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学设计(合集)

时间:2019-05-11 21:4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闻》教学设计

《新闻则两》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学习概括新闻内容的方法

教学设想:

一、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出示毛泽东的《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介绍时代背景。(初步体验作者胜利后的自豪与喜悦之情)

二、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读书时,画出生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

出示幻灯片,完成字词教学。

三、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四、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五、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六、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1句、第2句)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小结:新闻结构(出示幻灯片)

七、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报道准确)真实、及时、准确。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小结:新闻特点(出示幻灯片)

八、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九、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

2、每人找一则简短新闻,分析其结构,概括其内容。

3、完成第二则新闻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则新闻;随堂检测自学情况。教师准备:检测学案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2、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3、请合上书用简短的话将这则消息复述出来。

结合复述讨论课后练习一,明确交代清楚要素是新闻真实性的需要。

二、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四、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提高巩固

从近期报纸上找一则你最喜欢的新闻进行分析,分别找出该则新闻的六要素、结构要素以及进行适当的点评,具体的阐述你喜欢它的原因。

第二篇:《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110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教学重点

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教学难点

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1、自主 合作 交流

2、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欣赏——《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有何象征意义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下面让我们走进《别了,不列颠尼亚》,看个究竟。

二、解题与体裁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复习新闻知识(做成课件,学生边答边展示)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6、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按导语和主体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8、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六、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七、作业:在课文中分别划出是主观评价和客观叙述的内容。

第三篇:《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郑重声明:本设计所有权归著作人及出版人拥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盗用本设计进行营利活动,更不得进行网络传播,一经发现,将诉诸法律,严肃处理。)【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了解这两则新闻的有关历史背景。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特点和作用。2.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3.体会准确精练的新闻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为一个现代人,新闻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会阅读新闻是一个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知识先导,整体感知

1.简介新闻(消息)的知识:标题、导语、主体。

2.出示一则新闻材料,教师示范分析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出示的新闻材料:

国民党主席连战拜谒南京中山陵

新华网快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27日上午8时50分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

今天南京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陵园内松柏苍翠、鲜花吐艳。巍峨的中山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

中山陵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南麓,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前临平川,后拥青峰,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墓地全局呈警钟形,面积共八万余平方米。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来到国民党创始人的陵寝地,其意义和感情非同一般。刚刚到达南京的连战主席,已多次在公众场合表达过对中山陵的特殊景仰之情。连战也将成为56年来第一位拜谒中山陵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连战一行8点50分左右到达中山陵。为迎接连战主席的到来,中山陵特为他开启了中间的大门。从博爱坊开始,走过石阶392级,来到中山陵祭堂。

中山陵今天挤满了游客,他们早早来到中山陵欢迎连战一行,并向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标题:

国民党主席连战拜谒南京中山陵 导语: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27日上午8时50分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主体:

今天南京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陵园内松柏苍翠、鲜花吐艳。巍峨的中山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

中山陵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南麓,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前临平川,后拥青峰,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墓地全局呈警钟形,面积共八万余平方米。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来到国民党创始人的陵寝地,其意义和感情非同一般。刚刚到达南京的连战主席,已多次在公众场合表达过对中山陵的特殊景仰之情。连战也将成为56年来第一位拜谒中山陵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连战一行8点50分左右到达中山陵。为迎接连战主席的到来,中山陵特为他开启了中间的大门。从博爱坊开始,走过石阶392级,来到中山陵祭堂。

中山陵今天挤满了游客,他们早早来到中山陵欢迎连战一行,并向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3.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全班交流。

4.齐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指名回答。(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明确: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5.速读第一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桌合作分析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和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指名补充。

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和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陆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一则新闻

1.齐读第一则新闻,简单复习新闻有关部门知识。明确: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2.参看课本上的插图,具体说说这则新闻是按什么顺序报道的,为什么? 明确:按时间顺序报道。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西、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3.讨论这则新闻在详略安排上的特点。

明确:因为中、西路军所遇敌情较弱,详写东路军,文势形成一个高潮。

二、品味新闻语言

1.教师导学:新闻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这两则新闻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2.齐读第一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找出能体现新闻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句子。全班交流。例如:西起九江(不含);至发电时止;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3.自读第二则新闻,找出能体现新闻语言特点的词语或句子,同桌先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例如:当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已全部为我解放。

三、小结全课

1.学生小结。阅读这两则新闻后,概括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全班交流,教师参与。)明确: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2.教师小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课外搜集有关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的资料;反映战争内容的古诗文。2.写作:就现代战争的话题(如:美伊战争、巴以冲突„„)谈谈你的认识。【资料宝藏】

1.关于新闻和消息

1.新闻定义:关于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中国新闻界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就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陆定一)

2.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新闻特征:

(1)真实——新闻的生命。

真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事实真实,即确有其人,因为新闻本身就是事实的信息。二 是指反映之真,也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不应该比事实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还事实本来面貌。事实不真,便是谣言;传播不真,便是失实。

(2)新鲜——新闻的价值。

其一,事实要新。既然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事实的传媒表现,那么所谓的新,理所当然首先就是新闻的内容,即事实要新,既包括事实的新近发生、新近变动,也包括事实发展过程中的新进展、新结果。

其二,传播要快。所谓传播要快,就是指事实发生或变动的时间与传播的时间之间的差距越小越好,这也叫新闻的时效性。快是新闻要新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闻要新的必要条件。无论在何时何地,新闻传播者在原则上都应该坚持一条——新闻传播速度越快、越迅速越好。特别是在当前具备先进的传播设备情况下,理应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快的优势。

(3)重要——新闻的意义。

什么是重要?重要就是那些影响到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新事件、新情况,这一类新闻当然会首先引起大家的重视。

新闻又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类。硬新闻:凡是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诸如生产、经济、政治、军事等新闻,称为硬新闻。与人们物质生活关系不那么密切,主要是供人们娱乐、消遣,诸如一些娱乐性、社会性新闻,称之为软性新闻。

(4)公开——新闻的目的。新闻的公开,就是说新闻应该被社会所分享,是指新闻在诞生伊始就注定必须是公开的。新闻是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其目的就是为全社会服务,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窗口和采取行动的参谋,成为人们之间相互了解、互相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新闻的公开性,必然要求报道与传播的公开性,即新闻传播要追求尽可能广的传播面,让新闻在尽可能大的空间范围内得以流通,以实现新闻的自身价值与目的。

4.消息的定义:消息通常又被人们称为新闻。报纸最常用的新闻载体就是消息。在长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消息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大量使用的基本体裁,这种体裁简明扼要。消息一般配有醒目的标题,配有“电头”或“本报讯”,在结构上往往头重脚轻,经常使用“倒金字塔”形式。消息写作以叙述为主,但不排除必要的描写和议论。

5.新闻写作基本要求:(1)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事实构成新闻的主要内容,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的方法和要求。事实指的是新闻事实和背景事实,“说话”指的是隐含在事实中的意见、观念,即指导性、导向性。新闻的作用和威力全在事实中。受众喜爱新闻,是因为新闻事实中有他们需要知道的信息和值得信服的道理及思想观点。

(2)新闻要出新求快。

新闻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章体裁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对现实的反映必须迅速,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向受众传播最新的信息。

(3)新闻要篇章简短。

2.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注释: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风雨的袭击。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这是修辞上的所谓“双关”。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山,在今南京市西。

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改变了这种说法,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他当时为了避免“不义”之名,没有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后来反为刘邦所消灭。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句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压迫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见葛洪《神仙传》)3.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江阴要塞是扼守长江咽喉的江防重地。对江阴要塞的工作,在1946年蒋军大举进攻解放区之前就开始了。那是从做唐氏兄弟工作入手的。唐秉琳和唐秉煜是亲兄弟。一个是江阴要塞炮台总台长(先是守备总队长),一个是国防部三厅的参谋,要塞工兵营长。

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中工委和华中指挥部移至淮阴。1949年2月,唐秉煜冒险渡江,在唐君照的陪同下来到淮阴,向华中工委汇报请示工作。华中指挥部司令管文蔚同志指示说:“我们要有大部队从江阴过江。江阴是我们渡江的主要方向和地段。„„要塞的地下工作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你们的任务是保障渡江部队顺利安全地登陆,巩固登陆场。以地下党为核心,组织这次起义,架空戴戎光(要塞司令),夺取指挥权,团结要塞上层指挥官,联系中层指挥官,渡江时率领全体官兵起义,让开正面,必要时用炮火掩护。炮台是关键,一定要牢牢掌握。”管文蔚还当即批准王德容入党。同时指出:“发展党员工作要立即停止,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暴露!现在利用国民党绝对服从这一点,把上层指挥官抓住就可以直接下命令了。”华中工委把江阴要塞地下党工作情况报告了三野党委,并于3月中旬,派江华同志和华东局社会部情报科长王徵明带了一个电台到靖江工作,加强联系。

为便于渡江作战,江阴要塞地下党由华中工委转交十兵团党委叶飞、韦国清同志直接领导,统一指挥。3月下旬吴铭传达了这一决定和叶、韦首长的指示:要塞地下党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六十里防区,控制三到四个港口,在我军渡江时,一不开枪,二不打炮,保障我军顺利登陆,完成了就是渡江第一功”。随后应要塞地下党的多次要求,十兵团派来团长李干、副教导员徐以逊、陆德荣、王刚同志打入要塞,以“卫士”或勤务兵身份为掩护,协助地下党的同志准备起义,迎接大军渡江。起义前一天,王徵明也到江阴帮助工作。4月20日凌晨5时,唐秉煜接到十兵团密写的命令,内容是:(1)渡江日期为4月21日;(2)发起渡江前四小时,在黄山对岸燃起三堆火为渡江开始信号;(3)识别标志是在左上臂缠一白布条;(4)当日口令为“上海部队”。21日拂晓,果然大军渡江,唐秉琳命令要塞部队往黄山集中,让开正面,迎接我二十九军先头部队登陆,并逮捕了要塞司令戴戎光,宣告要塞起义成功。要塞共约7000余人,有重炮70余门,悉数归入人民解放军。当日,三野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将军来到江阴要塞看望。一直具体指导江阴要塞隐蔽斗争的华中公安处的江华科长,带着华东社会部电台的全体同志,也乘船来到江阴要塞,与政治交通员吴铭同志见面,大家欢欣不已,共庆胜利。

第四篇:短新闻两篇 教学设计

编号:11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高一(1部)语文备课组

张秀娟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短新闻两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写的是1997年6月30日到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但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加以渲染,仅仅是以时间作为线索,写象征着英国的港督旗帜的降落,写最后一位港督彭定康凄然从香港离开,从而来表现香港正式回归大陆。文中英国的代表人物有港督彭定康,还有查尔斯王子,他们两人分别代表着香港和英国,而中国一方,作者没有提到哪一个人物,但我们读者都很清楚,我们一方是十三亿中华儿女。

文章抓住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中的几个细节,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来表现香港回归,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重大的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的是作者1958年8月到波兰参观德国法西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文章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从布热金卡明媚的阳光写起,然后笔锋一转,告诉读者二战期间,这儿曾是法西斯屠杀人民的集中营。在战争中被俘,被关押,那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法西斯对待被关押人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在一座灰色的建筑物里,有400万人惨死,多少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正是这滔天罪行,使得奥斯维辛只有血腥,而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从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过去那残酷的战争。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解析:这两篇是新闻作品中的佳作,而且篇幅不长,非常适合作为学生阅读新闻的范本,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把握,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存精,抓住有用的信息。而且,多接触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及其解析

教学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解析: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因此学生对于新闻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这种熟悉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分析为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完成创造性阅读。

四、教学设想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3、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①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②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消息

标题

主体

背景

开头

真实

用事实说话。

(三)文本探究

1、请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 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 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 第4、7段、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明确:(1)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⑵ 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⑶ “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明确: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6、“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四)课堂小结: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写作背景

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二)思考下列问题:

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明确:集中营现在的环境、方位、历史等。

2、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明确:可怕。

最可怕的事情——阳光

树木

草地

儿童

可怕地颠倒——曾经是人间地狱 现在阳光明媚

杨树婆娑 草地碧绿

孩子嬉戏 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反讽,对比强调这里曾经是最黑暗、最冷酷、最没有人情味的人间地狱。现实的欢欣的场面并不能使人忘记过去的这一切,人们来到这里,依然会感受到曾经的一切。

3、参观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4、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提示: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明确:作者在一排“表情木然”的囚徒照片中,单写了一个年轻的姑娘,“长得丰满,美丽,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张照片也会在人们心中引起一连串美好的情感体验。然而,当人们想到这个象征着爱情和幸福的美丽姑娘连同她所追寻的梦想竟被残暴地毁灭的时候,那内心的痛惜之情就会交织着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从情感的深层体验中喷涌而出。

7、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明确:(l)“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

8、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三)本课小结

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配餐作业答案:

1、A(“恶梦”应为“噩梦”,“舔列门墙”应为“忝列门墙”,“不寒而溧”应为“不寒而栗”)

2、B(A成分多余,去掉“的人”;C缺宾语,后加“的陈迹”;D搭配不当,“分别”改为“告别”。)

3、消息引用了诗人臧克家的两句诗,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象,用生动的事实让读者体会到了新社会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由自然界天气很自然地转到了社会问题上来,形成了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我们应该了解到这句诗是说了过去的一种惨象,与现实进行对比。实际上也是新旧对比。)

4、《上海严寒》匠心独具,描写了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的景象:又描写了上海十日和十一日,晴天下雪的景象,一句“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不禁让读者想像那瑰丽的奇景。不但唤起了读者的注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体现了新社会下,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尽管遇到了八十年罕见的低温天气,但人们并不为意,仍有心情伫足仰视这一美丽的奇景。这下文新旧社会的对比,体现新社会的优越性的主题,打下了基础。(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烘托环境,在这里就为社会环境。)

5、答案:胡锦涛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配餐作业:

一、基础自测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舔列门墙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3、简析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三、拓展提高

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字以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第五篇:《新闻是什么》教学设计

《新闻是什么》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定义、要素、特点、结构、传播媒体,激发学生阅读新闻的兴趣,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和初步的传媒素养;

②指导学生对新闻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尝试写作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培养学生初步的传媒素养,并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表达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2、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定义、要素、特点、结构、传播媒体;

②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对新闻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尝试拟写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从而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表达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注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的设计,要注意融合三个维度,不能割裂、油水分离、甚至相互冲突。)

4、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师方法指导与学生写作训练相结合)

1、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新闻材料从而得出关于新闻相关知识的结论,从而加深对新闻的认识;

2、指导学生尝试写作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从而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闻传媒

1、调查采访:

(教师模仿报社记者,对学生进行采访。)

(1)你经常看新闻吗?说说看新闻的好处?

看新闻很重要:

(1)获取信息,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作文素材)

(2)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和思想的洞察力。(分析与预见册能力)

(2)你最喜欢通过什么传播媒体看新闻?说说你喜欢的这种传媒有什么特点?

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

报纸:

①容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

②有很强的阅读自由度

③适合于尝试解释信息

④缺点:时效性差,读者有限,感染力相对较弱

电视:

①长于纪实再现,时效性强

②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按顺序播放,选择性差

广播:

①用描述性话语,创造视觉图像,使人身临其境

②口语化,重复关键信息

③缺点: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按顺序播放,选择性差

网络:

①快速,及时(滚动报道,即时翻新)

②网络新闻标题比传统新闻标题更简洁和追求眼球效应(分层隐藏,由页到层的革命)

③网络报道生动活泼,趣味性更强

④网络新闻往往是动态的、联系的 ⑤网络新闻更为多样,报道更为立体(滚动新闻、视频、图片、相关资料、评论)

⑥网络新闻发挥技术优势,增强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互动(评论栏、评分栏)

2、展开辩论:

辩题:网络媒介会不会代替报纸?

正方:报纸会灭亡

反方:报纸不会灭亡

正方:

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网络新闻及时性强,可以滚动报道,即时翻新。

网络新闻不需要纸,更适合环境保护的需要。

反方:

报纸可以在公交车上阅读。

阅读网络新闻所需要的设备(如电脑)成本太高,报纸便宜。

报纸是言行商投放广告的理想媒介。

网上阅读对视力有损害。

目前,二者是各占一部分秋色,甚至可以相互借助、共同发展。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媒介会不会彻底击败报纸,就要靠时间来检验了。

二、新闻的定义

讨论探究:

提供几组关于“新闻”的解释,探讨“新闻”的含义。

1、关于“新闻”概念的几种解释,说说你的理解:

(1)《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评:1是狭义的新闻体裁“消息”;2是新发生的事件本身。)

(2)《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评:1是广义的各种新闻体裁作品;2是新奇事件本身。)

(3)新闻(news)就是东(East)西(West)南(Spitj)北(North)四面八方的信息汇集。

(评:指各种新信息(事件)本身。)

(4)新闻就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报道”。

(评:指异常性事件的报道。)

(5)“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评:指异常性事件本身。)

(6)韦氏百科全书:第一,它指“消息”,凡是最近发生的事儿、新知识和新信息都可以算是“news”;第二,它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评:1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2是广义的新闻。)

2、探究归纳“新闻”这一概念的三方面的基本含义:

(1)一是新闻的实质特征,有人概括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评:即新发生、新发现的事件本身)

(2)二是各种新闻体裁的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定、报告等;

(评:即广义新闻各种体裁作品)

(3)三是专指消息这种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

(评:即狭义新闻体裁“消息”)

我们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一书侧重于第二层含义,即主要指的是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评:即广义新闻)

三、新闻的要素

1、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把一个事件报道明确,必须要说清楚哪些要素?

新闻也是一种叙事性文体,记叙的六要素也就是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5W+H”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可概括为一句话: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2、训练: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1)阅读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中新网 7月6日 电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定于 2008年7月8日 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一张。纪念钞面值10元,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Who陈述对象:中国人民银行

What做何事:发行奥运纪念钞

When何时: 7月8日

再补充其他关注要点:面值10元,等值流通

答案:一句话新闻: 7月8日 央行将发行10元奥运纪念钞,具有流通职能。

(2)全国高考试题:

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②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③这颗恒星被编为HE0107—5240。④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Who陈述对象: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

What做何事: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恒星

再补充其他关注要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三、新闻的特点

1、真实性:

(1)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是新闻的生命。

例①:国外媒体充满偏见的假新闻。

记者调查揭穿**所谓“中国军人扮僧侣”谎言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 4月5日 播出):日前,有国外媒体称:有中国军人扮成僧侣,并刊登出一幅“数十名武警手里抱着喇嘛的僧袍”的照片。一经刊出,即引起很多网友的质疑。最后确认,这是一张2001年拍摄的照片,与“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完全无关。

照片一发出就引起了人们的质疑。记者围绕这张照片进行了调查。

确认这张照片是2001年9月,武警西藏总队官兵在拍摄电影《天脉传奇》过程中,充当群众演员,分发演出服时拍摄的。记者找到了照片中的两位战士。他叫刘鹏勃,当年是一级士官,现在已经提干担任武警拉萨支队某中队副指导员。

武警拉萨支队某中队副指导员刘鹏勃:当时这士官就是我。这个照片是2001年9月中旬,我们参加《天脉传奇》这个电影充当的群众演员,这张照片具体内容就是我们当时在领取剧服,当时我们穿的是八七式军服,面料是布的,我们现在,2006年5月1号以后,我们部队的服装已经换了,换成仿毛料的,当时还没有胸标,我们现在有胸标,还有臂章。

照片上的这名战士名叫邵洪,2004年12月他就已经复员,现在在拉萨市工作。

退伍战士邵洪:2001年9月份,中旬拍的《天脉传奇》,主要是当时天气比较热,就是穿的夏常服,八七式的,而且当时的周围的群众都穿得比较单薄

另据记者调查,照片中三轮车上蓝色帘布是2004年10月份以前的款式。2004年月10月以后,拉萨市的人力三轮车全部统一使用这种蓝、红、绿相间的帘布。

(让学生说):国际影响,对中国形象的贬损!

例②:周老虎假新闻事件。

《华南虎照事件始末》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华南虎照,称在镇坪发现野生华南虎;

10月15日,有网友质疑照片经过合成而出,一时间被热捧;

10月23日,周正龙与陕西林业厅一行向国家林业局汇报“拍虎经过”;

11月16日,四川一网友指出虎照原型出自一幅年画;

12月3日,包括神探李昌钰在内的六方专家共同为虎照鉴定,得出照片中老虎为假老虎;

2008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专家赴镇坪调查;

2月3日,陕西林业厅就未按程序草率发布华南虎信息向公众致歉;

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华南虎照系周正龙造假。

2008年6月29日 上午10点,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结果:

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涉嫌诈骗犯罪的周正龙已被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华南虎照片事件”涉及的13名相关公务人员受到处理,其中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孙承骞被免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万云、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陕西省林业厅去年10月做出的“周正龙提供的华南虎照片是真实的”和“对周正龙奖励2万元”的行政决定被撤消;陕西省镇坪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干部李骞因虚造华南虎照片勘验报告等严重失职行为被开除公职。

(让学生说)“周老虎”假新闻的影响:

1、“周老虎”这条假新闻欺骗了13亿中国人,在国内外造成巨大恶劣影响:不单是败坏了陕西的形象,更是政府公信力的丧失!重创了中国新闻的真实性,重创了政府的诚信!给中国政府形象带来很大的危害!国人还相信国内的新闻和各级政府吗?国外还相信中国人、中国政府和中国的事情吗?

陕西的政府官员为什么一路开绿灯?第一,我们不排除他合谋的可能性,就是合谋策划制造陕西镇平有野生华南虎这样一个假象,来向中央骗取巨额拨款,要成立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就是说,他没有和周正龙合谋造假,但是他在这个照片的过程中故意放纵了这个行为,甚至把他推到前台来,让上级也好,让人民也好,以为这有野生华南虎,然后来提升他的政绩,或者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周老虎”事件的所谓水落石出,再一次证明了网络力量和民意表达的强大,从中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1)促使 2008年5月1日,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行,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2)最后中央介入,处罚了13名政府公务员!坚持正义的信念:假丑恶必败,真善美必胜!

(3)新闻工作者的倾向性与事实表现的倾向性要一致。

讨论探究:

书本:“里根儿子领取失业救济金”新闻事件的不同标题与不同解读?

学生讨论回答。(不同媒体的报道倾向:媒体观点倾向)

结论:

倾向性:经过主观选择和加工,受生活背景、文化程度、习俗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纯粹的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新闻工作者的倾向性与事实表现的倾向性要一致。

(3)“合理的想象”并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讨论探究:

书本:帽子与头发,黄继光的心理活动。

结论:

新闻界基本达成共识:“合理的想象”并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时效性:

简单的说,就是新和快。要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件,而且报道的速度要快。

上午的头条,就是下午的末版;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3、重要性:

信息:有的有用,有的无用。

新闻重要性:要满足读者需要,也就是看新闻的人很关心的,或对他来说有帮助的。

4、其他:

以书上《14岁的小斌在网上玩游戏》为例,让学生谈感受说特点:

(1)新鲜感(独特,新颖)

(2)异常性(独特,新颖,不同一般人一般事,还包括趣味性、可读性、人情味)

(3)接近性(年龄、身份、心理、事件)

(4)显著性(在接近性基础上而比较特殊的一个)

四、新闻的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①标题: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③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

④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⑤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2、新闻报道为什么要“打破顺序”?

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在所有新闻要素中,强调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内容。

“七秒钟效应”:要用最吸引人的信息一下子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如读者看过导语后,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避免了消息写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淹没在大量一般性事件中,突出了“七秒钟效应”。

3、训练:拟写新闻导语(压缩语段)

指导:导语往往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使读者看过导语后,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避免了消息写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淹没在大量一般性事件中,突出了“七秒钟效应”。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是导语“金字塔式”结构的最上层,是新闻的核心。

要求以简约、精炼的文字,把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要旨揭示出来,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可看作标题和正文之间的一个中介成份。

例①:

阅读下面新闻材料,请拟写新闻导语(不超过100字)。

玉柴职工为抗震救灾捐款91万元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玉柴人的心。5月15日,由党委和工会统一部署,玉柴集团举行了抗震救灾捐款仪式。公司领导晏平董事长、股司李天生总经理、集司古堂生副总经理、刘碧清副董事长、股司梁萍书记等公司领导带头捐款。各单位纷纷响应,在捐款中,物流公司捐款数额达9.2万元,销售公司捐款7.8万元,发动机一厂捐款6.2万元,地处外地的玉柴海南公司、厦门公司、专汽公司、桂林工程公司,以及从玉柴主辅分离的单位如服装公司、康源公司、纸品公司等也纷纷响应,积极捐款。

心系灾区,职工捐款热情高涨,纷纷奉献爱心,20 元,50元,100元,200元„„,金额不在多少,在于时刻牵挂灾区的爱心。吴宗海是玉柴冷加工厂的一名普通员工,家境并不宽裕的他,捐出1020元,朴实的他说,我通过电视看见四川大地震伤亡很惨重,感到很难过,看到很多人去抗震救灾,感到很感动,我只是捐一点钱,尽一点社会责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玉柴员工,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传递自己对灾区人民的关爱。现在,员工的捐款总额已上升至91万元,而捐款还在源源不断的涌来。

答案:导语: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玉柴人的心。5月15日,玉柴集团举行了抗震救灾捐款仪式,一万多名职工仅用一天时间就捐出91万余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奉献赞歌。

例②:

全国高考题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2分)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元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答案:仔细分析这段话的划线词语其实是比较符合上下文语境的,但是在“广播稿”这个外部语境的制约之下,好多地方就显得不得体了。“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赈灾”与“震灾”同音,听广播分不出来。“逾100万元之巨”不合通俗、口语化的文体要求,要改成“超过100万元”。括号中的话也不能读出来,也不符合“广播稿”的要求。

五、课堂总结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传媒,定义,要素,特点,结构),学会阅读新闻,养成多看新闻的习惯,积淀传媒素养。

(1)新闻传媒: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

(2)新闻定义: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3)新闻六要素:即“5W+H”: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可概括为一句话: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4)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其他(新鲜感、异常性、接近性、显著性)

(5)新闻的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2、尝试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提高筛选、提炼新闻材料的敏锐性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1)拟写一句话新闻:

根据新闻六要素把主要新闻事实概括为凝练的一句话: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2)拟写新闻导语:

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

要求以简约、精炼的文字,把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要旨揭示出来,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

下载《新闻》教学设计(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教学设计(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 短 新 闻 两 篇 》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4、通过......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新闻准确、简洁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培养阅读......

    新闻的价值教学设计

    《探究新闻中的“价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基于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进行整合深化出的高三一轮复习课,掌握新闻文体知识并研究以新闻作为素材的概括型......

    (中级新闻采写)教学设计

    《中级新闻采写 第一章》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中级新闻采写教学章节: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所属学科:新闻传播学专 业:新闻学适用对象:新闻学20级高本学生单 位:南京传......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

    新闻图片作文教学设计

    《看新闻图片写作文》 一、读图,引发自由联想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幅新闻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见下图),它没有复杂的构图,没有缤纷的色彩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