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P59-61。
教学目标:1.通过辨、指、描等活动,丰富对周长感知,理解并内化周长的概念。
2.经历量、算、拉等操作活动,探索求不同图形周长的策略,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质疑思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变与不变,化曲为直等数学基本思想。
训练目标:养成良好的听、说、动手操作等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各种物体和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练习单、课件、图形教具。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周长(板书)。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初步理解周长:一周的长度(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谈谈对周长的字面理解,把握学生的原认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深入理解、探究新知
(一)比较分析,突破“边线”、“一周”的理解
1.思考比较:这个操场的周长在哪儿?把你想的和小丁丁走的比较一下,小丁丁哪次走的才是操场的周长呢?
2.观察并描树叶、正方形的周长(学生演示、课件演示)。
3.师生小结:从边线上的一点出发,绕一圈再回到这一点,这才是一周。操场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种不同跑步路线的辨析,让学生明晰什么操场一周的边线,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
(二)联系实际,感悟周长概念
1.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周长。
2.思考:立体图形有没有周长?长方体的纸巾盒上你能找到周长么?
3.进一步感知我们所学的周长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三)操作辨析,深化理解周长概念
1.出示练习:(见右图)
(1)请在有周长的图形下面打“√”,并描出周长。
(2)你是否有什么困难或疑问?
2.交流并解析困惑。
3.讨论辨析,强调“封闭图形”的一周边线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完善板书)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周长概念的本质,即“封闭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巩固理解,计算并了解周长的本质属性
1.算一算,体会周长是边线的总和。
(1)图形⑤,添加边线,变成一个有周长的图形。
(2)测量并计算三角形的周长。
2.拉一拉,体会变与不变
(1)计算添加边线后的四边形周长。
(2)想一想:为什么形状一直在变,周长却没有变呢?
(2)如何知道五角星的周长?(测量一条边的长度)
3.比一比,排除面积干扰(机动)
(1)比较上图中两块菜地的周长,哪块菜地的周长长一些?
(2)发现:周长的长短跟一周边线的长度有关,而不是图形的大小。
4.小结:比较周长时,不能被图形的大小所迷惑,应该比较它们一周边线的长度是不是相等。
【设计意图:“算一算”、“拉一拉”、“分一分”进一步强化提升对周长概念本质的理解,排除面积(形状)的干扰,对周长的把握真正聚焦在一周边线的长度上。】
四、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1.课件展示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了解、欣赏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数学回归生活,感受到学数学是有用的。】
板书:
周长
绕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