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师生篇)教学设计
负责科目: 经典
任课教师: 李珍珍
年 度:
第 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数 |
第 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数 |
分 课 时 教 案
第 一 周 星期 二 第 节 2022 年 2 月 22 日
课 题 | 幼学琼林(师生篇) | |||||
教学目标 | 1、识字正音 2、熟读成诵 3、学生道 | |||||
教学重点 | 学生道 | |||||
教学难点 | 熟读成诵 | |||||
教具准备 | 书本、PPT、故事、图片、视频 | |||||
教 学 流 程 | 个性化设计 | |||||
步骤 | 师 生 活 动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课前准备:格言(看情况是否需要) 二、温故:齐读《增广贤文》前10页内容 二、导入: 情境:今天我们学习幼学琼林(师生篇),讲“琼林”释义 ,琼林亦作“璚林”。其中一种解释为: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为什么叫做“琼林”呢?有两层意思: 第一、琼的本义为美玉,琼林就是宝库的意思,唐朝德宗皇帝藏宝贝的地方就叫琼林,此书以“琼林”为名,就是比喻它像皇家书库的藏书一样,内容广博全面、精湛丰富,美不胜收,可称得上是知识的宝库。 第二、宋朝皇宫的御花园里有个琼林苑,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皇帝在琼林苑赐宴,款待新科进士。后来就用“琼林”比喻中进士。这里用“琼林”也有鼓励学童努力读书,早日金榜题名的意思。 1.源于唐代的“琼林库” 2.源于宋代的“琼林苑”。 三:请经典:给经典行礼。(经典:我爱你) 四:诵读: 1.老师示范读。(2遍) 2.老师领读。(3遍) 3.学生试读。 4.学生接龙读,老师正音。 5.男女生对读。 6.小组接龙读。 7.镂空记忆法。(ppt) 五:文白释义:每句大概解,给孩子关键词,让孩子猜,或者让孩子讲述他们理解的内容。 如:“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请孩子讲蕴含的故事,然后问:为什么孔子有三千多的弟子,但是却只有72个成圣成贤?难道是因为孔子只对他们好好教吗?请孩子回答。然后接着问:为什么72个里面还是出现了前三个被大家多熟知?他们是怎么样做学生的?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才会收获到老师的智慧?请孩子讨论: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 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 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六.讨论: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才会得到老师的真传?文中那个故事可以看出来?请读出来。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 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你们知道对于像这样的人,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吗?其他故事补充。 七.一起齐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前准备: 1.“立雪程门”的典故 北宋的游酢(zuò)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2.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老师。游杨: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3.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但不愿做官,一生以设塾授徒为己任,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当时人称“关西夫子”。贺循:字彦先,魏晋时人。他博览群籍,尤精礼传,朝廷有难题的时候就去问他,他都能依经礼而回答。时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 |||||
教板书设计 | 琼:王代表玉、美玉 幼学: 林: | |||||
板教学后记 ( | 学生基本能够一次读流利,除了两个同学,但是对于上学期讲过的《声律发蒙》基本忘记了,因为很多内容都是之前讲过的。所以需要复习。而且刚开学第二天,学生的专注力还没有回到课堂上,很多孩子在课堂上是比较散漫的,经常需要提醒很多遍才会回到文本。但是对于文本的识字量来说都增加了不少,大部分孩子不需要帮助。 |
备注:字体为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都为0,行间距为20磅。每个环节的小标题加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