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23《带刺的朋友》优质课教学设计
23带刺的朋友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2个字,会写“红枣、摆动”等17个词语。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
1.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难点
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1.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的生字,可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灵活的方法识记。
可以借助形声字的形旁理解字义。比如,“馋”的食字旁提示这个字与吃东西有关。可以充分利用熟字来识记。比如,“缓”可用熟字“暖”换偏旁来识记。可以利用造字法来识记。比如,“悤”加“耳”(听力器官)另造“聪”代替,强调耳朵灵敏,善于通过辨听声响来洞察环境。
本课的多音字“扎”,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辨音。比如,小时候我最怕两件事,一是扎(zhā)针,二是扎(zā)辫子。每次遇到这两件事,我都是拼命挣扎(zhá)。
(2)写字。
要重点指导本课易混的字。要引导学生仔细对比观察,发现它们的区别。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贯穿其中,一条是“我”,一条是刺猬。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刺猬偷枣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在此过程中“我”前后的情感变化,圈画关键词:惊讶、猜测、监视、恍然大悟、钦佩。抓重点段落,概括理清刺猬偷枣的过程:爬树摇枣——逐个归拢——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3.朗读课文
课文引人入胜地描写了刺猬月下偷枣的有趣情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心情的起伏变化,读出相应的语气。朗读刺猬偷枣的内容,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感,读出趣味性。
4.课内外结合本文节选自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原文除了写刺猬偷枣,还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让学生读一读,将阅读触角从课内延展至课外,获得更多的阅读感受。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题目的意思。
(2)搜集有关刺猬的资料和图片。
(3)搜集作者宗介华的简介。
(4)初读课文,对本课生字能口头组词,对于易错字可和同桌讨论记忆的方法。这篇课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比较多,可以用演一演的方法去理解词语,感受小刺猬的聪明伶俐。
(5)再读课文时,找出文中作者对刺猬称呼的变化,可联系生活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试着带着感情读一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2个字,会写“红枣、摆动”等17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谜语。(以动画的形式出现谜底和刺猬的图片)
课件出示:
生在田野中,昼藏夜里行。
身背一身刺,遇敌呈球形。
(打一动物)
1.同学们,猜一猜,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刺猬)
2.通过这则谜语,你知道了刺猬有什么特点?
生:刺猬白天隐藏,夜间觅食活动,满身是刺。
3.是啊,刺猬身上的刺作用可大了。
课件出示:一幅刺猬在枣树下觅食的图片。
同学们,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抢先行动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刺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教师板书:带刺的朋友)
4.课件出示课前搜集的作者资料。
宗介华,北京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特别擅长撰写儿童文学作品,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很多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
文学成就:电影文学剧本《傻大洋与精二洋》获1992年全国儿童读物奖,长篇儿童小说《太阳花》获2001年文化部蒲公英儿童读物奖金奖。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太阳花》《山猴子》;中短篇小说集《宗介华含谜小说选》《爸爸您姓什么》;散文集《访苏的足迹》《会飞的伙伴》;报告文学集《成才之谜》;中短篇科学童话集《马戏团里的不速之客》等。
5.助学资料。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斑斑驳驳:指植物和其他物体将阳光阻挡而产生的光斑。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诡秘:(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
兴许:也许;或许。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明白。突然一下子醒悟过来。
设计意图:
由谜语导入,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谜语提炼出刺猬的特点,为下面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及偷枣本领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识字方法:
枣、馋、缓、讶、测、监、恍、悟、逐、扎、聪
①借助形声字的形旁理解字义:“馋”是食字旁,与吃有关,是指嘴馋;“恍、悟”偏旁都是竖心旁,字义和心理活动有关。
②熟字记忆:缓—暖;测—则;监—蓝。
(2)多音字指导:扎(zhā
zā
zhá)
课件出示小练习:
课件出示:
扎:A.zhā
B.zā
C.zhá
①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②小时候我最怕两件事,一是扎()针,二是扎()辫子。每次遇到这两件事,我都是拼命挣扎()。
(3)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读得是否正确,句子读得是否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刺、枣、颗、忽、暗、伸、匆、沟、聪、偷、追、腰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暗、伸、沟、聪、偷、腰
左宽右窄:刺、颗
上下结构:枣、忽
半包围:追
独体字:匆
(4)老师范写。
易混字指导:重点指导“刺—枣、忽—匆”。“刺”左边部分有沟,而“枣”上边部分没有沟;“刺”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最后一笔是点,右边部分细长,而“枣”是上下结构,上边部分宽扁,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边部分的两点。“忽”的上边部分没有一点,“匆”不能漏写一点。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6.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名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
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以学生预习中的前置性学习为背景,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以查促学,聚焦难点,重在突破,提高课堂效率。对于预习中暴露出的问题,需要“浓墨重彩”地从音和形的角度加以教学。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2.梳理结构。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3个部分。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秋天的枣树上挂满了令人眼馋的红枣。
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写小刺猬“偷枣”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对小刺猬的担心和牵挂。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方法提示:采用提问法,先找主人公,再看他干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最后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天晚上,“我”来到枣树旁边,看到了小刺猬爬上树枝摇落红枣,然后下树就地打滚儿,用背上的刺扎枣,最后成功地驮着满背的枣跑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学生一些方法,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好主要内容。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一、复习巩固,感知全文。
1.课件出示字词。
带刺、一颗枣、忽然、黑暗、伸出、匆匆
水沟、聪明、偷枣、追赶、弯腰
(1)听写。
(2)教师订正。
2.选用听写词语中的部分词语,简单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天晚上,“我”来到枣树旁边,看到了小刺猬爬上树枝摇落红枣,然后下树就地打滚儿,用背上的刺扎枣,最后成功地驮着满背的枣跑了。)
设计意图:
通过听写词语,巩固、强化了易混字的字形。运用所写词语介绍刺猬,初步建构了刺猬的形象,为学习后文打下基础。
二、认真品读,析文悟情。
(一)学习第一部分:“满树红枣”(第1自然段)。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枣子更诱人?
课件出示:
①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看着就让人眼馋。
②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分小组读,哪一段的描写更诱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小组交流。
3.小结:第一段简明扼要,第二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结合课文的内容选用第二段更诱人,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出下文刺猬偷枣的情节。
4.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指导朗读:朗读时,应用轻快的语气,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
(二)学习第二部分:“刺猬偷枣”(第2~11自然段)
过渡:这么诱人的红枣,谁看了都会垂涎欲滴的,别说是小刺猬了。那么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呢?
1.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课件出示: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指名读。
(2)小组讨论: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的评价是怎样的?
(3)汇报:暗暗钦佩、高明。
①板书,谁来解释“高明”?(高明:见解、技能高超。)联系上下文说说“高明”的意思。
②“暗暗钦佩”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在生活中你有“暗暗钦佩”的时候吗?
预设: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暗暗钦佩”的,它的意思是说在心里佩服。我也有这样的时候,我们班平时成绩不好的李明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月考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当时我就暗暗钦佩。
③刺猬偷枣的技术十分高超,所以作者暗暗钦佩。
2.交流、板书刺猬偷枣的过程。
过渡:作者暗暗钦佩刺猬偷枣儿的本领高超,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并圈出能说明刺猬偷枣高明的关键词。
(2)作者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刺猬的高明呢?
(3)指名交流:读句子,谈体会。
(4)课件出示:(板书:爬树)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①指名读句子。
②理解“诡秘”的意思。(诡异、神秘)
③这个“诡秘”说明了什么?(刺猬小心翼翼、警惕性高)
④作者为什么称刺猬是“那个东西”?
(作者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在往上爬的时候,不带有喜欢或憎恶的情感,所以称之为“那个东西”。)
⑤句末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这里的省略号说明那个东西还在继续爬,“我”也还在继续监视。)
⑥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语气要轻些。
(5)课件出示:
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板书:摇枣)
①这里的“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它的近义词。(好像、可能、大概)
②这是一个表示猜测的词语,为什么作者不能肯定地表示刺猬是在用力摇晃?(因为天黑,看不清。作者这样表达是前后呼应。)
③那作者是根据什么内容作的推测呢?(根据下文作者听到“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的声音作的推测,所以作者才用“兴许是在用力摇晃”。)(用词严谨)
④想象刺猬“用力摇晃”的情景,说说这只小刺猬给你的印象。(有趣、聪明)它一边摇,一边在想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
生1:我摇我摇我摇摇摇!多摇几个枣,给我那可爱的小宝宝。
生2:多摇几个枣,好好吃个饱。
⑤多种方式的朗读。(师生合作读、个别读)
(6)课件出示: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板书:落地)
①“噗”是拟声词,指重物落在地上的声音,说明“那个家伙”摔得不轻。
②作者称刺猬是“那个家伙”,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因为刺猬把红枣晃掉了一地,作者产生了厌恶的情感,所以称之为“那个家伙”。)
(7)课件出示: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板书:归枣)
①散落:“散”读“sàn”,表示刺猬身边全是枣,左一个,右一个,很凌乱,很分散。(教师示范读)
②这时的刺猬高明在哪儿?(归拢、打滚)
③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归”。(聚拢)
④刺猬为什么要把红枣聚拢?(抓紧时间,提高效率),这刺猬真聪明!
⑤想象刺猬忙碌着把枣子聚拢在一起时,刺猬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1:如果我能把所有的红枣都带回家该多好啊!
生2:我得快点把红枣归到一起,不能被这家主人发现,这样才能带走更多的红枣。
(8)课件出示: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板书: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①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着、扎、圈
②这时的刺猬又高明在哪儿?
③这里作者又做了大胆的猜测,来说明刺猬的机灵。
④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出刺猬偷枣时灵巧、敏捷的语气。
(9)课件出示: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①“钦佩”“聪明”“高明”这几个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小组讨论后回答。
预设:“我”由开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到发现它偷枣时厌恶地称之为“家伙”,最后发现小刺猬的聪明而转称为“聪明的小东西”。这一情感的变化,体现了“我”对小刺猬这个“带刺的朋友”的喜爱之情。不只是作者,我也喜欢上这个带刺的小家伙了。
②多种方式朗读。齐读、男女生赛读。
3.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刺猬偷枣的过程,但根据作者提供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我们也能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讲清楚。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板书,然后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这句话作为开头,同桌之间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时,请用上“爬、摇、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还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使自己的复述更连贯。
4.课件播放小刺猬偷枣的视频。(大约2分钟)指名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设计意图:
理清刺猬偷枣的过程,是阅读的第一个层次,为有序表达做准备。紧扣刺猬偷枣“本事高明”,对话语言文字,将文字化为生动的画面。再品读描写刺猬偷枣场面的语段,读出第二个层次——有趣,吸纳积累了语言,为趣味表达做准备。
三、启发阅读,拓展延伸。
“我”目睹了刺猬偷枣的过程,不禁对它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心。
课件出示: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
1.小组发挥想象交流。
2.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3.搜集作者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其中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找来读一读,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对小刺猬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
阅读从选文走向原文,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需要老师激发阅读的期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点燃阅读的热情,扩大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昭示着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在教学设计中,强调“自主阅读,角色体验,感悟实践”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紧扣“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这一中心句,品味细节,从偷枣、运枣来组织教学,在诵读和品味中激发学生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后,入情入境,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内化吸收。
成功之处: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
因为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多,所以后面的教学中时间有些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
教学建议:
以后在课前准备上要更加充分,不仅备知识,备方法,更要灵活掌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篇:【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A 带刺的朋友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反思参考1)带刺的朋友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尤其是说话练习部分,没有时间指名较多的学生来练说,连起来介绍这一环节跳过了,拖堂5、6分钟.反思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觉得在前半节某些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1.导入环节“看图说话”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看了图,仅说出了“图上画着红枣和枣树”,在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说具体上花了一些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明确说话要求,训练说话完整的能力.2.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一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第三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一:带刺的朋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背诵课文5-7节。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运用比喻手法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
4、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2.教学重点/难点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3、会用不同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表述。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要去一座农家小院,“秘密”会晤一位带刺的朋友——学生齐读课题。
嘘,轻点,再轻点,千万不要惊动它哦!你们先静静地呆着,熟悉一下环境。
2、出示第1节。
(1)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为什么喜欢?
“挂满”、“一颗颗”、“无数”可以看出枣子丰收了。“飘香”、“玛瑙”看出枣子香味、颜色诱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具体、生动。(2)指导朗读。
玛瑙是没有生命的,可是满树的红枣却能透出蜜蜜的香味,随风飘溢,于是在一个风轻月淡的夜晚,引来了那位“带刺”的朋友。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根据要求预习课文。
2、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呢? 正音:径兴散 学生自己归纳。交流,归纳。
板书:刺猬偷枣、刺猬护身
3、同桌边读课文,边完成课后题1。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惊愕()诡秘()本事(清楚()兴许()径直(交流理解。
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正确地读一遍。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辨字组词。
鬼()鄂()()
诡()愕()()
2、照样子填词。)馋搀)
例:红枣(一颗颗)红枣
刺猬()刺猬 树枝()树枝 圆---圆(乎乎)
直---直()软----软()斑驳-斑斑驳驳
许多-(时(隐)时(现)
时()时(课后习题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朦胧 惊愕钦佩 时隐时现
2、读熟课文。))诡秘 摇晃-(时(兴许)时(径直))篇二:
15、带刺的朋友 教案
15、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运用“读、议、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
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刺猬偷枣、刺大黑狗护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
明、本事大。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要去一座农家小院,“秘密”会晤一位带刺的朋友——(媒体出示)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完成练习。
“带刺的朋友”是指,课文写了关于它的 件事,分别是
和。
2、学生交流。
板书:刺猬偷枣 刺猬击退大黑狗的进攻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颗颗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飘香的玛
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那枣长得多好啊!)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颗颗枣儿。
(1)读一读,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指导朗读,用朗读表现出动态美。
2、那令人垂涎欲滴的枣儿引来了一个小家伙,那就是——刺猬。小刺猬来偷枣啦。默读课文第2—9节,划出一句概括介绍刺猬偷枣的本领句子。
出示: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1)“高明”是什么意思?
过渡:那么,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在哪儿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2-9节,边读
边思考,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用曲线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习重点语句。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
(3)轻声读读这些句子,任意选择一句可以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也可
以发表自己见解,谈谈刺猬本领高明之处。如果你又要说还要读,那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还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也感觉到这只小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难怪小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5)齐读第9小节。
△ 理解“钦佩”(赞扬、佩服),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谁来用钦佩的语气来夸夸这只小刺猬呢?(指名读)(齐读)
(6)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也仿佛亲眼看到了小刺猬是怎样一步步偷红枣的场面。我想能够让老师有这种感受的,一个原因是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写得非常具体。小作者是怎么写具体的呢?我们先来看小刺猬的动作,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小刺猬动作的词,在下面加上小圆圈。(生画,交流)(7)交流板书:爬 摇 掉 归 滚 扎 驮 跑
师小结:正是小作者注意仔细观察,然后又能抓住小刺猬的动作,将它做了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写具体,才能让大家如同亲眼所见小刺猬偷枣那精彩的场面的。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再来再次感受一下小刺猬偷枣的有趣场面。
(8)师生合作朗读。
师: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我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我赶紧躲在了一边,惊愕地注视它的行动。
生:只见刺猬诡秘地爬上了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挂满红枣儿的树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落了一地。
师: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生: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
师: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你猜怎么着?
生:它把枣逐个归并在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个滚儿。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
师: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 生:“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3、师: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此时此刻刺猬一家出来散步,还击退了大黑狗的进攻。用浪线划出描写大黑狗的句子,读一读,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大黑狗?
过渡:刺猬只要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就能击退了大黑狗的进攻。难怪小作者会说
出示:“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指导朗读。
4、师生合作朗读10-15节。
四、总结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刺猬偷枣和击退了大黑狗进攻的本事还真大呢!和作者一样,你们一定也喜欢上了这只聪明、机灵可爱的带刺朋友吧!
2、交流语言直播厅。
(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资料。
(2)大组交流。
3、师:有趣的小刺猬本事真高明,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只要我们平时多进行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朋友的。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
偷枣
刺猬
击退大黑狗的进攻 篇三:《带刺的朋友》教案
15、带刺的朋友
执教者:任斌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
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试背5—7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枣、击退大黑狗自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
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15 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
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_ ___和______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2、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两件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枣子更诱人?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
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
1、2组3、4组读,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 2)交流。
3)小结: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结合课文的内容选用第二句更合适,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
出刺猬偷枣的情节。
4)指导朗读:比喻要读得优美些,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二)学习2-9节“刺猬偷枣”
过渡:这么诱人的枣子,谁看了都会垂涎欲滴的,别说是小刺猬了。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节,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评价,并用直线划出来。
1)交流,出示: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板书:钦佩 高明)
(1)板书,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联系上下文说说
高明的意思?
(2)刺猬偷枣技术高超,所以作者暗暗钦佩。
2、交流、板书偷枣过程 过渡:作者暗暗钦佩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小动物偷枣的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
怎样偷枣的呢?指名开火车接龙读课文2-9节,其他同学用曲线划出刺猬偷枣的句子,并圈
出能说明刺猬偷枣高明的关键词。
1)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
明?
2)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
(1)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就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①理解“诡秘”---(诡异、神秘)
②这个诡秘说明什么?(小心翼翼、警惕性高)(板书:爬树)
③指导朗读刺猬诡秘地向上爬着,读的时候语气要轻些。
(2)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
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板书:摇枣)
①这里的“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它的近义词?(好像、可能、大概??)
★②这是一个表示猜测的词语,为什么作者不能肯定地表示刺猬是在用力摇晃?(天黑,看
不清。作者表达前后呼应。)
③那作者是根据什么内容作的推测呢?与下文作者听到“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 地落了一地”的声音,所以用“兴许”、“用力摇晃”。(用词严谨)
④★“摇晃”(想象刺猬“用力”摇晃的情景):说说这小刺猬给你的印象(有趣、聪明)它一边摇,一边在想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我摇我摇我摇摇摇!多摇几个枣,给我小宝
宝;多摇几个枣,好好吃个饱。)
▲读、背(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背、自己背)
(3)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板书:落地)
①★“径直”(结合语境理解):笔直、直接。
②为什么要直接掉下来?节约时间(动作快),这的确是一只聪明的刺猬。
③▲读、背(做动作背)
(4)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板书:归枣)
①★散落:示读音sǎn 没有约束;松开。sàn分散地往下落;分散,不集中。
选读音sàn;那就意味着刺猬身边全是枣,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东
一个(西一个),很凌乱,很分散,读。
②这时的刺猬高明在哪儿?(打滚),想象读:“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发现前面还有
一个枣,再“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又发现左面有一个枣,接着又“扑噜”一下,打了
一个滚,还发后面??等把枣子滚完了,也转晕了,看看,到底还漏了那个“高明”的地方? ③★“归”(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聚拢。
④为什么要把枣子聚拢?(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交流,这刺猬真!
⑤★想象刺猬忙碌着把枣子聚拢在时,刺猬心里怎么想的:。
⑥▲读、背(同桌互相背)
(5)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
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板书:打
滚扎枣、驮枣快跑)
①★读准四个多音字的读音:怎么着、扎、长、兴
②★这时的刺猬又高明在哪儿?驮、跑(动作描写)
③★这里作者又做了大胆的猜测,说明刺猬的机灵。④▲读、背(读出刺猬偷枣时灵巧、敏捷的语气)
5)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刺猬偷枣的过程,但可以根据作者提供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我们
也能把讲个八九不离十,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板书,然后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
句话作为总起句,同桌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时,请用到“爬、摇、掉、归、打滚、扎、驮、跑”着8个动词,还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
接词使自己的复述更连贯。
6)指明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板书设计:
15、带刺的朋友(刺猬)喜爱 钦佩
偷枣 2-9 落地归枣高明
驮枣块跑
刺狗10-15 第二课时
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到:刺猬能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其实他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二)学习“刺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1、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交流,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1)在作者看来,刺猬的举动很——“鬼”,出示“鬼”意思?
①死后的灵魂②有不良嗜好的人③躲躲闪闪,不光明
④恶劣,糟糕⑤形容词,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2)刺猬怎么“机灵”了?(缩成一团)
2、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此刻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它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出示: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如同。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心想:!
3、原来爸爸说的“狗啃刺猬——没处下嘴”是指刺猬受到狗的袭击时。板书:缩成团
4、师:刺猬用刺击退了大老黑,我高兴得直拍手,由衷地感叹:“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三)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地观察,生动地记叙了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作者通过写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们称为——(齐读课题)他是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
第四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15、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运用“读、议、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刺猬偷枣、刺大黑狗护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把刺猬偷枣整个过程写具体、生动,尤其是一连准确的动作描写。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要去一座农家小院,“秘密”会晤一位带刺的朋友——(媒体出示)学生齐读课题。
嘘,轻点,再轻点,千万不要惊动它哦!你们先静静地呆着,熟悉一下环境。
2、媒体出示第1节(背景音乐)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师: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为什么喜欢?(2)指导朗读。
师:玛瑙是没有生命的,可是满树的红枣却能透出蜜蜜的香味,随风飘溢,于是在一个风轻月淡的夜晚,引来了那位“带刺”的朋友。(再现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呢?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同桌讨论一下。(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2、学生交流,板书:
刺猬偷枣 刺猬护身
三、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师:刺猬偷了自家的枣,扎伤自家的狗,作者还亲切地称他朋友。什么是朋友?
师:对呀,彼此之间有交情,情感的人被称为朋友。那么,“小作者”对刺猬到底倾注着怎样的感情呢?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读读课文,思考:
(媒体出示)“我”对刺猬有怎样的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集体讨论,媒体出示相关语句。通过朗读体会句中情感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相关句子
“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1)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喜爱、钦佩之情)
过渡:那么,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在那儿呢?请你们认真读课文2-9节,边读边思考,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用曲线划出相关的语句。
3、学习重点语句。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
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1)边读边思考:哪些词语体现出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2)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读出刺猬偷枣时灵巧、敏捷的语气)
师:小刺猬偷枣时的动作很有趣,作者采用拟人手法,把小刺猬写得格外讨人喜欢。
师:谁能把它的聪明劲儿读出来吗?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也感觉到这只可爱的小家伙的确十分聪明。你看!(出示媒体动画)
师(配合画面):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我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我赶紧躲在了一边,注视他的行动。只见刺猬诡秘地爬上了老杈,又爬相伸出的枝丫。只见它把树枝用力摇晃,红枣“噼里啪啦”落了一地。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它把枣逐个归并在一起,就地打个滚儿,飞快地溜走了。师: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一部分内容。
师:谁来用钦佩的语气来夸夸这只小刺猬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此时此刻刺猬一家又如何呢?
(师生合作读)
四、回归课题,体会“朋友”两字。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课题不直接写“刺猬”,而要写“带刺的朋友”了吧!再读课题
15、带刺的朋友。
五、拓展作业(媒体出示)
1、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抄文中描写小刺猬的句子。(一句)
*
2、拓展:从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一位动物朋友。
第五篇:带刺的朋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背诵课文5-7节。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运用比喻手法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
4、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2.教学重点/难点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3、会用不同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表述。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要去一座农家小院,“秘密”会晤一位带刺的朋友——学生齐读课题。
嘘,轻点,再轻点,千万不要惊动它哦!你们先静静地呆着,熟悉一下环境。
2、出示第1节。
(1)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为什么喜欢?
“挂满”、“一颗颗”、“无数”可以看出枣子丰收了。“飘香”、“玛瑙”看出枣子香味、颜色诱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具体、生动。(2)指导朗读。玛瑙是没有生命的,可是满树的红枣却能透出蜜蜜的香味,随风飘溢,于是在一个风轻月淡的夜晚,引来了那位“带刺”的朋友。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根据要求预习课文。
2、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呢? 正音:径
兴
散 学生自己归纳。交流,归纳。
板书:刺猬偷枣、刺猬护身
3、同桌边读课文,边完成课后题1。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惊愕()诡秘()本事(清楚()兴许()径直(交流理解。
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正确地读一遍。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辨字组词。
鬼()
鄂()
()
诡()
愕()
()
2、照样子填词。)
馋
搀)例:红枣(一颗颗)红枣
刺猬()刺猬
树枝()树枝 圆---圆(乎乎)
直---直()软----软()斑驳-斑斑驳驳
许多-(时(隐)时(现)
时()时(课后习题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朦胧
惊愕
钦佩
时隐时现
2、读熟课文。))
诡秘 摇晃-(时(兴许)时(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