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式(一)教学设计
分式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与整式一样,分式也是表示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模型之一。本章内容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起到奠基的作用。《分式》这第1节的内容分两课时来完成,而第一课时的内容则是分式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分解因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及解方式方程的前提;其中对“分式有无意义的讨论”为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能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经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归纳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与分数的类比,探究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实际情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的意义、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式有无意义条件的讨论。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利用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中包括整式与分式等数量关系.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整式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用整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相关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启发式、探
究式的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主动地获取知 识,并通过类比、归纳、概括等途径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一方面,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现实情境,增加课堂的容量,更好地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条理性。整节课体现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 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让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真正得以实现。同 时,“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整节课的一条暗线,意在让数学课堂“活” 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__________度。(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000米,如果小明骑车每小时走a米,则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____________小时。
(3)某服装厂购进一批面料,共用了n元,已知这批面料共生产了m件上衣,那么这批上衣每件的面料成本为_______________元。
(4)春晖小学组织学生a人、老师b人参观博物馆,如果博物馆的门票成人价为5元/人、学生价为2元/人,那么他们买门票需付_________元,平均每人_________________元。(5)有两块棉田,有一块x公顷,收棉花m千克,第二块y公顷,收棉花n千克,这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的棉产量是__________千克。
(6)文林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文林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元。【设计意图】
(1)让学生进一步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分式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型;体会分式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因课本上的引例太难且设问方式(等量关系)不直接指向本课核心,故改用这6个铺垫性的情景问题.
(二)自主探究
1、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式子,它们还是整式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期望得到:都有一个分数线(表示除法); 分子、分母都是整式; 分母中都有含有分母.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就安排小组讨论,也可以让有困难的学生看书. 师生共同学习: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称为分式(fraction),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师生分析知识本质:
①概念理解:分式就是两个整式的商; ②概念要点: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的概念.
2、练一练:
下列各项那些时整式,那些是分式?
【设计意图】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例题讲解:(1)当a=1,2时,分别求出分式的值;
(2)当a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3)a取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归纳: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___________零,即B___0分式有意义。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___________零,即B___0分式无意义
分式的值等于零的条件:
分子的值_______零,分母的值________零,即A____0,B______0分式=0
【设计意图】
(1)通过求分式的值,将“代数化”了的分式还原为分数。(2)通过与分数类比,明确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3)学习“分式的值为零”既强化了“分式有意义”的意识,又解决“分式求值”问题中的典型问题.
(4)意在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四)应用新知,练一练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2、设A、B都是整式,若表示分式,则()
A.A、B中都必须含有字母 B.A中必须含有字母
C.B中都必须含有字母 D.A、B中都不必须含有字母
3、当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
4、当x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当x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5、当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1)(2)
6、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必须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1)巩固练习,内化新知,既强化整式与分式的区别,又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更加明确。(2)让学生体会分式的意义,知道如果的取值使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反之有意义.
(五)拓展创新
1、函数A.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B.
C.
D.
2、要使分式A. B.有意义,的取值范围是()
C.
±1 D. 任意实数
3、当x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4、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千克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5、一水果店购进一箱橘子需要a元,已知橘子与箱子的总质量为m kg,箱子的质量为n kg,为了不亏本,这箱橘子的零售价至少应定为多少元/千克?
6、已知分式,当时,分式无意义;当时,分式的值为0,请求出的值。
【设计意图】
(1)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开放性联想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发现特定条件下分式恒有意义及分式问题的考虑,必须在保证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进行。
(六)评价反馈——小测
1、下列各式是分式的是()
A. B.C.D.2、当x__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
3、当x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4、当x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5、当x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设计意图】
及时反馈,便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七)自我小结
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新事物。
五、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课程标准为终极目标;以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完善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参与为依托;以“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来构建本课时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
(二)设计思路:
1、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前提,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总结新的知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
2、通过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的探究,让学生亲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3、通过对开放性问题,拓展创新题设计,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第二篇:15.1_分式(一)教学设计
15.1 分式
(一)教学设计
镇赉县第二中学校 吕红梅 【教材内容分析】
“从分数到分式”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它是以分数知识为基础,类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分式是与整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代数式,为了突显分式与整式的区别,教材中给出了一些代数式让学生观察找特征,得出分式的概念;又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出分式的意义;最后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可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出分式的意义。【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将近三个学期的初中学习,八(上)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意识,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运算和因式分解),而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代数式,因此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类比、归纳、概括等途径进行分式的学习。【教学环境分析】
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八年级各班都配备有电脑、实物投影等多媒体设备供老师上课时使用,老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课,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分数类比学习分式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思想】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是一种类比的认识方法,这在本章学习中经常使用。通过类比分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分式。【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发现新知 1.创设情境:
丝茅草两边有许多小细齿,能轻易地把人的手指划出一道血口子,非常锋利。如果将铁片的边上也刻成许多小细齿,自然会更加锋利,可以用来更快地伐倒大树了。鲁班就是这样根据类比的道理发明了锯子的。
在数学中,应用类比推理的地方就很多。今天我们就通过类比分数来学习分式。那么什么是分式呢?通过以下的学习我们就很明白了。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类比的方法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引出课题(演示课件幻灯片)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长为7cm,宽应为为a,宽应为__S/a ;
(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200/33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V/S_。
(3)动物专家在p平方千米的保护区内找到10只灰熊,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平均每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有10/P只灰熊.3.探索交流 :
师生再共同欣赏画面,教师给出探究要求:
“代数式”庄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t,300,s,n,a-x,0,180(n-2),请你任选其中的两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交流你的成果。
(1)观 察:其中有新的一类代数式吗?请说一说。
300t n(as)300180(n2)sn......10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7让学生再比较说出这些代数式与过去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可能学生只讲出有分母,教师应适当的引导分母中含有字母。)(2)类比分数,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观察思考,并与小学学过的分数对比,归纳总结出这些式子的特点。
被除数÷除数=商数 被除式÷除 式 = 商 式 10 ÷ 7 = 7S S ÷ a = 10a整 数 整数 分数 整 式 整 式 分 式 书写形式: 10÷7可以写成A7,类似式子A÷B可以写成。
B10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与整式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和表达能力。总结出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形如有字母,这样的式子叫做分式.(3)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分式
发现新知这一环节设计意图:
分式的概念,一定要抓住分式的实质。讲解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母是除式,分子是被除式,而分数线则可以理解为除号,还含有括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还应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后者是整式与分式的根本区别。
(二)再探新知 1.探究活动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21b3x4yab,,„ 3Xa15abb2、议一议:分式的分母中的字母能取任何实数吗?为什么?
ax
2分式中的字母x呢?
2x3A,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B总结得出分式的意义: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与整式比较突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
在探索过程中,可先让学生类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来加以理解。在分数里,分数的分母是一个具体的数,是否为零一目了然;而在分式里,要明确其是否有意义,就必须分析,讨论分母中所含字母不能取哪些值,以避免分母的代数式的值为零。2.例题与练习例1:对分式3x
5(2x1)(1)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有意义?(2)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3)当x=1时,分式的值是多少? 解:略。解后反思:(最好由学生主讲)
(1)因为当分母等于零时,分式无意义,所以只有当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
(2)强调当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的值为零。(3)求分式的值的格式。
设计说明:这是课本中的例题,一则是应用新知,二则是经历解题过程,三则让学生体会解本题的关键。练一练:(课内练习1)填空:(1)当______时,分式无意义。(2)当______时,分式(3)当______时,分式
4x有意义。8(1x)1xx值是零。
2(4x9)设计说明:给学生展现身手的机会,加强学生对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理解。
(三)应用新知 例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上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a>b,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当a=b,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小学里学过。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路程),本题中把字母代入即可。第二问题是求分式的值,注意解题格式。
想一想:若取a=5,b=5,分式a-b(b)有意义吗?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当a=5,b=5时,分式a-b(b)无意义,它表示甲永远也追不上乙)。
解后反思: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练一练:(课内练习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V1千米/时,乙的速度为V2千米/时,A、B两地相距20千米,若甲先出发1时,问乙出发后几时与甲相遇?
最后,再让学生结合课堂开始的实际问题去理解。也可采用观察、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结论。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的再认识。
(四)合作探究,延伸提高
(1)你能用关于m、n的代数式来表示p吗?它是哪一类的代数式。(2)这个代数式在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
(3)p有可能为0吗?有可能为1吗?如果有可能,请解释它的实际意义。设计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1)分式的应用很广,(2)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五)小结巩固 1.小结
由教师开出清单,学生进行清点
1、分式的概念;
2、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
3、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毫无目的、流于形式的随意讲,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出清单,可使学生有的放矢。2.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题
(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的教学,我特别重视教学开头的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问题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由浅入深,使学生不会觉得数学概念学习的单调乏味。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不足之处:
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估计过高,造成求分式的值为零时,考虑不全,忽略了分母不为零的条件。另外个别学生计算能力还有在于提高。
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兼顾优生吃“饱”,差生吃“好”的教学策略。
第三篇:分式教学设计
分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2.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认识事物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符号感.2.培养学生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1.了解分式的形式(A、B是整式),并理解分式概念中的一个特点:分母中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得为零.2.掌握分式基本性质的内容,并有意识地运用它化简分式.教学难点
1.分式的一个特点:分母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能为零.2.分子分母进行约分.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教具准备
投影片: 第一张:固沙造林,绿化家园,(记作§3.1.1 A);第二张:做一做,(记作§3.1.1 B);第三张:议一议,(记作§3.1.1 C);第四张:例1,(记作§3.1.1 D);第五张:练一练,(记作§3.1.1 E).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先试着解答下面的问题: 出示投影片(§3.1.1 A)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 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____________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____________个月.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生]根据题意,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实际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4=原计划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1)[生]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也可以是: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30=实际
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2)[师]这两位同学真棒!在这个问题中,谁能告诉我涉及到哪些基本量呢?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生]涉及到了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师]如果用第(1)个等量关系列方程,应如何设出未知数呢? [生]因为第(1)个等量关系是工作时间的关系,因此需用已知条件和未知数表示出工作时间.题中的工作量是已知的.因此需设出工作效率即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师]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恰好与投影片(§3.1.1 A)中设未知数的方法相同.下面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回答投影片(§3.1.1 A)中的几个问题.(教师可巡视同学们回答问题情况).[生]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 个月, 实际完成一期工程需c 个月, 根据等量关系(1)可列出方程: +4=.[师]同学们可接着思考:如何用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列方程呢? [生]因为等量关系(2)是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应设出工作时间.不妨设原计划x个月完成一期工程,实际上完成一期工程用了(x-4)个月,那么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为 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 公顷,根据题意可得方程.[师]同学们观察我们列出的两个方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们设出未知数后,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列出几个代数式,表示出我们需
要的基本量.如 , ,.这些代数式和整式不同.我们虽然列出了方程,但分母中含有字母,要求出它的解,好像很不容易.[师]的确如此.像 这样的代数式同整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它是以分数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是不同于整式的一个很大的家族,我们把它们叫做分式.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分式,相信同学们只要去认真了解分式家族中每个成员的特性,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很迅速准确解出上面两个方程.Ⅱ.讲授新课
1.通过实例理解分式的意义及分式与整式的区别.[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问题:出示投影片§3.1.1 B 做一做
(1)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__________度.(2)一箱苹果售价a元,箱子与苹果的总质量为m kg,箱子的质量为n kg,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3)有两块棉田,有一块x公顷,收棉花m千克,第二块y公顷,收棉花n千克,这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的棉产量是多少?(4)文林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文林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 [生](1);(2)元;(3)千克;(4)册
[师]很好!我们再来看投影片(§3.1.1 C)议一议
上面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后回答)[生]上面的几个代数式的共同特征:(1)它们都是由分子、分母与分数线构成;(2)分母中都含有字母.[生]它们与整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们的分母中都含有字母,而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例如: 它们都含有分母,但分母中不含字母,所以它们是整式.[师]同学们能够结合前后知识理解上述代数式,很好!下面我们给出这种代数式即分式的概念: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分式中,字母可以取任意实数吗? [生]不可以.因为分式中分母含有字母,而分母是除式,不能为零.字母的取值就受到制约即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否则,分式就会无意义.2.例题讲解
[师]下面我们接着来看投影片(§3.1.1 D)想一想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5x-7,3x2-1, , ,-5, , ,.(2)①当a=1,2时,分别求分式 的值.②当a为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③当a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零? [生](1)中5x-7,3x2-1, ,-5, 是整式;,,是分式.(2)解:①当a=1时, = =1;当a=2时, = =.②当分母的值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由分母2a=0,得a=0.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有意义.③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分式有意义,其次,它的值为零.因此a的取值有两个要求:
所以,当a=-1时,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分式 为零.Ⅲ.随堂练习
巩固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限制.出示投影片(§3.1.1 E)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2);(3)
分析: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解:(1)由分母x-1=0,得x=1.所以,当x取除1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都有意义.(2)由分母x2-9=0,得x=±3.所以,当x取除3和-3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都有意义.(3)由分母x2+1可知,x取任何实数时,x2是一个非负数,所以x2+1不管x取何实数时,x2+1都不会为零.即x取任何实数, 都有意义.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 kg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解:根据题意,调制1 kg这种混合饮料需 kg甲种饮料.Ⅳ.课时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生]今天,我们认识了代数式里一个新的成员--分式.[生]我们从实例中发现了分式和整式的不同的地方: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并且还由除式不能为零,即分母不能为零,明白了分式中的字母是有条件约束的,分式中的字母的取值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生]……
Ⅴ.课后作业
习题3.1.第1、2、3题.Ⅵ.活动与探究
已知x= ,求 的值
[过程]直接代入求值,显然很麻烦,由已知 x= ,得2x= +1,2x-1=.所以(2x-1)2=5,x2-x-1=0即x2=x+1.我们利用x2=x+1可以使 降次从而求出它的值.[结果] = = = = =
= =.板书设计
§3.1.1 分式(一)
一、分式的意义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
式.注:1°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2°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3°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二、例题
三、随堂练习
第四篇:《分式》教学设计
《分式》教学设计
一 .教学 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分式》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5册第 11章第 1节,是在学生小学掌握了分数,中学掌握了整式及其运算 ,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类比分数的方法来学习研究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并运用分式的有关知识解决分式方程、公式变形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分式的概念是分式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在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以及公式变形时要考虑字母的条件等都与分式的概念有重要的关系.分式的概念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巩固和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分式方程、公式变形、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等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 的初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意识,特别是学生对于用新知识、新观点来认识周边的世界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适合分式内容而又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类比分数 探究分式,反映分式来自实际又服务于实际的应用意识,加强对“分式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的认识,充分体现“从生活走进课程,从课程走进社会”的理念.
二.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分式”的教学要求,结合我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① 使学生 在 现实情境中准确的列出分式,正确掌握分式的概念,理解有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联系、掌握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 0 的条件.
② 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体会建立分式数学模型的思想,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认识规律,进一步培养符号感及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分式与分数的类比,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由整式扩充到分式的过程,体会类比的 数学方法、转化的 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以及开放探究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活跃学生思维,体验学习的乐趣及探究精神 .
2、教学重、难点:
①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掌握分式的概念. ② 教学难点:用 类比数学方法掌握分式的概念,对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 0 条件的探究.
三.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问题,类比的数学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采取 师生互动探究 发现式教学 法,以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启发引导的方式 学习分式的概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大量图片使学生 从直观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体会类比的方法,感悟数学 建模思想 .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学校开展“奥运我争先”活动中,善于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 2008 年奥运会主会场 鸟巢国家体育场 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体育馆,观众容量为 91000 个(固定座位 80000 个,临时座位 11000 个),雅典奥运会主会场的观众容量为 45000 个.
问题 1 : 你知道鸟巢 国家体育场的 观众容量是雅典奥运会主会场观众容量的多少倍吗?
问题 2 : 如果鸟巢 体育场 观众容量为固定座位 a 个,临时座位 b 个,南非世界杯体育场观众容量为 c 个. 你知道鸟巢体育场的 观众容量是南非世界杯体育场观众容量的多少倍吗?
本阶段 从学生亲身经历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营造使学生亲自体验新知识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引向数学问题本质的真实情境,学生会自然想到类比分数,从而引出 研究课题—分式.
2、建模类比,形成概念
同 特征为:都有类似于分数的形式;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分母中的整式都含有字母,每一个分母都不得 0 .
本阶段 通过学生 观察,小组讨论、交流,类比分数,归纳分式的特征,体会类比、转化等 数学思想 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认识规律.
③ 在此基础上,学生类比分数概念,抽象概括形成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 A、B 表示两个整式,A ÷ B(B ≠ 0)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 B
中含有字母,那么我们把式子 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B ≠ 0)叫做分式(fraction),其中 A 叫做分式的 强调 : 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母是除式,分子是被除式,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还有括号的作用;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分子中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分母 是除式,因此分母不等于零. 只有在分母不等于零的条件下,式子才有意义.分母不等于零是分式概念的组成部分.
④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分式概念后,教师指出:“式”扩充到“有理式”,并 引导学生概括得出有理式的概念及分类.
本阶段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用准确的语言揭示分式概念的本质,突出分式概念的有关特征,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从数到式”重大飞跃”。
3、合作交流,巩固概念
本阶段 通过以下题目,使学生巩固掌握分式的概念,感受分式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发展符号感和应用意识.
① 比一比,谁最快!
问题:下列各式:
是分式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本阶段 通过学生抢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一步 理解分式的概念,正确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及联系,从而提高思维辨析能力.
② 试一试,你能行!
问题:当 x 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 有意义?
本阶段 先让学生独自进行判断,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给出规范的解题格式.使学生学会言必有据,明确遇到分式问题,首先要考虑当分母不等于零的条件,也就是说,必须在分母不等于零的前提下去研究分式问题.
③ 赛一赛,谁最棒!
问题:从“ 1,- 2,a,b - c ”中,任意选取其中若干个,组成两个有理式,其中一个是整式,一个是分式. 本阶段 通过开放探究型问题,使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巩固有理式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整式与分式两个概念本质的区别与理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及探究能力.
4、拓展探究,深化概念
1.分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议一议:
问题:在什么条件下 , 一个分式的值为零 ? 如果分式,怎样确定 x 的取值范围?
对于学生的错误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当 x =1 时,分式 , 有意义吗?使学生在辨析中理解使分式的值等于零的条件,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对于学生的正确结论,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评价,并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探究使分式的值等于零的条件.
在学生 分小组进行充分讨论、交流 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才有意义;当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即:
分式 为零的条件是
2.巩固练习:
当 x 取什么值时,下列 分式: 的值等于零?
本阶段 采取先议后用例题加深认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先理性考虑,再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
③ 拓展变式练习:
当 x 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 为 0 ?
有意义? 无意义? 各式的值本阶段通过 学生 巩固、变式、拓展练习,使学生对分式的概念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
5、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反思 《分式》 这节课,本节课使学生经历从丰富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类比分数,归纳、概括、抽象形成分式的概念;在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 上,用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突出概念有关特征; 通过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等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使学生对分式的概念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认识规律,体会类比、转化、建模、方程、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符号感及数学应用意识.
第五篇:分式 教学设计
分式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和分式的意义。分式是与整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代数式,为了突显分式与整式的区别,教材中给出了一些代数式让学生观察找特征,得出分式的概念;又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出分式的意义;最后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可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出分式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与分数类比学习分式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思想】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是一种类比的认识方法,这在本章学习中经常使用。通过类比分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分式。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小组讨论
【师生活动过程】
(一)发现新知 1.创设情境:
丝茅草两边有许多小细齿,能轻易地把人的手指划出一道血口子,非常锋利。如果将铁片的边上也刻成许多小细齿,自然会更加锋利,可以用来更快地伐倒大树了。鲁班就是这样根据类比的道理发明了锯子的。
在数学中,应用类比推理的地方就很多。今天我们就通过类比分数来学习分式。那么什么是分式呢?通过以下的学习我们就很明白了。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类比的方法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出课题
10(1)长方形的面积为10㎡,长为7cm,宽应为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
7a,宽应为__S/a ;
(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200/33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V/S_。(3)动物专家在p平方千米的保护区内找到10只灰熊,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平均每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有10/P只灰熊.3.探索交流 :
师生再共同欣赏画面,教师给出探究要求:
“代数式”庄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t,300,s,n,a-x,0,180(n-2),请你任选其中的两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交流你的成果。
(1)观 察:其中有新的一类代数式吗?请说一说。
300t n(as)300180(n2)sn......让学生再比较说出这些代数式与过去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可能学生只讲出有分母,教师应适当的引导分母中含有字母。)(2)类比分数,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观察思考,并与小学学过的分数对比,归纳总结出这些式子的特点。
被除数÷除数=商数
被除式÷除 式 = 商 式
7S S ÷ a = 10a
整 数 整数 分数 整 式 整 式 分 式
7S书写形式: 10÷7可以写成,类似式子A÷B可以写成。
10a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与整式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和表达能力。
A总结出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形如,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
B字母,这样的式子叫做分式.(3)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分式 发现新知这一环节设计意图:
分式的概念,一定要抓住分式的实质。讲解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母是除式,分子是被除式,而分数线则可以理解为除号,还含有括号的作用;(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还应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后者是整式与分式的根本区别。
(二)再探新知 1.探究活动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21b3x4yab,,… 3Xa15abb2、议一议:分式的分母中的字母能取任何实数吗?为什么?
ax
2分式中的字母x呢?
2x3总结得出分式的意义: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与整式比较突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
在探索过程中,可先让学生类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来加以理解。在分数里,分数的分母是一个具体的数,是否为零一目了然;而在分式里,要明确其是否有意义,就必须分析,讨论分母中所含字母不能取哪些值,以避免分母的代数式的值为零。
÷ 7 = 2.例题与练习例1:对分式3x
5(2x1)(1)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有意义?(2)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3)当x=1时,分式的值是多少? 解:略。解后反思:(最好由学生主讲)
(1)因为当分母等于零时,分式无意义,所以只有当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
(2)强调当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的值为零。(3)求分式的值的格式。
设计说明:这是课本中的例题,一则是应用新知,二则是经历解题过程,三则让学生体会解本题的关键。
练一练:(课内练习1)填空:
1(1)当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x(2)当______时,分式
4x有意义。
8(1x)(3)当______时,分式
x值是零。
2(4x9)设计说明:给学生展现身手的机会,加强学生对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理解。
(三)应用新知
例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上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a>b,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当a=b,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小学里学过。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路程),本题中把字母代入即可。第二问题是求分式的值,注意解题格式。
想一想:若取a=5,b=5,分式a-b(b)有意义吗?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当a=5,b=5时,分式a-b(b)无意义,它表示甲永远也追不上乙)。解后反思: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练一练:(课内练习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V1千米/时,乙的速度为V2千米/时,A、B两地相距20千米,若甲先出发1时,问乙出发后几时与甲相遇?
最后,再让学生结合课堂开始的实际问题去理解。也可采用观察、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结论。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的再认识。
(四)深化拓展
(四)合作探究,延伸提高 探究题:(课内练习)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和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均相同,设黑球的个数为n,白球的个数为(18-m)个,p表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1)你能用关于m、n的代数式来表示p吗?它是哪一类的代数式。(2)这个代数式在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
(3)p有可能为0吗?有可能为1吗?如果有可能,请解释它的实际意义。设计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1)分式的应用很广,(2)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五)小结巩固 1.小结
由教师开出清单,学生进行清点
1、分式的概念;
2、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
3、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毫无目的、流于形式的随意讲,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出清单,可使学生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