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设计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导入: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师:(待学生观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为使学生能坚持观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现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
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
教学后记:
第二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反思
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关键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昆虫标本,而且种类要多,蜻蜓、苍蝇、蜜蜂、蚂蚁、蝴蝶、蝗虫等,而我在教学中遇大的最大障碍就是这个标本材料的缺乏,只能通过ppt图片和已有的知识展开。
介绍“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的资料,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希望学生能够仿照这些观察记录,在课外对某一昆虫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并完成一份观察报告。
我除了介绍教材中的资料外,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通过播放某些昆虫的生活录像片断(这方面的资料还是蛮多,挺好搜集的),使学生对这个内容有更感性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对一种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报告。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对观察结果没有的规定。我想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这个活动,经历了这个活动的过程,活动中认真地观察、记录和总结,就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总体感觉,因为标本材料因素,在教学时有些束手束脚。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提前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各种教学因素,努力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教学反思 教科版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反思
上完《放大镜》一课后开始准备下一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文中有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这一观察内容,备课时已感觉到今年的天气比较寒冷,而且已了解到这几天还会有低温出现,虽然刚刚进入春天,有些树木和草儿开始发牙,也有一些常青的植物,但昆虫家族还没有真正出现。除了蚂蚁之外,蝴蝶、蚜虫等还不能进行观察。因此我想,不管是昆虫还是非昆虫,这节课关键是培养学生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能力和体会放大镜等观察工具的作用,所以我准备布置学生带上放大镜、纸和笔,一起来到学校的草坪里,开展这节课的观察活动----观察小动物或小植物。然而到了上课的时候,天公不作美,还下起了雨,于是只好改变上课的计划,还好我们学校的科学器材室有许多昆虫的标本,课前我把这二十多种(40多个)昆虫标本都放在了实验桌上,为的是激发兴趣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现在由于天公的原因不能到室外去观察,正好让这些标本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
首先我安排学生观察昆虫的某一局部,如蝴蝶的触角和翅膀、蟋蟀的足和苍蝇的足,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在让学生养成了正确的观察习惯和对昆虫的奇特身体构造产生兴趣后,我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目的让学生学习如何去写好观察报告,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昆虫去观察并写下贯彻报告。在剩下的课堂时间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有许多学生都写出了可行的观察报告。摘下一些学生的报告:观察蜻蜓,蜻蜓的触角很短,弯曲成90度(可能是标本凝结在琥珀中的原因),它的胸前有三对足,尾部是红色的,翅膀边缘也是红色的,中间是一格一格的网状,眼睛很大,小巧玲珑的嘴上还有一层绒毛;观察蟑螂,蟑螂的眼睛不大,它的触角很长,有许多一行一行的条痕,有六只脚,脚上都有刺,它的翅膀是金黄色的,上面有许多网状一样的东西;我观察的是一种害虫,名为荔蝽,它身披桔黄色盔甲,触角是一节一节的,有三节,足较短,足上有绒毛和刺钩,翅膀是透明的,还分布着很多细绒一样的东西。学生的观察报告写得还比较粗浅,但足以看出学生观察的认真程度和正确使用放大镜的功效。我觉得虽然我没有按书本的要求去执教,但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也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的关键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指导学生自己学会探究。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四篇:《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并能作好记录。进一步体会使用工具观察比用眼睛观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3、在学生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乃至生命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蝴蝶的外部特征,并延伸到对其它昆虫的自行探究。教学难点:如何观察到小昆虫的细微构造,并描述或记录下来。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昆虫的翅膀、耳朵、触角、复眼等知识。
2、有关昆虫的图片,分组材料:昆虫标本、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我们知道了如何测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还知道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
2、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图像也就越大。我们完全可以把蚂蚁的腿,在放大镜下变得像大象的腿一样粗大,放这么大,有什么作用?(这样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来观察这种像蚂蚁一样的动物——昆虫。(齐读课题)
(评析:从昆虫的知识点入手。昆虫是学生喜欢研究的动物,直接讲述昆虫的身体构造,并画画触角,激发学生学习昆虫的兴趣,导出放大镜,顺便把课文后面的内容带上,直接明了,效果很好。)
二、新课教学
1、以蝴蝶为例,探秘昆虫王国。
苍蝇的脚为什么能在直立的玻璃上爬行?蜜蜂如何采蜜的?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一种卵蜂,1000万只才只有一个鸡蛋那么重„„昆虫是一个有趣的世界,它的种类是最多的,约占动物种类的4/5。这么多的昆虫,今天我们重点观察一个。有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①猜谜: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蝴蝶)
②蝴蝶也有14000多种,这是其中一种,谁知道叫什么名字?(菜粉蝶,出示图片)。假如给你一个标本,我们可以观察什么?
③说说菜粉蝶的构造,它分几个部分?主要有哪些器官?
④在观察时要注意些什么?(观察仔细并记录好,小心损坏标本)。我们班级今天的研究,就以菜粉蝶的触角、翅膀作为重点观察的内容,每个小组再从这两个中选一个研究。(请一学生把触角画在黑板上)
⑤学生领取器材和记录表,进行观察。
⑥学生汇报触角、翅膀观察到的知识。
触角:前端有一个小锤,取名为棒状。讲解蚕蛾的触角:羽毛状,蝗虫的触角:丝
状,天牛的触角:鞭状,说说触角的作用。
翅膀上有粉末,用手拈一下,能取下来,这些粉末是什么?
⑦要想观察清楚,必须要借助什么?
学生领取简易显微镜,再次观察菜粉蝶翅膀上的粉末,并取下一点粉末,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出来。(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师示范做一次。
提醒:用简易显微镜观察靠近菜粉蝶时,小心碰坏标本。
⑧汇报小结:菜粉蝶翅膀上布满小鳞片,这些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评析:教师提供昆虫或昆虫标本,学生分组观察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要求先用眼睛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边观察边记录,最后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整理知识点的方法。)
2、查阅课本知识,继续了解昆虫世界。
这些细毛,书本上这张照片,看起来就很清楚。
①看课本P6,有放大了昆虫照片。小组讨论:从上面的彩图照片中,你知道什么?
②汇报小结:
复眼是有许多只六角形的小眼组成的;
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内侧;(放下课本)谁知道蝉的耳朵长在哪里?
3、以草蛉、蚜虫为例,激发学生对研究昆虫生活习性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其实蚜虫还有一个天敌,那就是——草蛉。有个小作者专门观察了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草蛉的幼虫是怎样吃蚜虫的幼虫的,并写了一篇观察日记。
①自学课文内容。了解小作者怎样观察?观察了什么?是怎样记录的?
②你自学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小结:放大镜下的蚜虫构造(图文)。
蚜虫吃食的样子(图文),描述:全身蠕动,嘴顶着叶子。
叶子上放大的蚜虫,没放大的蚜虫。
写了一篇草蛉吃蚜虫的观察日记。
③在这篇日记中,小作者重点写了什么?你最喜欢哪句?
④你觉得应该向小作者学习什么?
⑤在大自然中,平时看这些昆虫也没什么的,但在放大镜下,昆虫活蹦乱跳的样子是非常可爱的。老师准备了一段录像,同学们欣赏一下。
⑥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味。回想刚才的镜头,以前的知识,假如让你观察一个昆虫,并把它写下来,你想写什么?轻轻地告诉你的同组伙伴。
⑦谁来说说你想观察的内容?
(评析:对“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的教学,通过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小作者的研究方法,从而设计自己的观察计划,其有些内容作为课外研究内容。这样的设计,完整,课文内容都涉及到。但要根据教学时间的情况而定,仅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此外,放大镜这样直接观察,普通的3倍放大镜效果不是很好。)
三、小结拓展
昆虫王国的奥秘是无止境的,如果我们把观察到的发现记录下来,一个班就汇成一本《昆虫知识》集,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
第五篇:《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
永寿县逸夫小学 董 莉
【教学内容】: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2.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过程与方法:
会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并能作好记录。进一步体会使用工具观察比用眼睛观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和更遥远的物体。
2.培养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细节以及及时记录的习惯。【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蝴蝶的外部特征,并延伸到对其它昆虫的自行探究。【教学难点】:
如何观察到小昆虫的细微构造,并描述或记录下来。【教法学法】:
观察法、交流展示法、演示法、合作法、探究法、收集资料法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昆虫的翅膀、耳朵、触角、复眼等知识。
2.有关昆虫的图片,分组材料:昆虫标本、放大镜、简易显微镜。【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对话: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他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
2.讲解: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3.你知道蝗虫头上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吗?谁能来画一画?
像昆虫的触角、眼睛、耳朵这些细小的器官我们平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特殊构造,也许会发现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二、新课教学:
1.以蝴蝶为例,探秘昆虫王国。苍蝇的脚为什么能在直立的玻璃上爬行?蜜蜂如何采蜜的?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一种卵蜂,1000万只才只有一个鸡蛋那么重……昆虫是一个有趣的世界,它的种类是最多的,约占动物种类的4/5。这么多的昆虫,今天我们重点观察一个。有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② 谜: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蝴蝶)②蝴蝶也有14000多种,这是其中一种,谁知道叫什么名字?(菜粉蝶,出示图片)。假如给你一个标本,我们可以观察什么?
③ 说菜粉蝶的构造,它分几个部分?主要有哪些器官? ④在观察时要注意些什么?(观察仔细并记录好,小心损坏标本)。我们班级今天的研究,就以菜粉蝶的触角、翅膀作为重点观察的内容,每个小组再从这两个中选一个研究。(请一学生把触角画在黑板上)
⑤学生领取器材和记录表,进行观察。⑥学生汇报触角、翅膀观察到的知识。
触角:前端有一个小锤,取名为棒状。讲解蚕蛾的触角:羽毛状,蝗虫的触角:丝状,天牛的触角:鞭状,说说触角的作用。翅膀上有粉末,用手拈一下,能取下来,这些粉末是什么?
⑦要想观察清楚,必须要借助什么?
学生领取简易显微镜,再次观察菜粉蝶翅膀上的粉末,并取下一点粉末,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出来。(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师示范做一次。
提醒:用简易显微镜观察靠近菜粉蝶时,小心碰坏标本。⑧汇报小结:菜粉蝶翅膀上布满小鳞片,这些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2.查阅课本知识,继续了解昆虫世界。这些细毛,书本上这张照片,看起来就很清楚。
①看课本P6,有放大了昆虫照片。小组讨论:从上面的彩图照片中,你知道什么?
②汇报小结:
复眼是有许多只六角形的小眼组成的;
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内侧;(放下课本)谁知道蝉的耳朵长在哪里?
3.以草蛉、蚜虫为例,激发学生对研究昆虫生活习性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其实蚜虫还有一个天敌,那就是——草蛉。有个小作者专门观察了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草蛉的幼虫是怎样吃蚜虫的幼虫的,并写了一篇观察日记。
①自学课文内容。了解小作者怎样观察?观察了什么?是怎样记录的?(小黑板)
②你自学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小结:放大镜下的蚜虫构造(图文)。
蚜虫吃食的样子(图文),描述:全身蠕动,嘴顶着叶子。叶子上放大的蚜虫,没放大的蚜虫。
③这篇日记中,小作者重点写了什么?你最喜欢哪句? ④ 你觉得应该向小作者学习什么?
⑤在大自然中,平时看这些昆虫也没什么的,但在放大镜下,昆虫活蹦乱跳的样子是非常可爱的。老师准备了一段录像,同学们欣赏一下。
⑥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味。回想刚才的镜头,以前的知识,假如让你观察一个昆虫,并把它写下来,你想写什么?轻轻地告诉你的同组伙伴。
⑦谁来说说你想观察的内容?
三、小结拓展:
计划制定好了,就要认真实施。当然,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注意安全。昆虫王国的奥秘无止境,我们把观察到的发现记录下来,一个班就汇成一本《昆虫知识》集,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特的身体结构:复眼---由六边形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