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复式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13:5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聋校语文复式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聋校语文复式教学教案》。

第一篇:聋校语文复式教学教案

启聪语文复式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年级:认读j和ji的四声,会拼读“鸡”和“桔”的音节。

会正确书写声母j和书写音节“jī”“jú”。

二年级: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三课句子“我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学会j这个声母,能认读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拼读ji这个音节,能正确读它们的四声。

3、学会拼读“鸡”和“桔”的音节。

二年级: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会仿照“谁和谁到哪儿做什么”的句式写句子。

2、正确朗读句子。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能正确读写声母j,会拼读“桔”的音节,掌握声母j与韵母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去掉。

二年级:理解句意,根据句式说写句子。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导学题 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二年级学生做课前导学题。一年级新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在拼音乐园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它们可想你们,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已学拼音,学生认读)

2、游戏:摘气球

过渡:瞧拼音乐园里有好多气球,你们喜欢哪个就把她摘下来,不过,气球背后有我们学过的声母、韵母,你得把它说给大家听,说对了,这个气球就送给你了。

二、声母j的教学

过渡:拼音乐园可热闹了,今天老师还要带同学们来这里认识一个拼音娃娃,你们看谁来了?

(一)、出示:声母“j”。

1、学习发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音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2、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3、指名学生读,一个一个辅导读。

(二)、j的指式

过渡:我们用小手也可以说话,小手举起来。边发j的音边打指式。

(三)、拼读练习

过渡:j是声母,它想和韵母一起玩。

1、板书:j-i-ji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教师出示ji的四声。

给它带上声调,指名学生读一读,给与鼓励。

3、拼读“鸡”与“桔”的音节。

依次出示图片“鸡”“桔”问:这是什么?

出示音节“jī”“jú”指名学生直呼音节。注重讲解j与韵母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去掉。

(四)书写练习:

过渡:j和我们玩累了,要休息,我们来写一写j。

问:写在上中下那一格? 师范写,生书空。

学生在作业本上写教师指导。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声母j,学习了j的正确发音,会拼读音节ji的四声,认识了“鸡”“桔”的拼音,还学习了j的写法。

(六)作业:在四线三格本上练写声母j,注意j的占格。二年级新授:

一、检查学生完成课前导学题情况。

二、复习导入: 看图说词语,找卡片(教师课件依次出示以下词语图片)百货商店 服装店 食品店 菜市场 新华书店 文化用品商店 理发馆 照相馆

三、探究学习:

1、出示书上图片,指导学生看图:

师问: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引出“菜市场、我和妈妈、买菜”)

2、学习生字“买”。

理解“买菜。”进一步理解“买”,看演示理解“买书、买衣服、买水果。”

3、理解图意,出示句子“我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指名学生读句子,纠正发音。

4、用卡片板书句式:谁和谁 到哪儿 做什么?

5、根据句式看图说句子。

6、拓展练习:看图说写句子。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句式说写出以下句子。我和奶奶到菜市场买菜。我们和老师到菜市场买鱼。姐姐和妈妈到服装店买衣服。我和妈妈到理发馆理发。(2)深化练习:

哪位同学能根据句式说出更多的句子?用学过的词语替换。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子“我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学会了用句式“谁和谁到哪儿做什么”仿写句子。课后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

五、作业:

下课后观察你的老师或同学们在一天中到哪儿做什么或自己到哪儿做什么,然后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多。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二年级的复试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不是很合理,动静结合穿插还需要精心设计。旧知识的复习时间不宜过长。二年级的课前导学题还需精心设计,体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第二篇: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

综合701班语文教案

1、明明上学

教学内容:7个生字新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3、能正确讲述图意,回答练习中的问题。能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明明上学》。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默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

蛐蛐

草丛

扒开

找不着

仔细

迟到

2、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

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

三、巩固

1、识记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习题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听见()

走进()

扒开()

钻进()

3、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反思:通过讲解、演示,学生掌握了这7个生字词,对课文也有了个感性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图文对照,讲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2、学文,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

(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一„„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过蛐蛐。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出是不是好蛐蛐。)

3、指导朗读。

(二)第二自然段

1、看图。思考: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

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哪些词语是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

找)(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只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

(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

3、看图。指导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样捉蛐蛐。

5、指导朗读。

三、巩固

1、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完成课后课后习题五。

3、指导学生演示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一、二段。

反思: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明明发现蛐蛐、找蛐蛐,学生已经了解,并在朗读、演示理解了课文内容,对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学生掌握得也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

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二、朗读课文前两段。

三、图文对照,讲读第三、四自然段。

(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明明?

2、学课文。

(1)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

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板书:喊)

(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板书:刚、就)

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小文,如果你不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

4、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

四、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六、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

反思: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知道了以后要向明明学习做个听人劝告、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旧 指名背诵课文。

二、综合练习。

1、习题四(1)出示习题: 明明站起来。

明明拍了拍身上的土。明明和小文一同往学校跑去。

(2)读句子,想想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3)按要求改写句子。(4)师生评议。

(5)集体读句子,讲讲句子的意思。

2、习题五(1)出示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①明明轻轻地走过去,看到了一只蛐蛐。②明明听见草丛里有蛐蛐的叫声。(2)讲清题目的要求。(3)读句子,找出带点的词语。(4)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5)讲讲所写句子的意思。

三、作业:习题三、四、五

反思: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学会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

2、谁说得对

教学内容:6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3、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4、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月亮和云彩哪个跑得快?有两个小朋友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一个说月亮跑得快,另一个又说云彩跑得快,谁也不让谁。那么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谁说得对》。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xiǎo

yǒng

àn

xìn 李晓

大勇

暗下来

不 信 chà

quâ

tîu 树杈

透过

2、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

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句子。

三、巩固

1、读词语,讲词义。

2、指导书写,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的生字新词除了“透过”相对难理解些外,其他的词语都容易理解。在举例、演示中,学生也掌握了“透过”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

2、学课文。

(1)什么时间,谁和谁在干什么?(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2)他们发现什么情况?(他们发现天空一会儿暗,一会儿亮。)

(3)读第三句话,他们抬头一看,看到什么?(他们抬头一看,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

(4)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许多云彩。)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学文,思考:

(1)大勇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大勇认为月亮跑得快。)(2)李晓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李晓认为云彩跑得快。)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三、巩固

1、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读课文,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2)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

四、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

五、作业:朗读一、二自然段。反思:这两个自然段讲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争论场景,而且文中描写的争论问题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大家观察得仔细、学得认真,知识点也掌握得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

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旧

1、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

2、学文,思考:

(1)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李晓把大勇拉到一棵树底下,让他透过树杈看月亮。)

(2)大勇看到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

(大勇看到一朵朵云彩很快地跑过去,月亮却没怎么动;他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3)齐读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个自然段讲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他相信了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三、巩固

1、朗读第三自然段。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第三自然段有3句话。先讲李晓让大勇在树底下透过树杈看月亮,再讲大勇看到云彩在跑,月亮却没怎么动,最后讲大勇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

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面争论起来。后来李晓让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大勇才相信是云彩跑得快,而月亮并没怎么动。

五、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

反思: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从中明白了:以后和他人之间产生意见分歧时要采取合理、文明的方式来说服对方、不要发生争吵打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再读课文

教学目的:指导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旧 背诵课文

二、从读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1、读全文,要求读出句与句之间、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2、看图读课文,再回答问题:

(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他们谁说得对?(2)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3、边读课文边议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并正确回答。

三、综合练习。

1、课后习题三

(1)出示题中的两个句子: ①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很快。

②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云彩跑得很快。(2)读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3)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说说哪一句话是正确的。

2、课后习题四

(1)出示题中的两个句子:

①他们抬头一看,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

②大勇指着月亮对李晓说:“你看,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多快呀!”(2)读句子。

(3)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周围„„ 指着„„(4)集体评讲。

3、课后习题五: 看(听)下面的句子

(1)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2)忽然,天空暗下来,一会儿又亮起来。(3)他们看见风吹着云彩跑。

4、课后习题六

(1)看第一幅插图练习说、写话。

①什么时候,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 ②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③把答句写下来。

(2)看第二幅插图练习说、写话。

①图上画的是谁?他们站在哪儿干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②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③把答句写下来。

三、作业:课后习题2、4、6 反思: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业,学生能理解题意,也指导自由作答,知识语言表达上还是欠准确、流畅,语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

教学内容:5个生字词

3、一只小羊羔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观察图意,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

2、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3、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4、在画出写图意思的句子的基础上,看图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一遍。

5、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图意,理解句、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叙述的。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看图学文《一只小羊羔》。师板书课题:

3、一只小羊羔

读课题,学习生字“羔”。解释“羔”,指幼小的动物,如羊羔、鹿羔。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2、提出生字新词。

小羊羔

巴特

咩咩

小沟

牧场

3、学习生字新词。

(1)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字音,读字,读词。

(2)找到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集体读词语。(4)指导书写。

4、通读课文。

5、指导学生看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图1: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图2:巴特抱着小羊羔到处打听失主,但人家都说没有丢。图3:巴特给小羊羔奶喝。

图4:巴特放学回家,妈妈告诉他小羊羔是牧场丢的。图5:巴特把小羊羔送回妈妈身边。

三、巩固练习。

1、识记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的生字新词很少,而且意思也很浅显,这节课学习轻松、效果也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

能正确观察图意,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话写词语。

2、读字词。

二、授新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理解两句话的意思。

2、抓住特点看图,从巴特背着书包,知道这是在放学的路上。巴特弯着腰,往小沟里看,理解“东找西找”的意思。

3、用“谁在哪儿,怎么样?”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过渡:同学们想一想,巴特捡到小羊羔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第1句话是巴特自己心里想的:是谁丢了小羊羔呢?

2、反复读第2句,这句话说明什么?。“到处打听”说明他不只到了一处或几处地方去问,“到处”是说走了很多地方。

3、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看图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4、巴特找到失主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没有。从“人家都说没有丢”这句话看出来的。)

5、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这个自然段主要讲巴特没有找到失主。)

6、过渡:巴特找不到失主,该怎么办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看第3幅图。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天黑了,巴特没有找到失主,他是怎么做的?(天黑了,巴特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去。)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三自然段讲巴特把小羊羔抱回了家。)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边看图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2、“巴特一早起来,就去看小羊羔,还给它奶喝。”说明什么?(说明巴特关心、爱护小羊羔。)

3、小结段意:这一自然段讲巴特给小羊羔喝奶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巴特放学回来,听妈妈说小羊羔是牧场丢的,他是怎么做的?

3、读第2句话,理解“顾不上”、“飞快”等词的含义。

4、指导朗读。

5、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巴特把小羊羔送回牧场。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导看第五幅图,提问:(1)羊妈妈和小羊羔在干什么?

(2)图上有谁?他们脸上的表情怎样?为什么?

2、齐读第六自然段。

3、这一段讲了什么?(小羊羔回到了羊妈妈的身边。)

三、巩固

1、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演示课文内容。

四、小结:

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讲巴特在放学的路上找到了一只小羊羔。他到处打听也没有找到失主,最后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里,第二天巴特喂小羊羔、把小羊羔送回牧场。

五、作业:熟读课文

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从而领会自然段的意思,演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效果较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再读课文

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教学过程:

一、复旧

1、朗读课文。

2、指名试背课文。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观察五幅插图。

2、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讲了巴特捡到羊羔、找失主、送回羊羔的事情。是按“巴特捡到小羊羔、找失主、把小羊羔送回牧场”的顺序和“放学了”、“天黑了”、“第二天”的时间先后顺序写的。

4、读课文,回答问题:

(1)巴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到一只小羊羔?(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2)巴特为什么把小羊羔抱回家中?

(因为巴特没有找到失主,所以把小羊羔抱回家中。)(3)小羊羔是怎样回到羊妈妈的身边的?

(第二天中午,妈妈告诉巴特,小羊羔是牧场丢的。巴特把小羊羔送到了牧场。)

三、读课文,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体会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

反思:通过再读课文,领悟句子意思,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较好。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

一、复旧 背诵课文。

二、综合练习

1、习题二

(1)出示题目中的一段话。

(2)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读懂这段话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

(3)讨论:这几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2、习题三

(1)出示例句,读例句。(2)分析例句的句式:

谁东找西找,在哪儿找到了什么。

(3)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例句的句式说句子。(4)把句子写下来。(5)师生评议。

(6)齐读写好的句子。

3、习题六

(1)读题,理解题意。

(2)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这一段话是按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的顺序写的。(3)仿照第一自然段,说、写一段话。(4)师批改。

三、作业:习题1、2、3 反思:对于根据句式写句子一题,学生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今后应加强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句式的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让座

教学内容:12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

3、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仿照课文,看图说、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能给课文分层次。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放大课文,读课题:

4、让座

2、课题是“让座”,那课文讲了谁给谁让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

2、提出生字新词。

qiǎn

kāfēi

tîu

zhîuwãn 浅灰色

咖啡色

黑里透红

zuǒhú

zhǔ guǎi

suí

huàng 一撮胡子

拄着拐棍

随着

晃动

3、在课文中划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4、借助拼音学习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

三、巩固练习。

1、识记生字词。

2、完成课后习题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穿着()

布满()

拄着()

扶着()着()

3、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生字词意思比较浅显,通过看图、结合实际生活一讲解,学生就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错。课后的识记字词训练要坚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话写词语。

浅灰色

咖啡色

黑里透红

皱纹

一撮胡子

拄着拐棍

随着

晃动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讲读课文

1、读全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2、边读句子边对照插图(或配合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1)一天,我到哪里去?

(2)汽车到站了,谁上来了?他怎么样?(3)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4)车开动了,我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

4、指导、训练学生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分组演示课文内容。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加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指导完成课后习题四,照样子写句子。

()一手(),一手()。()一手(),一手()。

2、熟读课文。

反思:课文描写的事件是平时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在“读”中悟、在讲中演,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式也是在三年级接触过的,这次只是复习练习,所以在老师的简单提示后,学生都能仿写句子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划分第二自然段中的层次。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哪几句话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给第二自然段分出层次,理解层次的意思。

(1)汽车到站了,上来了谁?他怎么样?(2)我怎么做,怎么说?

(3)车开动了,我见到了什么?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2)(3)句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1、读全文,读出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2、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层次之间的停顿。再读课文,读出自然段、自然段中各层次之间的停顿。

3、分组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

1、看图读、背课文。

2、指导学生演示课文内容。

四、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一的练习。

2、熟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反思:通过读、说、讲、演,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但给课文分层对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必须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仿照课文说话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看图说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课文。

2、回答: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二、出示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仿写一段话

1、出示题目、图片,与课文插图对照,了解图上画的内容也是“让座”。

2、抓住图片的主要内容,有顺序地指导观察图片

女孩子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一位老奶奶的神态;女孩子在做什么。指导依据图片内容,在仿照课文写话的基础上补充一些情节描写。

3、分角色演示图上事件的全过程,把图片上的局部静态变成完整的动态。

4、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演示,一边观察情节,一边思考怎么表达。

三、指导学生说句子。

1、先完整地观察一遍演示,再分别观察局部情节,边观察边组织语句口述、笔述,最后完整地组合起来。

2、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看图说一段话。

四、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提出写话要求:

1、把事情写清楚,句子完整,意思连贯。

2、可以参照课内指导的内容写,也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写。

五、作业:分组看图说话练习

反思:在对照课文及其插图对学生进行观察、演示指导的过程中,学生完全理解了图画内容,有部分学生还能仿照课文进行“仿说”,还有部分学生只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出图意。只有少数学生能独立写出通顺完整的句子,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完成。课后要多组织学生加强阅读练习,一是提高理解能力,二是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经验。

5、总理辛苦了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1篇 教学目的:

1、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新词,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及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3、能用“已经”“亲切地”造句。

4、正确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写图意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及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新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学过的《送雨衣》吗?那篇课文讲的是一件关于谁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关于周总理的。板书课题:5 是总理辛苦了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思考:

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借助拼音轻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5、分组读课文,说说每一段中有几个句子?在课文中标出来。

三、作业:朗读课文。

反思: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阅读课文,第一次尝试着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课文,同学们还是有些不适应,大多数学生都对抱着求助的心理,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很一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已经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读出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二、指导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讨论:这几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5、指导朗读。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并回答:

(1)总理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天怎么样了?(2)总理看见服务员还在工作,说什么?(3)服务员怎么说?

3、指导朗读。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完成课后习题

1、读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说、写句子。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宗旨主要是指导学生在读中“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习很认真,效果较好。特别是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兴趣很浓。课后习题在老师提示下可以完成。一篮稻穗

教学内容:9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向“弟弟”学习,帮助军属做好事。

3、能用“特别”、“急得”、“一„„就„„”说、写句子。

4、能仿照课文说、写一段话。

5、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准备: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新词,会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授新

1、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用笔画出来。

2、板书生字

ã

hún zhuàn shǔ

chãng gā

dīng

hàn

mō 额

3、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4、初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不懂的词语。

5、结合挂图(或配合演示),理解词义。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7、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8、教学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①鹅是什么样子的?

②鹅为什么见到弟弟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2)生讨论,教师小结。(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反思:本课的生字词较简单,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也比较浅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看(听)写词语。

2、看图说说鹅是什么样子的?

二、授新

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提问:

①弟弟在干什么?

②鹅想吃稻穗,弟弟是怎么做的?表现弟弟是怎样的人?(3)生回答,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4)指导学生演示本段内容。

(5)小结:弟弟正要把拾到的稻穗送到程大爷家去的时候,那五只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围着弟弟要食吃。“淘气”“嘎嘎地追上来”“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叫着扑上来”等词语,把五只白鹅抢吃稻穗的动态写得生动逼真,招入喜爱。“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是程大爷的,不给你们吃!’”“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等词句,表现了弟弟一心为程大爷做好事。(6)朗读第二自然段。

(7)让学生边看图边复述课文内容。(8)划出“鹅抢稻穗吃”的句子。

2、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程大爷说弟弟是个好孩子?

(因为弟弟为程大爷拾稻穗,并且抢稻穗不让鹅吃掉稻穗。)(3)这一段中哪句话可以看出程大爷对弟弟的疼爱?(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巩固

1、朗读课文。

2、看图,划出课文中讲图意的句子。

四、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文中我们看到弟弟为了保护程大爷家的稻穗不被自家的鹅吃掉而着急的情景。你们说弟弟做得好不好?我们要学习弟弟这种帮助军属做好事的好思想。

五、作业:流畅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反思: 学生理解了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也领悟到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示要向“弟弟”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题一、三、四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一

1、读第一句:那五只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嘎嘎地追上来。思考:

(1)“它们”指谁?(“它们”指的是鹅。)

(2)为什么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因为弟弟常常给鹅喂食,所以鹅以为弟弟又给它们喂食来了。)

2、读第二句: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是程大爷的,不给你们吃!” 思考:

这句话中的“你们”指的是谁?(“你们”指的是鹅。)

3、读第三句:可是鹅一点儿也不听话,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思考:

(1)哪些地方说明鹅一点儿也不听话?(“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说明鹅一点儿也不听话。)

(2)鹅不听谁的话?(鹅不听弟弟的话。)

三、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三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加上标点。(1)弟弟

喂食

常常

(2)赶走

淘气的程大爷

2、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想如何排句子,才能使句子通顺(根据所给的词语想句式)。

4、学生练习排句子。

5、自己读排好的句子,看是否通顺。

6、齐读排好的句子。

四、指导学生完成习题四

1、出示习题,理解题意

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各说、写一句话。(1)我弟弟特别喜欢那五只鹅。(2)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3)鹅一看见弟弟,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

2、读句子,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仿照句子,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小红的字写得特别漂亮。

这盆花特别美。

他的圆珠笔丢了,急得满脸通红。

小明迷路了,他急得哭了。一看见老师,同学们都围着他。中午一放学,同学们就往食堂跑。

五、作业:习题一、三、四

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读、思来独立完成作业,极少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把词语排列成句子一题,课文中有类似的句子,故学生做起来很轻松。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需要老师的跟踪辅导、举例引导才能完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教学目的:仿照课文写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实际,先说后写一段关于喂养小动物的话。要把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喂养的情景写出来。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是写什么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长什么样子?吃喜欢吃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喂它们的?

3、师举例说喂养一种小动物的情况。

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只大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它的前腿长,后腿短,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小白兔喜欢吃新鲜的青草和白菜,我常常拿些白菜给它们吃。小白兔一看见我,就跟在我身后,追着我跑,真可爱。

4、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说一说、写一写。

5、师巡视指导。

6、读一读写好的话。

二、作业: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反思:学生能零星地用词语说出一些自己的话,但还是欠通顺、欠完整,必须老师跟踪指导方可完成。

教学内容:9个生子词、1篇课文教学目的:

7、雨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学习明明、小祥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3、能用句子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能按课文内容改正一段话的错误。

4、能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5、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子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

xiáng

wěi

wàng

kuā

dōng 祥

咚 shùn

lǐn

guài 顺

3、借助拼音,教学生字。

4、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5、理解新词。

6、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三、预习课文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对“奇怪”一词的理解有些困难,但通过举例、演示讲解后已经领会其意思了。其他词语的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明明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思考问题(1)图中的天气怎么样?(2)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2)提问:什么时候?天气怎么样?奶奶在想什么?

(3)小结:快放学了,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奶奶望着窗外想:小祥带了伞不要紧,可小苇忘了带伞,怎么回来呀?(4)齐读第一自然段。

4、讲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 奶奶正在着急的时候,谁回来了?衣服怎么样?

② 奶奶问了什么?小苇是怎么回答的?(3)小结。

(4)齐读读第二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1、分组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思考:小苇没有带雨伞。下雨了,他的衣服为什么没湿?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这两段讲放学了,小祥带了伞,而小苇没有带伞。是明明撑着雨伞送她回家的。奶奶说明明是个好孩子。同学们,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

五、作业: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课后分析:本文叙述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可以说就是学生生活故事的再现,故他们对文章的内容很感兴趣,很容易产生共鸣,学习效果非常好。对于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还要引导学生读,学习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祥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旧

1、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回答问题

(1)奶奶看到天下雨了,想了些什么?(2)小苇回来了,她的衣服为什么没有湿?

二、授新

1、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① 上学时,小祥带了伞,但小祥回来时怎么样?

② 带了伞,衣服为什么还会湿呢?(2)看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小祥抱着书包冲了进来,雨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流,全身湿淋淋的。奶奶看到小祥湿淋淋的样子,感到怎样?说了什么?小祥是怎么回答的?奶奶听了小祥的话,奶奶是怎样说的?(5)小结。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朗读课文

四、总结:这篇课文写了两名助人为乐的小朋友。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是谁?都做了什么事?

五、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学习很愉快,在表演中也理解了课文意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文内容改正一段话的错误。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快放学了,奶奶望着窗外的大雨,想些什么?

2、小苇的衣服怎么没有湿?

3、小祥带了伞,为什么衣服会湿呢?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教师师示范朗读。

2、分组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四、背诵和默写课文。

1、指名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4 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课文内容,改正这段话中的错误,再抄写一遍。

1、领读这段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3、与原句比一比,看哪些地方不相符。

4、把与原句不相符的地方改正过来。

5、齐读改写后的句子。

六、作业:默写课文

课后分析:分角色朗读课文、情景表演都是学生所热衷的学习形式,所以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好。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联系,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再加上标点。

1、读词语,理解词义。

2、想想用这些词语有什么联系,可以排成什么样的句子(句式)。

3、学生排句子,师巡回指导。

4、指名说说自己排的句子。

5、师生评议。

6、齐读排列正确的句子。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照样子写句子。

1、出示例句。

2、分析例句的句式

(1)谁正在怎样的时候,谁怎么样。(2)谁(或什么)比谁(或什么)怎么样。

3、启发、引导学生仿照例句的句式说、写句子。

4、齐读仿写的句子。

四、指导学生完成习题5:看文中的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1、出示挂图。指名说说图意。

2、师生交流。

3、学生看插图写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4、读一读写好的句子。

五、作业:习题2、3 课后分析:这2个题目的题型,学生都接触过,而且仿写句子的句式也是学过的,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得较好。

8、大熊猫

教学内容:11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正确回答课文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能正确填写名词,能用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能说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大熊猫》。板书:8 大熊猫

二、新授。

1、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提出生字新词:

Wěi

zhī

jiān

nǎo

zhēng

尾巴

四肢

肩膀

脑袋

睁开

rïng

wán

zhuǎ

sǔn 毛茸茸

活泼

顽皮

爪子

竹笋

3、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4、初读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讲解词语。

5、读课文,初步理解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新词,讲讲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课后分析: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孩子们非常喜爱大熊猫,加上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很多都是名词、形容词又都比较浅显,所以这节课的学习很轻松、很愉快。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听)话写词语。

尾巴

四肢

肩膀

脑袋

睁开

毛茸茸

活泼

顽皮

爪子

竹笋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新授。

1、自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思考:

①大熊猫的身子怎么样?尾巴怎么样?全身的毛怎么样? ②大熊猫的四肢、肩膀、身子、脑袋各是什么颜色? ③眼圈是什么样子?耳朵是什么样子?(3)齐读第一自然段。(4)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看图口述大熊猫是什么样子?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小结: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那么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以及它们爱吃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习。下课后自己可以先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了解一下。

五、作业:熟读第一自然段。

课后分析:本节课学习的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可视”的内容很多,通过看图和简单的讲解,学生就能理解文字意思,而且还能简单地看图复述一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旧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说说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二、授新

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学生看图理解句子的意思。(3)思考:

①大熊猫小时候怎么样?喜欢做什么? ②大熊猫长大以后怎么样?喜欢做什么?

(4)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大熊猫小时候的,哪些句子是写大熊猫长大以后的。(5)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结:这一自然段讲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2)小结:大熊猫最喜欢吃的是新鲜的竹叶和竹笋。

三、巩固练习。

1、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怎样,爱吃什么?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查阅一下有关大熊猫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

五、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分析:通过平时在电视上看的内容,大熊猫给学生留的印象就是憨态可掬的可爱像,所以在读到关于描写大熊猫的习性的文字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亲自模仿表演的欲望也很强烈。总的老说,是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习题2(1)理解题意:课文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是讲同一个意思的?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思考问题。(3)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师小结。

2、习题3(1)出示题目,讲解题意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胖胖的()又黑又圆的()毛茸茸的()又厚又光滑的()(2)读题,理解题意。(3)指名说、填词语。

(4)师生评议,集体读填好的短语。

3、习题4(1)出示例句。

(2)读例句,分析例句的句式。(3)指导学生说句子。(4)学生独立写句子。(5)师生评议。

三、作业:习题2、3 课后分析:习题2其实就是一个渗透分层方法的题目,老师引导分析,学生能明确意图,但一旦独立完成类似的题目,还是很困难,有待在今后的课文分析中进一步渗透学习方法。其他习题,学生能独立完成。

9、放风筝

教学内容:13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回答练习中的问题。能用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4、能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发、演示法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会放风筝吗?你们放过风筝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放风筝》,板书课题:

放风筝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思考。(1)图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课文中说“风筝真多啊”,那都有有些什么风筝呢?

2、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并划出来。

3、板书生字词

qínglǎng

huǒ

yīngwǔ

zán

晴朗

一伙

仙鹤

咱们

zhïu

zhuài

wěn

dàng

wâi 线轴

拽 着

稳当

骨 碌 碌

飘荡

蔚蓝色

4、教学生字词。

5、再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6、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7、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新词,讲词义。

2、识记生字新词。

3、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词语。

课后分析:本课词语意思浅显,通过观察、演示已经掌握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听)写词语,并讲讲词语的意思。

晴朗

一伙

仙鹤

咱们

线轴

拽 着

稳当

骨 碌 碌

飘荡

蔚蓝色

二、授新

1、自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来。

2、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提问:什么时间,天气怎么样,谁和谁来到什么地方?干什么?(2)看挂图,找出图中的“哥哥”和“我”。(3)集体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3、讲读第二自然段(1)集体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体育场放风筝的人多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人多?他们在干什么?天空的风筝多吗?有哪些风筝?

(3)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回答问题。(4)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三、巩固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分组说说这两段的主要意思。

四、作业: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课后分析:放风筝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而且大家都有亲身体验,理解课文情况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时间,谁和谁来到什么地方干什么?(2)体育场的人多吗?空中有哪些风筝?

二、授新

1、讲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思考:

①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②这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小结:这段的四句话是按放风筝的先后顺序写的,不能调换。(4)指导学生演示放风筝的过程。(5)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讲读第四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挂图,结合挂图,让学生体会风筝的多、美。(3)找出文中说风筝多和美的词语。(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都放过风筝,也知道放风筝的程序,但让他们自己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找到表达个人思想的语句的乐趣,他们在学习中一直面带笑容、点头示意,学习效果比较好。对于其中的一些动词还是要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意思,学习活用。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1、6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旧:朗读课文。

二、读课文,完成习题1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哪个自然段是讲“放风筝”的?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读课文,分组讨论。

3、指名回答,师小结。

三、完成课后习题6 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

1、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课文插图,弄清图意。

2、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话。

3、学生看图写话。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五、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

课后分析: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解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4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旧: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习题3

1、出示习题。

2、读例句,弄清例句是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

3、根据课文内容,想想怎样把题中的两个句子写具体。

4、指名说、写。

5、师小结。

三、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

1、出示例句。

2、读例句,分析例句的句式:

哪里的什么各式各样,有什么,有什么,就是没有什么。

3、指导学生联系实际,仿照例句说、写句子。

四、作业:课后习题3、4题。

课后分析:加入修饰成分把句子写具体对学生来说还是很困难,有待今后在分析课文中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学习。

10、我们的老师

教学内容:1篇阅读课文 教学目的:

1、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

2、能正确回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天天给你们上课、批改作业,辛苦吗?你们爱老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板书:10* 我们的老师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句,师讲解意思。

5、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来。

6、再读课文,师生共同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讲上课了,同学们走进教室。

第二自然段讲周建荣告诉大家,杨老师病了,还要来给大家上课。第三自然段讲杨老师走进教室。

第四自然段讲杨老师带病给大家上课的事。第五自然段讲同学们赞扬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三、巩固:读课文,看课文是如何写杨老师的。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分析:这篇阅读课文的内容很浅显,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懂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教学过程:

一、复旧:齐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二、授新

1、理解第二自然段。(1)提问:

“医生她让她休息”,为什么让她休息?(杨老师病了。)“她还要来给我们上课。”(老师带病上课的精神。)

(2)小结:这段主要讲杨老师病不轻,应该休息,但她还要来给我们上课。

2、理解第三自然段。

(1)第一句中的“微笑”表达了杨老师怎么样的精神?(表达了杨老师忘我的精神,她不让同学们看出自己的病态,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2)第二句中的“立刻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都望着杨老师”反映了同学们对杨老师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映了同学们非常关心杨老师的病情,敬佩老师的工作精神。)

3、理解第四自然段。

(1)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提问:“说话有些吃力,手有点抖”说明什么?“讲得很认真,写得工工整整。”说明了什么?(说明杨老师病得不轻。)

(3)“讲得很认真,写得工工整整。”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杨老师忘我的工作精神。)

三、巩固: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

课后分析: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如何描写杨老师带病工作的细节,以便今后习作借鉴。对于文中的细节描写,学生能理解领会意思,但仿照文中的写法说身边的事还是显得很吃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看课文是怎样写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的。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3、生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4、讨论。

5、小结:(1)杨老师病了,医生让她休息,她还要来给我们上课。(2)杨老师脸色有些苍白,说话有些吃力,可她还是讲得很认真。(3)手有点抖,可她还是写得工工整整。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三、让学生仿照课文,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老师。

课后分析:仿照课文说自己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很困难,他们只能用词语堆砌的方式断断续续地表述。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1、要下雨了

教学内容:4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游上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3、能用句子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能正确比较出练习第五题中哪些话写得具体。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教学准备:挂图、放大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要下雨了》。板书:11

要下雨了

二、新授。

1、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用笔勾画出来。

2、提出生字:

zhí

cháo shī

zhān

kuà

xiāo xi

湿

3、教学生字。

4、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5、理解词语的意思。“直起身子”通过演示讲解; “有空”就是有时间;

“潮湿”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如:屋子背着太阳的一面很潮湿;下雨前墙上、石头上出现潮湿现象; “挎”动作演示。

6、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来。

7、讲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1,看图,提问:图上有谁?它在哪儿干什么?(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让学生图文对照,理解句子的意思。

(4)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一自然段讲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新词,讲讲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课后分析:本节课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

1、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游上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默写词语。

2、指名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讲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讲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小燕子为什么飞得很低?小白兔怎么问的?小燕子是怎么回答的?(3)在文中找出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分角色读。

2、出示挂图2,图文对照理解对话的内容。(1)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二自然段讲燕子飞得很低。)

3、讲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小白兔又看到什么现象?小白兔是怎么问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3)图文对照,理解句子的意思。

(4)说说第三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三自然段讲池子里的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4、讲读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思考并回答: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后怎么样?路上又遇到了谁?说了些什么?(3)读课文,边结合挂图边理解句子的意思。

(4)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四自然段讲蚂蚁往高处搬家。)

4、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三、巩固

1、分组读课文,指导学生演示这部分内容。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作业: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课后分析:课文内容富于童趣,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引导学生看图读课文、分组表演后,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五、六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课文。

2、说说第二、三、四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讲读第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2、思考并回答:天真的下雨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分别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说说下雨前的几种现象:燕子低飞,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蚂蚁搬家。

3、那么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因为要下雨了)

4、你还知道下雨前有哪些现象?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演示课文内容。

课后分析: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一些雨前的自然现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齐读、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习题二:让学生看课文插图,把写图意的句子划出来。

2、习题三: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1)让学生独立填空。(2)师生评议,小结。(3)读读填好句子。

3、习题四:照样子写句子。(1)出示例句,读例句。

(2)分析例句的句式:谁把什么告诉谁。(3)依照例句说、写句子。(4)师生评议。

4、习题五:

(1)读题中的两段话。(2)说说哪一段话写得具体。(3)小结:第二段话写得比较具体。

三、作业:习题二、三

课后分析:“谁把什么告诉谁”的句式在举例讲解练习中学生仿说、仿写的兴趣很浓,而且内容也还比较丰富。

12、通阴沟

教学内容:12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向李英学习,树立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好思想。

3、能排词成句,学习用不同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

4、能默读课文,读后能画出写图意的句子。

5、能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下水道堵塞了,你们会怎么做?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通阴沟。板书课题:12 通阴沟

二、新授。

1、指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那个小女孩在干什么?

2、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3、提出生字:

yīn

màn

wǎn

xiù

lāo

gū dū

pào

chîu

咕嘟

4、教学生字。

5、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6、理解词语的意思: “堵住”是塞住的意思。

“阴沟”是下水道,联系实际理解。“污水”是脏水的意思。“漫”是水满出来了。

“挽”“捞”用动作演示来理解。“袖子”,实物演示。

“咕嘟”是水冒泡时发出的声音。“水泡”用在水里吹泡演示意思。“臭”联系实际生活理解。“露出”是显示的意思。

7、读课文,理解带有生字新词句子的意思。

8、读通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课后分析:本课生字词较多,需在课外做好学生复习巩固的跟踪督导工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听)写词语

污水

袖子

堵住

臭气

水泡

二、新授。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第1句写星期六下午,学校大扫除。第2句写教学楼前的阴沟被堵住了。

第3句写李英看到后立刻走过去把阴沟里的垃圾捞出来。第4句写李英用竹条能阴沟。第5句写阴沟里冒出臭气。第6句写污水流进了阴沟。第7句写李英脸上露出了笑容。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哪几句话是写李英通阴沟的?(第3~5句是讲李英能阴沟的。)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让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用‖把课文分成三层。第一层:阴沟被垃圾堵住了。(1—2句)第二层:李英是怎样通阴沟的。(3—5句)

第三层:阴沟通了,李英脸上露出了笑容。(6—7句)

三、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层次之间的停顿。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层,因此学习过程显得有些困难,还只能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了解怎样分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给课文分层的方法

教学目的: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李英学习,树立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好思想。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说说课文分成了哪三层,并说说每层的意思。

三、让学生观察图画,把讲图意的句子画下来。

1、让学生边看图画边读课文。

2、找出描写图意的句子,用笔画下来。

3、讲图意的句子有:

“学校大扫除。”“教学楼前的一个阴沟被垃圾堵住了,污水流不下去,漫得阴沟四周像个池塘。”“李英看到后立刻走过去,挽起袖子,蹲下身子,手伸进阴沟,把堵在阴沟里的垃圾捞出来。”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课后分析:找出写图意的句子对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简单,但分层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习题。

1、习题4(1)出示题目: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挽起()

露出()

擦()蹲下()

散发()

冒()(2)让学生从课文中提供的内容想,然后再扩展到课外。(3)让学生填,教师巡视。(4)小结。

2、习题5(1)出示题目:照样子改写句子。例:阴沟被垃圾堵住了。

垃圾把阴沟堵住了。衣服被污水溅得斑斑点点的。

堵在阴沟里的垃圾被李英捞出来了。

(2)先让学生读例句,弄懂例句是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3)指导学生改写句子。(4)让学生读改后的句子。

3、习题6(1)出示题目:

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

脸上

笑容

李英的露出了

阴沟

污水

流进了

哗哗地

(2)让学生读词语,想想该怎样排?(3)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老师指导。(4)学生排句子。(5)集体读排好的句子。

三、作业:习题4、5、6 课后分析: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

13、捉蝴蝶

教学内容:14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学习按情节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填空。能正确回答练习中的问题。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按情节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观察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蝴蝶吗?谁捉过蝴蝶的?你是怎么捉的?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一个小朋友捉蝴蝶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板书课题:13

捉蝴蝶

二、新授。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lǎo lao

yán

shuǎi

qiáng wēi

姥姥

沿

距离

甩 开

薇 dâng

zhēng zhá

瞪 着

移动

3、教学生字词。

4、再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5、理解词语 “姥姥”:外祖母。“沿着”:是顺着的意思。“距离”:让学生通过图例理解。“蔷薇”:一种花,看图理解。“挣扎”:演示让学生理解。

6、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三篇:聋校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聋校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 何丽

上一学年我负责的三、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不足,有很多惊喜,也有很多无奈,现在就结合我平时的工作,和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享,有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多给我提意见。

一、课前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想要上好课,就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要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组织结构、认知结构、重点章节等;同时,教师也要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多方查找相关资源,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资源加以利用,充实教学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关键,我负责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时间就更宝贵,更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间。要将课堂时间价值达到最大化,那么就一定要备好课、备好学生,还要结合注意学生的知识点补缺,才能在课堂上完成该堂课的教学内容而不至于跑偏。2.注意策略的变化

在给三年级的同学上课时,我觉得我还是挺有激情的,小孩子需要声情并茂,并且不断提示着才能保持注意力。同时,三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需要反复诵读练习,虽然他们课后没有花够时间,不能够将每篇课文背出来,这是我的失职,但是我充分的利用了课堂时间让他们反复朗读后试背,至少可以很流利的朗读,在提示下试着背出。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我会用相对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多结合生活实际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会在一对一改作文和作业时和同学交流最近的或者在家的情况,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

三、重视听写

三年级的同学刚接手的时候完全没有记拼音的概念,让他们写词语还稍微好一点,拼音基本不会主动识记。为了让学生养成识记词语和拼音的习惯,我用了很长时间,坚持每天或者至少隔天听写,不会的就抄写再听写。这样听写得好的同学当天作业就会少很多,也提升了一些同学们的主动性,经过一年的反复练习,现在三年级同学基本可以在听写两次以后记住当课的词语。有的时候一课有十一二个词语,二十多个字的拼音,第三次听写时王琬豫和梁缘园可以只错一两个,所以我觉得还是有效果的。当然,对于完全没有听力的学生,拼音不像我们能够拼读记忆,全靠死记硬背,确实很难,记得慢忘得快,十来天以后就忘了少半,应该是所有聋生共同的问题,但是识记这个过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四、坚持作文练习

在谢艳萍老师的带动下,在范主任的督导下,上学期全校学生都开始了写作练习,高年级的写周记或命题作文,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这既让同学们养成了写作习惯,提高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学会审题规范答题,更架起了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让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同学们都有明显的进步,当然,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通过几年的坚持,一定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五、作业及时批改,尽量面批

作业批改上,抄抄写写的作业我会记录同学写错的字词,课前利用两分钟统一讲一下。一课一练和作文我都是找时间一对一面批,再将错误率高的知识点统一讲解,这样能有针对性的纠正每个同学的易错知识点,也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有一个了解。

六、不足、困惑和改进措施

1.对于三年级的张、陈、白、费四个同学,有时候会觉得真的很愧疚,良心有点痛,但是又很无奈。特别是张,大家都知道他很聪明,真的很聪明,可是他们已经跟不上三年级的进度了,我有试过找二年级甚至一年级的书来教他们,但是只坚持了几天。张和白,心情好的时候会把布置的作业写了,一般情况都是没兴趣的,要盯着守着才会写点作业,而且一会儿又搞其它的了。我也很困惑,课堂时间要以能跟上进度的同学为主吧,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他们,课外他们又有其它的事情,总之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始终不是老师单方面努力就能有用的,像廖丹,她不聪明,但是态度很好,每次学了新的词语就能够在第二天默写出来(拼音除外),完全是自觉完成。也是我没找到激起他们兴趣的点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多给我提些建议

2.应该更重视阅读和积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阅读包括泛读和精读,我想,在下学期,三年级同学我应该更重视精读,每天要求他们背一个段落,并且实时巩固抽查。上学期我让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背拼音,课文学完以后再要求背课文对他们来说太多了,也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并且,我更注重听写检验词语和拼音,而忽略了背诵和默写课文,以后我会注意调整,做到词、句、篇的同时积累。六年级同学我会双管齐下,要求背诵的段落会坚持让他们背诵,同时坚持每周两篇的阅读理解练习,将精彩的句子和词语摘抄出来。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一定会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谢谢。

2018年8月

第四篇:聋校语文教学设计浅谈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浅谈 安徽省合肥特殊教育中心 郑秀娟

摘要:聋校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有效,在熟读深究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实在而适度地设计教学目标、简洁流畅且创新地设计教学思路,注重朗读品味等富有“语文味”的教学方法的探寻,以实现聋校语文有效教学的目标。关键词:聋校 语文 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是指语文教师运用系统方法,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策划。教学设计优化与否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在聋校,教学对象因为听觉障碍失去了“听”这一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其认知理解力相对较弱,而沟通障碍又成为影响聋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这些都对聋校语文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语文教学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预设,才有可能实现聋校有效教学的目标,而教学设计能力也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是否过硬的“硬杠杠”,应成为特教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追求。

一、研读文本:熟读深究要浅出

对教学进行科学而有效设计的前提便是要熟读文本、深入地研究文本。不仅从读者的角度去读,更要从学生的视野去读,从教者的角度去读,先通读,再细读,其次再研读,最后能透彻解读文本且熟读成诵,如庖丁解牛般初见文本、不见文本、再见文本,形成对文本独特的感悟和个性化的思考,并且结合聋生的阅读基础,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想,再有针对性地参看教参,查阅资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如此,教师才有可能高屋建瓴,以最简易、最容易被聋生接受的方式科学地呈现自己的教学设计,谓之“浅出”。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切忌:不尊重聋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需要,一味地照搬他人的教案,或者在没有读懂读透文本的情况下,花大量时间去查阅各种资料,在网上下载课件,结果却迷失在他人的设计中、理不出头绪。特级教师陆继椿说:我坚持独立思考,没有心得决不翻教学参考书;即使一篇较熟较长的文章,我也要读十遍左右。这样,到上课时,就能运用自如了。熟能生巧,这是普遍的规律。当然,在聋校,熟读文本,还包括伴有丰富表情的手语朗读。只有教师也能熟练地运用手语朗读文本,才能建立起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才能起到范读和指导的作用,才能让教学设计更有效地实施。

二、设计目标:求准求实求适度

语文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价,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在聋校,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实践常常严重脱节,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错位或虚设或多而杂,语文课堂也就表现出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为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求准求实求适度。

求准:设计目标要对两个要素有准确解读。一是,教材的要求是什么;二是,学生能否达到教材的要求。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进而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忌目标设计的错位。如《竹影》是丰子恺中年以后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所写的一篇文章,全篇的教学目标应该立足于童年时候的一次艺术启蒙教育及其对人生的巨大影响;若设计为“明确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这样的教学目标则与语文教学相去甚远了。再如《故都的秋》中,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与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处境相关,但是结合聋生的理解能力,宜将教学目标中的“忧国情怀与文化内涵”弱化,更多的将其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来鉴赏则较为妥当。求实:设计目标要具体,具体到知识的某一个点、技能的某一个点、能力的某一个点,不是泛泛而谈。如遇到散文就是美感教育,遇到诗歌就是意境鉴赏,遇到小说就是形象分析,遇到古文就是文言词语积累,这样的目标设计因缺少针对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实实在在的目标设计而过于分散。另外,设计目标不可只追求于理论上的大而空,如“学会思想、学会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看似华美,却大而不当,在教学实际中很难有操作性。

求适度:设计目标要切合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在聋校,考虑到聋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一课时设计一到两个教学目标为宜,并真正落到实处,追求一课一得的实效,忌贪多嚼不烂。《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富有深沉意味的散文,在初次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体会老王的“不幸”和“善良”,“我”的“幸运”和“愧怍”,理解底层人物的命运以及永不磨灭的人性光辉;品味作者白描而近乎冷峻、真实如同史传的写作技法。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聋生来说,老王就是一个关于“好人”的故事,对于“底层的光芒”这样的主题,仅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很难理解,而文章白描式的写作技法因为少了词语、句子、段落,细节描写和事件铺叙的细读慢品,学生并没有得其深味。再次的教学中,我将以上目标分解开来,用三课时去完成,学生的理解就透彻了许多,文章的语言特色也因有足够的时间品味而得以领略。

三、设计思路:宜简宜畅宜创新

但凡一节不错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个好的设计思路。而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课堂教学效率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思路不清,或是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一个好的教学思路应该是简洁的、流畅的,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创新的。

宜简:大道至简,在聋校,我们追求教学思路的简洁明了,这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需要,也是聋生认知特点的需要。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取材,删繁就简,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就课文最核心的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问题进行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内容。如教学《祝福》,仅以“祥林嫂之死谁之过?”这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内容集中而富有张力。面对祥林嫂之死,鲁四老爷、四婶、柳妈、鲁镇的人、祥林嫂的婆婆与小叔、甚至小说中的“我”都难逃干系,就连祥林嫂自己也要为自己的死负些责任,可是,似乎谁又不是杀死祥林嫂的真凶,鲁四老爷和四婶收留过祥林嫂、柳妈想帮祥林嫂死后脱离苦海、鲁镇的人们开始有的是同情……那么究竟谁该为祥林嫂的死负责?这就要回归到社会的现状以及社会制度来进行探究。可以说,一个富有深意而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要远胜于千头万绪的说教。

宜畅: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首诗或者是一篇散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或者是一幅画,可以用线将点连成面,流畅而自然。在具体的思路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巧切入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好教学切入点,一刀下去,切中肯綮,问题便迎刃而解。常见的切入法有:从题目切入;从结构切入;从线索切入;从人物切入;从重点语段切入等。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可从文题切入:谁退?退谁?如何退?退的结果如何?追问题目中的悬念,教学脉络便也如层层剥笋,不枝不蔓,一以贯之。再如《济南的冬天》,可抓住“温晴”这一关键词语,鉴赏济南的山景和水色,完成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外在特征到“温情”的内在情意的品味与领会。

(二)巧重构

教学思路不同于文本思路,它是对文本解读过程的重构,而不是文本思路的简单重现,可通过“找、选、联、调”来实现。找:反复研读,把握目标,摸清疑难,找出文中可以辐射开来的中心设计点。选:选出文中最有价值的语言点、思考点、结构点、读写点、拓展点。联:将“点”联连“线”,组成教学的“面”,把一个个“片段”拼接起来。调:依据教学需要,调整先后顺序,选择“顺流而下”或“卷帘而上”或“中间开花”。“找、选、联、调”重构流畅的设计思路。如《紫藤萝瀑布》一课,我从第七段的情感切入,选择文中对紫藤萝花的前后对比描写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并结合背景介绍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再顺联至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便流畅地组成教学的“面”。

在文本的重构,教学思路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是过渡语的使用,即“联”的作用,语文教学过渡自然精巧,才能让教学更顺畅。

(三)巧板书

板书设计是设计思路的简约呈现,浓缩了文章的内容。虽然,多媒体已经成为聋校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却不可替代板书的作用。板书以其简洁的语言、精要的内容、直观的形式、逐渐呈现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而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更是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和教学设计水平,帮助实现教学的流畅。

宜创新:一篇课文,其设计思路应该是不断创新的,是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对象的不同、以及教师对本文解读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优化的,这样的设计支撑下的语文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素质提升的课堂。

《变色龙》是一篇经典作品。最初的设计中,我从题目切入,围绕警察在审案的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设计出一款“变色版”教学思路:是怎样变的?为什么会变?从变化中,我们看出了什么?这样的设计重在情节的梳理,却少了内容的品味。第二次设计,我从“幽默”入手,筛选文中的“幽默”信息,并思考在这些让人好笑的人物和情节中,作者着力刻画的是什么,从而形成“幽默”版的设计思路。但在“幽默”的评析中似乎也并没有多少幽默。第三次设计,我从“对话”着力,分角色朗读对话,尝试鉴赏对话,从而明确小说主题。实践证明,“对话”版的设计思路更得小说要义。

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倡“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方式,也是立足于“创新”的理念,告诉我们要深入解读文本,设计出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思路,常教常新。

四、设计方法:多读多品多有味

聋校的语文课堂因学生的听力障碍仍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的东风给特教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在特教的课堂得以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特教的语文课堂,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自主探究,不少都是在解答一个又一个琐碎的问题,更有甚者,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预习解答,而语文课堂则变成了订正答案的课堂,美其名曰:自主探究。试问:这样的课堂又有多少意味?“语文”又体现在何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又如何实现?

聋校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一个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看、说、读、写、议”等语文要素的课堂,尤其是“读”不能偏废。

在聋校,由于学生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口头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因而朗读往往被很多老师所忽视,或仅流于形式。聋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聋生须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虽然聋生没有办法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读出文章来,但是,结合聋生的生理特点,依据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依然可以挖掘适合聋生自己的朗读方式。伴随着正确的口型、尽量发出清晰的声音,利用准确的手语和丰富的表情一样可以将课文演绎地淋漓尽致。学生在教师的范读、自己的反复诵读中一样可以准确的把握语言的节奏、文本的情感,准确的理解文意。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如何其芳的《秋天》中“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其中的“飘”是个具有传神力度的词语,我通过“一手指直立,从耳边缓缓向外伸出,同时变指为掌,如声音的飘出”的手语动作,再结合“悠远”的表情,配以声音延长的口型来朗读,学生很快就领会了山谷深远幽静的特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品味和鉴赏,通过用字遣词的精妙、遣词造句的方法、关键语句的含义等的品味构成语言的魅力空间与巨大张力,引发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共鸣,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在语言的品味和鉴赏中,要敢于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发现、去品味、去欣赏。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发现“钻”字的魅力,并试着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学生是可以体味到“钻”字所包含的“生”、“长”“快”的意思,并且还能体会到春天小草的力量与俏皮。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语文教学就是要将情感,美感、语感完美高度的统一起来,呈现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这就是语文味。聋校语文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要给予学生以情感与美感,让学生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部精彩的舞台剧,那么教学设计就是优秀的脚本,我们每位特教教师都应该是出色的编剧,并且信奉:不吃透文本不上课,没有自己满意的教学思路不上课,教学设计不理想不上课,不能实现有效教学不上课。

第五篇:聋校语文第三册第一课教案

1、北京 天安门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拼读新音节guo;认识偏旁“方框儿”;正确理解词语,并学习使用词语。

2、通过看图,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全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天安门在北京及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热爱首都北京。

3、会用“仿写句子”中的句式“谁爱什么”说、写句子。

4、正确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5、默写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2、教学难点

理解句意,仿说仿写句子。

三、教具准备

挂图、放大课文、生字词卡。

四、教学时间 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问: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吗?这张图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2、板书课题。

二、看图学词

1、指中国版图问:小朋友们都在哪见过这幅图?(1)引导学生自由发言。(2)板书词语:

zhōng huá rén mín gîng hé guï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3)带领学生读词。

(4)指名读词,师纠正错误读音。

(5)认读生字:华、共、国。

(6)识记生字。

(7)指导书写生字,强调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8)展示学生写的字。

2、指第一幅图,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

(1)板书词语:

shǒu dū běi jīng 首 都 北 京

(2)带领学生读词语。

(3)在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标志。(4)带领学生读词语,注意纠正错误发音。(5)识记生字:首、都、北、京。

(6)指导书写生字。重点知道“都”的写法及“北”的笔顺。(7)展示学生写的字。

3、出示第二幅图,问:你们知道这是哪吗?(1)板书词语:

tiān ān mén 天 安 门

(2)指名试读词,师纠正发音。(3)带领学生读词。

(4)告诉学生天安门就在首都北京。(5)认读生字“安”。(6)指导书写。

4、齐读词语。

5、开火车读词。

6、男女声赛读。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同学们要能熟练地读词,知道词语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

读词语并默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默写生字:华、共、国、首、都、北、京、安。

3、齐读生字。

二、继续看图学词。

1、出示图“国旗”,问:它的名字是什么?(1)板书词语: guï qí 国 旗

(2)在教室里能找到国旗吗?

(3)数一数:国旗上有多少颗五角星?(4)带读词语。(5)指名读词。

(6)指导书写生字“旗”。

2、出示第四幅、第五幅图,问:同学们在做什么?(1)板书词语:

shēng guï qí jìng lǐ

升 国 旗 敬 礼(2)指名试读词,师给予正音。

(3)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4)认读生字:升、敬、礼。(5)识记生字。

(6)指导书写生字,强调“敬”的写法。(7)齐读词语。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一课的词语,它们的意思你都懂了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词语卡片。

2、默写生字。

二、学习句子。

1、出示句子:

wǒ men ài běi jīng 我 们 爱 北 京。

2、指名试读句子。

3、带领学生读句子。

4、认读生字“爱”。

5、结合句子理解“爱”(1)我爱爸爸。(2)我爱妈妈。(3)老师爱我。

6、理解句子“我们爱北京”。

北京很美丽,它是我们祖国的首都。

7、自由读句子。

8、指名读,要求读出感情,体现出“爱”字。

三、指导朗读词语和句子。

1、抽读词语卡片。

2、师指词,学生快速读。

3、男女生赛读。

4、找出意思不太理解的词语,请同学帮助理解。

5、开火车读词。

6、读句子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了第一课所有的词语,学习了句子“我们爱北京”,我们要像爱爸爸妈妈一样爱我们的祖国首都北京。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句子。

第四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默写词语

首都 北京 国旗 敬礼

2、看口型写句子(1)我爱老师。(2)我们爱北京。

二、仿说仿写句子。

1、仿说句子。(1)出示句式: 我们 爱 北京()爱()

(2)引导仿说句子,替换句子中的词“我们”和“北京”。(3)例如:

小学生爱天安门。

我们爱国旗。

老师爱学生。

我们爱老师。

2、仿写句子。

(1)把刚才仿说的句子写下来。

(2)自读写好的句子。

(3)同桌换读句子,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4)指两名板书自己写好的句子。

(5)师生评议板书的句子。

(6)齐读句子。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仿说仿写了句式“谁爱什么”,课后可以思考更多的句子,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

预习课后习题。

第五课时

一、复习句子。

1、出示习题。

我们 爱 北京。()爱()。()爱()。

2、指名说句子。

3、指两名板书写句子,师生评议。

二、完成课后习题。

1、拼音练习。

g–uo→guo sh–eng→sheng

(1)指名试拼读。

(2)师带读,注意sh的发音。

(3)学生自由拼读。

2、读拼音,打指语,写词语。

běi jīng shǒu dū tiān ān mén()()()guï qí jìng lǐ shēng guï qí()()()zhōng huá rén mín gîng hé guï()(1)学生读拼音,打指语。

(2)齐读拼音。

(3)指名板书词语,师生评议。

3、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词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 北京 天安门 敬礼 升国旗

(2)指名读词。

(3)男女生赛读。

(4)齐读词语。

4、照样子回答问题,再连起来写成一句话。

(1)看图学习例句:

例:

图上有谁? 图上有小学生。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升国旗。小学生在升国旗。

(2)指导看第二幅图,提出问题。

图上有谁?

。他们在做什么?。

(3)引导回答问题。

图上有小学生。他们在敬礼。小学生在敬礼。

5、看(听)话写句子。

(1)我爱北京。

(2)我们爱天安门。

(3)小学生升国旗。

(4)我们爱国旗。

(5)我们敬礼。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课后习题,每一题要独立完成。

四、布置作业

默写词语和句子。

下载聋校语文复式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聋校语文复式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聋校语文第六册

    聋校语文第六册《彩虹》教学设计 固原市特教中心:崔 哲 教材分析: 1、本文写了丁丁看彩虹和造彩虹的时,课文有五个自然段,共是一个句子。课文按“雷雨后出现彩虹,丁丁看见了,叫......

    聋校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聋校第三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聋教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在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班在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科......

    聋校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惠民中心校 曾洪良 时间飞快,本学期行将完毕,回忆本人阅历的教学路途,有艰苦,有欢乐,留下很多回想,在此将本......

    聋校语文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聋校语文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聋生在朗读课文时会出现读不通、读不准的情况,表现为(1)顿读:一字一顿地读。(2)读错:添字、漏字、读错字、颠倒重复。(3)读破:停顿错误,把句子读得支离......

    聋校语文教学[共五篇]

    聋校语文教学 应注重“两条腿走路” 语文生活化教学观的认识与尝试 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 黄晓梅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在课堂上,不管采用怎样完善的教学方法,都......

    聋校语文教学的几点问题

    聋校语文有效教学几点问题 摘要: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目前聋校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低效或无效的情况,其中突出的问......

    说说如何让聋校语文教学

    说说如何让聋校语文教学 焕发生命力 淅川聋哑学校 李洁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聋校语文教学应渗透在聋生的生活中进行。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

    聋校 法制教育教案(大全)

    法制教育 吕新 第1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