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

2020-03-31 17: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

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会认“吾、弗、夫”三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其中“鬻、吾、弗、夫”字音难读,通过词语教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的意思完全不同,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

2.阅读理解

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

用情景引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了解作者韩非及著作《韩非子》

3、会认“吾、弗、夫”三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4、学会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孩子们,喜欢成语故事吗?你能随口说出哪些成语?

2、游戏“看图猜成语”(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杯弓蛇影)

从刚才的几个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由寓言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

二、了解寓言:

1、寓言故事用比喻性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2、读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对寓言的评价,看寓言是多么的神奇呀!

3、寓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自相矛盾》就是其中之一。简介作者韩非及著作《韩非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三、朗读课文,初知大意。

1、什么是矛?什么是盾?请孩子们看图,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

2、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

?它究竟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翻开语文书第84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自相矛盾》是以小古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小古文?你知道哪些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呢?

朗读课文,初知大意

揣摩字词,理解文意。

细读课文,领悟道理。

4、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了解课文大意。请同学们看朗读要求:

借助拼音、注释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停顿符号,知道读古诗词的停顿原则——不破词。

5、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

6、随文识字:鬻、吾、弗、夫,回顾常用识字方法“加一加”“加偏旁识形声字”。特别强调“夫”在文言文中作句首发语词,读“fú”。

7、请同学们再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说说怎样才能把文言文读好呢?读文言文速度要适当放慢;停顿要得当。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请同学们试着像老师这样再朗读一遍课文。

8、初读课文后,你是否了解这则小古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四、写字教学:

1、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四个会写字:矛、盾、誉、吾。

2、请同学们观察四个会写字的结构,说说在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数数笔画。

3、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写这四个字,每字两遍。写字前先调整自己的坐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一尺、一拳、一寸。

4、孩子们,写完了吗?来看看自己的字写得怎么样?结合五点评价标准,评一评自己的字。

①写字姿势正确

②能按笔顺写字

③写的字规范、端正、整洁

④书写正确,无错字

⑤讲究提顿、转折,写出笔锋

五、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孩子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知道了如何读好文言文,并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读能了课文,还简单地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请同学们课后将课文《自相矛盾》熟读成诵,再结合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七、板书设计

盾(第一课时)

学习小古文的方法:

朗读课文,初知大意

揣摩字词,理解文意。

细读课文,领悟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字词,理解文意。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结合字词,理解文意,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寓言故事吗?让我们按老师上节课教给的方法,一起来读读,看谁读得更有韵味。

二、揣摩字词,理解文意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呢?(楚人)

3、楚国的集市是人来人往。瞧,路边有个楚国人,他在干什么呢?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①结合注释,我们可以知道“鬻”是“卖”的意思。

②“者”呢?结合以前学过的文言句中“者”的意思“……的人”。那这个句子中是不是也可以像这们理解呢?对!

③整个句子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

④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刚才使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呢?

借助注释和已有经验是理解文言词句的好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

4、都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来听听,这个楚国人是怎样夸自己的盾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①“吾”第一人称“我”的意思,文言文中还有许多表示第一个称的词,如:予、余、我、朕……

②“莫”“不”的意思

③“陷”在这里并不是“陷阱”“缺陷”或“陷害”的意思,而是“刺破”的意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的。

④结合下文我们可以猜猜“誉”的意思是什么呢?(夸耀)夸耀什么呢?夸耀他的盾。所以结合下文,我们还可以知道这里“之”的意思是“它,代指盾”。原来理解文言字词,还可以联系上下文。

⑤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这个句子中有两个“之”,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不同,所以在我们文言文中相同的字或许有不同的意思或不同的用法。

解决了句子中的难字,你来说说整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⑥既然楚人是在夸耀他的盾,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吧!

照此说来,这是一面坚不可摧的盾,只要一盾在手,便可高枕无忧了。

5、正当有人想以高价买下这坚不可摧的盾时,那楚人又大声吆喝起来了: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①“其”在文言文中也经常出现,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在这里是“他的,代楚国人”②你能根据刚才老师教给的方法,说出这个句子的意思吗?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注意读出“夸耀”的语气。

④照此说来,楚国人手里是一件无坚不摧的矛啰,只要一矛在手,便可天下无敌。

6、演一演:

来吧,孩子们,让我们站起身来,一手握矛,一手持盾,都来吆喝两嗓子吧!请同学们看,老师读其余的话,你们吆喝黑体部分。看谁的吆喝招来的顾客多。孩子们,都起身准备好了吗?握紧手中的矛和盾,我们开始了——

只见楚人一手握矛,一手持盾,站在路边。他扬了扬手中的盾,大声吆喝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挥挥手中的矛,夸耀起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楚人吆喝得更卖力了:“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7、此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不慌不忙地捊着胡须,问道: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①“以”在这里是“用”的意思。

②“子”表示第二人称“你”,文言文中还可以用“汝、尔”等表示“你”

③“何如”意思是“怎么样”

④提示语“或曰”中的“或”是或者的意思吗?不是,是指“有的人”

⑤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单个词的意思,说说整句话的意思吧!

⑥是呀,用无坚不摧的矛去刺坚不可摧的盾,到底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问得真是太有意思了。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边读边体会这问中的深意吧!

8、面对路人的质问,楚人究竟是如何应对的呢?

其人弗能应也。

①“其人”指“那个人”那个楚国人。

②“弗”不的意思。

③“应”回答的意思。

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那个人回答不上来。

⑤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楚国人当时的窘态呢?(哑口无言、无言以对、张口结舌、瞠目结舌……)

9、被当众问得哑口无言、无言以对,多尴尬呀!多没面子呀!老师想问的是:那个人为什么回答不上来呢?“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楚人曾夸下海口“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面对质问时,楚人维护自己的盾坚不可摧的说法吧,那无坚不摧的矛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楚人想要保全自己的矛无坚不摧的说法吧,那坚不可摧的盾的说法就不复存在。因为他的两种说法本身就相互抵触,不切实际。以致于不能自圆其说,而无言以对,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局面。)

10、孩子们,故事讲完了。但我们的课文并没有完。我们来听听大思想家韩非是如何评价的吧!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什么都刺不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又怎么能同时出现在楚人手里呢?

三、细读课文,领悟道理

1、通过这个故事,韩非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孩子们想想: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要言过其实,否则将不能自圆其说。这个寓言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2、孩子们,你有过自相矛盾的经历吗?把你在生活见到类似《自相矛盾》的事情给你身边的人说说吧。

3、学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以后,你可以怎样委婉地劝说他们呢?

四、结语:

孩子们,怎么样?寓言有趣吧!以生动活泼的故事道出一个意味深长、严肃认真的哲理。真神奇!更为神奇的是,寄深刻的道理于生动的故事,这一切都蕴含在本课那短短的七十一个字里,内涵多么丰富啊!我们的祖先是多么智慧!在他们的典籍中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寓言故事。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集文言版《狐假虎威》《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来读读。请家人与你一起表演今天的故事,与家人们一起去领悟寓言中深刻的哲理吧!

五、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第二课时)

吾盾之坚,吾矛之利,物莫能陷也。

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于物无不陷也。

下载《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 font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

    《尊严》教学设计一、二课时

    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的内涵......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了解古代寓......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了解中......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 教材简析 《自相矛盾》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成语故事》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最后必然不攻自破,陷入尴尬的境地。从这个寓言故......

    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不如我们来个成语大比拼,看看我们能说出多少以“自”开头的成语。每人说一个,注意不能重复奥! 自给自足 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