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周围常见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了解晶体用途。
2.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准确画图的能力。
3.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放大镜下的各种晶体特点。
2.教学难点:制作晶体。三、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放大镜、糖、食盐、碱面、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学生活动手册。
2.演示材料:矿物质晶体的实物和图片。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上节课我们借助放大镜探索了昆虫王国的奥秘,那么,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些什么呢?
2.观察: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如水晶、黄铁矿、方解石和雪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赏。
3.小结:这些物质,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人们把它们叫做晶体。晶体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过去我们在“岩石和矿物”一课也曾经接触过一些晶体。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的物质都是晶体,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来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二)观察晶体
1.谈话:白糖、食盐、碱面和味精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今天我们来仔细观
察它们。
(出示图片: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2.观察:用肉眼观察白糖、食盐或碱面,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播放视频:放大镜下的晶体)
3.汇报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4.学生自主阅读第8
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各种晶体的图片。
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播放视频:美丽的晶体)
(三)制作晶体
1.在自然界里很多物质都是晶体,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产生的,比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石的晶体。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些晶体,你们想试一试吗?
2.制作晶体通常有两种方法:减少水分、降低温度。今天我们就利用第一种方法——减少水分法,你们认为这个实验怎么操作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出示图片:制作晶体)
实验步骤:先制作食盐、白糖或碱面的浓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让其蒸发。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几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加热时玻璃片离火焰要远一些。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摸它。
3.分组制作晶体:学生用白糖、食盐或碱面溶液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4.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制作的白糖、食盐或碱面晶体,并画图记录。
(出示图片:碱的晶体、食盐的晶体)
(四)晶体用途
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你们搜集到有关晶体用途的资料了吗?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提供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教师介绍:
l
红宝石晶体激发后能发出激光,叫做激光晶体。
例如,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雷达、激光手术刀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
l
半导体晶体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中。
我们今天的随身听、超薄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此外,光纤通讯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
(四)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晶体是一种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质,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不仅是晶体,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去认识和发现新世界!
2.拓展活动:课后同学们可以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尝试制作一个大的晶体。
(出示图片:制作大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