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雷神进行曲》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
打击乐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组织纪律性与责任感。《雷神进行曲》即为英国作曲家爱尔加所作的雄壮有力的《威风凛凛进曲》改编。乐曲节奏欢快、雄壮有力,感染力强,易于幼儿所掌握。为了增加活动气氛和难度,力求在活动中,利用与乐曲旋律相匹配的儿歌和动作来理解、表现音乐,让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会用身体动作和乐器为音乐演奏。
2、尝试根据节奏图谱,为乐曲匹配乐器,并进行轮奏和合奏。
3、在表演中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使自己的节奏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雷神进行曲》语言图谱、节奏图谱。
2、乐曲《雷神进行曲》。
3、幼儿人手一个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大鼓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幅打雷、天晴画面场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两幅图,看看天上怎么了?(闪电、打雷、下雨……)
2、提问:打雷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谁来学一学?(听,雷声轰隆隆)下雨过后,天又会变得怎样?小朋友的心情呢?(大家多开心)
3、根据语言图谱的提示简单学习儿歌。
4、小结:有一首乐曲讲的就是打雷、下雨、天晴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完整欣赏乐曲,应用儿歌、身体动作和节奏图谱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
1、播放音乐,教师配上儿歌和身体动作随音乐进行声势表演。
2、提问:刚才小朋友们看到老师随音乐的旋律做了哪些事情?(幼儿根据记忆随意表达)老师把儿歌和节奏做成了图谱,我们一起来看看。
3、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图谱。哪里是天就要下雨了?(A
段)哪里是下雨、打雷?(B
段)哪里是天晴了?(C段)
4、看图谱,随音乐旋律念儿歌做动作。
三、分段感知,用儿歌和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尝试配器。
1、理解
A
段音乐。
(1)引导幼儿分析图谱,熟念儿歌,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2)听音乐,做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3)鼓励幼儿尝试为该段节奏配器。大家的节奏打得真好,椅子下的小乐器们也想来参加,想想这段音乐用哪些乐曲来演奏最合适。(幼儿自由配器,并用乐器实践配器方案。)
(4)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练习。
2、理解
B
段音乐。
(1)倾听
B1
段音乐,鼓励幼儿念儿歌做动作。
教师:轰隆隆的雷声过后下雨了,雨点落在头上我们做什么动作?落在肩、腿、脚上又做什么动作?引导幼儿分别用拍头、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来表示。
(2)倾听
B2
段音乐,引导幼儿找出雷声响起的节奏点。(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前面两次打雷分别发出一声,后面的两次打雷分别发出两声。)
(3)听音乐,做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4)鼓励幼儿尝试为该段节奏配器。
(5)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练习。
3、理解
C
段音乐。
(1)引导幼儿分析图谱,念儿歌做动作。
(2)听音乐朗读儿歌,做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3)鼓励幼儿尝试为该段节奏配器。
(4)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练习。
四、听音乐,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1、教师指图谱,用打击乐完整演奏《雷神进行曲》。
2、看指挥,进行轮奏、合奏。要求:全体幼儿准备好了,一边看老师的指挥,一边跟上节奏,整齐的演奏才好听呢!
3、小结乐器演奏中的问题,重点练习。
4、听音乐,看指挥,完整进行打击乐表演。
5、整理乐器,随音乐念儿歌,做动作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附儿歌:《下雨了》
A
段语言图谱:
天就要下雨了,又闪电,又打雷!
天就要下雨了,听,雷声轰隆隆!(反复
遍)
B
段语言图谱:
雨点落在头上,沙沙沙沙;
雨点落在肩上,沙沙沙沙;
雨点落在腿上,沙沙沙沙;
雨点落在脚上,沙沙沙沙。
嘘!轰!嘘!轰!嘘!轰轰!嘘!轰轰!
C
段语言图谱:
闪电听了,雷声听了,天变晴朗,大家多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