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来凤接龙中学
周光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有关数据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水的组成的揭秘”的科学事实及其它事实,灌输学生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并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通过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题,学生已熟悉了空气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具备了判断化学变化、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技能,但氢气的检验、元素的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崭新的,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坡度大,学生比较难以接受。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特点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对化学这门新接触的课程既有浓烈的好奇心又有一些因认识不够带来的恐惧,对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宏观角度,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不能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课题1讲水的组成,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初次出现化学式,为后面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服务,同时也分散了难点,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实验用品:水电解器、直流电源、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演示实验。
媒体资源:水的存在与分布视频、水电解视频、氢气爆鸣的多媒体课件。
文字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六、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提问】生活中哪里有水?水有何作用?
【播放】播放《水的存在与分布》视频
【提问】水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展示一瓶水,让学生感知。
【设疑】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讨论30秒。
举手回答。(江河湖海,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生物体内)
观看视频,了解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讨论和总结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透明液体,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水的密度是1
g/cm3。)
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水的好奇心,通过提问回答以及适时的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影视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探究
【设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曾被看作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拉瓦锡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那么拉瓦锡做的什么实验来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请大家阅读课本48页内容。
【设疑】那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提供资料:
氧化汞汞+氧气
学生阅读课本48页内容
(水的组成揭秘)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得出结论:要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可以把该物质分解,通过证明产物的方法来判断。
感受科学家认真实验的态度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演示】演示实验3-1: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
【提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中各部件的功能。
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气泡、气体体积)
培养观察能力和体会实验探究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
实验探究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根据是无色气体)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演示】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
观察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知是氢气。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就是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听讲,归纳得出结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讲解】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所以可以表示为:水(H2O)
通电
氢气(H2)
+
氧气(O2)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和老师一起将化学式表示出来。
强化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认识。
【设问】由以上变化我们得出,水中含有哪些元素?
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所以为分解反应。
巩固知识。
【播放】播放远程资源上
《水电解》的视频
【讲解】从上面验证试管2中气体的实验中,我们知道氢气是可以燃烧的,下面再介绍一些有关氢的知识。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的化学性质便是其具有可燃性。
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前,我们必须先进行验纯。
【播放】播放氢气爆鸣的多媒体课件。
【提问】那么我们该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
【讲解】氢气具有可燃性,它可作燃料,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在能源日渐短缺的当今世界,氢气是最有前途的能源。
学生观看《水电解》视频
听讲、思考。
学生观看视频
阅读课本结合图3-3描述并演示。
看、听、记。
通过播放视频加深水电解的实验现象和氢气氧气检验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强化验纯的重要性,加强氢气燃烧的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思考交流】现在我们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组成和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
(提示)从元素种类角度进行考虑。
氢气和氧气都是分别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思考、归纳能力。
【讨论交流】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下列物质分别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将物质的化学符号一同写出)
1.铝2.铜3.五氧化二磷4.高锰酸钾5.四氧化三铁
【讲解】化学上把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果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那么这种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提示】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符号来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符号中只有一个英文大写字母的是单质(表示含一种元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大写字母的是化合物(表示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同学们思考交流后得出:1、2一种元素;3、5两种元素;4三种元素。
认真听讲并思考。
仔细听讲。
新旧知识相联系。
突出难点。
【提问】
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能否对物质进行一个简单分类。
个人思考
讨论交流得
出: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课堂小结
【设问】学完本课题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
学生回答
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让知识在头脑中烙下印迹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3-4
七、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1.两极均产生无色气体
2.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
:V负极=1
:2
反应式:
水(H2O)
氢气(H2)+氧气(O2)
(负极)
(正极)
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三、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
评价: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具体、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容量恰当,层次分明,针对性强;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阅读思考、操作演示、问题回答、要点讲解等方法的结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反思:
1、本节我们主要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研究了水的组成,同时学习了单质和化合物等知识。通过学习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知道,认识事物总是有过程和规律的,要充分利用实验进行研究和创新,从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
3、如果条件允许,将电解水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效果肯定更好,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会更强。