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刘鹗《老残游记》有感
读刘鹗《老残游记》有感
付敏杰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书成于1906年。刘鹗借助这部小说来寄托他自己的思想怀抱,书中的主人公名叫“老残”,是一个手摇串铃、走方看病的郎中。这部小说以老残在北中国大地上游历的所见、所闻为题材,揭示出当时的中国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对那些草菅人命的酷吏嘴脸进行了露骨的刻画与讽刺,极具有批判色彩。它的谴责意义发人深省,但是,该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它的艺术特色上。当我手捧这部小说的时候,每每被它的语言、篇章布局和才情学识所吸引,心中很是折服。无论是写湖光山色,还是要写世态风俗人情,刘鹗都把自己的人生感受化入了老残的身上,处处以老残的感受为依据,文笔也很流畅,有散文般的“行云流水”之妙。?
这部小说中描写景物或者环境的地方很值得去慢慢欣赏回味,因为它的语言不全是编写小说故事情节的叙述性的语言,有许多的语言都宛如散文似的,非常的有文采、有才情,把某种所要表达的氛围都渲染得淋漓尽致。如第八回中的第6段写子平进山的这一段,写得甚是精彩!书中写道:“这时候,山里本来无风,却听得树梢上呼呼地响,树上残叶簌簌地落,人面上冷气棱棱地割。这几个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了。”这短短的两句话写得很妙!特别是这几个叠字形容词的运用,不仅恰当,且又生动传神。在这里,刘鹗没有从正面直接描写那几个人怎样地冻得魂飞魄散,而是从侧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达到一种渲染的效果。同时,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看,这景物并非全是客观的实景,因为“山里本来无风”嘛,既然无风,那么树叶就没有理由会动啊!所以这里的景物是一种带上了强烈主观因素的景物,它是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恐惧因素导致的这样一种特别的感受。这真是刘鹗写作方法上的高明之处,虽然不能确定刘鹗生前可曾学过西方文艺心理学中的有关阐释理论,但此一句话的描写却把文艺心理学中的精华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了!作品人物中的主观感受与具体的客观事物融合得天衣无缝。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老残游记》这部作品,它的确是好!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作为谴责小说,写的是敏感的题材,表达的是深刻的思想,抛开这些不讲,单就文本本身来分析,它作为优秀古典小说也是当之无愧的!?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刘鹗十分善于从细节上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在第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话写老残:“一面走着,觉得脸上有样物件附着似的,用手一摸,原来两边着了两条滴滑的的冰。初起不懂什么缘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原来就是方才流的泪,天寒,立刻就冻住了,地下必定还有几多冰珠子呢。闷闷的回到店里,也就睡了。”这段描写看似很平常,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不然,仔细回味一下,很令人心酸!这段细节写得多么好!不仅突出了天寒,而且也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老残心地善良,拥有慈悲的心肠,见不得人间百姓的苦难;同时,也写出了老残可爱的一面,把人物刻画得很鲜活。此外,从篇章整体结构上来看,这段也是和作品结尾处相照应的。小说结尾写老残阴间游历时体生檀香,这是修道大有成就的大善人才可能达到的境界,而老残做到了。试想:如果没有作者在前面于细节上做处处的铺垫,那么体生檀香的结尾一定会显得很突兀。?
在表现手法上,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譬喻的手法来表现那种难以言传的“妙境”。这种譬喻的手法在前人白居易《琵琶行》中已经使用,刘鹗在这部小说中,也大量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同样用得也很贴切、生动,富于生活实感。这在老残“明居湖听书”这段的描写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作者写白妞白小玉的唱声“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又“只觉得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优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种写法把无形的听觉化为有形的触觉,使之具体可感,虽然人参果没有人吃过,但是这样的写法也够勾起人的胃口,引发人不尽的遐想了!在写曲声的千回百转时,作者说它“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这是通过比喻,化听觉为视觉,使之历历在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之所以能把白妞的唱书写得如此传神动人,并不是作者的随意发挥,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有生活的切身体验。作者曾亲身去济南大明湖听过白妞唱书,这是一种实写、实感;同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残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其次还在于作者个人的音乐修养,刘鹗本人精通音律,所以他能够敏锐地把握住音乐所能传达出的独特感受,而不是像一般的听者,听过之后就算了。《老残游记》中写音乐的地方有很多处,都各具特色,与当时的具体情节安排得相得益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生活的切身体验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对于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居湖听书不只是作者的写作技巧高超,对于如何将生活的感受上升到艺术的创作上,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老残游记》这部书后人常常把它作为谴责小说来看,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要是从创作动机上看,它更像是寄托怀抱的作品。特别是在续集中,有很大的篇幅都是在抒发作者本人的“人生如梦”的感受,特别是后几回,刘鹗借逸云之口道出了他本人的学佛感悟。从此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佛学造诣,但遗憾的是,其中流露出的消极情绪太多,大有落暮踌躇、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结合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这种感受是很正常的情感反应,也从侧面反映出那个黑暗动荡的社会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小说主题。作为后来的读书者,应该学会判断和取舍,学习小说中的精华部分,莫要被消极的情绪影响了上进的勇气。
第二篇:第四节刘鹗及其《老残游记》
第四节刘鹗及其《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是四大谴责小说中思想面貌复杂而艺术成就比较突出的一部作品。
刘鹗(1857—1909),字铁云,别号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刘鹗出身官僚家庭,却并不潜心科场文字,而致力于医学、水利学、数学等实学,以图用世。早年科场失利,曾行医和经商。光绪十四年(1888),以同知职衔在河南巡抚吴大澂处协助治黄工程,接着又在山东巡抚张曜处任黄河下游提调官,因治河有功,被保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其间曾应洋务派官僚湖广总督张之洞征召,赴湖北商议借外债修筑芦(芦沟桥)汉(汉口)铁路事。并曾上书直隶总督王文韶,建议用外资修筑津(天津)镇(镇江)铁路。光绪二十三年(1897)德商福利公司聘他为华人经理,主办山西矿务,后又参拟河南矿务机关豫丰公司章程,并为福利公司谋四川、浙江等处矿务。刘鹗意欲借外资办实业而强中国,但在当时却是幻想,也不可能得到社会承认和理解。于是同乡京官群起攻之,开除其乡籍,致“汉奸之名大噪于世”,顽固派官僚刚毅甚至奏请皇上以汉奸罪将他“就地正法”,因外商庇护乃得幸免。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宫西幸,都人苦饥,道殣相望。君乃挟资入国门,议赈恤。适太仓为俄军所据,欧人不食米,君请于俄军,以贱价尽得之,粜诸民,民赖以安。”(罗振玉:《刘铁云传》,见罗著《五十日梦痕录》。)然而光绪三十四年(1908),刘鹗却以“私售仓粟”罪而被清廷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刘鹗的一生很难以简单地评介,这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较深体味而又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改良主义文人,他在外国列强入侵之际,希图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中国寻找一条致强之路并实际有所作为,但是他对列强资本输出的本质认识不清,加上他政治观点比较保守,使他难免认识失误。
《老残游记》写于1903年到1906年,初在《绣像小说》半月刊连载,至第十三回因故中止,1906年在《天津日日新闻》重新连载,直至续集第十四回方止。原署鸿都百炼生。1906年初编二十回单行本问世,1935年续篇前六回也有了单行本。据刘鹗《乙巳日记》,1905年他尚在写作续集的第十六回,知续集至少该有十六回,但除了一个九回剪报使我们了解了续集七、八、九回的情况外,由于《天津日日新闻》各馆无藏,其他回的内容已经难以寻觅了。
在《自叙》里,刘鹗称自己的作品是对“棋局已残,吾人将老”的腐朽社会和家国身世的“哭泣”,表现了他对文学和文人情思的深刻品味,也是我们理解他作品的一个导向。
作品的主人公叫铁英,号补残,人称老残。“老残”二字显然就是“棋局已残,吾人将老”的意思,名号已见“哭泣”。从他博学多能,智慧干练而又多愁善感的情形来看,老残显然就是作者的化身,书中其他人物亦多有原型,作者意欲借此抒写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怒所悲,以及他补此残世的所作所为。
老残是个江湖游医,作者让我们跟着他的游踪,看到了清末山东一带黄河岸边人民的深重痛苦和灾难,对施暴政于民的酷吏和置民于水火的昏官给予严厉的谴责。作者目光锐利之处在于,他并不人云亦云地去骂那些贪赃枉法的贪官,而是塑造出几个貌似廉洁贤明的清官和昏官的典型形象。他告诉读者:“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第十六回原评)玉贤是个“能吏”,他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深得上司赏识,因而被破格补曹州知府。原来他的衙门前面有十二个站笼,“天天不得空”,“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于家父子因与强盗结仇,强盗栽赃相害,玉贤不审真情,就把父子三个活活站死。杂货铺老板的独生儿子酒后说了几句玉大人糊涂,被暗探听见,抓进衙门,“大人坐堂,只骂了一句,说:‘你这东西谣言惑众,还了得吗!’站起站笼,不到两天就站死了。”相反,于家父子死后抓到了栽赃的真强盗,却都放了。当玉贤手下人为于家父子求情时,玉贤宣布了他的断案逻辑:“你会慈悲于学礼,你就不会慈悲你主人吗?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将来连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话说得好,‘斩草要除根’,就是这个道理。”在这样草菅人命的残忍吏治下,路不拾遗的景象背后,是千千万万家庭的血泪,站笼里有“九分半”是无辜的冤魂,真强盗其实仍逍遥法外。正是,“大凡酷吏的政治,外面都是好看的。”(第三回)而里面呢!对这样的酷吏,老残恨得怒发冲冠,愤然题诗于壁,“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
刚弼是个“清官”,而他的可恨比玉贤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能够拒收巨额贿赂,但这种“清廉”竟成了他可以任意滥杀无辜的理由,很多良民就这样成了他的刀下鬼。一次他受命去清河县审理一桩十三条人命的大案,被告人家因胆怯而送六千两巨额银票求情,他竟据此臆断毒死人命者必是被告,方肯出此大钱买命,于是一再严刑拷逼,终于屈打成招,造成一个巨大冤案,叫作“六千金买得凌迟罪”,真是千古奇冤!如此“清官”的红顶子,真是人血染成!
宫保在作者笔下像是一个求贤若渴、从善如流、举贤授能的封疆大吏,然而就是他赏识玉贤“办强盗办得好”而使之破格补升知府,刚弼也正是他手下的干员,更是他治黄失策造成两岸十几万百姓家破人亡,惨不忍述。寥寥几笔,这个害国害民、昏庸可恶的巡抚大人,就被揭开了真面。玉贤、刚弼和宫保,这是刘鹗为中国小说艺术世界中反面人物画廊提供的三个难得的新艺术形象。
老残是个摇铃江湖的游医,却并非寻常“看客”,而是一个道德智慧文章都远在那些官吏之上的清高文士。他对挣扎于水深火热的平民百姓时常一洒痛泪,而对玉贤、刚弼一流则嫉恶如仇。他一路行医治病,并查访民情,揭
露酷虐吏治,还为治理黄患贡献智慧,以实际行动救人救世。刚弼制造冤案时,他挺身而出,上书明事,请宫保另派人来审案,并当堂救下无辜,之后又不辞劳苦明查私访,巧妙破案,还使只不过是吃了“千里醉”而假死的十三条人命起死回生。起死回生的情节有点玄乎,但老残救人救世的心情却是真诚的。他不仅以自己的力量对社会痼疾实施局部疗治,他还希图找到整个国家的富强之路。在小说第一回,作者以一梦象征性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危难状况。那是一艘挣扎在险风急浪中的破船,船上有四种人,一种是走“太平洋”惯了而遇风浪就张惶失措的船主,一种是鼓动造反而“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一种是不管死活仍在搜括乘客的一帮下等水手,剩下的就是任风浪颠簸的愚昧乘客了。老残观之焦急万分,急忙驾渔艇追上破船,向船主送上罗盘和纪限仪,以拯救破船出此险境。但是满船人回报的却是“汉奸”的骂声,还一起动手砸沉了他们的小渔艇。这个梦形象地展示了刘鹗对当时中国危急状况的认识和忧虑,也寓入了他致力于救国富民而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悲哀。
《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和特点是突出的。人们首先容易注意到的是它的描写功夫,无论状物、写景、叙事,都能历历如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千佛山、大明湖的景致,白妞说书,桃花山月下夜行,玙姑、黄子龙们弹琴鼓瑟,都能把读者带进迷人的艺术境界,有品味不尽之妙。造语清新明洁,朴素而生动,是描写臻于妙境的重要原因,其中“白妞说书”和“弹琴鼓瑟”二段,显然吸取了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李贺《箜篌引》的传统艺术营养,成为最受称道的篇章。
《老残游记》的心理分析也达到了较高艺术水平。作者能够深入人物的深邃心灵,用贴切的语言传达出规定情境中人物的内心曲折隐微。比如老残题“血染顶珠红”诗于壁之后,作者写道:
饭后,那雪越发下得大了,站在房门口朝外一看,只见大小树枝,仿佛都用簇新的棉花裹着似的。树上有几只老鸦,缩着颈项避寒,不住的抖擞翎毛,怕雪堆在身上。又见许多麻雀儿,躲在屋檐底下,也把头缩着怕冷,其饥寒之状殊觉可悯。因想:“这些鸟雀,无非靠着草木上结的实,并些小虫蚁儿充饥度命。现在各样虫蚁自然是都入蛰见不着的了。就是那草木之实,经这雪一盖,那里还有呢?倘若明天晴了,雪略为化一化,西北风一吹,雪又变做了冰,仍然是找不着,岂不要饿到明春吗?”想到这里,觉得替这些鸟雀愁苦的受不得,转念又想:“这些鸟雀虽然冻饿,却没有人放枪伤害他,又没有什么网罗来捉他,不过暂时饥寒,撑到明年开春,便快活不尽了。若像这曹州府的百姓呢,近几年的年岁也就很不好。又有这们一个酷虐的父母官,动不动就捉了去当强盗待,用站笼站杀,吓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饥寒之外,又多一层惧怕,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想到这里,不觉落下泪来。又见那老鸦有一阵刮刮的叫了几声,仿佛他不是号寒啼饥,却是为有言论自由的乐趣,来骄这曹州府百姓似的。想到此处,不觉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将玉贤杀掉,方出心头之恨。这一段文字层次清晰地描述了老残的一段心理活动,先是观赏雪景,继之为老鸦麻雀动了怜悯,又由鸟及人,人鸟相较,人尚不及雪中寒雀还有点“言论自由的乐趣”,于是悲而转怒,恨不能立刻去杀掉那个酷虐的“父母官”。这段描写动人地体现了作者“以小说代哭泣”的文学思想,是塑造老残形象的重要文字。在《老残游记续编》中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所讲的自己的恋爱故事,虽主旨在阐扬如何体真悟道的佛理,但所述恋爱过程中心理活动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形,很长的一大段自述隐微,则生动地分析了一个尼姑在追求爱情时所遭遇的种种现实困难和心理障碍。这说明刘鹗在小说中进行人物心理的分析和描述的技艺,已经攀上了很高的艺术境地。
《老残游记》以老残的游踪作为叙事角,又常用对话倒叙故事,显得比较开放自由,中间申子平去桃花山访贤一段故事,申子平代替了老残作为叙事的视角,与书名有些相违,但其中有些片断却写得比较精彩。作品结构不太紧凑,人物之间和情节之间的整体联系不足,如“白妞说书”一段虽表现了作者高超的描写才能,却是作品中与主题无甚关联因而显得有些游离的情节,这可能是连载小说造成的艺术缺陷。《老残游记》还显露出不少受新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小说新因素,英国人注意到作品中“包含了夏洛克·福尔摩斯式的故事”(《大英百科全书》),提醒我们应注意这些新信息。
第三篇:读老残游记有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仕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
小说的第一回,就是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象征性图解。他把当时腐败的中国比作一艘漂浮在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的破旧帆船。船上有几种人:一种是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的人,影指当时上层的封建统治集团。作者认为他们“并未曾错”,只是因为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遇上了风浪,所以毛了手脚,加上未曾预备方针,遇了阴天,日月星辰都被云气遮了,所以就没有依傍。再一种人是乘客中鼓动造反的人,比喻当时的革命派,污蔑他们都是些“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宣扬如果依了他们,“这船覆得更快了”。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则是指那些不顾封建王朝大局、恣意为非作恶的统治阶级爪牙。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
在这块风光如画、景色迷人的土地上,封建官吏大逞淫威,肆意虐害百姓,造起一座活地狱。小说的突出特色是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说“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刘鹗笔下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玉贤是以“才能功绩卓著”而补曹州知府的。在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衙门前12个站笼便站死了2000多人,九分半是良民。于朝栋一家,因和强盗结冤被栽赃,玉贤不加调查,一口咬定是强盗,父子三人就断送在站笼里。董家口一个杂货铺的掌柜的年轻儿子,由于酒后随口批评了玉贤几句,就被他抓进站笼站死。东平府书铺里的人,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玉贤的真相,“无论你有理没理,只要他心里觉得不错,就上了站笼了”。玉贤的逻辑是:“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将来连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语说的好,‘斩草要除根’。”为了飞黄腾达,他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屠刀。老残题诗说,“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本质。刚弼是“清廉得格登登”的清官,他曾拒绝巨额贿赂,但却倚仗不要钱、不受贿,一味臆测断案,枉杀了很多好人。他审讯贾家十三条人命的巨案,主观臆断,定魏氏父女是凶手,严刑逼供,铸成骇人听闻的冤狱。小说还揭露了貌似贤良的昏官。山东巡抚张宫保,“爱才若渴”,搜罗奇才异能之士。表面上是个“礼贤下士”方面的大员,但事实上却很昏庸。他不辨属吏的善恶贤愚,也判断不出谋议的正确与错误。他的爱才美德,却给山东百姓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办盗能吏”玉贤是他赏识的,刚弼也是他倚重的,更为严重的是他竟错误地采用史钧甫的治河建议,废济阳以下民埝,退守大堤,致使两岸十几万生灵遭受涂炭。在小说中楔入的桃花山一段插话中,着重写了隐居在荒山中的两个奇人□姑和黄龙子。通过两人的言行宣扬了作者所信奉的太谷学说,同时对当时的革命运动,即所谓“北拳南革”,即北方的义和团和南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恶毒的诋毁和诅咒,攻击他们都是“乱党”。义和团来势猛,他说“几乎送了国家的性命”;革命党起势缓慢,他认为“莫说是皮肤小病,要知道浑身溃烂起来,也会致命的”;告诫人们不要“搅入他的党里去”,表现了作者落后、反动的一面。
美籍华人夏志清认为“从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所表现出的艺术才能来看”,“不是不会撰述面面俱圆的故事”,而是他“不满前人以情节为中心的小说,又有野心包揽更高更繁杂的完整性,以与他个人对国计民生的看法互相呼应”;又说:“《老残游记》文如其题,是主人翁所视、所思、所言、所行的第三人称的游记”,“这游记对布局或多或少是漫不经心的,又钟意貌属枝节或有始无终的事情,使它大类于现代的抒情小说,而不似任何型态的传统中国小说。”,结论《老残游记》是“近乎革命式的成就”。
本篇在叙事模式上的转变,由说书人叙事转为作家叙事,在艺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小说具有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弘扬。在心理分析手法的运用上大胆尝试自白等等手法,在当时创意颇新。作家的笔锋触及人的潜意识中最隐秘的心弦震颤,将一个青春少女对于情欲、物欲的强烈渴求和盘托出,颇有现代心理分析的意味。掺入诗和散文的笔法,开拓审美空间,其文笔之清丽潇洒,意境之深邃高远,都达到很高境界。白描自然景色,尤见艺术功力。如写大明湖秋色,于梵宇僧楼、苍松翠柏间点染一株半株浓艳的丹枫,顿觉秋意盎然。写黄河冰封棱怒,则苍莽遒劲。书中关于音乐的两段描写:明湖居白妞说书,精彩绝伦,妙譬连珠,极形清音浏亮,悠扬云表之妙。第十回“骊龙双珠光照琴瑟,犀牛一角声叶箜篌”,则天机清妙,不同凡响,毋宁说是作家在倾诉心声,十分值得我们去回味。
第四篇:读《老残游记》有感
读《老残游记》有感
“谴责”,是一个让人一听就会觉得反感的词,而将谴责写成小说,并且毫无顾忌得将社会弊病展现在人眼前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游客老残生性自由,爱好游历山水,在他的旅途中,更多的是对途中所见官场的批判。小说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的“清官”滥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恶行径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惨痛结论。作者以老游的视角向读者反映了当时社会消极黑暗的一面,表面上所谓事事为民生得官员其实虚伪造作,而对政治有极强的创新意识的老残在曾对人们提出改革,老残建议人们:“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目的是让人们将有价值的东西发展下去,老残的一番创新思想并没有引起反响,而当老残到山西谋求发展时,他以这种思想说服了当地官员,却又难过京中大官的一关,从而发展受阻。
书中的思想,看似简单,它却是围绕着“谴责”儿子进行着。晚清社会并不只是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官场腐败,它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诟病。封建社会,人们思想禁锢,清官不清,卑鄙无能的清政府搜刮民脂民膏,欺压百姓,是社会毫无进步可言。
当然,书中不仅仅写了这些严肃的话题,还有老残在游历途中所看到的美人美景。“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从此也能看出作者希望美好社会的心境,以及语言描绘所体现的艺术般的感染力。
如今已是21世纪了,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人们的思想,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上不断有各种人才出现,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努力,而我们作为学生,不能拘泥与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能追求安逸,坐享其成,而要用我们现在自由的思想为生活创造出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我相信,只要用我们的青春热火去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黑暗永远不会到来。
第五篇:读老残游记
读老残游记
(2011-06-24 23:35:57)
http://blog.sina.com.cn/baisublog
那天,买了几本旧书,其中有《老残游记》。从前看这书,每次看到第六回顶染猩红那段,说到曹州太守玉贤冤杀无辜的事,就看不下去了,一部酷吏史让人拍案。这次坚持看过,结果柳暗花明,意味深长。此书确实是“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老残游记里写济南,象轻描淡写的勾了一幅画,挂在那里。让人漫步其中,回味济南府旧时风情,很亲切。
明湖居听白妞说书那段,真传神之笔家喻户晓。而我,更喜欢其中幽默的感觉,常常忍俊不禁。说的是,老残看到了墙上纸条:“说鼓书 二十四日明湖居”。又听挑担的对话:明天白妞说书,生意不必做了。还有人说: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的假,这次该我了。老残诧异:为甚一纸招贴,举国若狂如此。
回到高升店中,问起茶房得知,“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听了白妞梨花大鼓,无不神魂颠倒!一点钟开唱,十点去便没座位”。老残不甚相信。
第二天早晨,老残逛了一圈九点就来到明湖居,人已满满,无处落脚。袖中取二百钱,弄了个板凳在人缝中坐下。看那台上,小桌上放一面鼓,鼓上有两个铁片,知道那就是梨花简了,边上一把三弦。诺大戏台,空空如也,不觉好笑。哈哈。
到了十一点,轿子渐多,定了座的官员陆续而来。作揖招呼,高谈阔论,嘁嘁喳喳。终于,到了十二点半,台上帘子里出来一个男人,蓝布长衫,一脸疙瘩,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取过那三弦,随便弹一两小调,人们不甚留意。只是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台下叫好不绝于耳。
三弦曲罢稍停,出来一个姑娘,鸭蛋脸儿,梳了抓髻,一身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丁当敲起,与那弦子呼应。“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清脆宛转,如莺出谷。转腔换调,百变不穷”。
“此想必是白妞了罢?” No,这是黑妞,她唱罢下台去了。这时满园子里谈的谈,笑的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叫卖,皆是人声。
最后,白妞出场了。中人以上之姿,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她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两片顽铁,在她手里,似有五音十二律。轻点鼓捶,抬头一盼,如秋水寒星„于是她轻启朱唇,唱了起来。清晰,靓丽,婉转,无以复加。
白妞唱完后,台下正座上,有一少年说道:“当年读书,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空中设想,余音怎会绕梁?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众人说道:“梦湘先生所论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游罢济南府,老残从洛口乘船到奔曹州去了。此后目睹诸多腥风血雨,话题一转,开始谴责时弊。话题或又一转,也有寻仙问道,也充满寻常生活气息,很妙。
书中第一回有老残在登州一梦的情节,表达了作者刘鄂对清末时局的观点。刘鄂是个好人,这本书前面是1957年的出版说明,使用了众所周知的所谓阶级观点,未能给作者悲剧性人生以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