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铁专业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定稿)
高铁专业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一、突出重点,抓住主题,为岗位练兵提供保障
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基于岗位、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真抓实练,凸显大练兵的时效性,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二、注重理论学习,加大工作力度,使岗位练兵稳中推进
1、依据文件精神制定本学年岗位练兵
2、加强理论学习,领会精神实质
布署本校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领会精神实质,明确目标与任务。为我校开展教师全员岗位大练兵做好准备。
3、加大岗位练兵工作力度,力争突出成效
教师岗位大练兵是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人人参与。新教师侧重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新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名优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培养与提升,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围绕练兵目标,采取多种形式,使岗位练兵突出实效
我大练兵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学年组与学科组,我校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开展练兵活动。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让教师练就扎实基本功
教师的一般基本功训练,包括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教具制作、口头说与书面表达等。这些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反复练习,养成习惯。为切实提高教师基本功,使其具有过硬的基本技能,我们每周安排教师书写一板粉笔字,每周书写一篇钢笔字,每周绘画一张简笔画,每学期每人制作一——二个教学课件。并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进行月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记录在册,做教师教学业绩的一项积累。在这些基本训练的同时,我们注重加强教师的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的训练。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周一次自学并撰写自学笔记、每周参加一次集体教研、双周一次集中业务辅导、双周一次的班主任培训、每月一次教学比武活动,使教师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大练兵是岗位练兵活动的重点,学校始终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结合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中老年教师创新课等有效形式,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由学校评课组从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及评课等方面给予公正、公平、实际的打分。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同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研讨活动,全面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根据年初指定的教师培训规划,一年来我校领导认真落实规划内容,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四、在时间上和经费上予以保障和支持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坚持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教师出去听课学习,教师岗位培训等学校在时间上和经费上都予以保障和支持,提高了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五、开展多样的培训形式
我校今年主要开展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多种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学历提高等多种培训。
1、加强班主任培训:良好的教学秩序与良好的学风与班主任的努力分不开,建设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的一个工作重点,因此我校高度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了班主任工作交流,提高了部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2、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根据上级精神,五月份类老师参加了干训部组织的主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10月程秀杰老师参加县组织的岗位培训。此外,根据年初指定的规划,继续坚持每周一培训制度,开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得最新动态,适应新课程标准得要求,3、加强计算机应用培养
每周四下午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操作培训,目前我校教师基本上把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百分之九十的教师能制作课件,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4、每周三下午组织教师集体校验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年来,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坚持培训与教研、培训与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通过培训,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了,教学理念加强了,教学方式有了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今后我们将把这一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为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第二篇:高铁乘务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是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榆中校区的特色专业。
高铁乘务员是在旅客列车为旅客进行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旅客上车前要检查每一个人的票防止有人错乘或无票登车。帮旅客拿行李,当列车出发后还要整理行李,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下来,防止旅客受伤,每到一个站就要报站保证旅客知道旅途到站信息,每到一个站都要对车厢的垃圾进行清扫,给旅客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
高铁乘务专业就是培养高铁乘务员的专业。开设院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榆中校区。
高铁乘务专业是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榆中校区的特色专业。
就业方向
全国各大铁路从事高铁、动车、地铁等乘务工作。主要课程
旅游概论、旅客运输、铁路基本安全常识、旅游心理学、形体训练、旅游英语、客运安检、列车乘务、列车服务、计算机基础、劳动安全卫生、礼仪化妆、旅游地理、普通话等。培养目标
为现代化城市提供配套的地铁营运高级综合人才,该专业主要掌握地铁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文管理、国际旅游基本理论与知识,注重人员素质和能力开发,包括公关能力、组织能力、涉外经营能力。
专业背景
中国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高铁,兰州等其他城市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因为地铁的舒适、快捷和便利,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铁也就成为了许多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贴地铁快速的发展对相应的专业及服务人员需求量快速增长,为本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岗位资源。
办学优势 正式文凭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属于职教体系,由国家教育部正式录取,学生毕业即可颁发国家承认正式文凭。
在校期间每学期参加国家考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的毕业生才有颁发国家承认正式文凭的资格。
专业前景 21世纪是一个铁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铁、地铁飞速发展造成人才缺口。另外,相关数据显示80%以上的高铁人才都以学校培养为主来完成职业生涯中的起点。就在2014年,中国的地铁高铁已经成为世界前列,经济发展促就铁道发展。地铁已经深入中国人生活的每个细节。据中国十三家权威媒体的综合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的人才需求排行榜中,地铁高铁类相关专业的需求在未来十几年将高居榜首。而现实中仅靠学生在普通大学学习的大而空洞的理论基础知识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工作实际的要求,所以,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根据严格科学的人才市场调研,结合在高铁地铁职业教育长期的丰富经验,一切从学生的未来就业前途考虑出发,特开设了最具广阔专业前景的七大地铁高铁热门应用专业。
高铁作为高新技术产物,它的架设和运营还需要大量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今后铁路系统将政企分开,高级乘务人才和技术人才势必将成为各地铁路运营单位发展过程中竞相争夺的对象。
就业保障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就业办截止2015年已经和全国多家用人单位签订的代培合同,和学生签订就业协议。长期合作以来,用人单位反映极好,毕业生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在2004--2014年,社会上就业率叫苦连篇,而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每期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3%以上,可以说供不应求。充分说明只要真实的贯彻校企合作制度,而不是简单的把学生推给社会,学生、企业就能达到双赢。和学生所签订的就业协议绝不是像社会上满天飞的什么100%就业承诺,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绝不随便承诺什么100%就业;就业协议主要是为规范教育行为,明确教育责任,保障学生权益,保障企业用人标准不降低而建立的学习就业机制,规定了学校的教育责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管理和就业工作分配等方面的详细问题及处理方案,并明确保障学生良好完成我校学业后享有安排就业的机会;就业协议将作为西安高铁乘务员学校办学的基本规范,以合同的形式,在交费后经双方签字后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篇:高铁工作总结
篇一:高铁技术员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中铁**局四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工作。在工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到工作之中。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特别是在工区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等情况总结:
做为企业的职工,我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进入高铁工程后,我认真学习高铁的文化、理念,与领导及同事互相学习图纸、建设规范,并将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每项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业务技能,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由于刚进入高铁建设行业,对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工艺及要求不熟悉,刚开始工作不是很顺利。在经过前期的适应期后,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及自身努力,我在熟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能完成担任的各项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名技术员,我了解高铁每一道程序都为之重要,其基础工程桩基部分的要求一般工程的桩基工程高,桩基检测不允许出现二类桩,大部分桩采用声测检测。
承台施工采用无拉杆模板,对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特殊配合比混凝土,循环冷却管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墩台施工采用定制的整体桁架大块钢模,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保证加工精度;经试拼、组装、检验合格后,涂
油防锈投入使用。模板支立前精确放样结构轮廓线,为了保证模板拼装后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基底精确找平,误差控制在2mm内。模板设计时已考虑机械吊装、模板垂直度、几何形状等指标要求。混凝土集中拌和,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采用洒水、塑料薄膜包裹等方法养护。
垫石施工时桥梁控制最严格的部位,垫石结构尺寸最大误差为5mm,垫石顶面高程控制在2mm之内,混凝土施工振捣必须密实。
后因工作的需要,我又被暂时安排在测量班帮忙,从事沉降工作。作为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直接决定了建成后客车在高速运营中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性及客车本身的安全,所以沉降观测也被视为重中之重。通过了解我工区基本从墩身打完后,沉降施工就为停过,可见其重要程度,所以我也本着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在这份工作岗位上。
最后,无论我在那个岗位,安全是重中之重。本人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项目部安全管理以及对施工班主安全管理。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锻炼,拥护领导的管理思想,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视加强理论和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认真学习工作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工作及工作处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结合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最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征取更好的工作成绩。
姓名:*** 时间:2011年9月12日
篇二:高铁总结
一、绪论
一.1 要点:
一.1.1 目前对高速铁路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最高行驶速
度在200km/h以上、旅行速度超过150km/h的铁
路系统。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200km/h以上
运行的列车。
一.1.2 动车组——由两辆或两辆以上带动力的车辆(动
车)和不带动力的客车(拖车)固定编组在一起的
列车。(拖车可有可无)
一.1.3 高速铁路的经济优势
01)02)03)04)05)06)07)08)09)10)11)速度快、旅行时间短; 列车密度高、运量大; 乘座舒适性好; 土地占用面积小; 能耗低; 环境污染小; 外部运输成本低; 列车运行正点率高; 安全可靠; 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 社会、经济效益好
二、基础设施 二.1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运营特
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二.2 高速线路
二.2.1 要求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
的耐久性。
二.2.2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
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二.3 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二.4平面标准
二.4.1 最大超高允许值[h]主要取决于列车在曲线上停
车时的安全、稳定和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
(一条铁路的实设 h 既定,当 v>v平时存在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 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二.4.3 缓和曲线: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 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 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 和曲线。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 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 定,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 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即前一曲线终点(hz1)与后一曲线起点(zh2)间的直线段,称为夹直线。 缓和曲线间的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受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旅客乘坐舒适度控制。 二.4.4 建筑限界分为铁路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和桥 梁建筑限界。我国高速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尺寸取最大高度7.25m,最大宽度4.6m,即可满足高速行车安全要求。 二.5 纵断面标准 二.5.1 最大坡段长度: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线路的最大 坡度与设计线的输送能力、牵引质量、工程数量和运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影响线路走向 二.5.2 最小坡段长度:两个坡段的连接点,即坡度变化 点,称为变坡点。一个坡段两端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段长度 二.5.3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允许的最 大值,主要由保证运行列车不断钩这一安全条件确定 二.5.4 竖曲线 二.6 高速铁路的基本组成: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 二.6.1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基本要求:(1)高平顺性;(2) 高可靠性;(3)长寿命;(4)高稳定性 二.6.2 钢轨的作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结构之一,用于 支承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力并传递给轨枕,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表面。 二.6.3 钢轨的要求:(1)高稳定的轨道结构; 顺的运行表面;(3)良好的轨道弹性; 靠的轨道部件;(5)便利的养护与维修 高速铁路选用60 kg/m钢轨是适宜的。 2)平4)可((篇三:高铁工人工作总结(2011年)年 度 工 作 总 结 作为中交三航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兰新第二双线工作。在工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新疆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到测量工作之中。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特别是在新疆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等情况总结: 一、学习方面 做为企业的职工,我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进入高铁工程后,我认真学习高铁的文化、理念,与领导及同事互相学习图纸、建设规范,并将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每项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业务技能,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二、工作方面 由于刚进入高铁建设行业,对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工艺及要求不熟悉,刚开始工作不是很顺利。在经过前期的适应期后,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及自身努力,我在熟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能完成担任的各项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南导堤s2+000~s7+000局部损坏修复工程中,水深变化明显,给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难点。工序是先将导堤两侧破损排体的范围及冲刷坑深度通过水下探摸的方式确定,用施工船再次测量冲刷坑内及周边深度,将冲刷坑用袋装砂按设计要求填成相应坡度,再铺上软体排,并抛设压排石。 在查看了工前水深测量图后,发现除堤身两侧水深较深外,外围都是浅滩,两侧已建成导堤堤身较高。在通过测量船水深测量后,最终确定了施工船舶的进点路线及水位要求,对后续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以往长江口施工中的经验,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困点、难点的施工方案及计划尽量想周密,完成业主及项目部的施工任务。 第二,在新疆兰新第二双线工程中,我公司对高铁建设是个空白,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工作经验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去摸索。 作为本工程测量部门负责人,以前长江口工程的测量允许误差在厘米级,到了高铁一下提高到了毫米级,线上工程甚至更胜,一下感到不适应,甚至打过退堂鼓,不过在领导们勉励下,自己已有了一定的信心,但深知自己肩上的巨大压力。 工程前期是对甲供点平面坐标及高程进行全面的复测,平面控制网是由局指统一协调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复测工作则由各工区自行进行。我工区全体测量人员在cpi、cpii平面及高程的控制桩现场交接桩完毕后,即开始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复测基本原则是:采用与中铁一院原测时同精度、同方法进行本标段精测网交桩复 测工作。复测工作起止时间:2010年4月12日~2010年4月16日。在工区领导及局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完成了我工区管段全线19公里的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在同时开标的1、2、3标中首个完成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受到了业主及局指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筑期间及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直接决定了建成后客车在高速运营中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性及客车本身的安全,所以沉降观测也被视为重中之重。在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中,做到每天的现场巡查,对沉降观测及沉降观测标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在其整改后进行复查。在沉降观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工区的沉降观测不管是外业观测频次还是内业处理方面,基本能满足设计及沉降评估公司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我工区还受到兰新公司的全线通报表扬。 在工作中对自已高标准、严要求,熟悉每份图纸及设计原则、高铁规范,图纸上不清楚的地方向总工张志玉及其他同事请教学习,与部门间的同事紧密配合下,在年底完成了我工区管段所有路基的堆载预压的施工。 三、思想方面 我要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自己的理想,并向身边的党员们学习,思想不毫不放松,生活中、工作上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学习,进一步提高 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得自己在思想上随时随地和党保持一致,在行动中能明辨是非,勇往直前! 这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受到同事的好评。而我自己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可以说获益非浅!当然本人取得的成绩,与领导们的信任和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今后工作中,更要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认真完成领导了交办的一项项工作任务,尽力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做到“我的岗位,您放心”。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 2010年11月18 篇四:武广高铁工程总结 京广高铁(武广段)工程总结 目 录 第一篇 综述......................................................................1 第一章 综述................................................................1 第一节 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1 第二节 建设项目总体目标..................................................4 第三节 建设程序与决策....................................................5 第二章 工程概况...........................................................10 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地质概况...............................................10 第二节 主要技术标准.....................................................15 第三节 工程特点和主要工程数量...........................................16 第四节 主要建设过程.....................................................17 第三章 综合评价...........................................................19 第二篇 建设管理................................................................21 第一章 建设管理模式.......................................................21 第二章 标准化管理体系.....................................................26 第一节 管理制度.........................................................26 第二节 人员配备.........................................................27 第三节 现场管理.........................................................28 第四节 过程控制.........................................................30 第三章 建设管理机构.......................................................36 第一节 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36 第二节 部门职能.........................................................37 第四章 设计管理...........................................................40 第一节 贯彻设计新规范...................................................40 第二节 预可研与可研阶段.................................................40 第三节 初步设计阶段.....................................................41 第四节 项目实施阶段.....................................................42 第五章 质量与安全.........................................................47 第一节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47 第二节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闭合.........................................58 第三节 安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61 第四节 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67 第五节 安全质量事故的教训与建议.........................................69 第六章 施工组织............................................................71 第一节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1 第二节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与重大调整...............................73 第三节 工期控制与节点工期...............................................77 第四节 重点控制工程工期控制.............................................86 第七章 精密测量控制系统...................................................90 第一节 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建立...........................................90 第二节 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管理程序.......................................97 第八章 投资控制...........................................................99 第一节 项目投融资体制...................................................99 第二节 技术标准与规模的确定............................................100 第三节 合同管理........................................................100 第四节 验工计价管理....................................................101 第五节 财务管理.........................................................102 第六节 变更设计管理....................................................103 第九章 征地拆迁..........................................................108 第一节 省部纪要........................................................108 第二节 用地报批........................................................108 第三节 征地拆迁实施....................................................108 第四节 “三电”迁改....................................................113 第十章 环境保护...........................................................116 第一节 复垦与绿化......................................................116 第二节 噪声、震动、电磁等...............................................117 第三节 水土保持.........................................................119 第四节 评估............................................................120 第十一章 工程监理........................................................121 第一节 监理管理机构与监理机构设置.......................................121 第二节 监理制度........................................................125 第三节 现场监理工作的实施..............................................139 第四节 质量验收制度.....................................................144 第十二章 工程接口管理....................................................146 第十三章 工程咨询........................................................152 第一节 工程咨询模式....................................................152 第二节 主要工程咨询成果.................................................155 第十四章 信息化管理......................................................175 第一节 信息化系统的建立.................................................175 第二节 信息化系统的运行.................................................180 第十五章 物资管理........................................................184 第一节 物资采购........................................................184 第二节 物资供应........................................................185 第三节 物资质量控制....................................................185 第十六章 队伍管理........................................................187 第一节 对专业队伍要求...................................................187 第二节 岗位培训.........................................................192 第三节 劳务使用.........................................................193 第十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195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195 第二节 路地和谐共建.....................................................196 第十八章 建设协调........................................................199 第十九章 工程验收........................................................201 第一节 验收方式........................................................201 第二节 静态验收........................................................201 第三节 动态验收........................................................202 第四节 试运行..........................................................203 第五节 初步验收........................................................204 第六节 安全评估及试运营................................................205 第二十章 工程决算与资产托付..............................................206 第一节 工程决算.........................................................206 第二节 资产托付.........................................................206 第二十一章 经验与体会.....................................................207 第三篇 勘察设计................................................................217 第一章 大型临时设施设计..................................................217 第二章 线路设计..........................................................221 第一节 线路走向与重大方案比选..........................................221 第二节 重大设计原则的确定..............................................226 第三章 地质勘察..........................................................228 第一节 勘察工作概况....................................................228 第二节 工程地质选线....................................................233 第三节 重大工程及地质复杂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243 第四节 经验及体会......................................................253 第四章 路基设计..........................................................254 第一节 路基工程概况与特点..............................................254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262 第三节 路基基床设计....................................................264 第四节 一般路基设计....................................................267 第五节 特殊路基设计....................................................269 第六节 路堑设计........................................................274 第七节 填料设计........................................................276 第八节 过渡段设计......................................................279 第九节 路基防排水设计..................................................282 第十节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285 第十一节 路基沉降控制设计..............................................286 第五章 桥涵设计..........................................................290 第一节 桥涵工程概况与特点..............................................290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294 第三节 基础工程设计....................................................297 第四节 墩台设计........................................................304 第五节 常用跨度桥梁设计.................................................308 第六节 大跨度桥梁设计和特殊桥梁结构.....................................310 第七节 桥面系工程设计...................................................319 第八节 涵洞工程设计.....................................................321 第九节 沉降变形设计.....................................................321 第六章 隧道设计..........................................................323 第一节 隧道工程概况与特点..............................................323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324 第三节 一般隧道设计....................................................328 第四节 长大、重难点隧道设计............................................333 第五节 特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342 第六节 洞口设计........................................................350 第七节 洞内设施设计....................................................352 第八节 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设计..........................................355 第九节 防排水设计......................................................374 第十节 辅助坑道设计....................................................380 第十一节 沉降变形设计..................................................382 第十二节 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及技术措施..............................384 第七章 轨道设计..........................................................387 第一节 轨道工程概况与特点..............................................387 篇五:年终工作总结-高铁监理 年终工作总结 2010年已经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历程,感触很多。在领导们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较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有值得我总结和反思之处。现将2010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并以此促进我更好地完成2011年的工作和学习。 一、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参加**客运专线的监理工作之前,我一直在高速公路做桥梁监理工作。铁路、公路两者确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标准、结构、细节、工艺上又有许许多多区别。甫一接触铁路桥梁,尤其是**客运专线这样的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工艺新,标准严,环境复杂,环保与安全要求高,给我带来很大挑战。为此,从到工地的第一天起,我就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和施工工艺,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仔细观察揣摩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同时,积极参加桥面系的培训学习,搜集相关资料,为即将到来的桥面系监理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可以说,学习贯穿了一整年。通过以上学习,我很快熟悉了高铁桥梁监理相关业务知识、掌握了相关规范标准,了解了各阶段施工工艺,从而进一步掌握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为自己称职地完成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辛勤工作,不怕吃苦,精心把好每一道关。在本,尤其是在四月份调到七分部架子二队工段后,我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首先是工作量大。从**#墩至***#墩整3㎞范围内,绝大多数墩身和大多数的承台尚未开工,还有一孔40m长支架现浇简支箱梁和一孔中跨100m长三跨连续梁,另外还有10根水下灌注桩及200米长的乡村混凝土道路及一座箱涵。为了能顺利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半年多时间,我几乎是在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工点赶到另一个工点的状态中渡过。有时一天报验数量达十多个,从早晨6点半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有时三天仅仅睡了十个小时。其次,管理难度大。现场作业队伍多,一度有8支队伍同时施工。项目部及作业队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不高,普遍对图纸与规范标准不熟悉,管理工作不到位,自检不严格。多数作业队伍没有高铁施工经验,操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一个仓号经常要重复报验多次才能合格。再次,旁站点多,旁站记录数据多。因为监理组人员紧张,所以这些工段内的旁站工作也由我来完成。截至本工段下部与上部工程完工,共完成近200次混凝土浇筑与近60次张拉压浆的旁站工作,旁站中严格监控施工过程,保证了施工质量;完成近500张旁站记录表格,尤其是张拉、压浆做到了同步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第四,安全方面重点难点多。工段内高墩身多,深基坑 多,还有一孔跨公路膺架现浇箱梁及一孔三角挂篮现浇连续梁,都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监理过程中我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到了防护设施不完善坚决不允许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坚决不验收。 三、严格自律,以理服人,不断加强思想素质修养。部分施工作业队伍,由于管理与技术水平不高,不是把精力放在整改上,而是抱着让监理多跑几趟,跑烦了就会通过验收的思想,一遍遍地不停报验。面对上述问题,我首先做到坚决不吃拿卡要,廉洁自律,同时也不简单粗暴对待不合格仓号,而是不厌其烦地与架子队及作业队管理人员一起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极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与施工工艺,既严格坚持原则性,又有适度灵活性,真正使施工方心服口服,主动整改至合格。在此过程中提高了作业队的技术水平,也使我的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促使我更好地按廉政要求来自律,将一名合格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与职业道德素养展示给施工方。 四、加强总结,吸取经验,及时分析工作中的得失。一年来,常常思考着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如施工的关键之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的施工队伍都不尽相同。哪些队伍在哪些方面易出现问题,通过总结与思考,及时与施工方沟通,确实起到了提高施工方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准的作用,也加强了自身的经验积累。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清醒认识,并通过总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也是我在2011年对自己提出的进一步要求:①加强学习:要加强业务上,尤其是桥面系相关监理业务的学习,同时要加强管理水平、口头表达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学习与锻炼。②认真总结以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很多总结,我还只停留在脑子里未能付诸文字,过后时间一长,难免有所遗漏,来年我将加强个人工作笔记的记录与总结,使工作实践确实能成为有用的经验。以上是我对自己在2010工作的个人总结。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兢兢业业,严格监理,认真学习,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高铁建设事业及***监理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铁培训总结 近日,路局组织我们在包头东培训中心参加高铁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对高铁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刻的认识。高铁是铁路技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熟练掌握和运用高铁技术才能更好的服务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在此就此次培训 作如下总结。 一、高铁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高铁技术集现代精密机械技术、轨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信号技术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铁路交通方面的集成。高精密的机械技术保证了车辆飞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轨道的耐冲击性,为乘客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高速运行的车辆控制极为复杂,只有采用全自动化的信号和控制技术才能实现精确控制与故障诊断,掌握和监控车辆实时状况,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二、高铁技术是系统性工程。高铁技术指的不仅是动车,它包括高速机车、高速无缝钢轨、高铁信号控制系统、高铁专用调度系统等。熟练掌握和运行各个子系统,出现误差及时调整,加强系统间的集成和监控,才能保证高铁使用中的安全,将乘客及时舒适的运抵目的地。 三、高铁技术是铁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铁路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发展,现已步入高铁时代。每次的技术革新都带来铁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运力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商业的实时性也越来越强,高铁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掌握高铁技术更好服务人民铁路。近几年高铁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作为铁路人,我们更要熟练掌握高铁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人民铁路的建设事业。 通过本次学习,我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同时也树立了坚定的服务铁路的意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高铁安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铁路事业的建设中。感谢老师的耐心讲解和细心指导,谢谢大家! 2015年4月2日 高铁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一周的学习结束了,我有幸参加了兰州铁路局工务处组织的高铁新技术培训班的培训,心里很兴奋。充分说明段领导对高铁新技术和对工务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视。 这次培训班是对兰新高速铁路的学习,第一阶段是理论培训阶段,第二阶段是实践观摩阶段。 在第一阶段是理论培训阶段中,我们深入施工驻地布隆基乡,由工务处的赵工详细的介绍了兰新高速铁路嘉峪关工务段辖内的线路道床构成和钢轨扣件等。在第二阶段是实践观摩阶段中我们跟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的精测队,观看了全站仪的架设,轨检小车的运用和观测时的采用手动操作。全站仪的架设采用后方交会法。 这次铁路局工务处组织的兰新高速铁路精测精调培训,与以往的学习培训不同,通过培训,不只在理论上有收获,而且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在实践观摩那天,阳光太强、风力太大都会影响到精测的结果,所以天气情况恶劣的话就要取消当天的精测工作。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我们年轻工务人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工务管理与创新要靠学习,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应对竞争挑战,高铁新技术对我们来说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之前我们没有接触过,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只有通过学习路局这几年上的高铁相关方面的技术,才能为以后高铁方面的工作做好准备。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业务知识,将不断学习高铁新知识,不断思考,不断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培训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全面培训,也是我在我们兰州工务机械段工作以来参加的第一次高铁新技术培训,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努力,使自己的能力以及学习,工作都有一次质的飞跃。第四篇:高铁培训总结
第五篇:高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