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和平小学樊毓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千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课前问卷调查中,我了解到多数学生千以内数拐弯数和中间有零的数的读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领悟和体验计数单位“千”产生的意义与价值,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建立一千的直观表象。
2.经历从工具计数到符号计数的发展过程,体会位值制与十进制计数法的优越 性,感受数学的价值。
3.结合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千”的认识;建立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 数数过程中如何数接近几百几十、整百时拐弯处的数。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数数,能准确读写中间有零的三位数。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 计数器 花生米
一、教学过程
师出示少年宫的实景图片和平面图。
师:谁能估计一下,少年宫能坐多少学生?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你们真会思考,以100 个座位为标准,看看大约有几个100,这样就好估千以内数的认识了。生活中还有很多比1000 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计数单位的价值
教师出示任务,请学生数出大约1000粒花生来。在数前,让学生先思考自己想怎么做。思考后组织交流。
师:有的同学想 粒一粒地数,有的想两粒两粒地数,要比一粒粒地数快一些。还有没有更快的?
师:哦!有的同学想出了100粒100粒地数。
师: 100粒是什么样呢,请你们动脑筋想-一个办法 很快地得到100粒。学生集体尝试。
教师请一个同学快速数出 10粒,放到小杯子里,这一小杯正好10粒。师:如果想再得到10,还用不用一粒一粒数了?
师:知道了10就这么多,我们就可以用10作标准了。
教师让学生 一小杯一小杯地数并依次放到教师的大杯子里,边放边让全班一起数: 10,20,30,..,100。
师:这一大杯正好100粒。10个十就是1个百。100粒花生差不多装满一大杯,装满大杯就可以看作100粒了。
师:现在我们想得到差不多1000粒花生,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师:咱们一起数!100,200,300,10个一百是1个千,也就是1000。
师: 1000粒花生这么多!接下来如果要装满1桶,你知道大约有多少粒花生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对!我们又得到了一个新的标准1000。如果数更大的数,就可以1000粒1000粒地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亲自动手数数的活动空间,学生在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亲身经历和体验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到计数单位的价值。)
三、运用多种手段,理解位值制与十进制计数法
1.数形结合,理解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呈现数小方块的动画)请学生边数边观察小方块的变化。
学生一个一个地数: 1,2,3,4,5,6,7,8,9,10。(板书: 10个一是十)
动画中10个小木块变成1列小木块,学生一十一十地数: 10、20、30、40、50、60、70、80、90、100(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动画中10列小木块变成10行X10列的小木块,学生一百一百地数: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板书: 10个一百是一千)
动画中10行X10列的小木块变为10X 10X10的大正方体。
师: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当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就可以用“千”作单位。“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较大的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数正方体的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点、线、面、体形成的过程,建立了计数单位的直观表象,并且体会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2.工具计数,经历位值制的演变过程
师(结合课件):古人甩绳结计数,后来又用石子计数,石子成了古人的计数工具,给这些石子起个名字,一、十、百、千就是计数单位。可有的石子还是很大,如果有更大的数,石子就会越来越大,计数也不方便。后来就有了把大小相同的石子,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来表示不同的数,这样就有了计数器和数位。
师(出示计数器):谁来说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板书:数位表。)
师:“千位”是今天我们新学的,千位在从右边数的第几位?
(设计意图:这种从直观到抽象、从工具到符号、从大小到数位的演变过程,为学生理解位值制奠定了基础。体会位 值制与十进制计数法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经历数数过程,体会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1.动手操作,深化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1)用计数器表示100、101。学生组织完后组织汇报。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101的?
在101的基础上,在计数器上按珠数: 101 102 103一直到120.(2)用计数器表示109、110 和111。师:109再拨1颗是多少呢?
师(演示): 个位上9个一了,再添上1个一,10个一是1个十。109的后面就是110。
师(拨出111):读出这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 每个数位上都是1,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继续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数到120。
师:从100数到120你有什么发现?和数百以内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别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98,再一个一个地数到203;拨出598,再一个一个地数到610;拨出999,再填1,该怎样拨珠、数什么?
师: 1000这个大数在计数器上用一颗珠子就表示了,多么简洁呀!
师:那么,千位上的这一个珠子表示多少?(板书:一千是由1个千组成的。)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你能从220起一十一十地数到310吗?
师:现在从100起,一百一百地数到1000。
师:无论是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来数数,帮助学生理解哪一位上满10,向前一位进1的道理,进而体会多位数中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为学生掌握拐弯数的方法提供了形象支撑。)2.数数练习
(1)以不同方式数数。
让学生利用计数器:从365连续数5个数;从960起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让学生脱离计数器:从146 起,连续数出后面的5个数;从897起,连续数出后面的5个数。
(2)填空练习
五、总结
师:我们学了“千以内数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出示一些含有三位数的图片资料,如:八达岭长城-~段长度7600米;人民大会堂有9770个座位;河马质量大约是1000千克;等等。
师:请你回去也搜集一些有 关千以内数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用你们收集的资料来学习读数和写数。
六、板书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是一百是一千 ……千位 百位 十位 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