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聋校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下面是关于聋校语文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看图学词、看图学句和基础训练三部分组成。
全册共20课,其中看图学句8课,看图学句12课。课文内容有反映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拾金不昧、争做好学生的,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课文内容大多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只有少数内容要借助图片或电教片的直观形象才能认识。课文语言文字浅显常用,便于学生仿说,有利于培养、巩固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全册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课文,按照图片穴刺学句------看图学句--------看图学句的结构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一个基础训练。前后课文之间基本上根据内容深浅,篇幅长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课文全文注音,便于学生阅读。生字都在田字格中写出范字,便于学生仿写。
本册安排了150多道课后练习题,每课的练习题基本上反映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基础训练共50到题。在这些练习题中除少量内容是拼音练习外,其余都是字、词、句的练习,体现了识字、学词、学句是这学期的重点,而三者之间又在逐步加重着句的分量。
本次安排了100多幅彩色插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说话、写话训练提供凭借,这是耳聋学生学习语文的特殊需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课本后面附有生字表、偏旁名称表,供复习之用。
二、教学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提高鼻韵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发音技巧。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熟练的、正确的读出音节,学会本册新出现的音节。
2、学会242个生字及本册出现的新词语,能默写大部分词语。认识常见的偏旁,学习区别形近字。
3、能正确、清晰、熟练的打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能看(听)语速较慢、口形较明显的词语和句子。
4、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地运用学过的部分词语。
5、能正确地理解图意和相应的句意。进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培养说完整句、把句子写通顺的能力。
6、练习正确、流畅、有表情的朗读句子。
7、能背诵句子、默写句子、学习积累词语和句子。
8、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能力,能看图或看演示说(写)一两句或两三句与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能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回答简单的问题。
9、认识句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学期的重点依然是识字、学词、学句。更加重视识字教学,加强了对生字字形和字音的指导。
难点:本册教材在第三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较复杂的单句、“把”字句有关联词语的并列复句、简单的递进复句、无关联词语的因果复句以及简单的比喻句。句式结构都比上学期增加了难度。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教多,共11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7人。学生年龄小,但都比较聪明、活泼、好动。但因玩得天性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杨文,王庆启,李惠、陈琪、周洁、张羽聪明好学,学习的主动性强,成绩优异,而王佳如、田琪琪、钱成、周帅太贪玩,学习的主动性太差,致使成绩很不理想,这学期将加大对他们的监督,让他们的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总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把它放大,让学生自己知道,也要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词语和句子的积累练习,让学过的每一个词和句子都能在生活中运用。
2、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继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学句、练句。
3、继续在班内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学习的锁链,优生带差生,优生影响优生,使班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学不分家。
5、创设情境,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篇:聋校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
聋校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有学生6人,其中有2名学生是从语训班转过来的,这2名学生由于做了人工耳蜗,听力较好,所以口语比其他4位同学好,但没有手语基础,所以本期工作重点是手语口语结合练习。
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份五个部分:1.看图说句;2.看图学文;3.课文;4.看图学文。5.课文。每个部分后面安排一次基础训练。
看图学句工4篇,图句对应,借助图画学习句子,并逐步向看图学文过渡。看图学文共8篇,图文结合,借助图画理解语句意思,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观察图画的能力。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排了练习题,训练本科所学的内容,形成能力。基础训练共5篇,以本组课文内容为主,进行拼音、字、词、句的训练和读、写综合训练。
教材内容大多选用耳聋学生生活中可见的题材,易学有用。语句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有利于提高耳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语言的实际能力。
三、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1.巩固提高认读汉语拼音能力。提高复韵母、鼻韵母的拼读技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会打手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
2.识字181个。会听(看)、会读、会写、理解词义,大部分会默写。能把字写得端正、结构匀称。能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积累词语。
3.能听(看)懂学过的句子。会说、写正确、完整的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具体,会仿照课文中的练习过的句式说、写句子。积累句子。
4.能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或简单事物,说、写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的几句话。认识和学习使用感叹号。
教学重点:能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懂得课文是由一个个句子按顺序组成的。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1.提高汉语拼音能力,一要训练学生能正确地、较熟练地直呼音节,二要利用课文中的注音,提高读拼音的技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2.词语训练一“组词”和“词语搭配”训练为主,特别要加强“动宾词组”和“偏正词组”的训练,并领悟组合规律,打好造句的基础。3.句子教学要注重新句式句子的句意教学、复杂单句的主要意思教学和概括长句主要意思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读这些句子的能力,并以后的阅读教学打好基础。教师要认真做地好这类句子的教学工作。先理解每一个小句的意思,然后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再指导学生懂得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先后顺序;最后概括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在指导读句时要正确读出停顿。
在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组词成句,领悟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等初步规律。对“照样子写句子”“把两
(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等句子训练要适当加强,发展学生的写句能力。
五、教学课时安排
看图学句„„„„„„„„„„„„„„„„„„19课
看图学文„„„„„„„„„„„„„„„„„„34课时
课文„„„„„„„„„„„„„„„„„„„„34课时
基础训练„„„„„„„„„„„„„„„„„„25课时
单元巩固练习15课时„„„„„„„„„„„„15课时
六、培优辅困措施
本班口语较好的有两位同学,应重点培养他们的对长句子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廖志勇、陈国鑫学习有点困难,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设计课程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
第三篇:聋校语文第六册
聋校语文第六册《彩虹》教学设计
固原市特教中心:崔 哲
教材分析:
1、本文写了丁丁看彩虹和造彩虹的时,课文有五个自然段,共是一个句子。课文按“雷雨后出现彩虹,丁丁看见了,叫爸爸看彩虹,爸爸给丁丁造彩虹,丁丁学习造彩虹”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丁丁和爸爸造彩虹的事。
2.课文告诉了学生形成彩虹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想端正。由于听觉障碍,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较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还没养成,课前预习习惯较差。小组学习力有提升,一帮一学习效果较好。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2)正确观察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与句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是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观察力。(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造彩虹环节的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现在 等 已经 消失 喝 含 喷 雾 试 橙
二、揭题引入
大家看过彩虹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彩虹的图片。(欣赏图片)说说彩虹的样子。
过渡:彩虹很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你们会不会创造彩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相信学完课文,你们一定会创造出一条美丽的彩虹。
三、新课学习: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彩虹在什么时候可以看见?(1)什么时候出现了彩虹?回忆雷雨后天气怎样?(雷雨过后。天气有阳光、很潮湿、空气清新)
过渡:彩虹是美丽的,它会一直挂在天空吗?(不会)它会消失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提问:丁丁看见了彩虹说什么?重点分析“啊!”什么语气(兴奋、高兴、激动)指导朗读,有表情。
(2)爸爸看见彩虹了吗?从哪儿看出?(彩虹已经消失了)理解“消失”:没有了,不见了。
过渡:这么美丽的彩虹,爸爸却没有看见,真可惜,真遗憾啊!让我们读丁丁说的话。(3)丁丁心情由先前的高兴变为现在的失望、遗憾,让我们再读第二段,让老师从你的语气和表情的变化中体会到丁丁心情的变化。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爸爸没看见彩虹,丁丁很失望,爸爸是怎么做的呢?(1)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爸爸怎么做的?找出句子。
“爸爸„„喷去。”
(2)齐读句子,找出写爸爸动作的词语(喝、含、背、喷、拿)板书:背向太阳、喷水)
(3)面对太阳行不行?在不同地方贴太阳图片理解“背向”的意思。(4)表演读,一人读,一人表演。
(5)总结造彩虹的条件:我们背对太阳喷水,喷出的细雾中就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6)为什么爸爸会造彩虹呢?(课件出示知识窗)
过渡: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让我们来造彩虹,先看丁丁是怎样学爸爸做的。
4、学习第四段。
(1)看图:丁丁在做什么?细雾中出现了什么?
丁丁一手拿着杯子,嘴里含着水,背向太阳喷水,细雾中出现了一道彩虹。谁来读读第四段?
过渡:看,丁丁造的彩虹多美呀!真是太神奇了,太令人惊喜了,带着这种惊喜齐读最后一段。
(2)“啊!”心情怎样?(惊喜、高兴)(3)彩虹有什么颜色?彩虹有五颜六色的真美丽。
四、总结:
大自然很神奇,能造出美丽的彩虹,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肯动脑,收集资料,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也能造出像丁丁爸爸一样造出彩虹。孩子们我们喷出的是水,为什么会变成五颜六色的彩虹?希望大家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看课外书籍,一定会从中找出答案。
板书设计: 彩虹
背向太阳
出现 看 造
(雷雨后)喷出细雾
第四篇:聋校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全日制聋校教材数学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面积的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和简易方程。这一册教材的设想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习近平行四边行,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为今后认识最简单的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在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小数四则运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百分数等计算做准备。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因应用题方面,对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三步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行、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和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应用题。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
一、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选用算式法或方程法。
三、方法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提高聋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注意知识迁移类推,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3、继续加强复合应用题的教学,进一步提高聋生解答能力。
4、重视简易方程的教学,积极做好中小学代数知识的衔接。
5、注意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面积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和简易方程。
2、教学难点:突破复合应用题的教学。
五、课时安排
一、面积的计算(21课时)
1、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4课时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5课时
3、梯形面积的计算。5课时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5、整理和复习4课时
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29课时)
1、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课时
2、应用题
(1)归总应用题 4课时(2)三步应用题 10课时(3)行程应用题 6课时 整理和复习4课时
三、简易方程(28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2课时
2、公式变形 5课时
3、解简易方程 7课时
4、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11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四、总复习5课时
第五篇: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
综合701班语文教案
1、明明上学
教学内容:7个生字新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3、能正确讲述图意,回答练习中的问题。能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明明上学》。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默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
蛐蛐
草丛
扒开
捂
找不着
仔细
迟到
2、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
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
三、巩固
1、识记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习题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听见()
走进()
扒开()
钻进()
3、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反思:通过讲解、演示,学生掌握了这7个生字词,对课文也有了个感性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图文对照,讲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2、学文,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
(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一„„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过蛐蛐。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出是不是好蛐蛐。)
3、指导朗读。
(二)第二自然段
1、看图。思考: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
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哪些词语是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
捂
追
找)(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只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
(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
3、看图。指导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样捉蛐蛐。
5、指导朗读。
三、巩固
1、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完成课后课后习题五。
3、指导学生演示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一、二段。
反思: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明明发现蛐蛐、找蛐蛐,学生已经了解,并在朗读、演示理解了课文内容,对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学生掌握得也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
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二、朗读课文前两段。
三、图文对照,讲读第三、四自然段。
(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明明?
2、学课文。
(1)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
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板书:喊)
(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板书:刚、就)
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小文,如果你不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
4、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
四、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六、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
反思: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知道了以后要向明明学习做个听人劝告、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旧 指名背诵课文。
二、综合练习。
1、习题四(1)出示习题: 明明站起来。
明明拍了拍身上的土。明明和小文一同往学校跑去。
(2)读句子,想想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3)按要求改写句子。(4)师生评议。
(5)集体读句子,讲讲句子的意思。
2、习题五(1)出示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①明明轻轻地走过去,看到了一只蛐蛐。②明明听见草丛里有蛐蛐的叫声。(2)讲清题目的要求。(3)读句子,找出带点的词语。(4)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5)讲讲所写句子的意思。
三、作业:习题三、四、五
反思: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学会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
2、谁说得对
教学内容:6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3、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4、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月亮和云彩哪个跑得快?有两个小朋友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一个说月亮跑得快,另一个又说云彩跑得快,谁也不让谁。那么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谁说得对》。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xiǎo
yǒng
àn
xìn 李晓
大勇
暗下来
不 信 chà
quâ
tîu 树杈
却
透过
2、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
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句子。
三、巩固
1、读词语,讲词义。
2、指导书写,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的生字新词除了“透过”相对难理解些外,其他的词语都容易理解。在举例、演示中,学生也掌握了“透过”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
2、学课文。
(1)什么时间,谁和谁在干什么?(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2)他们发现什么情况?(他们发现天空一会儿暗,一会儿亮。)
(3)读第三句话,他们抬头一看,看到什么?(他们抬头一看,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
(4)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许多云彩。)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学文,思考:
(1)大勇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大勇认为月亮跑得快。)(2)李晓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李晓认为云彩跑得快。)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三、巩固
1、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读课文,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2)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
四、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
五、作业:朗读一、二自然段。反思:这两个自然段讲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争论场景,而且文中描写的争论问题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大家观察得仔细、学得认真,知识点也掌握得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
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旧
1、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
2、学文,思考:
(1)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李晓把大勇拉到一棵树底下,让他透过树杈看月亮。)
(2)大勇看到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
(大勇看到一朵朵云彩很快地跑过去,月亮却没怎么动;他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3)齐读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个自然段讲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他相信了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三、巩固
1、朗读第三自然段。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第三自然段有3句话。先讲李晓让大勇在树底下透过树杈看月亮,再讲大勇看到云彩在跑,月亮却没怎么动,最后讲大勇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
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面争论起来。后来李晓让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大勇才相信是云彩跑得快,而月亮并没怎么动。
五、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
反思: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从中明白了:以后和他人之间产生意见分歧时要采取合理、文明的方式来说服对方、不要发生争吵打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再读课文
教学目的:指导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旧 背诵课文
二、从读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1、读全文,要求读出句与句之间、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2、看图读课文,再回答问题:
(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他们谁说得对?(2)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3、边读课文边议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并正确回答。
三、综合练习。
1、课后习题三
(1)出示题中的两个句子: ①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很快。
②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云彩跑得很快。(2)读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3)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说说哪一句话是正确的。
2、课后习题四
(1)出示题中的两个句子:
①他们抬头一看,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
②大勇指着月亮对李晓说:“你看,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多快呀!”(2)读句子。
(3)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周围„„ 指着„„(4)集体评讲。
3、课后习题五: 看(听)下面的句子
(1)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2)忽然,天空暗下来,一会儿又亮起来。(3)他们看见风吹着云彩跑。
4、课后习题六
(1)看第一幅插图练习说、写话。
①什么时候,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 ②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③把答句写下来。
(2)看第二幅插图练习说、写话。
①图上画的是谁?他们站在哪儿干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②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③把答句写下来。
三、作业:课后习题2、4、6 反思: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业,学生能理解题意,也指导自由作答,知识语言表达上还是欠准确、流畅,语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
教学内容:5个生字词
3、一只小羊羔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观察图意,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
2、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3、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4、在画出写图意思的句子的基础上,看图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一遍。
5、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图意,理解句、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叙述的。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看图学文《一只小羊羔》。师板书课题:
3、一只小羊羔
读课题,学习生字“羔”。解释“羔”,指幼小的动物,如羊羔、鹿羔。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2、提出生字新词。
小羊羔
巴特
咩咩
小沟
牧场
3、学习生字新词。
(1)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字音,读字,读词。
(2)找到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集体读词语。(4)指导书写。
4、通读课文。
5、指导学生看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图1: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图2:巴特抱着小羊羔到处打听失主,但人家都说没有丢。图3:巴特给小羊羔奶喝。
图4:巴特放学回家,妈妈告诉他小羊羔是牧场丢的。图5:巴特把小羊羔送回妈妈身边。
三、巩固练习。
1、识记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的生字新词很少,而且意思也很浅显,这节课学习轻松、效果也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
能正确观察图意,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话写词语。
2、读字词。
二、授新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理解两句话的意思。
2、抓住特点看图,从巴特背着书包,知道这是在放学的路上。巴特弯着腰,往小沟里看,理解“东找西找”的意思。
3、用“谁在哪儿,怎么样?”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过渡:同学们想一想,巴特捡到小羊羔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第1句话是巴特自己心里想的:是谁丢了小羊羔呢?
2、反复读第2句,这句话说明什么?。“到处打听”说明他不只到了一处或几处地方去问,“到处”是说走了很多地方。
3、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看图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4、巴特找到失主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没有。从“人家都说没有丢”这句话看出来的。)
5、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这个自然段主要讲巴特没有找到失主。)
6、过渡:巴特找不到失主,该怎么办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看第3幅图。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天黑了,巴特没有找到失主,他是怎么做的?(天黑了,巴特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去。)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三自然段讲巴特把小羊羔抱回了家。)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边看图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2、“巴特一早起来,就去看小羊羔,还给它奶喝。”说明什么?(说明巴特关心、爱护小羊羔。)
3、小结段意:这一自然段讲巴特给小羊羔喝奶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巴特放学回来,听妈妈说小羊羔是牧场丢的,他是怎么做的?
3、读第2句话,理解“顾不上”、“飞快”等词的含义。
4、指导朗读。
5、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巴特把小羊羔送回牧场。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导看第五幅图,提问:(1)羊妈妈和小羊羔在干什么?
(2)图上有谁?他们脸上的表情怎样?为什么?
2、齐读第六自然段。
3、这一段讲了什么?(小羊羔回到了羊妈妈的身边。)
三、巩固
1、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演示课文内容。
四、小结:
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讲巴特在放学的路上找到了一只小羊羔。他到处打听也没有找到失主,最后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里,第二天巴特喂小羊羔、把小羊羔送回牧场。
五、作业:熟读课文
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从而领会自然段的意思,演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效果较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再读课文
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教学过程:
一、复旧
1、朗读课文。
2、指名试背课文。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观察五幅插图。
2、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讲了巴特捡到羊羔、找失主、送回羊羔的事情。是按“巴特捡到小羊羔、找失主、把小羊羔送回牧场”的顺序和“放学了”、“天黑了”、“第二天”的时间先后顺序写的。
4、读课文,回答问题:
(1)巴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到一只小羊羔?(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2)巴特为什么把小羊羔抱回家中?
(因为巴特没有找到失主,所以把小羊羔抱回家中。)(3)小羊羔是怎样回到羊妈妈的身边的?
(第二天中午,妈妈告诉巴特,小羊羔是牧场丢的。巴特把小羊羔送到了牧场。)
三、读课文,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体会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
反思:通过再读课文,领悟句子意思,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较好。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
一、复旧 背诵课文。
二、综合练习
1、习题二
(1)出示题目中的一段话。
(2)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读懂这段话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
(3)讨论:这几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2、习题三
(1)出示例句,读例句。(2)分析例句的句式:
谁东找西找,在哪儿找到了什么。
(3)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例句的句式说句子。(4)把句子写下来。(5)师生评议。
(6)齐读写好的句子。
3、习题六
(1)读题,理解题意。
(2)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这一段话是按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的顺序写的。(3)仿照第一自然段,说、写一段话。(4)师批改。
三、作业:习题1、2、3 反思:对于根据句式写句子一题,学生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今后应加强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句式的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让座
教学内容:12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
3、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仿照课文,看图说、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能给课文分层次。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放大课文,读课题:
4、让座
2、课题是“让座”,那课文讲了谁给谁让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
2、提出生字新词。
qiǎn
kāfēi
tîu
zhîuwãn 浅灰色
咖啡色
黑里透红
皱
纹
zuǒhú
zhǔ guǎi
suí
huàng 一撮胡子
拄着拐棍
随着
晃动
3、在课文中划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4、借助拼音学习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
三、巩固练习。
1、识记生字词。
2、完成课后习题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穿着()
布满()
拄着()
扶着()着()
3、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
随
1、抄写生字词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生字词意思比较浅显,通过看图、结合实际生活一讲解,学生就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错。课后的识记字词训练要坚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话写词语。
浅灰色
咖啡色
黑里透红
皱纹
一撮胡子
拄着拐棍
随着
晃动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讲读课文
1、读全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2、边读句子边对照插图(或配合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1)一天,我到哪里去?
(2)汽车到站了,谁上来了?他怎么样?(3)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4)车开动了,我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
4、指导、训练学生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分组演示课文内容。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加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指导完成课后习题四,照样子写句子。
()一手(),一手()。()一手(),一手()。
2、熟读课文。
反思:课文描写的事件是平时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在“读”中悟、在讲中演,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式也是在三年级接触过的,这次只是复习练习,所以在老师的简单提示后,学生都能仿写句子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划分第二自然段中的层次。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哪几句话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给第二自然段分出层次,理解层次的意思。
(1)汽车到站了,上来了谁?他怎么样?(2)我怎么做,怎么说?
(3)车开动了,我见到了什么?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2)(3)句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1、读全文,读出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2、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层次之间的停顿。再读课文,读出自然段、自然段中各层次之间的停顿。
3、分组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
1、看图读、背课文。
2、指导学生演示课文内容。
四、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一的练习。
2、熟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反思:通过读、说、讲、演,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但给课文分层对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必须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仿照课文说话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看图说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课文。
2、回答: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二、出示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仿写一段话
1、出示题目、图片,与课文插图对照,了解图上画的内容也是“让座”。
2、抓住图片的主要内容,有顺序地指导观察图片
女孩子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一位老奶奶的神态;女孩子在做什么。指导依据图片内容,在仿照课文写话的基础上补充一些情节描写。
3、分角色演示图上事件的全过程,把图片上的局部静态变成完整的动态。
4、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演示,一边观察情节,一边思考怎么表达。
三、指导学生说句子。
1、先完整地观察一遍演示,再分别观察局部情节,边观察边组织语句口述、笔述,最后完整地组合起来。
2、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看图说一段话。
四、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提出写话要求:
1、把事情写清楚,句子完整,意思连贯。
2、可以参照课内指导的内容写,也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写。
五、作业:分组看图说话练习
反思:在对照课文及其插图对学生进行观察、演示指导的过程中,学生完全理解了图画内容,有部分学生还能仿照课文进行“仿说”,还有部分学生只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出图意。只有少数学生能独立写出通顺完整的句子,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完成。课后要多组织学生加强阅读练习,一是提高理解能力,二是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经验。
5、总理辛苦了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1篇 教学目的:
1、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新词,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及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3、能用“已经”“亲切地”造句。
4、正确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写图意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及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新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学过的《送雨衣》吗?那篇课文讲的是一件关于谁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关于周总理的。板书课题:5 是总理辛苦了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思考:
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借助拼音轻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5、分组读课文,说说每一段中有几个句子?在课文中标出来。
三、作业:朗读课文。
反思: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阅读课文,第一次尝试着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课文,同学们还是有些不适应,大多数学生都对抱着求助的心理,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很一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已经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读出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二、指导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讨论:这几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5、指导朗读。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并回答:
(1)总理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天怎么样了?(2)总理看见服务员还在工作,说什么?(3)服务员怎么说?
3、指导朗读。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完成课后习题
1、读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说、写句子。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宗旨主要是指导学生在读中“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习很认真,效果较好。特别是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兴趣很浓。课后习题在老师提示下可以完成。一篮稻穗
教学内容:9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向“弟弟”学习,帮助军属做好事。
3、能用“特别”、“急得”、“一„„就„„”说、写句子。
4、能仿照课文说、写一段话。
5、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准备: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新词,会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授新
1、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用笔画出来。
2、板书生字
ã
hún zhuàn shǔ
chãng gā
dīng
hàn
mō 额
浑
转
属
程
嘎
盯
汗
摸
3、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4、初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不懂的词语。
5、结合挂图(或配合演示),理解词义。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7、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8、教学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①鹅是什么样子的?
②鹅为什么见到弟弟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2)生讨论,教师小结。(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的生字词较简单,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也比较浅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看(听)写词语。
2、看图说说鹅是什么样子的?
二、授新
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提问:
①弟弟在干什么?
②鹅想吃稻穗,弟弟是怎么做的?表现弟弟是怎样的人?(3)生回答,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4)指导学生演示本段内容。
(5)小结:弟弟正要把拾到的稻穗送到程大爷家去的时候,那五只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围着弟弟要食吃。“淘气”“嘎嘎地追上来”“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叫着扑上来”等词语,把五只白鹅抢吃稻穗的动态写得生动逼真,招入喜爱。“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是程大爷的,不给你们吃!’”“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等词句,表现了弟弟一心为程大爷做好事。(6)朗读第二自然段。
(7)让学生边看图边复述课文内容。(8)划出“鹅抢稻穗吃”的句子。
2、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程大爷说弟弟是个好孩子?
(因为弟弟为程大爷拾稻穗,并且抢稻穗不让鹅吃掉稻穗。)(3)这一段中哪句话可以看出程大爷对弟弟的疼爱?(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巩固
1、朗读课文。
2、看图,划出课文中讲图意的句子。
四、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文中我们看到弟弟为了保护程大爷家的稻穗不被自家的鹅吃掉而着急的情景。你们说弟弟做得好不好?我们要学习弟弟这种帮助军属做好事的好思想。
五、作业:流畅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反思: 学生理解了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也领悟到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示要向“弟弟”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题一、三、四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一
1、读第一句:那五只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嘎嘎地追上来。思考:
(1)“它们”指谁?(“它们”指的是鹅。)
(2)为什么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因为弟弟常常给鹅喂食,所以鹅以为弟弟又给它们喂食来了。)
2、读第二句: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是程大爷的,不给你们吃!” 思考:
这句话中的“你们”指的是谁?(“你们”指的是鹅。)
3、读第三句:可是鹅一点儿也不听话,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思考:
(1)哪些地方说明鹅一点儿也不听话?(“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说明鹅一点儿也不听话。)
(2)鹅不听谁的话?(鹅不听弟弟的话。)
三、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三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加上标点。(1)弟弟
喂食
鹅
给
常常
(2)赶走
鹅
淘气的程大爷
了
2、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想如何排句子,才能使句子通顺(根据所给的词语想句式)。
4、学生练习排句子。
5、自己读排好的句子,看是否通顺。
6、齐读排好的句子。
四、指导学生完成习题四
1、出示习题,理解题意
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各说、写一句话。(1)我弟弟特别喜欢那五只鹅。(2)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3)鹅一看见弟弟,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
2、读句子,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仿照句子,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小红的字写得特别漂亮。
这盆花特别美。
他的圆珠笔丢了,急得满脸通红。
小明迷路了,他急得哭了。一看见老师,同学们都围着他。中午一放学,同学们就往食堂跑。
五、作业:习题一、三、四
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读、思来独立完成作业,极少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把词语排列成句子一题,课文中有类似的句子,故学生做起来很轻松。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需要老师的跟踪辅导、举例引导才能完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教学目的:仿照课文写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实际,先说后写一段关于喂养小动物的话。要把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喂养的情景写出来。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是写什么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长什么样子?吃喜欢吃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喂它们的?
3、师举例说喂养一种小动物的情况。
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只大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它的前腿长,后腿短,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小白兔喜欢吃新鲜的青草和白菜,我常常拿些白菜给它们吃。小白兔一看见我,就跟在我身后,追着我跑,真可爱。
4、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说一说、写一写。
5、师巡视指导。
6、读一读写好的话。
二、作业: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反思:学生能零星地用词语说出一些自己的话,但还是欠通顺、欠完整,必须老师跟踪指导方可完成。
教学内容:9个生子词、1篇课文教学目的:
7、雨
天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学习明明、小祥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3、能用句子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能按课文内容改正一段话的错误。
4、能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5、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子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
xiáng
wěi
wàng
kuā
dōng 祥
苇
忘
夸
咚 shùn
lǐn
qí
guài 顺
淋
奇
怪
3、借助拼音,教学生字。
4、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5、理解新词。
6、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三、预习课文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对“奇怪”一词的理解有些困难,但通过举例、演示讲解后已经领会其意思了。其他词语的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明明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思考问题(1)图中的天气怎么样?(2)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2)提问:什么时候?天气怎么样?奶奶在想什么?
(3)小结:快放学了,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奶奶望着窗外想:小祥带了伞不要紧,可小苇忘了带伞,怎么回来呀?(4)齐读第一自然段。
4、讲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 奶奶正在着急的时候,谁回来了?衣服怎么样?
② 奶奶问了什么?小苇是怎么回答的?(3)小结。
(4)齐读读第二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1、分组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思考:小苇没有带雨伞。下雨了,他的衣服为什么没湿?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这两段讲放学了,小祥带了伞,而小苇没有带伞。是明明撑着雨伞送她回家的。奶奶说明明是个好孩子。同学们,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
五、作业: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课后分析:本文叙述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可以说就是学生生活故事的再现,故他们对文章的内容很感兴趣,很容易产生共鸣,学习效果非常好。对于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还要引导学生读,学习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祥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旧
1、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回答问题
(1)奶奶看到天下雨了,想了些什么?(2)小苇回来了,她的衣服为什么没有湿?
二、授新
1、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① 上学时,小祥带了伞,但小祥回来时怎么样?
② 带了伞,衣服为什么还会湿呢?(2)看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小祥抱着书包冲了进来,雨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流,全身湿淋淋的。奶奶看到小祥湿淋淋的样子,感到怎样?说了什么?小祥是怎么回答的?奶奶听了小祥的话,奶奶是怎样说的?(5)小结。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朗读课文
四、总结:这篇课文写了两名助人为乐的小朋友。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是谁?都做了什么事?
五、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学习很愉快,在表演中也理解了课文意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文内容改正一段话的错误。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快放学了,奶奶望着窗外的大雨,想些什么?
2、小苇的衣服怎么没有湿?
3、小祥带了伞,为什么衣服会湿呢?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教师师示范朗读。
2、分组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四、背诵和默写课文。
1、指名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4 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课文内容,改正这段话中的错误,再抄写一遍。
1、领读这段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3、与原句比一比,看哪些地方不相符。
4、把与原句不相符的地方改正过来。
5、齐读改写后的句子。
六、作业:默写课文
课后分析:分角色朗读课文、情景表演都是学生所热衷的学习形式,所以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好。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联系,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再加上标点。
1、读词语,理解词义。
2、想想用这些词语有什么联系,可以排成什么样的句子(句式)。
3、学生排句子,师巡回指导。
4、指名说说自己排的句子。
5、师生评议。
6、齐读排列正确的句子。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照样子写句子。
1、出示例句。
2、分析例句的句式
(1)谁正在怎样的时候,谁怎么样。(2)谁(或什么)比谁(或什么)怎么样。
3、启发、引导学生仿照例句的句式说、写句子。
4、齐读仿写的句子。
四、指导学生完成习题5:看文中的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1、出示挂图。指名说说图意。
2、师生交流。
3、学生看插图写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4、读一读写好的句子。
五、作业:习题2、3 课后分析:这2个题目的题型,学生都接触过,而且仿写句子的句式也是学过的,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得较好。
8、大熊猫
教学内容:11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正确回答课文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能正确填写名词,能用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能说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大熊猫》。板书:8 大熊猫
二、新授。
1、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提出生字新词:
Wěi
zhī
jiān
nǎo
zhēng
尾巴
四肢
肩膀
脑袋
睁开
rïng
pō
wán
zhuǎ
hū
sǔn 毛茸茸
活泼
顽皮
爪子
呼
竹笋
3、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4、初读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讲解词语。
5、读课文,初步理解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新词,讲讲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课后分析: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孩子们非常喜爱大熊猫,加上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很多都是名词、形容词又都比较浅显,所以这节课的学习很轻松、很愉快。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听)话写词语。
尾巴
四肢
肩膀
脑袋
睁开
毛茸茸
活泼
顽皮
爪子
呼
竹笋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新授。
1、自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思考:
①大熊猫的身子怎么样?尾巴怎么样?全身的毛怎么样? ②大熊猫的四肢、肩膀、身子、脑袋各是什么颜色? ③眼圈是什么样子?耳朵是什么样子?(3)齐读第一自然段。(4)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看图口述大熊猫是什么样子?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小结: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那么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以及它们爱吃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习。下课后自己可以先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了解一下。
五、作业:熟读第一自然段。
课后分析:本节课学习的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可视”的内容很多,通过看图和简单的讲解,学生就能理解文字意思,而且还能简单地看图复述一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旧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说说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二、授新
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学生看图理解句子的意思。(3)思考:
①大熊猫小时候怎么样?喜欢做什么? ②大熊猫长大以后怎么样?喜欢做什么?
(4)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大熊猫小时候的,哪些句子是写大熊猫长大以后的。(5)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结:这一自然段讲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2)小结:大熊猫最喜欢吃的是新鲜的竹叶和竹笋。
三、巩固练习。
1、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怎样,爱吃什么?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查阅一下有关大熊猫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
五、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分析:通过平时在电视上看的内容,大熊猫给学生留的印象就是憨态可掬的可爱像,所以在读到关于描写大熊猫的习性的文字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亲自模仿表演的欲望也很强烈。总的老说,是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习题2(1)理解题意:课文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是讲同一个意思的?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思考问题。(3)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师小结。
2、习题3(1)出示题目,讲解题意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胖胖的()又黑又圆的()毛茸茸的()又厚又光滑的()(2)读题,理解题意。(3)指名说、填词语。
(4)师生评议,集体读填好的短语。
3、习题4(1)出示例句。
(2)读例句,分析例句的句式。(3)指导学生说句子。(4)学生独立写句子。(5)师生评议。
三、作业:习题2、3 课后分析:习题2其实就是一个渗透分层方法的题目,老师引导分析,学生能明确意图,但一旦独立完成类似的题目,还是很困难,有待在今后的课文分析中进一步渗透学习方法。其他习题,学生能独立完成。
9、放风筝
教学内容:13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回答练习中的问题。能用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4、能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发、演示法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会放风筝吗?你们放过风筝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放风筝》,板书课题:
放风筝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思考。(1)图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课文中说“风筝真多啊”,那都有有些什么风筝呢?
2、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并划出来。
3、板书生字词
qínglǎng
huǒ
yīngwǔ
hâ
zán
晴朗
一伙
鹦
鹉
仙鹤
咱们
zhïu
zhuài
wěn
lù
dàng
wâi 线轴
拽 着
稳当
骨 碌 碌
飘荡
蔚蓝色
4、教学生字词。
5、再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6、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7、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新词,讲词义。
2、识记生字新词。
3、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词语。
课后分析:本课词语意思浅显,通过观察、演示已经掌握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听)写词语,并讲讲词语的意思。
晴朗
一伙
鹦
鹉
仙鹤
咱们
线轴
拽 着
稳当
骨 碌 碌
飘荡
蔚蓝色
二、授新
1、自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来。
2、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提问:什么时间,天气怎么样,谁和谁来到什么地方?干什么?(2)看挂图,找出图中的“哥哥”和“我”。(3)集体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3、讲读第二自然段(1)集体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体育场放风筝的人多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人多?他们在干什么?天空的风筝多吗?有哪些风筝?
(3)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回答问题。(4)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三、巩固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分组说说这两段的主要意思。
四、作业: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课后分析:放风筝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而且大家都有亲身体验,理解课文情况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时间,谁和谁来到什么地方干什么?(2)体育场的人多吗?空中有哪些风筝?
二、授新
1、讲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思考:
①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②这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小结:这段的四句话是按放风筝的先后顺序写的,不能调换。(4)指导学生演示放风筝的过程。(5)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讲读第四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挂图,结合挂图,让学生体会风筝的多、美。(3)找出文中说风筝多和美的词语。(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都放过风筝,也知道放风筝的程序,但让他们自己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找到表达个人思想的语句的乐趣,他们在学习中一直面带笑容、点头示意,学习效果比较好。对于其中的一些动词还是要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意思,学习活用。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1、6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旧:朗读课文。
二、读课文,完成习题1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哪个自然段是讲“放风筝”的?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读课文,分组讨论。
3、指名回答,师小结。
三、完成课后习题6 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1、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课文插图,弄清图意。
2、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话。
3、学生看图写话。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五、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
课后分析: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解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4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旧: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习题3
1、出示习题。
2、读例句,弄清例句是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
3、根据课文内容,想想怎样把题中的两个句子写具体。
4、指名说、写。
5、师小结。
三、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
1、出示例句。
2、读例句,分析例句的句式:
哪里的什么各式各样,有什么,有什么,就是没有什么。
3、指导学生联系实际,仿照例句说、写句子。
四、作业:课后习题3、4题。
课后分析:加入修饰成分把句子写具体对学生来说还是很困难,有待今后在分析课文中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学习。
10、我们的老师
教学内容:1篇阅读课文 教学目的:
1、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
2、能正确回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天天给你们上课、批改作业,辛苦吗?你们爱老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板书:10* 我们的老师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句,师讲解意思。
5、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来。
6、再读课文,师生共同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讲上课了,同学们走进教室。
第二自然段讲周建荣告诉大家,杨老师病了,还要来给大家上课。第三自然段讲杨老师走进教室。
第四自然段讲杨老师带病给大家上课的事。第五自然段讲同学们赞扬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三、巩固:读课文,看课文是如何写杨老师的。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分析:这篇阅读课文的内容很浅显,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懂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教学过程:
一、复旧:齐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二、授新
1、理解第二自然段。(1)提问:
“医生她让她休息”,为什么让她休息?(杨老师病了。)“她还要来给我们上课。”(老师带病上课的精神。)
(2)小结:这段主要讲杨老师病不轻,应该休息,但她还要来给我们上课。
2、理解第三自然段。
(1)第一句中的“微笑”表达了杨老师怎么样的精神?(表达了杨老师忘我的精神,她不让同学们看出自己的病态,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2)第二句中的“立刻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都望着杨老师”反映了同学们对杨老师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映了同学们非常关心杨老师的病情,敬佩老师的工作精神。)
3、理解第四自然段。
(1)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提问:“说话有些吃力,手有点抖”说明什么?“讲得很认真,写得工工整整。”说明了什么?(说明杨老师病得不轻。)
(3)“讲得很认真,写得工工整整。”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杨老师忘我的工作精神。)
三、巩固: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
课后分析: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如何描写杨老师带病工作的细节,以便今后习作借鉴。对于文中的细节描写,学生能理解领会意思,但仿照文中的写法说身边的事还是显得很吃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看课文是怎样写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的。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3、生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4、讨论。
5、小结:(1)杨老师病了,医生让她休息,她还要来给我们上课。(2)杨老师脸色有些苍白,说话有些吃力,可她还是讲得很认真。(3)手有点抖,可她还是写得工工整整。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三、让学生仿照课文,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老师。
课后分析:仿照课文说自己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很困难,他们只能用词语堆砌的方式断断续续地表述。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1、要下雨了
教学内容:4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游上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3、能用句子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能正确比较出练习第五题中哪些话写得具体。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要下雨了》。板书:11
要下雨了
二、新授。
1、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用笔勾画出来。
2、提出生字:
zhí
cháo shī
zhān
kuà
xiāo xi
直
潮
湿
沾
挎
消
息
3、教学生字。
4、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5、理解词语的意思。“直起身子”通过演示讲解; “有空”就是有时间;
“潮湿”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如:屋子背着太阳的一面很潮湿;下雨前墙上、石头上出现潮湿现象; “挎”动作演示。
6、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来。
7、讲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1,看图,提问:图上有谁?它在哪儿干什么?(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让学生图文对照,理解句子的意思。
(4)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一自然段讲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新词,讲讲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课后分析:本节课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
1、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游上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默写词语。
2、指名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讲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讲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小燕子为什么飞得很低?小白兔怎么问的?小燕子是怎么回答的?(3)在文中找出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分角色读。
2、出示挂图2,图文对照理解对话的内容。(1)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二自然段讲燕子飞得很低。)
3、讲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小白兔又看到什么现象?小白兔是怎么问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3)图文对照,理解句子的意思。
(4)说说第三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三自然段讲池子里的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4、讲读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思考并回答: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后怎么样?路上又遇到了谁?说了些什么?(3)读课文,边结合挂图边理解句子的意思。
(4)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四自然段讲蚂蚁往高处搬家。)
4、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三、巩固
1、分组读课文,指导学生演示这部分内容。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作业: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课后分析:课文内容富于童趣,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引导学生看图读课文、分组表演后,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五、六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课文。
2、说说第二、三、四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讲读第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2、思考并回答:天真的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分别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说说下雨前的几种现象:燕子低飞,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蚂蚁搬家。
3、那么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因为要下雨了)
4、你还知道下雨前有哪些现象?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演示课文内容。
课后分析: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一些雨前的自然现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齐读、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习题二:让学生看课文插图,把写图意的句子划出来。
2、习题三: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1)让学生独立填空。(2)师生评议,小结。(3)读读填好句子。
3、习题四:照样子写句子。(1)出示例句,读例句。
(2)分析例句的句式:谁把什么告诉谁。(3)依照例句说、写句子。(4)师生评议。
4、习题五:
(1)读题中的两段话。(2)说说哪一段话写得具体。(3)小结:第二段话写得比较具体。
三、作业:习题二、三
课后分析:“谁把什么告诉谁”的句式在举例讲解练习中学生仿说、仿写的兴趣很浓,而且内容也还比较丰富。
12、通阴沟
教学内容:12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向李英学习,树立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好思想。
3、能排词成句,学习用不同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
4、能默读课文,读后能画出写图意的句子。
5、能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下水道堵塞了,你们会怎么做?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通阴沟。板书课题:12 通阴沟
二、新授。
1、指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那个小女孩在干什么?
2、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3、提出生字:
yīn
dǔ
wū
màn
wǎn
lù
阴
堵
污
漫
挽
露
xiù
lāo
gū dū
pào
chîu
袖
捞
咕嘟
泡
臭
4、教学生字。
5、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6、理解词语的意思: “堵住”是塞住的意思。
“阴沟”是下水道,联系实际理解。“污水”是脏水的意思。“漫”是水满出来了。
“挽”“捞”用动作演示来理解。“袖子”,实物演示。
“咕嘟”是水冒泡时发出的声音。“水泡”用在水里吹泡演示意思。“臭”联系实际生活理解。“露出”是显示的意思。
7、读课文,理解带有生字新词句子的意思。
8、读通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课后分析:本课生字词较多,需在课外做好学生复习巩固的跟踪督导工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听)写词语
污水
袖子
堵住
臭气
水泡
二、新授。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第1句写星期六下午,学校大扫除。第2句写教学楼前的阴沟被堵住了。
第3句写李英看到后立刻走过去把阴沟里的垃圾捞出来。第4句写李英用竹条能阴沟。第5句写阴沟里冒出臭气。第6句写污水流进了阴沟。第7句写李英脸上露出了笑容。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哪几句话是写李英通阴沟的?(第3~5句是讲李英能阴沟的。)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让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用‖把课文分成三层。第一层:阴沟被垃圾堵住了。(1—2句)第二层:李英是怎样通阴沟的。(3—5句)
第三层:阴沟通了,李英脸上露出了笑容。(6—7句)
三、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层次之间的停顿。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层,因此学习过程显得有些困难,还只能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了解怎样分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给课文分层的方法
教学目的: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李英学习,树立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说说课文分成了哪三层,并说说每层的意思。
三、让学生观察图画,把讲图意的句子画下来。
1、让学生边看图画边读课文。
2、找出描写图意的句子,用笔画下来。
3、讲图意的句子有:
“学校大扫除。”“教学楼前的一个阴沟被垃圾堵住了,污水流不下去,漫得阴沟四周像个池塘。”“李英看到后立刻走过去,挽起袖子,蹲下身子,手伸进阴沟,把堵在阴沟里的垃圾捞出来。”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课后分析:找出写图意的句子对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简单,但分层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习题。
1、习题4(1)出示题目: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挽起()
露出()
擦()蹲下()
散发()
冒()(2)让学生从课文中提供的内容想,然后再扩展到课外。(3)让学生填,教师巡视。(4)小结。
2、习题5(1)出示题目:照样子改写句子。例:阴沟被垃圾堵住了。
垃圾把阴沟堵住了。衣服被污水溅得斑斑点点的。
堵在阴沟里的垃圾被李英捞出来了。
(2)先让学生读例句,弄懂例句是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3)指导学生改写句子。(4)让学生读改后的句子。
3、习题6(1)出示题目:
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
脸上
笑容
李英的露出了
阴沟
污水
流进了
哗哗地
(2)让学生读词语,想想该怎样排?(3)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老师指导。(4)学生排句子。(5)集体读排好的句子。
三、作业:习题4、5、6 课后分析: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
13、捉蝴蝶
教学内容:14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填空。能正确回答练习中的问题。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按情节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观察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蝴蝶吗?谁捉过蝴蝶的?你是怎么捉的?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一个小朋友捉蝴蝶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板书课题:13
捉蝴蝶
二、新授。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lǎo lao
yán
jù
shuǎi
qiáng wēi
姥姥
沿
距离
甩 开
蔷
薇 dâng
yí
zhēng zhá
瞪 着
移动
挣
扎
3、教学生字词。
4、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5、理解词语 “姥姥”:外祖母。“沿着”:是顺着的意思。“距离”:让学生通过图例理解。“蔷薇”:一种花,看图理解。“挣扎”:演示让学生理解。
6、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