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残游记》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了解文学常识:
①《老残游记》及作者刘鄂的相关资料。
②胡适的相关资料。
2.写出阅读本文时遇到的生字词并注音。
3.记录遇到的疑惑。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观点。
2.品味比喻、通感修辞的作用。
3.学习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评价任务:
1.预习展示,多层次展示课下预习的成果。
2.自读课文,思考三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精读课文,从比喻和通感的角度引导品味语言。
4.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学生根据自己课下预习情况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文学常识或字词或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二、自读课文,从以下几个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在课文中,作者从不同的方面,主要阐释了自己的哪些观点?
明确:
无论写人还是写景都要写出个性的差别,写出个别性质;描写要有精细的观察作根据;表现无可见形象的音乐,不能不用具体物事作譬喻;赞赏白描。
2.作者引用了一段《老残游记》中的景物描写为例证。这一段文章好在哪里?
明确:
从中得出结论:“不但人有个性的差别,景物也有个性的差别。我们若不能实地观察这种个性的差别,只能有笼统浮泛的描写,决不能有深刻的描写。”这里的目的是从正面把自己的主张加以阐明了。(提示:有了例子,再进行阐释,从对于例子的具体分析中把论点阐释清楚,也是一般的评论文章常用的手法。)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明确: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前文那首诗歌和散文对比,一正一反,正反对比,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者亮出他的论点后,却不进一步加以阐述,而是又去谈《老残游记》里的“千佛山倒影”,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
先是从正面说明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说明,如果不实地考察,就抓不住特点,也就只能用一些套语了。而“因袭的词章套语决不够用来描写景物,因为套语总是浮泛的,笼统的,不能表现某地某景的个别性质。”胡适还特别指出就是老残也难免有偶然的错误,其原因就是“作者误记”,当然是实地考察不严所致。同样是为了论证课文的中心论点。
三、精读课文节选《老残游记》中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断——王小玉说书,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刘鄂的这段描写好在哪里?
讨论后明确:
对王小玉声腔音韵的形象描摹。这是语言运用的艺术美,表现在演唱技艺的具体描绘之中。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里,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构成通感,把无形的声音之美变成了有形的物象之美,写得酣畅淋漓,一波三折,读来栩栩如生,亲切感人。
第一个层次,初唱时的妙境。第二个层次,曲声的拔尖。第三个层次,曲声的回环转折。第四个层次,曲声的千回百折。第五个层次,曲声的低细。第六个层次,曲声的忽又扬起。第七个层次,曲声的并发。除了听觉之外,作者还把听觉形象变作视觉形象,把王小玉的演唱技艺的精湛美妙的艺术境界刻画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达到了极致的地方。正如作者所写的那样,听众的耳朵都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唱到这里,曲声的内容最丰富,最多彩,最漂亮,最引人,作者也写得最生动,最形象,最精彩,最诱人。不但有很具体的可视性,还有很具体的可听性。
四、比较阅读,用比较阅读方法,进一步体会比喻的作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以胡适的个性差别说,分析《琵琶行》与王小玉例各自表现音乐的特点。
明确:
两篇文章比喻的共同点:总的就是胡适说的音乐只能听,无可视形象,不容易用文字表现,所以要用许多具体的物事来譬喻;喻体多为美好的事物,且都有一系列的比喻,产生叠加效应,使所喻事物的特征显得鲜明;都表现了音乐的从高到低,从低到高。
写出事物的个性差别、个别性质,不作笼统、浮泛的描写,这是胡适更为重要的观点。以此具体分析两篇的比喻如下:
1.《琵琶行》重在表现琵琶乐声本身的音乐质地。
2.王小玉例重在表现那节节攀高,又节节降低,再从无到有,由低忽高的美妙唱调给人的极致感受,因此喻体除了有可见的视觉形象外,主要还呈现了内部感官的反应,而且恰切地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3.《琵琶行》很好表现了音乐停息后,听者的情绪体验仍在延留,仍沉浸在艺术享受中,但未用比喻;王小玉例未写“延留”。
4.通过其他感觉,特别是内部感官的感觉来体验音乐的听觉感受,即“通感”。在通感上王小玉例突出得多。
5.比喻由低忽高,《琵琶行》用银瓶破裂,听觉、视觉结合,重在音乐质地的贴切转换;王小玉例用忽地五光十色、天女散花的东洋烟火,仍重在通过视觉形象获得对音乐的感受。
五、达标测试
完成《助学》P391-4。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助学》剩余内容。
2.课外阅读《老残游记》,比较自己的感想与胡适观点的异同。
教学反思:
1.运用六步教学法,很系统地整体感知——精读——比较阅读课文。
2.对于比喻和通感,由于没有进行系统讲解,部分学生有点生疏感受。
3.如果提前对“表达交流”提前看一下效果就出现了。
第二篇: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老残游记》读后感2000字
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们拥戴清官、热爱清官。黑脸的包龙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一片惩奷除恶的“大青天”。奷臣者,遭人唾骂,遗臭万年,皆因人们憎恨奷臣、厌恶奷臣。残害忠良的秦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是跪在岳飞墓前的(前些时候,看到网上传言,秦桧在家乡已站起来了,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真得让人迷惘和心寒)。
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写了二个清官,读后,却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一个“清官”是玉贤。该人是因为“办强盗办的好”而“补曹州府”(见第三回)。他办强盗究竟办得怎么样好呢?书中写道:“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描写李世民的故事,也说到“路不拾遗”。故事名称是《上与群臣论止盗》,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年代,经过是这样的:
上(指李世民)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市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贞观之治”时代,李世民是否真得做到路不拾遗了,我们姑且不论。但是,李世民对“止盗”采用“疏”的方法,让百姓富起来,“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李世民的观点显然是合乎情理的,只是听起来太过于理想化而已。“穷人”是任何社会都希望消失的,又是任何社会都难以有效消失的。即便历史发展到现在,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穷人”的故事却仍然时有耳闻,此仍由于合理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如果果真具备孔子所倡导“天下大同、天下归一”,社会还能否发展,却是真正的令人心存疑虑!我们所要做的是让“穷人”成为“相对穷”,而不是“绝对穷”!
玉贤大人对于“止盗”采用却是与李世民截然相反的方法,他用的是“堵”。他在“衙门口有十二架站笼,天天不得空”(见第五回),“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见第三回)。就曹州府这么一个小地方,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被玉贤拿住并站死的所谓强盗有两千多人。这么一个地方哪里来的这么多强盗,全都是由于“他(指玉贤大人)随便见着什么人,只要不顺他的眼,他就把他用站笼站死;或者说话说的不得法,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见第五回)以至于老百姓非常怕他,大家如小心谨慎、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差错。然而,即使这样,还是有众多的良民百姓被错当作强盗而被怨站死。对此,老残深有感慨,对曹州府百姓深为同情,他看到雪地中鸟儿无以觅食,“躲在屋檐下,也把头缩着怕冷,其饥寒
第三篇: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
洪都百炼生的《老残游记》在晚清谴责小说中,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佳作之一。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评价此书:“借铁英号老残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而攻击官吏之处亦多。”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来看,无论对语言的运用上、对生活的观察上、对细节的描绘上,都看得出作者不愿因袭、追求创新的精神。这与晚清同类小说相比,成就是比较卓越的。但客观来说,其基本政治观念却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意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因之,《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作品。
作者刘鹗,生于咸丰七年(1857),卒于宣统元年(1909),原名孟鹏,字云抟,后更名为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江苏六合人。刘氏少时即不喜时艺,而精于术数,尤长于治河,这在小说中的黄河水患治理情节中也有所体现。刘鹗写《老残游记》,初意是想以稿费帮助友人连梦青,更深一层的理由是,刘处于新旧思潮激荡的转型期,写其游历,以抒其郁闷之情。
《老残游记》的主人公老残,是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摇串铃浪迹江湖,不入仕途,但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侠肝义胆,尽其所能的解救人民疾苦。通过这一正面形象,作者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反映的“清官”暴政现象,尤其是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的“清官”滥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恶行径的描写,形象生动的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惨痛结论。把当时社会消极黑暗的一面栓释得淋漓尽致,即表面上所谓事事为民生的官员,其实只是虚伪造作之徒。
我认为《老残游记》并非是一部单纯描写山水之游的游记而已。近代李欧焚曾指出,《老残游记》至少有三个层次:即老残的山水之游、社会之游、心灵之游,亦因为这三种层次——山水、人物、思想——的交流,显示出《老残游记》的重大意义。
想要更深入贴切的了解作者的思想,还必须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大背景来思考。小说在第一回“危船一梦”的寓言中,融入了指代性极强的现实意义。胡适曾指出:以帆船象征中国,四个转舵的是军机大臣,六枝旧桅是新设的两部,二十三四丈是二十三四个行省与藩属,东边那三丈是东三省,东边一丈便是山东。
而船上的纷乱情形,比喻戊戌政变,高谈阔论之士,暗喻当时的志士。
乱世之中,老百姓朝夕难保,再加上清官酷吏的欺压剥削,更是苦不堪言。小说中描写的海上风浪,很明显是在比喻西洋势力的侵入,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深刻有力的表现出当时中国的处境。然而当作者的化身老残乘小船送去解救之法时,却遭到盲目排外船员的鄙视和排挤,这在客观生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刘鹗空有满腔抱负和才华却无处施展、无奈悲怆不受人理解的郁郁不得志之情。
书中更加精彩的一段情节是八至十二回申子平登山遇黄龙子的事迹,乍看之下与老残的情节脱离开来,然而也正是这几个回目,使得全书富有哲理的意味。这段故事的存在,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作者信仰,并见于内。”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位具有林下之风、不为世俗旧礼教束缚的超尘脱俗之人——玙姑。她痛论三教同轨,大胆批评宋儒理学,尤诋清儒:“宋儒固多不是,然尚有是处,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愿而已。”由此带出一个黄龙子,从《易经》一直谈到“北拳南革”,污蔑义和团和革命党,说他们“破败了天理国法人情”。中间还夹杂着胜姑、扈姑、玙姑等的迷人古乐场面。山中的虎啸狼嗷,冰堕崖裂的声音,把环境空气渲染得惊险幽邃,迷离醉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矛盾的政治观,透露了作者反动的政治思想本质。
反观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虽然整体和谐,但是还是有很多类似于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然而这篇小说想要宣扬的,就正如老残自己的独白所说:“举世皆兵,又举世皆睡。真正无下手处,摇串铃先醒其睡。无论何等病症,非先醒无治法。具菩萨婆心,得异人口诀,铃而曰串。则盼望同志相助,心苦情切。”四处奔走,无非是想唤醒犹酣梦于往昔光辉历史的老大帝国。
第四篇: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
中国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老残游记读后感。
作者刘鹗,原名梦鹏,又名孟鹏。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他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刘鹗本人也是富有学识又得不到抱负的人。
《老残游记》是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的阴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晚清的社会谴责小说的代表作有4部。《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老残游记》《孽海花》。其中每部书的侧重点各不一样,而《老残游记》则更以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而见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有鲜明的层次和色彩。可以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
我觉得书中对大明湖的风光,黄河冰雪以及对音乐的描绘等艺术成就尤高,看起来让我很受感染。比如在描绘济南府的时候用“家家流水,户户垂杨”来写,仅仅八字,就写出了济南的水多,树多的特点。我曾两次去过济南,那的水真是既多又特别清澈,连护城河中都能看到招摇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水中自由地摆动。而大明湖中随处可见的一眼眼小小的泉眼,更是无时无刻不活泼地冒着泡泡。
作者在自叙里说:“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说是作者对“棋局已残”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难遭遇的哭泣。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读后感《老残游记读后感》。小说的突出处是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说“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刘鹗笔下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
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之,《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而读书是不能用现在的思维和政治观点来评判古人的,古人的观点和现在是有出入的。所以读书时,不要过分在意作者的政治观点,不能因为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不一样而否定这是一本好书。
今天看老残游记,读到老残拿了药水去救人,看看头上的题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过去几页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残续集了,就不打算看了。
这是本好书,淡淡的科技色彩杂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说来,清新异常。如果不是1920年之后我国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种改革方式,我国的知识分子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子,大部分是“有知识无文化”,而成为老残这样的人。老残是一个热爱科技的人,而且不辞辛苦,愿意身体力行。
作者自称“燕北闲人”,状物描景很有点朴拙淡雅的情景。他写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
文中一些情景,境界还是蛮好的,比如写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还评价说“撂在地上摔三截儿”(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时候,用“音细若发,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轻,能够飘上天或者冲上天)。比如雪夜宿玙姑家,听玙姑演说佛道儒三家的异同,又听玙姑黄龙子等的“交响乐”一段,让人如入天堂,写玙姑颇有林下风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只是临走的时候,黄龙子又玄不唧唧的说了一些预言,挺无聊的。写翠花翠环的一段,也特别有意思,了解一些社会人情世态。这三段,算是正好写了三个社会等级的女子。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谋生的;翠环一等,则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种。
作者对黄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离之苦,通过翠环的口,写得如此细致,让我这个从没有经历过什么苦的人为之唏嘘。
这本书我之所以去看,是因为高中的时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还是谁,说他初中时候看得课外书中最喜欢的。所以就去看,是比较信任他们的话。这一次去看,却发现原来我去年看过的,至少看过前五回。可见我去年看书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真是可恶!
第五篇:3《老残游记》
“探索者”沉痛的梦
——《老残游记》新论
任强
(班级:中文系02级1班学号:020101016指导教师:曹家治)
摘要本文对《老残游记》中“破灭的梦”“呼唤的梦”“无奈的梦”进行了阐释,从
中窥见了刘鹗这位生于晚清的知识分子在探索个人、国家、民族出路的道路上的苦恼与彷徨。笔者认为,《老残游记》是作为探索者的刘鹗记叙自己探索受挫后的心理历程的作品,是一个沉痛的梦。
关键词《老残游记》 探索者 刘鹗 沉痛 梦 破灭 呼唤 无奈
刘鹗为什么要写《老残游记》,其自叙中说得非常清楚: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俞深者,其哭泣俞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也得呼?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
何谓“棋局已残”?刘鹗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始着笔写《老残游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正由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王朝急剧转化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陷入了最残酷的剥削、压榨之中。《老残游记》第一回以象征手法对支离破碎的中国社会有描绘:“那边一只帆船在洪波巨浪之中,好不危险”,“这船虽有二十三四丈长,却是破坏的地方不少,东边有一块,约有三丈长短,已经破坏,浪花直灌进去;那旁仍是东边,又有一块,约有一丈,水波亦渐侵入,无一处没伤痕”。这样的景象,不正是受外国侵略者侵凌的“千疮百孔”的中国的写照吗?对中国这盘大棋来说,确实“棋局已残”。
何谓“吾人将老”?1903年的刘鹗已经49岁,在事业上屡遭挫折。这位想为人民、1
国家、民族做些实事的读书人一生的探索都是在坎坷曲折的道路上前进,可以说始终未能走上正确的道路。1903年的刘鹗,平生事业没有一件成功,确已“吾人将老”。
面对“棋局已残”的国度与人生,这位探索者真是“欲不哭也得呼”!故其哭泣是那般沉痛。《老残游记》作为作者一个沉痛的破灭的梦,正如作者所说“已为幻为虚,不可复得”。但作为探索者的呼声依存,想唤起“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同哭同悲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国家、民族的热望犹在,虽然这个探索者显得那样的孤立无援,探索大半生始终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最终只能于善恶有报的阴曹地府中求得自慰。但这样一个沉痛的梦仍留给后人深长的思量,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一、破 灭 的 梦
1、引西导航之梦
第一回之中,老残给洪波中的破船送去了“向盘”及“纪限仪”等项。“罗盘”“纪限仪”从西方引入,是西方科学技术的象征,那不就是刘鹗的“引西导航”的政策的体现吗?再将“有风浪和无风浪时驾驶的不同之处告之船主”。刘鹗这句话明确表示了他带去了“破船”处于“洪波”中的“驾驶”之法,即拯救危难中的中国的“药方”。
这种救治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仍不越修路、开矿、兴工、劝农四项而已。”⑴刘鹗认识到,中国要富,得先修路、开矿、兴农工商业。没有资金怎么办?引进外资和技术!借洋人的资金技术开矿筑路,并以数十年为期限,其路矿的所有权归中国。虽然刘鹗这种不妄自菲薄的方略是先进的,但是他也认识到“痛中国之衰弱,虑列强之瓜分,未可听其自然”⑵!怎么办?靠清政府吗?
刘鹗本人的实践证明了依靠清政府,对清政府报幻想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再看“外国商业所到之地,即为各国兵力所不到之地”⑶。由此看见了刘鹗对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实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中国的现实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所以刘鹗那种“引西导航”之梦也必如同老残伙人坐的小船被无情的打翻,是一个破灭的为幻为虚不可复得的梦!
2、吏治之梦
仍然从第一回说起,在老残伙人为洪波中的破船送去“罗盘”“纪限仪”的时候,船主、舵工都还显得那般的和气,但是那帮下等“水手”却咆哮着说“船主,船主!千万不
要为这人所惑!”“请船主赶紧将这三人邦去杀了”。这帮水手就象征了清朝的官吏,他们是那样的昏庸无能,那样的吃人不见血,那样的爱胡说八道,连船主、舵工都无能为力。他们正是许多学者曾经研究过得“清官”,对此等“清官”众多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研究,此处勿需多究!
《老残游记》中除去那些“清官”(“刚弼”“玉贤”等)外,还有一系列所谓不坏的官。“张宫保虽不乏私心,不乏错误,但是还是一个‘仁厚’、爱才的好官。他赏识老残的正直与才华,对老残的正义行为给予了支持和帮助。”⑷用其权利克制了“玉贤”“刚弼”之类吃人不见血的“清官”。白子寿“既有学问,又有人品,纠正魏家冤案中,他工作认真,注重调查”⑸。他们每天想着的不只是“官运”,不只是自己的前程,他们骨子之中多少还有点“仁”,这是好官与坏官的区别。
再看第四回之中,张宫保给老残送的饭菜如此奢华!又看黄人瑞同老残招来妓女翠花、翠环作陪。后来老残又请许明夫妇送翠花到黄人瑞家中成其美事,并留信“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召妓,娶妾好官可为。
如此说来,好官就是骨子中还有点“仁”,又充分肯定人的欲望!这就是刘鹗的吏治之法—“存仁取欲”。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的疑问之中,这样“存仁取欲”的官就那么好吗?未必!大家注意到没有,小说之中的好官都是以老残的仁义、正直所派生出来的。“清官”“刚弼”“玉贤”的揭露者是老残,而作为书中和气的“舵工”人物张宫保为何没有发现?如此仁厚爱才的好官下面出现如此多吃人不见血的赃官,而且全无发现,就是一种失职,就是一种批判。故小说中“船主”“舵工”的优柔寡断也是一种讽刺和批判。这样就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上级不知下级在做什么、上级对下级无能为力的畸形官场。由此我们看见了小说除去批判那些吃人不见血的“清官”外,更是对哪个畸形的、腐败的官僚系统的揭露与批判。因此刘鹗这种“存仁取欲”的吏治梦本身就是一个破灭的梦,是刘鹗在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失败后对清廷的顽固已无可为的长声哭泣。1902年以后,刘鹗基本上放弃了对清廷的幻想,放弃了发展官僚资本主义,转向了民族工业的行列之中。
3、治黄之梦
老残到山东,有个“黄大户”,名叫“黄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溃烂,每年总要溃出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出又溃出几个窟窿,经历多年,没有人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黄大户请老残医治,“头年施小技”看看老残有无本事。经过这么一治,却说今年虽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都没有出过”。但是再
也没有请老残去根治,只是打点了小许诊费而已!再看老残的治病之法,本是大禹传下来的,“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唐朝的王景?为什么把王景偏偏写成唐朝人呢?暂不表,先来看看刘鹗生平中的治黄的经历。
刘鹗生平之中,治理黄河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也是刘鹗为“施展所学,印证自己的技术水平„„拯斯民于水火”⑹的理想。1888年,河南郑州黄河决口,刘鹗去河南投效当时的河督吴大徵。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檄调到山东济南,在张曜门下继续自己的河工之业。他带去了自己的《治河七说》,主张“‘设匣道以泄黄’,‘引清逆淤’,‘束水以攻沙’”⑺等法。与张曜手下的“‘不与河争说’,‘力争其不可,而主束水刷沙之说’”⑻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张曜的幕僚们且不知道王景为何代人,那样的学说可以相信吗?虽然刘鹗的治河之法很有效,但是张曜本身不懂如何治河,便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之间摇摆不定,使得刘鹗有效的治河之法没有得到很好施展。最终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刘鹗因治河有功保升了个知府衔,与黄河也告下一个段落。
回看《老残游记》之中,“黄瑞和”害的奇病,浑身溃烂。哪个“黄瑞和”不就是“黄水河”的谐音吗?他害了奇病,不就是说的黄河溃决吗?老残为“黄瑞和”治病 不就是刘鹗治黄吗?刘鹗因为种种原因,治黄中虽小有业绩,但是最终以一个知府衔告下一个段落,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这里就回答了前面的老残治“黄瑞和”的病略施小技,就见成效,但没有请老残根治的疑问。而那个“唐朝”的王景,显然是对那些所谓的治河的专家的讽刺。最后老残说:“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什么难处,只是你们必须依我的去做”,“依了古人的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但是他们没有依老残的法,没有依古人的法,此等话只能是一个壮志难酬,一个“拯斯民于水火”的寻梦者苦恼彷徨中的呼声,而这个治黄的梦也随这声撕声裂肺的呼声而逝!
二、呼 唤 的 梦
引西导航之梦,吏治之梦,治黄之梦一个个的破灭,“棋局已残”,这位探索者“欲不哭也得呼”!但是刘鹗哭泣中呼唤依存,设计出了一个美好的“桃花山”社会。那么,这个梦中“桃花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首先,桃花山充分肯定人的欲望,追求一种人性的本真状态。子平与玙姑有一段精彩的辩说。“子平对宋儒提出了肯定,他认为宋儒有‘发明正教的功德’,‘理’‘欲’‘主敬’
‘存诚’等字,‘虽皆是古圣之言,一经宋儒提出,后世实受惠不少,人尽由此而正,风俗由此而醇’”⑼。听其见解,玙姑“嫣然一笑,秋波流媚,向子平睇了一眼”。子平顿觉玙姑“翠眉含娇,丹唇启秀,又似有一阵幽香沁人肌骨,不禁神魂飘荡”。“那女子伸出一只白如玉,软如棉的手来,隔着炕桌子,握住子平的手。说道:请问先生,这个时候,比你少年在书房里,贵业师握你的手‘扑作教刑’的时候何如?子平默无以对”,此时玙姑以子平的亲身感受,证明了“食色”就是人之本性,而且人应该真实的面对它,毋需自欺欺人,进而说明宋儒之自欺简直可恨至极。虽然发乎情,但是也要止乎礼,并非纵情与滥情。那么这个“礼”又是什么呢?
“礼”就是要在承认人的欲望、追求人性本真的基础上“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这是刘鹗多么美妙的一个设想啊!“承认人的情欲,人人都真实的对待自己的生命,人人有满足自己情欲的权利。然而,人人又不因自己的情欲而作恶伤害他人,要行善,好公。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既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每个人都能的到自己的幸福,社会是一个和谐的整体。”⑽
这样既有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社会是这位“探索者”努力后最终梦寐以求的,是一个美好的梦。然而在1903年,刘鹗平生大部分事业都归于失败,此时的他正在探索的路上苦恼彷徨。然而就在这个“吾人将老,棋局已残”的时候,塑造出了一个如此美妙的梦。其中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唤起“海内千芳”,“人间万艳”与他同哭同悲,并且为之而努力。所以这个“桃花山”美梦就是作者一把辛酸泪中的呼声!
三、无 奈 的 梦
《老残游记二集》的第七回至第九回老残梦回阴界的故事。讲的是一日老残正在看《大圆觉经》之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环游地狱的故事。此部分,似乎是作者过于迷信,但细细的品味,便知其中别有一番滋味。谈到“金钱”和“罪孽”的问题,“刘鹗认为钱财无需多聚,而罪孽则万不可有”⑾。因为地狱之中,金钱是带不去的,而罪孽却可以带去的。那些世间带有罪孽的人、不行善的人到了阴间就会用刑法炮炼去身上的“恶根”,视其罪孽的轻重,有下油锅、石磨„„等刑法。但是罪孽中除去“逆伦”就是“口过”最大,犯有“口过”的人如果没足够的“口德”相抵,就要受到“石磨”的刑法。为什么“口过”的罪最大呢?因为“口过”可以把一个人杀了,也可以杀一家人„„。“毁人名誉的人多了,这个世界便变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刘鹗平生事业无一成功,又由于开矿、修路、赈济北京的难民被人毁谤成“汉奸”。也正是“口过”使得刘鹗显得那样的孤立与无奈,便只有寄于阴间的恶有恶报。
而“善人”在阴间则不同,阎罗王都要赐坐;那个世间的穷酸秀才,道了阴间便享尽荣华富贵。老残那种结了佛菩萨善缘的人可以上西方极乐世界。
刘鹗作为一个终身都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探索者”,并且得不到他人与社会的理解,此时的他正是认识到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皂白不分的世界,在阳间的他一切的一切都无能为力,只能寄于梦中的善恶有报的阴曹地府,正如《刘鹗年谱》中所说1907年7月左右“业败,乃更有二编之作”⑿,以作寄托,自慰!
总之,一个个梦的破灭;一把辛酸泪中的呼声;一个无奈的寄托,把他们连贯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刘鹗终身探索个人、国家、民族的出路,而始终没有走上正确道路的苦恼与彷徨;可以窥见他自幼以来探寻“所目睹耳闻的悲惨国运与广大人民颠沛流离的痛苦的悬问”⒀的执著;可以窥见一个晚清知识分子、一个苦恼彷徨的探索者真实的内心世界。虽刘鹗的思想和他的所作所为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仍然掩饰不了那骨子中的古道热肠——爱国爱民的思想本质。笔者认为,《老残游记》就是刘鹗这位探索者表达千芳一哭,万艳一悲的家国之痛的泣血之作,是一个写心的梦,更是一个沉痛的梦。
注释
⑴⑵⑶⑹⒀刘德隆、朱嬉、刘德平:《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 P140、P132、P6、P9
⑷⑸⑼⑽程文超:《游者的视线内外—〈老残游记〉的文化思考》,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P31-37
⑺⑻刘德隆、朱嬉、刘德平:《刘鹗小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8 P6、P11
⑾刘德隆:《刘鹗梦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总第27期)P13-18 ⑿蒋逸雪:《刘鹗年谱》,齐鲁书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