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愿》教学设计
《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字写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通过读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标题“心愿”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触动心灵,升华感情,努力实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渴望内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搜集希望工程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资料,了解希望工程。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希望工程?
2、板书课题,导入新棵: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非常另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心愿》。
二、引导字读,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学生字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并认真读这些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4、学生熟读课文。
三、鼓励自读,合作质疑探究。
1、同学们,相信你们读了课文后,一定有许多的问题吧,再读一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还不能解决的就把问题提出来,让小组长把小组成员问题归纳记录下来。
2、各小组反馈归纳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体的大归纳。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再读课文,你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帮你们归纳出来了,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小组互相质疑,归纳出了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主要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答这些问题。
二、课文释疑,理解课文。
1、复习旧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都归纳出哪些主要的问题吗?(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主要问题)
(1)刘爷爷怎么知道“”我因生活贫困辍学了?(2)刘爷爷怎么资助“我”上学?
(3)“我”又是怎样知道刘爷爷是用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他的心愿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当“我”来到刘爷爷的坟前,跪在地上,以孙子的名义点上了一支红蜡烛时,会说写什么?
2、汇报交流问题Ⅰ。
(1)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这封信,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3)是的,有许多像刘爱欣这样的爱心人士,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除了这些人,我们还应该感谢哪些人呢?
(4)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受到了刘爱欣的资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因为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再也不用因为贫困而辍学。
(5)有感情地朗读1-3节。
3、汇报问题Ⅱ
(1)指名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A、“从那以后,几乎每月都能按时收都刘爷爷的来信和汇款。”
B、“几年过去了,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但是,从我升入初中那天起,刘爷爷除了汇款,再没来过一封信。”
(2)由于刘爷爷几年的资助,也由于自己的努力,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
4、汇报问题Ⅲ
(3)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真是令人感动,一个老人,用自己捡破烂的钱资助了一个即将辍学的孩子,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然伸出援助之手。着和有钱人资助贫困生相比,更让人感动。
(5)我知道情况后,我的心情怎样?(6)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学生自由读一读,互相交流读后的感想。
5、问题Ⅳ
(1)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地点拨。(2)学生反馈。
小结:我在刘爷爷的资助下,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将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刘爷爷在这种捐资助学上午行为也深深地鼓励着我,今后,我也将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这篇课文让我们很感动。一个老人,在自己生活不富裕的情况下,用拾破烂挣来的钱资助即将辍学的孩子。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那么,你们知道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吗?
2、学生搜集到的捐资助学的事迹资料。
四、总结全文。
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像刘爷爷这样捐资助学的行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行为展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扶困济贫的优秀品质。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找身边捐资助学的事迹。
第二篇:《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
父母 中国迷 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第三篇:心愿教学设计
第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解”等8个 生字,认识多音字“供”,正确读写并理解“辍学”。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刘爷爷和“我”的心愿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第二、重点难点:
1、认识多音字“供”,正确读写并理解“辍学”。
2、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熟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第三、教学准备:课件 第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带来一首优美的歌曲,请大家静下心来,认真的聆听。(播放视频歌曲《心愿》)
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心愿》。出示幻灯片 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心中都属于自己的心愿。哪个勇敢的孩子想来说一说自己的心愿呢?(学生自由说自己的心愿。)同学们的心愿都很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心愿的文章。(板书课题:
11、心愿)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下面老师播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注意字词的读音。
2、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相互检查昨天字词预习情况,拿不准的字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可以好开始。三分钟时间到,3现在我们来通过一个摘苹果游戏,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请同学们开火车读红苹果上的字,并给每个字组两个词语。我们看看哪个组摘到的苹果最多。
4这些字中有三个多音字,看谁火眼金睛能找出来。解 供 挣
5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供” 谁能说说它的两个读音,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除了供,在这一课还有几同音字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密 蜜 秘 选词填空看谁能很准确的,请同学来白板上填写
三、整体感知文本。
1你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这些生字,老师相信课文读的也一定很好,谁愿意先来展示自己?同学注意在别人朗读时你要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读课文
2、复述课文内容: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哪位自信的孩子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
你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
但是要注意,我们在概括一件事情的时候注意要说清楚六要素,既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那位同学在完成的概括一遍 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刘爱欣爷爷通过希望工程了解了“我”由于生活贫困辍学的情况后,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即使是去世后,仍然留下五千多元钱,继续供“我”上学。)
3、请同学们默读全文课文,找一找题目中的“心愿”是指谁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各是什么?还可以拿起你的笔边默读边标注,或者写下你的感受和体会。请同学来回答(刘爷爷)
老爷爷的心愿是什么?(让我上学)
这个心愿指的仅仅是刘爷爷的心愿吗?还有谁的心愿?谁来回答 我 好好上学
这是在得到刘爷爷资助后的想法。
四、结束:在很多偏远山区的,还有很多孩子他们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宽阔的操场,没有可口的午餐
板书:
《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保定市向阳小学
史荣丽 2013年5月
第四篇:《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刘爱欣爷爷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知道刘爷爷和“我”的心愿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我”是怎么了解到刘爱欣爷爷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这一情况,来体会刘爷爷对“我”的资助和关心以及“我”对刘爷爷的感激之情。
2、让学生从刘爱欣爷爷对“我”的资助中受到启发,去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心愿,再次去感受一位普通老人带给我们的感动。(板书课题:心愿)
师:
1、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爱欣爷爷通过希望工程了解了“我”由于生活贫困辍学的情况后,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即使是去世后,仍然留下五千多元钱,继续供“我”上学。)
2、由此可见,题目中的“心愿”是指谁的心愿?(刘爷爷)老爷爷的心愿是什么?(让我上学)(板书:刘爷爷、我、捐资、助学)
3师:一位捡破烂的老爷爷居然能为素不相识的我捐资助学,知道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4、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也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着,被老爷爷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爱深深的感动着。文中的我也先后两次流下了热泪。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找出“我”两次流泪的语句。
A.第一次“那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 师:谁能读读这两句话?这是什么样的泪水呀?(高兴),为什么?
1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爱学习、爱读书渴望读书)对,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因为生活的贫困面临着辍学,辍学意味着什么?(中途停止上学)他此时会是什么样的心境?(绝望无助)就在这时,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说什么?
1、小朋友,我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那里,了解到你的情况。我打算以后供你上学。先寄两百元给你交今年的学杂费。当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什么反应?
2“信,我的?”我不相信有人会给我写信。为什么不敢相信? 再读句子,读出“我”的惊讶,怀疑。
3、再读这封信。指名读,反复读,每次读后回答:你从信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什么是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一个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目的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希望工程资助那些素不相识却需要帮助的贫困孩
子上学。)希望工程是表示特定的称谓,所以要用单引号引上。这封信是谁写的?(刘爷爷)刘爷爷想具体怎么帮助我呢?
师:孩子们,这封信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这封信给我带来了希望,我太高兴了。
师:是啊。这封信意味着希望、我怎能不落泪呢?试着带着我的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再来读读这段话。第二次
过渡:刘爷爷对我的“爱”就是从那一封信开始的。从那以后每个月我都能按时收到刘爷爷的汇款和来信,可是为什么我第二次又流泪了呢?读5、6段 A、课件出示:
“从我升入初中那天起,刘爷爷除了汇款,再没来过一封信。” 指名读,从这句你了解了什么?(隐隐约约觉得有事情发生了,我决定去看刘爷爷。)来到刘爷爷家我看到了什么? B、课件出示:
“我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来到了一个拥挤的大杂院,院里密密麻麻住着几十户人家。”这些词说明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刘爷爷并不富裕,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3、通过和老奶奶的谈话,使我对刘爷爷有了了解。下面动笔画出我和老奶奶的这段对话。对照大屏幕看这些句子你自己都画出来没有,红颜色代表是我说的话,蓝颜色是老奶奶说的话。自己完整的读读。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了解了什么呢?当作者听到老奶奶说刘爷爷是个捡破烂的老头的时候。他什么反应?
C、课件出示:
“刘爱欣?那个捡破烂的老头儿?”“什么?”我诧异了。回答:为什么我会有这种反应?
① 觉得很惊讶,没想到刘爷爷条件这么差。带着惊讶的语气再读。②觉得不可思议再读。试着读这部分体会一下。D、咱们接着往下看。课件出示:“你是他干孙子吧?”“是„„是!” 指名读。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是„„是!”为什么两个“是”后面用的符号不同?省略号表示什么?(犹豫,心中有疑问,不知怎么说才好)我会想些什么?感叹号表示什么?(想的刘爷爷对自己这么好,毫不犹豫地肯定自己就是刘爷爷的孙子)那咱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作者心中这种情感的转变呢?第一个是要读出疑问的语气,速度应该放慢些,而第二个是就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谁愿意来读一读?(读的不好的时候,可以把前面的句子连一起读啊!)
E、课件出示:老奶奶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干孙子”的由来。谁来读读下一句。“怪不得呢!老刘去年就过世了他临终还念叨:‘认了个干孙子,上省重点„„’”这里也使用了单引号,是因为老奶奶在对我说这句话时引用了当年刘爷爷的话,所以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在说话时也想引用别人的话就需要在双引号里面使用单引号,记住了吗?再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如果刘爷爷临终前念叨的自己最牵挂的人是自己的亲人,这本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了,可是这位善良的老爷爷一直到死都还牵挂着我这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又素未谋面的孩子,这个所谓的干孙子,这就不是人之常情了,这就是一种无私的爱,伟大的爱,有了这样的爱,才能让我继续学业。所以想到这些,所以我的泪水一下子流出来了。B.第二次:我的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
这次我流的怎样的泪呢?(伤心、难过、失落)让我们体会着这段对话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浓浓的真情,把这部分完整的读一读。6:正因为有刘爷爷这样的的好人,“我”才能继续上学,当我得知刘爷爷去世这个消息后,为了能多了解一下这位可敬老爷爷,我来到了希望工程办公室,带给我的却是更大的一分感动。第六段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我们不难想象“五千元”这应该是爷爷多少年的积蓄呀?这需要刘爷爷跑多少条大街小巷?这需要他翻遍多少臭气熏天的垃圾堆?这需要捡多少垃圾换来的零钱堆积起来呀?而这一切都是我为了这个未曾谋面的孩子。你们明白了,那文中的我明白了吗?明白什么了? 我全明白了——(引读):“刘爷爷是用自己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了这么多年学。”师:是阿,刘爷爷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他把他毕生的积蓄全都留给了我,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呢?(我对刘爷爷充满了感激。)请大家怀着感恩的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当“我”点燃蜡烛的时候,“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
师:我没有辜负刘爷爷的期望,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作家。这篇课文的作者名叫韩保华
课件演示:韩保华简介
7.同学们,韩保华是幸运的,因为当他最无助时有了刘爷爷的捐助,让他得完成学业,长大后还成为了一为对社会有用的的人。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其他地方还有很多的孩子,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上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看了这些图片,你们心中是不是也有了新的心愿呢?你愿意再来说说吗? 同学们,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真为你们自豪啊!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让我们一起努力,当同学们心愿实现的那天,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五篇:红领巾心愿教学设计
红领巾心愿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队会,了解长辈对自己寄托的希望,付出的关爱,学会以感恩。
2、引导少先队员挖掘自己成长中、队日活动中的真实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诉说美好向往,倾诉成长烦恼,表达成长需求。
3、通过“许一个心愿”、“写一封心愿信”、“做一个心愿结”、“画一张心愿卡”等形式,表达自己最美好的心愿。
二、活动准备:
1、队员通过搞调查,了解长辈(爷爷奶奶、父母、老师等)对自己的关爱,对自己的希望。
2、通过查资料,了解一些名人的梦想与成长历程。
3、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及感受,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三、活动过程:
(一)梦想发芽
1、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我们的梦想可能是想上天,也可能是想下海,甚至想播种太阳,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2、欣赏歌曲《最初的梦想》
3、同学们的梦想是那么的美好,那么,长大后的我们,又有怎么的梦想呢?(畅谈梦想)
4、红领巾心愿调查组进行了采访调查,让我们去看看现场的报道。(播放视频)
5、看来大家也有很多心愿想和我们分享吧。那我在现场再采访几个队员吧。”
(1)你好,XX,你有什么心愿呢? 我觉得作业太多了,不仅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还给我布置了很多家庭作业,真烦,我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我希望爸爸妈妈能让我留下更多时间运动,玩耍。
(2)XXX,你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心愿吧。现在我四年级了,一个人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其实我心里有好多的烦恼、委屈、压力,我真的需要一个好朋友,一个倾听者,听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3)XXX,能和大家分享你的心愿吗?平时,我做作业的速度总是很慢,主要是我常会分心,拖了小组的后腿。我真希望自己能做快点。
6、小结:通过观看视频和今天现场的采访,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烦恼,看来真的要和爸爸、妈妈、老师好好沟通一下这些问题。
(二)心愿长叶
1、梦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是一个人动力的源泉,梦想是人生活的目标,还引领着许多有志者,成就了许多名人。同学们知道哪些名人与梦想的故事?
2、讲名人与梦想的故事《茅以升立志造桥》
3、我们心中的梦想虽小,但我们都期待周围能够变幻出奇迹实现我们的心愿。这不,有几个同学,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4、表演情景剧《困惑》
(1)写作文的同学手拿笔和本子。
(2)四个队员演完后齐声说:谁来帮帮我们?全班回答:我们来帮你。再由学生上场帮助。(3)结尾:写作文的同学手拿作文本高兴地冲上来:耶,太好了。我的作文在世茂电视台播出了,感谢老师和小伙伴的帮助,让我解决了烦恼,完成了心愿。
5、生活中有阳光和快乐,也有风雨和忧伤。我们的心愿,可能是关于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也可能是关于父母、家庭的,也可能是关于自己未来的。请你在心愿叶上写上自己的心愿。
6、队员各自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叶上。(播放歌曲《心愿》)
(三)理想开花
1、因为我们自己的奋进和拼搏,梦想才拥有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心愿就像鸟儿在蓝天上翱翔,要飞向崭新的未来。当我们努力之后,我们的理想之花终将开放。
2、欣赏小品《心愿》
3、二十年后的我们,真是星光熠熠。未来是多么的灿烂,理想多么的美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做主人,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总有一天,在党的关怀下,我们的理想之花会灿烂的开放。
4、全体队员齐说: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5、全体队员把理想之花贴在心愿树上。(播放背景音乐《争当四好少年》)
(四)活动总结
辅导员:同学们,心愿是一种向往、是一种梦想、是一种追求。我们的心愿就像无数闪亮的星星,构成了一幅广阔无垠的蓝图。你们都有自己美好的心愿,只要大家为之拼搏、向前,你们的心愿总会像这理想之花一样开的灿烂。同时,老师也会将大家的心愿向你们的父母、向学校反应,让他们一起来帮助我们解决烦恼,催开理想之花。
少先队鼓号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挥学习基本手法
2、号手和鼓手继续练习基本的节奏,鼓手能敲打稳定的基本节奏,号手能吹出平稳的声音。
教学准备:
1、鼓号队队鼓、队号等
2、鼓号队指挥棒教学地点:操场教学过程:
二、组队练习
1、新队员按鼓号队的站位,排列队伍。
2、新老队员结对。
3、新队员练习,老队员指导。
三、个别指导练习
1、新老号手结对练习,老号手把经验传授给新队员。
2、大鼓和小鼓也结成对,手把手教授新队员。教授内容:大鼓手的训练① 站姿:A立正;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 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鼓身紧贴腹部;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② 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六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③ 预备击奏姿势: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④击奏基本动作: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⑤击奏符号:下击 上击 下摆 上摆
浅谈新课改下的少先队工作
众所皆知,一所学校的良好生存、健康发展,她离不开一个好校长。而校长的工作,又少不了“左右丞相”——教导处和少先队的支持。面对新时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做好少先队工作,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的正常功能,她关系着课改实验的成败。现结合几年来的实践,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队委会角色体验把行为习惯责任化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于班级的公共卫生的保持、财物的爱护这样简单的事却总是做不好。于是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崇敬心理,让学生进入角色,把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示范监督岗各项工作,通过定期轮换、尽可能的让更多的队员参与,让他们体验一种有责任的生活。大队部还号召各中队施行“干部轮换制”。除此之外,还开发各个民主岗位,除中队小队干部、课代表、小组长之外,还开发了多个管理项目。把墙壁、地面、电灯、门窗、宣传黑板„„每个角落都交给孩子管理体验,依然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真正实现少先队人人是主人,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自己在管理别人时的想法及做法都有的亲身体验。
二、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规则体验把公共公德序列化
学生生活在有规则的社会里,学校生活更是有一定的规则,而很多学生规则意识淡泊。一个不守规则的人,即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将来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于是我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以此进一步拓展引申,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渗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并织背诵比赛,评比结果。
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虽然背诵如流,但把它付诸于行动,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把守则逐条用积分细化,少先队各岗位进行检查登记总结,再利用队会,让队员自己总结。并进一步对学习习惯、行为规范提出具体要求。
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拓展于公共场所。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爱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啄木鸟”活动,每当活动结束,我充分利用队会时间,对活动的目的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进行对比,使学生脱离开学校小圈子,把自己融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从小要求自己不仅在家、在校是个好孩子、好学生,更应该是社会上的具有优良品质的人。社会上突击性、运动式的活动经常打乱了教育的序,似乎只要搞搞突击,人的行为习惯就能完满形成,其实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如同“一阵风”、“一阵雨”,只是湿了地皮,并未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养成教育要序列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三、利用少先队形形色色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习惯
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强调,每个人都有七种才能,不同程度的隐藏在人的身上。而每个人只有健康的习理习惯,他的各项技能才能随之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培养。我少先大队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以少先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参与体验。举行了健康的体育节(除各项田径比赛外,还有广播操、校园舞表演赛等比赛)、多采的艺术节(舞蹈、独唱、表演唱、小品、乐器演奏等)、丰富的科技节(科技小制作、手抄报等)等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两个原则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是重视对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其次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如创新求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幻想的习惯,冒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我的观点是: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的不听话,有独到见解的,支持鼓励;我们必须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任何现成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可以再创造的。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要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在课改中,由于真抓实干,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带来的是种种鲜活可喜的变化,不但队员思想有了质的变化,而且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渠道,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让我们平添了几分将课改实验深入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浅谈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与训练 浅谈少年鼓号队组织与训练少年鼓号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鼓号队的精彩表演,能体现少先队独有的特色,能扩大少先队的声势。参加鼓号队的队员,展示出他们的朝气勃勃、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少年鼓号队能推进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提高少先队礼仪活动的整体水平,将成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实施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纪律训练的有效载体。笔者是学校的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学校的少年鼓号队组织、指导与训练工作。结合在实践中训练鼓号队的点滴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少年鼓号队的组织与训练。
一、以人为本,合理挑选。少年鼓号队的第一步工作是选人,选人的标准就是以人文本。因为小学生的音乐理论缺乏、音乐感悟能力低,尤其对器乐的旋律、节奏等了解得很少。所以鼓号的演奏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的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更适合参加鼓号队:
1、基本要求。学习刻苦,勤奋好学,有良好品质,身体健康的学生。
2、号队要求。号队队员要口形好,嘴唇薄,门牙整齐。因为号是唇振性乐器,依靠嘴唇的振动发声,嘴唇薄,振动大,号声大;门牙整齐,主要避免号与门牙产生摩擦而使嘴唇受到伤害。不过嘴唇厚,门牙整齐的学生也能参加,只是需要训练较长的时间。
3、鼓、镲队要求:节奏感强。队员要有一定的节奏领悟能力。因此选择鼓、镲队员时用口念法或击掌法等方法测试学生节奏感。更好地、合理地挑选出合适的队员。节奏例句如下:测试例句(1)号大鼓大镲
×
×︲×
0︲×
××︲×
0︰︱︲
中镲测试例句(2)小镲
×××
××︱×××××××︱××
0︰︱︲小鼓少年鼓号队队员一般在3-6年级中选取,所有队员(指挥的身高比其他队员略高,便于其他队员看到指挥)身高要基本一致,这样看上去就比较美观。乐器的比例配比为:两面大鼓、1付大镲、1付中镲、4付小镲、8面小鼓和4支号,(这是小型鼓号队一般编制,如学校乐器多可以按小型鼓号队编制增加相应的乐器倍数,如学校还有其它的乐器,也可以不按这样的编制,总之乐器的各声部要求和谐统一。)少年鼓号队队员组织起来了。所谓“不成规矩就不成方圆”,为了使鼓号队队员能熟练掌握演奏的技巧,我们还必须制定一套能更好规范管理队员的纪律,纪律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对乐器、服装的爱护。
2、训练纪律的要求。
二、讲求方法,循序渐进。少年鼓号队的训练方法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我采用以下方法组织训练。
1、定时训练。“一日之季在于晨”,早晨是训练的最好时间。训练的内容有:发声呼吸的练习、音符的讲解、节奏的讲解、队列队形的训练、演奏表情的练习等。训练时,必须注意训练内容的联系,不能盲目的去练习,要注意各种乐器的谐调发音。每天训练一小时。不过要注意号手每次训练不能超过半小时,以保护学生的嗓子。学校也可随时为号手准备一些润嗓子的药,防止学生的嗓子因为吹号而受伤害。
2、讲悟结合。指导老师讲解乐理要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谱子和鼓点节奏知识必须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具体的音乐情景,通过一些音乐表演和音乐游戏来获取知识。如我讲解1拍、2拍、半拍鼓点时,分别叫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咚、咚(×
×),狮子吼叫,吼(×--),小鸟的叫声,叽叽,叽叽(××
××),再让学生用乐器敲打出节奏,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三种鼓点地演奏。
3、示范规范。要求演奏的各种乐器,指导教师必须都能熟练,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如果教师不会演奏,专门讲理论的东西,学生还是得不到要领的。作为一名鼓号队指导教师,学好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指导教师最好在指导之前,把曲谱多练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4、组织有续。训练鼓号队时,鼓镲和号应该经过“分”“合”的训练过程。“分”,把鼓镲和号分开来练习,避免相互的干扰而影响训练,但指导教师要注意有续组织进行;分别训练好了号和鼓镲,又要把鼓镲和号合起来练习,做到各种乐器演奏的和谐统一。
少年鼓号队的组织、指导与训练工作是繁重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一支具有高水平演奏的鼓号队,必须在讲求方法的基础上不断苦练,一遍,两遍,三遍„„“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不断地、刻苦地练习,鼓号队才能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三、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少年鼓号队的整体配合是最为重要的。指导教师如果粗心大意,就不能训练好一支高水平的鼓号队。为了达到每个音符的准确,每个鼓点的整齐,力度的适中,步法的统一,队员的精神饱满等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位队员严格要求,以达到鼓号队的准确、统一、和谐。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队员骄傲自满的不良情绪,及时调整队伍中的一些不良风气。不良风气一旦形成,将会对鼓号队整体带来不良影响。指导教师在组织时,要特别重视队员的思想教育。
四、不断总结,敢于创新。在演出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善于在失败中找到自己的缺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时,队员们会出现意志消除、灰心丧气的情绪。指导教师更应该认真分析,认真总结,更要给队员鼓气,使队员从失败中重新树立信心。使他们加紧练习,进一步把基本功打扎实,直指下次的成功演出。鼓号队的工作不是死的,不是一尘不变的,指导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创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演奏技巧的创新。如怎样吹号才省力等问题。
2、队形队列的创新。包括原地踏步、行进中各种花样队列队行等训练。
3、服装上的创新。探讨服装的庄重、严肃、大方、得体,表现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4、创作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队员对乐器知识、演奏技能技巧、对鼓号谱例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较强的基本功,指导教师可以尝试指导队员进行分类尝试创作,进一步提高队员的能力。总之,少年鼓号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以上只是笔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我们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找出一些新方法、新思路、新捷径,不断提高鼓号队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效果,使鼓号队切实成为少先队规范的礼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