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导语:牛郎织女的故事很久以来就是美丽的传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3、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
教学重点
熟悉故事,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
教学难点
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相关古诗词、民间传说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熟悉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5、故事接龙。
四、探究感悟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多令人羡慕啊,怎么他就能得到这奇遇呢?(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问题提得较大,便于学生大胆思维、主动探究,要求教师的引导更灵活。)
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预设:
①牛郎勤劳。第三段、第八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是个豁达的人。一方面是:爹妈都死了、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另一方面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4、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是牛郎的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赢得了老牛的倾力相助,赢得了织女的芳心。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
预设: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幸福靠自己创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五、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爱好古诗词的你读读这首词: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牛郎织女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相关古诗词、家乡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1、读一读。
齐读秦观的《鹊桥仙》。
2、过渡。
“佳期如梦”,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呢?结果又如何呢?请看续篇。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熟悉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织女为线索)。
幸福生活——被王母抓走——呼牛郎相救——七夕相会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探究感悟
1、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抓住书中的“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词,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句子来理解。
2、织女被抓回去后,“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具体情况,书中没写。但王母娘娘如此专横,我们能想象得到织女所受的惩罚一定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一定是可怕的。这样的结果,织女想到过吗?(“可是有时候也发愁”说明她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她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
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人间自由幸福。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应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织女所感受到的人间幸福、所追求的人间自由的真谛。
人间幸福?在天上做神仙,住的是玉宇琼楼,能施万般法术,还能长生不老。可在人间,这些都不可能再得到了,连住的都不过是间草房。
天上辛苦?“晚上得空”一词可看出织女和牛郎劳作十分辛苦。
明知会有祸患,织女到底为什么义无反顾地下到人间?
再读再悟。第二次交流。
通过书中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了解织女追求理想的爱情,珍惜亲情。了解此时的劳作是为孩子、老牛、牛郎,织女为爱而劳作,是自愿的,是自由的。
小结板书:追求爱情、追求自由。
3、你喜欢织女吗?请你来夸夸她。
()的织女
相机完善板书:勇于抗争
五、讲述故事,合作表演
牛郎织女的勤劳、勇敢,特别是织女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你能把前后两课书的故事情节连在一起完整地讲述吗?也可和你的同学合作表演出来。
①小组练习。
②全班汇报。
③略作讲评。
六、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搜集家乡的传说。
3、民俗知多少。(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巧
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一、导入揭题
1、读题。
2、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板书:老牛、王母
找找几个人物之间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二、感受人物形象
1、自读课文1—6小节,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
交流:
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亲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老牛是他的亲人,亲人变成了媒人,撮合一对姻缘。第三小节
牛郎——善良、心眼儿好(板书)
(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最好,最干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
(2)身世反衬——不抱怨,不怀恨,吃苦耐劳。
(3)坦白,诚实,不隐瞒。
织女——勤劳
善良:喜欢牛郎的心眼儿好,能吃苦。
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天庭和人间比较:
一样辛苦
冷漠无情真情温暖
禁锢身心自由
对自由的渴望
对真实的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勇敢:“决心”,意味着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责罚,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在权衡。留在天庭,有锦衣玉食,没有真情和自由;人间,艰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冒着很大的风险,她应该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顾,因为自由、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自由价更高。”
(相机板书: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对两人是不是想说点什么?赞叹、钦佩、祝福
2、分离——王母
自读课文9—10,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交流: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仙人掌花。但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中国情人节。是不是觉得比2月14日更浪漫?
三、质疑,深化
1、质疑
2、相机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像基于现实。)
5、补充,故事古而有之,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是在不断地变化。
大略地学习《迢迢牵牛星》《鹊桥仙》《天上的街市》,感受变化。
6、小结: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春 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课题:朱自清 《春》 (部编版七上)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春》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4课,为本教材中第四单元“多彩四季”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介绍有关四季美景的知识,单元重视引导学生欣赏美的事物,体会美的散文语言并学会品味美的韵味。《春》为散文单元的第一课,为学习更深层次的写景散文和抒情写景散文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全篇的写景性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学习。此外,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也普遍存在着知识基础薄弱、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弱点,这都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所侧重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并理解词语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能初步掌握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自然的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散文语言表达的技巧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并掌握比喻、拟人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解读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情境导入。具体如下,同学们,提及春天,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场景,老师不由得想起学过的一首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的哪首()。回忆一下,关于春天,你都知道哪些诗词呢? 古人诗句里春如此,那么今人散文中春如何呢?
(生答后,师出示ppt,让学生积累诗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1、知人论世 朱自清生平简介,代表作品《背影》、《荷塘月色》
2、检查字音、字义(ppt) 字音如: 黄 晕 yùn 应和 yìng hè 抖擞精神 dǒusǒu 字义:
ppt出示词语或词语意思,让学生回答对应的词语或词语意思。 如: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二)诵读课文
1、(播放音频)要求为: 认真欣赏视频中美景,感受春日之美。
借鉴音频中朗读时的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的处理(可以小声跟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2、用一个词语形容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春天。
出示一部分词语让学生积累。如: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春光明媚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3、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问题设计如下: (1)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答案如下: 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部分(第一段) 盼春;
第二部分(二至七段)绘春;
第三部分(八至十段)颂春。 情感为-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
三、文本品析
1、生齐读第一部分。并思考:从第一部分中,你体会到什么? 朗读注意点拨语气、语调。
盼望着,盼望着„„为反复手法,表现迫不及待的心情。
“东风”二字应语气加重,作强调.“近了”二字应轻缓,表现出春的灵动。 总结:第一部分,表现对春到来的喜悦与急切。
2、点名读。5个同学依次读2-7段。要求:注意语调与突出。其他同学思考。 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春天的图景?简要概括。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第二段有什么作用?(阅读语气加强)
总绘春天图景。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手法:排比
3、齐读第三部分(朗读要求表现生命力与活力)思考。
问题设计:最后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春天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排比。
分别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特点。 情感:赞美、歌颂春天,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本节课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春》 ,品读了他笔下春的生机勃勃与无限活力。体会了他对于春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作业布置:
积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五、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第一部分(1) 盼春 总
二 (2-7) 绘春 分 热爱、赞美
三 (8-10) 颂春 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成语积累。由学生介绍四个关于春的成语。
3、观看三分钟的视频,并谈谈感受。以让学生感受春的魅力。(关于春日美景的纪录片)
二、课文赏析 师生共同解读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第三段。
春草图(重点句子师范读) 作者描绘了春草哪些特征?
嫩、绿、满、软(正面描写) “嫩嫩的、绿绿的。”置于句末作用。
强调突出。
文中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否偏题?为什么?
(侧面烘托) 侧面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暗含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表达手法:拟人、触觉、排比 、叠词后置用法
2、师范读第四段。
学生思考 这段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这幅春花图? 花朵---多 花色---艳,花味----甜
本文最大特点是手法多样,这一段用了哪些手法? 修辞:拟人、比喻、排比
表达手法:视觉、嗅觉;想象;虚实结合;高低结合、色味结合、全方位描绘。 宋祁有诗“红杏枝头春意闹”,此段中“闹”字有什么好处? 拟人、侧面描写-----春日百花齐放、热闹至极。 ④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赏析。
参考:杂样儿„„还眨呀眨的。 拟人,写出春日花朵的繁盛与正向绽放。
3、点名读第五段。
春风图中,描绘了风的什么特点?调动了哪些感官? 柔、暖。 触觉、嗅觉、听觉。 修辞手法及作用 拟人、比喻
4、小组讨论。 春雨特点及本段手法。
绵长--一下就是三两天„„ 细密----像牛毛„„ 轻盈-----笼着一层薄烟 手法:比喻、排比、正面描写与侧面结合(树叶、小草)
5、迎春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朱自清笔下,人们迎接春天的表现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由景及人。歌颂春天一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 写景散文写法借鉴:
1、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排比);
2、虚实结合、高低结合、色味结合„„(春花图)
3、感官调度。嗅觉、色觉、味觉等结合(春花图、春风图)
四、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本篇课文,作者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写,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你们大家正处于如春天般美好的年纪,更应充满生机活力,积极向上,珍惜时光。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作业布置
1、写一个关于春天的片段,要求不少于三种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及其它表达手法。
2、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生机勃勃 积极向上
① 总绘春天 ② 春草图 ③ 春花图 ④ 春风图 ⑤ 春雨图 ⑥ 迎春图
第三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之一(四季美景)”,这个单元,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描写了美的情感,其中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一篇略读课文《雨的四季》和一个习作。 【教学目标】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体验优美、充满韵味的语感。
2、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美的构思。
3、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4、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要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的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
1、默读法。学习默读,重在强调重在强调一气呵成地通读全文,遇到生僻字,可先跳过,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第四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8(最终版)
《牛郎织女》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各小组按以上要求进行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朗读生字,正音。
2、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
五、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2、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3、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4、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5、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小组交流)
6、小结: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
1、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二、学习第三段:
1、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2、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3、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小组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 “织女一边…… 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 “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小组内进行)
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
果写下来。
板书:
牛郎织女 生活美满
↓
王母娘娘 残暴、专制
↓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第五篇:2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23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诸葛亮、刘备、张飞的性格特点。 2.学习小说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体会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读完《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了解前两次刘备访孔明不遇的具体情形。
2.在网上观看易中天《品三国》中的课文有关部分。
二、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 你知道他们身上的哪些故事呢?(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知道的人物和故事) 2.请同学讲一讲前两次刘备访孔明不遇的具体情形。 师:刘备第一次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出门去了,失望而归。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冒着风雪去见诸葛亮,但诸葛亮又不在家,只得怏怏而回。那么第三次刘备终于如愿以偿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自学生字,懂得它们的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放录音范读全文。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 1.出示《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听教师朗读,这段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为什么?
2.讨论:
①刘备两次拜见不成,并没有就此罢休,这说明了什么?(刘备敬重人才,对贤才的虔诚渴求) 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呢?画出反映刘备求贤若渴的语句并认真朗读,仔细品味。
出发前:刘备叱张飞无礼,从刘备和张飞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同桌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交流自己的体会) 见面前:
(1)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2)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交流自己的体会。
(3)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
(与“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进行对比,交流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出刘备态度的认真、谦恭,反映出他求贤若渴。
见面后:“刘备感到茅塞顿开……”既显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也可见刘备对贤才的敬重和赏识。
3.讨论:文中多次写到张飞,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地方,说说张飞的性格特点,并谈谈小说多次写张飞的作用。
小结:张飞是个粗人,瞧不起书生,也反对刘备三顾,觉得一顾就已经抬举诸葛亮了,再顾三顾有失体统。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也从侧面衬托了诸葛亮的才华。
五、再读课文,体会写作手法
问:课文刻画诸葛亮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交流、小结:课文除了正面描写诸葛亮的肖像、语言等,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刘备的求贤若渴,诸葛亮白天睡大觉高卧不起,刘备“拱立阶下”,张飞三顾前的无礼并宣称要放火烧庄,张飞的粗暴与刘备的谦恭交相辉映,都从从侧面衬托了诸葛亮的高雅绝伦。
六、课后练笔
正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孔明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都忽略了。其实这封信也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的心。因为信中,刘备将自己的一番诚意、仰慕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替刘备写一封简短的信留给诸葛亮。
七、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诸葛亮
才华过人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刘备 求贤若渴 张飞 粗暴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