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惠民县石庙镇孟家小学
冯春燕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认真听,你知道了什么?(播放长城视频)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屯兵、堡垒、瞭望、修筑、隔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1)指名读。(学生评价)(2)小老师领读
(3)对于这些字的写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4)带着刚才的提醒,再读这些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长城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议读感悟
1、面对着这么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呢?请大家读1—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在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写上感受。
3、交流汇报:(1)长:
①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长城?)
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比喻句把
比喻成 ;大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想一想,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 这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座
样的长城,把你对长城的印象读出来。长城真长啊,不愧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让我们带着骄傲和自豪齐读:[作者的感慨])过渡语:这是从远处看长城。那来到长城脚下,从近处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能使它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呢?(2)高大坚固:
①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②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
射击用。(出示图片,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
这真是一座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工程,让人们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感叹] 过渡语: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上,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发言)
当作者(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吗?从站、踏、扶、想说明已经来到长城上,与第一、第二段中的远看长城,站在长城脚下相衔接,想起劳动人民又引出下文,这就是咱们以前学过的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同学们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设计情景指导朗读)[在烈日炎炎下,在冰天雪地中,在饥肠辘辘中]
他们太辛苦了,那种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这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这么雄伟的工程竟然只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来完成,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赞叹[作者的感叹]
四、拓展延伸:
1、看到这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想到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你有什么要对长城或劳动人民说的吗?
2、让我们带着骄傲、自豪大声的对全中国、对全世界喊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作业布置:
1、根据搜集的有关的长城的资料,召开“我爱长城”交流会。
2、读一读资料袋的内容。
第二篇:长城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四年级下的学生已经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而长城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远又近。“远”是实际距离远,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游览过;“近”是心理距离近,“长城”一词从小就耳熟能详。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难点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教法为:情景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具体学法为:情境体验法、读书入境法、勾画圈点法、合作探究法、发散联想法。
我将本课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了解课文大意,重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第二课时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将对第一课时进行具体说明:
环节
一、情景导入,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找到的长城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长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感受、欣赏长城美景的同时,激起表达的欲望。接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感情地描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城》。
此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领学生巧妙地走进了文本。
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解决生字词,想想课文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文章的写作顺序。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验朗读的快乐,树立信心。
环节
三、图文对照,远看长城
首先让学生结合书本下方画面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交流读后感受。重点体会长城的长和比喻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用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在看图、学文和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环节
四、图文对照,近看长城
学生默读课文后总结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后,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动手画长城的瞭望口和射口以及屯兵的堡垒示意图,让学生在动手中能切身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然后指导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概括总结、动笔画一画、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到近看长城的壮观景象,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环节
五、立足文本,拓展想象
学生在音乐中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教师播放视频——《万里长城风光》片段,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自由朗读课文。
新课标特别强调朗读训练。这一环节的设计,让文本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通过音乐、图片及影像资料让学生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以情动情,以声传情,以读促情,长城的雄伟气势,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高效整合,突出重点。
环节
六、自选作业,课外延伸
出示三个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
这三个作业是本课的延伸,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做,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第三篇:《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教学这篇课文,可以“‘远看’‘近看’长城特点──—‘单看’条石体会血汗、智慧──‘多看’ 其它方面体会血汗、智慧”为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体会、观察、想象、感情朗读等手段理解长城的特点及修筑长城的艰辛,感受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及民族自豪感。
一、整体感知课文,引导质疑定标
1、检查字词,了解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2、学生质疑,提炼定标
学生自由质疑,筛选定标: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板书: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板书:世界奇迹?)同学们经过认真读书思考,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自读体会、观察、想象、感情朗读等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从“远看”到“近看”,体会长城特点
(一)研读“远看”,体会长城特点
1、学生自由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顺学而导,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一万三千多里”(13000里除以8里每天等于150天,要走整整一个学期──长)
(2)用形象观察法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先观察课文下边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两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出示长城视频,感悟长城的──气魄雄伟)
3、指导感情朗读。(多么长、多么气魄雄伟的长城啊!你能用朗读把长城的雄伟气魄表现出来吗?)
4、小结过渡:这样长,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其他国家有吗?所以作者这样赞美长城:(指向中心句)学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略读“近看”,体会长城特点
1、学生自由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结构。出示长城近景图,让学生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
3、从长城的设计巧妙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1)引读:城墙顶上___________________。城墙外沿_______________城墙顶上______________。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________________。
(2)自由谈设计特点,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4、小结:这么高大坚固的工程,让人不禁为其壮观震撼;这么巧妙的设计,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怎能不让人惊叹!(学生齐读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从“单看”到“多看”,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
(一)“单看”条石,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
(过渡:每一个站在长城上的人,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么伟大的工程是怎么建成的呢?)
1、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2、学生默读,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思考、体会、批注自己的体会。
3、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紧紧围绕数量多、重量大、设备差、山势陡来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
4、配乐,学生闭目想象,教师激情描述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悲壮场景。
5、配乐激情朗读──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6、小结。激情朗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二)“多看”其它,联系一、二自然段及课外积累,深入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过渡:“单看”是什么意思?(只看、仅看)刚才,我们只看了条石就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容易,如果我们再联系1、2自然段,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修筑长城的不容易?]
2、生读书、汇报:(1)高大坚固、十分平整、设计巧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2)从长逾万里、崇山峻岭体会到工程浩大,艰难──
3、激情引读,深化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及民族自豪感。
师:长城长逾万里,工程浩大──(生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长城高大坚固,永远屹立──(生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长城设计巧妙,举世瞩目──(生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 从春秋战国至明朝,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了多少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生接读:“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 所以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生读: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总结学法:同学们,我们这样前后联系、课内外结合阅读思考,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血汗和智慧。这是阅读课文的好方法,大家今后注意运用这个读书方法。
四、总结全文,延伸课外
师:(指板书)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长城的魅力,它那雄伟的气魄,它饱含的血汗和智慧,都无愧于世界奇迹。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亲眼目睹这世界奇观。也可以登录长城网站去更多地了解长城。)
第四篇:《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一)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通过品读 “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借助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1.默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
(三)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诵读涵泳中静心感悟。
2.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中抒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
第二课时(简案)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一、回读全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嘉、隔、慧”三个字的书写。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三、拓展延伸展示、交流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四、小练笔:赞美长城。
[课堂实录]
长城上课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冰心奶奶说读书好,读好书。你读过什么书?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就去游览雄伟的建筑那就是万里长城。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长城,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好,一起读一遍。生:读课题
师:读得真好,打开书,课文都预习了吧 生:预习了
师:先看看课文中的这些词,自己先小声地读一读出示课件上的词。生自由小声读
师:这里面觉得哪个词语不太好读需要给大家提醒一下。生:瞭望的瞭
师:对,刚才我听到大家读瞭望指导读瞭望 师:还有哪个词不好读 生:血汗的血指导读血
师:你们发现了吗,第三行的词都含有一个多音字指导读词 师:还有哪个词不好读 生:我觉得屯不好读。指导读屯
师:什么是屯兵?
生:就是在堡垒里兵都聚集在那儿。
师:说得很对,屯兵就是兵都驻扎在那,易于防守,这样的地方就叫 生:堡垒
师:非常坚固。堡垒的垒怎么写,来跟我一起写,上面的撇折点要写得匀称,下面的土要长才能稳,你看多像叠土成墙的样子
师:写完垒,我们再一起响亮地读一读这十个词语。生读词语
师:这十个词一会儿学习课文时再边学边理解。
师:读得非常好,这些词意我们一会边读课文再理解,下面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还做了记号,这说明认真了,思考了,非常好,通过读书你知道了长城的哪些情况?生:我知道了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长城有多长你知道了,还知道了 生:长城是用石和方砖垒成的 师:你读书非常细心,你呢 生;我还知道长城顶上特别宽 师:你也是细心的孩子
生:我还知道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奇迹 生:我知道长城修在八达岭上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其实作者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是按一定顺序的?你发现了吗 生:它的顺序是从远到近
师:从远到近,对了,板书“从远到近”,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生:第一自然段第一小段话远看长城有个远 师:这是远,那近呢
生:„„ 师:没关系,细细地找一找你找到了
生:就是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看着非常明显,就是近处看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近看长城就比远看要清晰一些师;多有道理啊,作者是在从由远到近地看长城。(板书)除了看到的,作者还写了他——你说 生:还有他想到的 师:从看到想,咱们就按作者的这个顺序,我们先一起去远看长城,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像 生读
师: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很长 师:很长,就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生再读
师: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
生:„„ 师:二十多年有一个叫XXX的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来,读出我们的惊叹。谁来读,就读写长的这一句生读师:令人惊叹的长,还有谁来读,请你生读 师:真是万里长城万长,全班男同学我们一起读。男生读
师: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觉得它怎么样 生:长城是弯弯曲曲的 师:感受到了它的形状,还有
生:感觉它很雄伟,像一条龙师:你是从这句话感觉的吧,来,就读读这句生读师:崇山峻岭,那是怎样的山啊
生:一座座连起来非常高非常雄伟的山 师:连绵不断的
生:就是高高低低的师:把你的高高低低的再换一词来说生:这叫连绵起伏师:崇山峻岭还是什么样的山 生:非常高
师:高大陡峭,这就是崇山峻岭,这长城就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下有气势吧 生:有
师:想像一下顺着连绵起伏的山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生:一下高一下低,一下转过来,一下转过去。生:非常险要,是悬崖峭壁师:还有吗 生:非常雄伟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生:很陡峭师:是山陡峭随着起伏 生:很美
师:姿态真美啊,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生:想
师放课件演示长城
师:你们看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他时而盘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一起告诉我 生:蜿蜒盘旋
师:对,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多美呀,多有气势啊,谁再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生读
师:谁能读得比她更美,更有气势?找个男孩子一男生读 师:美中有气势,来,同学们一起读。师:好一条东方巨龙,我们走近长城好吗? 生:好
师: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看图,看课文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地方?在图上把这些地方标出来。静静默读。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谁上来,指给大家看,带上书一生上台:这是一个城台的垛子,主是城台,师:同学们,她标的,是课文写的一样吗?这些设置有什么作用吗?你读出来了吗? 生:射口可以用来射击 生:瞭望口是瞭望远处用的 师:查看敌情 生:城台是屯兵用,师:对了,屯兵还可以——
生:还可以把备用的枪枝放在里面 师:看书,除了屯兵还可以
生:互相呼应师:你看既能屯兵又能呼应,真是一举两得,还读出谁的作用
生:垛子可以当防护墙师: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同学们读懂了它们的作用,同学们你们看——指着图,从瞭望口建敌情,城墙之间可以互传信息,驻扎在城台里的士兵可以迅速跑到城墙,从射口有力的射击敌人,你看有长城在,敌人能打得进来吗?这样的长城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难攻 生:坚固 生:高大坚固 师:好词 生:天衣无缝 师:想得很周全
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板书)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销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为了一睹长城的雄姿,成千上万站的在长城上,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作者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己读,读好后,你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再反复读一读,可以放声地读。生读。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那句话。请你 生: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师:从这句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时很艰难
师:修筑长城非常得难,同学们也来看看这句话从哪里你看出了劳动人民难?生:我从一步一步体会到的,那时山非常陡峭,他们又要背着山石
师:多么艰难的一步一步,还有哪读出了难
生:两三千斤重,我们一个同学才五十多斤,三千斤重,那不累死了
师:两三千斤重,大概是我们全班五十个孩子体重的总和。多难搬啊,你还从哪里看出了难? 生:从数不清读出难,下面说一块有两三千斤数,那条石数不清
师:数不清的条石,多重啊生:条石压在肩膀上,山这么陡峭,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师:这字里行间都写满了难。你还发现了?
生:就是陡峭。条石特别重,压在身上就特别大的压力,山还很陡峭很容易滑下去 师:沉重的石块,还有陡峭的山,真是无法想像的难
生:没有车,没有起重机。都靠劳动人民的肩膀,十分的艰难
师:没有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修筑长城多难啊,还有什么地方能读出难?生:还从一步一步看出来。两三千斤重就等于五十多个孩子,还有无数双手,无数个肩膀,他们一步一步的修过来,还要接着来铺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抬上这个词可以说明,因为当时没有机器,只能用手,抬上去是很重的 师:从一个抬字感受到了,还有
生:还有靠着无数肩膀,无数的手,无数看出很难„„很多人为建筑长城付出血汗。师:还有新发现吗
生:我从数不清看出师:真是困难重重,来,把我们体会到的送到这句话中。你来读生读师:尽管困难重重,长城还是修筑成功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劳动,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边听边想象。师范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有很多人受伤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人从陡峭的山掉下来摔下来 生:我看到了很多人最后被压死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他们抬着条石无奈的低着头,我看到了那些人民为了长城都累死在长城脚下。师:一块石头那么重,劳动人看到血汗,一块石条这么重,怎么办,生:我还看到监工在打民工师: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年累月的劳动,请你读生齐读 师:这样的工程也不是一段两段,而是绵延万里,一起再读齐读
师: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拿起书,自己再读读第三自然段。配乐指名一男生读课文。师:我们的祖先用,留下了这笔光辉灿烂的遗产。欣赏媒体——长城 师:此刻,你面对长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长城我爱你 生:长城我为你骄傲 生:谢谢祖先们师:谢谢你
生:长城你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师: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世界(出示课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
生: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师:俄罗斯原总统赞叹说生: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这样大的工程师:以色列前总统说
生: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赞叹: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如果你还想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你可以点击屏幕上的网站,这节课就上到了,下课
第五篇: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结合图片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屯兵、堡垒、瞭望口”等词语的意思。借助字理会写“隔”字。
2.通过朗读,借助资料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欣赏歌曲,感受作者对长城的赞美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感受作者对长城的赞美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过程:
一、欣赏长城图片,让孩子谈感受,可以用一个词,也可以用一两句话。也可以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要求:边读边思考,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思考看文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三、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些句子让你感受了长城气魄雄伟,是伟大的奇迹?
(一)学生读文、勾画、批注。
(二)汇报 1.品析句子,2.理解词语 3.指导书写“隔”,利用字理。4.理解垛口、瞭望口、射口。
5.理解“互相呼应”从课文内容上理解,(填充资料)从写作方法上理解。
每一次汇报都会到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播放《长城长》歌曲,感受长城的是伟大奇迹。
五、带着问题下课
六、若有时间,再写几句赞美长城的话。板书设计
长城
长 远
看
奇迹
高大坚固近
血汗 智慧 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