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国家级特等奖:
朱彩英
张国斌
丘飞雁
刘滢莹
李文英
柯丽宁
崔良敏
徐夏丹
孟
微
韩慧姝
王艳丽
王晓霞
张红蕾
金丹叶
白
雪
唐向东
王美丽
张
婕
刘雪红
唐晓英
时金龙
陆敬梅
李新文
孙
颖
冯加聪
程东升
孟祥霞
段新艳
罗
强
季竹秀
丁毅斌
黄新囡
国家级一等奖:
钟
咏
郑扬菲
张细林 吴海燕
唐永富
苏红梅 梁佩坤
梁
明
李丽萍 王洋玉
王
冰
刘会琼 车
静
陈慧轶
吕小梅 龚
燕
刘云翔
葛明雯 林道雄
吕
剑
屈艳梅 彭福春
周胜
谢沿红 杨玉秋
邱孝生
刘彦华 国家级二等奖:
卓柳玲
朱美仙
钟
涵 杨海龙
谢中华
夏福胜 鲁洁贞
刘滢莹
刘雪芬 黄
娟
黄翠红
黄成艳 陈泰茂
陈
萍
陈
敏 张雪莲
孙希凤
霍
睿 陈
颖
董建军
杨
平杨
景
陆昕慧
姬爱华 庞海霞
秦
华
李
喆 张凤艳
薛丽萍
王晓湘 张
红
刘瑞芳
张
荣 卢启仁
胡永志
吕胜强 方家友
马金红
仉小红 罗开智
唐华秀
熊
立 王敬华
陈荣华
周卫东
省级特等奖:
邹莉莉
朱桂桃
周衍月 赵国汉
张细林
张西云 余仿彬
叶源宗
严
珍 唐
荣
谭艳君
谭敏红 詹俊华
余锦耀 舒吉武
莫肇琼 胡
勇
何雪梅 卢凤山
赵艳梅 齐丽玲
宋小朋 王晓蓉
张
静 卢
珍
丰万华 邹
露
吴莹莹 杨
平
顾立欣 郑师佳
郑佩茵 席
颖
吴英浓 刘从容
梁球容 何
翔
何超民 陈丽娟
陈承英 张
岩
边丽秋 叶翠艳
阎凤敏 杨风华
祁
亮 胡新丽
周雪玲 刘家元
郑桂兰 王
蓉
李春梅 房淑杰
王晓虹 李连彬
王孝珍 张
峰
韩贵杰 薛汉忠
陈
霱 钟
咏
赵柳勤 张韶华
张萍萍 熊清怡
肖悦华 苏蕴瑜
苏国华 徐晓梅
武宏伟 罗志群
陆茵茵 何晓红
刁永红 李
娜
吴晓智 吴凌夫
徐红梅 张金秀
刘远秀 闫明伟
王德富 胡玉琴
魏凤芳 曾继翔
丁毅斌 张永森
张西云 王衍胜
唐升辉 梁大成李钟涛 傅哲夫
方曼梨 蔡建国
王忠义 王
哲
朴明丽 赵
晨
田秋实 粟
英
王献琴 汪玉玲
窦
荷 胡婵娟
曾祥花 陈晓君
李
辉 李新文
席昌琴 高吉龙
孙会玲 胡侠靖
梁国庆 戴
甄
张红军 赵建萍
刘
俊 张慧珍
曾
虹 吴小丹
巫彩琴 舒吉武
施丽华 吴艳珍
王
宇 卢桂英
刘
江 陈
坚
陈翠红 刘
潇
马秀娜 王
宁
周志珍 徐冬兰
骆红军 曹彩虹
黄鹏飞 张荣卫
荀洪燕 华嫣飞
彭
俊 詹凌云
余
苗 邱宇宁
潘海燕 邝英嫦
黄燕锋 陈友贤
陈颖蓉 邵
丹
张
倩 吴凌夫
潘建英 赵颖新
董
慧 周健
赵
萍 吴
娟
叶
红 李金萍
安俊英 王艳玲
邱小倩 吴
健
符
萍 姚雪莲
李世玲 孙世良
吴惠清 李海艳
郭东志 薛菊香
周文忠 曾红坚
余青娜 王玉芬
童
旭 彭海苑
潘希光 路秀芬 林镜炎
徐文健 金红玉
谷磐歌
孙惠娟
廖冬明
张洪明
杨文英 陆茵茵
黄文珍
陈燕玲
贾丽娜
刘
娜
陈
鑫
曹晓红
刘远秀
张凤华
黄桂玲
郑兴华
李朝国
崔国庆
陈梅华 余锦耀
田秋燕
潘海燕
罗志民
卢桂英
刘滢莹
刘明广
刘丽萍
刘红雨
梁雪艳
梁二珍
李志嫦
严丽华 李玉玲
何雪梅
范旭玫
于秋菊 黎小婵
何雪玲
范新国
杨玉华 赖文花
何
翔
崔艳茹
林基涛 赖海容
韩平丽
陈友贤
郑
莉
邝少苗
韩平丽
陈
剑
李姝娟
江玉芬
郭聘鑫
陈凤婷
佟德丽
黄文珍
关亮凯
沈
婷
孙
颖
黄美红
冯燕珊
王东辉
魏吉娥
黄露芹
费
巍
尹秀梅
高
明
胡
勇
郑宏稳 王丽英
朱艳军
张春英
闫
卓
刘
潇
鲁成霞
赵敬伟
张艳红
赵万玉
蔡俊梅
郭
旭
李宁宁
刘丽梅
马
威
邱园园
郭桂春
高纪红
刘
阳
周煜晴
李
娟
李成荣
马碧珍
李
遥
杨淑雅
吕
琴
马江梅
姜
文
胡曼玲
潘建华
刘
莉
徐忠莲
徐
菱
廖丽平
陈
玲
宋心心
赵
红
王献琴
杨晓莉
吴宏燕
戴春平
杨越斌
王
博
孙
丽
陈祥亮
王双利 吴云发
李海军
江永鸽 崔永芳
李天勇
黄振芬 赵
鹤
李小娟
梁
朝 王济洪
朴
艳
叶志峰 李六柱
朱
静
毛永柱 姜
诚
余
波
何其方 林
静
李伟霞
吴媚媚 省级一等奖:
朱美仙
周永生
钟俊球 叶树胜
杨文星
杨
婷 韦盛海
王秀端
童
旭 莫
辉
梅越明
麦弄雅 林
烨
林文金
林进军 黎惠芳 赖海容 黄湘丽 陈燕玲
陈燕华
陈佩娜 朱
冰
李晓春
刘桂萍 厉
淼
韩秀荣
杨永奎 马
平
盖丽敬
孟丽华 钱忠福
张慧敏
安海美 孙
敏
吴潇彬
刘
俊 周琛云
郭雨泠
谢莎莎 尹伟红
肖
英
赵
芸 张惠军
陈丽萍
胡
玲 刘文华
保积丽
李
莉 吴国禹
胡晋红
于美莲 吴成伟
潘培国
王德富 贺国卿
尹红英
陈黎明 段翠芝
耿
彪
王绍勇 秦长元
杨建平
安
静 吴赛富
雷旭峰
汪莉莉 朱金源
燕桂荣
李宝珠 刘云霞
穆
国
解文艳 刘海静
王晓清
赵新华 张
燕
张爱林 顾爱萍
王
瑾 徐文容
李
琳 舒永明
夏
丽 刘红莉
姜怡珍 孟祥国
崔
岩 杨
平
伍小平钟菊莲
吴英敏 张韶华
张
娜 杨琦璧
杨君伟 唐升辉
唐
欢 罗志群
陆慧凌 梁雪艳
梁球容 黄成艳
黄碧娟 陈晖东
陈合群 吴雅丽
赵玉芹 崔凤杰
曹
原 史宏伟
祖
伊 俞凤兰
杨冬梅 蒋小芬
刘
洁 李
晶
杨燕平马小慧
王世珍 杨春明
蒋祖明 肖祥菊
侯
勇 李
辉
王元早 李淑慎
邢淑华 汤玉萍
张小荣 杨国平
侯翠萍 张旺生
张西仓 朱
勤
郭静雯 刘运芳
黄宏生 范红英
汪
烨 田
怡
杨春霞 宋淑阳
杨冀玲 薛丽萍
林道雄 李
英
何承玲 李雕琦
袁图波 张文辉
胡志勇 隗继刚
党翠香 李
红
张明宣 王
飞
朱
文 余茵妮
余茵妮 严燕娟
肖
丹 任小红
区燕平陆国汉
陆碧珊 李
艳
李卫华 胡
勇
洪李香 蔡德仙
李
爽 于
水
牟
昱 李善姬
房胜非 彭
敏
郭
新 李
婷
赵
惠 李
丽
王丽敏 冯
敏
任
静 程
美
宋
旭 高
琴
伏
琼 张荣丽
程晓丽 闫爱娟
王伦芳 朱金环
廉艳双 王玲玲
苏
涛 李
准
郭俊普 邓
敏
汤红军 杨木根
魏海芬 吴凤梅
李雪莹 佟桂玲
王慧艳 侯久立
刘宏燕 孙清誉
王世珍 任希贤
陈凤梅 荚恒水
马雪峰 兰明顶
任
平田墨文
桑玉蓉 张允宝
李
霞 张中海
范
宁 郭玉亚
余晓东 余青娜
余仿彬 冼
彤
冼
彤 彭祖成彭旭辉 刘妙青
刘红雨 李升华
李启铭 戴
欣
陈玉荣 柴
智
谭清平魏
威
于
涛 熊丽迪
关
芳 赵国静
路晓熳 关
莎
程
佳 谷磐歌
张清玲 田
媛
刘景帜 叶春琴
胡立新 张
倩
张戈英 张学峰
张
斌 吴
平
林
秋 单
智
叶志峰 王
锋
宋彩霞 贺跃齐
唐海波 赵航标
胡永玲 王
娟
祈寿举 高
征
王
静 郭文英
高秀敏 李学东
柴米娜 吕迎凤
李正成 王
琪
邢淑华
邓灿明
李冬梅
韩梅红
叶源宗
吴洁妮
欧阳凌
刘红艳
黎小婵
吕庆荣
刘德宏
孟
薇
郭艳艳
海永红
周榕
陈凝洁
曾
玲
赵
娟
高
霞
康志华
敖光萍
孙
颖
窦兰奎
陈朝玲
陈
凡
王
纯
戴
甄
徐冬花
魏恩友
李满园
省级二等奖:
钟秀珍
钟小玉
赵柳勤
赵建萍
赵国汉
赵
芳
孙
洪
刘华明
王雪梅
吕庆荣 张伟裕
曾红坚
殷
慧
姚容兴
杨锡辉
杨
婷
严
珍
谢丽君
席
颖
吴洁妮
吴凤芳
巫彩琴
王文钢
汪和欣
盛冬芬
饶宝华
区燕平
邱宇宁
欧平富
莫健火
陆
文
陆碧珊
刘淑翩
刘妙青
刘丽萍
刘惠霞
林卓宏
林泽纯
林茵茵
林清桃
廖国庆
梁月芬
梁
明
梁柳眉
梁二珍
李子山
李子庚
李志嫦
李吴金
李剑平
黎惠芳
蓝兴军
赖文花
赖三明
邝少苗
孔令斌
黄媛娟
黄新明
黄敏华
黄冬梅
黄翠红
韩平丽 邓设花
邓勤茂 胡素杰
单志冰 孙岚凤
赵沛玲 岳彩杰
张越越 张新宇
郭
英 钟少君
张玉成 姬淑芬
姜
枫 王晓珍
李淑琴 黄立荣
李永芬 马
丽
王伦芳 房淑杰
王晓虹 张祖瑜
李松梅 朱
英
马玉敏 李家钰
孔祥春 杨
丽 李永红 何纯华
张
婧 张
郸
施晓清 陶明义
刘洪军 张
萍
王
静
官学燕
高焕容 邓勤茂
戴冬梅 曹金兰
李庆玲 林轶群
吴
迪 季婉莹
任亚英 韩
丽
马秀娜 刘
睿
王
伟 王美丽
杨明玉 楚德艳
杨伟林 高小平
闵
华 谭春燕
罗贤科 彭建元
吴
秀 高艳玲
吴江宇 季生贵
邢
彬 李勤昌
王晓辉 李寿奎 吴学文 舒理敏
项爱红 何
燕
陈
北 王秀云
张志萍 解文艳
李雪莹 冯燕珊
方振宗 陈小兰
陈社教 李文婷
吝俊起 焦淑娟
矫
杨 李秀文
高
原 孟
晔
陈慧轶 王
玲
王彩红 许丽芳
刘
燕 薛少娟
李淑琴 吴永前
闫明伟 兰明顶
张重庆 张北平
陈传福 何
浩
张先锋 顾秀丽
党翠莲 李朝晖
李
华 高启荣
杨
涛 雷旭峰
陈黎琴 江陈树
王海燕 柏玉梅
郭永刚 马立民
梁艳秋 方惠青
范旭玫 陈国丽
陈朝枫 张淑田
刘建华 汪宗仁
才国君 马继伟
王新全 龚
正
王湘豫 张蓉蓉
张晓洁 邓爱萍
沈爱芳 殷
新
杨敬军 王艳玲
勘静梅 任
平
王德富 周胜
裘学均 王
盛
曾宪贵 李文英
张
丽 黄
勇
李继军 张爱华
王
进 章姝兰
刘志勇 师菊花
任文知 贾清艳
赵
静 代琳娜
鄢海林 范新国
邓永荣
曹
瑜
曹彩霞
胡金玲
宋立巍
杨凤兰
张
明
高
鑫
张
蕾
李
梅
高
敏
姬淑芬
薛
苗
吴四光
王
霞
刘桂英
刘爱玲
张晓非
卢信友
单永杰
赵春梅
李
博
王
堃
刘汝瑞
张云波
董修青
张白鸽
邓菊红
杨新华
史卫军
李海良
严金山
郭丽琴
张春利
林以广
沈修峰
戴丽敏
熊素文
王立荣
第二篇:《有几辆车》教学反思
一、规律的总结
这一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加法交换律,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的笑笑与淘淘看图根据视觉先后感知“有几辆车”,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但在课中学生只能说出2+3=5,3+2也等于5,却不能总结出规律性的话,在这里我便出示了2+3=3+2的规律性总结,并引出了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后来发现,其实类似这种规律性的总结不必过早出示,应继续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自己探索总结。
二、“加数”概念的提出
加法交换律的规则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在给学生出示加法交换律概念时,我用了“加数”一词,忽略了以前我并没有提到过这个概念,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规律理解模糊。所以在课堂中的用语一定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三、“兔子”能加“萝卜”吗?
这是一个很多低年级学生都会犯的错误,当这节课中,一个学生将兔子和萝卜加在一起时,我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不是同类的事物是不可以加在一起的。课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我,遇到这类问题不如让班里其他同学来说说,兔子能不能和萝卜加在一起,并且反问那个学生,如果加在一起了,得出来的是兔子还是萝卜呢?这样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远比老师硬给的效果要好。
这节数学课虽然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但仍有诸如整节课都局限在课本之中缺乏创新精神,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激励手段不够丰富等遗憾之处。希望能和更多有经验的老师一起学习探讨,设计出更好的数学课。
第三篇:小学数学《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活动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的数感。
2.是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能看图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3.能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
4.利用各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有一天猴妈妈给小猴子分桃子,她说:“今天我们早上吃两个桃子,晚上吃三个,好吗?”贪吃的小猴子一听,觉得早上才两个,太少了,纷纷摇头表示不满意。聪明的猴妈妈灵机一动,说:“那么这样吧,改成早上三个,晚上两个,可以吗?”小猴子一听,觉得早上有三个桃子吃,好像是多了,于是高兴地答应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一想,猴妈妈第二次的分法,比第一次分的桃子是不是多了? 生:„„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没关系,等我们学完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通过摆一摆,形象感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笑笑和淘气也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喜欢吗?
1、出示小棒图。
师:看,这是笑笑摆的小棒图。你们能照着样子,摆一摆吗? 学生活动。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 生:„„
师:哦,明白了,你是从左边开始看起的,先摆了左边的1根,再摆了右边的2根,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好,看着这幅小棒图,老师提一个数学问题,大家动动脑筋想想,怎么列式计算。听好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1+2=3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生:„„
师: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刚才这个同学是这样摆的,她从左边开始摆起,先摆1根,再摆2根,所以列成加法算式就是1+2=3。你们同意吗? 生:„„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吗?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
师:你是怎么摆的?先摆几根?再摆几根? 生:„„
师:你这种摆法,是从右边看起的,如果要算一共要多少根小棒,又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2+1=3 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生:„„
师:嗯。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明白了,重复一遍他的意思。
2、课件演示。
师:咦,大家看到的是同一幅图,解决的也是同样一个数学问题,为什么列了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呢?
生:„„因为从左边看,从右边看起„„
师:真了不起的发现。原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所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就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如果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例题。
师:下面,让笑笑和小淘气带我们一起到室外走走,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好吗?
1、出示图画。师:这是哪里? 生:停车场里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汽车是怎么停放的? 生:„„
师:那谁能根据这些信息,像老师刚才那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有多少辆车? 板书:有几辆车。师:怎样列式? 生:2+3=5 师:你是怎么看的?能说说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吗? 生:„„
师:哦,你是先看到2辆车,再看到3辆车,合起来就是5辆车,对吗? 生:对
师:真棒,笑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呢。还有谁想到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3+2=5 师: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生:„„
师:真棒,刚才学到的知识,马上就能运用了。小淘气的看法和你的一样呢。老师奖给你一朵红花。
2、比较算式。
师:同学们看一幅图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雪亮,能找出这两首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到的先跟旁边的同学互相说说,好吗?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师: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生:都有3、2、5这几个数。但是2和3的位置不一样。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很了不起。3和2的位置虽然调换了一下,但3+2和2+3的结果是一样。聪明的智慧老人告诉我们。3+2和2+3的结果都等于5,那么我们就可以说:3+2=2+3 板书:3+2=2+3
四、巩固。
1、试一试。
师:同学们真不错,老师相信下面的练习肯定难不倒大家的。请看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 生:„„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练习。
2、练一练第1题。
师:好了,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做手指操轻松一下。还记得吗? 1个手指点点,2个手指剪剪,3个手指弯弯,4个手指擦擦,5个手指抓抓。老师做动作学生列式。学生同桌间互相做一做,说一说。
3、蝴蝶采花。
师:小朋友们,秋天已经到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你们成为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校里收获知识,连小蝴蝶也要去收集花粉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朵花,你们能帮帮忙吗?
4、比一比,谁最快。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你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孩子,下面我们来做个口头游戏,好吗?
注意听老师说的算式,你们算出结果后,再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出另一道与它意思一样的加法算式来,听明白了吗?
5、送信。
师:好,最后一个游戏;送信。这里有三个信箱。分别是3、4、5号,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哪些加法算式结果等于3、4、5的,你们想到哪一道就在纸上写出哪一道,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放进篮子里,听明白了吗? 学生活动。师:小淘气也写出一道算式,大家想想他应该送到哪一个篮子里面去呢? 生:„„
师:如果要你根据这道加法算式,写出另一道加法算式,谁能想出来?
五、解决故事问题
师: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学完了。回过头来看看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她第二次分给猴子们整天的桃子,比第一次分的是不是多了?
六、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有几辆车
小棒图 汽车图
1+2=3 2+3=5 2+3=3+2
第四篇:《有多重》教学设计
《有多重》教学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数学教师
雒甜
【教材依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5页至46页,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第一课时《有多重》。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有一定的挑战性。教科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知认识,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只有让学生亲生经历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教学中不仅引入了视频教学,还应该设计一些丰富的体验活动,注重学生活动的实效性,由简入深,具体而真实的感知和体验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建立准确的质量概念。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① 结合“称体重”的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②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③ 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方法与途径:
通过感知,掂一掂,估一估让学生经历物体有多重;通过测量,测出物体的质量。
(3)情感与评价: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能力,养成估一估,测一测的好习惯。(4)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运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亲身体验1千克和1克各有多重。
(2)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教学准备
1.翻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师用书,认真研读课本与教参;
2.运用网络查阅关于“千克”与“克”的相关资料;
3.录制视频(视频1:主要内容以“有多重”提出问题,采访班里的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多重的视频;视频2:主要是教师利用天平测量3个曲别针的质量); 4.寻找生活中物体有多重,准备课件需要的图片; 5.制作Focusky课件 ;
6.准备教具,若干个苹果,400克的盐若干袋,天平,1千克白砂糖,弹簧秤,曲别针,500克的砝码等。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千克”和“克”与生活的联系(1)播放视频(视频主要内容采访班里的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有多重)。
【学习成果预设:
学生通过视频播放,提出质疑,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有多重》。】(2)观察情境图,找出重要信息
① 提出问题:图中淘气和小鸟在干什么?他们分别有多重? 谁的体重更重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习成果预设: 生:在称体重;
生: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 生:淘气比小鸟重; 生:人比小鸟重多了】
② 归纳总结: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千克”可以用“kg”来表示,“克”可以用“g”来表示。这两个单位表示的质量是不同的,一个重一个轻。
(3)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质量并且认识秤 ① 掂一掂,估一估谁的质量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准备的两个质量相近的物体(红色和蓝色)哪一个重一些。
【学生成果预设:
生:红色物体的质量重一些; 生:蓝色物体的质量重一些。】 ② 认识秤,学会看上面的读数。
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哪个重该怎么办?在生活 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
【学生成果预设: 生:测量;
生:台秤,电子秤,天平,磅秤等 生:超市,家里,菜市场等】
③ 出示准备的弹簧秤,提出问题,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和数表示的意思吗?
2.动手操作,建立“千克”的概念
(1)称一称:称一称物体的质量,建立1千克的概念。(2)掂一掂:掂一掂准备的学具,感受1千克有多重。(3)估一估: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来测量,验证自己的猜测。
(4)找一找: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质量大约是1千克? 3.动手操作,建立“克”的概念(1)估一估:估一估3个曲别针的质量。
(2)测量:视频导入(教师录制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测量出3个曲别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
【设计目的:知道1克有多重,测量较轻物体时运用天平】(3)掂一掂:把称出的1克的物体放在手上来掂一掂。(4)寻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4.掌握1千克=1000克
(1)估一估: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克的物体和1千克的物体,让学生说一说多少个1克的物体是1千克。
(2)认一认:出示foucsky让学生观察得出1千克=1000克。5.深化认识“千克”和“克”(练一练)
(1)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几千克,几十千克。(出示不同的物体让学生来掂一掂,估一估物体的质量)
(2)填一填学生根据托盘秤上的指数说一说物体的质量(题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46页练一练第一题填一填)。
(3)学生根据情境图和刚才的体验来填出合适的质量单位(题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46页练一练第二题)。
(4)“1千克的棉花重还是1千克的盐重”学生独立思考完成。(5)思维拓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46页练一练第六题)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数学课开展了什么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7.作业设计:小册 8.板书设计
有多重 1千克=1000克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第一课时《有多重》。
本节课课前进行了资料查阅,准备学具,录制视频等保障了活动的质量。视频教学的引入,减少了学生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天平测量较轻的物体,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测量让学生学会测量,读出测量结果。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感知千克和克,让学生不断的感知生活中物体大约有多重。本节课操作活动较多,在课堂上及时了解了活动的进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以及范围,提高了活动效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并且活动中通过奖励千克,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在掂一掂,估一估,测一测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真实体验,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知1千克和1克。
本节课学生的测量活动较少,只是掂一掂,估一估,应该让学生自己也去尝试如何去测量,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更好的将数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1千克=1000克的过程中,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的过程中还是设计的不够完美,可以通过测量真实的物体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奖励机制应该更加完善具体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有多重教学设计
课题:有多重(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认识质量的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估算出一些物品有多重。
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初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教学难点:
1、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教具:乒乓球、铅笔、书、八宝粥、饮料、台秤、天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背一背”的游戏。(找三个同学,一个力气大的,一个胖的,一个瘦的,让力气大的背另外两个)
师:问背的同学有什么感受? 师:人的体重是有轻重之分的。
师:让学生感受数学课本和铅笔的质量,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师:物体的质量也是有轻有重的。教师引出课题。板书:有多重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使学生以强烈的渴望进入下面的学习。)
师:老师想请一位声音响亮的同学帮老师把八宝粥上这几个字读一下。生:净含量430克。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师:对!但在国际上通用的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是克、千克。用英文表示是g kg。我们叫它们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千克。(板书:克、千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秤
你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重,你怎么办? 师:那么你们都见过哪些秤呢?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我们在不同地方、称不同重量的物体,会选择用不同的秤。但在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天平、台秤来称物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乒乓球,一本书你会怎么选择这两个秤? 师:为什么你会这么选?
2、建立克的质量概念(1)称一称
1个乒乓球到底有多重?现在我们就自己动手称一称。(先找个学生上来看看称的单位,再称出一个乒乓球的重量1g)
板书:1克
1g(2)掂一掂
每人轮着拿一个乒乓球在手里掂一掂,你觉得1g怎么样?你觉得在你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g ?
你再拿5克的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有的组说硬币不够怎么办?这里就看合作的精神,每人5个不够,合起来够不够呢?
10克的硬币呢?(3)估一估,称一称
根据我们刚才的体验,我们再来估一估这些物品的重量。每个小组先掂一掂,再估一估这些物品的重量。
物品名称 估一估
一支铅笔()g
一个笔盒 学生汇报。老师称量出真实质量。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为单位的物品?(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克)
3、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1)拎一拎
一袋盐是500克,老师这里有两袋盐,也就是1000克。
()g
一本数学课本
()g 师:我们再用台秤称一下。(先找学生读单位,再称出来是1千克)也就是:1千克=1000克
也可以写成:1kg=1000g 齐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kg是比g大的质量单位。
那么我们在称较重物体的重量时,我们就用千克作单位,称较轻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克作单位。(先问,再写,要求学生与自己同步完成)
那么1kg大约是多少?大家先掂一掂两袋盐到底有多重。(让学生感受1千克)师:这瓶柠檬味饮料也是1千克,大家也来掂一掂吧。再次感受1千克,掂一掂两袋盐和饮料。
三、拓展延伸
1、游戏(猜一猜)
既然你们这么乖,老师就奖励给你们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老师这有四包东西,猜一猜哪个重? 1kg棉花、1kg苹果、1kg米、1kg铁 师: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
四、练一练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遇到关于质量的很多问题,我们试着来解决一下吧?
一、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一个乒乓球重1()
2、一袋洗衣粉中1()
3、一管牙膏重100()
4、一个鸭蛋重60()
5、一只鸡重2()
6、小明体重28()
二、填一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6000克=()千克
8千克=()克
板书设计:
有多重
克(g)
千克(kg)
1克(1g)
1千克=1000克(1kg=1000g)
称较重物体的重量时,用千克作单位,称较轻物体的重量时,用克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