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竹编教案
竹编兴趣小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大石竹编历史及大石竹编大师,欣赏竹编作品。(2)了解竹编的排序数码编织法,并会根据编织法自己绘制简单的图案。
(3)掌握竹编基本元素,并会动手编出图案。2、过程、方法目标:
⑴ 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⑵ 学会观察竹编工艺,发现竹编工艺的特点。⑶ 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身为大石人,对有竹编这个巧手艺感到自豪。
教学过程:
一、发放竹编相关工具
初期教学用纸条代替篾丝学习编织。
二、竹编方法介绍
(一)排序数码编织法简介
就是把文字或图案按照每条篾的顺序排列,篾行转折,绘制在竹格图上,编织时候,按照图纸上图样的排列顺序依次数码编织。白色(篾)纵向排列,深色(篾)横向排列。每条篾都形成唯一的一个数字编码,比方说:挑1扪2挑……
(二)排序数码编织法技法
1、绘制图样
2、数码编织
3、编织要点
(1)第一条篾应该和卡纸板指教45度对分,纵、横向篾互相垂直。
(2)每条篾之间应该尽量靠紧,拉直不扭曲。(3)按照设计图的数码一定准确无误。
(4)增加篾丝时候随时固定前面已成型篾丝,防止虚边。
三、动手操作
教师示范编织方法,学生试着自己编织感受。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编织方法
二、在小组内探讨下面图形的数字编码
1、扪1,扪2,扪1,扪2,扪1
2、扪1,扪3,扪1
三、两人一组或单独尝试编织该图案。
四、组内评比,选出编的最好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小组内学习探讨下面图形的数字编码
二、尝试编织该图案
三、组内评比,选出编的最好的图案。教学过程:
一、学习探讨下面图形的数字编码
二、尝试编织该图案
三、组内评比,选出编的最好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学习探讨下面图形(常用边框)的数字编码
二、尝试编织该图案
三、组内评比,选出编的最好的图案。教学过程:
一、学习探讨下面图形(常用边框)的数字编码
二、尝试编织该图案
三、组内评比,选出编的最好的图案。教学过程:
一、学习探讨下面多个连续图形的数字编码
二、尝试编织该图案
三、组内评比,选出编的最好的图案。
自主尝试编织下列字样: “大”
自主尝试编织下列字样: “石”
自主尝试编织下列字样: “小学”
第二篇:竹编工艺
竹编工艺
折叠 编辑本段 竹编工艺:
一种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刚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常用的有:
1、编织,即用竹丝、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
2、车花,将竹节车成一定形状和装饰;
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断面,拼成花型或器皿;
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
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制成各种器皿的方法。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源流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竹编工艺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种成形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出土的有: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近百余件。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竹编工艺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龙灯起源于汉代,到宋代更为盛行。龙头,龙身大多以竹篾作内骨编制而成,龙身上的鳞片也往往用竹丝扎结。还有一种叫“竹马戏”的民间小戏。自隋唐起流传至今。戏的演出与马相关,如《昭君出塞》等,演员骑的马用竹子做成。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褐漆竹编圆盒“是明代官宦人家使用的一种竹编圆盒。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竹篮。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勃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经由150余种编织法。1937年后,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竹编艺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篾刀从事他业,只有少数艺人流落在破庙旧庵继续这门竹编工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主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也大量涌现,有的还被评上了“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职务。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1]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儿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新的作品在缓缓冒尖。
折叠 编辑本段 闽西竹编工艺
闽西永定培丰镇下辖的孔夫、长流二个村庄,有许多村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竹匠,他们的“简易工棚”,堪称“天下一绝”,具有安全、快捷、实用、经济、便利、环保、清爽、轻巧、节能等许多优点;建设过程不耗水,不耗电,不与永久建筑争用宝贵的钢材、木材、板材、铁件、水泥、沙石;还可就地取材缓解运输压力,能够促进当地毛竹垦复种植增加灾民收益反哺灾区经济增长,与此次灾区急需的“过渡安置房”十分对路。“简易工棚”的称呼,是就其成本投入而言的,其实,它的造型美观,技术含量较高,种类也很丰富,有悬空的,有立柱的,有吊梁的,有打拱的,有敞式的,有廊式的,可作堆场,可作食堂,可作车间,可作宿舍,可作教室,可作会场,高低方圆,应有尽有。单体工棚,只要场地允许,长度不限,中间无柱,宽度最大跨径可达30米,高度可达12米。用毛竹做原材料的“简易工棚”,同等面积的造价只需通常“钢架结构”的八分之一左右,价廉物美,相当经济,这是一笔不能不算的经济账;这种竹棚,正常使用,服务年限五年没有问题,如果刻意维护,十年也是可行的。去冬今春,我国江西、湖南、贵州三省遭遇百年一遇特大雪灾,无数生产生活设施毁于一旦,告急求援电话频繁,培丰的“简易工棚”大行其市,至今仍有几百号艺匠活跃在三省灾区恢复生产工地。简易工棚是一种竹工艺,外地虽有游兵散勇操此技艺,但能象永定培丰这样做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在全国可谓“凤毛麟角”。简易工棚起源于何时何地,难于考证,据现年74岁的陈盛韶老人回忆,闽西出现竹棚,与成立于1955年的龙岩县竹藤厂有关,竹棚的第一次兴盛,是在1958年开辟龙岩至漳平的铁路工地。盛韶老家在培丰长流新楼下,他是进竹藤厂的第一批员工,既是元老,也是技术权威。盛韶不识字,可当时“龙岩县竹藤厂”六个大字牌匾,就是由他出手用篾条编织“刺绣”而成的。1963年,厂里派盛韶去福州学做热水瓶竹制外壳和鲜花插篓,10年之后,他再带队去建阳观摩30米宽100米长中间无柱无梁全拱的篮球场工棚,遗憾的是,由于同行的几位年轻后生毛躁,回岩之后二次试搭均告失败。当时竹藤厂的员工主要由长流和隘头(原属永定孔夫管辖现划归龙岩东肖)两地人组成,整个龙岩地区的工棚工程大部分由竹藤厂包办,但脑瓜灵光的长流村民陈盛桥、陈友千等人亦能承揽一些零星业务。
折叠 编辑本段 ?东阳竹编
东阳竹编与东阳木雕(为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居全国四大木雕之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称为东阳工艺美术界的两朵奇葩。它在殷商时代开始问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宋代以编织声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著名,到了明清时期,东阳竹编已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擗清朝康熙<<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质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可见东阳竹编在清朝以前就被选为贡品而闻名于世。到了清末民初,东阳竹编进入全盛时期。[2]?
折叠 荣誉
东阳竹编工艺历经千余年的洗炼,其作品已达美轮美奂境地。早在1915年东阳竹纺工艺吕就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上获奖。1984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竹编屏风<<九龙壁>>,以其高超的编织技艺,获得第四避、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而永久保存。1994年,人物竹编<<渔翁>>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杯奖”。经历代东阳竹编艺人的努力,竹编工艺还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巧妙地与园林建筑、室内装饰有机结合起来,在西湖阮公墩、杭州花港公园、德国汉堡市“新北京酒家”等处,留下了许多不朽佳作。以富丽中显淡雅,清幽中含华贵的独特风格,为世人所称颂。
折叠 历史
东阳竹编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同“东阳木雕”一起堪称盛开在东阳江畔的一对民间工艺艺术姊妹花,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种。竹编工艺起源于原始社会。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问世,宋代以元宵节灯著名。东阳竹编的元宵花灯、龙灯和走马灯之类竹编工艺灯,在宋代已闻名四方。清朝以前选为贡品,清末民初为盛,早在1915年即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阳竹编枯木逢春,蓬勃发展,先后获轻工部优质产品、浙江精品、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银杯奖及金杯奖、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金奖等。馆藏竹编精品现有500余件,200余件展品均为获奖作品,其中有清末民初竹编状元马富进1906年精心制作的《提篮》、国家工艺珍品《九龙壁》和金奖竹编人物《渔翁》等。另外,明代万历年间的《金华府志》记载:东阳有毛竹、笙竹、雷竹、石竹、斑竹、紫竹、水竹、苦竹、淡竹、箭竹、方竹、佛面竹、桃丝竹、山竹、凤凰竹、花竹、凤尾竹、花节竹等18个种类,可以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原料。东阳竹编的元宵花灯、龙灯和走马灯之类竹编工艺灯,早在宋代已闻名四方。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竹编工艺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进一步紧密结合,上至送往京城皇亲国戚的“贡品”,下到寻常百姓的家常生活用品,比比皆是。据清代康熙年间《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当时的竹编工艺,主要生产门帘、果盒、托篮等产品,其中书箱、香篮还广泛流行于绍兴、诸暨、嵊州、新昌一带。
折叠 名人
清末民初,东阳竹艺的杰出代表当数著名匠师马富进,他曾为咸丰皇帝的老师李品芳家制作的一对托篮,花上千余工,仅漆工就耗费一年零3个月,精致非凡,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他制作的竹编工艺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中获奖。他制作的另一作品“魁星点斗”,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展出,轰动一时,博览会总报称:“一魁星独足立于鳌头上,作活跃点斗之势,头部,耳、口、鼻俱全。四肢部,手指、脚趾一一分清,上身袒露,下身着盔甲。胸部背部,均表现股肉凸凹之状,飘带飞舞,骨立筋张,全身皆是竹丝编成,不假他材……竹编人物妙到如此,诚所未见,竹制品中绝无可伦比者。” 马富进在该届西博会上被授予“竹编状元”奖匾。同时,该总报告称“东阳许美辉所制的细篾篮,非常精致,亦是能人。”由此可见,东阳竹编工艺早在清末民初已达到当时国内乃至国际的一流水平,为时人所赞美。
折叠 编辑本段 分类
瓷胎竹编产品按造型主要分为瓶坛包盒具等几大类。花瓶类有小到 5 CM的单件瓶,也有大到 145CM的千件瓶,可适合不同场合的需要。坛罐类有茶杯、糖缸、茶叶罐等实用品。竹包类有两大类六个规格的竹包手袋和挎包。竹编盒类有竹胎、纸胎、漆器胎几种,规格有7CM、9CM、11CM、13CM、15CM等几种,还分为单盒、内三格盒和套三盒等。竹编具类则是工厂的主要品种和技术优势所在。缠嘴过把、紧扣瓷器,精心编织出不同图案,是瓷胎竹编产品与其它任何竹编不同的独特技艺,是最能体现出瓷胎竹编工艺以精细见长特色的地方。按用途分有茶具酒具咖啡具、文具烟具,还有功夫茶具、日式茶具和提梁茶具等等。按规格分,从套二套三的酒具茶碗到十五头二十二头一套的咖啡具都有。按底胎所用材质不同,既有瓷胎、陶胎、漆胎、玻胎,也有台湾客人偏好的紫砂胎。按工艺不同瓷胎竹编产品分为普通编织、提花编织和五彩图案编织。普通编织以古铜色的烤丝为主,配以普通几何图案多用于制作批量产品。提花编织则用新竹青丝经纬等宽,便于编织各类单色图案文字手迹,更以熊猫图案编织为多,主要制作花瓶茶具等产品。五彩图案编织充分发挥五彩丝的特色,运用多种不同的技艺、使用各种不同的色彩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效果,多用于制作展品、礼品和高档精品。使用的技艺主要有疏编、疏细结合编、破经编、换经编、浸色编、浮雕编、立体编等二十多种。采用五彩图案编织方法可制作出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维妙维肖的图案。瓷胎竹编以依胎成型、紧扣底胎为其特色,也受其限制。工厂发挥瓷胎竹编技艺,移植到其他底胎和无胎产品中,开发了竹编首饰盒和竹编包类、竹编动物等新产品新品种。我们将继续努力,创造瓷胎竹编的未来。产品常规分类:瓷胎竹编花瓶、竹编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编平面画。竹编工艺可分为细丝工艺和粗丝竹编工艺品(说明:有瓷胎工艺品和无瓷胎工艺品)。成品主要是经对竹子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东张竹编主要是粗丝竹编工艺。
1、细丝竹编工艺(瓷胎竹编工艺)简介: 瓷胎竹编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产品主要有:瓷胎竹编花瓶、竹编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编平面画。
2、粗丝竹编工艺(无瓷胎竹编工艺):是指用竹条篾片编成的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的竹编工艺。制作过程是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粗丝竹编工艺品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盛产。东张镇做为福清市的五大历史古镇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淀,因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竹种资源丰富,有淡竹、水竹、毛竹等许多种类。主要产品有竹编凉席、凉枕、扇、箩、筐、篮、箕畚、摇篮等。用竹条篾片编成的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已经出现竹编器具。几千年来,民间竹编凉 席、凉枕、扇、箩、筐、篮、箕畚等生活日用品 ;我国南方地区,则逐渐形成富于地方特点的竹编用具和手工艺品,如安徽的舒席、四川的竹丝扇和瓷胎竹编等。竹编制作,一般经过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等过程。主要产地有浙江东阳、嵊州,福建泉州、古田,上海嘉定,四川自贡等。四川自贡艺人龚玉璋的扇子,称为 “龚扇子”,所用篾丝,细如绢纱。
第三篇:线描画竹编器具写生教案
第一节 竹编器具写生
复兴中心校
王世川
2014.6.9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竹编器具,知道竹编器具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发现其美感。
2、观察竹编器具,了解其外形特征,知道其构造材质。
3、通过观察理解,培养学生对竹编器具的喜爱之情,懂得如何用不同的点、线来表现竹编器具的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竹编器具,观察其外形特征,理解其构造特点。分析其美感
教学难点:运用合理的线描画语言(点、线)表现竹器的美感。教学用具准备:学生自带微型的竹编器具(如笆篓
筲箕
竹篮。。。)
笔
画纸
教学程序:
一、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你们去寻找生活中你认为很美的竹编器具,并带到今天的课堂上来与同学一起分享。现在请把你们带来的竹编器具摆放在画桌上,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竹编器具写生。(板书:竹编器具写生)
二、欣赏竹编器具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竹编叫什么名字?说说它有什么用途?学生答后再追问,你喜欢吗?为什么?(一定引导学生从
线描的角度去发现它的美感:造型、点线的组织等)找2---3人回答。
你们知道竹编器具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是用一根一根的竹篾通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巧妙的穿编而成的。)(教师出示竹篾条)
老师从其他小组中发现另类的竹编器具,并展示给全体同学欣赏。
师:看到这些精美的、亲切的竹编器具,你想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三、作画步骤。
1、看——外形结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上摆放的竹编器具,看看它的外形象什么形状?请大家来说一说。(引导学生仔细的分析:有口子、身子、把手等)抽2----3类竹器小组学生回答。
生:回答结构组成。
师:其他类别的竹器也要象这样去观察外形结构。
2、画——外轮廓
下面请你们把它勾画在纸上,注意构图合适。画好之后就停下来坐端正。
3、找:穿编规律(想:取舍),师:同学们都画好了,请你们再仔细地观察竹器,找出你所画对象的美的部位是哪儿?稍停。。(取)哪些同学找到了?请你把竹器拿上来告诉大家这个美的部位的竹篾条是怎么穿编的。
师:那我们如何用线条来进行穿编呢?(出示竹篾条,因为
竹篾条有一定的宽度,所以要用双线穿编)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用线穿编。还有没有对器具的不同部位的美的地方感兴趣的?如果没有,那老师对xx的竹器的XX部位感兴趣,可以这样画。示范两个竹篾。
接下来请同学把你认为最美的部分根据竹条的穿编走势细致的画下来。其他部分就略画。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把自己画的线描画作品在展台上展示并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从学生作品与实物的相同与不同中去感知、理解和提炼出“美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六、教学拓展
今天学习了竹编器具的写生,掌握了写生的基本技巧,生活中其他的竹编器具运用所学的技法同样能画好,希望同学们课外认真观察并画出较好的作品。
板书:
竹编器具写生
看:外形结构
示范图:
画:外轮廓
找:穿编规律(注意取 舍)
第四篇:镇村竹编发展报告
XX县XX镇XX村竹芒编产业
发展报告
一、基本状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距镇政府9公里。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933户3470人。全村耕地面积是1471亩,竹林面积1300多亩。农业以种植水稻、荔枝、龙眼为主,养殖以牛、猪、鸡为主,手工业以竹芒编织业为主。XX村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工艺竹芒编织历史,竹编工艺代代相传。在民国时期,XX开始从事竹芒编织,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镇企办将竹器产品出口,90年代初形成了以荣发工艺厂为龙头的竹编生产基地。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13万元,竹芒编收入2088万元,竹芒编织从业人员达2800人以上,全村人均纯收5088入元。
二、XX村竹芒编织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竹林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XX村群众有利用山地、河边、路边、屋前屋后种植竹子的习惯。为了加快竹芒编产业的发展,XX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群众种竹。目前,XX村主要以种植单竹、毛竹为主,总面积1300多亩。竹子的大面积种植,为竹芒编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促进了竹芒编织业的蓬勃发展。
(二)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工巧匠多。XX村竹芒编织工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老少皆通,是当地群众实现创收增收的主要渠道。该村总人口3470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全村80%以上的人口都会竹编这门手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产品款式多、品种多。XX村竹芒编织以竹、芒、藤、柳、麻为原料,竹为主料,其他为辅。主要成品有竹筛、竹盖、竹篮、插花器、花盆套、盘子、盒子、鱼篓、箩筐、蕉筐、竹椅等。按用途可分为家庭实用类竹器和观赏礼品类竹器。可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家居生活,家居饰品、园艺花艺,及产品包装等领域,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竹芒编织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目前,XX村有竹芒编织加工企业有5家,主要以荣发工艺厂、贵荣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鸿兴竹器厂等企业为龙头。采用“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形式为主,企业从国外客户中接到订单后,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再由企业进行收购、深加工、包装、出口。2009年,全村竹芒编织业产值达2088万元,竹芒编织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三、XX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一是农户编织用竹主要以自种竹为主,削竹、磨竹主要用刀具进行加工,很少使用机器,生产效率较低;二是企业用于工艺研究开发的资金过少,产品款式更新周期长,缺乏创新。同时,产品的烘、烤、染,防霉、防蛀都是采用人工方法,天然晒干的方法,技术比较落后,配套设施不能跟上步伐。
(二)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XX竹芒编织产业虽然规模大,但尚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群众的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
(三)产品销路单一。一是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出口东南亚、美国等地,没有产品销往中国内地经济发达的城市。由于只局限于出口创汇,当遇到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情况时,企业经济效益遭到损失;二是农户自产产品主要在镇内销售,产品销量及价格都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扩大。
(四)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XX村有荣发工艺厂、贵荣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鸿兴竹器厂等龙头企业,但总体规模仍偏小,产业化水平低,企业带动能力弱,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四、XX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增加投入,强化扶持。政府部门应着眼解决制约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瓶颈,不断强化竹芒编织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投入,增强竹芒编织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新品种推广等项目和资金,要重点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提高竹芒编织产业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支持鼓励竹芒编织龙头企业通过承贷承还的形势资助竹芒编织农户。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竹芒编织产业发展。
(二)培强产业,做优龙头,创造品牌。通过加强竹芒编织产业的培植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确定本村竹芒编织产业的优势与特色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落后设备、技术深度调整,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打牢产业基础。同时,采取有利有效的综合措施,加快培植竹芒编织龙头企业。围绕竹芒编织产业、产品发展,按照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利益联接紧密的要求,尽快做大做强一批竹芒编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形式,完善竹芒编织产业发展机制,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培育农民,完善组织。在竹芒编织产业发展中,应注重培育群众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让群众认识自我,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努力开发具有本村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围绕竹芒编织这一主导产业,突出以技术创新入户为平台,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竹芒编织业人才。通过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着眼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引导与支持,促其快速发展。通过新型竹芒编织业人才、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升素质、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竹芒编织产业的生产经营体系。
XX县XX镇XX村委会
2010年11月19日
第五篇:有效课教学--竹编粪箕
有效课堂教学
-------竹编畚箕(又名粪箕)
课时:1时
芒市风平民族中学
教师:杨绍文
摘要: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差一些。由于学习者均为农村孩子,他们对生活有体验。因此在学习手工编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符合实际教学方法,它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字:
当前的许多课粗看去很活泼,很生动,但课堂表面的繁荣背后往往是实质深处的萧条。这就是摆在我们许多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说到教学有效性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有效教学”的理念。它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并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地关注。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低效或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算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我想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个人粗浅的看法。真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真实、有效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志。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又必须以“真实”为基石。
一、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编小畚箕的编织技法和收边口的方法、线条的排列。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编织工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地位,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入手,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实物与多媒体图像的观看,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进行主动探究。找出编结规律和编织工艺的基本技法,体会编织的快乐。通过观看形式多样、形状美观的图案和亲手编织物件后,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到 1 了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独有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编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编织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编织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
竹编取自天然材料、造价低廉、可随意造型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编织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历经上千年的演进,不仅工艺与造型日趋完整、精美,材料加工也日益改进,新材料不断涌现,现在已有各种各样的编织机器,甚至可由电脑设计与控制生产程序。不过,手工操作仍然不可缺少,因为它是先进手段的本源。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手段。学习编织畚箕成立体形态,这是一次设计制作编织的完整体验,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享受制作成功的愉悦。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巩固压一挑一的编织技法。
2、初步了解竹编的有关知识。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编织畚箕。能力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编制竹器的能力。
2、通过自学图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通过分组制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内外的实践,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竹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学会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差一些。由于学习者均为农村孩子,他们对生活有体验。因此在学习手工编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符合实际教学方法,它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学生看懂图例,制作出畚箕。难点:
1、经纬线的均约匀排列。
2、纬线一端的捆扎和另一端的插入。
六、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
课件、实物投影、范作、半成品、橡皮筋、竹条。校展览室。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傣家的竹编全国有名,就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竹篮、竹桌等就形状多样,请看。(课件出示各种竹篮、竹桌。)
2、(指图)形状有(方的)、有(圆的)、有(椭圆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形状。
3、这只畚箕又是什么形状呢?在生活中用来做什么?(出示板书:畚箕)
4、老师也编了一个,用什么编的?
5、是的,书上是用塑料带编的,今天,我们要用竹条来编畚箕。(出示范作,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竹编)想做吗?
(二)、自学图例,交流制作步骤。
1、出示图片,自学图例,学习畚箕的制作步骤,同桌可以轻声地交流。
2、制作交流,板书。(1)捆扎经线一端。
(2)经纬上下交织。(压一挑一)(3)收扎经线另一端。(4)捆扎纬线一端。(5)接插纬线两端。
3、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安全、插法、排列均匀)
4、同桌两人合作制作,老师有个评价标准,看看好不好?(出示:实用、形象、美观、创新)
5、有信心编好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老师编的更好。
(三)、小组合作,制作畚箕。
1、播放音乐。
2、老师巡视,有问题的及时指出。想一想:经纬根数不一样会怎样?
(四)、自评、互评、师生点评。
1、评作品、评合作、评劳动态度。
2、学生代表自评,然后同学互评。
3、同学们通过自学图例,同桌合作,学会了畚箕的制作过程,大部分的同学完成的都很好。但老师也发现有几个同学在制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
4、请没有完成的同学评价,其他同学帮忙。
5、同学们不仅会动手动脑,而且非常团结,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课后想一想:经纬根数不一样会怎样?可以把你得到的结果和你的同学相互分享。
(五)、课堂小结。
(播放竹制品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了吗?这些都是陈列在我们学校劳技教室的竹制品。希望同学们能用你们灵巧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制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八、教学反思: 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劳技教师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能够给学生配备好实践材料,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开展既有易于学生动手操作,又能令学生增长知识的劳技课堂。这些问题都需要劳技教师的不断思考。敢想敢说是孩子们的天性,即使学生说的不符合事实或是非常离奇,教师切不可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者否定,更应敏感地捕捉学生异说中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巧妙引导,善待学生的独特见解,呵护学生的敢想敢说的无邪的童心,这样才能削除学生不敢发言的胆怯,才能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让学生在敢想敢说的过程中让他们独特见解得到发展,使自己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等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高万祥《语文的诗意》 教育科学出版社
4、薛贵亮《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浅说》《中学语文》2005年10期
5、焦名海 《语文“生命” 课堂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