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重点
1.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2.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4.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难点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1.归类识字
汉字偏旁表意的规律在汉字学习中很重要,课本识字加油站中的加点字“蛾”“螃”“鲤”“鲫”等生字与昆虫和鱼类有关。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进一步牢固掌握识字规律,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识字。
2.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切勿生硬讲解,尤其不可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割裂。可让学生默读词语,想象画面。引导学生用课本给出的句子作为开头说句子,让学生交流互评。
3.交流平台
老师要大胆放手,充分给予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从已学课文中逐步得出规律和方法,注重“习得”过程。
4.日积月累
用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重点在于对诗词意境的感受,体味古诗的深远意境。
1.动物图片(蝌蚪、飞蛾、螃蟹、鲤鱼、鲫鱼、鲨鱼)。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有了许多收获,例如:写作手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教师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自由谈话的方式,回顾了这一单元的课文,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语文园地”中学习。
二、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课件出示: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教师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
2.课件出示: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那里围了一圈黑脑袋,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他们你攻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
3.课件出示: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课件出示: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尾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前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结尾这句话来写的。)
4.同学们,你们发现中心句是怎样运用的吗?
课件出示:
(1)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2)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教师板书:中心句)
5.这样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呢?
6.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1)找到这样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设计意图:
“交流平台”在平常上课中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要么是老师不太明确要求,要么授课时“一笔带过”。事实上它对学生“习得”交流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写作手法等具有指导意义。在交流中让学生借助课外的阅读段落,指导学生了解中心句及其作用。
三、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课前预习准备的图片,指名说出名称。
2.出示第一行词语,指名读:蝌蚪、飞蛾、螃蟹。
3.识记生字“蝌、蚪、蛾”,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
4.出示第二行词语,指名读:鲤鱼、鲫鱼、鲨鱼。
5.识记生字“鲤、鲫、鲨”,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
6.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这些字都是由两个文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这样的字叫作形声字。
(板书:形声字)
7.复习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
(1)左形右声:螃
蝌
蚪
蛾
鲤
鲫
(2)下形上声:蟹鲨
(3)另外还有右形左声、上形下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
8.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蝌
蚪
蛾
鲤
鲫
鲨”。如“蝌”字,“虫”是形旁,表义,“科”是声旁,表音。(教师板书: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9.练习巩固。(课件出示识字游戏)
(1)出示6幅图片与打乱顺序的词语,请同学进行“词语对对碰”。
(2)送小鱼回家。课件出示6幅图片,图片上分别有“蝌、蚪、蛾、鲤、鲫、鲨”6个生字。读对一个小鱼图片上的生字,成功帮助小鱼回家。
设计意图:
通过形声字归类识字的规律,进行同偏旁汉字的积累,既解决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认读,又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归类识字的训练,重视识字规律的习得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2.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3.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一、词句段运用。
1.看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课件出示: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1)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说自己在读这些词语时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眼前浮现: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完之后,每人手里拎着两大袋“战利品”,兴冲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的画面。
我眼前浮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有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过马路的场景。
(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词语。第一行的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行为动作的,第二行的词语都是描写环境的。(教师板书:ABB式词语)
(5)试着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评选出小组同学普遍喜欢的句子。
(6)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7)例句展示。
课件出示:
①懒洋洋——太阳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升起来了。
②乱糟糟——几天没有打扫房间,结果房间里乱糟糟的。
(8)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2.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
课件出示: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1)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着用上面的句子作为开头说句子,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学生独立完成写句子练习,小组同学互相评议,进行修改。
(4)例句赏析。
课件出示:
车站的人可真多。只见车站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车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一看,真来了一辆车,谁知车还没停稳,人们就一窝蜂地挤上去,顿时大人的叫喊声和孩子的哭声混成一片。车里的人使劲喊着,别上了,站不下了。车下的人拼命地叫着,我们要上班,让我们上去。这时,我背着大书包被人群拥挤着,也不由自主地往车上挤。我个子小,被挤得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挤上了车,还没等我站稳,车子就开了。忽然,车下一位叔叔大声地喊着什么,可是车上、车下人太多,司机哪能听到他的声音啊!
课件出示: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看,星星们太调皮了。它们一会儿组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向我扑过来;一会儿又组成了一个怪物,前面还有一个小孩,那个怪物正在和那个小孩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会儿它们又组成了一幅图画,旁边放着颜料和画笔,好像要让我画画。我仿佛置身在星星们的中间,想要伸手去够那支画笔去填充颜色,但是怎么够也够不着,这时我才醒悟过来,我们相距太遥远了。想着想着,那些东西就不见了……
设计意图: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听不离说,读不离写。将贴近生活的语境作为学生思维和语言组织及训练表达的“脚手架”,让学生在语境中去习得语言的规律。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教师板书:早发白帝城)
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3.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朝”在这里读“zhāo”,“辞”的读音是“cí”,“陵”的读音是
“línɡ”,“还”在本诗中读“huán”,“重”在本首诗中读“chónɡ”。
4.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进行巩固。
(1)同桌合作读。
(2)男女生合作读。
(3)齐读。
5.教师简介:《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6.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
(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2)朝:早晨。辞:告别。白帝:白帝城。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还:归,返回。
(4)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山。
7.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8.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9.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同桌间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让学生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意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布置作业。
1.把学到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2.积累ABB式的词语。
设计意图:
学生在给家人背诵时,既可以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又可以加深对古诗的印象。积累词语,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为学生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交流了中心句的问题,教学时出示了大量的例文片段,来形象地说明中心句在文中的位置。
不足之处:
词语积累环节,只是单纯地积累词语,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能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会更好。
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将游戏或活动融入枯燥的教学活动中。
第二篇: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结构将生字分成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初步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体会汉字的美。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认识表示方位的词,能辨别前后左右,能参照太阳辨别方向。(难点)
3、在认识各种招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兔子的头饰。
2、课文插图、“我会说”中的词卡。
3、准备水果图奖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导学: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园吗?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好玩了,不但可以欣赏有趣的图画,可以做游戏,还可以穿越到古代……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如果谁表现得好,还可以得到好多奖品呢,你们愿意去吗?
二、游戏活动,巩固知识 字词句运用
(一)连一连
1、创设游戏情境,引出活动一。
过渡:现在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语文之旅吧!小朋友们看,我们来到了一片果园里。(课件出示果园的情境,呈现出活动一(插图中的带有生字的苹果)。咦,地上掉了好多苹果,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语文乐园中的管理员根据苹果上的生字来分一分苹果吗?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怎么分。
预设:
生1:我想根据生字的音节来分,整体认读音节分到一个筐里,其他音节分到一个筐里。生2:我想根据结构来分,左右结构的生字分到一个筐里,上下结构的生字分到一个筐里。
3、课件出示书中图片中的篮子,引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成两类,学生汇报,教师点击课件完成连线。
4、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的字,哪些上下结构的字。(二)读一读,背一背
1、过渡:分完了苹果我们继续游玩,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呀,坏了,我们迷路了,我只知道我们要向东走,你知道哪面是东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哪儿是东?哪儿是西?哪儿是南?哪儿是北?
3、出示儿歌:这首儿歌就能告诉我们怎样去辨别方向。
4、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儿歌。
5、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6、指名分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
7、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8、请男女同学合作朗读,读出韵味。
9、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一边读一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词。
10、引导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对的方位词。前——后 左——右 东——西 南——北
1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认一认,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
12、情境表演。(1)请全班同学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我们的正前方就是东方,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南)。(2)在小组里一边做动作,一边读一读儿歌。(3)请一名同学做导航员,一边读儿歌,一边帮助大家做动作来辨别方向。
13、游戏巩固。
(1)结合教室中的座位说一说“前后左右”。我的前面是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2)老师说口令,同学们按照口令要求做动作: 例如:举起你的左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向右转等。(3)创设情境:现在你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了吗? 学生结合儿歌内容,根据课件中太阳的位置介绍“东南西北”。
14、齐声诵读儿歌,整体回顾。
(三)展示台
1、过渡:(课件出示活动三的情境图)小朋友们看,现在我们来到了一座小镇上,小镇上可真热闹啊!不过,这些建筑物都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建筑物的名称和用途。
3、引导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招牌上的汉字,不会读的可以问一问同桌,也可以问老师。同桌互相考一考。
4、指名领读招牌上的汉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自读、同桌互助、请教老师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三、总结回顾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乐园,旅程虽然还没有结束,可我们的收获一定不少,在语文乐园中,不但可以做游戏,还可以学到很多语文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汉字。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细心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月亮的神奇、美丽。熟读成诵,背诵积累古诗《古朗月行》。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
2、喜欢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拓展课外阅读量。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导学:本节课我们继续畅游语文乐园,再一次走进“语文园地六”,本节课我们又会有哪些奇遇和收获呢?
二、日积月累
1、导学:晴朗的夜空里,挂着圆圆的月亮,多美的夜晚啊!看到这样的美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想听吗?
2、教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5、结合书中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2)课件慢慢出现圆圆的月亮,月亮中倒映着亭台楼阁,青云在天空中飘动。过渡: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白玉做的盘子,瞧,月亮还像什么呢?
6、指导朗读。
师引导: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美美地读一读吧!
(1)结合图画读古诗。(2)给古诗划分节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配乐诵读。
8、练习背诵古诗。(1)同桌合作背一背。(2)指名背诵。(3)出示画面进行引导,全班齐背。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又到了我们的读书时间了,今天我们要读的是一首儿歌,请大家齐读儿歌的名字“谁会飞”。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儿歌中写了几种动物? 预设:儿歌中写了鸟、马还有鱼。
3、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字。
4、指名分小节朗读,纠正字音。
5、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提出了几个问题,是怎样回答的?
6、在小组里交流,编动作读儿歌。
7、指名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8、师生问答式读儿歌。
9、导问:除了小鸟还有谁也会飞? 预设:蜻蜓会飞,蜜蜂会飞……
10、课件出示几种会飞的小动物,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编写儿歌。
11、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导学:你喜欢哪些词语或优美的句子,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读一读,背一背。
11、作业:(1)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首儿歌。(可采用问答式、配动作亲子读)
(2)试着仿写一段儿歌。
第三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
语文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六
课型
练习
主备
费海燕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总结一段话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这种段式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两组带有“虫”和“鱼”偏旁的字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学词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呈现了两组ABB式的词语,第一组与动作有关,第二组与环境有关,让学生通过词语想象画面,并选择词语写句子,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和运用词语。第二题要求学生用给出的两个句子作为开头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提高表达的条理性,巩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供学生朗读、背诵。诗人用猿声山影来衬托舟行的轻快,把在流放途中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畅快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找出中心句及其在文中可能出现的位置,认识表示动物的词语,及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
2.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练习说话,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3.通过诵读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诗文。
教学重点
1.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2.练习说话练习,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能有顺序的写清楚观察的景物及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提前搜集“鱼”字旁的字。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一、回顾交流晓作用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有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有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还有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的小兴安岭。那么,这个单元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呢?
2.根据学生回答聚焦篇章页上的话: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出示板贴,学生齐读。
3.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结合学过课文中的段落举例交流。预设:
段落一:(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自然段)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段落二:(19课《海滨小城》第四自然段)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段落三:(19课《海滨小城》第五自然段)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段落四:(19课《海滨小城》第六自然段)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4.教师小结:我们读懂了这些关键语句,就能读懂整段话的意思了。出示学习小伙伴的话:找到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二、交流比较明位置
1.聚焦四段话,引导发现关键句的位置,顺势出示第一位学习小伙伴的话: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2.教师板书并小结:是的,一段话的关键句可能出现在开头,那是不是所有的关键句都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呢?
出示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关键句还有可能在段落的末尾。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3.课外拓展,了解关键句的不同位置。
段落一: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的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的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
段落二:这边的泉水有的像金鱼吐泡泡,一串接着一串;有的半天才冒上来一个小气泡,还没等它把脸全部露出来,就破灭了;有的像一群小鸡排着队伍,走着走着,领队的开了个小差,就偏离轨道,落下去了。这儿的泉水是那样变化多端呀!看,又来了!有的好几股一齐往上挤,形成一朵盛开的大白莲;有的迅速冒出一股细流,一飞冲天,仿佛要和天空交朋友呢……
预设:(1)学生自读,找关键句。(2)交流关键句并发现在句子中的位置。(3)出示学习小伙伴的话:
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出现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板书:末尾 中间
4.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刚的交流,我们知道借助关键句可以帮助
我们理解段落的意思,这些关键句有可能在一段话的开头,也可能出现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出示学习小伙伴的话)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三、迁移运用试说话
1.出示园地中的两句话: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2.自读句子,思考交流:应该围绕哪个意思写。
3.交流怎么围绕一个意思说清楚。
第一句预设:(1)售票窗口、候车室和检票口;(2)人们不同的样子……
第二句预设:(1)不同地方的景物;(2)人们的活动;(3)看到的、听到的……
4.选择其中的一句话,围绕一个意思说说给同桌听。
5.分享交流,师生评议。(评议重点:有没有围绕一个意思说清楚。)
6.教师小结:借助关键的语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把它说清楚。
四、想象画面写句子
出示词语: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1.读词语,引导发现词语特点。
预设:(1)构词规律:ABB;(2)第一组与动作有关,第二组与环境有关。
2.读着这些词语,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
3.学生尝试运用词语写句子,教师巡视。
4.分享交流,师生评议。
评议重点:(1)有没有用上词语;(2)词语运用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5.把写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互相评议。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回顾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发现关键语句可能出现在段话的开头、末尾或中间,我们还尝试围绕一个意思说一段话,并学习通过想象画面选择词语写句子。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围绕中心句写话“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第二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汉字宝箱请来了两位客人,看看它们带给我们什么礼物?
2.甲骨文中有个字与蛇的形象几乎一模一样,头尖身长;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蛇的头部加上了两点,真像胸前伪装两个大眼睛的眼镜蛇;篆文夸大蛇的头部。隶化后楷书严重变形,蛇形尽失。我们熟知的 “虫”字字形固定延续下来。“虫”本义是 “蛇”,后来扩大引用,一些无足、无脊椎、体型微小的动物名字里往往会有“虫”字做偏旁。
3.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生字要和“虫”字交朋友。(识读生字词)
4.我们来到海底,看看小鱼带来了哪些知识——讲述“鱼”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中的“鱼”简直和一条刚钓上来的鱼没什么两样,金文中的鱼形更加清晰,篆文中的鱼尾线条明显,后期将它转化为四个点,随性洒脱的草书将四个点连为一条长横,“鱼”字字形基本确立。因此,大部分与鱼相关的字,都采用“鱼”作偏旁。
5.让我们看看来了哪些鱼朋友?(课件识字、学生汇报)
6.交流介绍鱼字旁的生字(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内容)
7.传授方法,拓展识字:这些字都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学习上,我们要勤学勤思,“鸟”“犬”也是多用于动物名的偏旁,大家可以利用“象形字典”来了解一下它们字形的发展演变。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注释,说说诗歌大意。
⑴揭题,猜题目意思。写诗潇洒,堪称诗仙的唐代诗人叫()。我们已经学过了他的《望天门山》,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再背一背另两首古诗。
我们要学习另一首李白的诗,读题,猜一猜题目的意思。
预设:早上出发去白帝城;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⑵初读,读正确字音。到底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内容。(课件出示要求:自己练习读,争取读准字音。)
在练读的时候,你觉得哪些地方是难读的,容易读错的,你想提醒大家的?
⑶回读,说诗歌大意。借助注释了解“还”在这里是“回”的意思,那么李白是从什么地方出发回到哪里去呢? 出示注释:
①【白帝城】地名,在现在的重庆奉节。②【江陵】地名,在现在的湖北荆(jīn)州。③【辞】辞别、告别。④【还】回。⑤【万重山】重重叠叠的山。
⑷回读题目与第一句,以“还”引出“发”“辞”,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预设:早上,李白从白帝城出发回到江陵。
回扣题目意思,指名读整首诗,读准字音。请将整首诗读给同桌听,如果字音都读正确了,请同桌在题目旁打个五角星。
2.合作示范,品品诗歌节奏。
⑴范读,初感诗歌节奏。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四个字,学生接后三个字,然后师生互换,学生先读,教师接读。
(说明:教师示范读出语速有快有慢有变化,“彩云间”“万重山”“千里江陵”拉长放慢,“一日快”“轻舟”读得短促、轻快)
⑵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模仿语速的变化来读出诗歌的节奏。
3.资料补充,悟悟作者情感。
⑴补充背景,由曲折故事体会作者心情。
江陵并不是李白的故乡,李白为什么说“还”呢?这背后藏着一个故事,想听吗?课件播放漫画版李白“遇赦放还”的故事图片,教师讲故事。
听了故事你觉得李白当时的心情如何?李白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早发白帝城》。此刻,你就是李白,把你这种重获自由的心情读出来吧!
练习读,指名读(以读出“彩云间”“万重山”的美丽画面来表现“还”的愉快心情)
⑵补充意象,由意象变用触摸作者心境。
课件播放:“猿啼”,似哭似号,闻之伤心。因为“猿啼”的特点,古人写诗的时候常常会用到猿啼声:“杜鹃啼血猿哀鸣”“秋浦夜猿愁”“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白,此刻不绝于耳的猿啼声,在你听来又是怎样的呢?仿佛在对你说? 预设:李白此刻听到猿啼声也觉得是高兴的、兴奋的,仿佛在祝贺他归来。练习读,指名读。(以“啼不住”的上扬来表现遇赦放“还”的欣喜。)
⑶补充资料,由夸张形式共鸣作者情绪。
从白帝城到江陵有一千两百多里,日夜不停地行船至少也要2-3天才能到呢。李白啊,李白,你们怎么说“一日还”呢?
预设:发现李白以“千里之长”与“一日之短”的夸张形式来抒发快意。练习读,指名读,(读出“千里江陵”的拉长和“一日还”的短促来对比出因“还”倾泻的快意情绪。)
⑷作品展示,换换积累形式。
配乐朗读,熟读成诵。我们可以用配乐诵读的方式积累了古诗,我们还可以用写书法作品、创编小故事、改编成歌曲、画画脑海中的画面,或者到诗中提到的地方去走一走,站在古老的城墙边放声吟唱,当然,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古诗。
3.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抄写2遍。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关键句
位置——开头、末尾、中间
作用——表达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第四篇: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019新教材)最新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复习识字方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识记“旭、屿、瞭、巡、逻、缆、锚”等字,重点讲解“瞭望”一词,理解“多词一义”和“一词多义”。
2.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小组合作,寻找“理解句子”与“理解词语”方法的异同之处。
3.引导学生品味“像的样子+自己的感受”的初步写作技巧,仿写句子成段。【教学重点】
归纳运用多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并能运用表达。【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并能运用。【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文本篇目,诵读“诚信”名言 1.老师范读四句名言。2.指名读一读、齐读。
3.过渡语:回顾了这一单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着你们到语文园地的王国里,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来完成一段美好的语文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过渡园地的“诚信”诵读,进入本单元的园地学习。此设计实现“温故知新”的过程。】
二、生字认读。
1.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从海边上给你们带来几个生字朋友,相信其中有你们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你先看,你认识几个?
出示: 旭、屿、瞭、巡、逻、缆、锚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提出对于不认识的生字,有什么办法能认识它?
学生复习回顾查字典,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加一加,减一减;借助拼音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第一次自主识字,回顾自己曾经积累的识字方法。】 2.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课本83页的生字。一分钟时间检测学生能认识几个生字。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第二次自主识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知新。】 3.(1)卡片识记法
老师拿出卡片,要求学生自己默看,自我检测,巩固生字记忆。
(2)同桌合作学习。两分钟检测同桌都认识了么? 学生自由合作巩固识记。
(3)老师带领学生做识字游戏。
再次出示生字卡片,谁认识,谁就马上站起来大声读出来,老师要看谁的反应快。
(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自主识字的本领越来越强了。相信以后用你自己的本领,会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卡片认读、同桌指认、做游戏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识字兴趣,丰富学生的第三次自主识字的深入。】
三、交流汇总 句子中词语的理解方法
1.老师出示其中一个最难认最难写的字,出示“瞭”,组词“瞭望”。
请同学生们集思广益,通过“猜词”的方式,(教师板书:猜词)
总结出了“瞭望”的意思:登高望远,远远地看
【设计意图:通过生字里的“瞭望”一词,让学生自主“猜词”,引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带领学生找出“瞭望”的近义词,出示“眺望”。
老师总结: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其实,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也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设计意图:由“多词一义”引出“一词多义”,引导学生品味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3.(1)出示 ①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②我想尝尝在台上表演的味道
指引学生默读句子,分别指名交流两个“味道”的意思。
学生交流并提出“词语替换”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师板书:词语替换)
教师引导学生,除了“词语替换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理解这两个“味道”?
学生自由回答(查字典、上网查等)。
(教师板书:查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词语解释词语”、查阅资料的方法,在思考中总结了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2)出示: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教师引领学生,可以挑选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看这两个句子中的“熟”,你怎么理解?
指名回答。
师:你通过什么办法理解的? 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之前交流汇总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自主理解“熟”的一词多义。夯实理解词语的方法技巧。】
(3)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所有的句子
师:如果,现在有个不熟悉的词语,摆在我们面前,猜不到意思,想不到什么词语替换,周围也没有可查阅到的资料。此刻,你能想到有什么办法理解这词语?
生:可以请教周围人,同学,老师或家长。师:请教他人,也是种办法。(教师板书:请教他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学会学习。】
四、体会“理解词语”与“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与不同 1.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句子,最后句子消失,屏幕上只留下“味道 味道 热 热”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寻找发现。教师总结:
词语,离开句子是不行的。只有放在句子里,才能让我们理解它最准确的意思。同样的,一个句子单独地拿出来,我们也不会知道它的完整意思。
大家都知道“词不离句”,词语和句子是相连的。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一些是一样的。(指一下黑板的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老师语言的点拨中,体会“词语”和“句子”的相关性。引导理解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两者理解方法的相似之处 预设
小组讨论相似之处:请教他人,查查资料。
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同样能运用到理解句子上面来。【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总结归纳出“理解词语”与“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之处。学会了“知识的迁移”。】
3.引出“理解句子”的其他方法。联系上下文走进句子理解
出示:“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自18课《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江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此句单独地出现,你知道什么意思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
学生寻找文章的词句:“笑哈哈,一双双小手,一阵水花两对虎牙”等。教师总结:同学们,原来,联系上下文,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和难懂的句子。
(教师板书:联系上下文)【设计意图: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导,让学生逐步地开始呈现从“理解词语”延伸到“理解句子”的阶梯性学习过程。】
4.出示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选自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里,你有没有和小作者这样,经历过特别紧张的事情?谁来聊一聊
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能用自己的心情理解作者表达的心情,或者把自己就当做作者,在经历着作者所经历的事情。这样理解句子的方法,叫“感同身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走进作者的生活,走进作者写这段文字的内心世界,才能够让学生和文字走得更亲近。初步教授“感同身受”这个词语,让孩子们领悟“用心领悟”的重要性。】
五、品味句子
1.师:如果我们不仅能理解句子,更能很巧妙地运用句子,就更好了。(1)出示: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学生默读,指名交流这句描写“小球”的精彩之处。
老师总结:像的样子+自己对小球的感觉,(适当板书)就有了一段美妙的语言。
(2)渲染引雨
师:学了这么久,相信同学们都有点累了,老师现在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美美地享受一下。
学生静静聆听。
师生交流:在刚才的享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夏雨”的图片
继续交流雨的样子和自我感受。(老师适当板书)(3)仿写 出示妈妈的手
引导学生根据“小球”和“夏雨”的描写手法,适当加入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妈妈的手”。教师巡视。
指名读一读。
教师鼓励语:你一定是一个有心的孩子,回去一定念给妈妈听,她一定会从你的语言中感觉到温暖。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呀,让老师也感动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无论怎样去写事物的特点,都离不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说,咱们自己心里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把感受表达出来,你写出来的句子,就是最精彩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三段句子的“品味”——“仿写”——“创作”,循序渐进地体会两种修辞手法,并针对三年级的小朋友初写作文的特点,降低难度,让孩子体会修辞手法不难,凭借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此浅入浅出,为今后高年级的写作打基础。】
教师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品读中,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发现生活中更美妙的语言魅力。
第五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物产和风光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物产和风光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准备】
祖国风光的图片。
一、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把观赏到的介绍.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三、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四、拓展延伸。
1、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2、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3、教师小结:
同学们精彩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而大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种种好主意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五、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六、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七、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2、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3、会照样子写词语。【教学重点】 1、学习一字多义。
2、会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3、会照样子写词语。【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二、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