第二小学 岳艳乐
活动主题:认识法律——《宪法》
活动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树立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活动准备:PPT课件、未成年人法律宣传的相关教育视频 活动流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小学生的安全,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除了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的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十分必要。
二、认识法律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师:还有《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师补充)
2、观看法律宣传的教育视频
3、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我们学生不能做的事情
生:旷课、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指名回答)
师:在《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应在接受教育。
那如何正确的接受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呢?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但有些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有些学生,对父母说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不以为然,认为是和自己作对。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小组讨论:
内容为:一个学生因为厌学,整天闹情绪,不想来学校。父母把他送到学校,他又哭又闹,还跟父母大大出手。请大家思考:
1、他的做法对吗?
2、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帮他。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学法,懂法,知法,知道哪些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四)讨论班级公约
1、与同学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偷不抢,不以大欺小。
2、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
3、学习是自己的事,应对自己负责。
(五)课堂小结
宪法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从小学法,将来才会懂法、守法、用法。树立宪法意识,我们每个人要培养一种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理性的人格和精神!
第五篇:教案 宪法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对象:七
(二)班全体学生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宪法》,认识《宪法》,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培育学生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班会准备:
多媒体课件、法制宣传片,法制宣传手册
班会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约束。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了解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二、认识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三、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青少年应该知道以下几点:
1、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2、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同时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既然国家都从法律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若我们不甚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4、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宪法》之后,要有国家意识,知道你身为一个中国人,要有民族归属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虽然是中学生,但我们身上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五 全体学生签订守宪承诺书
2017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